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189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第98109646.8号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在一种这样的设备中,使用环形记录材料承载件的电摄影式彩色复印机被公认为一种高速成象设备。
首先参阅图2描述彩色电摄影成象设备的一个实例。在该设备中设有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成象工位Pa,Pb,Pc和Pd,借助这些工位通过形成潜象、显影和图象转印过程形成不同的彩色墨粉图象。
每个上述成象工位设有一个载象件3a,3b,3c或3d,每个彩色图象在呈电摄影感光鼓形式的载象件上形成。
一个呈绝缘材料的转印带130形式的记录材料承载件邻近于每个感光鼓设置,感光鼓上形成的墨粉图象转印到转印带130上承载的记录材料P上。这时具有转印的图象的记录材料P承受分离充电器32的工作(充注电晕),借以减小对转印带130的吸力,从转印带130上分离开来。其后,记录材被送至定影工位9,墨粉图象被热压固定在记录材料上,然后记录材料作为复印件或印刷件被排送到外部的托盘63上。
但是,例如,当记录纸保存在高湿度条件中使记录纸具有低电阻时上述结构存在问题。更具体来说,当记录材料在转印位置和用作相反电极的接地导电传动辊(分离装置)13之间短路时,墨粉图象就不会很好地转印到记录材料上,或者,已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墨粉图象在成象工位的下游部分又转印回到感光鼓上,从而使图象转印或成象不佳。一般来说,取决于记录材料的材质或其含水量,记录材料的体电阻率在大约107至1011Ω·cm的范围内。
上述现象将对照图5更详细的描述。在成象过程中,在第四成象工位中记录材料在传动辊13和感光鼓之间短路。然后,转印带130与记录材料和传动辊13都接触的一部分(图5中阴影线部分E)上的充电偶(charge couple)一部分的背面正电荷流向传动辊13,其表面负电荷通过记录材料流入转印充电部分。因此,发生了放电。此时,从转印充电器24d流至感光鼓3d(相反电极)的转印电流(由图5中箭头A和B指示)流向转印带E(由箭头A和D指示),这使转印电流不足。
当记录材料在第四成象工位的感光鼓3d和传动辊13之间短路时,转印带130的部分E倾向于从感光鼓3d供应正电荷以及取得全部转印电流,记录材料的电阻进一步降低。因此,电流沿箭头A和D及C和D的方向流动。
另外,当分离放电器32工作以便将记录材料和转印带130分开,同时转印图象时,负电荷从分离放电器32通过记录材料送至感光鼓3d,使图象转印不佳。
箭头C的方向与箭头B的方向相反,箭头B的方向是正确成象的方向。墨粉通过相反的电流不会适宜地转印,即,墨粉会再次回到感光鼓3d。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成象设备,它包括一个用于承载墨粉图象的载象件;一个靠静电吸引和载运记录材料的记录材料输送带;一个用于支承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的辊,所述辊在记录材料与记录材料输送带分离的分离位置上设置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的不承载记录材料的一面上;转印充电装置,其用于在转印位置靠静电将墨粉图象从所述载象件转印到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上承载的记录材料上;放电装置,其用于当记录材料在分离位置上被分离时使记录材料放电,所述放电装置从所述辊横过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设置;用于检测温度和湿度的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用于将电流或电压施加在所述辊上的电压源;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在所述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的输出的基础上控制所述电压源。


图1是按照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成象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至7的成象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和4的成象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5至7的成象设备的示意图。
图5是普通成象设备的示意图。
围绕感光鼓3a,3b,3c和3d分别设有曝光灯111a,111b,111c和111d、鼓充电器2a,2b,2c和2d、电位传感器113a,113b,113c和113d、转印充电器24a,24b,24c和24d,以及清洁器4a,4b,4c和4d。在设备的上部设有未画出的光源和多角镜。
