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教学实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5523发布日期:2022-07-19 22:5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教学实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真教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教学实训装置。


背景技术:

2.仿真教学也称为模拟教学,就是用计算机来模拟真实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仿真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3.目前的仿真教学装置均采用仿真板结构,仿真板上直接设置有各种仿真元器件,因为元件的接口和输出端在教学中,需要频繁的插拔,导致元件额损坏率比较高,且不便于携带。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教学实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教学实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教学实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由上部和下部组成,下部和上部构成箱体结构,所述下部内转动连接有教学板,教学板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外插口,教学板的下端为空腔结构,教学板的下端固定有若干个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若干个仿真元件,仿真元件可以根据需求安装;所述教学板的下端周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分别为内插口一、内插口二和内插口三,内插口一、内插口二和内插口三内对应仿真元件设置有相应的接口,接口与外插口对应;所述外插口为磁吸插口。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矩阵状的安装孔,安装板等间距设置,安装板的下端与下部的底部接触,安装板起到安装仿真元件的作用外,还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其与在装置本体的底部支撑。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凹槽和外插口处均设置有接口文字或图案标识,标识的作用在于便于找到对应的接口,便于连接。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教学板为下部的上端齐平,教学板的内侧开设有一对开槽,开槽之间设置有锁孔,教学板采用翻转设计,且设置有防盗锁。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上部的一端边缘设置有一对锁扣,另一端边缘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与下部转动连接,上部和下部之间采用转动翻转连接。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上部内设置为显示屏,下部和上部之间设置有连接带,上部和下部的展开角度为度-度,便于显示屏立起来。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装置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拎手,拎手内设
置有防盗锁,防盗锁与锁孔配合,装置整体采用箱体结构,便于携带、走教和演示,提高便携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外插口调用仿真元件,外插口采用磁吸接口,便于在教学中盲插,也降低了接口的故障率;
16.2、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仿真元件均被安装在教学板的下端,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了教学中反复使用时的消耗和损伤,提高使用时间,同时仿真元件的连接端安装后之后无需再经历反差插拔,同样降低的连接端的损坏,教学板采用翻转设计,且通过防盗锁固定,避免了人员随意接触,降低了仿真元件漏电等一些事故;
17.3、本实用新型通的上部内设置有显示屏,便于观察仿真数据,装置整体采用箱体结构,便于携带、走教和演示,提高便携性。
1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0.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教学实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教学实训装置中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教学实训装置中教学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教学实训装置中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装置本体;101、上部;102、下部;2、锁扣;3、拎手;4、防盗锁;5、锁孔;6、教学板;7、外插口;8、开槽;9、内插口一;10、内插口二;11、内插口三;12、安装板;13、安装孔;14、显示屏;15、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自动控制系统仿真教学实训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由上部101和下部102组成,下部(102)和上部(101)构成箱体结构,所述下部102内转动连接有教学板6,教学板6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外插口7,教学板6的下端为空腔结构,教学板6的下端固定有若干个安装板12,安装板12上安装有若干个仿真元件,仿真元件可以根据需求安装。
31.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安装板12上开设有矩阵状的安装孔13,安装板12等间距设置,安装板12的下端与下部102的底部接触,安装板12起到安装仿真元件的作用外,还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其与在装置本体1的底部支撑。
32.需要介绍的是,所述教学板6的下端周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分别为内插口一9、内插口二10和内插口三11,内插口一9、内插口二10和内插口三11内对应仿真元件设置有相应的接口,接口与外插口7对应,凹槽和外插口7处均设置有接口文字或图案标识,标识的作用在于便于找到对应的接口,便于连接。
33.此外,所述教学板6为下部102的上端齐平,教学板6的内侧开设有一对开槽8,开槽8之间设置有锁孔5,教学板6采用翻转设计,且设置有防盗锁4。
34.请参阅图4,所述上部101的一端边缘设置有一对锁扣2,另一端边缘设置有连接部15,连接部15与下部102转动连接,上部101和下部102之间采用转动翻转连接。
35.并且,所述上部101内设置为显示屏14,下部102和上部101之间设置有连接带,上部101和下部102的展开角度为100度-135度,便于显示屏14立起来。
36.请参阅图1,所述装置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拎手3,拎手3内设置有防盗锁4,防盗锁4与锁孔5配合,装置整体采用箱体结构,便于携带、走教和演示,提高便携性。
37.进一步,所述仿真元件包括dcs控制器、不同标准电源模块、以太网交换机、总线通讯模块、数字量输入模块、数字量输出模块、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继电器输入模块、继电器输出模块。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电气模块均为现有的装置中现有的模块,本实施例并不对其进行改进。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9.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仿真元件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安装板12,安装板12镂空结构,便于控制各仿真元件之间的距离和位置,然后仿真元件的连接线,先连接到旁边的内插口一9、内插口二10、内插口三11,就近安装找到相应的接口,在使用时,通过外插口7调用仿真元件,外插口7采用磁吸接口,便于在教学中盲插,也降低了接口的故障率,同时各种仿真元件均被安装在教学板的下端,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了教学中反复使用时的消耗和损伤,提高使用时间,同时仿真元件的连接端安装后之后无需再经历反差插拔,同样降低的连接端
的损坏,教学板6采用翻转设计,且通过防盗锁4固定,避免了人员随意接触,降低了仿真元件漏电等一些事故。
40.且上部101内设置有显示屏14,便于观察仿真数据,装置整体采用箱体结构,便于携带、走教和演示,提高便携性。
4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