一种耳石症的教学与复位治疗模型

文档序号:31800290发布日期:2022-10-14 18:3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石症的教学与复位治疗模型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耳石症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耳石症的教学与复位治疗模型。


背景技术:

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因体位变化所出现的、反复发作的眩晕,又称为“耳石症”,眩晕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不适,它是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老年人发病率更高;其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由于碳酸钙结晶颗粒掉入半规管内形成管结石或嵴帽结石、或两者兼有;当体位变化时耳石颗粒受重力作用发生移位或对重力敏感而出现眩晕,手法复位是治疗该病例最常用的方法。
3.目前没有这类系统的针对于耳石症进行教学与复位治疗的相关模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耳石症的教学与复位治疗模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石症的教学与复位治疗模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石症的教学与复位治疗模型,包括椭圆囊和水平半规管,所述椭圆囊内部分布有耳石模拟颗粒,且椭圆囊右侧下端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水平半规管连接于第一槽口外侧,所述椭圆囊右侧中部开设有第二槽口,且第二槽口外侧连接有后半规管,所述椭圆囊右侧上端开设有第三槽口,且第三槽口外侧连接有上半规管,所述椭圆囊底端设置有充气嘴,且椭圆囊内部设置有用于加固的防爆组件。
6.进一步的,所述椭圆囊呈中空状,且椭圆囊呈透明状。
7.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半规管与椭圆囊相连通,且水平半规管呈柔性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上半规管与椭圆囊呈一体化,且上半规管结构与水平半规管结构相一致。
9.进一步的,所述防爆组件包括内层片、气柱、隔膜、薄壁端口和外囊腔,且内层片外端固定有气柱,所述气柱上端连接有隔膜,且隔膜表面设置有薄壁端口,所述隔膜上端设置有外囊腔。
10.进一步的,所述气柱关于内层片呈等距离分布,且气柱与隔膜呈一体化。
11.进一步的,所述气柱与内层片内部相连通,且内层片与椭圆囊呈平行状分布。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石症的教学与复位治疗模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耳石症的教学与复位治疗模型,通过设置透明模型更好、更直观地向患者及学生讲解耳石症的特点,极大的方便了教学的进行,同时其设有一层防爆防护,提高模型使用寿命降低使用危险;
13.该耳石症的教学与复位治疗模型设置有椭圆囊,中空透明的椭圆囊方便在演示教
学过程中直接观测内部耳石模拟颗粒的活动,易于使用人员针对性进行教学演示耳石症的复位治疗;
14.该耳石症的教学与复位治疗模型设置有水平半规管,通过与椭圆囊相连通的柔性水平半规管使得使用人员易于手动控制耳石模拟颗粒进入以及排出水平半规管的模拟过程,方便使用人员直观性的展示耳石症复位治疗的过程;
15.该耳石症的教学与复位治疗模型设置有气柱,内层片上端等距离设置有多组微型中空的气柱,当整个模拟装置通过充气嘴向内进行充气时,也会向相连通的气柱内部进行鼓气,当气压过大时,整个模拟装置内部会向外进行挤压,容易引起爆炸的危险,而在气柱顶端与隔膜相贴合的位置设置有一层向内凹陷的薄壁端口,其膜轻薄,当气压过大挤压作用时,会优先对该处进行冲击破损,随即将多余的气体通过中空的气柱排入外囊腔内进行缓解,有效预防整个模型爆炸的危险,而刺破薄壁端口的异响以及鼓起的外囊腔也会提醒使用人员该模型异常。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椭圆囊底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爆组件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椭圆囊;2、耳石模拟颗粒;3、第一槽口;4、水平半规管;5、第二槽口;6、后半规管;7、第三槽口;8、上半规管;9、充气嘴;10、防爆组件;1001、内层片;1002、气柱;1003、隔膜;1004、薄壁端口;1005、外囊腔。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耳石症的教学与复位治疗模型,包括椭圆囊1和水平半规管4,椭圆囊1内部分布有耳石模拟颗粒2,且椭圆囊1右侧下端开设有第一槽口3,椭圆囊1呈中空状,且椭圆囊1呈透明状,中空透明的椭圆囊1方便在演示教学过程中直接观测内部耳石模拟颗粒2的活动,易于使用人员针对性进行教学演示耳石症的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4连接于第一槽口3外侧,水平半规管4与椭圆囊1相连通,且水平半规管4呈柔性结构,通过与椭圆囊1相连通的柔性水平半规管4使得使用人员易于手动控制耳石模拟颗粒2进入以及排出水平半规管4的模拟过程,方便使用人员直观性的展示耳石症复位治疗的过程。椭圆囊1右侧中部开设有第二槽口5,且第二槽口5外侧连接有后半规管6,椭圆囊1右侧上端开设有第三槽口7,且第三槽口7外侧连接有上半规管8,上半规管8与椭圆囊1呈一体化,且上半规管8结构与水平半规管4结构相一致,椭圆囊1外端连接的水平半规管4、后半规管6、上半规管8均与椭圆囊1相一体,有效预防其连接处发生漏气。椭圆囊1底端设置有充气嘴9,且椭圆囊1内部设置有用于加固的防爆组件10。
21.如图1和图3所示,防爆组件10包括内层片1001、气柱1002、隔膜1003、薄壁端口1004和外囊腔1005,且内层片1001外端固定有气柱1002,气柱1002上端连接有隔膜1003,且隔膜1003表面设置有薄壁端口1004,气柱1002关于内层片1001呈等距离分布,且气柱1002与隔膜1003呈一体化,气柱1002与内层片1001内部相连通,且内层片1001与椭圆囊1呈平行状分布,内层片1001上端等距离设置有多组微型中空的气柱1002,当整个模拟装置通过充
气嘴9向内进行充气时,也会向相连通的气柱1002内部进行鼓气,当气压过大时,整个模拟装置内部会向外进行挤压,容易引起爆炸的危险,而在气柱1002顶端与隔膜1003相贴合的位置设置有一层向内凹陷的薄壁端口1004,其膜轻薄,当气压过大挤压作用时,会优先对该处进行冲击破损,随即将多余的气体通过气柱1002排入外囊腔1005内进行缓解,有效预防整个模型爆炸的危险,而刺破薄壁端口1004的异响以及鼓起的外囊腔1005也会提醒使用人员该模型异常。隔膜1003上端设置有外囊腔1005。
22.综上,该耳石症的教学与复位治疗模型,使用时,首先使得将耳石模拟颗粒2模拟进入水平半规管4、后半规管6、上半规管8形成医学上的症状“耳石症”,进而通过变动位置把三个半规管内的耳石模拟颗粒2通过第一槽口3、第二槽口5、第三槽口7移动回椭圆囊1内,即达到复位治疗的目的,而整个中空透明的椭圆囊1是通过充气嘴9进行鼓起使用的,在整个模拟装置通过充气嘴9向内进行充气时,也会向与隔膜1003相连通的气柱1002内部进行鼓气,当气压过大时,整个模拟装置内部会向外进行挤压,容易引起爆炸的危险,而在气柱1002顶端与隔膜1003相贴合的位置设置有一层向内凹陷的薄壁端口1004,其膜轻薄,当气压过大挤压作用时,会优先对该处进行冲击使其破损,随即将多余的气体排入外囊腔1005内进行缓解,有效预防整个模型爆炸的危险,而刺破薄壁端口1004的异响以及鼓起的外囊腔1005也会提醒使用人员该模型异常,这样就完成了整个耳石症的教学与复位治疗模型的使用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