由光源发出的激光束由多角镜117扫描偏转,由反光镜偏转并通过f-theta透镜射到感光鼓2a至2d,沿感光鼓母线方向扫描,因而按照图象信号在感光鼓3a至3d上形成潜象。
显影装置1a至1d装有预定量的蓝、红、黄、黑墨粉颗粒,其具有充负电荷的性质,分别由未画出的供应装置供应。显影装置1a至1d通过反向显影使感光鼓3a至3d上的潜像显影成可见到的蓝色墨粉图象、红色墨粉图象、黄色墨粉图象和黑色墨粉图象。
记录材料P装在记录材料盒10内,并通过多个输送辊11和校准辊12送至转印带130,然后记录材料送至转印工位,在该工位上记录材料面对感光鼓3a。
转印带130是绝缘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聚偏氟乙烯(polyvinyridenfluoride)树脂带。其相反端重叠并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环状膜,或者也可以是上述绝缘材料的无缝环状膜。
导电的传动辊13和支承辊14和15使转印带130转动,当检测到转印带130处于困难位置(predicament position)上时,记录材料P就从校准辊12送至转印带130,并被送至第一成象工位Pa的转印工位。与此同时,图象书写信号接通,在书写信号的基础上在第一成象工位Pa中以预定的定时开始在感光鼓3a上的成象操作。
吸收充电器5和6设置在支承辊14和第一成象工位Pa之间,使转印带130夹在吸引充电器之间。这样被输送的记录材料在转印操作前被吸在转印带上。转印充电器24a在转印带130和感光鼓3a之间形成的转印位置(咬合区)上施加电场,因而第一种颜色的墨粉图象从感光鼓3a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吸引充电器5和6可以略去,记录材料P可以靠静电牢固吸附在转印带130上。然后,记录材料P送至第二成象工位Pb及其后的成象工位。换言之,记录材料P可以靠静电与图象转印操作同时吸附在转印带上。
在此实例中,吸引充电器5和6呈辊状,但是它们也可以是非接触式充电器如电晕充电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充电件如片或刷的接触式充电器。
在此实例中,转印充电器24a至24d呈转印片形式,但是,它们也可以是非接触式充电器如电晕充电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充电件如片和刷的接触式充电器。接触式充电器的优点在于,臭氧产量极小,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影响很小。这个实施例中每个吸收充电器和转印充电器都采用接触充电器。
为了图象转印的稳定性,相对于转印带130运动方向来说,在转印充电器24a,24b,24c和24d的下游可设置放电针7a,7b,7c和7d。放电针不与转印带130接触,但可放出一部分转印电流。由于上述结构,尤其当湿度低时可以防止记录材料从感光鼓分离时在转印位置上可能发生的分离放电。
在第二、第三和第四成象工位Pb,Pc和Pd上的成象和转印操作与第一成象工位中相同。这时具有4色墨粉图象的记录材料借助作为放电装置的分离充电器32在转印位置下游的分离位置放电,因而减小了对转印带130的静电吸引力,从而使记录材料从转印带130上分离开来。分离充电器32作用在记录材料P上使其充电或放电,而此时墨粉图象并未固定,因此,使用非接触式充电器(电晕充电器)。在分离操作过程中,向分离充电器供应峰间电压10kVpp和频率500Hz的交流电压。
从转印带130分离的记录材料P沿一导向件被输送装置62送至定影装置9。
定影装置9包括一个定影辊51、一个加压辊52、用于清洁定影和加压辊的耐热清洁件54和55、分别设置在辊51和52中的辊加热器56和57、一个用于涂布分离油如二甲基硅氧烷油的涂布辊、一个用于盛油的油容器53、一个根据检测到的加压辊表面温度控制定影温度的热元件58。
具有的色墨粉图象的记录材料承受定影操作,使墨粉图象在记录材料上混合和固定,从而产生全色墨粉图象,然后记录材料P被排放到托盘63上。
在图象转印操作后感光鼓3a至3d由清洁器4a-4d清洁,除去残留墨粉,为下一次成象操作等作准备。在转印带130上残留的墨粉和异物由清洁带(无纺织物)19除去。清洁带19与转印带的接触是由一个供应辊17、一个卷取辊18、一个张紧辊22和一个支承辊21控制的。另外,在辊21和22之间施加预定的电流,使转印带130放电。
在上述成象设备中使用的转印带是绝缘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偏氟乙烯或聚氨酯带,其体电阻率1013-1013·Ωcm。
如果用于转印充电装置的图象转印作用的电流被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恒定水平(恒定电流控制),那么会使图象稳定。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实施了恒定电流控制,即使由于记录材料的种类(厚度、材料等)或由于纸等的湿度条件而使体电阻率变化也可以提供恒定电流。
在这样的控制中,施加在转印充电器24a-24d上的转印电压按照转印带130的充电是顺序增加的,例如,第一成象工位1kv,第二成象工位2kv,第三成象工位3kv,第四成象工位4kv。通过在转印过程中的恒定电流控制提供预定电荷量后,转印带130和记录材料P在分离部位相互分离,转印带130在设有一对辊21和22的转印带放电工位放电,在定影过程后,借助记录材料放电工位使记录材料放电。
