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及电路等以及电光学装置及电子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112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及电路等以及电光学装置及电子仪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数据线驱动电路、电光学装置以及电子仪器。
各象素三极管Tr的源极或者漏极的一方分别连接在所对应的数据线Hi上,栅极分别连接在所对应的扫描线Vj上、源极或者漏极的另一方分别连接在象素电极上。
扫描线驱动电路10,在液晶显示装置动作时,与垂直时钟信号VCK同步依次传送垂直开始信号VST,依次一条一条选择扫描线Vj(j=1~m)。这样,在每一水平扫描期间选择一行的象素三极管Tr。
数据线驱动电路20,包括移位寄存器50和采样电路70。移位寄存器50,与给定的水平时钟信号HCK同步依次传送水平开始信号HST,向采样电路70的采样栅极ΦHi(i=1~n)上输出采样信号hi(i=1~n)。
输入给采样电路70的采样信号hi(i=1~n)控制设置在数据线Hi(i=1~n)的一端上的模拟开关ASWi(i=1~n),这样选择施加在信号线30上的图象信号,向数据线Hi(i=1~n)供给,该图象信号通过象素三极管Tr写入到象素电极上。


图13(a)表示采用所谓的1H反相驱动方式驱动以上那样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时,象素三极管Tr的栅极电位Vg、象素电极电位Vp、向数据线Hi供给的图象信号电位Vid的变化情况的动态曲线图。
在该图中,Vc是图象信号电位Vid的中心电位,Vcom是上述对向电极的电位。又,T1表示象素三极管Tr的栅极选择期间,T2表示非选择期间。象素三极管Tr的栅极选择期间T1和非选择期间T2之和(1field1扫描场)与1垂直扫描期间对应。
另一方面,图13(b)表示模拟开关ASWi的采样脉冲Vgs、数据线电位Vd1、图象信号电位Vid的时序列变化的动态曲线图。
在该图中,T3表示采样电路70中模拟开关ASWi的选择期间,T4表示非选择期间。模拟开关ASWi的选择期间T3和非选择期间T4之和与1水平扫描期间对应。在模拟开关ASWi的选择期间T3中,数据线电位与图象信号电位Vid一致。在选择期间T1中,象素三极管Tr被选中,所选择的象素电极的电位Vp与数据线Hi一致。
但是,随着最近象素的高精细化,模拟开关ASWi的采样频率需要高速化,不能确保向数据线Hi写入电位Vid的足够时间。又,随着象素的高精细化,移位寄存器的段数也相应增加,对于移位寄存器也要求高速动作,在为确保对比度而采用高电压使移位寄存器高速动作时,由于自热引起导通电流降低而截止电流增大,出现水平分辨率和对比度降低、重影等问题。
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象素三极管Tr的可靠性,例如,如图14的时序图所示,有时要降低向数据线驱动电路20供给的电源电压(Vdd、Vdd1),电源电压的降低引起向数据线Hi写入的时间(时间常数)的增大,在写入期间内不能充分向数据线提供图象信号Vid,不能确保对比度。
本发明正是针对这种情况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供给确保对比度的所需要的足够大的电压的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数据线驱动电路、元件基板、电光学装置以及电子仪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第1控制信号生成方法,是为了产生根据通过采样信号线供给的采样信号控制通过扫描线向象素供给的扫描信号和通过数据线向象素供给的数据信号的发送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在将包含第1端子和第2端子并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之间形成容量的电容元件的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设置成第1电位之后、设置使所述第2端子处于悬浮状态的悬浮期间、通过在所述悬浮期间内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所述采样信号、使所述第1端子的电位成为第2电位、使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成为所述第1电位和所述第2电位合成后的第3电位的、第1步骤,根据所述第3电位产生所述控制信号。
又,本发明的第2控制信号生成方法,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方法中,其特征是通过将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作为输入信号向缓冲电路供给,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又,本发明的第3控制信号生成方法,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方法中,其特征是实质上是将2值的电压值作为所述控制信号输出。
又,本发明的第4控制信号生成方法,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方法中,其特征是通过将所述第1电位作为输入信号向所述缓冲电路供给后输出的所述控制信号的电压值与通过将所述第3电位作为输入信号向所述缓冲电路供给后输出的所述控制信号的电压值不同。
又,本发明的第5控制信号生成方法,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方法中,其特征是在进行所述第1步骤之前,实施通过将所述第2端子在经过第1开关元件后连接在第1电源线上而将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设定成所述第1电位的第2步骤。
又,本发明的第6控制信号生成方法,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方法中,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在进行所述第1步骤之后、通过在经过所述第1开关元件后连接在所述第1电源线上而将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设定成所述第1电位的第3步骤。
