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和使用该变焦透镜的电子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623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焦透镜和使用该变焦透镜的电子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透镜和使用该变焦透镜的电子摄像装置,尤其是涉及通过变焦透镜等光学系统部分的办法来实现进深方向的薄型化的、以视频相机和数码相机为主的电子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代替胶卷35mm薄膜(135格式)相机的下一代相机,关注数码相机(电子相机)。并且,数码相机在从业务用高功能类型至便携的可普及类型的宽范围内具有几个属类。
在本发明中,尤其关注便携的可普及类型的属类,提供一种在确保高画质的同时、进深薄、使用方便的视频相机、数码相机的技术。
构成使相机的进深方向变薄的最大瓶颈的是从光学系统、尤其是变焦透镜系统最靠近物体侧的面至摄像面的厚度。
最近的相机主体薄型化技术的主流采用光学系统在拍摄时从相机主体内突出、在便携时容纳的所谓沉体式镜筒。作为采用沉体式镜筒并有可能有效薄型化的光学系统的实例,有特开平11-194274号公报、特开平11-287953号公报、特开2000-9997号公报等的例子。这些例子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具备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1组、包含正的折射力的第2组,它们都在变倍时移动。但是,若采用沉体式镜筒,则从透镜容纳状态到上升到使用状态花费时间,不方便。另外,若设最靠近物体侧的物镜组可移动,则不利于防水、防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现有技术的这种问题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焦透镜和使用该变焦透镜的电子摄像装置,无需沉体式镜筒中见到的相机至使用状态的上升时间(透镜的伸出时间),有利于防水、防尘,另外,为了形成进深方向极薄的相机,易采用由反射镜等反射光学弯曲光学系统的光路(光轴)的结构,具有高变焦比、宽视场角、小F值、小象差等高的光学标准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摄像装置,采用由反射镜等反射光学元件将光学系统弯曲的光路(光轴)的后焦点变焦透镜,并采用在维持高标准、性能的同时、可克服关于变倍时移动组移动的制约条件的光学系统的类型,进深方向极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第1变焦透镜的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该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并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物体侧,具有负的折射力,在所述变倍时固定,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正透镜和负透镜三个透镜构成。
本发明的第2变焦透镜的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该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并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物体侧,具有负的折射力,在所述变倍时固定,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负透镜和正透镜三个透镜构成。
本发明的第3变焦透镜的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该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并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物体侧,具有负的折射力,在所述变倍时固定,在所述移动透镜组B的像侧,隔着可变空气间隔配置有第3透镜组C,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正透镜和负透镜两个透镜构成,所述第3透镜组C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正透镜、负透镜三个透镜构成。
本发明的第4变焦透镜的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该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并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物体侧,具有负的折射力,在所述变倍时固定,在所述移动透镜组B的像侧,隔着可变空气间隔配置有第3透镜组C,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正透镜和负透镜两个透镜构成,所述第3透镜组C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负透镜、正透镜三个透镜构成。
本发明的第5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至少包含一个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的组,至少包含一个用于在变倍时可动的全部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的物体侧将光路弯曲的反射光学元件;和配置在其像侧的电子摄像元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6变焦透镜的特征在于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具有变倍时固定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并包含将光路弯曲用的反射光学元件;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在所述变倍时执行与所述第2透镜组不同的动作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非球面的第4透镜组,所述第2透镜组与所述第3透镜组这两个透镜组由共计包含一个以上接合透镜成分的共计3个以下的透镜成分构成,满足以下条件式(41),1.0<-βRt<2.6 …(41)其中,βRt为第2透镜组之后的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望远端中的合成倍率。
另外,本发明的第7变焦透镜的特征在于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具有变倍时固定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并包含将光路弯曲用的反射光学元件;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在所述变倍时执行与所述第2透镜组不同的动作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非球面的第4透镜组,所述第1透镜组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具有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的前侧副组、用于弯曲所述光路的反射光学元件、和具有负的折射力的后侧副组构成,满足以下条件式(47)、(48),0.5<(R11F+R11R)/(R11F-R11R)<5.0 …(47)0<f11/f12<1.2 …(48)其中,R11F为第1透镜组的前侧副组负透镜在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R11R为第1透镜组的前侧副组负透镜在像侧的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f11为第1透镜组的前侧副组的焦距,f12为第1透镜组的后侧副组的焦距。
另外,本发明的第8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第7变焦透镜;和配置在其像侧的电子摄像元件。
另外,本发明的第9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第6变焦透镜,所述第1透镜组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具有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的前侧副组、用于弯曲所述光路的反射光学元件、和具有负的折射力的后侧副组构成,满足以下条件式(43)、(44);和配置0<L/R21C<1.4 …(43)15<ν21F-ν21R…(44)其中,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R21C为第2透镜组中的接合面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ν21F为第2透镜组中接合面的物体侧透镜在媒介的d线基准下的阿贝值,ν21R为第2透镜组中接合面的像侧透镜在媒介的d线基准下的阿贝值。
另外,本发明的第10电子摄像装置具备本第2或第4发明的变焦透镜,所述前侧副组由一个具有负球面的负透镜构成,所述后侧副组由折射力的符号不同的两个透镜成分构成,满足以下条件式(49);和配置在其像侧的电子摄像元件,0.4<(R12R/R13F)P<1.6 …(49)其中,R12R为第1透镜组的后侧副组的两个透镜成分之间形成的空气透镜在物体侧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R13F为第1透镜组的后侧副组的两个透镜成分之间形成的空气透镜在像面侧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P在按负透镜成分、正透镜成分的顺序配置两个透镜成分从物体侧开始的顺序的情况下设为P=1,在按正透镜成分、负透镜成分的顺序配置两个透镜成分从物体侧开始的顺序的情况下设为P=-1。
另外,既可将所述第1、第2、第3、第4变焦透镜的变倍次固定透镜组A设为正折射力的固定透镜组,也可设为折射力弱的固定透镜组。
本发明的第11变焦透镜的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具有正的折射力,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近物体侧、在所述变倍时固定的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正透镜和负透镜3个透镜构成。
本发明的第12变焦透镜的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具有正的折射力,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近物体侧、在所述变倍时固定的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负透镜和正透镜3个透镜构成。
本发明的第13变焦透镜的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具有正的折射力,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近物体侧、在所述变倍时固定的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在所述移动透镜组B的像侧,具有经可变空气间隔配备的第3透镜组C,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正透镜与负透镜两个透镜构成,所述第3透镜组C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正透镜、负透镜3个透镜构成。
本发明的第14变焦透镜的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具有正的折射力,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近物体侧、在所述变倍时固定的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在所述移动透镜组B的像侧,具有经可变空气间隔配备的第3透镜组C,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正透镜与负透镜两个透镜构成,所述第3透镜组C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负透镜、正透镜3个透镜构成。
下面,首先说明本发明的第1-第4变焦透镜、第11-第14变焦透镜中采取上述结构的理由和作用。
本发明的变焦透镜采用如下结构,具有移动透镜组B,该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并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物体侧,在所述变倍时固定。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1-第4变焦透镜中,采用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结构。
其中,通过采用具有以下结构上的特征的光学系统,即便在设第1透镜组固定的情况下,也可确保高的光学标准性能。
a、透镜组B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两个正透镜和一个负透镜构成。
b、透镜组B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负透镜和正透镜构成。
c、具有邻接于透镜组B的像侧的透镜组C,透镜组B由一个正透镜和一个负透镜构成,透镜组C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两个正透镜和一个负透镜构成。
d、具有邻接于透镜组B的像侧的透镜组C,透镜组B由一个正透镜和一个负透镜构成,透镜组C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负透镜和正透镜构成。
也可在移动透镜组B与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之间配置其它透镜组。为了执行全长缩短,最好夹持可变的空气间隔来构成移动透镜组B与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另外,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通过构成为位于变焦透镜中最靠近物体侧,可抑制变焦透镜的入射面的宽大化。
另外,在以上的各变焦透镜中,透镜组A、B最好满足以下的条件。
(1)0.9<-fA/(fW·fT)<2.0(2)1.0<fB/(fW·fT)<3.0(3)0.9<logγB/logγ<10其中,fA、fB分别是透镜组A、B的焦距,fW、fT分别是变焦透镜整个系统的广角端、望远端的焦距,γ、γB分别设为γ=fT/fW,
γB=望远端的透镜组B的倍率/广角端的透镜组B的倍率。
条件(1)表示透镜组A的适当焦距的范围。若超过其上限值2.0,则难以确保足够的变倍比,若超过其下限值0.9,则难以进行变形象差等的轴外象差补偿。
条件(2)表示透镜组B的适当焦距的范围。若超过其上限值3.0,则光学系统全长变长,若超过其下限值1.0,则难以进行球面象差或彗形象差的补偿。
条件(3)对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的透镜组B的变倍比作出规定。若超过其上限值10,则变倍时的透镜组B的移动量增大,若超过下限值0.9,则对透镜组B以外的变倍作用的某个组造成负担,整体增加透镜构成个数。
另外,条件(1)-(3)之一或一个以上或全部也可如下所示。
(1)’1.0<-fA/(fW·fT)<1.8(2)’1.2<fB/(fW·fT)<2.7(3)’1.0<logγB/logγ<9并且,条件(1)-(3)之一或一个以上也可如下所示。尤其是最好全部如下所示。
(1)”1.1<-fA/(fW·fT)<1.6(2)”1.4<fB/(fW·fT)<2.4(3)”1.1<logγB/logγ<8上述a-d各自在其中最好如下构成。
a、设将透镜组B的负透镜与邻接于其物体侧的正透镜接合,为两种三个透镜。
b、设将透镜组B的负透镜与邻接于其的任一正透镜接合,为两种三个透镜。
c、设将透镜组C的负透镜与邻接于其物体侧的正透镜接合,为两种三个透镜。
d、设将透镜组C的负透镜与邻接于其的任一正透镜接合,为两种三个透镜。
通过这些接合,可缓和构成包含该接合的透镜组的透镜元件彼此的相对偏心灵敏度。并且,设上述变焦透镜a的透镜组B最好满足以下条件(4)(关于象差补偿和偏心灵敏度缓和的条件)。
(4)0.25<R22R/R22F<0.95其中,R22F、R22R分别是透镜组B的像侧透镜成分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最靠近像侧的面的光轴上曲率半径。
若超过条件(4)的上限0.95,则对整个系统象差的球面象差、彗形象差、象散的补偿有利,但接合产生的偏心灵敏度的缓和效果少。若超过下限0.25,则容易造成难以补偿整个系统象差的球面象差、彗形象差、象散。
另外,也可如下所示。
(4)’0.30<R22R/R22F<0.90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4)”0.33<R22R/R22F<0.85并且,最好满足关于色象差补偿的条件(5)、(6)。
(5)-1.0<L/R22C<0.8(6)14<ν22F-ν22R其中,R22C是透镜组B的像侧透镜成分的接合面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L是使用的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mm)。另外,电子摄像元件的前提是广角端视场角包含55°以上地使用。ν22F、ν22R分别为透镜组B的像侧透镜成分的正透镜、负透镜在媒介的d线基准下的阿贝值。
若超过条件(5)的下限-1.0,则对轴上色象差、倍率色象差的补偿有利,但容易产生球面象差的色象差,尤其是即便能很好补偿基准波长下的球面象差,也由于短波长的球面象差变为过校正状态,变为图像中的颜色渗出的原因,不好。若超过上限0.8,则容易变为轴上色象差、倍率色象差的补偿不充分、短波长球面象差的校正不足状态。
若超过条件(6)的下限14,则轴上色象差容易变得补偿不充分,另一方面,若对条件(6)附加上限,则若设不超过70,则能低价格地构成材料。
另外,条件(5)、(6)之一或两者也可如下所示。
(5)’-0.8<L/R22C<0.6(6)’18<ν22F-ν22R并且,条件(5)、(6)之一或两者也可如下所示。尤其是最好两者如下所示。
(5)”-0.6<L/R22C<0.4(6)”22<ν22F-ν22R另外,因为透镜组B的像侧透镜成分为接合透镜成分,所以物体侧透镜成分为单透镜即可。
并且,最好如以下条件(7)、(8)所示。添加条件(7)、(8),作为条件(4)的辅助条件。
(7)-1.6<(R21F+R21R)/(R21F-R21R)<1.2(8)-1.2<L/f2R<0.1其中,R21F、R21R分别是移动透镜组B的物体侧透镜成分中最靠近物体侧面、最靠近像面侧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f2R是移动透镜组B的像侧透镜成分的焦距。
在象差补偿面中,通过透镜组A具有负的折射力,在发散光束入射到透镜组B的关系上,物体侧正透镜成分在光轴附近的形状因素条件(7)即便在超过上限1.2、下限-1.6任一的情况下,即便向透镜组B的物体侧导入多个非球面,也难以补偿球面象差。
若超过条件(8)的下限值-1.2,则射出光瞳位置接近像面,容易引起阴影,另外,透镜组B内的两个成分之间的偏心灵敏度容易变大。若超过上限值0.1,则难以以小型来确保高的变焦比。
另外,条件(7)、(8)之一或两者也可如下所示。
(7)’-1.2<(R21F+R21R)/(R21F-R21R)<0.8(8)’-1.0<L/f2R<0.0并且,条件(7)、(8)之一或两者也可如下所示。尤其是最好两者如下所示。
(7)”-0.8<(R21F+R21R)/(R21F-R21R)<0.5(8)”-0.9<L/f2R<-0.1或者,作为变焦透镜a的其它解释,相当于条件(4)的部分也可如下面的条件(9)所示。此时,如下所述,最好满足条件(10)、(11)、(12)、(13)来代替在先的条件(5)、(6)、(7)、(8)。
(9)0.6<R21R/R21F<1.0其中,R21F、R21R分别是移动透镜组B的物体侧透镜成分的物体侧面、像面侧面的光轴附近的曲率半径。
若超过条件(9)的上限1.0,则对整个系统象差的球面象差、彗形象差、象散的补偿有利,但接合产生的偏心灵敏度的缓和效果少。若超过下限0.6,则容易造成难以补偿整个系统象差的球面象差、彗形象差、象散。
另外,也可如下所示。
(9)’0.65<R21R/R21F<0.9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9)”0.7<R21R/R21F<0.8并且,最好满足关于色象差补偿的条件(10)、(11)。
(10)-1.6<L/R22C<-0.4(11)20<ν22F-ν22R其中,R22C是透镜组B的像侧透镜成分的接合面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L是使用的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另外,电子摄像元件的前提是广角端视场角包含55°以上地使用。ν22F、ν22R分别为透镜组B的像侧透镜成分的正透镜、负透镜在媒介的d线基准下的阿贝值。
若超过条件(10)的下限-1.6,则对轴上色象差、倍率色象差的补偿有利,但容易产生球面象差的色象差,尤其是即便能很好补偿基准波长下的球面象差,也由于短波长的球面象差变为过校正状态,变为图像中的颜色渗出的原因,不好。若超过上限-0.4,则容易变为轴上色象差、倍率色象差的补偿不充分、短波长球面象差的校正不足状态。
若超过条件(11)的下限值20,则轴上色象差容易变得补偿不充分,另一方面,若对条件(11)附加上限,则若设不超过70,则能低价格地构成材料。
另外,条件(10)、(11)之一或两者也可如下所示。
(10)’-1.4<L/R22C<-0.6(11)’25<ν22F-ν22R并且,条件(10)、(11)之一或两者也可如下所示。尤其是最好两者如下所示。
(10)”-1.2<L/R22C<-0.8(11)”30<ν2F-ν22R在满足条件(9)的变焦透镜a中,最好满足条件(12)、(13)来代替条件(7)、(8)。另外,也可作为辅助条件附加于条件(9)中。
(12)-1.5<(R22F+R22R)/(R22F-R22R)<0.2(13)0.05<L/f2R<0.5其中,R22F、R22R分别是透镜组B的像侧透镜成分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最靠近像侧的面的光轴上曲率半径,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f2R是移动透镜组B的像侧透镜成分的焦距。
条件(12)是关于透镜组B的像侧透镜成分的形状因素的规定。若超过其下限-1.5,则透镜组B的两个透镜成分的空气间隔容易变薄,但彗形象差、象散的补偿变困难。若超过上限值0.2,则容易引起两个透镜成分的机械干涉,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增大两者的间隔,这不好。
若超过条件(13)的下限值0.05,则射出光瞳位置接近像面,容易引起阴影,另外,透镜组B内的两个成分之间的偏心灵敏度容易变大。若超过上限值0.5,则难以以小型来确保高的变焦比。
另外,条件(12)、(13)之一或两者也可如下所示。
(12)’-1.2<(R22F+R22R)/(R22F-R22R)<-0.2(13)’0.1<L/f2R<0.4并且,条件(12)、(13)之一或两者也可如下所示。尤其是最好两者如下所示。
(12)”-1.0<(R22F+R22R)/(R22F-R22R)<-0.6(13)”0.15<L/f2R<0.3上面,说明变焦透镜a的情况,但在变焦透镜c的情况下,通过将对上述透镜B的描述置换成透镜C即可实现。
即,设定下面的条件式(4C)来代替条件式(4)。
(4C)0.25<R32R/R32F<0.75其中,R32F、R32R分别是第3透镜组C的像侧透镜成分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最靠近像侧的面的光轴上曲率半径。
其下位的条件(4)’、(4)”也一样。
另外,分别设定下面的条件式(5C)、(6C)来代替条件式(5)、(6)。
(5C)-1.0<L/R32C<0.6(6C)14<ν32F-ν32R其中,R32C是第3透镜组C的像侧透镜成分的接合面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L是使用的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ν32F、ν32R分别为第3透镜组C的像侧透镜成分的正透镜、负透镜在媒介的d线基准下的阿贝值。
它们下位的条件(5)’、(5)”、(6)’、(6)”也一样。
另外,分别设定下面的条件式(7C)、(8C)来代替条件式(7)、(8)。
(7C)-1.6<(R31F+R31R)/(R31F-R31R)<0.4(8C)-1.2<L/f3R<-0.1其中,R31F、R31R分别是第3透镜组C的物体侧透镜成分中最靠近物体侧面、最靠近像面侧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f3R是第3透镜组C的像侧透镜成分的焦距。
它们下位的条件(7)’、(7)”、(8)’、(8)”也一样。
设定下面的条件式(9C)来代替条件式(9)。
(9C)0.6<R31R/R31F<1.0其中,R31F、R31R分别是第3透镜组C的物体侧透镜成分中最靠近物体侧面、最靠近像面侧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
其下位的条件(9)’、(9)”也一样。
另外,分别设定下面的条件式(10C)、(11C)来代替条件式(10)、(11)。
(10C)-1.6<L/R32C<-0.4(11C)20<ν32F-ν32R其中,R32C是第3透镜组C的像侧透镜成分的接合面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L是使用的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ν32F、ν32R分别为第3透镜组C的像侧透镜成分的正透镜、负透镜在媒介的d线基准下的阿贝值。
它们下位的条件(10)’、(10)”、(11)’、(11)”也一样。
另外,分别设定下面的条件式(12C)、(13C)来代替条件式(12)、(13)。
(12C)-1.5<(R32F+R32R)/(R32F-R32R)<0.2(13C)0.05<L/f3R<0.5其中,R32F、R32R分别是第3透镜组C的像侧透镜成分中最靠近物体侧面、最靠近像面侧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f3R是第3透镜组C的像侧透镜成分的焦距。
它们下位的条件(12)’、(12)”、(13)’、(13)”也一样。
下面,变焦透镜b的透镜组B最好满足以下条件(14)至(19)。
(14)0.6<R21R/R21F<1.2其中,R21F、R21R分别是移动透镜组B的物体侧透镜成分的最靠近物体侧面、最靠近像面侧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
若超过条件(14)的上限1.2,则对整个系统象差的球面象差、彗形象差、象散的补偿有利,但接合产生的偏心灵敏度的缓和效果少。若超过下限0.6,则容易造成难以补偿整个系统象差的球面象差、彗形象差、象散。
另外,也可如下所示。
(14)’0.7<R21R/R21F<1.1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14)”0.8<R21R/R21F<1.0并且,最好满足关于色象差补偿的条件(15)、(16)。
(15)0.3<L/R21C<1.6(16)10<ν21F-ν21R其中,R21C是透镜组B的物体侧透镜成分的接合面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L是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ν21F、ν21R分别为透镜组B的物体侧透镜成分的正透镜、负透镜在媒介的d线基准下的阿贝值。另外,电子摄像元件的前提是广角端视场角包含55°以上地使用。
若超过条件(15)的下限0.3,则对轴上色象差、倍率色象差的补偿有利,但容易产生球面象差的色象差,尤其是即便能很好补偿基准波长下的球面象差,也由于短波长的球面象差变为过校正状态,变为图像中的颜色渗出的原因,不好。若超过上限1.6,则容易变为轴上色象差、倍率色象差的补偿不充分、短波长球面象差的校正不足状态。
