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照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390阅读:1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照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次性照相机,详细地讲就是使前盖透明化的一次性照相机。
最近,这种一次性照相机,不仅在功能方面而且在设计方面都做了改善,以便使其更加流行及提高外出携带的乐趣。例如把以往由具有黑色遮光性的树脂形成的一次性照相机的前盖改用透明树脂来形成,以达到从外部能看见装有拍摄机构的主基体部和闪光装置形成的装置主体的一部分,所谓“骨骼型”的装置已实用化。
在上述的一次性照相机上,在前盖的前面,虽然把表示制造企业名称等的文字和标记用凹凸部一体形成,然而,特别是骨骼型装置,具有即使在透明的前盖上设置凹凸部,但也很难识别这些文字和标记的缺点。
本发明鉴于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照相机,在露出外部的透明部件内侧一体形成凹凸部,并能显著地提高由该凹凸部形成的文字和标记的辨认效果。
图2是

图1所示的一次性照相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前盖的剖面图。
图4是前盖的剖面图。
图5是前盖的剖面图。
图中2—一次性照相机,16—主基体部,17、41、53—前盖,17a、41a、53a—前盖前面,17b、41b、53b—前盖背面,18—后盖,34—标识,36、54—槽部,42—凸部。
照相机2,其前面露出有拍摄镜头5、取景对物窗6、闪光发光部7和充电钮8;在其上面露出有解除按钮9、胶卷计数窗10和闪光充电完成表示灯11;在其背面露出有取景接目窗12(参照图2)和上卷旋钮13。
图2是表示照相机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装置主体3是把主基体部16用前盖17和后盖18从前后盖住的结构。在主基体部16两侧一体设置有收纳胶片盒主体19的胶片盒室20和把胶卷21以卷状收纳的胶卷辊室22,在这两者之间形成有限定胶卷21的曝光范围的孔23。胶片盒室20及胶卷辊室22的底部是开口,并由一体设在后盖18底边上的底盖18a、18b分别堵住所述开口。在胶片盒室20的上面安装有上卷旋钮13。
在主基体部16上装有位于孔23前面的曝光部件26和位于胶卷辊室22侧上方的闪光部件27,并由前盖17和后盖18夹持。曝光部件26是把拍摄镜头5和取景光学系统和快门机构等一体组装而组合化单元。
闪光部件27,是在一块印刷电路板28上形成有进行充电及放电控制的闪光用电路,而且,在印刷线路板28上,装有释放闪光的闪光发光部7、充电用电容器29、为固定电源用电池30的电池座31、充电开关32和同步开关33。
主基体部16、后盖18和曝光部件26由具有遮光性的树脂注射成形。在后盖18罩住主基体部16的背面时,胶卷21就会不透光地被收纳在主基体部16与后盖18之间。通过拍摄镜头5的被摄体光的光路由快门基座26a和主基体部16遮光。另外,决定照相机2外观的前盖17由透明树脂注射成形。这里的所谓透明是指能看到内部的透过率。
另外,从照相机2的前方能看到表示生产企业名称的标识34。图3是前盖17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前盖17的前面17a是平面,在背面17b上设有V字形槽部36。另外,槽部36设在标识34边缘部。前盖17由混合了Lumogene、Hostsol等萤光染料的透明塑料形成。通过把萤光染料进行混合,增加了反射的可见光效果。并且,前盖17也可使用未混合萤光染料的透明塑料。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前盖17一旦被暴露在外部光下,那么,外部光的一部分就会通过前盖17到达主基体部16,但由于主基体部16是由具有遮光性的黑色塑料成形,因此不会有任何问题。入射到前盖17上的外部光进一步在前盖17的前面和背面之间一边反进行复全反射一边向前盖17的整体传播。该内面反射光的大多数由于是沿着前盖17的反正面扩散,所以光是从侧面入射到形成在前盖17背面的槽部36内。因此,槽部36除了有透过前盖17前面的直接光以外也被前盖17的内面反射光照明,这样能大幅度增加来自槽部36斜面的反射光。而且,由于槽部36是沿着标识34的边缘设置的,所以通过前盖17可清楚地观察标识34的轮廓线。
另外,拍摄完毕后,照相机被送到冲印店,在冲印店里从装置主体3内取出已经曝光的胶卷21,并对胶卷21进行显影及印相处理。为了能对取出胶卷21后的装置主体3再循环使用而被送进循环生产工厂。
