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仿生蝴蝶展示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9050发布日期:2020-09-29 09:35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仿生蝴蝶展示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展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仿生蝴蝶展示模型。



背景技术:

在我国蝶类资源极其丰富,许多品种为希世之宝,我国人民中热爱蝴蝶者众多,民间一直流传着制作各种人造观赏蝴蝶的技艺,以满足人们对蝴蝶爱好的需求,现有技术中,人造观赏蝴蝶的制作工艺,不外乎是在纸基、塑料布基和部分涤伦绢基上,绘制蝴蝶的花纹、身段、头、腿、须等而构成,由于蝴蝶模型细小,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装饰摆放的仿真蝴蝶模型主要采用一体式设计,其形式单一,无法组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提供的一种便于拆装的仿生蝴蝶展示模型,不仅美观实用,且方便用户安装展示;具体方案是:

一种便于拆装的仿生蝴蝶展示模型,包括上模片、下模片和支撑组件;所述上模片长向两侧设有多对向外延伸布置的连接条,每对连接条沿上模片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下模片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可沿对称轴线向上模片长向两侧折叠;所述左连接部对应上模片左侧的各个连接条设有与连接条插接适配的左连接孔,所述右连接部对应上模片右侧的各个连接条设有与连接条插接适配的右连接孔;所述下模片对应左连接部与右连接部边缘分别向外延伸的左翼部和右翼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能够呈v形弯曲布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侧穿设在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上以支撑左翼部和右翼部。

本技术方案中:仿生蝴蝶展示模型由上模片、下模片和支撑组件组成,可快速组装成型;上模片和下模片可自上而下布置,下模片的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沿对称轴线折叠,上模片与下模片构成蝴蝶躯体模型,为了使上模片与下模片组合为一体,上模片长向两侧的连接条可相应插接在各个连接孔中,连接条与连接孔插接形成对蝴蝶躯体的初步固定,设置在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上的左翼部和右翼部构成仿生蝴蝶模型的翅膀,为了提高安装的稳定性,支撑杆呈v形布置并且其两侧穿设在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能够起到支撑左翼部和右翼部的作用,避免左翼部与右翼部下垂,提高美观度。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仿生蝴蝶模型美观实用,并且方便组装,降低了模型组装难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片前端设有前端固定孔,所述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前端分别设有能够插接在前端固定孔内的左插接部和右插接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片前端对应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之间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前插接部,所述上模片前端设有一对沿上模片长向并列布置的第一前插接孔,所述第一前插接部可与第一前插接孔插接适配。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插接部上设有第二前插接孔,所述上模片前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前插接部,所述第二前插接部与第二前插接孔插接适配。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片前端对应第二前插接部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装饰触角,两装饰触角呈v形展开布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片对应左连接部与右连接部边缘分别向外延伸的左翼部和右翼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左翼部和右翼部上分别设有供支撑杆两端穿过的左翼支撑孔和右翼支撑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部与右连接部上分别设有供支撑杆穿过的左支撑孔和右支撑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片上设有与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的对称轴线相重合的折痕线。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条长向边缘设有向外凸的连接卡凸。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还包括挂设组件,所述挂设组件包括展示杆,所述展示杆其中一端设有挂钩,所述上模片设有挂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仿生蝴蝶展示模型由上模片、下模片和支撑组件组成,可快速组装成型;上模片长向两侧的连接条可相应插接在各个连接孔中形成对蝴蝶躯体的固定,支撑杆能够起到支撑左翼部和右翼部的作用,避免左翼部与右翼部下垂,提高美观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生蝴蝶模型由于结构简单、方便组装;降低了模型组装难度制作成本低廉,以简单的结构方式组成具有美观度的模型玩具,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拆装的仿生蝴蝶展示模型的展开结构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拆装的仿生蝴蝶展示模型的组装示意图1。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便于拆装的仿生蝴蝶展示模型的组装示意图2。

各个附图标记表示的含义如下;

