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薄板双边进行压花卷绕处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231226发布日期:2020-12-08 15:19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薄板双边进行压花卷绕处理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薄板双边进行压花卷绕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保温施工过程需要用到两端进行收口压花的管状的外壳,该外壳是由金属薄板卷曲、边部压花处理制成,目前,该种外壳的生产设备主要是把自动化,需要人工辅助,而薄板较为锐利,因此容易伤手,同时,成型后的外壳卸料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薄板双边进行压花卷绕处理的方法,其压花卷绕效果好、自动化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金属薄板双边进行压花卷绕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先将待压花绕卷处理的金属薄板进行输送;

步骤s2:在输送过程中,沿输送方向对金属薄板的两边部进行翻折;

步骤s3:然后将翻折后的金属薄板两边部压花,使金属薄板进行卷曲,形成两端进行收口压花的管状的所需形状的产品;

步骤s4:对压花卷曲后的金属薄板进行卸载。

优选地,先通过设置在机架进料端的放料机构将待压花绕卷处理的金属薄板输送到导送槽内,然后通过导送槽上方的压料辊在转动时与导送槽配合对金属薄板进行输送。

优选地,压料辊将金属薄板从导送槽中输送到折边输送面上,通过对应金属薄板的两边部对应布置的折边辊对金属薄板的两边部进行翻折,折边辊包括位于折边输送面内侧的压送辊体部和位于折边输送面外侧的折边辊体部,折边辊体部和压边辊体部之间设置有过渡辊体部,沿金属薄板的输送方向各过渡辊体部的锥度逐渐增大,使得金属薄板在输送时,逐步将两边部进行翻折。

优选地,对两边部翻折后的金属薄板继续输送,在通过与翻折后的两边部对应设置的压花辊组时,通过压花辊组的转动将翻折后的两边部进行压花处理,压花处理后的金属薄板在压花辊组的出口处卷曲。

优选地,在压花辊组对金属薄板进行压花处理过程中,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转料盘带动取料杆与卷曲的金属薄板相对应,使得取料杆上的导料件将由压花辊组压花后的金属薄板撑起,对压花处理后的金属薄板进行临时的收料。

优选地,当金属薄板完整的由导料件进行支撑时,通过转动转料盘带动支撑金属薄板的导料件移动到卸料输送带上的夹料组件上,将卷曲后的金属薄板进行卸载。

优选地,通过设置在夹料组件上的夹料槽将由导料件支撑的卷曲的金属薄板进行支撑,设置在取料杆上的双向气缸带动导料件移动,使得导料件的外轮廓向内收缩,并通过设置在转料盘上的转动安装臂带动收缩后的导料件从卷曲的金属薄板的内腔中抽出,卷曲后的金属薄板由夹料组件夹持并通过与金属薄板输送方向相垂直的卸料输送带进行输送,将卷曲后的金属薄板从导料件上取下,进行输送和收集。

优选地,在对金属薄板的两边部进行翻折处理时,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折边输送面在金属薄板的下部对其进行支撑,其中的折边输送面包括位于中部的固定输送面部和位于固定输送面部两外侧的活动输送面部,活动输送面部与活动底座相连接,活动底座滑动连接在机架上。

优选地,通过在取料杆上设置的活动盘,在活动盘上通过铰接轴连接有调节杆,在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连接在装配杆的中部,装配杆的一端与导料件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轴连接在安装盘上,安装盘设置在取料杆上,当双向气缸带动活动盘在取料杆上移动时,通过调节杆带动装配杆进行收缩和展开,使得装配杆上的导料件的外轮廓向内收缩和向外扩展,从而方便对卷曲后的金属薄板进行支撑。

优选地,对翻折的两金属薄板的边部进行压花处理的压花辊组包括左右相对布置的a、b压花辊,a、b压花辊的辊长方向与翻边的高度方向一致,翻边从a、b压花辊之间经过时进行压花处理,b压花辊的上侧设置有圆形压料盘,压料盘与b压花辊同轴布置,压料盘的下盘面设置成锥台状且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压料盘的外径大于b压花辊的外径,通过圆形压料盘对进行压花时的金属薄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阻挡。

