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刺手法训练装置

文档序号:30002303发布日期:2022-05-11 14:52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刺手法训练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针刺手法训练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针刺手法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针灸手法参数测定仪训练系统/针刺手法学习训练仪往往机器体积较大、需要连接pc端或者其他智能仪器、造价昂贵;且其功能多偏向于针刺手法测定与分析,即对操作者的手法进行分析、评估、考核,而非针刺手法练习。不适合针灸初学者或针灸专业学生进行针刺练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快捷的针刺手法训练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包括壳体和旋转驱动组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针孔,旋转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动力件和连接在动力件输出轴上的转轮,所述转轮与伸入进针孔的针相切。
5.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内与进针孔同轴设置有导向套筒,所述转轮设置在导向套筒端部。
6.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动力件设置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7.更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件与滑槽端部设置有弹簧,弹簧使转轮紧贴针。
8.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槽靠近导向套筒一侧设置有限位板,动力件与限位板接触时,转轮半径小于转轮轴线至进针孔轴线的距离。
9.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承接组件,所述承接组件包括承接支架和沿针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承接支架上的承接板。
10.更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板上设置有轴承,轴承与进针孔同轴,所述轴承小径小于针的大径。
11.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驱动承接板上下移动的直线动力件。
12.还包括与直线动力件和动力件电连接的控制器和电池。
13.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高密度橡胶垫。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针刺手法训练,即进行捻转评率训练,可通过控制动力件调整转轮的转速,进而使插入进针孔的针做设定频率的捻转动作,也可以做捻转幅度训练,使用者可手持针柄,随频率或转幅体会不同捻转频率和角度,模拟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本实用新型便捷、环保,可以重复使用,具备基本针刺手法练习功能,符合针刺初学者的基础手法训练需求,同时,该装置形态小巧、便携,便于使用者各场景随时使用,实现无限制手法训练。解决了现有手法训练器造价昂贵、操作程序复杂、不便携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9.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视图;
21.图7为图6中c-c向剖视图。
22.在图中,1-壳体;11-进针孔;12-导向套筒;13-凹槽;2-旋转驱动组件;21-转轮;22-动力件;23-安装支架;24-滑槽;25-弹簧;26-限位板;3-承接组件;31-承接支架;32-承接板;33-轴承;34-直线动力件;4-高密度橡胶垫;5-针。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和旋转驱动组件2,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针孔11,旋转驱动组件2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的动力件22和连接在动力件22输出轴上的转轮21,所述转轮21与伸入进针孔11的针5相切。
24.本实用新型用于针刺手法训练,即进行捻转频率训练,可通过控制动力件22调整转轮21的转速,进而使插入进针孔11的针5做设定频率(包括60次/分、90次/分、160次/分)的捻转动作,也可以做捻转幅度训练,通过控制动力件22调整转轮21的转动角度,按照设定转动幅度使针5做不同幅度的捻转(包括45
°
、180
°
和360
°
),使用者可手持针柄,随频率或转幅体会不同捻转频率和角度,模拟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本实用新型便捷、环保,可以重复使用,具备基本针刺手法练习功能,符合针刺初学者的基础手法训练需求,同时,该装置形态小巧、便携,便于使用者各场景随时使用,实现无限制手法训练。解决了现有手法训练器造价昂贵、操作程序复杂、不便携的问题。
25.所述旋转驱动组件2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壳体1内与进针孔11同轴设置有导向套筒12,所述转轮21设置在导向套筒12端部,通过设置导向套筒12,保证针5的针芯部分不会变形或者折弯,确保旋转效果,另外,采用该种设置,而不是具有深度很深的进针孔11,减轻装置整体重量,更加便于携带。
26.所述旋转驱动组件2还包括安装支架23,所述安装支架23上设置有滑槽24,所述动力件22设置滑动设置在滑槽24内,便于调节转轮21与针5的距离,进而适配不同尺寸的针5进行训练。
27.所述动力件22与滑槽24端部设置有弹簧25,弹簧25使转轮21紧贴针5,以保证转轮21与针5的摩擦力,有效驱动针5的转动,另外,转轮21轮面可以设置为齿形或者橡胶,提高摩擦力。
28.所述滑槽24靠近导向套筒12一侧设置有限位板26,动力件22与限位板26接触时,转轮21半径小于转轮21轴线至进针孔11轴线的距离,通过设置限位板,避免转轮21的作用点超过针5的轴线,导致针5插不进的问题,保证使用稳定性。
29.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承接组件3,所述承接组件包括承接支架31和沿针5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承接支架31上的承接板32,避免针5触碰壳体1底部,同时便于针5整体的轴线限
位,避免针5的弯曲变形。其中,所述承接板32上设置有轴承33,轴承33与进针孔11同轴,所述轴承33小径小于针5的大径,通过轴承33承接针5的端部,即不会影响针5的转动同时可以避免针尖受力,保证针5的完整性,在进行训练后消毒还可以正常进行使用。
30.还包括驱动承接板32上下移动的直线动力件34,本实施例中,承接板32可以主动上下,进而调节针5的插入深度,可以进行深度训练(包括0.5寸、1.0寸、1.5寸),便于使训练者掌握深度控制,具体地,直线动力件34可以为电机丝杆,承接板32通过螺纹与丝杆配合。
31.本发明还包括与直线动力件34和动力件22电连接的控制器和电池,为直线动力件34和动力件22提供电源可控制,另外,在壳体1外侧还设置有开关和档位调节按钮。
32.所述壳体1一侧设置有凹槽13,凹槽13内设置有高密度橡胶垫4,优选采用高仿真人体肌肉材料制作,以供指力练习,另外,高密度橡胶垫4也可以用于承托练习者手腕。