上模片100、连接条110、连接卡凸111、第二前插接部120、前端固定孔121、装饰触角130、挂孔140、第一前插接孔150、下模片200、左连接部210、右连接部220、左翼部230、右翼部240、左连接孔250、左插接部260、右支撑孔270、左支撑孔271、第一前插接部280、右插接部290、支撑杆300。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仿生蝴蝶展示模型,包括上模片100、下模片200和支撑组件;仿生蝴蝶展示模型由上模片100、下模片200和支撑组件组成,可快速组装成型。所述上模片100长向两侧设有多对向外延伸布置的连接条110,每对连接条110沿上模片100左右对称布置;所述下模片200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左连接部210和右连接部220,左连接部210和右连接部220可沿对称轴线向上模片100长向两侧折叠;所述左连接部210对应上模片100左侧的各个连接条110设有与连接条110插接适配的左连接孔250,所述右连接部220对应上模片100右侧的各个连接条110设有与连接条110插接适配的右连接孔;在组装时,上模片100和下模片200可自上而下布置,下模片200的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沿对称轴线折叠,上模片100与下模片200构成蝴蝶躯体模型,为了使上模片100与下模片200组合为一体,上模片100长向两侧的连接条110可相应插接在各个连接孔中,连接条110与连接孔插接形成对蝴蝶躯体的初步固定。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组装时,为了方便折叠下模片200,下模片200上设有与左连接部210和右连接部220的对称轴线相重合的折痕线。通过折痕线能够更方便折叠下模片提高组装效率。组装成型后,应当避免连接条110组连接孔中脱出,本实施例中的各个连接条110长向边缘设有向外凸的连接卡凸111。连接卡凸111可提高连接条110从连接孔中脱出,提高了组装的稳定性。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提高仿生蝴蝶模型的美观度,该下模片200对应左连接部210与右连接部220边缘分别向外延伸的左翼部230和右翼部240;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能够呈v形弯曲布置的支撑杆300,所述支撑杆300两侧穿设在左连接部210和右连接部220上以支撑左翼部230和右翼部240。设置在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上的左翼部230和右翼部240构成仿生蝴蝶模型的翅膀,为了提高安装的稳定性,支撑杆300呈v形布置并且其两侧穿设在左连接部210和右连接部220,能够起到支撑左翼部230和右翼部240的作用,避免左翼部230与右翼部240下垂,提高美观度。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仿生蝴蝶模型美观实用,并且方便组装,降低了模型组装难度。

如前所述,上模片100和下模片200在组合安装时需要折叠成型,因此上模片100和下模片200应当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硬度,其选材应当具有上述特性,例如硬纸片、金属薄片或橡胶片等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上模片100和下模片200可在相应区域涂上颜色,使得整个模型更加美观。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前述中,上模片100和下模片200通过连接条110与连接孔插接配合固定,在实际应用中,应当进一步提高组装的稳定性,上模片100前端设有前端固定孔121,所述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前端分别设有能够插接在前端固定孔121内的左插接部260和右插接部290。这样,上模片100和下模片200在拼装后,下模片200前端的左插接部260和右插接部290即可插入前端固定孔121内。

进一步,上下模片200完成拼装后,应当使上模片100和下模片200前端开口应当封闭,本实施例在下模片200前端对应左连接部210和右连接部220之间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前插接部280,所述上模片100前端设有一对沿上模片100长向并列布置的第一前插接孔150,所述第一前插接部280可与第一前插接孔150插接适配。第一前插接部280可插入第一前插接孔150内;同理,本实施例在第一前插接部280上设有第二前插接孔,所述上模片100前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前插接部120,所述第二前插接部120与第二前插接孔插接适配。第二前插接部120可插入第二前插接孔中,使得上下模片200前端的开口得到封闭,并且可提高上下模片200组合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仿真程度,本实施例中的仿真模型蝴蝶对应自然界蝴蝶做了进一步的仿真处理,即在上模片100前端对应第二前插接部120两侧设有向外延伸的装饰触角130,两装饰触角130呈v形展开布置。装饰触角130可提高仿真模型蝴蝶的仿真度。

如前所述,支撑杆300主要用于支撑左翼部230和右翼部240,避免其收折,进而提高美观度,因此在左翼部230和右翼部240上分别设有供支撑杆300两端穿过的左翼支撑孔和右翼支撑孔。这样,支撑杆300可穿过左翼支撑孔和右翼支撑孔,使得左翼部230和右翼部240呈v形展开,提高了仿真模型蝴蝶的美观度。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支撑杆300用于支撑左翼部230和右翼部240(图2和图3中未视出左翼部230和右翼部240),支撑杆300在安装时应当穿设在下模片200上,为了方便安装支撑杆300,本实施例在左连接部210与右连接部220上分别设有供支撑杆300穿过的左支撑孔271和右支撑孔270。在使用时,支撑杆300两端穿设在左支撑孔271和右支撑孔270内,弯折支撑杆300呈v形,可避免下模片200变形,穿过左支撑孔271和右支撑孔270的支撑杆300端部即能够支撑左翼部230和右翼部240。本实施例中,支撑杆300优先选用便于弯折的金属杆。

仿真模型蝴蝶拼装成型后,为了便于展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用于展示的挂设组件,所述挂设组件包括展示杆,所述展示杆其中一端设有挂钩,所述上模片100设有挂孔140。展示杆可挂设在挂孔140内,既方便静置展示,又可手持观赏,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另外,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挂设展示的稳定性,在上模片100和下模片200之间可放置高强度的发泡海绵体,一方面可起到内衬的作用;另一方面,展示杆可通过穿过挂孔140扦插在发泡海绵体内;这样,在展示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能够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