优选地,通过设置的导料件在压花辊组的出口对压花处理后的金属薄板进行引导和支撑,导料件呈弧形和类似弧形的折线,弧形的身段分别构成所述的引导部和承载部,弧形身段的长度大于卷绕件展开后沿翻折输送段输送方向的长度,导料件为耐磨气管构成,气管的一端设置成封堵状,另一端与充排气组件相连接。

优选地,通过在转动安装臂上设置调节取料杆移动的轴向调节件,使得轴向调节件带动取料杆沿转料盘的轴向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收缩后的导料件从卷曲的金属薄板的内腔中抽出,转动安装臂间隔设置在转料盘上。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锥度逐渐增加的过渡辊体部,使得金属薄板的两边部在输送过程中逐渐被翻折,翻折效果好,配合设置的压花辊组,能有效的将翻折后的金属薄板的翻边进行压花处理,使得金属薄板在压花后卷曲,形成需要的形状,同时配合设置的下料机构,能方便的将压花卷曲后的金属薄板进行卸料,生产效率高,设备使用方便,能有效的适应不同尺寸的金属薄板压花卷曲的需求,自动化水平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金属薄板边部压花卷曲设备的轴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金属薄板边部压花卷曲设备的另一视角轴测图;

图3为图1俯视的结构视图;

图4为图3主视的结构视图;

图5为图3右视的结构视图;

图6为图3左视的结构视图;

图7为图3中a-a处的结构视图;

图8为金属薄板压花卷曲加工流程图。

各附图标号对应关系如下:100-机架,110-活动底座,120-滑动安装座,200-放料机构,210-放料架,220-转运板,300-导送槽,310-活动槽壁部,320-槽底部,330-压料辊,340-过渡段,400-折边辊,410-压送辊体部,420-折边辊体部,430-过渡辊体部,440-折边驱动轴,450-中部驱动辊,500-折边输送面,510-固定输送面部,520-活动输送面部,600-压花机构,610-压花辊驱动轴,620-传动锥齿轮组,630-压花辊组,631-a压花辊,632-a齿轮,633-b压花辊,634-b齿轮,635-圆形压料盘,700-下料机构,710-转料盘,720-转动安装臂,730-取料杆,740-双向气缸,750-活动盘,760-调节杆,770-装配杆,780-安装盘,790-导料件,800-卸料输送带,810-夹料组件,811-夹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参阅图1至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金属薄板边部压花卷曲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金属薄板进行卷曲和边部压花处理过程中,人工辅助处理时容易伤手,成型后的外壳卸料繁琐等问题。

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对金属薄板的边部进行翻折的翻折机构,对翻折后的边部进行压花卷曲的压花机构600以及对压花卷曲的产品进行下料的下料机构700。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先根据所需产品的尺寸通过间距调节机构在机架100上调节两活动底座110之间、两滑动安装座120之间的间距,通过放料架210上的转运板220将待压花卷曲的金属薄板输送到导送槽300内,导送槽300上方的压料辊330通过转动与导送槽300配合将金属薄板进行输送,在导送槽300的槽底和折边输送面500之间设置有宽度逐渐减小的过渡段340,金属薄板从导送槽300内经过过渡段340输送到折边输送面500上,在折边输送面500的两侧设置有对应金属薄板的两边部对应布置的折边辊400,折边辊400滑动安装在折边驱动轴440上,折边驱动轴440为花键轴,在折边驱动轴440上设置有中部驱动辊450,当金属薄板输送到折边输送面500上时,通过中部驱动辊450的转动使得金属薄板在折边输送面500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折边辊400包括位于折边输送面500内侧的压送辊体部410和位于折边输送面500外侧的折边辊体部420,折边辊体部420和压送辊体部410之间设置有过渡辊体部430,沿金属薄板的输送方向各过渡辊体部430的锥度逐渐增大,使得金属薄板与过渡辊体部430接触,在金属薄板沿输送方向移动时逐步将两边部进行翻折,同时设置在滑动安装座120上的压花辊驱动轴610通过传动锥齿轮组620带动b压花辊633进行转动,使得与b压花辊633同轴布置的b齿轮634转动,带动与b齿轮634啮合的a齿轮632转动,使得与a齿轮632同轴布置的a压花辊631转动,a、b压花辊对应金属薄板的两翻边布置,在翻折后的金属薄板的两翻边输送经过a、b压花辊时,对两翻边进行压花处理,同时设置在b压花辊633上方的圆形压料盘635在金属薄板穿过a、b压花辊时对金属薄板进行阻挡,从a、b压花辊穿出的边部压花后的金属薄板在a、b压花辊的出口处卷曲。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压花机构600包括对翻边进行压花处理的压花辊组630,压花辊组630包括左右相对布置的a、b压花辊,a、b压花辊的辊长方向与翻边的高度方向一致,翻边从a、b压花辊之间经过时进行压花处理。在a压花辊631的下侧同轴设置有a齿轮632,b压花辊633的下侧同轴设置有b齿轮634,当翻边后的金属薄板输送到经过a、b压花辊之间时,压花辊驱动轴610通过传动锥齿轮组620带动b压花辊633转动,通过a、b齿轮的传动使得a压花辊631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翻边经过a、b压花辊633之间时,对翻边进行压花处理。