又,本发明的第7控制信号生成方法,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方法中,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在进行上述第1步骤之后、通过将所述第2端子在经过第2开关元件后连接在第2电源线上而将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设定成所述第4电位的第4步骤。
又,本发明的第8控制信号生成方法,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方法中,其特征是在进行上述第4步骤之后、进一步实施上述第2步骤。
又,本发明的第9控制信号生成方法,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方法中,其特征是由所述移位寄存器控制所述采样信号的输出时序。
又,本发明的第10控制信号生成方法,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方法中,其特征是通过邻近的另一采样信号线输出的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
又,本发明的第11控制信号生成方法,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方法中,其特征是通过邻近的另一采样信号线输出的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2开关元件。
又,本发明的第12控制信号生成方法,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方法中,其特征是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和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采样信号由相互不同的采样信号线供给。
本发明的第1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是输出根据通过采样信号线供给的采样信号控制通过扫描线向象素供给的扫描信号和通过数据线向象素供给的数据信号的发送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其特征是包括是包含第1端子和第2端子并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之间形成容量的电容元件的、在所述采样信号线上连接所述第1端子电容元件、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上的第1开关元件,响应通过所述采样信号线供给并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的采样信号,从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上的输出端输出电压信号,将该电压信号加工成所述控制信号或者所述电压信号而作为所述控制信号使用。
又,本发明的第2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中,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上的、控制第1电源线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的第1开关元件。所述第1开关元件最好通过邻接所述采样信号线的采样信号、由供给的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例如是晶体管时,该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该邻接的采样信号线。
又,本发明的第3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是在本发明的第2控制信号生成电路中,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控制所述第2端子与第2电源线之间的电连接的第2开关元件。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最好通过所述采样信号线的邻接的采样信号线、由供给的采样信号控制。例如,如果所述第1开关元件在向所述采样信号线供给采样信号之前被导通,所述第2开关元件在向所述采样信号线供给采样信号之后被导通,可在限定的时间高效率进行控制数据线或扫描线的信号的送出的开关的控制。
又,本发明的第4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中,其特征是所述第1开关元件通过使所述第1电源线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电连接将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设定成给定电位,在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所述采样信号的期间,电切断所述第1电源线与所述第2端子。
即,在供给所述采样信号的期间,希望所述第2端子处于悬浮状态。
又,本发明的第5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中,其特征是所述第1开关元件以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与连接在和具有所述第1开关元件以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连接的所述第2端子的该电容元件不同的电容元件上的采样信号线连接。特别是优选由邻近的采样信号线所供给的采样信号所控制。
又,本发明的第6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中,其特征是所述电容元件的所述第2端子,连接在缓冲电路上。在该控制信号生成电路中,优选缓冲电路包含与所述第2端子连接的反相电路。
反相电路的反相器中心的电位优选设定成,通过供给所述采样信号所设定的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和在没有供给采样信号的期间的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之间的电位。通过这样设定,所输出的控制信号的电位,可以成为在供给采样信号的期间和没有供给采样信号的期间的2值驱动。
又,本发明的第7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是在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中,其特征是所述第1电源线的电位设定成与所述第2电源线的电位不同的电位。例如,也可以将所述第1电源线的电位设定成供给采样信号之前的设置用电位,将所述第2电源线的电位设定成供给采样信号之后的复位用电位。