若超过条件(16)的下限值10,则轴上色象差容易变得补偿不充分,另一方面,若对条件(16)附加上限,则若设不超过70,则能低价格地构成材料。
另外,条件(15)、(16)之一或两者也可如下所示。
(15)’0.35<L/R21C<1.5(16)’15<ν21F-ν21R并且,条件(15)、(16)之一或两者也可如下所示。尤其是最好两者如下所示。
(15)”0.4<L/R21C<1.4(16)”20<ν21F-ν21R在满足条件(14)的变焦透镜b中,最好向条件(14)中添加条件(17)、(18),作为辅助条件。
(17)-5.0<(R22F+R22R)/(R22F-R22R)<0.7(18)0.1<L/f2R<1.0其中,R22F、R22R分别是移动透镜组B的像侧透镜成分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最靠近像侧的面的光轴上曲率半径,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f2R是移动透镜组B的像侧透镜成分的焦距。
条件(17)是关于透镜组B的像侧透镜成分的形状因素的规定。若超过其下限-5.0,则透镜组B的两个透镜成分的空气间隔容易变薄,但彗形象差、象散的补偿变困难。若超过上限值0.7,则容易引起两个透镜成分的机械干涉,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增大两者的间隔,这不好。
若超过条件(18)的下限值0.1,则射出光瞳位置接近像面,容易引起阴影,另外,透镜组B内的两个成分之间的偏心灵敏度容易变大。若超过上限值0.5,则难以以小型来确保高的变焦比。
另外,条件(17)、(18)之一或两者也可如下所示。
(17)’-3.5<(R22F+R22R)/(R22F-R22R)<0.5(18)’0.2<L/f2R<0.8并且,条件(17)、(18)之一或两者也可如下所示。尤其是最好两者如下所示。
(17)”-0.7<(R22F+R22R)/(R22F-R22R)<0.3(18)”0.25<L/f2R<0.6上面,说明变焦透镜b的情况,但在变焦透镜d的情况下,通过将对上述透镜B的描述置换成透镜C即可实现。
即,设定下面的条件式(14C)来代替条件式(14)。
(14C)0.6<R31R/R31F<1.2其中,R31F、R31R分别是第3透镜组C的物体侧透镜成分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最靠近像侧的面的光轴上曲率半径。
其下位的条件(14)’、(14)”也一样。
另外,分别设定下面的条件式(15C)、(16C)来代替条件式(15)、(16)。
(15C)0.3<L/R31C<1.6(16C)10<ν31F-ν3IR其中,R31C是第3透镜组C的物体侧透镜成分的接合面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L是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ν31F、ν31R分别为第3透镜组C的物体侧透镜成分的正透镜、负透镜在媒介的d线基准下的阿贝值。
它们下位的条件(15)’、(15)”、(16)’、(16)”也一样。
另外,分别设定下面的条件式(17C)、(18C)来代替条件式(17)、(18)。
(17C)-5.0<(R32F+R32R)/(R32F-R32R)<0.7(18C)0.1<L/f3R<1.0其中,R22F、R22R分别是第3透镜组C的像侧透镜成分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最靠近像侧的面的光轴上曲率半径,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f3R是第3透镜组C的像侧透镜成分的焦距。
它们下位的条件(17)’、(17)”、(18)’、(18)”也一样。
另外,变焦透镜a和b为了具有变倍功能和焦点位置补偿功能两者,最好在透镜组B的像侧具有至少一个可动组。另外,期望其是邻接透镜组B的透镜组C。另一方面,为了变薄摄像装置本身,最好尽管简化变焦透镜的机构。即,最好将变倍时、聚焦时的可动组整体设为仅两个组。
下面所述的条件对变焦透镜a至d全部通用。
就聚焦而言,在具有透镜组B之后的组、尤其是具有透镜组C的情况下,最好由该透镜组进行聚焦。并且,望远端中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透镜组B至透镜组C的光轴上空气间隔DFT最好满足以下条件式。
(19)0.1<DFT/fT<1.0其中,fT是望远端的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整个系统的焦距。
若超过条件(19)的上限1.0,则难以确保变焦比,若超过下限值0.1,则不能使可聚焦的距离范围充分。
另外,也可如下所示。
(19)’0.2<DFT/fT<0.8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19)”0.3<DFT/fT<0.6因此,第3透镜组C在减轻透镜组B的功率负担并使象差补偿变容易的含义上,最好设为正的折射力。此时,设向更近距离物体聚焦时的送出方向为物体侧。
(20)-0.4<L/fC<0.8其中,fC是第3透镜组C的焦距,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
若超过条件(20)的下限-0.4,则聚焦时的送出量变多,容易与透镜组B干涉,另外,聚焦时的象差变动也容易变大。若超过上限值0.8,则因为减弱透镜组B的功率,所以其变倍时的移动量容易增大,或变倍比容易降低。
另外,也可如下所示。
(20)’-0.3<L/fC<0.6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20)”-0.2<L/fC<0.4另外,在从广角端变倍到望远端时,透镜组B与透镜组C最好变为边改变相对间隔边移动的变焦形式。该方式可边高效使用间隙进行基于变倍的焦点位置补偿,边实现高的变倍率。此时,最好设无限远聚焦时从广角端变倍到望远端时的透镜组B、透镜组C各自的移动量M2、M3之比满足如下条件(21)。
(21)0.0<M3/M2<1.6其中,M2、M3是移动透镜组B、第3透镜组C各自在无限远物点聚焦时、从广角端至望远端的移动量,设向像侧的移动为正。
若超过条件(21)的上限值1.6,则不能使变焦比或可聚焦距离范围充分。若超过下限值0.0,则难以确保变焦比。
另外,也可如下所示。
(21)’0.2<M3/M2<1.4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21)”0.4<M3/M2<1.2另外,出于使象差补偿或射出侧远心性变好的目的,最好在比透镜组C更靠近像侧,配置透镜组D。并且,最好满足以下条件(22)。
(22)0.0<L/fD<0.7其中,fD是第4透镜组D的焦距,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
若超过条件(22)的下限0.0,则广角端的射出光瞳位置容易接近像面,另外,若超过上限值0.7,则变倍时的射出光瞳位置的移动量变大,容易变为阴影的原因。
另外,也可如下所示。
(22)’0.1<L/fD<0.5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22)”0.2<L/fD<0.35另外,由透镜组A、透镜组B补偿并未偏斜的象差若向透镜组D导入非球面并进行补偿则是有效的。尤其是对变形象差、象散、彗形象差等的轴外象差的补偿是非常有效的。因为表示通过该透镜组D、从而取消相当量在物体侧产生的象差,所以若通过聚焦等动作,则打破象差的平衡。因此,期望透镜组D在聚焦时是固定的。
为了将透镜入射面朝向物体侧并变薄进深,最好在拍摄光学系统的尽可能物体侧的位置、且光线高度低的部位实施光路弯曲。另外,从沉体式镜框的废弃或防水等观点看,最好移动组位于比弯曲位置更靠近像侧。
为了尽量减小弯曲间隙,若考虑最好有助于弯曲部附近成像的全部光线高度低,则期望从弯曲部存在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组至变倍时可动的组之前的部分系统的合成焦距为负。
因此,为了变薄进深方向而将光路弯曲如本发明所示,具有负折射力的、位于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组A为固定的变焦透镜容易实施。尤其是最好在透镜组A内插入反射光学元件来将光路弯曲。此时,透镜组A由在物体侧具有凸面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副组A1、将光路弯曲用的反射光学元件、和至少包含正透镜的副组A2构成。
此时,无论哪个种类,从第1透镜组副组A1的最靠近像侧的面顶部至副组A2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顶部的沿光轴上测量时的空气换算长度d、即从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中具有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之前的折射力的折射面至具有反射面之后的折射力的折射面的空气换算长度d如下所示。
(23)0.8<d/L<2.0若超过该条件(23)的上限值2.0,则包含棱镜的物体侧的光学元件容易大型化,不利于象差补偿,透镜组B之后的组的合成倍率变低,透镜组B的移动量增大,或难以确保高的变焦比。若超过下限值0.8,则有助于图像周边部成像的光束不会令人满意地到达像面,或容易产生重像。
另外,将光路弯曲的方向的视场角为25°±3°的情况、约19°±3°的情况下,最好分别为如下范围。
(23-1)0.9<d/L<1.7(23-2)1.0<d/L<1.8并且,条件(23-1)、(23-2)最好分别如下所示。
(23-1)’1.0<d/L<1.5(23-2)’1.2<d/L<1.7反射光学元件由折射力高的媒介的棱镜构成,这对包含棱镜的物体侧的光学元件的小型化或象差补偿有利。
(24)1.5<npri其中,npri为媒介对棱镜d线的折射率。
若超过条件(24)的下限值1.5,则包含棱镜的物体侧的光学元件容易大型化,不利于象差补偿,透镜组B之后的组的合成倍率变低,透镜组B的移动量增大,或难以确保高的变焦比。在确定上限值的情况下,期望折射率不超过1.90。若超过上限值,则容易产生基于全反射的重像。并且,最好将该上限值设为1.87,更好是1.84。
另外,也可如下所示。
(24)’1.6<npri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24)”1.7<npri另外,透镜组A的副组A2为了补偿色象差或变形象差等轴外象差,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负透镜、正透镜的两个透镜构成,并满足以下条件。
(25)-0.5<L/f12<0其中,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f12为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的像侧副组A2的焦距。
若超过条件(25)的上限0,则透镜组B之后的组的合成倍率变低,透镜组B的移动量增大,或难以确保高的变焦比,若超过下限-0.5,则包含棱镜的物体侧的光学元件容易大型化,不利于象差补偿。
另外,也可如下所示。
(25)’-0.4<L/f12<-0.05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25)”-0.3<L/f12<-0.1另外,无论哪个种类,为了适当进行近轴折射力配置,都可以平面以外的面来构成反射面。另外,设置能自由改变反射面的形状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来补偿变倍时产生的焦点位置或象差的变动,或进行聚焦,最好为了进行变倍而变为可控制形状的形状可变反射镜。此外,也可在棱镜平面部上接合平凹透镜,作为反射光学元件,或由曲面来构成棱镜的有效光线通过或反射面。也可根据变形补偿的水平与电子摄像装置的目标尺寸的平衡关系,向最靠近物体一侧附加功率弱的正透镜。此时,最好没有透镜组A的副组A2。另外,虽然透镜组A的副组A1设为变倍时固定,但因为副组A2移动比较容易,所以也可设为可动。此时,最好在变倍时边描绘凸的轨迹边向像侧移动。
另外,反射光学元件未必配置在固定透镜组A中的多个透镜之间,也可将反射光学元件配置在固定透镜组A的最靠近物体侧或最靠近像侧。
若加上以下结构上的限定之一,则可得到进一步高标准性能、简单结构的弯曲变焦透镜,有助于摄像装置的进一步薄型化。
○透镜组A的副组A1在物体侧仅为一个凸的负透镜。
该配置是在维持视场角的同时、可使光学系统的进深最薄的结构。
○此时,因为该负透镜的功率不到一定程度无意义,所以将透镜组A的副组A1与A2的功率比设为(26)0<f11/f12<1.6其中,f11、f12分别为透镜组A的副组A1、A2的焦距。
无论超过条件(26)的上限1.6、下限0任一,弯曲光学元件都容易大型化。
另外,也可如下所示。
(26)’0.1<f11/f12<1.5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26)”0.2<f11/f12<1.4在削减构成个数并实现成本降低的情况下,也可将透镜组B或透镜组C任一方设为单透镜,在另一方中至少包含负透镜来构成。本发明的透镜组B与透镜组C为了在变倍时边稍稍改变相对间隔,边向大致相同方向移动,共用移动间隙,可以少的间隙将焦点位置保持一定,同时变倍,但此外,具有透镜组B、透镜组C可彼此补偿色象差的优点。因此,不必完成各个组的色象差的补偿,可实现上述结构。
为了尽可能小地保持透镜组B与透镜组C的相对间隔变化,最好以-1倍左右变倍透镜组B之后的合成系统的倍率。其中,在象差补偿上,倍率的绝对值低是有利的。因此,最好望远端满足以下条件。
(27)0.8<-βRt<2.1
其中,βRt为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望远端中移动透镜组B之后的合成倍率。
无论超过条件(27)的上限2.1、下限0.8任一,透镜组B与透镜组C的相对间隔变化量都变大。
另外,也可如下所示。
(27)’0.9<-βRt<1.9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27)”1.0<-βRt<1.7另外,以上也可在第3透镜组C与第4透镜组D之间配置其它透镜组。通过夹持可变的空气间隔来配置第3透镜组C与第4透镜组D,有利于小型化,更好。
在以上变焦透镜中,若将光路弯曲用的反射光学元件变为棱镜,则入射光瞳位置容易变浅,有利于透镜组A的小型化。另外,在该棱镜的透过面中至少一面中设置曲率。即,通过使棱镜保有折射力,可削减透镜要素数量,有助于紧凑化或成本降低。尤其是为了使进深方向变薄,最好该棱镜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此时,最好棱镜的入射面将凹面朝向物体侧。从而,可省略比全部为平面棱镜的情况下必需的、比棱镜更靠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可使进深方向变得更薄。其中,在采取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因为变形象差等轴外象差补偿变得不利,所以可通过导入非球面来进行该补偿。另外,若向棱镜入射面导入非球面,则因为难以确保与射出面的面间偏心精度,所以将射出面作为平面,缓和面间偏心要求精度。
结果,透镜组A由具有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透过面(入射面)的、将光路弯曲用的棱镜A1与至少包含正透镜的副组A2构成,最利于小型化、进深方向的薄型化。
在本结构中,尤其是在透镜组B与透镜组C的结构为b种类(变焦透镜b)的情况下,因为彗形象差、象散、变形象素的产生方式变化,所以最好变为以下条件(3)-(8)、(21)、(23)、(26)的数值范围(对应于所述条件(3)-(8)、(21)、(23)、(26)。另外,对应于它们进一步限定的条件((3)’、(3)”等。)。)(3)2.0<logγB/logγ<10(3)’2.2<logγB/logγ<9(3)”2.4<logγB/logγ<8(4)0.45<R22R/R22F<0.95(4)’0.50<R22R/R22F<0.90(4)”0.55<R22R/R22F<0.85(5)-0.8<L/R22C<0.8(5)’-0.6<L/R22C<0.6(5)”-0.4<L/R22C<0.4(6)25<ν22F-ν22R(6)’30<ν22F-ν22R(6)”35<ν22F-ν22R(7)-1.2<(R21F+R21R)/(R21F-R21R)<1.2(7)’-0.8<(R21F+R21R)/(R21F-R21R)<0.8(7)”-0.5<(R21F+R21R)/(R21F-R21R)<0.5(8)-1.2<L/f2R<0.1(8)’-1.0<L/f2R<0.0(8)”-0.9<L/f2R<-0.1(21)0.4<M3/M2<1.6(21)’0.5<M3/M2<1.4(21)”0.6<M3/M2<1.2(23)0.8<d/L<1.8(23-1)0.9<d/L<1.5(23-2) 1.0<d/L<1.6(23-1)’1.0<d/L<1.3(23-2)’1.2<d/L<1.5(26)0.5<f11/f12<1.6
(26)’0.6<f11/f12<1.5(26)”0.7<f11/f12<1.4另外,在透镜组B与透镜组C的结构为b种类、透镜组A的棱镜入射面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情况之外,最好对应于所述条件(3)-(8)、(21)、(23)、(26),另外,对应于它们进一步限定的条件((3)’、(3)”等),变为以下范围。
(3)0.9<logγB/logγ<4.5(3)’1.0<logγB/logγ<4.0(3)”1.1<logγB/logγ<3.8(4)0.25<R22R/R22F<0.75(4)’0.30<R22R/R22F<0.65(4)”0.33<R22R/R22F<0.55(5)-1.0<L/R22C<0.6(5)’-0.8<L/R22C<0.4(5)”-0.6<L/R22C<0.2(6)14<ν22F-ν22R(6)’18<ν22F-ν22R(6)”22<ν22F-ν22R(7)-1.6<(R21F+R21R)/(R21F-R21R)<0.4(7)’-1.2<(R21F+R21R)/(R21F-R21R)<0.0(7)”-0.8<(R21F+R21R)/(R21F-R21R)<-0.4(8)-1.2<L/f2R<-0.1(8)’-1.0<L/f2R<-0.2(8)”-0.9<L/f2R<-0.3(21)0.0<M3/M2<1.0(21)’0.2<M3/M2<0.9(21)”0.4<M3/M2<0.8(23)1.0<d/L<2.0
(23-1)1.1<d/L<1.7(23-2)1.2<d/L<1.8(23-1)’1.2<d/L<1.5(23-2)’1.4<d/L<1.7(26)0<f11/f12<1.1(26)’0.1<f11/f12<1.0(26)”0.2<f11/f12<0.9进而,本发明的变焦透镜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移动透镜组B、第3透镜组C、第4透镜组D构成,从而可构成小型的4组变焦透镜。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5发明中采取上述结构的理由和作用。
本发明中,采用如下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至少包含一个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的组,至少包含一个在比变倍时可动的全部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的物体侧、将光路弯曲的反射光学元件。为了将透镜入射面朝向物体侧并变薄进深,最好在拍摄光学系统的尽可能物体侧的位置、且光线高度低的空间间隔部实施光路弯曲。另外,为了不使变焦或聚焦驱动系统变复杂,最好移动组位于比弯曲位置更靠近像侧。为了尽量减小弯曲间隙,若考虑最好有助于弯曲部附近成像的全部光线高度低,则期望从弯曲部存在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组至变倍时可动的组之前的部分系统的合成焦距为负。
当具体描述作为弯曲变焦光学系统而对应的透镜结构时,是如下种类,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包含由负透镜组和光路弯曲用反射光学元件构成的第1-1组、包含一个正透镜的第1-2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2组,所述第2组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
当具体描述作为弯曲变焦光学系统而对应的另一透镜结构时,是如下种类,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包含含有入射面、射出面至少之一为凹面的、作为光路弯曲用反射光学元件的棱镜的第1-1组、包含一个正透镜的第1-2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2组,所述第2组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
此时,无论哪个种类,从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之前的折射面至反射面之后的折射面在光轴上的空气换算长度d如下所示。
(a)0.5<d/L<2.1其中,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大致为矩形)的对角线长度。
若超过该条件(a)的上限值2.1,则光学系统变大。若超过该条件(a)的下限值0.5,则有助于图像周边部成像的光束不会令人满意地到达像面,或容易产生重像。
另外,将光路弯曲的方向的视场角为25°±3°范围内的情况、约19°±3°范围内的情况下,最好分别为如下范围。
(a-1)0.8<d/L<1.9(a-2)0.5<d/L<1.5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a’-1)0.9<d/L<1.8(a’-2)0.6<d/L<1.4另外,无论哪个种类,为了适当进行近轴折射力配置,都可以平面以外的面来构成反射面。另外,设置能自由改变反射面的形状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来补偿变倍时产生的焦点位置或象差的变动,或进行聚焦,最好为了进行变倍而变为可控制形状的形状可变反射镜。
此外,也可在棱镜平面部上接合平凹透镜来构成反射光学元件。也可根据变形补偿的水平与电子摄像装置的目标尺寸的平衡关系,向最靠近物体一侧附加功率弱的正透镜。此时,最好没有第1-2组。
就这两种变焦种类而言,各个最终组最好由具有非球面的单透镜构成。对变形象差、象散、彗形象差等轴外象差的补偿非常有效。因为表示通过透镜、从而取消在物体侧产生的象差,所以若通过聚焦等动作,则打破象差的平衡。因此,最好最终组是固定的。
另外,作为实施聚焦的组,因为第1组是弯曲系统,不对应,所以最好由去除最终组的第2组之后的组来实施。尤其是使用从聚焦引起的焦距或象差的变动少的最终组至物体侧的第2个组来进行聚焦。此时,向更近距离侧的聚焦变为送出方向。并且,为了进行聚焦,最好从最终组至物体侧的第2个组与第3个组的望远端处的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光轴上空气间隔DFT满足以下条件式,(b)0.1<DFT/fT<1.5其中,fT为望远端处的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整个系统焦距。
若超过该条件(b)的上限1.5,则难以确保变焦比,若超过下限值0.1,则不能充分得到可聚焦的距离范围。
另外,最好如下所示。
(b’)0.2<DFT/fT<1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b”)0.25<DFT/fT<0.8上述两个变焦种类最好为如下变焦形式,即在第2组的像侧包含具有正折射力的第3组,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2组与第3组边改变相对间隔边移动。该方式可边高效使用间隙进行基于变倍的焦点位置补偿,边实现高的变倍率。
此时,最好将无限远聚焦时从广角端变倍到望远端时的第2组、第3组各自的移动量M2、M3之比设为(c)范围。
(c)0.5<M3/M2<2.0若超过该条件的上限值2.0,则不能使变焦比或可聚焦距离范围充分。若超过下限值0.5,则难以确保变焦比。
另外,也可如下所示。
(c’)0.7<M3/M2<1.4
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c”)0.8<M3/M2<1.25上述两个变焦种类中,因为变焦时、聚焦时移动第1组(从第1-1组至第1-2组的合成系统)对于光路弯曲系统在结构上是困难的,所以最好设为固定。另外,虽然第1-1组设为变倍时固定,但因为第1-2组移动比较容易,所以也可设为可动。此时,最好在变倍时边描绘凸的轨迹边向像侧移动。该第1-2组为了补偿色象差或变形象差等轴外象差,最好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负透镜、正透镜的两个或一个透镜构成。
并且,若加上以下结构上的限定之一,则可得到进一步高标准、性能、简单结构的弯曲变焦透镜系统,有助于摄像装置的进一步薄型化。
○第1-1组中比将光路弯曲用的反射光学元件更靠近物体侧的负透镜组在物体侧仅为一个凸的负透镜。
该配置是在维持视场角的同时、可使光学系统的进深最薄的结构。
○此时,因为若负透镜的功率不到一定程度无意义,所以将第1-1组与第1-2组的功率比设为(d)-0.8<f11/f12<1.9其中,f11是第1-1组的焦距,f12是第1-2组的焦距。无论超过该条件的上下限1.9、-0.8任一,弯曲光学元件都容易大型化。
另外,也可如下所示。
(d’)-0.6<f11/f12<1.7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d”)-0.4<f11/f12<1.5○第2组或第3组任一方为单透镜,在另一方中至少包含凹透镜。
第2组与第3组在变倍时边稍稍改变相对间隔,边向大致相同方向移动,从而可共用移动间隙,可以少的间隙将焦点位置保持一定,同时变倍,但作为其它优点,不必完成各个组的色象差的补偿。即,第2组、第3组彼此可补偿色象差。因此,也可由单透镜来构成任一方。有助于小型轻量化。
○为了尽可能小地保持第2组与第3组的相对间隔变化,最好第2组之后的合成系统的倍率以-1倍左右变倍。因此,最好望远端满足以下条件。
(e)0.7<-βRt<2.1其中,βRt为第2组之后在望远端的合成倍率(无限远物点)。
无论超过该条件的上下限2.1、0.7任一,第2组与第3组的相对间隔变化量都变大。
另外,也可如下所示。
(e’)0.8<-βRt<1.9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e”)0.85<-βRt<1.7另外,本发明的第5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至少包含一个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的组,在比变倍时可动的全部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更靠近物体侧,至少包含一个入射面、射出面至少之一为具有曲率的面的、将光路弯曲用的反射光学元件;和配置在其像侧的电子摄像元件。
这样,通过使弯曲光路用的反射光学元件(棱镜)保有折射力,可削减透镜要素数量,有助于紧凑化或成本降低。
此时,可在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的最靠近物体侧配置弯曲光路用的反射光学元件。
这样,光路弯曲元件尽可能配置在物体侧可使电子摄像装置的进深方向变薄。
另外,可将弯曲光路用的反射光学元件的入射面构成为将凹面朝向物体侧。
对于作为本发明一例的、具有从物体侧开始、按负弯月形透镜、光路弯曲棱镜的顺序构成的变焦光学系统的薄型电子摄像装置而言,通过使光路弯曲棱镜的入射面持有负的折射力,可省略该负弯月形透镜,可进一步将电子摄像装置的进深方向变薄。
此时,可将弯曲光路用的反射光学元件的入射面设为非球面。
在入射面的光轴上曲率为负值(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结构)的情况下,因为对变形象差等轴外象差的补偿不利,所以可通过导入非球面来进行该象差补偿。
另外,可将弯曲光路用的反射光学元件的射出面设为平面。
如上所述,若向入射面导入非球面,则难以确保与射出面的面间偏心精度,所以将另一个面(射出面)作为平面,可缓和面间偏心要求精度。
另外,在从广角端变倍到望远端时仅向物体侧移动的组由两个正透镜与至少一个负透镜构成,至少每个正透镜与负透镜彼此接合。
在从广角端变倍到望远端时仅向物体侧移动的组中,正透镜与负透镜的相对偏心引起的象差恶化倾向于变大。因此,最好如上所述尽可能彼此接合。
另外,在从广角端变倍到望远端时仅向物体侧移动的组由两个正透镜与一个负透镜构成,该负透镜与至少一个正透镜彼此接合。
这样,在从广角端变倍到望远端时仅向物体侧移动的组中,两个正透镜与一个负透镜共计三个透镜是最低构成要素。
电子摄像装置的薄型化除光学系统的构成手续外,对机械机构或布局手续也是重要的。尤其是采用当不进行拍摄时、将透镜容纳在主体内的所谓沉体方式是重要的。作为该机构,在本发明的透镜结构的情况下,采用如下方式,即将已位于主体内的反射光学元件从光路退避到主体内的其它空间中,将比反射光学元件更靠近物体侧、在拍摄时从主体突出的透镜组移动容纳在该空出的光路上的空间中。
另外,即便是本发明中采用的透镜结构以外的结构,只要是具有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负的第1透镜组、光路弯曲用的反射光学元件、正的第2透镜组的光学系统,则可使用将反射光学元件从光路上退避到主体内的其它空间中、并将第1透镜组移动容纳在该空出的光路上的空间中的方式。