优选地,如图1至图7所示,上述方案中的压花辊组630设置有两组,金属薄板的两边部分别进行翻边处理,压花辊组630对应两翻边分别进行设置。压花辊组630与两翻边对应设置,使得金属薄板的两翻边经过a、b压花辊633之间时对其进行压花处理。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为了使得压花辊组630与需要的产品尺寸相对应,本实施例中的两压花辊组630中至少一者活动安装,压花辊组630与间距调节机构相连接,间距调节机构调节两压花辊组630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翻折机构设置有两组,翻折机构对应金属薄板的翻折输送段的两侧边部分别设置,翻折输送段的宽度设置成可调节式结构,翻折机构对应翻折输送段活动安装。翻折机构包括沿金属薄板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导送单元和折边单元,折边单元由折边输送面500和折边输送面500上方设置的各个折边子单元组成,各折边子单元包括对应金属薄板的两边部对应布置的折边辊400,折边辊400包括位于折边输送面500内侧的压送辊体部410和位于折边输送面500外侧的折边辊体部420,折边辊体部420的外径大于压送辊体部410的外径,折边辊400体部和压送辊体部410之间设置有过渡辊体部430,过渡辊体部430的外径沿着a方向逐渐增大,a方向为压送辊体部410指向折边辊体部420,沿金属薄板的输送方向各过渡辊体部430的锥度逐渐增大,构成同一折边子单元的折边辊400滑动安装在折边驱动轴440上,折边驱动轴440为花键轴,折边输送面500同一侧边部的各折边辊400转动安装在同一个活动底座110上,活动底座110沿a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100上,滑动安装座120安装在活动底座110上,间距调节机构与活动底座110相连接,在进行翻边前,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调节两活动底座110之间的间距,使得过渡辊体部430与需要翻边处理的金属薄板的两边部相对应。

优选地,如图1至图7所示,上述方案中的a、b压花辊立状相对布置,a、b压花辊转动安装在滑动安装座120上,滑动安装座120上设置有a、b齿轮,a齿轮632和a压花辊631同轴布置,b齿轮634和b压花辊633同轴布置,a、b齿轮相啮合布置,间距调节机构与滑动安装座120相连接,间距调节机构调节两滑动安装座120之间的间距。根据需要的产品的齿轮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调节两滑动安装座120之间的间距,使得两组a、b压花辊之间的间距与翻边后的金属薄板的翻边相对应,当翻边后的金属薄板输送到经过a、b压花辊之间时,压花辊驱动轴610通过传动锥齿轮组620带动b压花辊633转动,使得与b压花辊633同轴布置的b齿轮634转动,带动与b齿轮634啮合的a齿轮632转动,使得与a齿轮632同轴布置的a压花辊631转动,从而使得翻边经过a、b压花辊之间时,对翻边进行压花处理。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b压花辊633位于a压花辊631的外侧,b齿轮634位于b压花辊633的下侧,b压花辊633的上侧设置有圆形压料盘635,压料盘与b压花辊633同轴布置,压料盘的下盘面设置成锥台状且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压料盘的外径大于b压花辊633的外径。在翻边经过a、b压花辊之间时,通过设置的圆形压料盘635将金属薄板限制在圆形压料盘635和b压花辊633之间,防止压花时的金属薄板从a、b压花辊633之间脱离。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为了使得a、b压花辊相对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压花辊驱动轴610,压花辊驱动轴610为花键轴,花键轴上设置有滑动安装的装配轴套,花键轴位于a、b压花辊的上方,装配轴套转动安装在滑动安装座120上,装配轴套与b压花辊633传动连接。