另外,制作照相机2生产厂以外的、主要以冲印店从业者为中心的第三者往往会把取出胶卷21后的装置主体3随意挪用,装上新的胶片盒并刮掉表示制造商名称的标识34后返回市场继续销售。然而,由于在前盖17的背面设有槽部36,因此,要想刮掉标识34就必须很费时间地从装置主体3上取下前盖17。另外,由于前盖17是透明塑料,因此即使刮掉标识34也能从外部辨认出刮痕,即使用粘贴物遮盖其刮痕,但与着色树脂相比也会令人感到不谐调。这样就能得到防止换装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使标识34醒目,所以在前盖17的背面设置了V字形的槽部36,但其他的形状也可以。图4、图5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前盖的剖面图。如图4所示,在前盖41的背面41a上也可设置凸部42。凸部42是为了表示标识34的标记和文字而施行的,凸部42的侧面是沿着标识34的边缘设置的。由于是用凸部42的侧面反光,所以通过前盖41,标识34的轮廓线发光并能引人注目。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在前盖17背面设置凹凸部而使标识34的边缘部醒目,但是如果在前盖17的前面对应于表示标识34的标记和文字的样子再设置凹凸部,不仅标识34的边缘部发光而且能直视到凹凸部,从而使标识34达到更加明显的效果。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使凹凸部的侧面相对于前盖17的前面形成斜面,但也可以形成为垂直面。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前盖17的背面17b上设置槽部36及凸部42,但结合使用其他的方法也是有效的。例如如图5所示,也可以把前盖53槽部54的周边施行波纹加工而形成波纹加工面55。波纹加工面55是以设置微细的凹凸而形成粗糙面,使入射的光扩散透过。因此,波纹加工面55是半透明的。另外,在前盖53的后方设置了由黑色树脂成形的主基体部16。未施行波纹加工的标识34由于有透过性,所以能清楚地看见主基体部16的黑色。标识34,由于在其附近施行了半透明的波纹加工面55,所以能看到显得更黑的标识。另外,内面反射的光是由槽部54侧面反射的,所以标识34的边缘部会发光。这样,不仅设置槽部54而且使标识34显得更加明显。另外,不仅设在前盖53背面的槽部54周边,而且在前盖53的前面表示标识34的标记和文字的周边也可以施行波纹加工。另外,也可在槽部54上对凸部42做抛光加工以提高反射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标识34很醒目,另外,为了防止照相机被换装挪用而在具有透过性的前盖17背面形成了凹凸,但即使在前盖17上不形成凹凸,只要是从照相机显露于外部、并且是在内侧设置表示文字和标记的凹凸的透明部件即可。例如在实行了透明化的、组装在解除按钮9和闪光发光部7的发光面上的护板等的内侧面上也可以形成凹凸。另外,并不限定于在照相机2上,而且,也可以在不透水地罩住照相机2的防水盖上或罩在照相机2外面的漂亮的装饰盖等内侧上形成凹凸。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次性照相机,由于具有能显露在外部而配置的、并把表示文字和标记的凹凸部一体形成在其内面的透明部件,因此,外光由凹凸部侧面反射,从而能使文字和标记十分醒目。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性照相机,预先装有可以拍摄的未曝光胶卷,其特征在于具有以向外部露出的方式而配置的、并且在其内面一体形成有表示文字和标记的凹凸部的透明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部件由混合了萤光染料的塑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照相机,其特征在于由预先装有可以拍摄的、未曝光胶卷的主基体部和分别遮盖该主基体部的前面及背面的前盖和后盖构成,所述前盖由透明塑料形成,并且在其内面一体形成有表示文字和标记的凹凸部。
全文摘要
一种一次性照相机,一次性照相机(2),由装有胶卷及组装有各种拍摄机构的主基体部(16)和分别盖住该主基体部(16)前面及背面的前盖(17)及后盖(18)构成,前盖(17)由透明塑料形成,并且在其背面一体形成表示文字及标记的槽部(36)。另外,也可以将前盖(17)用混合有萤光染料的塑料形成。这种一次性照相机,可使在由透明塑料形成的前盖上的文字和标记非常醒目。
文档编号G03B17/02GK1388407SQ0212195
公开日2003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28日
发明者森谷光宏, 内山圭司, 镰田和雄, 三上勇志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