并且,最好在第1透镜组容纳时,第2透镜组退避到比最远离拍摄时像面的位置更靠近像侧。因为第2透镜组之后有用于变倍或聚焦的移动间隙,所以为了例如在容纳时有效利用该间隙,在容纳时第2组尽可能向像侧按下,必要时,反射光学元件也可向像侧移动并容纳第1组。
在反射光学元件特别是由向薄板实施反射镜涂布的反射镜构成的情况下,在容纳时,可使反射镜退避,以使反射面弯曲,与在前的光轴垂直,所以可不需要退避间隙地容纳第1组。
另外,也可在容纳时边一个接一个地放倒反射光学元件以外的透镜边移动来形成容纳空间。
在仅由固体形成外壳、并在内部填充液体等来构成棱镜的情况下,最好抽出内部液体来变薄。
另外,若使用利用反射光学元件的光学系统,则可如下所示。
作为最优的应用例,为与帕罗棱镜方式的取景器相融合的TTL一眼反射光学系统。
例如,在包含反射光学元件的拍摄光学系统与摄像元件之间,在与包含反射光学元件反射前后的光轴的平面大致正直角的一侧,设置分割光路的第2反射面(时分或振幅分割均可),沿反射侧设置具有与第2反射面的法线大致同一平面内且大致成直角的法线的第3反射面,并且,设置第4反射面,以使反射后的光路与该拍摄光学系统的入射侧的光轴大致平行地射出。这对相机的薄型化作出大的贡献。
作为第2应用例,可以例如拍摄光学系统的入射光瞳附近为旋转中心旋转反射光学元件与比其更靠近物体侧的光学系统,改变拍摄方向。或者也可进行光学的手振摆补偿。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6-第10发明中采取上述结构的理由和作用。
在本发明的电子摄像装置中,通过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具有变倍时固定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并包含弯曲光路用的反射光学元件;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在变倍时执行与第2透镜组不同的动作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非球面的第4透镜组,在透镜系统内构成光路弯曲的变焦透镜系统,并采用该变焦透镜系统。
这样,若在最靠近物体侧的第1透镜组中设置弯曲光路用的反射光学元件,则可变薄相机的进深方向。另外,若将具有弯曲功能的透镜组设为变倍时固定,则可避免机构的复杂。
另外,在本发明中,第2透镜组与第3透镜组主要为了补偿变倍和变倍引起的像点位置变动,构成为进行各不相同的动作。尤其是因为第2透镜组是具有主要变倍功能的透镜组,所以在从广角端变倍到望远端时,仅向物体侧移动。
另外,第4透镜组具有补偿第1-第3透镜组中产生的残存轴外象差的作用,导入非球面是有效的。
另外,在这种结构的变焦透镜系统的情况下,即便所述第2透镜组与所述第3透镜组这两个透镜组由共计包含一个以上接合透镜成分的共计3个以下的少数透镜成分构成,也可进行很好的轴外象差补偿(另外,本申请中,所谓透镜成分是仅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面和最靠近像侧的透镜面与空气间隔接触,并且其间不包含空气间隔的透镜,将单透镜或接合透镜设为1单位。)。
并且,最好满足以下条件式(41)。
1.0<-βRt<2.6 …(41)其中,βRt为第2透镜组之后的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望远端中的合成倍率。
无论超过条件式(41)的上限值或低于下限值,第2透镜组与第3透镜组的相对间隔的变化量都会变大,容易产生用于使移动的透镜组移动的间隙浪费。
另外,也可满足以下条件式(41’)。
1.2<-βRt<2.3 …(41’)并且,最好满足以下条件式(41”)。
1.4<-βRt<2.0 …(41”)特别是,若第2透镜组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具有非球面的正透镜与负透镜的接合透镜成分、和正透镜构成,则可用少的透镜个数来满足条件式(41),并且,可从广角端到望远端使象差的变化极少。同时,在变倍时的F值变化方面也有利,射出光瞳位置不会接近像面,并且,变倍时的射出光瞳位置的变动也少。
另外,该第2透镜组内的两个透镜成分间的每相对偏心单位量的象差恶化程度(偏心灵敏度)容易变大,最好满足以下条件式(42)。
0.7<R21R/R21F<1.6 …(42)其中,R21R是第2透镜组的接合透镜成分中最靠近像面侧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R21F是第2透镜组的接合透镜成分中最靠近物体侧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
若超过条件式(42)的上限值,则有利于补偿整个系统的球面象差、彗形象差、象散,但缓和接合引起的偏心灵敏度的效果少。
另一方面,若低于条件式(42)的下限值,则难以补偿整个系统象差的球面象差、彗形象差、象散。
另外,也可满足以下条件式(42’)。
0.75<R21R/R21F<1.3 …(42’)并且,最好满足以下条件式(42”)。
0.8<R21R/R21F<1.3 …(42”)除上述外,若满足下面的条件式(43)、(44),则色象差补偿更好。
0<L/R21C<1.4 …(43)15<ν21F-ν21R…(44)其中,L为使用的摄像元件的对角线长度(mm),R21C是第2透镜组的接合透镜成分的接合面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另外,上述摄像元件的前提是广角端视场角包含55°以上地使用。ν21F是第2透镜组的接合透镜成分的物体侧透镜的媒介阿贝值,ν21R是第2透镜组的接合透镜成分的像侧透镜的媒介阿贝值。
若低于条件式(43)的下限值,则有利于补偿轴上色象差、倍率色象差,但容易产生球面象素的色象差,即便能很好地补偿基准波长下的球面象差,也由于短波长的球面象差变为过校正状态,变为图像中的颜色渗出的原因,不好。
另一方面,若超过条件式(43)的上限值,则轴上色象差、倍率色象差容易变得补偿不充分,容易变为短波长球面象差的校正不足状态。
若低于条件式(44)的下限值,则轴上色象差容易变得补偿不充分。
另一方面,超过条件式(44)的上限值的媒介的组合在自然界中不存在。
另外,最好满足下面的条件式(43’)、(44’)中至少之一。
0.2<L/R21C<1.2 …(43’)20<ν21F-ν21R…(44’)另外,最好满足下面的条件式(43”)、(44”)中至少之一。
0.4<L/R21C<1.0 …(43”)25<ν21F-ν21R…(44”)另外,第4透镜组最好满足以下条件式(45)。
-0.4<L/fD<0.6 …(45)其中,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fD是第4透镜组的焦距。
若超过条件(45)的下限值,则广角端的射出光瞳位置容易接近像面,另外,若超过条件式(45)的上限值,则变倍时的射出光瞳位置的移动量变大,容易变为阴影的原因。
另外,最好满足下面的条件式(45’)。
-0.2<L/fD<0.4 …(45’)并且,最好满足下面的条件式(45”)。
0<L/fD<0.2 …(45”)
另外,由正透镜与负透镜两个透镜来构成第4透镜组,另外,若满足正面的条件式(46),则利于补偿色象差。
15<ν4P-ν4N…(46)其中,ν4P是第4透镜组的正透镜在媒介的d线基准下的阿贝值,ν4N是第4透镜组的负透镜在媒介的d线基准下的阿贝值。
若低于条件式(46)的上限值,则倍率色象差容易变得补偿不充分。
另一方面,超过条件式(46)的上限值的媒介的组合在自然界中不存在。
另外,最好满足下面的条件式(46’)。
20<ν4P-ν4N…(46’)并且,最好满足下面的条件式(46”)。
25<ν4P-ν4N…(46”)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变焦透镜的第1透镜组。
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第1透镜组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具有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的前侧副组、用于弯曲光路的反射光学元件、和具有负的折射力的后侧副组构成。因为光路弯曲光学元件必需某个一定量的光路长度,所以入射光瞳容易变深,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倍率,第2透镜组之后的焦距变长,移动间隙容易变大,两者相反。因此,最好由两个光学要素分担第1透镜组的负折射力,并配置在光路弯曲光学元件的前后。另外,此时最好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7)、(48)。
0.5<(R11F+R11R)/(R11F-R11R)<5.0 …(47)0<f11/f12<1.2 …(48)其中,R11F为第1透镜组的前侧副组负透镜在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R11R为第1透镜组的前侧副组负透镜在像侧的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f11为第1透镜组的前侧副组的焦距,f12为第1透镜组的后侧副组的焦距。
条件式(47)是规定第1透镜组的前侧副组的负透镜形状因素的条件式。
若超过条件式(47)的上限值,则容易与光路弯曲光学元件干涉,若避免干涉,则进深尺寸变大,不好。
另一方面,若低于条件式(47)的下限值,则难以进行变形象差等的象差补偿。
条件式(48)是规定第1透镜组的前侧副组与后侧副组的焦距比的条件式。
若超过条件式(48)的上限值,则入射光瞳容易变深。
另一方面,若低于条件式(48)的下限值,则为了确保倍率,第2透镜组之后的焦距变长,移动间隙容易变大。
另外,最好满足下面的条件式(47’)、(48’)。
0.8<(R11F+R11R)/(R11F-R11R)<4.0…(47’)0<f11/f12<1.0 …(48’)另外,最好满足下面的条件式(47”)、(48”)。
1.0<(R11F+R11R)/(R11F-R11R)<3.0…(47”)0<f11/f12<0.8 …(48”)为了变薄进深尺寸,在由一个负透镜构成前侧副组的关系上,主要以轴外象素的补偿为目的,向前侧副组中导入非球面,后侧副组主要负担色象差或望远侧球面象素的补偿,由两个透镜成分构成。
并且,就由两个透镜成分形成的空气透镜部分而言,最好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9)0.4<(R12R/R13F)P<1.6 …(49)其中,R12R为第1透镜组的后侧副组的两个透镜成分之间形成的空气透镜在物体侧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R13F为第1透镜组的后侧副组的两个透镜成分之间形成的空气透镜在像面侧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另外,两个透镜成分从物体侧开始的顺序在按负透镜成分、正透镜成分的顺序配置的情况下设为P=1,在按正透镜成分、负透镜成分的顺序配置的情况下设为P=-1。
若低于条件式(49)的上限值,则望远侧球面象差的高次成分变大,容易导致像的对比度降低。
另一方面,若超过条件式(49)的上限值,则容易导致望远侧球面象差的补偿不充分。
另外,最好满足下面的条件式(49’)。
0.5<(R12R/R13F)P<1.4 …(49’)并且,最好满足下面的条件式(49”)。
0.6<(R12R/R13F)P<1.2 …(49”)另外,将构成第1透镜组的后侧副组的两个透镜成分中的至少一个设为接合正透镜与负透镜的接合透镜成分,在构成接合透镜的正透镜中使用高分散的媒介,在负透镜中使用低分散的媒介。
并且,最好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0)、(51)。
3<νA2N-νA2P<40…(50)0.2<Q·L/RA2C<10 …(51)其中,νA2N为所述第1透镜组的后侧副组中接合透镜成分的负透镜在媒介的d线基准下的阿贝值,νA2P为所述第1透镜组的后侧副组中接合透镜成分的正透镜在媒介的d线基准下的阿贝值,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RA2C为所述第1透镜组的后侧副组中的接合透镜成分的接合面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另外,在所述第1透镜组的后侧副组中的接合透镜成分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负透镜、正透镜时,设Q=1,从物体侧开始为正透镜、负透镜时,设Q=-1。
若低于条件式(50)的下限值或超过条件式(50)的上限值时,轴上色象差、倍率色象差的同时补偿变得困难。
若低于条件式(51)的下限值,则容易产生球面象差的色象差,尤其是即便能很好补偿基准波长下的球面象差,也由于短波长的球面象差变为过校正状态,变为图像中的颜色渗出的原因,不好。
另一方面,若超过条件式(51)的上限值,则接合偏心灵敏度变大,不好。
另外,最好满足下面的条件式(50’)、(51’)。
6<νA2N-νA2P<35 …(50’)0.3<Q·L/RA2C<0.8 …(51’)另外,最好满足下面的条件式(50”)、(51”)。
9<νA2N-νA2P<30 …(50”)0.4<Q·L/RA2C<0.65 …(51”)另外,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中的聚焦最好在光轴上使第3透镜组前后来进行。另外,若第4透镜组总是固定,则在可简化机构上,从减少变倍时或聚焦时的象差变动的观点看是好的。
因此,在本发明的光路弯曲式变焦透镜的情况下,伴随摄像元件小型化的光学系统的小型化的比例比上述镜筒沉体式的变焦透镜大。
因此,为了进一步变薄相机,对于变焦透镜在广角端的开放F值,越是将电子摄像元件的水平象素间距a(微米)变为满足以下关系式(52)F≥a …(52)的关系,越是使用小的电子摄像元件,若使用本发明的变焦透镜,则有效。此时,进行下述的手续会更好。
若摄像元件变小,则象素间隔也成正比地变小,衍射影响引起的画质恶化不能忽视。尤其是广角端的开放F值与使用的电子摄像元件的水平象素间距a(微米)的关系在缩小到满足上述条件式(52)的情况下,仅能开放使用。
因此,确定F值的开口光圈将内径设为固定,并且还进行开口光圈的插拔或伸缩交换。因此,配置与所述开口光圈相邻的折射面中至少一个,使凸面朝向所述开口光圈(在本发明中,相当于相邻像侧的折射面),从所述开口光圈向下到光轴的垂线与光轴的交点距所述凸面的面顶部为0.5mm以内,或所述凸面与包含至开口光圈部位的背面的开口光圈部件的内径部交叉或接触。由此,不必以前明显占据间隙的开口光圈的间隙,大幅度节约间隙,对小型化作出明显贡献。
另外,在光量调节上,也可使用透过率可变单元来代替开口光圈。透过率可变单元无论放入光路的哪个位置都不成问题,所以最好原样放入有间隙余裕的空间中。尤其是在本发明的情况下,最好插入为了变倍而移动的透镜组与摄像元件之间。作为透过率可变单元,可使用透过率可通过电压等变化的单元,也可插拔或伸缩交换具有不同透过率的多个滤波器来组合。另外,最好将调节导入电子摄像元件中的光束的感光时间的快门配置在与开口光圈不同的空间中。
另外,在广角端的开放F值与使用的电子摄像元件的水平象素间距a(微米)的关系上,在满足上述条件式(52)(F≥a)的情况下,也可没有光学低通滤波器。即,变焦透镜系统与摄像元件之间的光路上的媒介仅全部为空气或非结晶媒介即可。这是因为基本上没有为了衍射与几何象差引起的成像特性恶化而产生往复变形得到的频率成分。或者,位于所述变焦透镜系统与所述电子摄像元件之间的各个光学元件的媒介交界面大致全部为平面,并且,也可以是使用光学低通滤波器等没有空间频率特性变换作用的部件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变焦透镜最好满足以下条件式(53)。
1.8<fT/fW…(53)
其中,fT为望远端处的变焦透镜整个系统的焦距,fW为广角端处的变焦透镜整个系统的焦距。
若低于条件式(53)的下限值,则变焦透镜整个系统的变倍比会变得比1.8还小。
另外,最好fT/fW不超过5.5。
若超过5.5,则变倍比变大,变倍时移动的透镜组的移动量变大,导致弯曲光路方向上的大型化,不能实现紧凑的摄像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中使用的电子摄像元件中,前提是广角端全视场角具有55度以上的度数。55度是电子摄像装置中通常求出的广角端全视场角。
另外,电子摄像装置中的广角端全视场角最好为80度以下。
若上述广角端全视场角超过80度,则容易引起变形象差,另外,难以小型地构成第1透镜组。因此,难以薄型化电子摄像装置。
以上提供了一种在对变焦透镜部变薄沉体厚度的同时还使成像性能变好的手段。
下面,说明变薄滤波器类的情况。在电子摄像装置中,通常向比摄像元件更靠近物体侧插入一定厚度的某个红外吸收滤波器,以使红外光不入射到摄像面。考虑将其置换成没有厚度的涂层。当然,变薄具有次要的效果。若向比位于变焦透镜系统后方的摄像元件更靠近物体侧,导入波长600nm下的透过率(τ600)为80%以上、700nm下的透过率(τ700)为8%以下的近红外锐分割涂层,则与吸收类型相比,700nm以上的近红外区域的透过率变低,并且,相对地红侧的透过率变高,作为具有补色镶嵌滤波器的CCD等固体摄像元件的缺陷的蓝紫侧的品红化倾向通过增益调整被缓和,可得到具有原滤色镜的CCD等固体摄像元件的色再现。另外,不仅原色补色,象植物或人肌肤那样在近红外区域具有强反射率的物体的色再现也被改善。
即,期望满足(28)τ600/τ550≥0.8(29)τ700/τ550≤0.08。其中,τ600为波长550nm下的透过率。
另外,条件(28)、(29)之一或二者也可如下所示。
(28)’τ600/τ550≥0.85(29)’τ700/τ550≤0.05并且,条件(28)、(29)之一或二者也可如下所示。尤其是最好二者如下所示。
(28)”τ600/τ550≥0.9(29)”τ700/τ550≤0.03CCD等固体摄像元件的再一缺陷在于对近紫外域的波长550nm的灵敏度比人眼高得多。这也使得近紫外域的色象差引起的图像边缘部的色渗出明显。尤其是若小型化光学系统则是致命的。因此,若在光路上插入波长400nm下的透过率(τ400)与550nm下的透过率(τ550)的比低于0.08、440nm下的透过率(τ440)与550nm下的透过率(τ550)的比超过0.4等吸收体或反射体,则不会丧失色再现上必需的波长域(保持良好的色再现不变),大量减轻色渗出等噪声。
即,期望满足(30)τ400/τ550≤0.08(31)τ440/τ550≥0.4另外,条件(30)、(31)之一或二者也可如下所示。
(30)’τ400/τ550≤0.06(31)’τ440/τ550≥0.5并且,条件(30)、(31)之一或二者也可如下所示。尤其是最好二者如下所示。
(30)”τ400/τ550≤0.04(31)”τ440/τ550≥0.6另外,这些滤波器的设置部位最好在成像光学系统与摄像元件之间。
另一方面,在补滤色镜的情况下,根据该透过光能量的高度,与带原滤色镜的CCD相比,实质的灵敏度高,并且有利于析像,所以使用小型CCD时的优点大。
另外,为了使光学系统短、薄,最好尽可能将作为另一滤波器的光学低通滤波器变薄。一般光学低通滤波器利用水晶等单轴结晶具有的双折射作用,但结晶轴与变焦透镜的光轴所成角度为35度至55度的范围,并且,在包含向像面投影各个结晶轴时的方向各不相同的多个或单独的水晶光学低通滤波器的情况下,其中沿变焦透镜光轴上的厚度最厚的滤波器的厚度tLPF(mm)最好满足以下条件。
(32)0.08<tLPF/a<0.16(a<4微米时)0.075<tLPF/a<0.15 (a<3微米时)其中,tLPF(mm)是在与沿变焦透镜光轴最厚的滤波器所成角度为35度至55度范围内、具有一个结晶轴的光学低通滤波器的厚度,a是电子摄像元件的水平象素间距(单位微米)。
由一个或多个构成的光学低通滤波器中最厚的滤波器的厚度被设定成通过奈奎斯特界限频率,逻辑上对比度变为零,大致为a/5.88(mm)。若比这厚,则虽对防止波纹条纹等伪信号有效,但不能充分发挥电子摄像元件具有的分解率,若变薄,则不能充分去除波纹条纹等伪信号。但是,波纹条纹等伪信号与变焦透镜等拍摄透过的成像性能关联也很深,在成像性能高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波纹条纹等伪信号,所以光学低通滤波器最好设定得稍厚,在相反的情况下,最好设定得稍薄。
另一方面,因为象素间距变小,通过成像透镜系统的衍射的影响,奈奎斯特界限以上的频率成分的对比度减少,所以波纹条纹等伪信号的产生变少。因此,若比a/5.88(mm)薄数%至数十%左右,则最好相当于奈奎斯特界限的频率以下的空间频率下的对比度提高。
另外,最好如下所示。
(32)’0.075<tLPF/a<0.15(a<4微米时)0.07<tLPF/a<0.14 (a<3微米时)并且,最好如下所示。
(32)”0.07<tLPF/a<0.14 (a<4微米时)0.065<tLPF/a<0.13 (a<3微米时)另外,a<4微米时,若光学低通滤波器变薄,则加工困难,所以不会过薄,即即便超过条件(32)、(32)’、(32)”的上限,也存在提高对比度变为零的空间频率(截止频率)的其它方法。这可随着光学低通滤波器的结晶轴与变焦透镜的光轴所成角度为15度至35度的范围、或从55度至75度的情况不同来省略光学低通滤波器。该角度范围在入射光向常光线与异常光线的分离量为45度附近时变得较少,当为0度或90度时不分离(其中,在90度的情况下,二者产生速度差和相位差…λ/4板的原理)。
另外,若上述象素间距变小,则在衍射的影响下,与其相一致的高的空间频率的成像性能恶化,所以难以增大F序号。因此,变为相机时的开口光圈的种类仅为几何象素引起的恶化的大的开放、与衍射界限附近的光圈值这两种。此时,也可没有所述光学低通滤波器。
尤其是象素间距小、开放时的成像性能最好的情况下等,作为限制至摄像面的入射光束尺寸的手段,也可以是内径可变、或不使用与内径不同的相置换的方法、内径始终固定的开口光圈。此时,邻接开口光圈的透镜面的至少一方将凸面朝向该开口光圈,当任一相邻的透镜面贯穿开口光圈内径部时,不会有光圈引起的间隙浪费,有助于光学系统的全长缩短。另外,所谓开口光圈最好在包含一个以上隔开透镜面的光轴的任一空间中配置透过率为90%以下的光学元件(若可能,最好入射面、射出面都为平面。),或具有与透过率不同的其它光学元件置换的部件。
或者,作为如下电子摄像装置,即具有开口尺寸固定的多个开口,将其中的一个插入第1组的最靠近像侧的透镜面与第3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面之间的任一光路内,并且,通过可与其它开口交换,可调节像面照度,最好在该多个开口中的部分开口内,具有对550nm的透过率分别不同且不足80%的媒体,进行光量调节。或者,最好是如下电子摄像装置,即在实施调节以变为相当于a(微米)/F序号<0.4的F值的光量的情况下,在开口内具有对550nm的透过率分别不同且不足80%的媒体。例如,根据开放值,在上述条件的范围之外,没有该媒体或作为对550nm的透过率为91%以上的伪媒介,最好在范围内时,在有衍射影响的情况下,不减小开口光圈直径,而通过ND滤波器来调节光量。
另外,根据上述多个开口各自的直径分别与F值成反比减小,也可代替ND滤波器,在开口内放入频率特性各不相同的光学低通滤波器。因为就拉入而言,衍射恶化变大,所以最好在开口直径变小的情况下,将光学滤波器的频率特性设定得高。
另外,就广角端的开放F值与使用的象素间距a微米的关系而言,在满足F/a的情况下,也可没有光学低通滤波器。即,变焦透镜系统与电子摄像元件间的光路上的媒介全部为空气或仅为非结晶媒介。这是因为基本上没有由于衍射与几何象素引起的成像性能的恶化而使往复变形产生得到的频率成分。
另外,上述各条件式的限定即便仅是各自上限值的限定或仅是下限值的限定,也当然适用。另外,后述各实施例的对应于该条件式的值也可变更至各条件式的上限或下限。


图1是本发明的变焦透镜实施例1的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广角端(a)、中间状态(b)、望远端(c)的透镜截面图。
图2是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3是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4是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5是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6是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7是实施例7的变焦透镜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8是实施例8的变焦透镜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9是实施例9的变焦透镜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10是实施例10的变焦透镜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11是实施例11的变焦透镜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12是实施例12的变焦透镜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13是实施例13的变焦透镜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14是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弯曲时的光路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电子摄像装置中使用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的实施例14在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广角端(a)、中间状态(b)、望远端(c)的透镜截面图。
图16是实施例15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17是实施例16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18是实施例17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19是实施例18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20是实施例19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21是实施例20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22是实施例21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23是实施例22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24是实施例23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25是实施例24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26是实施例25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与图1一样的透镜截面图。
图2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电子摄像装置中使用的变焦透镜实施例26的光学结构的沿光轴的截面图。
图28是表示根据实施例26的变焦透镜在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光学结构的广角端(a)、中间状态(b)、望远端(c)的透镜截面图。
图2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电子摄像装置中使用的变焦透镜实施例27的光学结构的沿光轴的截面图。
图30是表示根据实施例27的变焦透镜在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光学结构的广角端(a)、中间状态(b)、望远端(c)的透镜截面图。
图3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电子摄像装置中使用的变焦透镜实施例28的光学结构的沿光轴的截面图。
图32是表示根据实施例26的变焦透镜在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光学结构的广角端(a)、中间状态(b)、望远端(c)的透镜截面图。
图3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的沉体方式一例的图。
图34是由反射镜构成光路弯曲用反射光学元件时的一个沉体方式的原理图。
图35是由反射镜构成光路弯曲用反射光学元件时的另一个沉体方式的原理图。
图36是由液体棱镜或可变形棱镜构成光路弯曲用反射光学元件时的另一个沉体方式的原理图。
图37是由形状可变反射镜构成光路弯曲用反射光学元件时的聚焦方式的原理图。
图38是说明形状可变反射镜的面形状用的原理图。
图39是由形状可变反射镜构成光路弯曲用反射光学元件时的手振摆补偿方式的原理图。
图40是从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分割取景器光路的结构的原理图。
图41是用于说明由电子摄像元件进行拍摄时的有效摄像面的对角线长度的图。
图42是表示近红外锐分割涂层的一例的透过率特性的图。