优选地,如图1至图7所示,上述方案中的装配轴套与b压花辊633之间通过传动锥齿轮组620传动连接。当压花辊驱动轴610转动时,通过传动锥齿轮组620带动b压花辊633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翻折机构包括沿金属薄板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导送单元和折边单元,折边单元由折边输送面500和折边输送面500上方设置的各个折边子单元组成,各折边子单元包括对应金属薄板的两边部对应布置的折边辊400,折边辊400包括位于折边输送面500内侧的压送辊体部410和位于折边输送面500外侧的折边辊400体部,折边辊400体部的外径大于压送辊体部410的外径,折边辊400体部和压送辊体部之间设置有过渡辊体部430,过渡辊体部430的外径沿着a方向逐渐增大,a方向为压送辊体部410指向折边辊400体部,沿金属薄板的输送方向各过渡辊体部430的锥度逐渐增大,构成同一折边子单元的折边辊400滑动安装在折边驱动轴440上,折边驱动轴440为花键轴,折边输送面500同一侧边部的各折边辊400转动安装在同一个活动底座110上,活动底座110沿a方向滑动安装在机架100上,滑动安装座120安装在活动底座110上,间距调节机构与活动底座110相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根据需要的产品的尺寸通过间距调节机构调节折边辊400与金属薄板的两翻边相对应,当金属薄板在折边输送面500上输送时,通过在折边辊400体部和压送辊体部之间设置的过渡辊体部430与翻边相接触,沿金属薄板的输送方向各过渡辊体部430的锥度逐渐增大,使得金属薄板在输送过程中,两边部被逐渐的翻折,形成需要的翻边。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在对金属薄板的两边部进行翻折时对金属薄板进行支撑,上述方案中的折边输送面500包括位于中部的固定输送面部510和位于固定输送面部510两外侧的活动输送面部520,活动输送面部520与活动底座110相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折边驱动轴440上还设置有与固定输送面对应布置的中部驱动辊450。通过中部驱动辊450的转动使得金属薄板能在折边输送面500上进行输送。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适应不同厚度的金属薄板的边部翻折需求,本实施例中的折边输送面500升降式装配在机架100上。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导送单元包括导送槽300,导送槽300由两活动槽壁部310和槽底部320组成,活动槽壁部310安装在活动底座110上,导送槽300的槽底和折边输送面500之间设置有宽度逐渐减小的过渡段340,导送槽300的上方设置有压料辊330。通过设置的压料辊330,使得在其转动时将由转运板220输送的金属薄板在导送槽300内移动,配合在导送槽300的槽底和折边输送面500之间设置的宽度逐渐减小的过渡段340,将金属薄板从导送槽300内输送到折边输送面500上,使得金属薄板的两边部与折边辊400相对应。

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上述方案中的折边子单元设置有三个。通过在金属薄板两边部对应设置的折边辊400,在金属薄板沿折边输送面500上进行输送的过程中,逐步的将两边部翻折,形成需要的折边。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为了将待压花卷曲的金属薄板输送到导送槽300内,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储放料的金属薄板料带的放料机构200。

