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4763发布日期:2024-03-12 19:1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图像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


背景技术:

1、基站中需要指示灯显示不同的颜色、符号来呈现基站工作的状态, 目前市面上常采用的显示方案是led灯加遮光件(或柔光片)显示、数码管显示或者直接采用透明导光件进行显示等。采用led灯加遮光件(或柔光片)显示的方式,导光亮度不足,存在窜光的问题,显示效果不佳;而采用数码管显示或者直接采用透明导光件进行显示的方式,即使在灯不亮时,从外部也会看到数码管或led灯等结构件,导致基站外观效果欠佳,影响基站的美观。

2、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 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在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内增设导光部件,导光部件中的导光部分具有良好的导光能力,可减少光损,另外,在导光部分的外周设置有遮光部分,可达到遮光、防止窜光的目的,从而有效提升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的导光能力和显示亮度,达到更佳的显示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方案来实现: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所述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包括:

4、外壳,所述外壳上具有显示区域;

5、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发光部件;

6、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导光部件,所述导光部件设置于所述发光部件与所述显示区域之间;

7、所述导光部件至少包括可供光线通过的导光部和用于防止所述导光部内的光线减弱的遮光部,所以导光部与所述显示区域相对设置,所述遮光部位于所述导光部的外周。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部件还包括多个显示部,所述导光部位于所述显示部与所述发光部件之间,所述导光部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发光部件射出的光线传导至对应的多个所述显示部, 以使至少部分所述显示部配合形成预显示图形。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部与对应位置上的多个所述显示部为一体结构。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部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所述导光部和所述显示部均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可拆卸相连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内侧壁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凹部, 以在所述凹部位置形成所述显示区域。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壳体至少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一层采用透光材料制成,位于内侧的所述第二层采用半透光或部分透光材料制成。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发光部件设置于所述主板上,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发光部件电性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壳体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柱, 所述主板与多个所述连接柱之间通过螺丝进行固定。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部件与所述主板之间通过卡接片与卡槽配合相连。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所述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具有上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

17、由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的特点及优点是: 外壳上具有显示区域, 在外壳内设置有发光部件和导光部件, 导光部件设置于对应的发光部件与显示区域之间,通过导光部件中的导光部可将发光部件发射的光线传导至与其相对的显示区域, 导光部具有良好的导光能力, 可减少光损; 另外, 由于在导光部的外周设置有遮光部, 通过遮光部可起到遮光作用, 防止漏光、窜光情况的发生, 有效避免导光部内的光线减弱, 从而能够提升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的导光能力和显示亮度,达到更佳的显示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件还包括多个显示部,所述导光部位于所述显示部与所述发光部件之间,所述导光部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发光部件射出的光线传导至对应的多个所述显示部,以使至少部分所述显示部配合形成预显示图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与对应位置上的多个所述显示部为一体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采用不透光材料制成,所述导光部和所述显示部均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可拆卸相连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内侧壁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凹部,以在所述凹部位置形成所述显示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至少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位于外侧的所述第一层采用透光材料制成,位于内侧的所述第二层采用半透光或部分透光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控制电路,所述发光部件设置于所述主板上,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发光部件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主板与多个所述连接柱之间通过螺丝进行固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件与所述主板之间通过卡接片与卡槽配合相连。

10.一种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为一种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及包括显示装置的基站,该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包括外壳、发光部件和导光部件,外壳上具有显示区域,发光部件和导光部件均位于外壳内,导光部件设置于发光部件与显示区域之间;导光部件至少包括可供光线通过的导光部和用于防止导光部内的光线减弱的遮光部,导光部与显示区域相对设置,遮光部位于导光部的外周。本技术通过导光部件中导光部与遮光部相配合,保证具有良好导光能力的同时,通过遮光部可达到遮光、防止窜光的目的,减少光损,有效提升用于基站的显示装置的导光能力和显示亮度,达到更佳的显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孙印建,王伟,王傑,易圣,王林江,赵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汉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7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