技术特征:
1.一种针刺手法训练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壳体(1)和旋转驱动组件(2),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针孔(11),旋转驱动组件(2)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的动力件(22)和连接在动力件(22)输出轴上的转轮(21),所述转轮(21)与伸入进针孔(11)的针(5)相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手法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驱动组件(2)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壳体(1)内与进针孔(11)同轴设置有导向套筒(12),所述转轮(21)设置在导向套筒(12)端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刺手法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驱动组件(2)还包括安装支架(23),所述安装支架(23)上设置有滑槽(24),所述动力件(22)设置滑动设置在滑槽(24)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刺手法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动力件(22)与滑槽(24)端部设置有弹簧(25),弹簧(25)使转轮(21)紧贴针(5)。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刺手法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槽(24)靠近导向套筒(12)一侧设置有限位板(26),动力件(22)与限位板(26)接触时,转轮(21)半径小于转轮(21)轴线至进针孔(11)轴线的距离。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针刺手法训练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承接组件(3),所述承接组件包括承接支架(31)和沿针(5)轴线方向滑动设置在承接支架(31)上的承接板(32)。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刺手法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承接板(32)上设置有轴承(33),轴承(33)与进针孔(11)同轴,所述轴承(33)小径小于针(5)的大径。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刺手法训练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驱动承接板(32)上下移动的直线动力件(34)。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刺手法训练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与直线动力件(34)和动力件(22)电连接的控制器和电池。10.如权利要求1-5、7-9任一项所述的针刺手法训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一侧设置有凹槽(13),凹槽(13)内设置有高密度橡胶垫(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刺手法训练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针刺手法训练装置,包括壳体和旋转驱动组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针孔,旋转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动力件和连接在动力件输出轴上的转轮,所述转轮与伸入进针孔的针相切,本实用新型用于针刺手法训练,即进行捻转频率训练,可通过控制动力件调整转轮的转速,进而使插入进针孔的针做设定频率的捻转动作,也可以做捻转幅度训练,使用者可手持针柄,随频率或转幅体会不同捻转频率和角度,模拟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此外,还可以通过对高密度材料进针,而从做针刺指力训练。而从做针刺指力训练。而从做针刺指力训练。


技术研发人员:慕容志苗 杨茜芸 刘迈兰 郁洁 罗坚 李南 唐雨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中医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2.21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