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退刀片的雕刻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9376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自动退刀片的雕刻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刀具,特别涉及一种雕刻刀。
背景技术
雕刻刀一般用来在木头、橡皮泥、水果等不太坚硬的物体的表面雕刻各种复杂的花纹或者镂空造型等,需要有多种不同规格和用途的刀配合使用。常用的雕刻刀一般为单刀,配有多个刀片,成套使用,在安装刀片时需要使用镊子夹取刀片,再将刀片插入刀体内。如果不用镊子的话,就要用手取刀片,容易将手划伤。且手上的汗溃也会到刀片上,使得刀片更容易生锈,影响刀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退刀片的雕刻刀,通过设置在刀头组件第一通道内的退刀装置,把夹刀槽内的刀片自夹刀槽内顶出,从而避免了人手或镊子直接去接触刀片,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好,且提高了刀片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自动退刀片的雕刻刀,包括刀头组件、退刀装置;刀头组件顶部开有夹刀槽。所述刀头组件自顶部夹刀槽至刀头组件底部开有一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退刀装置设置于上述第一通道内;所述退刀装置可沿第一通道将夹刀槽内的刀片顶出。较佳地,所述退刀装置至少包括一顶杆和与其连接的推动机构,所述顶杆至少部分设置在上述刀头组件的第一通道内;且所述部分可沿上述第一通道活动。较佳地,所述雕刻刀还包括刀柄,在刀柄内部自靠近刀柄顶部端口的位置依序设置相通的两个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二通道的内径小于第三通道的内径;所述刀头组件螺接于第二通道。较佳地,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一内设螺纹的退刀按钮,所述退刀按钮可沿第三通道运动;且退刀按钮的外径小于第三通道的内径,且大于第二通道的内径。较佳地,所述顶杆呈阶梯状,其包括设置于刀头组件第一通道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退刀按钮螺接的第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的外径最大;第二部分的外径不大于第二通道的内径; 所述顶杆自刀柄顶部端口进入并经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设置于刀柄内。较佳地,第二通道的尾部靠近第三通道的位置至少设置两个用于卡住顶杆第二部分的卡台;顶杆第二部分的外径大于设置卡台后的第二通孔的内径;顶杆第三部分的外径小于设置卡台后的第二通孔的内径。较佳地,所述退刀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顶杆上的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设置在刀头组件的底部和顶杆第二部分的顶部之间。较佳地,所述第二部分为一圆柱台。[0015]较佳地,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设置于顶杆上的推钮,所述刀柄对应推钮设置一滑动槽,所述推钮可在该槽内带动顶杆沿刀头组件的第一通道向夹刀槽方向运动。较佳地,还包括用于辅助推钮自动回位的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分别连接顶杆底部和刀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刀头组件第一通道内的退刀装置,把夹刀槽内的刀片自夹刀槽内顶出,从而避免了人手或镊子直接去接触刀片,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好,且提高了刀片的使用寿命。

图I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种可自动退刀片的雕刻刀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雕刻刀常规状态的结构图; 图3为图2所示雕刻刀的A-A截面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雕刻刀退刀状态的结构图;图5为图4所示雕刻刀的B-B截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自动退刀片的雕刻刀,包括刀头组件、退刀装置;刀头组件顶部开有夹刀槽;所述刀头组件自顶部夹刀槽至刀头组件底部开有一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退刀装置设置于上述第一通道内。所述退刀装置沿第一通道向夹刀槽方向运动,顶住夹刀槽中的刀片,最终使刀片离开夹刀槽。其中,所述退刀装置至少包括一顶杆和与其连接的推动机构,所述顶杆至少部分设置在上述刀头组件的第一通道内;且所述部分可沿上述第一通道活动。下方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至图5,一种可自动退刀片的雕刻刀100,包括刀头组件、退刀装置、刀柄5。本实施例中,刀头组件包括刀架I、刀架收紧架2 ;刀架收紧架2套设于刀架I的外部,用于在刀片被夹持在刀架后,收紧刀架,从而固定刀片。刀架I的顶部开有用于夹持刀片3的十字形的夹刀槽。上述刀架I自顶部夹刀槽至其底部开有一贯通的第一通道11 ;所述退刀装置设置于上述第一通道11内。所述退刀装置沿第一通道向夹刀槽方向运动,顶住夹刀槽中的刀片,最终使刀片离开夹刀槽。在刀柄5内部自靠近刀柄顶部端口的位置依序设置相通的两个通道第二通道52和第三通道53 ;第二通道52的内径小于第三通道53的内径;刀架I的尾端设置有螺纹,第二通道内侧也设置有与其啮合的螺纹,通过上述螺纹刀片劫持机构螺接于第二通道52。本实施例中,退刀装置包括一顶杆4和与其连接的推动机构,所述顶杆4至少部分设置在上述刀架I的第一通道11内;且所述部分可沿上述第一通道11活动。本实施例中,推动机构进一步包括设置于顶杆上的第一弹性元件7和一内设螺纹的退刀按钮6。退刀按钮6可沿第三通道53运动;且退刀按钮6的外径小于第三通道53的内径,且大于第二通道52的内径。顶杆4呈阶梯状,其包括设置于第一通道11的第一部分41、第二部分42、与退刀按钮6螺接的第三部分43 ;其中第二部分42的外径最大;第二部分42的外径不大于第二通道52的内径。本实施例中,第二部分42为一圆柱台。顶杆4自刀柄5顶部端口进入并经第二通道52和第三通道53设置于刀柄5内。刀柄5的第二通道52的尾部靠近第三通道53的位置相对设置两个用于卡住顶杆第二部分42的卡台51 ;顶杆4第二部分42的外径大于设置卡台后的第二通孔的内径;顶杆4第三部分43的外径小于设置卡台后的第二通孔的内径。第一弹性元件7套设于顶杆的第一部分41,并设置在刀架I的底部和顶杆第二部