转印带130的绝缘材料的实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缩醛、酰胺、聚乙烯醇、聚醚酮、聚苯乙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甲基戊烯、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硫、聚氨基甲酸乙酯、硅树脂材料、聚酰胺-酰亚胺、聚碳酸酯、对聚苯氧、聚醚砜、聚砜、芳族聚酯、聚醚酰亚胺、芳族聚酰亚胺等;工程塑料膜等。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聚酰亚胺树脂材料是鉴于其机械性质、电学性质和不可燃性。它是一种无缝型,体电阻率为1016Ω·cm,厚度为10μm。
本实施例成象设备的处理速度(转印带和感光鼓的转速)为100mm/秒。
转印充电器24a,24b,24c和24d是板状导电橡胶的,其为矩形,在垂直于记录材料输送方向的方向(推力方向)上延伸。板状导电橡胶通过转印带130被压向有关的感光鼓3a,3b,3c,3d。输往转印部位的记录材料P的背面被转印充电器24a-24d充电的极性(正极性)与墨粉的极性相反,因而墨粉图象靠静电从感光鼓3a-3d转印到记录材料P的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实施恒定电流控制,转印电流为6μA。
如图5所示,传动辊13电接地于主组件地线,转印充电器24d和传动辊13之间的距离d1为50mm。在成象过程中流入传动辊13中的电流在高温和高湿环境(绝对水含量(在1kg空气中水蒸汽的重量(g))约为22g/kg,温度和相对湿度为30℃和80%)中为3μA。此时形成的图象由于转印缺陷而并不令人满意。但是,只是当记录材料P处于第四感光鼓3d和传动辊13之间或第三感光鼓3c和传动辊13之间时,才发生流入传动辊13的转印电流的流动(A-D方向,C-D方向)及因此形成的转印缺陷。记录材料P的长度大于转印带130接触第三转印充电器24C的位置至其接触传动辊13的位置之间的距离,记录材料P是从日本的Nippon Seishi KABUSHIKI KAISHA出品“GINKAN”(商品名称),其基重为157g/m2,它在环境条件下保存了足够的时间。这里认为转印电流从第四转印充电器24d或第三转印充电器24c逃逸至传动辊13,或当记录材料P被分离充电器32放电(负电荷流向感光鼓3c,3d)时,电流流入传动辊13。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辊13并不直接连接于主组件地线,而是如图1所示,传动辊13通过一个恒定电流源70连接于主组件地线,恒定电流源70实施恒定电流控制,以防止传动辊13和转印充电器24d之间或传动辊13和感光鼓3d之间的电流。
程序控制使得恒定电流源70只是当记录材料在第四感光鼓3d和传动辊13之间短路时或当记录材料在第三感光鼓3c和传动辊13之间短路时才接通,否则,即使在成象过程中也是断开的。
这样做使通过传动辊13的电流得以控制而不超过一个预定值。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传动辊的电流被控制在0μA,因而可防止转印电流通过传动辊逃逸向主组件地线,并可防止当记录材料P被分离充电器32放电时电流流入传动辊13,因此可以避免上述由于转印缺陷而引起的图象缺陷。
鉴于在低湿度条件中在分离部位可能发生分离放电,在本实施例中按照环境湿度由作为控制装置的CPU 74对电压源70进行通断控制。更具体来说,在低湿度条件中,分离充电器32接通,恒定电流源70断开;在高湿度条件中,分离充电器32断开,恒定电流源70接通。
分离充电器32设置在转印带130的最下游部位的上方,即,设置在转印带130的传动辊13的上方,并设有放电线。放电线在推力方向拉伸,其张力是由在放电线一端上设置的弹簧保持的。对放电线的电能供应是通过设在主组件中的一个接头并通过一个未画出的电能供应触头、一个电能供应销和一个弹簧进行的。
传动辊13通过恒定电流源70连接于主组件地线,也用作放电线的相反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转印充电器24d和分离充电部位(记录材料P与转印带130分离的位置)之间的距离d2为50mm,向分离充电器32供应10KVpp、500Hz的交流电压。
如前所述,在低湿度环境中,记录材料和转印带130之间的静电吸引力较大,因此,由分离充电器32来弱化静电吸引力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在低湿度环境中,分离电荷引起的图象缺陷容易在转印带130和记录材料之间分离时出现,因此,分离充电器32作为应对措施是很有效的。在低湿度环境中转印缺陷不易出现。在实施例1中公开的对传动辊13的零安培控制(恒定电流控制)是不必要的,因此,在低湿度环境中,在分离时最好接通分离充电器并关断恒定电流控制(不工作)。
另一方面,在高湿度环境中,转印带130和记录材料之间的静电吸引力比起低湿度环境中要小,因此,分离充电器32的效果较小。但是,转印缺陷容易出现,因此,最好进行对传动辊13的恒定电流控制。因此,在高湿度环境中,分离充电器关断,而恒定电流控制接通。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充电器32及恒定电流控制的通断是以下述方式按照环境湿度(绝对含水量)进行的。