图43是表示设置在低通滤波器射出面侧的滤色镜的一例的透过率特性的图。
图44是表示补色镶嵌滤波器的滤色镜配置的图。
图45是表示补色镶嵌滤波器的波长特性的一例的图。
图46是表示各实施例的亮度光圈的部分一例细节的斜视图。
图47是表示各实施例的亮度光圈的部分另一例细节的图。
图48是表示组装本发明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的数码相机的外观的前方斜视图。
图49是图48的数码相机的后方斜视图。
图50是图48的数码相机的截面图。
图51是打开将本发明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作为对物光学系统组装的个人计算机盖的前方斜视图。
图52是个人计算机的拍摄光学系统的截面图。
图53是图51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54是将本发明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作为对物光学系统组装的便携电话的正面图、侧面图、其拍摄光学系统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首先说明本发明的第1-第5发明的变焦透镜的实施例1-25。
图1-图13中分别示出实施例1-13的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广角端(a)、中间状态(b)、望远端(c)的透镜截面图。图1-图12中,用G1表示第1透镜组,用S表示光圈,用G2表示第2透镜组,用G3表示第3透镜组,用G4表示第4透镜组,用LF表示光学低通滤波器,用CG表示作为电子摄像元件的CCD的盖玻璃,用I表示CCD的像面。另外,用P表示将第1透镜组中G1中的光路弯曲棱镜(prism)展开的平行平板。另外,图13中,用G1-1表示第1-1透镜组,用G1-2表示第1-2透镜组,用P表示光路弯曲棱镜,,用G2表示第2透镜组,用G3表示第3透镜组,用G4表示第4透镜组,用IC表示近红外分割涂层面,用LF表示光学低通滤波器,用CG表示作为电子摄像元件的CCD的盖玻璃,用I表示CCD的像面,将从物体侧开始顺序配置的近红外分割涂层面IC、光学低通滤波器LF、盖玻璃CG固定配置在最终组G4与像面I之间。在这些实施例中,光学低通滤波器LF的最大厚度如后所述。另外,就近红外锐分割涂层而言,例如对光学低通滤波器LF直接实施涂层,另外,也可另外配置红外分割吸收滤波器,或也可使用在透明平板的入射面上进行近红外锐分割(sharpcut)涂层的滤波器。
光路弯曲棱镜P作为代表例,例如图14中示出的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无限远物点聚焦的弯曲时的光路图所示,构成为90度弯曲光路的反射棱镜。另外,实施例1-13中的有效摄像区域的纵横比为3∶4,弯曲方向为横向。
另外,图15-图26中分别示出实施例14-25的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望远端(a)、中间状态(b)、广角端(c)的透镜截面图。各图中,用G1表示第1组,用G1-1表示第1-1组,用G1-2表示第1-2组,用G2表示第2组,用G3表示第3组,用G4表示第4组,用G5表示第5组,用P表示光路弯曲棱镜,用S表示开口光圈(独立的情况),用IF表示近红外分割滤波器,用IC表示近红外分割涂层面,用LF表示低通滤波器,用CG表示作为电子摄像元件的CCD的盖玻璃,用I表示CCD的像面,将从物体侧开始顺序配置的近红外分割滤波器IF、低通滤波器LF、盖玻璃CG或近红外分割涂层面IC、低通滤波器LF、盖玻璃CG固定配置在最终组与像面I之间。
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如图1所示,由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由一个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3透镜组G3、由一个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G4构成,其中,第1透镜组G1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光路弯曲棱镜P、双凹负透镜和双凸正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开口光圈S、双凸正透镜、双凸正透镜与双凹负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固定,第2透镜组G2与开口光圈S一起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暂且拉宽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则之后边回缩边向物体侧移动。为了聚焦到近距离的被摄体上,向物体侧送出第3透镜组G3。
非球面被用于第1透镜组G1的双凹负透镜的像面侧面、第2透镜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的像面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如图2所示,由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由一个凸向像面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G4构成,其中,第1透镜组G1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光路弯曲棱镜P、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和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开口光圈S、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与双凸正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第3透镜组G3由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与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和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固定,第2透镜组G2与开口光圈S一起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边拉宽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边向物体侧移动。为了聚焦到近距离的被摄体上,向物体侧送出第3透镜组G3。
非球面被用于第1透镜组G1的光路弯曲棱镜P之后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3透镜组G3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的像面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如图3所示,由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由一个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G4构成,其中,第1透镜组G1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光路弯曲棱镜P、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和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开口光圈S、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与双凸正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第3透镜组G3由凸向物体侧的弯月形透镜、和双凸正透镜与凸向像面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固定,第2透镜组G2与开口光圈S一起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暂且拉宽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则之后边回缩边向物体侧移动。为了聚焦到近距离的被摄体上,向物体侧送出第3透镜组G3。
非球面被用于第1透镜组G1的光路弯曲棱镜P紧后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3透镜组G3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的像面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如图4所示,由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由双凸正透镜与双凹负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3透镜组G3、由一个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G4构成,其中,第1透镜组G1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光路弯曲棱镜P、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和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开口光圈S、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与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和双凸正透镜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固定,第2透镜组G2与开口光圈S一起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暂且拉宽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则之后边回缩边向物体侧移动。为了聚焦到近距离的被摄体上,向物体侧送出第3透镜组G3。
非球面被用于第1透镜组G1的光路弯曲棱镜P之后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2透镜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的像面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如图5所示,由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由一个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与凸向像面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G4构成,其中,第1透镜组G1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光路弯曲棱镜P、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和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开口光圈S、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与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和双凸正透镜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固定,第2透镜组G2与开口光圈S一起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暂且边拉宽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边向像面侧移动,之后边回缩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边向物体侧移动。为了聚焦到近距离的被摄体上,向物体侧送出第3透镜组G3。
非球面被用于第1透镜组G1的光路弯曲棱镜P之后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2透镜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等4个面中。
实施例6的变焦透镜如图6所示,由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由一个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与凸向像面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G4构成,其中,第1透镜组G1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光路弯曲棱镜P、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和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开口光圈S、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与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和双凸正透镜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固定,第2透镜组G2与开口光圈S一起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暂且边拉宽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边向像面侧移动,之后边回缩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边向物体侧移动。为了聚焦到近距离的被摄体上,向物体侧送出第3透镜组G3。
非球面被用于第1透镜组G1的光路弯曲棱镜P之后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2透镜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的最靠近物体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7的变焦透镜如图7所示,由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由一个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与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G4构成,其中,第1透镜组G1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光路弯曲棱镜P、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和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开口光圈S、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与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和双凸正透镜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固定,第2透镜组G2与开口光圈S一起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暂且边拉宽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边向像面侧移动,之后边回缩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边向物体侧移动。为了聚焦到近距离的被摄体上,向物体侧送出第3透镜组G3。
非球面被用于第1透镜组G1的最靠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2透镜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的最靠近像面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8的变焦透镜如图8所示,由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由一个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与凸向像面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G4构成,其中,第1透镜组G1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光路弯曲棱镜P、和双凹负透镜与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开口光圈S、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与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和双凸正透镜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固定,第2透镜组G2与开口光圈S一起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暂且边拉宽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边向像面侧移动,之后边回缩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边向物体侧移动。为了聚焦到近距离的被摄体上,向物体侧送出第3透镜组G3。
非球面被用于第1透镜组G1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2透镜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的最靠近像面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9的变焦透镜如图9所示,由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由一个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与凸向像面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G4构成,其中,第1透镜组G1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光路弯曲棱镜P、和凸向像面侧的负弯月形透镜与凸向像面侧的正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开口光圈S、双凸正透镜、和凸平正透镜与平凹负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固定,第2透镜组G2与开口光圈S一起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暂且拉宽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之后边回缩边向物体侧移动。为了聚焦到近距离的被摄体上,向物体侧送出第3透镜组G3。
非球面被用于第1透镜组G1的最靠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2透镜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的最靠近物体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10的变焦透镜如图10所示,由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由一个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3透镜组G3、由凸向像面侧的负弯月形透镜与凸向像面侧的正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G4构成,其中,第1透镜组G1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光路弯曲棱镜P、双凹负透镜、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开口光圈S、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与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和双凸正透镜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固定,第2透镜组G2与开口光圈S一起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暂且边拉宽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边向像面侧移动,之后边回缩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边向物体侧移动。为了聚焦到近距离的被摄体上,向物体侧送出第3透镜组G3。
非球面被用于第1透镜组G1的光路弯曲棱镜P之后的双凹负透镜的像面侧面、第2透镜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的最靠近像面侧面等4个面中。
实施例11的变焦透镜如图11所示,由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由一个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3透镜组G3、由凸向像面侧的负弯月形透镜与凸向像面侧的正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G4构成,其中,第1透镜组G1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光路弯曲棱镜P、双凹负透镜、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开口光圈S、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与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和双凸正透镜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固定,第2透镜组G2与开口光圈S一起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暂且边拉宽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边向像面侧移动,之后边回缩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边向物体侧移动。为了聚焦到近距离的被摄体上,向物体侧送出第3透镜组G3。
非球面被用于第1透镜组G1的光路弯曲棱镜P之后的双凹负透镜的两个面、第2透镜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的最靠近像面侧面等4个面中。
实施例12的变焦透镜如图12所示,由第1透镜组G1、第2透镜组G2、由一个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3透镜组G3、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与双凸正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G4构成,其中,第1透镜组G1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光路弯曲棱镜P、双凹负透镜、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开口光圈S、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与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和双凸正透镜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1透镜组G1、第4透镜组G4固定,第2透镜组G2与开口光圈S一起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暂且边拉宽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边向像面侧移动,之后边回缩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边向物体侧移动。为了聚焦到近距离的被摄体上,向物体侧送出第3透镜组G3。
非球面被用于第1透镜组G1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2透镜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的最靠近像面侧面3个面中。
另外,以上实施例1-12的第1透镜组G1构成本发明的透镜组A,第2透镜组G2构成本发明的透镜组B。
实施例13的变焦透镜如图13所示,用由与凹平负透镜等效的光路弯曲棱镜P构成的第1-1透镜组G1-1、由凹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与凹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1-2透镜组G1-2、第2透镜组G2、由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3透镜组G3、由凸向像面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G4构成,其中,第2透镜组G2由开口光圈S、双凸正透镜、和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与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在暂且拉宽之间的间隔后,边回缩边向物体侧移动。
非球面被用于第1-1透镜组G1-1的光路弯曲棱镜P的物体侧面、第2透镜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的正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3个面中。
另外,在实施例13中,第1-1透镜组G1-1与第1-2透镜组G1-2构成本发明的透镜组A,第2透镜组G2构成本发明的透镜组B。
另外,实施例13也是本发明的第6变焦透镜,βRt=-1.36309。另外,本发明的第6变焦透镜中,第1透镜组是具有凹面朝向物体侧的透过面的、弯曲光路的棱镜A1、与至少包含正透镜的副组A2的实例。
实施例14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如图15所示,用由与双凹负透镜等效的光路弯曲棱镜P构成的第1-1组G1-1、由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1-2组G1-2、由开口光圈与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2组G2、由双凸正透镜与双凹负透镜的接合透镜和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3组G3、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4组G4、由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5组G5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2组G2与第3组G3在暂且拉宽之间的间隔后,边回缩边向物体侧移动,第4组G4边拉宽与第3组G3的间隔边向物体侧移动。
非球面被用于第1-2组G1-2的双凸正透镜的物体侧面、第2组G2的双凸正透镜的物体侧面、第4组G4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5组G5的双凸正透镜的像面侧面等4个面中。