分42的顶部之间。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图2和图3对应本实施例的雕刻刀的常规状态。此时,刀片卡入夹刀槽内。刀头组件和刀柄完全拧和在一起,刀架I被刀架收紧架2收紧,刀片同时也被收紧,不能移动。此时,刀架I和顶杆4之间不能发生相对运动。退刀按钮6无法推动顶杆4在第一通道11内活动。图4和图5对应本实施例的雕刻刀的退刀状态。此时,需要略微转动刀柄,使其与刀头组件略微松开,刀架收紧架2放松对刀架及刀片的锁紧作用,刀片此时是可以活动的。在退刀按钮6的推力下,顶杆4沿第一通道11向夹刀槽运动,并最终抵住刀片3,使其脱离夹刀槽。同时,第一弹性元件7被压缩。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刀片不限于一种,因为使用的是夹刀槽,故可很方便地更好各种刀片。另,本实施例所举的推动机构的结构仅是举例,具体实施时,还有很多方式,如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设置于顶杆上的推钮、用于辅助推钮自动回位的第二弹性元件,所述刀柄对应推钮设置一滑动槽,所述推钮可在该槽内带动顶杆沿刀头组件的第一通道向夹刀槽方向运动。第二弹性元件分别连接顶杆底部和刀柄底部。关于推动机构的结构,只要能实现推动顶杆向前顶出刀片的功能即可,本实用新型不对其作出限定。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可自动退刀片的雕刻刀,包括刀头组件;刀头组件顶部开有夹刀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退刀装置; 所述刀头组件自顶部夹刀槽至刀头组件底部开有一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退刀装置设置于上述第一通道内;所述退刀装置可沿第一通道将夹刀槽内的刀片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雕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刀装置至少包括一顶杆和与其连接的推动机构,所述顶杆至少部分设置在上述刀头组件的第一通道内;且所述部分可沿上述第一通道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雕刻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刀柄,在刀柄内部自靠近刀柄顶部端口的位置依序设置相通的两个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二通道的内径小于第三通道的内径;所述刀头组件螺接于第二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雕刻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一内设螺纹的退刀按钮,所述退刀按钮可沿第三通道运动;且退刀按钮的外径小于第三通道的内径,且大于第二通道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雕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呈阶梯状,其包括设置于刀头组件第一通道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退刀按钮螺接的第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的外径最大;第二部分的外径不大于第二通道的内径; 所述顶杆自刀柄顶部端口进入并经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设置于刀柄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雕刻刀,其特征在于, 第二通道的尾部靠近第三通道的位置至少设置两个用于卡住顶杆第二部分的卡台;顶杆第二部分的外径大于设置卡台后的第二通孔的内径;顶杆第三部分的外径小于设置卡台后的第二通孔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雕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刀装置还包括设置在顶杆上的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设置在刀头组件的底部和顶杆第二部分的顶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雕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为一圆柱台。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雕刻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设置于顶杆上的推钮,所述刀柄对应推钮设置一滑动槽,所述推钮可在该槽内带动顶杆沿刀头组件的第一通道向夹刀槽方向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雕刻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辅助推钮自动回位的第二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分别连接顶杆底部和刀柄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退刀片的雕刻刀,包括刀头组件、退刀装置;刀头组件顶部开有夹刀槽,且所述刀头组件自顶部夹刀槽至刀头组件底部开有一贯通的第一通道;所述退刀装置设置于上述第一通道内;所述退刀装置沿第一通道向夹刀槽方向运动,顶住夹刀槽中的刀片,最终使刀片离开夹刀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刀头组件第一通道内的退刀装置,把夹刀槽内的刀片自夹刀槽内顶出,从而避免了人手或镊子直接去接触刀片,使用方便,安全性能好,且提高了刀片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44B11/00GK202685737SQ20122022154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丁靓 申请人:上海昆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