表格1
在环境A和B中记录材料P的体电阻率分别约为107Ω·cm和1011Ω·cm,流入传动辊13的电流分别约为3μA和0μA。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可能出现的由作为电流产生源的分离充电器32产生的电流的电流被防止流动。
通过这种作法,在所提供的成象设备中,即使在低湿度环境中也可保持高的转印带130和记录材料P间的分离性质和高的图象质量,并且在高湿度环境中也可以防止出现转印缺陷。
环境温度/湿度由设置在成象设备主组件中的温度/湿度检测传感器自动检测。
成象设备使用的记录材料的基重在50g/m2-200g/m2的范围内,记录材料的电阻是不同的。
具有大基重的记录材料具有较大的厚度,因此,其前面和背面之间的电阻大。因此需要高的转印电压,转印电流容易更多地逸向传动辊13。记录材料厚度越大意味着电流流过的横截面积越大,导致转印电流逸向传动辊13的倾向。因此,在所提供的成象设备中,当在大厚度记录材料上成象时,在转印电荷部位和传动辊之间进行零安培控制(恒定电流控制),从而防止了转印电流,所以不会出现转印缺陷。
记录材料的类型是由机械传感器或光学传感器自动识别的,但是操作者可以在控制板上设定。
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可以适当组合,以便按照湿度(绝对含水量)和记录纸P类型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分离充电器32和恒定电流控制的通断转换。
鉴于在低湿度条件下在分离部位可能出现分离放电,在本实施例中,按照环境湿度由作为控制装置的CPU 74来改变由电压源72向传动辊13施加的正偏压(与作用于转印充电器24a-24d的电压的极性相同极性的电压)。
在低湿度环境中充分保存的记录材料和在高湿度环境中充分保存的记录材料的体电阻率相差大约4位。因此,据信负电荷流动量取决于环境变化很大。在本实施例中,在低湿度环境中施加的电压低,在高湿度环境中施加的电压高,因而控制了负电荷向转印部位的流动量。
在低湿度环境中,记录材料P的体电阻率比高湿度环境要高(例如为1012Ω·cm或更高),因此,负电荷向转印部位的流动量低。因此,从电压源72施加在传动辊13上的正电压最好是低的。
另一方面,在高湿度环境中,记录材料的体电阻率低(例如为1010Ω·cm或更低),因此,负电荷向转印部位的流动量大。因此,作用在传动辊13上的正电压最好是高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施加的电压以下述方式按照湿度(绝对含水量)受到控制环境C(绝对含水量不小于20g/kg)7KV环境D(绝对含水量不小于1.5g/kg且不大于20g/kg)4KV环境E(绝对含水量小于1.5g/kg)1KV在环境C,D和E中,记录材料P的体电阻率约为1010、1011和1015Ω·cm。
由于上述结构,成象设备不受环境影响,且不会出现转印缺陷。
环境温度/湿度可以由设置在成象设备的主组件中的温度/湿度检测传感器自动检测,或者可由操作者或维修保养人员在控制板上设定。实施例4在本实施例中,施加在传动辊13上的正偏压(与作用在转印充电器24a-24d上的电压相同极性的电压)是按照记录材料的类型由作为控制装置的CPU 74改变的。
成象设备使用的记录材料的基重从50g/m2至200g/m2变化范围大,因而各种记录材料P的电阻变化也大,负电荷在成象过程中向转印部位的流动量受到记录材料P的性质的影响。
基重大的记录材料P,其厚度也大,因而其正、反面之间的电阻也大,这使流向转印部位的负电荷量增大,容易出现转印缺陷。另一方面,基重小的记录材料,其厚度小,会引起相反的效果,因此,当在厚度大的记录材料上进行成象时,要使施加在传动辊13上的正电压增高,使流向转印部位的负电荷量减小,从而避免转印缺陷。
记录材料的类型可以由机械或光学传感器自动检测,或者也可由操作者在控制板上设定记录材料类型。
这是通过向转印充电器24d施加预定的转印电压并测量通过感光鼓3d和传动辊13的电流而确定的。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辊13并不直接连接于主组件地线GND,而是如图4所示,传动辊13通过1000MΩ的电阻R连接于主组件地线GND,转印充电器24d和传动辊13的接地部分之间的电阻从10MΩ增至10+1000=1010MΩ,也就是说,该电阻充分地大于感光鼓3d和转印充电器24d之间的电阻100MΩ。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转印充电器24d的转印电流并不通过传动辊13逸向主组件地线GND,因此向感光鼓3d可供应足够的转印电流,墨粉图象从感光鼓3d很好地转印至记录材料P,因而形成没有转印缺陷的高质量图象。另外,可避免当记录材料分离时由分离充电器32放电时出现的转印缺陷。
在前面为了防止转印电流通过传动辊13逸向主组件地线GND,在传动辊13和主组件地线GND之间接有电阻R以增加传动辊13和主组件地线GND之间的电阻(阻抗),但是也可以使用可调电阻来替代电阻R。
或者,在传动辊13表面可设置一高电阻件以增加传动辊13和转印充电器24d之间的电阻,从而防止转印电流通过传动辊13逸向主组件地线GND。