实施例15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如图16所示,用由与双凹负透镜等效的光路弯曲棱镜P构成的第1-1组G1-1、由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1-2组G1-2、第2组G2、由双凸正透镜与凸向像面侧的负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3组G3、由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4组G4构成,其中,第2组G2由独立移动的开口光圈S、双凸正透镜与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和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2组G2与第3组G3边相互拉宽间隔,边向物体侧移动。配置在第1-2组G1-2与第2组G4之间的开口光圈S也边回缩第1-2组G1-2与第2组G4间的间隔边向物体侧移动。
非球面被用于第1-2组G1-2的双凸正透镜的物体侧面、第2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组G4的正弯月形透镜的物体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16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如图17所示,用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与同平行平面板等效的光路弯曲棱镜P构成的第1-1组G1-1、由双凹负透镜与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1-2组G1-2、由开口光圈与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2组G2、由双凸正透镜、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双凸正透镜和凸向像面侧的负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3组G3、由凸向像面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4组G4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2组G2与第3组G3在暂且拉宽之间的间隔后,边回缩边向物体侧移动。
非球面被用于第1-2组G1-2的双凸正透镜的物体侧面、第3组G3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组G4的正弯月形透镜的物体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17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如图18所示,用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与同平行平面板等效的光路弯曲棱镜P构成的第1-1组G1-1、由双凹负透镜与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1-2组G1-2、由开口光圈、双凸正透镜、双凸正透镜和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2组G2、由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3组G3、由凸向像面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4组G4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2组G2与第3组G3在暂且拉宽之间的间隔后,边回缩边向物体侧移动。
非球面被用于第1-2组G1-2的双凸正透镜的物体侧面、第2组G2的光圈后的双凸正透镜的物体侧面、第4组G4的正弯月形透镜的物体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18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如图19所示,用第1组G1、由开口光圈与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2组G2、由双凸正透镜与双凹负透镜的接合透镜和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3组G3、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4组G4、由凸向物体侧的正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5组G5构成,其中,第1组G1由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和与平行平面板等效的光路弯曲棱镜P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2组G2与第3组G3在暂且拉宽之间的间隔后,边回缩边向物体侧移动,第3组G3与第4组G4边拉宽之间的间隔边向物体侧移动,第5组G5稍向像面侧移动。
非球面被用于第1组G1的双凸正透镜的像面侧面、第2组G2的双凸正透镜的物体侧面、第4组G4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5组G5的正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等4个面中。
实施例19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如图20所示,用由双凸正透镜、双凹负透镜和与平行平面板等效的光路弯曲棱镜P构成的第1组G1、由开口光圈、双凸正透镜和凸向像面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2组G2、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3组G3、由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4组G4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2组G2与第3组G3边拉宽之间的间隔边向物体侧移动,第4组G4在描绘凸向像面侧的轨迹的同时,在望远端稍向物体侧移动。
非球面被用于第1组G1的双凹负透镜的物体侧面、第2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3组G3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20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如图21所示,用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与同平行平面板等效的光路弯曲棱镜P构成的第1-1组G1-1、由双凹负透镜与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1-2组G1-2、由开口光圈、双凸正透镜、双凸正透镜与凸向像面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凸向物体侧的两个负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2组G2、由凸向像面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3组G3、由凸向像面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4组G4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2组G2与第3组G3在暂且拉宽之间的间隔后,边回缩边向物体侧移动。
非球面被用于第1-1组G1-1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2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组G4的正弯月形透镜的物体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21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如图22所示,用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与同平行平面板等效的光路弯曲棱镜P构成的第1-1组G1-1、由双凹负透镜与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1-2组G1-2、由开口光圈、双凸正透镜、双凸正透镜与双凹负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2组G2、由凸向像面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3组G3、由凸向像面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4组G4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2组G2与第3组G3在暂且拉宽之间的间隔后,边回缩边向物体侧移动。
非球面被用于第1-1组G1-1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2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组G4的正弯月形透镜的物体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22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如图23所示,用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与同平行平面板等效的光路弯曲棱镜P构成的第1-1组G1-1、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和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1-2组G1-2、由开口光圈和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2组G2、由双凸正透镜、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双凸正透镜与双凹负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3组G3、由凸向像面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4组G4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2组G2与第3组G3在暂且拉宽之间的间隔后,边稍回缩边向物体侧移动。
非球面被用于第1-2组G1-2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3组G3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组G4的正弯月形透镜的物体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23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如图24所示,用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与同平行平面板等效的光路弯曲棱镜P构成的第1-1组G1-1、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和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1-2组G1-2、由开口光圈、双凸正透镜和凸向像面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2组G2、由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双凸正透镜与双凹负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3组G3、由凸向像面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4组G4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2组G2与第3组G3在暂且拉宽之间的间隔后,边回缩边向物体侧移动。
非球面被用于第1-2组G1-2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3组G3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组G4的正弯月形透镜的物体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24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如图25所示,用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与同平行平面板等效的光路弯曲棱镜P构成的第1-1组G1-1、由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和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1-2组G1-2、由开口光圈、双凸正透镜和凸向像面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2组G2、由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凸平正透镜与平凹负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3组G3、由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4组G4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2组G2与第3组G3在暂且拉宽之间的间隔后,边回缩边向物体侧移动。
非球面被用于第1-2组G1-2的负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第3组G3的正弯月形透镜的物体侧面、第4组G4的双凸正透镜的像面侧面3个面中。
实施例25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如图26所示,用由与凹平负透镜等效的光路弯曲棱镜P构成的第1-1组G1-1、由凹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和凹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1-2组G1-2、由开口光圈、双凸正透镜、凸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和凸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的第2组G2、由双凸正透镜构成的第3组G3、由凸向像面侧的正弯月形透镜构成的第4组G4构成,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第2组G2与第3组G3在暂且拉宽之间的间隔后,边回缩边向物体侧移动。
非球面被用于第1-1组G1-1的光路弯曲棱镜P的物体侧面、第2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面、第4组G4的正弯月形透镜的像面侧面3个面中。
下面示出上述各实施例的数值数据,记号除上述外,f是整个系统焦距,2ω是视场角,FNO是F序号,WE是广角端,ST是中间状态,TE是望远端,r1、r2…是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1、d2…是各透镜面之间的间隔,nd1、nd2…是各透镜的d线折射率,νd1、νd2…是各透镜的阿贝值。另外,非球面形状在将x设为以光的行进方向为正的光轴、将y设为与光轴正交的方向时,用下式表示。
X=(y2/r)/[1+{1-(K+1)(y/r)2}1/2]+A4y4+A6y6+A8A8+A10Y10其中,r为近轴曲率半径,K为圆锥系数,A4、A6、A8、A10分别是4次、6次、8次、10次的非球面系数。
实施例1r1=14.8444d1=1.2000 nd1=1.80610νd1=40.92r2=7.9462 d2=2.9000r3=∞ d3=12.5000nd2=1.78590νd2=44.20r4=∞ d4=0.4100r5=-29.2456 d5=1.0000 nd3=1.80610νd3=40.92r6=9.2661(非球面) d6=1.0000r7=15.5357d7=1.8200 nd4=1.71736νd4=29.52r8=-23.5495 d8=(可変)r9=∞(絞り) d9=1.0000r10=8.5761(非球面)d10=2.3000nd5=1.80610νd5=40.92r11=-36.3441 d11=0.1500r12=15.2953 d12=2.7000nd6=1.69350νd6=53.21r13=-15.0000 d13=0.8000nd7=1.80518νd7=25.42r14=5.3453d14=(可変)r15=16.7201 d15=1.6000nd8=1.48749νd8=70.23r16=-486.1483 d16=(可変)r17=28.4526 d17=1.7000nd9=1.58313νd9=59.38r18=-34.4702(非球面) d18=0.6600
r19=∞ d19=1.4400nd10=1.54771νd10=62.84r20=∞ d20=0.8000r21=∞ d21=0.6000nd11=1.51633νd11=64.14r22=∞ d22=1.3598r23=∞(像面)非球面系数第6面K=0A4=-3.5636×10-4A6=5.2749×10-6A8=-2.9541×10-7A10=5.5683×10-9第10面K=0A4=-2.3319×10-4A6=-9.0916×10-7A8=-3.8758×10-8A10=0.0000第18面K=0A4=4.8568×10-4A6=-3.3258×10-5A8=1.7328×10-6A10=-3.3044×10-8变焦数据(∞)WE ST TEf(mm) 6.00491 9.33131 14.49908FNO2.8494 3.6391 4.5331
2ω(°) 32.721.4 13.9d814.597607.771261.49983d141.99990 7.341045.91654d165.46534 6.9633814.64643实施例2r1=18.3518 d1=1.2000 nd1=1.78590 νd1=44.20r2=8.4466d2=2.9000r3=∞d3=12.5000nd2=1.78590 νd2=44.20r4=∞d4=0.5000r5=1113.2775 d5=1.0000 nd3=1.74320 νd3=49.34r6=8.4738(非球面)d6=0.8000r7=10.8733 d7=2.0000 nd4=1.72825 νd4=28.46r8=156.2997 d8=(可変)r9=∞(絞り) d9=1.0000r10=17.7870 d10=0.7000nd5=1.84666 νd5=23.78r11=9.5000 d11=2.0000nd6=1.53172 νd6=48.84r12=-16.0207 d12=(可変)r13=4.2286(非球面) d13=2.5000nd7=1.69350 νd7=53.21r14=5.4000 d14=0.7000nd8=1.84666 νd8=23.78r15=3.0911 d15=0.9300r16=7.7824 d16=1.5000nd9=1.51633 νd9=64.14r17=15.1208 d17=(可変)r18=-12.0255 d18=1.8000nd10=1.51633νd10=64.14r19=-6.7836(非球面) d19=0.6600r20=∞ d20=1.4400nd11=1.54771νd11=62.84r21=∞ d21=0.8000r22=∞ d22=0.6000nd12=1.51633νd12=64.14
r23=∞ d23=1.3603r24=∞(像面)非球面系数第6面K=0A4=-1.2289×10-4A6=-5.3381×10-6A8=8.7422×10-8A10=-3.3652×10-11第13面K=0A4=-1.9805×10-4A6=-2.8934×10-5A8=1.9147×10-6A10=-1.9986×10-7第19面K=0A4=8.1993×10-4A6=-1.1656×10-5A8=-3.0739×10-7A10=0.0000变焦数据(∞)WE ST TEf(mm) 6.00484 9.3290014.49815FNO2.8586 3.5391 4.46562ω(°) 32.721.2 14.0d814.823387.175541.49960d121.39943 6.882337.06951
d174.893577.0281512.54751实施例3r1=18.4212d1=1.2000 nd1=1.78590 νd1=44.20r2=8.6018 d2=2.9000r3=∞ d3=12.5000nd2=1.78590 νd2=44.20r4=∞ d4=0.5000r5=62.7612d5=1.0000 nd3=1.74320 νd3=49.34r6=6.4831(非球面) d6=0.8000r7=9.0709 d7=2.0000 nd4=1.72825 νd4=28.46r8=107.5707 d8=(可変)r9=∞(絞り) d9=1.0000r10=12.3123 d10=0.7000nd5=1.84666 νd5=23.78r11=7.0000d11=2.0000nd6=1.58313 νd6=59.38r12=-25.6683 d12=(可変)r13=4.7382(非球面)d13=2.5000nd7=1.80610 νd7=40.92r14=3.4603d14=0.9300r15=7.8166d15=2.0000nd8=1.48749 νd8=70.23r16=-7.2953 d16=0.7000nd9=1.83400 νd9=37.16r17=-69.1622 d17=(可変)r18=220.1623 d18=1.8000nd10=1.51633νd10=64.14r19=-14.8379(非球面) d19=0.6600r20=∞d20=1.4400nd11=1.54771νd11=62.84r21=∞d21=0.8000r22=∞d22=0.6000nd12=1.51633νd12=64.14r23=∞d23=1.3610r24=∞(像面)非球面系数第6面K=0A4=-3.8689×10-4A6=-4.0903×10-7A8=-3.1388×10-7A10=4.2432×10-9第13面K=0A4=-1.1413×10-5A6=1.9818×10-6A8=-3.1231×10-7A10=0.0000第19面K=0A4=4.8219×10-4A6=-1.8188×10-5A8=2.6094×10-7A10=0.0000变焦数据(∞)WE ST TEf(mm)6.00765 9.3316014.49720FNO2.8190 3.5028 4.44382ω(°) 32.721.2 13.9d814.095586.853611.49984d121.40013 6.670035.54950d175.11617 7.0775413.56271实施例4
r1=20.3735 d1=1.2000 nd1=1.78590 νd1=44.20r2=8.8056d2=2.9000r3=∞d3=12.5000nd2=1.78590 νd2=44.20r4=∞d4=0.3000r5=91.5080 d5=0.9000 nd3=1.80610 νd3=40.92r6=6.4940(非球面)d6=0.1400r7=7.2843d7=2.2000 nd4=1.74000 νd4=28.30r8=146.5397 d8=(可変)r9=∞(絞り) d9=1.0000r10=5.1758(非球面) d10=2.5000nd5=1.74320 νd5=49.34r11=9.0000 d11=0.7000nd6=1.84666 νd6=23.78r12=4.6154 d12=0.9300r13=17.8685 d13=1.5000nd7=1.72916 νd7=54.68r14=-34.0913 d14=(可変)r15=10.1880 d15=1.9600nd8=1.77250 νd8=49.60r16=-50.0000 d16=0.7000nd9=1.67270 νd9=32.10r17=10.2079 d17=(可変)r18=23.9392(非球面) d18=1.8000nd10=1.58313νd10=59.38r19=-44.7453 d19=0.6600r20=∞ d20=1.4400nd11=1.54771νd11=62.84r21=∞ d21=0.8000r22=∞ d22=0.6000nd12=1.51633νd12=64.14r23=∞ d23=1.3599r24=∞(像面)非球面系数第6面K=0A4=-2.8088×10-4
A6=2.6396×10-6A8=-4.8363×10-7A10=9.0705×10-9第10面K=0A4=-3.1977×10-4A6=-2.1006×10-6A8=-7.1881×10-7A10=0.0000第18面K=0A4=-2.6755×10-4A6=3.6472×10-6A8=-2.1043×10-7A10=0.0000变焦数据(∞)WE ST TEf(mm) 6.01024 9.3304914.49490FNO2.8184 3.5212 4.33752ω(°) 32.621.6 13.9d814.615967.528611.49916d141.39873 7.911607.03236d175.91073 6.4890313.39408实施例5r1=17.9860d1=1.2000 nd1=1.78590νd1=44.20r2=8.3182 d2=2.9000r3=∞ d3=12.5000nd2=1.78590νd2=44.20
r4=∞ d4=0.3000r5=72.7266 d5=0.9000 nd3=1.58313 νd3=59.38r6=5.2266 (非球面) d6=0.4400r7=7.1726 d7=1.9000 nd4=1.83400 νd4=37.16r8=22.4388 d8=(可変)r9=∞(絞り)d9=1.0000r10=5.2528(非球面) d10=2.5000nd5=1.74320 νd5=49.34r11=10.0000d11=0.7000nd6=1.84666 νd6=23.78r12=4.6454 d12=0.8000r13=13.3752d13=1.5000nd7=1.72916 νd7=54.68r14=-37.9999 d14=(可変)r15=10.5633(非球面)d15=1.4000nd8=1.48749 νd8=70.23r16=15.0339d16=(可変)r17=38.6419(非球面)d17=2.1000nd9=1.74320 νd9=49.34r18=-11.0000 d18=0.8000nd10=1.84666νd10=23.78r19=-30.5080 d19=0.6600r20=∞ d20=1.4400nd11=1.54771νd11=62.84r21=∞ d21=0.8000r22=∞ d22=0.6000nd12=1.51633νd12=64.14r23=∞ d23=1.3598r24=∞(像面)非球面系数第6面K=0A4=-6.0228×10-4A6=-1.9006×10-5A8=4.0887×10-7A10=-4.9789×10-8
第10面K=0A4=-2.8288×10-4A6=-4.3087×10-6A8=-4.8342×10-7A10=0.0000第15面K=0A4=1.4603×10-5A6=-9.3569×10-8A8=2.0899×10-7A10=0.0000第17面K=0A4=-1.8274×10-4A6=1.4781×10-6A8=-1.2650×10-7A10=0.0000变焦数据(∞)WE ST TEf(mm) 6.00754 9.3297514.49731FNO2.8495 3.5727 4.37002ω(°) 32.621.6 13.9d814.074037.432061.49953d141.39969 9.031776.40046d166.73599 5.7539414.30980实施例6
