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09548发布日期:2023-12-16 18:52阅读:56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1、目前,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led)显示面板时成为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该显示技术存在红光micro-led发光效率低和三色micro-led巨量转移困难的问题,严重影响了micro-led显示面板的量产。

2、而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存在蓝色发光材料的光效率低,且蓝光材料寿命短、衰减快的问题,因此在oled量产过程中,蓝光的问题也极大地限制了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而将micro-led和oled结合形成一种混合型面板,可优劣互补。

3、然而,由于micro-led器件和oled器件各有其光电特性,在同一驱动电压下进行驱动时,会出现显示差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显示面板存在由于不同发光单元的光电特效不同导致驱动显示差异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3、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

4、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用于向所述发光单元提供驱动信号;

5、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为微发光二极管;

6、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电源走线和第二电源走线;所述第一电源走线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三发光单元提供第一公共电压;所述第二电源走线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提供第二公共电压。

7、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组成多个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包括第一重复单元和第二重复单元;

8、所述第一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第一方向的反方向;

9、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第一方向的反方向;

10、所述重复单元呈矩阵排列,所述第一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在任一行或任一列均交替排列。

11、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12、扫描线,沿行方向延伸,一条所述扫描线与同一行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用于向对应行的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扫描信号;

13、第一数据线,沿列方向延伸,一条所述第一数据线与同一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

14、第一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一数据线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提供数据信号;

15、第二数据线,沿列方向延伸,一条所述第二数据线与同一列电连接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

16、第二驱动模块,与所述第二数据线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三发光单元提供数据信号;

17、第三电源走线,沿所述列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电源走线与对应列的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用于向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提供电源电压;且多条所述第三电源走线通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第三电源总线短接。

18、其中,相邻两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与同一条所述第一数据线电连接;和/或,相邻两列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与同一条所述第一数据线电连接。

1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0、衬底;

21、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一侧,包括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

22、多个发光单元,呈矩阵排列,与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一一对应且电连接;所述发光单元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

23、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为微发光二极管;

24、所述驱动电路层还包括多条第一电源走线,所述第一电源走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每行或每列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第二电极与同一条所述第一电源走线电连接,以用于向所述第三发光单元提供第一公共电压;

25、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四电极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第四电极电相互电连接,形成第二电源线,用于向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提供第二公共电压。

26、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缓冲层和第一封装层,所述缓冲层设置于所述衬底与所述驱动电路层之间,所述缓冲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容置槽,每个容置槽内设置一个所述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朝向所述容置槽的槽口;

27、所述第一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缓冲层与所述驱动电路层之间,用于封装所述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封装层设有开孔,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暴露;

28、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驱动电路层的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走线电连接。

29、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电极层、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

30、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所述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在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错位,且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

31、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极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发光层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发光层和第二发光层;

32、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电连接的所述第四电极;其中,相对应的所述第三电极、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形成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相对应的第三电极、第二发光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形成所述第二发光单元。

33、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和支撑部;

34、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像素定义层开设多个像素开口,所述像素开口与所述第三电极一一对应且使所述第三电极暴露;

35、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支撑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

36、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第一绝缘层、有源层、第二绝缘层、第二金属层、第三绝缘层和第三金属层;

37、所述第一电源走线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还包括多个图案化的遮光层;

38、所述有源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遮光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39、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栅极和扫描线,所述扫描线沿矩阵的行方向延伸,同一行的所述栅极与同一条所述扫描线电连接;

40、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源极、漏极、第三电极、数据线、第三电源走线和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源极电连接;所述数据线设置于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且沿矩阵的列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源走线设置于相邻所述发光单元之间且沿矩阵的列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电源走线与所述数据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三电源走线与所述漏极电连接,用于向所述发光单元提供电源电压。

41、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组成多个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包括第一重复单元和第二重复单元;

42、所述第一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所述第二重复单元中,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所述重复单元呈矩阵排列,所述第一重复单元和所述第二重复单元在任一行或任一列均交替排列;

43、其中,相邻的第一重复单元和第二重复单元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或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共用一个掩膜板的蒸镀开口,且相邻的两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或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子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于同一条数据线。

4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发光单元和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通过使子像素驱动电路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电连接,以向发光单元提供驱动信号,实现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功能。通过使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使第三发光单元为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能够将oled发光单元和micro-led发光单元的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有效提升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使用寿命以及生产成本等。同时,通过将第一电源走线与第三发光单元电连接,以用于向第三发光单元提供第一公共电压,通过将第二电源走线与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电连接,以用于向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提供第二公共电压,即,通过两种电源走线分开向oled发光单元和micro-led发光单元提供公共电压,从而实现两种发光单元的分开独立驱动,从而同时满足oled发光单元以及micro-led的驱动电压的不同需求,避免出现显示差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