如前所述,在低湿度环境中,转印带130和记录材料之间的静电吸引力要比高湿度环境中大,因而由分离充电器32弱化静电吸引力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低湿度环境中并不容易出现构成问题的转印缺陷,因此,不必以恶化记录材料的分离性质为代价来增加传动辊13和主组件地线GND之间的电阻。因此,在低湿度环境中,需要降低可调电阻R的电阻以增加用作分离充电器32的相反电极的传动辊13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高湿度环境中,转印带10和记录材料之间的静电吸引力比低湿度环境中小,因而分离充电器32的静电吸引力减弱作用并不那么重要。另外,转印缺陷容易出现,因而传动辊13和主组件地线GND的电阻高。因此,在高温环境中,可调电阻R的值最好调大。
在本实施例中,在低湿度环境中可调电阻R提供低电阻,在高湿度环境中可调电阻R提供高电阻。下面列出在本实施例中可调电阻R的电阻的实例环境F(绝对含水量不小于15g/kg)1000MΩ环境G(绝对含水量为5-15g/kg)100MΩ环境H(绝对含水量小于f5g/kg)0Ω在环境F,G和H中,记录材料的体电阻率约为1010Ω·cm、1011Ω·cm和1015Ω·cm,在传动辊13和转印充电器24d之间测出的电阻约为10MΩ、1000MΩ和1000MΩ。
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辊13和主组件地线GND之间的电阻是按照环境湿度变化的,以便在低湿度环境中保证转印带130和记录材料间的高分离性质,而在高湿度环境中保证高图象质量。
当在高湿度环境(绝对含水量为15g/kg或更高)中,在记录材料和转印带130间提供充分的分离性质时,传动辊13可以和主组件地线GND绝缘(浮动)而不是增加传动辊13和主组件地线GND之间的电阻。
温度/湿度可以由设置在成象设备主组件中的温度/湿度检测传感器自动检测,电阻变化可按照检测到的湿度自动进行。或者,温度、湿度可由温度计和湿度计测出,由操作者或维修保养人员手工输入温度和湿度以改变电阻。
成象设备使用的记录材料P的基重大约在50-200g/m2的范围内。记录材料的电阻按照基重显著变化。基重大的记录材料,其厚度大,因而正、反面间的电阻大。因此,所需要的转印电压高,转印电流更倾向于通过记录材料P逸向传动辊13。
当在厚度大的记录材料上进行成象时,要增加传动辊13和转印充电器24d之间的电阻以防止转印电流的逃逸。
记录材料的类型可以由机械或光学传感器自动检测,但也可在控制板上人工设定。
在前述实施例1-7中,转印充电器可以是电晕充电器、导电塑料辊、刷等,这可以提供相同的有利效果。
载象件并不限于电摄影感光件,在静电记录中也可以是一绝缘件。
下面简要描述用于使静电潜象在载象件上显影的显影装置1a-1d。一般来说,在非磁性墨粉的情形中,墨粉是使用片或类似物施加在套筒上的,在磁性墨粉的情形中,墨粉是使用磁力施加在套筒上的。墨粉在套筒上运至显影区域。现有套筒不与载象件接触的单成分非接触显影法和套筒与载象件接触的单成分接触显影法。在其它类型的方法中,采用含有墨粉颗粒和磁载体颗粒的显影剂,显影剂由磁力运载。现有显影剂与载象件接触的双成分接触显影法和显影剂不与载象件接触的双成分非接触显影法,一般都使用上述四种显影法。在本实施例中,从图象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考虑,采用的是双成分接触式显影系统。但是,本发明也可采用其它显影方式。
虽然已经结合上文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细节,可对它们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而并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成象设备,它包括一个用于承载墨粉图象的载象件;一个靠静电吸引和载运记录材料的记录材料输送带;一个用于支承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的辊,所述辊在记录材料与记录材料输送带分离的分离位置上设置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的不承载记录材料的一面上;转印充电装置,其用于在转印位置靠静电将墨粉图象从所述载象件转印到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上承载的记录材料上;放电装置,其用于当记录材料在分离位置上被分离时使记录材料放电,所述放电装置从所述辊横过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设置;用于检测温度和湿度的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用于将电流或电压施加在所述辊上的电压源;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在所述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的输出的基础上控制所述电压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