r1=17.8001 d1=1.2000 nd1=1.78590 νd1=44.20r2=8.2437 d2=2.9000r3=∞ d3=12.5000nd2=1.78590 νd2=44.20r4=∞ d4=0.3000r5=46.5308 d5=0.9000 nd3=1.58313 νd3=59.38r6=5.1472(非球面) d6=0.4400r7=7.0137 d7=1.9000 nd4=1.83400 νd4=37.16r8=19.5923 d8=(可変)r9=∞(絞り)d9=1.0000r10=5.4144(非球面) d10=2.5000nd5=1.74320 νd5=49.34r11=11.0000d11=0.7000nd6=1.84666 νd6=23.78r12=4.9373 d12=0.8000r13=16.3823d13=1.5000nd7=1.72916 νd7=54.68r14=-27.0398 d14=(可変)r15=9.6711 d15=1.4000nd8=1.48749 νd8=70.23r16=12.8264d16=(可変)r17=40.2313(非球面)d17=2.1000nd9=1.74320 νd9=49.34r18=-11.0000 d18=0.8000nd10=1.84666νd10=23.78r19=-29.7083 d19=0.6600r20=∞ d20=1.4400nd11=1.54771νd11=62.84r21=∞ d21=0.8000r22=∞ d22=0.6000nd12=1.51633νd12=64.14r23=∞ d23=1.3602r24=∞(像面)非球面系数第6面K=0A4=-6.1045×10-4
A6=-2.1149×10-5A8=6.3248×10-7A10=-6.3667×10-8第10面K=0A4=-2.8497×10-4A6=-3.9160×10-6A8=-4.1489×10-7A10=0.0000第17面K=0A4=-1.5883×10-4A6=-2.4464×10-6A8=4.8112×10-8A10=0.0000变焦数据(∞)WE ST TEf(mm) 6.01250 9.3286214.49489FNO2.8398 3.5522 4.34312ω(°) 32.621.6 13.9d813.975597.365891.49906d141.39898 9.088236.32194d166.84047 5.7793814.39408实施例7r1=21.2933 d1=1.2000 nd1=1.78590νd1=44.20r2=9.1188(非球面)d2=2.9000r3=∞d3=12.5000nd2=1.78590νd2=44.20
r4=∞ d4=0.3000r5=580.7411 d5=0.9000 nd3=1.58267 νd3=46.42r6=7.7517 d6=0.4400r7=8.2515 d7=1.9000 nd4=1.84666 νd4=23.78r8=15.6144 d8=(可変)r9=∞(絞り) d9=1.0000r10=5.7808(非球面) d10=2.5000nd5=1.74320 νd5=49.34r11=13.0000 d11=0.7000nd6=1.84666 νd6=23.78r12=5.2982 d12=0.8000r13=14.1056 d13=1.5000nd7=1.72916 νd7=54.68r14=-27.2119d14=(可変)r15=13.7890 d15=1.4000nd8=1.48749 νd8=70.23r16=20.8162 d16=(可変)r17=100.9793d17=0.8000nd9=1.84666 νd9=23.78r18=13.5000 d18=2.1000nd10=1.80610νd10=40.92r19=-25.2224(非球面)d19=0.6600r20=∞ d20=1.4400nd11=1.54771νd11=62.84r21=∞ d21=0.8000r22=∞ d22=0.6000nd12=1.51633νd12=64.14r23=∞ d23=1.3601r24=∞(像面)非球面系数第2面K=0A4=-1.4911×10-5A6=-1.1650×10-6A8=4.2491×10-9A10=0.0000
第10面K=0A4=-2.3339×10-4A6=-2.6427×10-6A8=-2.6924×10-7A10=0.0000第19面K=0A4=1.8090×10-4A6=4.1230×10-6A8=-1.2807×10-7A10=0.0000变焦数据(∞)WE ST TEf(mm) 6.00574 9.3271214.49692FNO2.8248 3.5310 4.29872ω(°) 32.721.5 13.9d813.577617.208461.49942d141.39965 9.638105.81790d167.23336 5.3806314.89331实施例8r1=19.1761 d1=1.2000 nd1=1.78590νd1=44.20r2=8.5695(非球面)d2=2.9000r3=∞d3=12.5000nd2=1.78590νd2=44.20r4=∞d4=0.3000r5=-46.5888 d5=0.9000 nd3=1.58267νd3=46.42r6=10.3343 d6=1.9000 nd4=1.84666νd4=23.78
r7=26.0699 d7=(可変)r8=∞(絞り)d8=1.0000r9=6.0465(非球面) d9=2.5000nd5=1.74320 νd5=49.34r10=13.0000d10=0.7000nd6=1.84666 νd6=23.78r11=5.6300 d11=0.8000r12=15.1088d12=1.5000nd7=1.72916 νd7=54.68r13=-28.7654 d13=(可変)r14=12.4863d14=1.4000nd8=1.48749 νd8=70.23r15=17.7361d15=(可変)r16=24.3278(非球面)d16=2.1000nd9=1.74320 νd9=49.34r17=-12.0000 d17=0.8000nd10=1.78472 νd10=25.68r18=-75.9792 d18=0.6600r19=∞ d19=1.4400nd11=1.54771 νd11=62.84r20=∞ d20=0.8000r21=∞ d21=0.6000nd12=1.51633 νd12=64.14r22=∞ d22=1.3600r23=∞(像面)非球面系数第2面K=0A4=-4.7160×10-5A6=-7.1255×10-7A8=-6.5873×10-9A10=0.0000第9面K=0A4=-2.1357×10-4A6=-2.1714×10-6
A8=-1.6484×10-7A10=0.0000第16面K=0A4=-1.4451×10-4A6=1.3508×10-6A8=-6.3819×10-8A10=0.0000变焦数据(∞)WE ST TEf(mm) 6.00723 9.3284614.49784FNO2.8379 3.5413 4.30962ω(°) 32.721.5 13.9d713.987357.365391.49963d131.39974 9.607035.93291d157.26137 5.6911015.21593实施例9r1=246.0095 d1=1.2000 nd1=1.80610νd1=40.92r2=20.1760(非球面)d2=1.5000r3=∞ d3=12.5000nd2=1.78590νd2=44.20r4=∞ d4=1.5000r5=-7.3867d5=1.0000 nd3=1.80100νd3=34.97r6=-50.0000 d6=1.8200 nd4=1.84666νd4=23.78r7=-12.2328 d7=(可変)r8=∞(絞り) d8=1.0000r9=10.6609(非球面)d9=2.3000 nd5=1.80610νd5=40.92r10=-67.8827 d10=0.1500
r11=13.1203d11=2.7000nd6=1.75700 νd6=47.82r12=∞ d12=0.8000nd7=1.84666 νd7=23.78r13=6.4827 d13=(可変)r14=17.6756d14=1.6000nd8=1.48749 νd8=70.23r15=-50.5413 d15=(可変)r16=15.9493(非球面)d16=1.7000nd9=1.58313 νd9=59.38r17=-15.0000 d17=0.8000nd10=1.84666 νd10=23.78r18=-46.4329 d18=0.6600r19=∞ d19=1.4400nd11=1.54771 νd11=62.84r20=∞ d20=0.8000r21=∞ d21=0.6000nd12=1.51633 νd12=64.14r22=∞ d22=1.3601r23=∞(像面)非球面系数第2面K=0A4=-1.0773×10-4A6=-3.3089×10-7A8=-1.5283×10-9A10=0.0000第9面K=0A4=-1.2210×10-4A6=-1.3984×10-8A8=-1.6300×10-8A10=0.0000第16面K=0
A4=-2.6736×10-4A6=1.3631×10-5A8=-4.5357×10-7A10=0.0000变焦数据(∞)WE ST TEf(mm) 5.99832 9.3295014.50084FNO2.6479 3.3092 4.04752ω(°) 32.621.4 13.9d715.078167.556911.00023d131.40041 6.497795.90725d156.09306 8.5315515.66403实施例10r1=16.8630d1=1.1000 nd1=1.77250νd1=49.60r2=8.7727 d2=3.0000r3=∞ d3=12.5000nd2=1.83481νd2=42.72r4=∞ d4=0.3000r5=-43.7867 d5=0.9000 nd3=1.58313νd3=59.38r6=5.4937(非球面) d6=0.5200r7=7.8835 d7=1.9000 nd4=1.80610νd4=40.92r8=41.6500d8=(可変)r9=∞(絞り) d9=1.0000r10=5.6352(非球面)d10=2.5000nd5=1.74320νd5=49.34r11=10.5000 d11=0.7000nd6=1.84666νd6=23.78r12=5.2717d12=0.8000r13=27.0282 d13=1.5000nd7=1.72916νd7=54.68r14=-19.3196 d14=(可変)
r15=17.7925(非球面)d15=1.4000nd8=1.48749 νd8=70.23r16=121.8190 d16=(可変)r17=-6.1686d17=0.8000nd9=1.84666 νd9=23.78r18=-12.5000 d18=2.1000nd10=1.74320νd10=49.34r19=-5.4525(非球面)d19=0.6600r20=∞ d20=1.4400nd11=1.54771 νd11=62.84r21=∞ d21=0.8000r22=∞ d22=0.6000nd12=1.51633 νd12=64.14r23=∞ d23=1.3600r24=∞(像面)非球面系数第6面K=0A4=-6.5162×10-4A6=-9.3748×10-6A8=2.0963×10-7A10=-3.4547×10-8第10面K=0A4=-2.9965×10-4A6=-3.4364×10-9A8=-4.7103×10-7A10=0.0000第15面K=0A4=-9.8531×10-7A6=2.0729×10-6A8=-3.4211×10-8
A10=0.0000第19面K=0A4=1.0008×10-3A6=-1.7464×10-5A8=1.1785×10-6A10=0.0000变焦数据(∞)WE ST TEf(mm) 6.01706 10.3991517.99747FNO2.8430 3.7925 4.69652ω(°) 32.619.311.3d818.395129.82836 1.49931d141.39990 11.668009.86995d168.11544 6.41342 16.54158实施例11r1=18.1242 d1=1.1000 nd1=1.77250νd1=49.60r2=11.0917 d2=3.0000r3=∞ d3=12.5000nd2=1.80610νd2=40.92r4=∞ d4=0.3000r5=-189.0024(非球面)d5=0.9000 nd3=1.80610νd3=40.92r6=7.0839(非球面) d6=0.8000r7=8.8339 d7=1.9000 nd4=1.76182νd4=26.52r8=33.9090 d8=(可変)r9=∞(絞り) d9=1.0000r10=6.5543(非球面) d10=2.5000nd5=1.74320νd5=49.34r11=16.5000 d11=0.7000nd6=1.84666νd6=23.78
r12=6.8813 d12=0.8000r13=110.5063 d13=1.5000nd7=1.72916 νd7=54.68r14=-13.4784 d14=(可変)r15=17.0895d15=1.4000nd8=1.48749 νd8=70.23r16=214.7721 d16=(可変)r17=-8.1890d17=0.8000nd9=1.84666 νd9=23.78r18=-20.0000 d18=2.1000nd10=1.74320νd10=49.34r19=-7.6979(非球面)d19=0.6600r20=∞ d20=1.4400nd11=1.54771νd11=62.84r21=∞ d21=0.8000r22=∞ d22=0.6000nd12=1.51633νd12=64.14r23=∞ d23=1.3601r24=∞(像面)非球面系数第5面K=0A4=3.1801×10-4A6=-7.4933×10-6A8=1.3268×10-7A10=0.0000第6面K=0A4=1.0755×10-4A6=-2.2069×10-6A8=-4.2215×10-8A10=1.2946×10-9第10面K=0
A4=-2.8130×10-4A6=-7.1076×10-7A8=-1.7424×10-7A10=0.0000第19面K=0A4=5.5956×10-4A6=-1.7107×10-5A8=5.6651×10-7A10=0.0000变焦数据(∞)WE ST TEf(mm) 6.00227 10.3987017.99964FNO2.8302 3.7274 4.54632ω(°) 32.719.311.3d817.742299.38185 1.50012d141.39992 10.712119.41560d167.69801 6.74827 15.92451实施例12r1=11.6487 d1=0.7000nd1=1.77250νd1=49.60r2=4.8810(非球面)d2=1.5500r3=∞d3=6.8000nd2=1.77250νd2=49.60r4=∞d4=0.1500r5=-170.6138 d5=0.7000nd3=1.77250νd3=49.60r6=6.6934d6=0.5000r7=6.6793d7=1.2500nd4=1.84666νd4=23.78r8=13.3262 d8=(可変)
r9=∞(絞り) d9=0.0000r10=3.9559(非球面) d10=1.8000nd5=1.74320 νd5=49.34r11=9.5000 d11=0.7000nd6=1.84666 νd6=23.78r12=3.5668 d12=0.5000r13=7.5793 d13=1.6500nd7=1.72916 νd7=54.68r14=-14.4945d14=(可変)r15=9.1093 d15=1.0000nd8=1.48749νd8=70.23r16=13.6404 d16=(可変)r17=146.0359d17=0.7000nd9=1.84666 νd9=23.78r18=9.0000 d18=1.4500nd10=1.74320νd10=49.34r19=-22.2698(非球面)d19=0.7000r20=∞ d20=0.6000nd11=1.51633νd11=64.14r21=∞ d21=1.0000r22=∞(像面)非球面系数第2面K=0A4=-7.6360×10-5A6=-3.2706×10-5A8=4.2217×10-7A10=0.0000第10面K=0A4=-9.5407×10-4A6=-1.7864×10-5A8=-3.9103×10-6A10=0.0000第19面
K=0A4=2.5017×10-5A6=5.7463×10-4A8=-6.4941×10-5A10=0.0000变焦数据(∞)WE ST TEf(mm) 3.257175.638069.74723FNO2.5244 3.3633 4.29652ω(°) 32.7 19.4 11.3d89.371574.858810.89899d141.100068.112011.30017d163.675781.1881811.94819实施例13r1=-14.2761(非球面) d1=5.1000 nd1=1.50913νd1=56.20r2=∞(反射面) d2=5.7941 nd2=1.50913νd2=56.20r3=∞ d3=2.1000r4=-6.4892d4=0.8000 nd3=1.64000νd3=60.07r5=-84.1654 d5=1.1935 nd4=1.84666νd4=23.78r6=-16.8306 d6=(可変)r7=∞(絞り) d7=0.4000r8=34.9225(非球面)d8=1.4006 nd5=1.74330νd5=49.33r9=-15.2934 d9=0.1500r10=6.1210d10=3.3481nd6=1.61800νd6=63.33r11=27.4556 d11=0.8000nd7=1.84666νd7=23.78r12=4.9467d12=(可変)r13=13.6380 d13=1.4415nd8=1.51633νd8=64.14
r14=-143.7586 d14=(可変)r15=-19.5436 d15=1.3641nd9=1.58913 νd9=61.25r16=-7.1346(非球面)d16=0.8000r17=∞ d17=1.0500nd10=1.54771νd10=62.84r18=∞ d18=0.8000r19=∞ d19=0.8000nd11=1.51633νd11=64.14r20=∞ d20=0.9669r21=∞(像面)非球面系数第1面K=0A4=3.2165×10-4A6=-9.1756×10-7A8=4.1788×10-9A10=0.0000第8面K=0A4=-1.2083×10-4A6=1.1516×10-7A8=-2.9381×10-8A10=0.0000第16面K=0A4=1.3137×10-3A6=-2.0878×10-5A8=4.9397×10-7A10=0.0000变焦数据(∞)
WE ST TEf(mm) 5.02898 8.6947414.52092FNO2.6544 3.5217 4.50792ω(°) 64.040.8 24.2d614.618607.392511.80000d123.75585 8.201074.39975d143.16733 5.9689715.38987实施例14r1=-26.8147d1=3.8000 nd1=1.73400 νd1=51.47r2=∞(反射面) d2=3.2000 nd2=1.73400 νd2=51.47r3=6.2254 d3=1.7202r4=424.9864(非球面)d4=2.4297 nd3=1.84666 νd3=23.78r5=-48.1247d5=(可変)r6=∞(絞り)d6=0.5000r7=17.8731(非球面) d7=2.0000 nd4=1.58913 νd4=61.26r8=-16.6911d8=(可変)r9=7.9903 d9=6.2379 nd5=1.48749 νd5=70.23r10=-14.7007 d10=0.8488 nd6=1.84666 νd6=23.78r11=7.0178 d11=1.1903r12=11.2307d12=1.6307 nd7=1.84666 νd7=23.78r13=-24.5400 d13=(可変)r14=18.1763d14=0.5000 nd8=1.84666 νd8=23.78r15=5.9110(非球面) d15=(可変)r16=14.1876d16=3.0000 nd9=1.58913 νd9=61.26r17=-7.1178(非球面)d17=0.5006r18=∞ d18=0.8000 nd10=1.51633νd10=64.14r19=∞ d19=1.8000 nd11=1.54771νd11=62.84
r20=∞ d20=0.5000r21=∞ d21=0.5000nd12=1.51633νd12=64.14r22=∞ d22=1.1914r23=∞(像面)非球面系数第4面K=0.0195A4=5.4111×10-4A6=2.1984×10-6A8=4.5957×10-7A10=-1.0754×10-8第7面K=5.8821A4=-2.7575×10-4A6=5.8194×10-6A8=-7.9649×10-7A10=3.4848×10-8第15面K=-3.6043A4=2.6150×10-3A6=-8.5623×10-6A8=-2.8972×10-6A10=1.5174×10-7第17面K=0.8882A4=1.1140×10-3A6=-8.5962×10-6A8=3.9677×10-7
A10=3.1086×10-8变焦数据(∞)WE ST TEf(mm) 4.59000 8.9500013.23000FNO2.8316 3.8724 4.64382ω(°) 65.534.0 23.0d512.937415.348732.00000d82.61607 2.856890.50000d131.09671 5.2263910.38165d151.00016 4.214054.71724实施例15r1=-129.7294 d1=4.5500 nd1=1.80400νd1=46.57r2=∞(反射面) d2=4.0019 nd2=1.80400νd2=46.57r3=5.3898 d3=1.6465r4=30.0332(非球面)d4=1.4609 nd3=1.84666νd3=23.78r5=-35.8611 d5=(可変)r6=∞(絞り) d6=(可変)r7=9.6063(非球面) d7=2.7296 nd4=1.48749νd4=70.23r8=-30.8421 d8=0.1469r9=10.1172d9=2.1277 nd5=1.69680νd5=55.53r10=97.1974 d10=0.0500r11=12.1982 d11=0.7949nd6=1.84666νd6=23.78r12=5.7271d12=(可変)r13=14.2960 d13=4.0342nd7=1.48749νd7=70.23r14=-15.7323 d14=0.1401r15=-18.5671 d15=1.1241nd8=1.84666νd8=23.78r16=-29.8834 d16=(可変)
r17=46.3841(非球面)d17=1.1752nd9=1.58913 νd9=61.26r18=541.6142 d18=0.4453r19=∞ d19=0.8000nd10=1.51633νd10=64.14r20=∞ d20=1.8000nd11=1.54771νd11=62.84r21=∞ d21=0.5000r22=∞ d22=0.5000nd12=1.51633νd12=64.14r23=∞ d23=1.2588r24=∞(像面)非球面系数第4面K=42 6072A4=4.5281×10-4A6=-1.2752×10-6A8=2.9327×10-7A10=0第7面K=0A4=-2.9136×10-4A6=-7.7511×10-7A8=2.4221×10-8A10=0第17面K=0A4=-8.0585×10-4A6=1.7583×10-5A8=-1.1309×10-6A10=0ズ一ムデ一タ(∞)
WE ST TEf(mm) 4.711417.8445513.21508FNO2.8000 3.6612 5.06502ω(°) 67.8 41.2 24.8d510.20144 4.705571.12127d67.090245.593911.24849d123.082679.7050910.04403d160.985771.286968.72623实施例16r1=22.0799d1=0.7823 nd1=1.80400νd1=46.57r2=7.0105 d2=1.1905r3=∞ d3=3.8000 nd2=1.80400νd2=46.57r4=∞(反射面) d4=3.4483 nd3=1.80400νd3=46.57r5=∞ d5=0.4000r6=-43.4610 d6=0.7742 nd4=1.77250νd4=49.60r7=9.6384 d7=0.6369r8=19.1908(非球面)d8=1.6810 nd5=1.84666νd5=23.78r9=-40.1274 d9=(可変)r10=∞(絞り) d10=0.5000r11=85.1662 d11=1.5117nd6=1.58913νd6=61.26r12=-18.3807 d12=(可変)r13=5.5347(非球面)d13=2.9473nd7=1.48749νd7=70.23r14=-102.8346 d14=0.1500r15=68.5128 d15=3.4582nd8=1.84666νd8=23.78r16=5.6774d16=2.1376r17=7.8453d17=2.3148nd9=1.60542νd9=45.99r18=-12.6010 d18=0.5441
r19=-6.0465 d19=0.7255nd10=1.61800νd10=63.33r20=-17.9513d20=(可変)r21=-17.2238(非球面)d21=1.4117nd11=1.58913νd11=61.26r22=-9.8048 d22=0.5599r23=∞ d23=0.8000nd12=1.51633νd12=64.14r24=∞ d24=1.8000nd13=1.54771νd13=62.84r25=∞ d25=0.5000r26=∞ d26=0.5000nd14=1.51633νd14=64.14r27=∞ d27=1.3641r28=∞(像面)非球面系数第8面K=1.5876A4=2.6616×10-4A6=3.3939×10-6A8=-1.0023×10-7A10=0第13面K=0A4=-2.7230×10-4A6=-5.7432×10-6A8=-3.4301×10-7A10=0第21面K=0A4=-8.9975×10-4A6=-1.8358×10-5A8=1.4143×10-6
A10=0变焦数据(∞)WE ST TEf(mm) 4.60758 7.8502113.40785FNO2.8000 3.4489 4.61872ω(°) 65.339.0 22.9d914.752126.677832.00000d120.67500 4.267441.54139d201.35767 6.0358013.51290实施例17r1=29.0184 d1=0.7437 nd1=1.80400νd1=46.57r2=7.3275 d2=1.3049r3=∞ d3=4.0000 nd2=1.80400νd2=46.57r4=∞(反射面) d4=3.5133 nd3=1.80400νd3=46.57r5=∞ d5=0.3000r6=-31.2038d6=0.7673 nd4=1.80400νd4=46.57r7=15.2085 d7=1.5760r8=33.1818(非球面) d8=1.5628 nd5=1.84666νd5=23.78r9=-29.4113d9=(可変)r10=∞(絞り) d10=0.5000r11=20.3172(非球面)d11=1.9876 nd6=1.58913νd6=61.26r12=-14.3558 d12=0.1387r13=7.0863 d13=2.5021 nd7=1.48749νd7=70.23r14=-521.1337 d14=0.0001r15=217.6721 d15=5.9501 nd8=1.84666νd8=23.78r16=4.5340 d16=(可変)r17=10.1062d17=1.8686 nd9=1.60300νd9=65.44
r18=46.5940 d18=(可変)r19=-22.5387(非球面)d19=2.3721nd10=1.58913νd10=61.26r20=-5.8538 d20=0.4297r21=∞ d21=0.8000nd11=1.51633νd11=64.14r22=∞ d22=0.8000nd12=1.54771νd12=62.84r23=∞ d23=0.5000r24=∞ d24=0.5000nd13=1.51633νd13=64.14r25=∞ d25=1.3824r27=∞(像面)非球面系数第8面K=1.9221A4=1.0674×10-4A6=7.5509×10-7A8=-6.9692×10-8A10=0第11面K=0A4=-1.4582×10-4A6=4.2034×10-8A8=1.1204×10-8A10=0第19面K=0A4=-1.8514×10-3A6=6.5803×10-6A8=-9.0686×10-7A10=0
变焦数据(∞)WE ST TEf(mm) 4.65117 7.8500713.29161FNO2.5000 3.4944 4.83372ω(°) 68.441.7 24.7d913.352957.172142.00000d161.22323 4.891682.01917d180.94992 3.8980412.56077实施例18r1=15.9959d1=2.0000 nd1=1.84666 νd1=23.78r2=17.9366(非球面)d2=0.8000r3=122.3665 d3=1.0000 nd2=1.72916 νd2=54.68r4=6.1500 d4=1.9000r5=∞ d5=4.1000 nd3=1.56883 νd3=56.36r6=∞(反射面) d6=3.9000 nd4=1.56883 νd4=56.36r7=∞ d7=(可変)r8=∞(絞り) d8=0.5928r9=14.1418(非球面)d9=3.0000 nd5=1.80610 νd5=40.92r10=-138.1914 d10=(可変)r11=9.2691d11=3.2000 nd6=1.48749 νd6=70.23r12=-18.4588 d12=1.0064 nd7=1.84666 νd7=23.78r13=7.4386d13=0.5000r14=9.1725d14=2.4000 nd8=1.80518 νd8=25.42r15=-16.4170 d15=(可変)r16=44.6119 d16=0.8000 nd9=1.84666 νd9=23.78r17=8.9511(非球面)d17=(可変)r18=11.2550 d18=2.6000 nd10=1.58913νd10=61.26
