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392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普通型增感屏是在增感纸上,均匀地涂上同种增感物质。依此原理制作出来的增感屏,要么是中速,要么是高速增感屏,当X线穿过增感屏作用于X线胶片时,增感屏对胶片每个位置的增感率是均匀一致的。普通型增感屏的固有缺陷如下正常情况下,胸部正位摄影时,纵隔区、脊柱、心区对X线吸收量要高于肺野10mAS和5~10KVP以上;因此,普通照片的结果是脊柱、纵隔区、心后区、肺部和双肺野不能同时显示在一个可视密度范围内。现有的解决方法是高仟伏摄影技术,但推广和应用高仟伏技术也存在着问题X线机容量大,一般800mA以上,管电压120kv以上;需用高速增感屏,比感光度400;高γ值X线胶片,即采用T颗粒技术;高栅比滤线栅,一般为12∶1或16∶1。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专用于胸部X线检查,使其在现有的摄影条件下既能把脊柱、纵隔、心后区肺内病灶清晰显示出来,又能使两侧肺内细小病变较满意地显示在同一张照片上,为X线诊断提供更多、更好、层次更加丰富的影像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其特征在于增感屏由两块平板构成,中央与脊柱、纵隔、心脏部位对应的区域为高增感板1,两侧与肺野区对应的为中增感板2,异形且边缘为弧线的高增感板1镶嵌于方形中增感板2上所开的与高增感板1形状相同的孔中,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上述高增感板1位于中增感板2的中心线上,异形且边缘为弧线的高增感板1的形状尺寸较好是边缘上的6个弧度最高点与中心线的距离a为30.5~32mm,b为25~26.7mm,c为27~28.5mm,d为22~23.5mm,e为35~37mm,f为85~87mm;高增感板的顶点与中增感板2的上边缘间距为105~115mm,顶点与a线的间距为25~30mm,a线与b线的间距为25~35mm,b线与c线的间距为25~30mm,c线与d线的间距为15~20mm,d线与e线的间距为45~55mm,e线与f线的间距为20~25mm。
上述方案中,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的高增感板1的增感率为200,中增感板2的增感率为100。
上述方案中,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的高增感板1的增感物质为稀土型增感物质,中增感板2的增感物质为钨酸钙。
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是针对胸部X线检查设计的胸部专用增感屏,它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其核心是将普通增感屏的均匀感光度改变为可变感光度的异型增感屏。其造型特点是按人体正常胸部密度和厚度的分布,确定X线通过人体各区域后的吸收比例,按此原则,设计出增感屏的变频区域,其范围符合胸部解剖学特点。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摄影条件下既能把脊柱、纵隔、心后区肺内病灶清晰显示出来,又能使两侧肺内细小病变较满意地显示在同一张照片上,比普通平片增加了可视性,为X线诊断提供了更多、更好、层次更加丰富的影像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中央部分的感光乳剂同于两侧肺野区的感光乳剂,均系感蓝屏片体系,经过临床试验,可与国产、进口各种类型的X线胶片匹配。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比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图之一。
图4是对比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图之二。
图中1、高增感板;2、中增感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尺寸为434×358mm,即纵向434mm,横向358mm,图中,增感屏由两块平板构成,中央与脊柱、纵隔、心脏部位对应的区域为高增感板1,两侧与肺野区对应的为中增感板2,异形且边缘为弧线的高增感板1镶嵌于方形中增感板2所开的与高增感板1形状相同的孔中。
如图1所示以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胶片的纵向中心线为基线,横向上,高增感板1的顶点在基线上,高增感板1的具体形状尺寸即边缘的6个弧度最高点与基线的距离为;基线与主动脉引间距a为31.5mm,基线与主动脉右缘间距b为25.7mm,基线与左心腰间距c为27.8mm,基线到主动脉与右心缘夹角间距d为22.8mm,基线与右心缘间距e为36.3mm,基线与左心缘间距f为86.3mm;纵向上,高增感板1的顶点与增感屏上边缘间距为110mm,顶点与a线的间距为28.5mm,a线与b线的间距为30mm,b线与c线的间距为27mm,c线与d线的间距为18mm,d线与e线的间距为50mm,e线与f线的间距为22.5mm。胶片的其余部分为中增感板2。
图2是用普通X线增感屏拍摄的照片,受检者为45岁的女性,摄片条件为距离180cm,仟伏75kvp,毫安25mas。其心脏后区部位的病变显示不清。
图3是用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拍摄的照片,受检者和摄片条件及摄片时间与图2完全一样。照片中同时显示出肺部的情况和心脏后区部位的病变。
图4是用普通X线增感屏拍摄的照片,受检者为40岁的男性,摄片条件为距离180cm,仟伏75kvp,毫安25mas。其心脏后区部位无显示。
图5是用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拍摄的照片,受检者和摄片条件及摄片时间与图4完全一样。照片中同时显示出肺部的情况和心脏后区部位的情况。
权利要求1.一种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其特征在于增感屏由两块平板构成,中央与脊柱、纵隔、心脏部位对应的区域为高增感板1,两侧与肺野区对应的为中增感板2,异形且边缘为弧线的高增感板1镶嵌于方形中增感板2所开的与高增感板1形状相同的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增感板1位于中增感板2的中心线上,高增感板1边缘上的6个弧度最高点与中心线的距离a为30.5~32mm,b为25~26.7mm,c为27~28.5mm,d为22~23.5mm,e为35~37mm,f为85~87mm;高增感板1的顶点与中增感板2的上边缘间距为105~115mm,顶点与a线的间距为25~30mm,a线与b线的间距为25~35mm,b线与c线的间距为25~30mm,c线与d线的间距为15~20mm,d线与e线的间距为45~55mm,e线与f线的间距为20~2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变频型X线照片增感屏,由两部分组成,中央与脊柱、纵隔、心脏部位对应的区域为高增感区1,两侧与肺野区对应的为中增感区2。本实用新型专用于胸部X线检查,在现有的摄影条件下既能把脊柱、纵隔、心后区病灶清晰显示出来,又能使两侧肺内细小病变较满意地显示在同一张照片上,为X线诊断提供了更多、更好、层次更加丰富的影像信息。
文档编号G03C5/17GK2596391SQ0224476
公开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5日
发明者刘定正, 顾明, 汪庆华, 胡朝芬, 黄林 申请人:刘定正, 顾明, 汪庆华, 胡朝芬, 黄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