记录材料被分离时根据所述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的输出将预定电流施加到所述辊上或不向所述辊施加电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记录材料种类的记录材料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记录材料被分离时根据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的输出将预定电流施加在所述辊上或不向所述辊施加电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检测记录材料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记录材料被分离时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使所述放电装置工作或不使所述放电装置工作。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电流基本为零。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计算绝对含水量,并根据绝对含水量实施其控制工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按照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控制所述电压源施加的电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记录材料种类的记录材料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按照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的输出控制所述电压源施加的电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材料检测装置检测记录材料的厚度。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计算绝对含水量,并按照绝对含水量控制施加的电压。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是用导电材料制成的。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装置包括电晕充电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充电装置与记录材料输送带不承载记录材料的一面接触。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的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测量的记录材料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印位置和所述分离位置之间的距离。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用于承载不同颜色的墨粉图象的所述载象件,墨粉图象按顺序转印并重叠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承载的记录材料上。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所述转印充电装置以便按顺序将不同颜色的墨粉图象转印并重叠在记录材料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象设备,它包括一个用于承载墨粉图象的载象件;一个靠静电吸引和载运记录材料的记录材料输送带;一个用于支承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的辊,所述辊在记录材料与记录材料输送带分离的分离位置上设置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的不承载记录材料的一面上;转印充电装置,其用于在转印位置靠静电将墨粉图象从所述载象件转印到在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上承载的记录材料上;放电装置,其用于当记录材料在分离位置上被分离时使记录材料放电,所述放电装置从所述辊横过所述记录材料输送带设置;用于检测温度和湿度的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用于将电流或电压施加在所述辊上的电压源;以及控制装置,其用于在所述温度和湿度检测装置的输出的基础上控制所述电压源。
文档编号G03G15/01GK1421748SQ0215026
公开日2003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4日
发明者伊藤善邦, 井上雅博, 木村要一, 别所勇尔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