通过这样设定,所述第1开关元件在供给采样信号之前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第2开关元件在供给采样信号之后处于导通状态。
本发明的第1数据线驱动电路,其特征是包括针对所述采样信号线的每一个设置的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控制所述采样信号的输出时序的移位寄存器、由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的输出控制的至少1个开关元件。
本发明的第2数据线驱动电路,是向与数据线和扫描线的交叉部对应配置的象素电路通过上述数据线向所述象素电路供给图象信号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其特征是包括控制通过采样信号线供给的采样信号的输出的移位寄存器、是包含第1端子和第2端子并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之间形成容量的电容元件的、在所述采样信号线上连接所述第1端子电容元件、传送图象信号的图象信号线、响应通过所述采样信号线供给并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的采样信号、由从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上的输出部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的开关元件,上述开关元件,通过由所供给的所述控制信号被控制成导通状态,将传送到所述图形信号线上的图象信号通过开关元件传送到所述数据线。
又,本发明的第3数据线驱动电路,是在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中,其特征是所述采样信号只是在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的期间才被输出。
又,本发明的第4数据线驱动电路,是在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中,其特征是所述输出部包括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上的缓冲电路,所述缓冲电路形成为,使在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所述采样信号的期间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作为所述缓冲电路的输入时的所述缓冲电路的输出、与在所述采样信号没有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的期间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作为所述缓冲电路的输入时的所述缓冲电路的输出相互不同。
通过这样设定缓冲电路的条件,可以控制为向数据线传送图象信号的开关元件能处于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的任一种状态。
又,本发明的第5数据线驱动电路,是在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中,其特征是所述缓冲电路包括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上的反相电路,所述反相电路的反相器中心的电位设定成,在所述采样信号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的期间的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和在所述采样信号没有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的期间的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之间的电位。
本发明的元件基板,其特征是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的扫描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的象素电路、通过所述扫描线向所述象素电路供给扫描信号并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的扫描线驱动电路、是所述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向所述象素电路供给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输出的图象信号、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的数据线。
又,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电光学元件、驱动所述电光学元件的象素电路、扫描线、通过所述扫描线向所述象素电路供给扫描信号的扫描线驱动电路、所述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向所述象素电路供给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数据线。
又,本发明的电子仪器,其特征是包括所述的电光学装置。本发明的第8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是输出控制通过扫描线向象素供给的扫描信号或通过数据线向象素供给的数据信号的发送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其特征是所述控制信号是根据输入信号变换部的第1端子及第2端子的信号生成的;所述第1端子连接第1采样信号线、所述第1端子的电压通过所述第1采样信号、由供给的第1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通过与所述第1采样信号线不同的第2采样信号线、由供给的第2采样信号控制。通过这样的结构,即使前后的采样信号的时间重叠,也能够减少控制采样电路的开关的控制信号的重叠。
所述信号变换部是包含,例如电容元件、晶体管等的电路。
图2(a)表示与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线驱动电路的电路部分对应的等效电路图,(b)表示(a)的端子Pi+1,1的电位随时间变化的图,(c)是(a)的端子Pi+1,3的电位随时间变化的图。
