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裱褙浆糊基材的制法及依此方法制作的基材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5769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书画裱褙浆糊基材的制法及依此方法制作的基材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书画裱褙浆糊基材的制造方法,以及一种依此方法制成附带粘着层的基材。



背景技术:

常见的书画装裱格式,概分为卷、册、轴和镜片。最早出现的装裱格式是卷,例如手卷;册页的装裱格式,始于唐代;目前最常见的款式为轴,而且变化也最多,如立轴(亦称挂轴)、滚动条、横批、中堂、条幅、对联等。近代玻璃输入后,始出现镜片的装裱格式。

无论书画采用何种装裱格式,都脱离不了裱褙的程序。简单的说,所述的裱褙流程,就是将书画作品黏在一张薄纸上面。因为书画作品宛如被薄纸托住一般,所以书画作品视为画心。界定薄纸托住画心的程序为「托心」作业。

传统的「托心」作业分成干、湿托二种方式。在干托方式中,画心是于的,把浆糊刷在薄纸上。在湿托方式中,薄纸是干的,浆糊刷在画心的背面。

这些「托心」方式有许多缺点。就干托而言,刷在薄纸的浆糊是稀释的,薄(宣)纸含有过多的水,除了破裂或毁损的弊端以外,画心容易发生墨渍扩散(俗称跑墨)现象,对书画作品的影响甚巨。而且,薄(宣)纸含水量多不宜提起,须经吸水程序,才能提起薄(宣)纸进行托画心与刷平,不仅耗时,也不利初学者的练习。当然,吸水动作相对拖延施工的速度。

对初学者来说,湿托比干托更容易失败。因为稀释的浆糊直接刷在画心背面,所以跑墨的机率比干托方式还高。而且,画心的吸水动作既费时,也会拖延施工的速度。

因此,如何改善书画作品的裱褙方法,就成为本发明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采用新的制法,改善浆糊底层的生产模式,适用于初学者及熟练者裱褙书画作品,取得节省时间与操作简易等效果。

缘于上述目的之达成,本发明提供书画裱褙浆糊基材的制法,依序执行下列步骤:

铺平:在平的支撑面铺上所需的底层;

喷湿:稀释的浆糊被喷涂装置喷涂在底层上面;

覆膜:透过浆糊将塑料薄膜与底层粘在一起;

平整:将粘着的塑料薄膜与底层弄平,消弭翘曲弊端;

干燥:以加热或自然晾干方式之一,除去塑料薄膜与底层间的浆糊多余的水份;以及

撕离:塑料薄膜自底层撕离,底层上面附着干浆糊充当粘着层。

此处所称的浆糊,是纯天然的粘着物,不含其它的化学成分添加物。以水或其它液体稀释浆糊,可降低黏稠程度,利于喷涂装置执行喷涂作业。

所述的底层可以是纸或布,如托心纸、覆背纸、覆背布或有色的宣纸(简 称色宣)。其中,所述的托心纸除了托画心以外,也能用来托着某些布料,如锦、绫、绢或其它适用于书画作品的布。

所称的塑料薄膜,薄膜材质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缩写为PET)为佳。某些实施例,塑料薄膜也可以是MOPP、HDPE、PS等材质制作的薄膜。

平整采用的器具,通常是指刷具,足以刷平塑料薄膜与底层,避免后续的干燥作业发生过多的翘曲现象。

自然晾干的干燥模式,是将粘着的塑料薄膜与底层摆放在通风的场所,经过一段时间后,除去浆糊多余的水份。

加热的干燥模式,是指粘着的塑料薄膜与底层被热压器具施压及加热,也能除去浆糊多余的水份。所述的热压器具可以是热压机或其它的电热器材。

按照上开方法制作的基材,包括一用于书画作品裱褙的底层、一附着于底层的黏着层,以及一透过黏着层粘在底层而可撕离的塑料薄膜。

其中,所述的底层可以是纸或布,如托心纸、覆背纸、覆背布或色宣。

因此,本发明关于书画裱褙浆糊基材的制作方法,以及依此方法制作的基材,有助于初学者简单学习裱褙作业。另外,依此方法制作的基材,可由单人完成大幅书画作品的裱褙,取得节省时间的效果。即使未经过传统的净背砑光步骤,裱褙的完成品仍旧柔软平整,而且张力小,不易变形。

另外,本发明以基材完成书画作品的裱褙时间,只有短短的1、2个小时,相较于传统式裱褙作业如要平整,动辄三个月或以上的制作期间来说,本发明更能节省裱褙的作业时间。

本发明之目的与优点,不难从下列的实施例说明,获得详细且深刻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5是本发明制作底层的连续动作图。

【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阐明浆糊底层的制作流程从铺平10步骤开始,到撕离20步骤结束,期间依序经过喷湿12、覆膜14、平整16与干燥18等步骤。

如图2所示,在平的支撑面24铺上底层22,完成铺平步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层22是托心纸。

接着执行喷湿步骤,用喷涂装置26将流体般粘着物喷涂在底层22上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粘着物可以是稀释的浆糊28,视需要添加在喷涂装置26里面。

在图3中,用塑料薄膜30覆盖底层22拥有浆糊28的一面,使塑料薄膜30与底层22粘在一起,完成覆膜步骤。所述的塑料薄膜30,以薄的PET膜为佳。

如图4所示,用合适的器具对塑料薄膜30施压,使粘着的塑料薄膜30与底层22渐趋平坦,避免过度翘曲,顺利完成平整作业。在本实施例,所述的器具是刷具32。

平整后,粘着的塑料薄膜30与底层22放在通风的场所,自然晾干一段时间,除去浆糊28多余的水份,即完成干燥步骤而取得所需的基材。

在图5中,塑料薄膜30被外力撕离底层22,使底层22上面附着干浆糊充当粘着层34,完成撕离步骤。透过粘着层34让书画作品粘着于底层22上面,消弭跑墨和破裂、 毁损的危险。

因此,本实施例制作的基材有下列几项优点:

重复使用率高:自底层22撕离的塑料薄膜30,可依上述制作方法覆盖于其他的底层22,重复使用率高,相对延长使用期限,节省物料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不易翘曲:塑料薄膜30经自然晾干,阻止底层22翘曲;底层22粘着塑料薄膜30,不因塑料薄膜30撕离而发生翘曲的弊端;

节省能源:勿庸烘干或压干,浆糊经自然晾干,既节省电力,又能快速地制作出基材;

容易剪裁:底层22在粘着层34支持下,免于柔软的缺点,有利于剪裁。

【符号说明】

铺平10 喷湿12

覆膜14 平整16

干燥18

撕离20 底层22

支撑面24 喷涂装置26

浆糊28

塑料薄膜30 刷具32

粘着层3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