r19=673.2282(非球面)d19=(可変)r20=∞ d20=1.5000nd11=1.51633νd11=64.14r21=∞ d21=1.4400nd12=1.54771νd12=62.84r22=∞ d22=0.8000r23=∞ d23=0.8000nd13=1.51633νd13=64.14r24=∞ d24=1.0000r25=∞(像面)非球面系数第2面K=0A4=-2.1855×10-4A6=3.4923×10-7A8=0A10=0第9面K=5.1530A4=-2.4340×10-4A6=-7.4872×10-6A8=2.0515×10-7A10=-1.0188×10-8第17面K=-3.7152A4=1.2209×10-3A6=-1.7576×10-5A8=2.5810×10-6A10=-1.2193×10-7第19面K=1.4583
A4=-1.5578×10-4A6=-1.1072×10-5A8=5.6481×10-7A10=-8.6742×10-9变焦数据(∞)WE ST TEf(mm) 5.43000 10.6120015.80000FNO2.7116 3.7726 4.52932ω(°) 63.535.724.5d713.124354.47821 0.50000d100.81880 1.71785 0.50000d150.60000 2.00387 4.09707d171.40000 8.20925 11.93740d192.71758 2.25155 1.62627实施例19r1=49.3427 d1=2.0000 nd1=1.84666νd1=23.78r2=-115.4656 d2=0.4000r3=-52.5304(非球面)d3=1.0000 nd2=1.69350νd2=53.21r4=5.8428 d4=1.8000r5=∞ d5=4.0000 nd3=1.56883νd3=56.36r6=∞(反射面) d6=3.8000 nd4=1.56883νd4=56.36r7=∞ d7=(可変)r8=∞(絞り)d8=0.6000r9=8.0295(非球面) d9=2.8000 nd5=1.69350νd5=53.21r10=-5.9145d10=0.8000 nd6=1.80440νd6=39.59r11=-12.3640 d11=(可変)r12=26.8805d12=0.8000 nd7=1.84666νd7=23.78
r13=7.1849(非球面)d13=(可変)r14=10.7803 d14=3.1000nd8=1.48749 νd8=70.23r15=-52.9481 d15=(可変)r16=∞d16=1.5000nd9=1.51633 νd9=64.14r17=∞d17=1.4400nd10=1.54771νd10=62.84r18=∞d18=0.8000r19=∞d19=0.8000nd11=1.51633νd11=64.14r20=∞d20=1.0000r21=∞(像面)非球面系数第3面K=0A4=2.6048×10-4A6=-3.2365×10-6A8=2.2913×10-8A10=0第9面K=0A4=-3.0615×10-4A6=-2.0330×10-6A8=-1.0403×10-7A10=0第13面K=-3.5241A4=1.8328×10-3A6=-1.6164×10-5A8=3.5495×10-6A10=-1.2410×10-7
变焦数据(∞)WE ST TEf(mm) 5.38001 8.5000113.45001FNO3.0358 3.8702 4.56062ω(°) 65.843.8 28.4d711.535276.152900.50000d112.10162 2.498633.68430d133.96820 9.0947810.56416d151.75491 1.613694.61155实施例2r1=21.0760 d1=1.4000 nd1=1.74320νd1=49.34r2=7.9352(非球面) d2=2.8000r3=∞ d3=6.5000 nd2=1.56883νd2=56.36r4=∞(反射面) d4=6.0000 nd3=1.56883νd3=56.36r5=∞ d5=0.8000r6=-18.8610d6=0.8000 nd4=1.72916νd4=54.68r7=29.7460 d7=0.5273r8=25.1850 d8=1.9000 nd5=1.84666νd5=23.78r9=-121.8149 d9=(可変)r10=∞(絞り) d10=0.8000r11=11.8772(非球面)d11=1.9992nd6=1.49700νd6=81.54r12=-22.2117 d12=0.3000r13=8.0295 d13=1.9997nd7=1.48749νd7=70.23r14=-16.2855 d14=0.7997nd8=1.64769νd8=33.79r15=-52.6732 d15=0.3000r16=7.3242 d16=1.3308nd9=1.84666νd9=23.78r17=4.4772 d17=1.2000
r18=17.2769 d18=1.1317nd10=1.80610νd10=40.92r19=6.2199 d19=(可変)r20=9.0812 d20=2.0000nd11=1.61800νd11=63.33r21=19.8406 d21=(可変)r22=-34.2139(非球面)d22=2.0000nd12=1.58313νd12=59.38r23=-9.7728 d23=1.0032r24=∞ d25=1.4400nd13=1.54771νd13=62.84r25=∞ d26=0.8000r26=∞ d27=0.8000nd14=1.51633νd14=64.14r27=∞ d28=1.0003r28=∞(像面)非球面系数第2面K=0A4=-9.3483×10-5A6=1.4787×10-7A8=-4.5620×10-8A10=0第11面K=0A4=-2.6863×10-4A6=-1.0879×10-7A8=3.8711×10-9A10=0第22面K=0A4=-4.8081×10-4A6=5.9535×10-6
A8=-1.6767×10-7A10=0变焦数据(∞)WE ST TEf(mm) 5.80000 9.1700514.49992FNO2.6880 3.4974 4.54022ω(°) 60.840.1 25.4d914.105537.789942.48873d191.54225 5.167052.56297d212.32790 5.0180112.92472实施例21r1=16.1825(非球面) d1=1.4000 nd1=1.80610νd1=40.92r2=7.3872 d2=3.5000r3=∞ d3=6.5000 nd2=1.60311νd2=60.64r4=∞(反射面) d4=6.0000 nd3=1.60311νd3=60.64r5=∞ d5=0.7950r6=-27.1461d6=0.8000 nd4=1.72916νd4=54.68r7=20.2982 d7=0.5273r8=17.2255 d8=1.9000 nd5=1.84666νd5=23.78r9=90.2451 d9=(可変)r10=∞(絞り) d10=0.8000r11=17.0416(非球面)d11=1.9965nd6=1.56384νd6=60.67r12=-13.7245 d12=0.5000r13=5.5039 d13=3.7857nd7=1.48749νd7=70.23r14=-38.8943 d14=0.8000nd8=1.69895νd8=30.13r15=4.2611 d15=(可変)r16=16.8715d16=2.0000nd9=1.48749νd9=70.23
r17=96.4706 d17=(可変)r18=-60.1937d18=2.0000nd10=1.56384νd10=60.67r19=-11.5463(非球面)d19=1.0039r20=∞ d20=1.4400nd11=1.54771νd11=62.84r21=∞ d21=0.8000r22=∞ d22=0.8000nd12=1.51633νd12=64.14r23=∞ d23=1.0021r24=∞(像面)非球面系数第1面K=0A4=5.1308×10-5A6=2.3428×10-7A8=-3.7916×10-9A10=7.2819×10-11第11面K=0A4=-1.6960×10-4A6=-1.0587×10-6A8=5.6885×10-8A10=-2.0816×10-10第19面K=0A4=2.9238×10-4A6=-1.4179×10-5A8=6.7945×10-7A10=-1.6439×10-8变焦数据(∞)
WE ST TEf(mm) 5.80001 9.1702614.49938FNO2.6926 3.5230 4.51942ω(°) 61.140.1 25.7d914.099788.005542.48873d152.47558 7.502123.24411d173.07729 4.1399313.92316实施例22r1=21.2658d1=1.0000 nd1=1.74100 νd1=52.64r2=8.6245 d2=3.3711r3=∞ d3=5.8400 nd2=1.80400 νd2=46.57r4=∞(反射面) d4=5.4952 nd3=1.80400 νd3=46.57r5=∞ d5=0.3221r6=300.0000 d6=1.0000 nd4=1.74320 νd4=49.34r7=15.3314(非球面)d7=0.5979r8=15.8974d8=1.4903 nd5=1.84666 νd5=23.78r9=43.0822d9=(可変)r10=∞(絞り) d10=0.6000r11=63.9771 d11=1.3913nd6=1.61800 νd6=63.33r12=-23.2380 d12=(可変)r13=7.9674(非球面)d13=2.3478nd7=1.48749 νd7=70.23r14=-68.3182 d14=0.1000r15=24.3652 d15=3.3012nd8=1.84666 νd8=23.78r16=7.7880d16=0.2484r17=9.2912d17=2.1349nd9=1.72916 νd9=54.68r18=-19.4929 d18=0.7000nd10=1.53172νd10=48.84r19=5.2999d19=(可変)
r20=-22.5496(非球面)d20=2.5068nd11=1.58913νd11=61.14r21=-6.5395 d21=1.0000r22=∞ d22=1.5000nd12=1.51633νd12=64.14r23=∞ d23=1.4400nd13=1.54771νd13=62.84r24=∞ d24=0.8000r25=∞ d25=0.8000nd14=1.51633νd14=64.14r26=∞ d26=1.0894r27=∞(像面)非球面系数第7面K=0A4=-6.9423×10-5A6=1.9216×10-7A8=-2.3395×10-8A10=0第13面K=0A4=-2.1881×10-4A6=-2.0288×10-6A8=7.6472×10-10A10=0第20面K=0A4=-1.0095×10-3A6=3.4022×10-8A8=-1.7165×10-7A10=0变焦数据(∞)
WE ST TEf(mm) 5.52179 7.96811 15.98093FNO2.4770 2.9873 4.50002ω(°) 64.544.722.7d917.7344810.816432.00000d121.20000 3.80000 3.50000d192.60300 5.58623 15.86209实施例23r1=24.8917 d1=1.0000 nd1=1.74100 νd1=52.64r2=8.0792 d2=2.3760r3=∞ d3=5.2400 nd2=1.80400 νd2=46.57r4=∞(反射面) d4=5.0006 nd3=1.80400 νd3=46.57r5=∞ d5=0.2922r6=300.0000d6=1.0000 nd4=1.74320 νd4=49.34r7=14.5213(非球面) d7=0.1000r8=14.5896 d8=1.7517 nd5=1.84666 νd5=23.78r9=64.9869 d9=(可変)r10=∞(絞り) d10=0.6000r11=33.4595d11=1.8985nd6=1.61800 νd6=63.33r12=-11.1499 d12=0.7000nd7=1.80518 νd7=25.42r13=-20.0542 d13=(可変)r14=10.2987(非球面)d14=2.0299nd8=1.48749 νd8=70.23r15=18890.0000 d15=0.1000r16=19.8062d16=4.5045nd9=1.84666 νd9=23.78r17=9.7836 d17=0.2000r18=11.2175d18=1.7598nd10=1.72916νd10=54.68r19=-51.5183 d19=0.7000nd11=1.53172νd11=48.84
r20=5.5430 d20=(可変)r21=-23.0137(非球面)d21=1.9685nd12=1.58913νd12=61.14r22=-7.0933 d22=1.0000r23=∞ d23=1.5000nd13=1.51633νd13=64.14r24=∞ d24=1.4400nd14=1.54771νd14=62.84r25=∞ d15=0.8000r26=∞ d16=0.8000nd15=1.51633νd15=64.14r27=∞ d17=1.0106r28=∞(像面)非球面系数第7面K=0A4=-8.0580×10-5A6=7.6927×10-7A8=-2.7173×10-8A10=0第14面K=0A4=-1.1033×10-4A6=-1.4285×10-8A8=-1.8629×10-8A10=0第21面K=0A4=-8.5891×10-4A6=1.0215×10-5A8=-3.2143×10-7A10=0
变焦数据(∞)WE ST TEf(mm) 5.86879 9.9987717.39648FNO2.4340 3.2140 4.50002ω(°) 61.435.8 21.0d917.887818.417162.00000d131.20000 6.816633.50000d203.14136 7.0123116.74709实施例24r1=41.9739d1=1.2000 nd1=1.77250 νd1=49.60r2=11.1642d2=2.9000r3=∞ d3=6.5000 nd2=1.78590 νd2=44.20r4=∞(反射面) d4=6.0000 nd3=1.78590 νd3=44.20r5=∞ d5=0.3971r6=28.0000d6=1.2000 nd4=1.74330 νd4=49.33r7=11.3578(非球面)d7=0.3457r8=9.4845 d8=1.7925 nd5=1.84666 νd5=23.78r9=14.2959d9=(可変)r10=∞(絞り) d10=1.0000r11=47.8757 d11=1.9600nd6=1.72916 νd6=54.68r12=-9.0806 d12=0.7000nd7=1.72825 νd7=28.46r13=-25.4395 d13=(可変)r14=9.1761(非球面)d14=1.9500nd8=1.74330 νd8=49.33r15=75.3616 d15=0.8461r16=24.3002 d16=3.8969nd9=1.74330 νd9=49.33r17=∞d17=1.0000nd10=1.72825νd10=28.46r18=4.8249d18=(可変)
r19=49.5382 d19=2.7500nd11=1.69350νd11=53.20r20=-10.0407(非球面)d20=0.8269r21=∞ d21=1.4400nd12=1.54771νd12=62.84r22=∞ d22=0.8000r23=∞ d23=0.8000nd13=1.51633νd13=64.14r24=∞ d24=1.0447r25=∞(像面)非球面系数第7面K=0A4=2.2504×10-5A6=2.6875×10-6A8=-1.2962×10-7A10=2.8718×10-9第14面K=0A4=-9.8664×10-5A6=4.0400×10-6A8=-4.4986×10-7A10=1.3851×10-8第20面K=0A4=5.3089×10-4A6=-1.6198×10-5A8=4.4581×10-7A10=-4.9080×10-9变焦数据(∞)WE ST TE
f(mm) 6.02622 9.3172514.28897FNO2.7652 3.4888 4.52712ω(°) 62.442.8 28.7d914.241006.978042.00694d132.10000 6.513395.34809d182.46549 5.3140311.45279实施例25r1=-14.2761(非球面)d1=5.1000 nd1=1.50913 νd1=56.20r2=∞(反射面) d2=5.7941 nd2=1.50913 νd2=56.20r3=∞ d3=2.1000r4=-6.4892 d4=0.8000 nd3=1.64000 νd3=60.07r5=-84.1654d5=1.1935 nd4=1.84666 νd4=23.78r6=-16.8306d6=(可変)r7=∞(絞り)d7=0.4000r8=34.9225(非球面) d8=1.4006 nd5=1.74330 νd5=49.33r9=-15.2934d9=0.1500r10=6.1210 d10=3.3481nd6=1.61800 νd6=63.33r11=27.4556d11=0.8000nd7=1.84666 νd7=23.78r12=4.9467 d12=(可変)r13=13.6380d13=1.4415nd8=1.51633 νd8=64.14r14=-143.7586 d14=(可変)r15=-19.5436 d15=1.3641nd9=1.58913 νd9=61.25r16=-7.1346(非球面)d16=0.8000r17=∞ d17=1.0500nd10=1.54771νd10=62.84r18=∞ d18=0.8000r19=∞ d19=0.8000nd11=1.51633νd11=64.14r20=∞ d20=0.9669
r21=∞(像面)非球面系数第1面K=0A4=3.2165×10-4A6=-9.1756×10-7A8=4.1788×10-9A10=0.0000第8面K=0A4=-1.2083×10-4A6=1.1516×10-7A8=-2.9381×10-8A10=0.0000第16面K=0A4=1.3137×10-3A6=-2.0878×10-5A8=4.9397×10-7A10=0.0000变焦数据(∞)WE ST TEf(mm) 5.02898 8.6947414.52092FNO2.6544 3.5217 4.50792ω(°) 64.838.2 22.6d614.618607.392511.80000d123.75585 8.201074.39975d143.16733 5.9689715.38987
下面,示出上述各实施例1-13中的变焦种类a-d的区别、条件(1)-(31)的值、关于条件(32)的a、tLPF和L的值。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变焦类型 a d c b b(1) 1.38822 1.41072 1.37082 1.45054 1.37212(2) 1.66024 2.28107 2.01027 1.74028 1.58543(3) 1.67612 1.52529 1.29028 1.28997 1.18812(4), (4C) 0.34947 *** *** *** ***(5), (5C), -0.48666*** -1.00064*** ***(10),(10C)(6), (6C), 27.79 *** 33.07 *** ***(11),(11C)(7), (7C) -0.61816*** *** *** ***(8), (8C), -0.720840.25142 0.21762 0.44850 0.53142(13),(13C),(18),(18C)(9), (9C), *** 0.73100 0.73030 0.89173 0.88437(14),(14C)(12),(12C),*** -3.12101-0.79692-0.31222-0.47931(17),(17C)(15),(15C) *** 1.35184 *** 0.81112 0.73000(16),(16C) *** 29.43 *** 25.56 25.56(19) 0.40806 0.48761 0.38280 0.40516 0.44149(20) 0.21992 0.15218 0.10734 0.14176 -0.11046(21) 0.70097 0.57446 0.67059 0.57052 0.60231(22) 0.27038 0.27052 0.27044 0.27032 0.27034(23) 1.41223 1.42456 1.42456 1.39716 1.39716
(24) 1.78590 1.78590 1.78590 1.785901.78592(25) -0.19814-0.14934-0.16882-0.12548 -0.14612(26) 0.62425 0.43029 0.50182 0.355400.41694(27) 1.11933 1.10145 1.13322 1.070611.13215(28) 1.0 1.0 1.0 1.01.0(29) 0.040.040.040.04 0.04(30) 0.0 0.0 0.0 0.00.0(31) 1.061.061.061.06 1.06a3.5 3.9 3.7 2.92.5tLPF0.550.580.520.38 0.30L7.307.307.307.30 7.30实施例6 实施例7 实施例8 实施例9实施例10变焦类型 b b b a b(1) 1.36326 1.30842 1.37622 1.496341.15970(2) 1.57780 1.51202 1.57269 1.886431.47797(3) 1.16490 1.13951 1.14667 3.687381.41403(4), (4C) *** *** *** 0.49409***(5), (5C), *** *** *** 0.00000***(10),(10C)(6), (6C), *** *** *** 24.04 ***(11),(11C)(7), (7C) *** *** *** -0.72854 ***(8), (8C), 0.51417 0.56419 0.52960 -0.42385 0.46600(13),(13C),(18),(18C)(9), (9C), 0.91188 0.91652 0.93112 ***0.93549(14),(14C)
(12),(12C),-0.24544-0.31721-0.31127***0.16632(17),(17C)(15),(15C) 0.66364 0.56154 0.56154 ***0.69524(16),(16C) 25.56 25.56 25.56 ***25.56(19) 0.43615 0.40132 0.40923 0.407370.54841(20) 0.10368 0.09281 0.09173 0.269660.17155(21) 0.60543 0.63420 0.63699 0.679860.49871(22) 0.27030 0.27035 0.27038 0.270430.27026(23) 1.39716 1.39716 1.39716 1.369761.385301(24) 1.78590 1.78590 1.78590 1.785901.83481(25) -0.14430-0.16362-0.13904-0.20851 -0.23197(26) 0.40879 0.47549 0.39515 0.780650.79956(27) 1.13895 1.18742 1.12882 1.039091.49131(28) 1.0 1.0 1.0 1.01.0(29) 0.040.040.040.04 0.04(30) 0.0 0.0 0.0 0.00.0(31) 1.061.061.061.06 1.06a2.8 2.7 2.6 3.33.1tLPF0.250.250.260.24 0.25L7.307.307.307.30 7.30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变焦类型 b b a(1) 1.12846 1.06460 1.24661(2) 1.43635 1.43051 1.49969(3) 1.50110 1.23503 5.68083(4), (4C) *** *** 0.80815(5), (5C), *** *** 0.21853
(10),(10C)(6), (6C),*** *** 39.55(11),(11C)(7), (7C) *** *** 0.39089(8), (8C),0.44082 0.56189 0.11923(13),(13C),(18),(18C)(9), (9C),1.04989 0.90164 ***(14),(14C)(12),(12C), 0.78258 -0.31328***(17),(17C)(15),(15C) 0.44242 0.41684 ***(16),(16C) 25.56 25.56 ***(19)0.52310 0.13339 0.30301(20)0.19211 0.07549 0.24793(21)-0.50649-0.976370.95350(22)0.10425 0.11002 0.32739(23)1.40014 1.39808 1.20313(24)1.80610 1.7725 1.50913(25)-0.35720-0.207460.27111(26)1.94314 0.59664 1.26698*(27)1.53460 1.62493 1.36309(28)1.0 1.0 1.0(29)0.040.040.04(30)0.0 0.0 0.0(31)1.061.061.06a 2.8 1.852.5tLPF0.250 1.20L 7.303.966.0实施例、变焦种类*标记棱镜的入射面中有折射力时的f11设为从最靠近物体侧的面至棱镜的射出面的焦距。
另外,实施例1-13的数值数据中的光学低通滤波器为多个结构,并且还包含红外分割滤波器等的厚度,所以其最大厚度不是tLPF的值,使用上述表中的tLPF的值。
下面,示出关于上述实施例14-25中的条件(a)-(f)的L、d/L、DFT/fT、M3/M2、f11/f12、βRT、a、tLPF的值。
实施例L d/LDFT/fTM3/M2f11/f12145.6 0.720880.784711.19347 -0.12343156.0 0.790090.760040.53348 -0.32094165.6 0.717480.114960.93206 0.36284176.0 0.694130.151910.92989 0.20195186.640.767970.25931第3群は負0196.640.748770.27393第3群は負0206.641.199960.176760.91213 0.37232216.641.174300.223740.93381 0.39484226.640.946290.219010.85382 0.22917236.640.854910.201190.85523 0.05553246.640.948670.374520.73366 0.09671256.0 1.203130.303010.95350 1.26698实施例βRta tLPF14-1.6884 3.01.8015-1.195983.01.80
16-1.493963.01.8017-1.268843.00.8018-1.516723.01.5519-1.385303.01.4420-1.265603.01.4421-1.301213.01.4422-1.057353.01.4423-1.148823.01.4424-0.865883.01.4425-1.363092.51.20实施例、第3组为负下面,用图来说明关于本发明的第6-第10发明的变焦透镜的实施例26-28。
实施例26图2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电子摄像装置中使用的变焦透镜实施例26的光学结构的沿光轴的截面图,表示广角端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弯曲时的状态。图28是表示根据实施例26的变焦透镜在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光轴的截面图,(a)表示广角端的状态,(b)表示中间状态,(c)表示望远端的状态。
实施例26的电子摄像装置如图27所示,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具有变焦透镜和作为电子摄像元件的CCD。图27中,I是CCD的摄像面。在变焦透镜与摄像面I之间,设置平面平板状的CCD盖玻璃CG。
变焦透镜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具有第1透镜组G1、开口光圈S、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和第4透镜组G4。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前侧副组、弯曲光路用的反射光学元件R1、和具有负折射力的后侧副组构成,整体具有负折射力。
前侧副组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成。后侧副组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接合双凸正透镜L12与双凹负透镜L13、整体具有负折射力的接合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4构成。
反射光学元件R1构成为将光路90度弯曲的反射棱镜。
另外,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的有效摄像区域的纵横比为3∶4,弯曲方向为横向。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1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2的接合透镜、双凸正透镜L23构成,整体具有正折射力。
第3透镜组G3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1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双凸正透镜L41与双凹负透镜L42的接合透镜构成。