图3表示说明本发明的数据线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图4表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数据线驱动电路的概略构成图。
图5(a)表示本发明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的一例的概略电路图,(b)、(c)分别表示在(a)的一部分方框中适用的电路图。
图6表示说明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图7表示说明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数据线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图8表示适用本发明的数据线驱动电路的电光学装置的方框图。
图9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的电子仪器一例的液晶投影机的构成图。
图10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的电子仪器一例的微机的构成图。
图11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的电子仪器一部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图。
图12表示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构成电路图。
图13(a)以及(b)表示说明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图14表示说明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符号说明C1-电容元件、Trsi-置位三极管、Trri-复位三极管、40-升压电路、50-移位寄存器、70-采样电路。
数据线驱动电路20在移位寄存器50和采样电路70之间包括升压电路40。移位寄存器50根据所输入的方向控制信号DX、时钟信号CK1、CK2,向采样信号线ΦHi(i=1~n)在一水平扫描期间内以一定时间间隔依次输出采样信号hi(i=1~n)。
采样信号hi(i=1~n)向分别与各采样信号线ΦHi(i=1~n)对应设置的NAND元件Ri(i=1~n)的一方的输入端子供给。又,NAND元件Ri(i=1、3、5…)的另一方输入端子输入使能信号ENB2,而在NAND元件Ri(i=2、4、6…)的另一方输入端子输入使能信号ENB1。
各NAND元件Ri(i=1~n)的输出信号,在经过与各NAND元件Ri对应设置的NOT元件Ni(i=1~n)波形整形之后,分别输出给端子Pi,1(i=1~n)。在此,端子Pi,1(i=1~n-2)与置位三极管Trsi(i=1~n-2)的栅极连接。端子Pi,1(i=3~n)与复位三极管Trri(i=1~n-2)的栅极连接。又,端子Pi,1(i=2~n-1)与电容元件Ci(i=1~n-2)的一端连接。
置位三极管Trsi(i=1~n-2)的漏极或者源极的一方与供给电压V1的电源线连接,另一方连接在端子Pi+1,2(i=2~n-1)上。
同样,置位三极管Trri(i=1~n-2)的漏极或者源极的一方与供给电压V2的电源线连接,另一方连接在端子Pi+1,2(i=2~n-1)上。
向端子Pi,2(i=2~n-1)供给的信号,在经过波形整形用的缓冲电路之后,分别向端子Pi,3(i=2~n-1)供给,然后再次经过缓冲电路之后,作为控制信号输入到构成采样电路的模拟开关的三极管的栅极上。所述三极管由控制信号控制成接通状态后,从图象信号线Vid向设置在图象显示部60上的数据线供给图象信号。
也就是说,对应采样信号线设置的、在第1端子和第2端子之间形成电容元件的所述第1端子接续该采样信号,所述第2端子连接通过邻接的采样信号线控制的晶体管。
从供给采样信号的时间考虑,使采样电路的开关呈接通状态的控制信号是由采样信号和供给该采样信号之前所供给的采样信号生成,采样信号是由对应供给该控制信号的信号线所设置的采样信号线所供给的采样信号。
该采样信号也可以用于生成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使下次供给的开关呈接通状态。
在该采样信号下次供给的采样信号,也可以用于使采样信号电路的开关由接通到断开状态的信号。
以下,作为构成模拟开关的三极管采用n型三极管时,参照图2以及图3说明具体的动作。图2(a)表示包含在该数据线驱动电路中的升压电路的以电容元件Ci、置位三极管Trsi、复位三极管Trri为中心的电路部分的等效电路。另一方面,图3表示说明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以下采用图2和图3说明升压电路的动作。
首先,在时刻t1~t2的期间,向端子Pi,1供给信号,使置位三极管Trsi处于导通状态,这样端子Pi+1,2上的电位为V1。在时刻t3~t4的期间,Trsi处于截止状态,电容元件的Pi+1,2侧的端子(第1端子)与电源电位切断(以下将该状态称为「悬浮状态」),然后向端子Pi+1,1(电容元件的第1端子)供给采样信号。这时,通过电容耦合,Pi+1,2的电位为V=V1+(Ci/(Ci+Cpar))×(采样期间的Pi+1,1的电位—非采样期间的Pi+1,1的电位)。式中Cpar表示电容元件之外的杂散电容。
在时刻t5~t6的期间,向端子Pi+2,1供给信号,使复位三极管Trri处于导通状态,这样将电压V2施加到电容元件Ci上。如果将V2设定成可以输出使构成采样电路70的模拟开关处于关断状态的信号的电位,在不采样时可以使模拟开关处于关断状态。
按照以上的方法设置,端子Pi+1,2的电位随时间按照图2(b)所示波形变化。又,在端子Pi+1,2和端子Pi+1,3之间插入的2段NOT元件所构成的缓冲电路,是为了落入到(b)的波形的两肩部分中的电路,在端子Pi+1,2的电位比所述缓冲电路的阈值电压Vτh大时才输出信号。
在此,由于阈值电压Vτh设定成比V1高,在经过该缓冲电路之后的电位,即,端子Pi+1,3的电位,如图2(c)所示随时间变化。上述那样之后,将移位寄存器50所输出的采样信号hi升压。
当然,如果将阈值电压Vτh设定成比V1高,V1以及V2也可以采用同一电位,这时,不需要设置2条电源线V1以及V2,而只设置1条电源线即可。
升压后的采样信号输入给由多段(在该电路中为2段)的NOT元件构成的缓冲电路(主要是由反相器构成的正负判别电路),进一步在经过由多段(在此为2段)的NOT元件构成的另外的缓冲电路后,作为升压电路的输出信号Pi(i=1~n-1)向采样电路供给。此外,缓冲电路这样由多段构成,是为了驱动扫描线或者数据线而获得足够大的信号。
一般,在悬浮状态下向缓冲电路(正负判别电路)供给电压时,不能向缓冲电路供给足够的电荷。为此,通常需要使作为缓冲电路的构成要素的TFT的尺寸尽可能小,但是如果TFT的尺寸过小会降低可靠性。但是,在本发明的电路中,在不采样期间不会向缓冲电路(正负判别电路)供给中间电压,可以完全将电流切断,确保可靠性,并且可以降低耗电。
