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滑动变阻器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815阅读:17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拟滑动变阻器教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学物理教学的教学用具。
中学物理教学中,电学器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是个教学重点,也是个难点,在作为限压,限流和分压等器件使用时,电流的流动路径,由于只能抽象的讲解,所以多数学生很难深刻理解,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为帮助学生既快又好地掌握这一部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一套直观性强的教学用具来辅助中学物理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类似的教学用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直观性强的滑动变阻器教学用具,形象地显示限压,限流和分压时电流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是由基板及滑动板条所组成。可由硬纸板,薄木板,塑料板,薄金属板等制成。基板为上、下两层。在上层刻出金属杆及表示电阻丝的锯齿状曲线的缺口,下层在对应于上层刻出缺口之处涂以鲜明的颜色(如红色)。当上、下两层重叠时,可以从上层基板的缺口处,看出下层所示金属杆及电阻丝的图象。滑动板条为一带有指示针的板条,可按演示需要而做成相应的尺寸,形状。
以下结合附图(以硬纸板制做为例)说明各板的形状及工作情况。


图1为基板示意图。
按图将涂有阴影线的a部挖去,并在b部(背面)涂以鲜明颜色(如红色),并在e、d线处沿线切开。再将基板沿虚线f对折,即成上、下两层的基板,再沿虚线g对折,即可将凸起部分h插入切口e内,而使上、下两层基板成一整体。在缺口两端分别标以A、B、C、D以示接线点。
图2为滑动板条Ⅰ的示意图。P为指示针图3为滑动板条Ⅰ的斜视图。P为指示针图4为滑动板条Ⅱ的示意图。P为指示针图5为滑动板条Ⅱ的斜视图。P为指示针图6为滑动板条Ⅲ的示意图。P、P′为指示针图7为滑动板条Ⅲ的斜视图。P、P′为指示针图8为滑动板条Ⅳ的示意图。P为指示针图9为滑动板条Ⅳ的斜视图。P为指示针
图10为滑动板条Ⅴ的示意图。P为指示针
图11为滑动板条Ⅴ的斜视图。P为指示针
图12为滑动板条Ⅵ的示意图。P、P′为指示针
图13为滑动板条Ⅵ的斜视图。P、P′为指示针
图14为用滑动板条Ⅰ,并接入C、D两接线柱时的电流流动示意图。P为指示针
图15为用滑动板条Ⅱ,并接入A、B两接线柱时的电流流动示意图。P为指示针
图16为用滑动板条Ⅲ,并接入A、C两接线柱及用P指示针时的电流流动示意图。P为指示针
图17为用滑动板条Ⅲ,并接入B、D二接线柱及用P′指示针时的电流流动示意图。P′为指示针
图18为用滑动板条Ⅳ,并接入A、D两接线柱时的电流流动示意图。P为指示针
图19为用滑动板条Ⅳ,并接入B、C两接线柱时的电流流动示意图。P为指示针图20为用滑动板条Ⅳ,并接入接线柱A、B、C及用P指示针时的电流流动示意图。P为指示针图21为用滑动板条Ⅳ,并接入接线柱A、B、D及用指示针P′时的电流流动示意图。P′为指示针图22为滑动板条带手柄时的斜示图。1为手柄。
当将滑动板条Ⅰ插入基板的上、下两层之间,并将其指示针P从上层基板的缺口处伸出到上层基板时。可以说明C、D两接线柱接入电路时,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无论向何方移动指示针P,基板上显示出电流只通过金属棒CD(以颜色显示)如
图14所示。
当将滑动板条Ⅱ插入基板的上、下两层之间,并将其指示针P从上层基板的缺口处伸到上层基板时,可以说明A、B两接线柱接入电路时,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无论向何方移动指示针P,基板显示电路只通过电阻丝AB。(以颜色显示)如
图15所示。
当将滑动板条Ⅲ插入基板的上、下两层之间,并将指示针P从上层基板的缺口处伸出到上层基板时,可以说明A、C两接线柱接入电路时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移动指示针P,基板显示电流流过路径为APC(以颜色显示)如
图16。
当将滑动板条Ⅲ插入基板的上、下两层之间,并将指示针P从上层基板的缺口处伸出到上层基板时,可以说明B、D两接线柱接入电路时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移动指示针P′基板显示电流流过路径BP′D(以颜色显示)如
图17。
当将滑动板条Ⅳ插入基板的上、下两层之间,并将其指示针P从上层基板的缺口处伸出到上层基板时,可以说明A、D两接线柱接入电路时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移动指示针P,基板上显示出电流流过路径为APD。(以颜色显示)如
图18。
当将滑动板条Ⅴ插入基板的上、下两层之间,并将其指示针P从上层基板的缺口处伸出到上层基板时,可以说明B、C二接线柱接入电路时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移动指示针P,基板上显示出电流流过路径为BPC。(以颜色显示)如
图19。
当滑动板条Ⅵ插入基板的上、下两层之间,并将其指示针P从上层基板的缺口处伸出到上层基板时,可以说明A、B、C三接线柱接入电路时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此时表示测量分压时的情况,移动指示针P即可表示AC端、PB端的分压情况。此时基板上显示电流流经过路径为APB,APC。(以颜色显示)。如图20。
当滑动板条Ⅵ插入基板的上、下两层之间,并将其指示针P′从上层基板的缺口处伸出到上层基板时,可以说明A、B、D三接线柱接入电路时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此时表示测量分压时的情况,移动指示针P′即可表示BD端、AP′端的分压情况。此时基板上显示电流流经过路径为AP′B,AP′D。(以颜色显示)。如图20。
滑动板条背面可固定一手柄(1)(图22),该手柄在操作时可从下层基板d线切口处伸出,用于移动滑动板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直观显示、有利于中学物理电学教学。
权利要求1.一种模拟滑动变阻器教具,其特征是由基板及滑动板条所组成,基板为上、下两层,在上层刻出金属杆及表示电阻丝的锯齿状曲线的缺口,下层在对应于上层刻出缺口之处涂以鲜明的颜色,当上、下层重叠时,可以从上层基板的缺口处看出下层所示金属杆及电阻丝的图象,滑动板条为一带有指示针的板条,可按演示需要而做成相应的尺寸、形状。
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滑动变阻器教具,其特征是滑动板条中间带有指示针。
3.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滑动变阻器教具,其特征是滑动板条两端带有指示针。
4.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滑动变阻器教具,其特征是滑动板条中间带有指示针,且在指示针两边的板条不对称。
专利摘要一种模拟滑动变阻器教学用具,可形象地显示滑动变阻器作为分压、限压使用时电流在变阻器内流动的情况。该教具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直观显示,有利于中学物理电学教学。
文档编号G09B23/00GK2051376SQ8920345
公开日1990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30日
发明者李一峰, 王树荣 申请人:北京市清华园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