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标准化的铁画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0764发布日期:2018-11-24 10:2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艺术品的制作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标准化的铁画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铁画是用铁铸成线条,再焊接而成的一种美术作品。主要是借鉴国画的水墨,章法,布局,线条简明有力,苍劲古朴。铁画工艺综合了古代金银空花的焊接技术,吸取了剪纸、木刻、砖雕的长处,融合了国画的笔意和章法,画面明暗对比鲜明,立体感强,在古代工艺美术品中独树一帜。

铁画有国画黑白相间的风韵美,也有西画层次分明的立体美。铁画的种类很多:有人物木石,山川风景,花鸟草虫,总之凡能在纸上画出来的,铁画均可一展其风韵。铁画为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它将民间剪纸、雕刻、镶嵌等各种艺术的技法溶为一体,采用中国画章法,黑白对比,虚实结合,另有一番情趣。

目前,铁画作品多为纯手工制作而成,生产效率较低,很难满足当今的物质文化需求,所以急需一种高效的标准化的铁画加工、制作工艺。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052263a公开了一种铸造铁画画面的方法(fjs),属于传统铁画工艺品技术领域。为了克服上述产品的不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造铁画画面的方法(fjs),所述铁画画面通过模具铸造得到,将铁画原作划分若干体块,制作该体块的模具,用该模具铸造得到该体块的铸件,若干铸件组合成铁画画面;该发明将铁画原作,逐个制成模具通过模具得到铸件,再将之组合成完整的铁画画面,为铁画艺术进入全国乃至世界旅游市场以及企业礼品市场,探寻出一条新的路子,从此铁画完全能够有如其他工业产品,完全能够从流水线上走向市场,通过技术升级实现自动化生产有理论基础,铁画产业化发展前景可期。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其原料为非金属材料,采用的模具也是硅胶模具,工艺手法较为粗糙,且生产出的产品也并非纯的铁画制品,虽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但不符合铁画的本意。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114044a公开了一种铁画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铁皮制作出铁画的中的图案、印章和作品名称,然后将制作好的图案通过电焊机焊接成一幅完整的铁画;其次将制作好的铁画用磨机进行抛光打磨,其次利用装好颜料的喷枪在打磨好的铁画上喷上一层底色,上完底色之后对铁画进行彩绘,彩绘之后对铁画的背景板进行绘画;然后将铁画固定在背景板上,并用木框装裱完成;最后,利用粘胶将制作好的印章和作品名称固定在背景板上;该发明运用了传统铁画工艺和现代绘画技法相结合,不仅突破了传统铁画的黑白对比,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拓宽了铁画的发展空间。但是其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手工制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观赏性佳、流水线式的高效标准化的铁画制作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高效标准化的铁画制作工艺,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1)铸造:先将铁画本体划分成多个模块,采用金属型铸造或砂型铸造方法,将上述多个模块铸造成型,并分别送入与每个模块对应的输送带上,并进入到每个模块的加工工位;

(2)加工:加工工位的工作人员对铸造成型后的模块通过叠、錾、锻多种工艺手段,将模块加工成规定形状,并对部分模块上的铸造缺陷进行修补;

(3)表面处理:经加工后的模块,再送入到酸洗工位,通过水洗、酸洗、水洗、烘干四个程序后,模块的表面获得致密的氧化膜,表面处理完成;

(4)组装:将各个模块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组装,组装后的铁画作品,对铁画上需要涂色的部位采用火烤、金属刷刷出颜色或者采用颜料进行上色处理,待颜料干燥后,表面上清漆,油漆干燥后,焊接到画框内,即可完成铁画的制作过程。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的一端连接至铸造工位,且该端的输送带上安装有红外温度检测仪,输送带的另一端连接有报警器,红外温度检测仪与报警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画框包括框体、转动件和定位螺钉,所述转动件有两个,且转动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框体的内侧,转动件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定位钉,另外一个转动件对称安装于框体上,所述定位螺钉螺纹连接于框体的另外两侧。