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是将本发明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适用于电光学装置的数据线驱动电路中,本发明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也可以适用于扫描线驱动电路中。
图1虽然表示由升压电路40输出的一个输出信号Pi开关多个图象信号的电压Vid的构成,也可以如图4所示由一个输出信号Pi控制一个模拟开关的构成。
采样信号线和模拟开关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也可以由1条采样信号线控制全部模拟开关。
然而,以上说明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虽然是利用移位寄存器输出的前后采样信号进行采样信号的升压的构成,也可以采用不利用前后采样信号的构成。图5(a)表示这种情况的电路的一例。
在图5(a)的HC1~HCn的方框中,适用图5(b)或者图5(c)所示的电路。在此,适用图5(b)时,例如通过按照图6所示的时序输入Vg1、Vg2,将采样信号升压。即,至少在Vg成为使三极管Trs处于导通状态的电压期间,通过该三极管将电源电压Vd作为V1施加到电容元件的一端侧的Pn2,2上,在使三极管Trs处于截止状态而使Pn2,2悬浮之后,通过在该电容元件的另一端侧的Pn2,1上施加电压,使Ph2,2的电位升压。然后,使电源电压Vd变为V2,施加该电压V2,使Pn2,2的电位下降到V2,如果设定连接在Ph2,2上的缓冲电路的阈值电压比V1高,并且比电容耦合后的电压低,可以更加确切地只使与移位寄存器输出采样信号的采样信号线所对应的模拟开关处于导通状态。
此外,在图6所示的例中,也可以不使电源电压Vd变化,而将电源电压Vd固定在V1上。
也可以象图5(c)那样,置位用三极管Trs以及复位用三极管Trr的栅极分别与不同的控制线Vg1以及Vg2连接,将置位用三极管Trs的一端连接在置位用电源Vd1上,而将复位用三极管Trr的一端连接在复位用电源Vd2上。这时,由于没有必要使电源电位变化,可以稳定动作。
(电子仪器)以下说明采用上述数据线驱动电路的实施方式。
图8表示适用本发明的数据线驱动电路的电光学装置的方框图。电光学装置包括信号源1000、图象处理电路1010、数据线驱动电路用时序控制电路1020、扫描线驱动电路用时序控制电路1030、数据线驱动电路110、扫描线驱动电路120、液晶面板100。信号源1000包括ROM(Read On 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光盘装置等存储器、与电视信号同步输出的同步电路以及控制所用的所有电路的同步的时钟产生电路,根据时钟产生电路所产生的时钟信号,将具有给定格式的图象信号等显示信息输出给图象处理电路1010。图象处理电路1010包含放大反相电路、相展开电路、旋转电路、伽马校正电路、钳位电路等周知的各种处理电路。图象处理电路1010输出的模拟图象信号输入给数据线驱动电路110。根据时钟产生电路所产生的时钟信号,根据所输入的显示信息由数据线驱动电路用时序控制电路1020依次生成数字信号,与时钟信号一起输入给数据线驱动电路110。数据线驱动电路110依次驱动模拟点。扫描线驱动电路用时序控制电路1030,将根据数据线驱动电路用时序控制电路1020输出的时钟控制信号形成的扫描方向上的时序信号向扫描线驱动电路120输出。液晶面板100由数据线驱动电路110以及扫描线驱动电路120驱动。
作为这样构成的电子仪器,可以举出图9所示的液晶投影机、图10所示的多媒体用的微机(PC)以及工程用工作站(EWS),或者手机电话、字处理机、电视、取景器型或者监视器型的录像机、电子记事本、电子计算器、定位装置、POS终端、包含触摸屏的装置等。
图9所示的电子仪器一例的液晶投影机1100,是投影型液晶投影机,包括光源1110、分色镜1113、1114、反射镜1115、1116、入射镜1118、中继镜1119、出射镜1120、液晶光阀1122、1123、1123、交叉二色棱镜1125、投影镜1126。液晶光阀1122、1123、1123,准备3个包含在TFT阵列基板上搭载了上述驱动电路1004的液晶面板10的液晶模块,分别作为每一个的液晶光阀使用。又,光源1110由卤化金属灯等灯1111和反射灯1111发出的光的反射镜1112构成。
在以上构成的液晶投影机1100中,反射蓝光、绿光的分色镜1113使光源1110发出的白色光束中的红光透过,同时将蓝光和绿光反射。透过的红光由反射镜1117反射,入射到红光用液晶光阀1122上。另一方面,由分色镜1113反射的色光中的绿光由绿光反射的分色镜1114反射,入射到绿光用液晶光阀1123上。又,蓝光透过第2分色镜1114。对于蓝光,为了防止经过过长的路径而造成损失,设置了包含入射镜1118、中继镜1119、出射镜1120的中继镜所构成的导光装置1121,通过该导光装置,蓝光入射到蓝光用液晶光阀1124上。由各光阀进行调制后形成的3束色光入射到交叉二色棱镜1125上,该棱镜由4个直角棱镜粘贴构成,在其内面上反射红光的电介质多层膜和反射蓝光的电介质多层膜形成为十字形状。由这些电介质多层膜将3束色光合成,形成表示彩色图象的光。合成后的光通过投影光学系统的投影镜1126,投影到屏幕1127上,将图象放大显示。
又,在图10中,作为电子仪器的另一例的微机1200包括将上述液晶面板10配置在顶盖板内的液晶显示器1206、收容CPU、存储器、调制解调器等并且组装了键盘1202的本体部1204。
又,如图11所示,包括将液晶封入到2张透明基板1304a、1304b之间的、将上述驱动电路1004搭载在TFT阵列基板上的液晶装置用基板1304,在构成该液晶装置用基板1304的2张透明基板1304a、1304b的一方上连接在形成了金属导电膜的环氧树脂带1322上安装了IC芯片的TCP(Tape Carrier Package)1320,可以作为电子仪器用的一部件的液晶装置,生产、销售、使用。
除了以上说明的电子仪器之外,作为电子仪器的例子,还可以举出液晶电视、取景器型或者监视器直观型的录像机、定位装置、电子记事本、电子计算器、文字处理机、工作站、手机电话、可视电话、POS终端、包含触摸屏的装置等。
以上说明的电子仪器,包括上述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即使随着图象的高精细化在要求增大采样频率、减少模拟开关的选择时间的情况下,通过切换向数据线驱动电路供给的电源电压,可以减少模拟图象信号的相展开数。其结果,即使减少了模拟图象信号的相展开数,也可以确保向数据线的写入,减少相展开数所需要的外部周边电路。因此,可以实现电子仪器的小型化、轻量化。