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上述方案中的放料机构200包括滑动连接在机架100上的放料架210,在机架100上设置有驱动放料架210移动的驱动单元,在放料架210上设置有与金属薄板相适应的转运板220,转运板220升降式装配在放料架210上,在转运板220上设置有电磁铁或吸盘组件,电磁铁或吸盘组件在通电时吸附金属薄板,由放料架210带动进行移动,电磁铁或吸盘组件断电时,金属薄板从转运板220上落下,对金属薄板进行转运。通过设置的放料架210和转运板220,将待进行压花卷曲的金属薄板输送到导送槽300内。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6所示,为了调节两活动底座110之间、两滑动安装座120之间的间距,本实施例中的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活动底座110上的固定螺母,机架100与固定螺母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一端与机架100转动装配连接,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固定螺母组成丝杆螺母调节机构,在机架100上设置有带动调节螺杆转动的传动组件。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为了方便对压花卷曲后的金属薄板进行卸载,本实施例还包括下料机构700,具有用于引导压花卷曲处理的板件卷绕至下料机构700上的引导部,和用于承载压花卷曲处理后的卷绕件的承载部,引导部与压花机构600的出口对应布置,承载部使得先从压花机构600出来的边部与压花机构600处于分离状,下料机构700活动安装在机架100上。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在边部压花后的金属薄板经过压花辊组630之间时,金属薄板在压花辊组630的出口处卷曲,通过在机架100上设置的转料盘710带动取料杆730与卷曲后的金属薄板相对应,同时充排气组件对为耐磨气管的导料件790内充气使其鼓起,设置在取料杆730上的双向气缸740带动活动盘750向取料杆730的两端部移动,由于在活动盘750上铰接连接有调节杆760,调节杆760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装配杆770的中部,装配杆770的一端连接导料件790,另一端铰接连接在安装盘780上,安装盘780固定连接在取料杆730上,当取料杆730上的双向气缸740带动活动盘750向取料杆730的两端部移动时,调节杆760推动装配杆770在安装盘780上扩展,使得导料件790将卷曲的金属薄板支撑,对压花处理后的金属薄板临时的收料,同时转料盘710带动支撑的金属薄板移动到卸料输送带800上的夹料槽811内,同时双向气缸740带动活动盘750向取料杆730的内侧移动,使得调节杆760带动装配杆770在安装盘780上收缩,充排气组件将导料件790中的气体抽出,导料件790的外轮廓向内收缩,同时通过设置在转料盘710上的转动安装臂720带动取料杆730从卷曲的金属薄板内腔中抽出,配合与金属薄板输送方向相垂直布置的卸料输送带800,使得卸料输送带800在输送时通过夹料槽811将压花卷曲后的金属薄板从导料件790上取下,进行输送和收集。

进一步地,如图2、图4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两个导料件790,两导料件790位于两压花辊组630的内侧,两导料件790具备如下t1状态:导料件790呈弧形和类似弧形的折线,弧形的身段分别构成所述的引导部和承载部,弧形身段的长度大于卷绕件展开后沿翻折输送段输送方向的长度。导料件790为耐磨气管构成,气管的一端设置成封堵状,另一端与充排气组件相连接,当充排气组件向耐磨气管内冲入气体,同时装配杆770在安装盘780上扩展时,对卷曲的金属薄板进行支撑,当充排气组件将耐磨气管内的气体抽出,同时装配杆770在安装盘780上收缩,导料件790与卷曲的金属薄板分离。

优选地,如图2、图4至图7所示,上述方案中的导料件790为可以进行形变的结构,导料件790还具备如下t2状态:导料件790的外轮廓向内收缩。导料件790由装配杆770带动在安装盘780上向内收缩时,与卷曲后的金属薄板相分离。

进一步地,如图2、图4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导料件790为柔性材料构成,导料件790安装在取料杆730上,取料杆730上设置有安装盘780,安装盘780上间隔安装有装配杆770,各装配杆770的一端与安装盘780相连接,各装配杆770的另一端分别与导料件790上不同身段点相连接,且装配杆770另一端与取料杆730之间的间距设置成可调节式装配,装配调节机构与装配杆770相连接,装配调节机构调节导料件790在t1和t2状态之间转换。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各装配杆770的一端与安装盘780铰接连接且构成铰接连接的铰接轴垂直于安装盘780布置,装配调节机构包括取料杆730上设置的活动盘750和调节活动盘750移动的装配调节驱动件,活动盘750上设置有调节杆760,调节杆760的一端与活动盘750铰接连接,调节杆760的另一端与装配杆770的中部铰接连接,装配调节驱动件为双向气缸740构成,双向气缸740的两活塞杆分别连接两外侧的活动盘750,当在边部压花后的金属薄板经过压花辊组630之间时,金属薄板在压花辊组630的出口处卷曲,通过在机架100上设置的转料盘710带动取料杆730与卷曲后的金属薄板相对应,同时充排气组件对为耐磨气管的导料件790内充气使其鼓起,设置在取料杆730上的双向气缸740带动活动盘750向取料杆730的两端部移动,由于在活动盘750上铰接连接有调节杆760,调节杆760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在装配杆770的中部,装配杆770的一端连接导料件790,另一端铰接连接在安装盘780上,安装盘780固定连接在取料杆730上,当取料杆730上的双向气缸740带动活动盘750向取料杆730的两端部移动时,调节杆760推动装配杆770在安装盘780上扩展,使得导料件790将卷曲的金属薄板支撑,对压花处理后的金属薄板临时的收料,当双向气缸740带动活动盘750向取料杆730的内侧移动时,调节杆760带动装配杆770在安装盘780上收缩,充排气组件将导料件790中的气体抽出,导料件790的外轮廓向内收缩,同时通过设置在转料盘710上的转动安装臂720带动取料杆730从卷曲的金属薄板内腔中抽出,使得导料件790与卷曲后的金属薄板分离。

