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加热壁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8125发布日期:2019-02-10 23:27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加热壁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加热壁画。



背景技术:

壁画作为建筑物的装饰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得其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现有壁画仅具有装饰功能,在冬季寒冷地方,通常会在室内设置取暖装置,例如暖气片等,但会对室内装饰环境的整体美感造成破坏,如果能将取暖装置集成到壁画当中,同时满足取暖与装饰的要求,将极大提高壁画的装饰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墨烯加热壁画,解决了将壁画和取暖装置功能集成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石墨烯加热壁画,包括边框架,还包括所述边框架内的壁画及石墨烯发热层;所述边框架呈立方体状,内部中空,包括左边框11、右边框12、上边框13、下边框14、后面的背板15,所述上边框13和下边框14的正面分别相向延伸成正面边框16,所述各正面边框16分别设置有复数个透气孔17,所述边框架各结构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壁画由复数层的树脂层21复合而成,与正面边框16的开口处粘合且不覆盖所述透气孔17,所述壁画的厚度小于所述边框架中空的前后厚度,所述壁画的正面设置有喷绘层22;所述石墨烯发热层位于各所述树脂层21中的任意两层之间,包括石墨烯发热涂层膜31和设置在石墨烯发热涂层两端的电极32,所述电极32与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壁画由四层厚度均为0.2cm的环氧树脂层贴合而成,所述石墨烯发热层位于第二层和第三层环氧树脂层之间。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电极32和电源之间设置有遥控变频温控仪4。

进一步的改进是:还设置有与所述电极32通过导线连接并延伸到边框架外的插孔5,所述插孔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边框架左右两侧的输入插孔51和输出插孔52。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边框架内还设置有用于预防石墨烯发热层温度过高的温度监测仪6。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背板15的四个角均设置有卡槽7,用于固定壁画。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壁画具有的装饰性加上远红外的石墨烯发热层的隐蔽设计,不仅增添了室内的装饰性,更能够达到居室取暖和健康的功能,兼有装饰性和实用性。

2、通过设置边框架上的透气孔和中空,在加热时中空内的空气和外部的空气形成压力差通过透气孔形成循环,有利于石墨烯加热层靠背板一侧的热量释放。

3、通过进一步改进的壁画由四层厚度均为0.2cm的环氧树脂层贴合而成,所述石墨烯发热层位于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兼顾壁画的强度和石墨烯发热层的发热效率。

4、通过设置遥控变频温控仪,使用更方便,在室温达到指定温度时自动断电停止加热,低于指定温度时自动供电加热。

5、通过设置输入插孔和输出插孔,可以实现多个壁画之间的模块化串联组合,具有加热和装饰功能的多元化,避免多个产品共同使用时需要多个电源线的不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

参考图1、图2,一种石墨烯加热壁画,包括边框架,所述边框架内的壁画及设置在壁画中间层的石墨烯发热层;所述边框架呈立方体状,内部中空,包括左边框11、右边框12、上边框13、下边框14、后面的背板15,所述上边框13和下边框14的正面分别相向延伸成正面边框16,所述各正面边框16分别设置有三排透气孔17,所述边框架各结构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壁画由四层厚度均为0.2cm的环氧树脂层贴合而成,与正面边框16的开口处粘合且不覆盖所述透气孔17,所述壁画的厚度小于所述边框架中空的前后厚度,所述壁画的正面设置有喷绘层22;所述石墨烯发热层位于中间第二层和第三层环氧树脂层之间,包括石墨烯发热涂层膜31和石墨烯发热涂层膜两端的电极32,所述电极32与电源连接,所述石墨烯发热层热功率500瓦。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32和电源之间设置有遥控变频温控仪4。

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与所述电极32通过导线连接并延伸到边框架外的插孔5,所述插孔包括分别位于所述边框架左右两侧的输入插孔51和输出插孔52。

本实施例中,所述边框架内还设置有用于预防石墨烯发热层温度过高的温度监测仪6。

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15的四个角设置有卡槽7,用于固定壁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将本实用新型置于需要的位置,接通电源,用遥控变频温控仪设定想要的室温,即可加热,当单独一个所述石墨烯发热壁画不够用时可以通过输入插口和输出插口进行模块串联,无需另外准备电源线,但在本实施例中,处于安全起见串联数最多4件。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