又,通过降低不必要的模拟开关ASWi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压,可以提高数据线驱动电路20的可靠性。内藏周边驱动电路的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可靠性中,由于动作速度最快的数据线驱动电路20的可靠性是最严格的,通过提高数据线驱动电路20的可靠性,就相当于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可靠性。因此,也就提高了包括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仪器本身的可靠性。
(发明的效果)依据本发明,可以向数据线等提供足够大的电压。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是为了产生根据通过采样信号线供给的采样信号控制通过扫描线向象素供给的扫描信号和通过数据线向象素供给的数据信号的发送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将包含第1端子和第2端子并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之间形成容量的电容元件的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设置成第1电位之后、设置使所述第2端子处于悬浮状态的悬浮期间、通过在所述悬浮期间内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所述采样信号、使所述第1端子的电位成为第2电位、使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成为所述第1电位和所述第2电位合成后的第3电位的、第1步骤,根据所述第3电位产生所述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作为输入信号供给缓冲电路,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实质上是将2值的电压值作为所述控制信号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第1电位作为所述缓冲电路的输入信号向所述缓冲电路供给后输出的所述控制信号的电压值与通过将所述第3电位作为所述缓冲电路的输入信号向所述缓冲电路供给后输出的所述控制信号的电压值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第1步骤之前,实施通过将所述第2端子在经过第1开关元件后连接在第1电源线上而将所述第2端子设定成所述第1电位的第2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进行所述第1步骤之后、通过将所述第2端子在经过第1开关元件后连接在所述第1电源线上而将所述第2端子设定成所述第1电位的第3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进行所述第1步骤之后、通过将所述第2端子在经过第2开关元件后连接在第2电源线上而将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设定成所述第4电位的第4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第4步骤之后、进一步实施所述第2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移位寄存器控制所述采样信号的输出时序。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邻近的另一采样信号线输出的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邻近的另一采样信号线输出的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2开关元件。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1开关元件和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采样信号由相互不同的采样信号线供给。
13.一种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是输出根据通过采样信号线供给的采样信号控制通过扫描线向象素供给的扫描信号和通过数据线向象素供给的数据信号的发送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是包含第1端子和第2端子并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之间形成容量的电容元件的、在所述采样信号线上连接所述第1端子的电容元件、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上的第1开关元件,响应通过所述采样信号线供给并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的采样信号,从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上的输出端输出电压信号,将该电压信号加工成所述控制信号或者所述电压信号而作为所述控制信号使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上的、控制第1电源线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的第1开关元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上的、控制所述第2端子与第2电源线之间的电连接的第2开关元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开关元件通过使所述第1电源线与所述第2端子之间电连接将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设定成给定电位,在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所述采样信号的期间,电断开所述第1电源线与所述第2端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开关元件以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由经过不同于该采样信号线的邻近的采样信号线所供给的采样信号所控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元件的所述第2端子,连接在缓冲电路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电源线的电位设定成与所述第2电源线的电位不同的电位。