进一步地,如图2、图4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各装配杆770的一端与安装盘780铰接连接且构成铰接连接的铰接轴垂直于安装盘780布置,装配调节机构包括取料杆730上设置的活动盘750和调节活动盘750移动的装配调节驱动件,活动盘750上设置有调节杆760,调节杆760的一端与活动盘750铰接连接,调节杆760的另一端与装配杆770的中部铰接连接。通过调节杆760来带动装配杆770在安装盘780上进行扩展和收缩,实现与卷曲后的金属薄板支撑和分离。

进一步地,如图2、图4至图7所示,为了推动取料杆730上的活动盘750进行移动,本实施例中的装配调节驱动件为双向气缸740构成,双向气缸740的两活塞杆分别连接两外侧的活动盘750。

优选地,如图2、图4至图7所示,上述方案中的导料件790为耐磨气管构成,气管的一端设置成封堵状,另一端与充排气组件相连接。当充排气组件对耐磨气管内冲入气体时,耐磨气管鼓起,对卷曲后的金属薄板进行支撑,当充排气组件将耐磨气管内的气体抽出时,耐磨气管的外轮廓向内收缩,与卷曲后的金属薄板分离。

进一步地,如图2、图4至图7所示,为了将导料件790上临时收料的卷曲后的金属薄板输送到卸料输送带800上,本实施例中的下料机构700安装在移动单元上,移动单元为转料盘710或输送链构成。

进一步地,如图2、图4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移动单元为转料盘710构成,转料盘710上间隔设置转动安装臂720,取料杆730的杆长方向与转料盘710的轴向相一致,取料杆730的一端沿转动安装臂720的长度方向滑动安装在转动安装臂720上,转动安装臂720上设置调节取料杆730移动的径向调节件,取料杆730的另一端悬伸状装配,转动安装臂720的里端沿转料盘710的轴向滑动安装在转料盘710上,转料盘710上设置调节其移动的轴向移动调节件。当金属薄板在压花辊组630的出口处卷曲时,转料盘710带动取料杆730与卷曲后的金属薄板相对应,在金属薄板完整的由导料件790进行支撑时,转料盘710带动支撑金属薄板的导料件790移动到卸料输送带800上的夹料组件810上,导料件790的外轮廓向内收缩后,由设置在转料盘710上的转动安装臂720带动收缩后的导料件790从卷曲的金属薄板的内腔中抽出。

优选地,如图2、图4至图7所示,上述方案中的转料盘710沿其轴向活动安装在机架100上,转料盘710的下侧设置有卸料输送带800,卸料输送带800上设置夹料组件810。通过设置的卸料输送带800和卸料输送带800上的夹料组件810,对从导料件790上留下的卷曲的金属薄板进行支撑和输送。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装配杆770的长度相异,装配杆770长度沿金属薄板卷绕方向逐渐增大。通过沿金属薄板卷绕方向逐渐增大设置的装配杆770,对卷曲后的金属薄板进行支撑,使得卷曲后的金属薄板沿绕卷方向被撑开,方便对其进行卸载。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和图7所示,为了方便对卷曲后的金属薄板进行输送和夹持,本实施例中的夹料组件810包括设置在卸料输送带800上的夹料槽811,卸料输送带800的输送方向与金属薄板的输送方向相垂直。为了降低设备的成本,卸料输送带800也可采用如下卸料机构进行实施,卸料机构包括撑托转料盘710压花好的工件的卸料托板,以及推动卸料托板上的工件平移的卸料推动件。

本实施例还包括金属薄板双边进行压花卷绕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先将待压花绕卷处理的金属薄板进行输送;

步骤s2:在输送过程中,沿输送方向对金属薄板的两边部进行翻折;