优选的,所述转动件和框体上还设有销孔。

优选的,所述转动件具体为长条形的板件。

优选的,所述框体由碳纤维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借助于传统的铸造工艺,将其引用到铁画制作过程中来,在保证铁画作品原汁原味以及观赏性的基础上,缩短了制作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状态的铁画制作工艺;

(2)采用流水线的形式,每个加工工序在不同的工位上进行,最终进入到组装工序进行组装,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而且在输送带上还设置了红外温度检测仪以及报警器,用于检测来件的温度,避免铸造成型后的模块未完全冷却就送入到输送带上而带来危险;

(3)采用本发明特制的画框结构,只需在作品的上下左右四个部位预设值定位点,即可快速完成装裱,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框体,2-转动件,3-定位螺钉,4-定位钉,5-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集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高效标准化的铁画制作工艺,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1)铸造:先将铁画本体划分成多个模块,采用金属型铸造或砂型铸造方法,将上述多个模块铸造成型,并分别送入与每个模块对应的输送带上,并进入到每个模块的加工工位;

(2)加工:加工工位的工作人员对铸造成型后的模块通过叠、錾、锻多种工艺手段,将模块加工成规定形状,并对部分模块上的铸造缺陷进行修补;

(3)表面处理:经加工后的模块,再送入到酸洗工位,通过水洗、酸洗、水洗、烘干四个程序后,模块的表面获得致密的氧化膜,表面处理完成;

(4)组装:将各个模块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组装,组装后的铁画作品,对铁画上需要涂色的部位采用火烤、金属刷刷出颜色或者采用颜料进行上色处理,待颜料干燥后,表面上清漆,油漆干燥后,焊接到画框内,即可完成铁画的制作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的一端连接至铸造工位,且该端的输送带上安装有红外温度检测仪,输送带的另一端连接有报警器,红外温度检测仪与报警器电性连接。

实施例2

一种高效标准化的铁画制作工艺,包括下述工艺步骤:

(1)铸造:先将铁画本体划分成多个模块,采用金属型铸造或砂型铸造方法,将上述多个模块铸造成型,并分别送入与每个模块对应的输送带上,并进入到每个模块的加工工位;

(2)加工:加工工位的工作人员对铸造成型后的模块通过叠、錾、锻多种工艺手段,将模块加工成规定形状,并对部分模块上的铸造缺陷进行修补;

(3)表面处理:经加工后的模块,再送入到酸洗工位,通过水洗、酸洗、水洗、烘干四个程序后,模块的表面获得致密的氧化膜,表面处理完成;

(4)组装:将各个模块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组装,组装后的铁画作品,对铁画上需要涂色的部位采用火烤、金属刷刷出颜色或者采用颜料进行上色处理,待颜料干燥后,表面上清漆,油漆干燥后,焊接到画框内,即可完成铁画的制作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的一端连接至铸造工位,且该端的输送带上安装有红外温度检测仪,输送带的另一端连接有报警器,红外温度检测仪与报警器电性连接。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画框包括框体1、转动件2和定位螺钉3,所述转动件2有两个,且转动件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框体1的内侧,转动件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定位钉4,另外一个转动件2对称安装于框体1上,所述定位螺钉3螺纹连接于框体1的另外两侧,所述转动件2和框体1上还设有销孔5,所述转动件2具体为长条形的板件,所述框体1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在进行装裱时,先将转动件2转动一定角度并伸出框体1外,接着利用定位钉4将铁画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转动转动件2,将铁画送入到框体1内,利用销钉、销孔5将铁画进行一次固定,接着再拧紧定位螺钉3,定位螺钉3与铁画左右两侧预设值的定位点接触并完成最终固定。转动件2具有一定弹性,便于安装。

基于上述,本发明借助于传统的铸造工艺,将其引用到铁画制作过程中来,在保证铁画作品原汁原味以及观赏性的基础上,缩短了制作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状态的铁画制作工艺。

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