20.一种数据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对所述采样信号线的每一个设置的权利要求13~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控制所述采样信号的输出时序的移位寄存器、由所述控制信号生成电路的输出控制的至少1个开关元件。
21.一种数据线驱动电路,是向与数据线和扫描线的交叉部对应配置的象素电路通过所述数据线供给图象信号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通过采样信号线供给的采样信号的输出的移位寄存器、是包含第1端子和第2端子并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之间形成容量的电容元件的、在所述采样信号线上连接所述第1端子的电容元件、传送图象信号的图象信号线、响应通过所述采样信号线供给并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的采样信号、由从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上的输出部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的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通过由所供给的所述控制信号被控制成导通状态,将传送到所述图形信号线上的图象信号通过所述开关元件传送到所述数据线。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只是在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所述采样信号的期间才被输出。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部包括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上的缓冲电路,所述缓冲电路形成为,使在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所述采样信号的期间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作为所述缓冲电路的输入时的输出、与在所述采样信号没有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的期间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作为所述缓冲电路的输入时的所述缓冲电路的输出相互不同。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电路包括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上的反相电路,所述反相电路的反相器中心的电位设定成,在所述采样信号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的期间的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和在所述采样信号没有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的期间的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之间的电位。
25.一种元件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的扫描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的象素电路、通过所述扫描线向所述象素电路供给扫描信号并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的扫描线驱动电路、根据权利要求21~2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向所述象素电路供给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输出的图象信号、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的数据线。
26.一种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光学元件、驱动所述电光学元件的象素电路、扫描线、通过所述扫描线向所述象素电路供给扫描信号的扫描线驱动电路、根据权利要求21~2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线驱动电路、向所述象素电路供给所述数据线驱动电路输出的图象信号的数据线。
27.一种电子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光学装置。
28.一种控制信号生成电路,是输出控制通过扫描线向象素供给的扫描信号或通过数据线向象素供给的数据信号的发送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是根据信号变换部的第1端子及第2端子的电位生成的、所述第1端子连接第1采样信号线、所述第1端子的电压通过所述第1采样信号、由供给的第1采样信号控制,所述第2端子的电位通过与所述第1采样信号线不同的第2采样信号线、由供给的第2采样信号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可以向数据线提供为确保对比度所必要的足够大的电压的控制信号的生成方法等。数据线驱动电路包括控制通过采样信号线供给的采样信号的输出的移位寄存器、是包含第1端子和第2端子的并在所述第1端子和所述第2端子之间形成容量的电容元件的、将所述第1端子连接所述采样信号线上的电容元件、传送图象信号的图象信号线、由响应通过所述采样信号线供给并向所述第1端子供给的采样信号而连接在所述第2端子上的输出部所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控制的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通过由所供给的所述控制信号使所述开关元件处于导通状态,将传送给所述图象信号线的图象信号通过所述开关元件传送给所述数据线。
文档编号G02F1/13GK1434433SQ0310331
公开日2003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2日
发明者中西早人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