步骤s3:然后将翻折后的金属薄板两边部压花,使金属薄板进行卷曲,形成两端进行收口压花的管状的所需形状的产品;

步骤s4:对压花卷曲后的金属薄板进行卸载。

先通过设置在机架100进料端的放料机构200将待压花绕卷处理的金属薄板输送到导送槽300内,然后通过导送槽300上方的压料辊330在转动时与导送槽300配合对金属薄板进行输送。

压料辊330将金属薄板从导送槽300中输送到折边输送面500上,通过对应金属薄板的两边部对应布置的折边辊400对金属薄板的两边部进行翻折,折边辊400包括位于折边输送面500内侧的压送辊体部410和位于折边输送面500外侧的折边辊体部420,折边辊体部420和压送辊体部410之间设置有过渡辊体部430,沿金属薄板的输送方向各过渡辊体部430的锥度逐渐增大,使得金属薄板在输送时,逐步将两边部进行翻折。

对两边部翻折后的金属薄板继续输送,在通过与翻折后的两边部对应设置的压花辊组630时,通过压花辊组630的转动将翻折后的两边部进行压花处理,压花处理后的金属薄板在压花辊组630的出口处卷曲。

在压花辊组630对金属薄板进行压花处理过程中,通过设置在机架100上的转料盘710带动取料杆730与卷曲的金属薄板相对应,使得取料杆730上的导料件790将由压花辊组630压花后的金属薄板撑起,对压花处理后的金属薄板进行临时的收料。

当金属薄板完整的由导料件790进行支撑时,通过转动转料盘710带动支撑金属薄板的导料件790移动到卸料输送带800上的夹料组件810上,将卷曲后的金属薄板进行卸载。

通过设置在夹料组件810上的夹料槽811将由导料件790支撑的卷曲的金属薄板进行支撑,设置在取料杆730上的双向气缸740带动导料件790移动,使得导料件790的外轮廓向内收缩,并通过设置在转料盘710上的转动安装臂720带动收缩后的导料件790从卷曲的金属薄板的内腔中抽出,卷曲后的金属薄板由夹料组件810夹持并通过与金属薄板输送方向相垂直的卸料输送带800进行输送,将卷曲后的金属薄板从导料件790上取下,进行输送和收集。

在对金属薄板的两边部进行翻折处理时,通过设置在机架100上的折边输送面500在金属薄板的下部对其进行支撑,其中的折边输送面500包括位于中部的固定输送面部510和位于固定输送面部510两外侧的活动输送面部520,活动输送面部520与活动底座110相连接,活动底座110滑动连接在机架100上。

通过在取料杆730上设置的活动盘750,在活动盘750上通过铰接轴连接有调节杆760,在调节杆760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连接在装配杆770的中部,装配杆770的一端与导料件790连接,另一端通过铰接轴连接在安装盘780上,安装盘780设置在取料杆730上,当双向气缸740带动活动盘750在取料杆730上移动时,通过调节杆760带动装配杆770进行收缩和展开,使得装配杆770上的导料件790的外轮廓向内收缩和向外扩展,从而方便对卷曲后的金属薄板进行支撑。

对翻折的两金属薄板的边部进行压花处理的压花辊组630包括左右相对布置的a、b压花辊,a、b压花辊的辊长方向与翻边的高度方向一致,翻边从a、b压花辊之间经过时进行压花处理,b压花辊633的上侧设置有圆形压料盘635,压料盘与b压花辊633同轴布置,压料盘的下盘面设置成锥台状且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压料盘的外径大于b压花辊633的外径,通过圆形压料盘635对进行压花时的金属薄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阻挡。

通过设置的导料件790在压花辊组630的出口对压花处理后的金属薄板进行引导和支撑,导料件790呈弧形和类似弧形的折线,弧形的身段分别构成所述的引导部和承载部,弧形身段的长度大于卷绕件展开后沿翻折输送段输送方向的长度,导料件790为耐磨气管构成,气管的一端设置成封堵状,另一端与充排气组件相连接。

通过在转动安装臂720上设置调节取料杆730移动的轴向调节件,使得轴向调节件带动取料杆730沿转料盘710的轴向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收缩后的导料件790从卷曲的金属薄板的内腔中抽出,转动安装臂720间隔设置在转料盘710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