在无限远物点聚焦时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固定第1透镜组G1和第4透镜组G4的位置,第2透镜组G2与开口光圈S一起仅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在暂且拉宽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后,仅向物体侧移动,以缩小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
另外,在聚焦动作时,第3透镜组G3在光轴上移动。
另外,第4透镜组G4在聚焦动作时也固定位置。
非球面被设置在第1透镜组G1中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的像侧面、第2透镜组G2中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1的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中的双凸正透镜L41的物体侧面中。
构成实施例26的变焦透镜的光学部件的数值数据如后所述。
另外,在实施例26的数值数据中,r1、r2…表示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1、d2…表示各透镜的壁厚或空气间隔,nd1、nd2…表示各透镜的d线折射率,νd1、νd2…表示各透镜的阿贝值,Fno.表示F序号,f表示整个系统焦距,ω表示半视场角,D0表示从物体至第1面的距离。另外,WE表示广角端,ST表示中间状态,TE表示望远端。
另外,非球面形状将光轴方向设为z、将与光轴正交的方向设为y,在将圆锥系数设为K、将非球面系数设为A4、A6、A8、A10时,用下式表示。
z=(y2/r)/[1+{1-(1+K)(y/r)2}1/2]+A4y4+A6y6+A8y8+A10y10另外,这些记号在后述的实施例的数值数据中是共同的。
实施例27图2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电子摄像装置中使用的变焦透镜实施例27的光学结构的沿光轴的截面图,表示广角端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弯曲时的状态。图30是表示根据实施例27的变焦透镜在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光轴的截面图,(a)表示广角端的状态,(b)表示中间状态,(c)表示望远端的状态。
实施例27的电子摄像装置如图29所示,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具有变焦透镜和作为电子摄像元件的CCD。图29中,I是CCD的摄像面。在变焦透镜与摄像面I之间,设置平面平板状的CCD盖玻璃CG。
变焦透镜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具有第1透镜组G1、开口光圈S、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和第4透镜组G4。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前侧副组、弯曲光路用的反射光学元件R1、和具有负折射力的后侧副组构成,整体具有负折射力。
前侧副组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构成。后侧副组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2’、接合双凹负透镜L13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4、整体具有负折射力的接合透镜构成。
反射光学元件R1构成为将光路90度弯曲的反射棱镜。
另外,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的有效摄像区域的纵横比为3∶4,弯曲方向为横向。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1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2的接合透镜、双凸正透镜L23构成,整体具有正折射力。
第3透镜组G3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1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双凹负透镜L41’与双凸正透镜L42’的接合透镜构成。
在无限远物点聚焦时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固定第1透镜组G1和第4透镜组G4的位置,第2透镜组G2与开口光圈S一起仅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在暂且拉宽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后,仅向物体侧移动,以缩小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
另外,在聚焦动作时,第3透镜组G3在光轴上移动。
另外,第4透镜组G4在聚焦动作时也固定位置。
非球面被设置在第1透镜组G1中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的像侧面、第2透镜组G2中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1的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中的双凸正透镜L42’的像侧面中。
构成实施例27的变焦透镜的光学部件的数值数据如后所述。
实施例28图3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电子摄像装置中使用的变焦透镜实施例28的光学结构的沿光轴的截面图,表示广角端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弯曲时的状态。图32是表示根据实施例28的变焦透镜在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光轴的截面图,(a)表示广角端的状态,(b)表示中间状态,(c)表示望远端的状态。
实施例28的电子摄像装置如图31所示,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具有变焦透镜和作为电子摄像元件的CCD。图29中,I是CCD的摄像面。在变焦透镜与摄像面I之间,设置平面平板状的CCD盖玻璃CG。
变焦透镜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具有第1透镜组G1、开口光圈S、第2透镜组G2、第3透镜组G3、和第4透镜组G4。
第1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前侧副组、弯曲光路用的反射光学元件R1、和具有负折射力的后侧副组构成,整体具有负折射力。
前侧副组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构成。后侧副组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接合凹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2’与双凹负透镜L13、整体具有负折射力的接合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4构成。
反射光学元件R1构成为90度弯曲光路的反射棱镜。
另外,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的有效摄像区域的纵横比为3∶4,弯曲方向为横向。
第2透镜组G2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1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2的接合透镜、双凸正透镜L23构成,整体具有正折射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31’构成。
第4透镜组G4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在物体侧具有凹面、在像侧具有平面的负透镜L41’、与在物体侧具有平面、在像侧具有凸面的正透镜L42”的接合透镜构成。
在无限远物点聚焦时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固定第1透镜组G1和第4透镜组G4,第2透镜组G2与开口光圈S一起仅向物体侧移动,第3透镜组G3在暂且拉宽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后,仅向物体侧移动,以缩小与第2透镜组G2的间隔。
另外,在聚焦动作时,第3透镜组G3在光轴上移动。
另外,第4透镜组G4在聚焦动作时也固定位置。
非球面被设置在第1透镜组G1中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1的像侧面、第2透镜组G2中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1的物体侧面、第4透镜组G4中的在物体侧具有平面、在像侧具有凸面的正透镜L42”的像侧面中。
下面,示出构成实施例26-28的变焦透镜的光学部件的数值数据。
实施例26r1=69.3459d1=0.7000nd1=1.80610νd1=40.92r2=4.6083(非球面)d2=1.7000r3=∞d3=6.8000nd3=1.80610νd3=40.92r4=∞d4=0.1500r5=54.8200d5=2.2000nd5=1.71736νd5=29.52r6=-8.5000d6=0.7000nd6=1.80610νd6=40.92r7=8.4123
d7=0.3500r8=8.8098d8=1.4000 nd8=1.71736 νd8=29.52r9=131.4438d9=D9r10=∞(光圈)d10=0r11=3.6905(非球面)d11=1.8000nd11=1.69350νd11=53.21r12=6.9000d12=0.7000nd12=1.84666νd12=23.78r13=3.5205d13=0.6000r14=41.4060d14=1.5000nd14=1.48749νd14=70.23r15=-7.8730d15=D15r16=7.3983d16=1.4000nd16=1.48749νd16=70.23r17=22.6658d17=D17r18=∞透过率可变单元或快门配置位置d18=4.0000r19=8.8186(非球面)d19=1.8000nd19=1.69350νd19=53.21r20=-6.0000d20=0.7000nd20=1.84666νd20=23.78r21=24.3642
d21=0.7000r22=∞d22=0.8000 nd22=1.51633νd22=64.14r23=∞d23=D23r24=∞(摄像面)d24=0非球面系数第2面K=0A2=0A4=-1.3839×10-3A6=-4.9944×10-6A8=-3.2538×10-6A10=0第11面K=0A2=0A4=-1.1930×10-3A6=-2.3404×10-5A8=-8.1742×10-6A10=0第19面K=0A2=0A4=-1.3986×10-4A6=-1.5479×10-4A8=1.5996×10-5A10=0变焦数据D0(从物体至第1面的距离)为∞时)WE ST TEf(mm) 2.508814.333667.49747Fno. 2.6859 3.4516 4.5092ω(°)39.7 24.8 14.5
D0 ∞ ∞ ∞D9 11.538315.32706 0.89925D151.10008 4.40521 1.29951D171.08630 4.00010 11.52593D231.00000 1.00000 1.00000D0(从物体至第1面的距离)为近距离(16cm)时WE ST TED0 162.6560162.6560162.6560D9 11.538315.32706 0.89925D151.02955 4.22279 0.81871D171.15683 4.18253 12.00672D231.00000 1.00000 1.00000实施例27r1=18.1048d1=0.7000nd1=1.80610νd1=40.92r2=5.9446(非球面)d2=1.7000r3=∞d3=6.8000nd3=1.80610νd3=40.92r4=∞d4=0.2500r5=-15.8755d5=1.2000nd5=1.77250νd5=49.60r6=-7.9342d6=0.2000r7=-5.4811
d7=0.7000 nd7=1.57099 νd7=50.80r8=6.5000d8=1.3000 nd8=1.80518 νd8=25.42r9=21.9926d9=D9r10=∞(光圈)d10=0r11=3.8249(非球面)d11=1.8000 nd11=1.74320νd11=49.34r12=8.7000d12=0.7000 nd12=1.84666νd12=23.78r13=3.5665d13=0.5000r14=14.6834d14=1.3000 nd14=1.72916νd14=54.68r15=-14.3114d15=D15r16=7.2299d16=1.0500 nd16=1.48749νd16=70.23r17=37.5176d17=2.0000r18=∞d18=D18r19=-39.6012d19=0.7000 nd19=1.84666νd19=23.78r20=10.0000d20=1.2000 nd20=1.74320νd20=49.34r21=-17.1302(非球面)
d21=0.7000r22=∞d22=0.6000 nd22=1.51633νd22=64.14r23=∞d23=D23r24=∞(摄像面)d24=0非球面系数第2面K=0A2=0A4=-2.5409×10-4A6=-1.8273×10-5A8=-3.9239×10-7A10=0第11面K=0A2=0A4=-1.0303×10-3A6=-2.5041×10-5A8=-5.4268×10-6A10=0第21面K=0A2=0A4=7.1492×10-4A6=3.4398×10-4A8=-3.5902×10-5A10=0变焦数据D0(从物体至第1面的距离)为∞时WE ST TEf(mm) 3.252505.643709.74816Fno. 2.7058 3.4789 4.5017ω(°)32.6 19.5 11.3
D0 ∞ ∞ ∞D9 9.75120 4.59700 0.89810D151.09986 3.92831 1.29837D182.66550 4.99975 11.32016D231.00000 1.00000 1.00000D0(从物体至第1面的距离)为近距离(16cm)时、WE ST TED0 162.6560162.6560162.6560D9 9.75120 4.59700 0.89810D151.01401 3.70564 0.72133D182.75134 5.22242 11.89720D231.00000 1.00000 1.00000实施例28r1=10.9287d1=0.7000nd1=1.80610νd1=40.92r2=4.8122(非球面)d2=1.5500r3=∞d3=6.8000nd3=1.80610νd3=40.92r4=∞d4=0.1500r5=-79.5466d5=1.3000nd5=1.75520νd5=27.51r6=-6.5000d6=0.7000nd6=1.80610νd6=40.92r7=8.2436
d7=0.5000r8=7.4880d8=1.3000 nd8=1.84666 νd8=23.78r9=13.0280d9=D9r10=∞(光圈)d10=0r11=3.7669(非球面)d11=1.8000 nd11=1.74320νd11=49.34r12=8.0000d12=0.7000 nd12=1.84666νd12=23.78r13=3.3737d13=0.5000r14=8.4174d14=1.5000 nd14=1.72916νd14=54.68r15=-28.9216d15=D15r16=7.6784d16=1.0500 nd16=1.48749νd16=70.23r17=-1722.3948d17=D17r18=-12.1628d18=0.7000 nd18=1.84666νd18=23.78r19=∞d19=1.6000 nd19=1.74320νd19=49.34r20=-11.2101(非球面)d20=0.7000r21=∞
d21=0.6000nd21=1.51633νd21=64.14r22=∞d22=D22r23=∞(摄像面)d23=0非球面系数第2面K=0A2=0A4=-3.2755×10-5A6=-3.4477×10-5A8=9.7425×10-8A10=0第11面K=0A2=0A4=-1.0080×10-3A6=-1.8736×10-5A8=-6.2191×10-6A10=0第20面K=0A2=0A4=4.2956×10-4A6=5.2969×10-4A8=-5.4664×10-5A10=0变焦数据D0(从物体至第1面的距离)为∞时WE ST TEf(mm) 3.256065.641249.74748Fno. 2.7505 3.5079 4.5204ω(°)32.6 19.5 11.3D0∞ ∞ ∞D99.415884.433160.89783
D151.10006 3.71349 1.29897D174.24487 6.62213 12.56406D221.00000 1.00000 1.00000D0(从物体至第1面的距离)为近距离(16cm)时WE ST TED0 162.6560162.6560162.6560D9 9.41588 4.43316 0.89783D151.02958 3.53180 0.80556D174.31535 6.80382 13.05747D221.00000 1.00000 1.00000下面,在下表中示出上述实施例26-28中的L值、关于条件(41)-(53)、(28)-(31)的值、a的值。
实施例26实施例27实施例28L 3.963.963.96βRt-1.44704-1.71738-1.85432R21R/R21F0.95394 0.93244 0.89562L/R21C0.57391 0.45517 0.49500ν21F-ν21R29.43 25.56 25.56L/fD 0.09555 0.05099 0.01058ν4P-ν4N29.43 25.56 25.56(R11F+R11R)/ 1.14237 1.97764 2.57351(R11F-R11R)f11/f120.08793 0.62729 0.72786(R12R/R13F)P0.95488 0.69082 1.10091νA2N-νA2P11.425.38 13.41
Q·L/RA2C0.465880.609230.60923fT/fW2.988462.997132.99364τ600/τ5501.01.01.0τ700/τ5500.04 0.04 0.04τ400/τ5500.00.00.0τ440/τ5501.06 1.06 1.06a(μm) 2.02.02.0实施例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6-28中,都如上所述,将弯曲方向作为电子摄像元件(CCD)的长方向(水平方向)。向短方向(垂直方向)弯曲,可使弯曲用的间隙变小,有利于小型化,但最好若能对应于长方向的弯曲,则也可对应于向长、短任一的弯曲,组装透镜的相机设计的自由度增大。
另外,上述各实施例中,虽未组装低通滤波器,但也可插入低通滤波器来构成。
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的沉体方式的实例。图33是具体适用于图23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实施例22)的一例,图33(b)是实施例22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位于广角端的状态(图23(c))的包含光路弯曲光轴的截面图,在该状态下,使第2组G2的两个透镜与第1-1组G1-1的光路弯曲棱镜P退避到第1-2组G1-2与第2组G2之间的空间中,使第1-1组G1-1的光路弯曲棱镜之前的负弯月形透镜L1沉入空出的空间中,使入射到该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相机的进深方向)的厚度变薄。另外,在从第2组G2至像面I侧有空间的情况下,最好不仅光路弯曲棱镜P与第1-2组G1-2,还包含第2组G2等也退避到像面I侧。
图34是由反射镜M构成光路弯曲用反射光学元件时的一个沉体方式的原理图,将反射镜M倒至虚线的位置,并且,比该反射镜M更靠近像面I侧的透镜L2、L3也倒至虚线的位置,使入射到该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相机的进深方向)的厚度变薄。
图35是由反射镜M构成光路弯曲用反射光学元件时的另一个沉体方式的原理图,将反射镜M倒至虚线的位置,使比该反射镜M更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组LG沉至空出的空间中。另外,也可不放倒反射镜,如图33所示,使之沿弯曲后的光轴退避。
图36中,由液体棱镜或可变形棱镜LP构成光路弯曲用反射光学元件(图36(a)),在容纳时可抽出液体等,如图36(b)那样,压扁后变薄,使比棱镜LP更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组沉入该空出的空间中(图35),放倒其它透镜(图34),也可同样变薄厚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中,也可由形状可变反射镜来构成光路弯曲用的反射光学元件。形成可变反射镜是对可变形的膜实施反射镜涂布的反射镜,可通过折叠或卷曲来使之退避。
另外,在由形状可变反射镜来构成光路弯曲用的反射光学元件的情况下,也可使形状可变反射镜变形来聚焦。图37中示出其原理图。对近距离物体的聚焦通过如图示的箭头所示在无限远聚焦时将平面形状可变反射镜DM的反射面改变为凹面,仅通过形状可变反射镜DM的面形状的变更来进行。在近距离聚焦时,将形状可变反射镜DM的面形状在反射面的有效面内设为非球面形状。尤其是在使反射面具有功率的情况下,若为旋转对称的反射面形状,则产生向该反射面偏心入射引起的偏心象差。因此,期望将形状可变反射镜DM的面形状设为旋转非对称曲面。
另外,通过偏心,在轴外产生旋转非对称的弯曲象差等。为了补偿通过偏心产生的面对称的偏心象差,期望如图38所示,将形状可变反射镜DM的面形状变形为包含将入射并反射到形状可变反射镜DM的反射面的光轴的平面设为唯一对称面的面对称曲面。
在图37的结构的情况下,形状可变反射镜DM在无限远聚焦时为平面,而在向近距离物点聚焦时,如图38所示,通过将对称面变形成仅为一个面的旋转非对称非球面,可补偿近距离聚焦时的偏心象差。通过这种结构,实现电子摄像装置整体的小型化与性能的维持。
图39是通过沿箭头方向倾斜形状可变反射镜DM的反射面来进行手振摆补偿的实例。在图37的状态下,是不产生手振摆的情况,图39是倾斜形状可变反射镜DM的反射面的手振摆补偿功能作用的状态。在摄像装置如图39所示相对拍摄方向向下时,如图所示,通过将形状可变反射镜DM的反射面倾斜从虚线变为实线位置,入射光轴不倾斜。期望形状可变反射镜DM的面形状整体也变更,以在此时抑制象差的变动。
另外,也可使根据本发明的光路弯曲用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具有功率,由自由曲面等构成该面形状。或者,也可由霍罗格菲克光学元件(HOE)来构成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
另外,在如实施例1-28那样由光路弯曲棱镜P构成该反射光学元件的情况下,也可构成为接合配置在该光路弯曲棱镜P前后的透镜与棱镜P。
可是,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来构成数码相机等电子摄像装置的情况下,最好在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与CCD等电子摄像元件之间,配置光路分割元件,向取景器光路分割拍摄光路。图40中示出该实例。图40是数码相机40的正面图,此时的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由90度弯曲光路的反射光学元件M1与配置在其像面侧的透镜组LA构成,在像面配置摄像元件的CCD49。另外,在透镜组LA与CCD49之间配置单向透视玻璃等光路分割元件M2,向与包含反射光学元件M1反射前后的光轴的平面大致垂直的一侧(图中为上侧)分割光路。不用说,光路分割元件M2也可以是仅在将光束导入取景器光路时插入的反射面。光路分割元件M2反射的光路通过其它反射面M3,在包含光路分割元件M2反射前后的光轴的平面内弯曲90度,并由第4反射面M4弯曲90度,光轴与入射到反射光学元件M1的光轴大致平行地射出。在图40中,未图示接眼光学系统,但在第4反射面M4的射出侧或包含该反射面M4的前后配置接眼光学系统,由位于第4反射面M4的射出侧的观察者的眼球来观察被摄体的观察像。
这里,说明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面的对角线长度L与象素间隔a。图41是表示电子摄像元件的象素排列的一例的图。通过象素间隔a,将R(红)、G(绿)、B(蓝)的象素或蓝绿、品红、黄、绿(绿)等4色象素(图44)配置成马赛克状。有效摄像面是指用于拍摄映像再现(在个人计算机上显示、由打印机打印等)的摄像元件上的光电变换面内的区域。图中所示有效摄像面配合光学系统的性能(确保光学系统的性能得到的图象周期),设定在比摄像元件的全部光电变换面窄的区域中。有效摄像面的对角线长度L是该有效摄像面的对角线长度。另外,可各种各样地变更用于映像再现的摄像范围,但在将本发明的变焦透镜用于具有这种功能的摄像装置时,该有效摄像面的对角线长度L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设本发明的有效摄像面的对角线长度L为L可取得范围中的最大值。
以上各实施例中,在最终透镜组的像侧,具有近红外分割滤波器或对入射面侧实施近红外分割涂层面的光学低通滤波器LF。该近红外分割滤波器、近红外分割涂层面构成为在波长600nm下的透过率为80%以上,在波长700nm下的透过率为10%以下。具体而言,例如是由如下27层的层结构构成的多层膜。其中,设计波长为780nm。
基板 材质物理的膜厚(nm) λ/4第1層 Al2O358.96 0.50第2層 TiO284.19 1.00第3層 SiO2134.14 1.00第4層 TiO284.19 1.00第5層 SiO2134.14 1.00第6層 TiO284.19 1.00第7層 SiO2134.14 1.00第8層 TiO284.19 1.00第9層 SiO2134.14 1.00第10層TiO284.19 1.00第11層SiO2134.14 1.00第12層TiO284.19 1.00第13層SiO2134.14 1.00第14層TiO284.19 1.00第15層SiO2178.41 1.33第16層TiO2101.03 1.21第17層SiO2167.67 1.25第18層TiO296.82 1.15第19層SiO2147.55 1.05第20層TiO284.19 1.00第21層SiO2160.97 1.20第22層TiO284.19 1.00第23層SiO2154.26 1.15第24層TiO295.13 1.13第25層SiO2160.97 1.20第26層TiO299.34 1.18第27層SiO287.19 0.65空气上述近红外锐分割涂层的透过率特性如图42所示。
另外,通过在低通滤波器LF的射出面侧设置降低图43所示短波长域的色透过的滤色镜或进行涂布,进一步提高电子图像的色再现性。
具体而言,最好通过该滤波器或涂布,420nm波长的透过率与波长400nm-700nm下透过率最高的波长的透过率之比为15%以上,400nm波长的透过率与该最高波长的透过率之比为6%以下。
由此,可使人眼对颜色的识别、和摄像和再现的图像颜色的差异降低。换言之,可防止人眼容易识别的人的视觉上难以识别的短波长侧颜色引起的图像恶化。
若上述400nm波长的透过率之比超过6%,则人眼难以识别的单波长域在可识别的波长下被再现,相反,若上述420nm波长的透过率之比比15%还小,则人可识别的波长域的再现变低,色平衡变差。
限制这种波长的手段通过使用补色镶嵌(mosaic)滤波器的拍摄系统来实现效果。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如图43所示,形成波长400nm下的透过率为0%、420nm下的透过率为90%、440nm下为透过率的峰值100%的涂布。
通过与上述近红外锐分割涂层的作用结合,将波长450nm下的透过率99%作为峰值,将400nm下的透过率设为0%,将420nm下的透过率设为80%,将600nm下的透过率设为82%,将700nm下的透过率设为2%。由此,进行更忠实的色再现。
另外,低通滤波器LF在光轴方向上重合像面上投影时的方位角为水平(=0度)与±45度方向上分别具有结晶轴的3种滤波器来使用,就各个滤波器而言,通过向水平错开a微米,向±45度方向分别错开SQRT(1/2)×a,进行波纹抑制。这里,SQRT如上所述,表示平方根。
另外,在CCD的摄像面I上,如图44所示,设置对应于摄像象素将蓝绿、品红、黄、绿(绿)等4色的滤色镜设置成马赛克状的补色镶嵌滤波器。这4种滤色镜被配置成马赛克状,使各自为大致相同的数量,并且相邻象素不对应于同种类的滤色镜。由此,可更忠实再现颜色。
补色镶嵌滤波器具体而言如图44所示,至少由4种滤色镜构成,最好该4种滤色镜的特性如下所示。
绿的滤色镜G在波长GP下具有分光强度的峰值。
黄的滤色镜Ye在波长YP下具有分光强度的峰值。
蓝绿的滤色镜C在波长CP下具有分光强度的峰值。
品红的滤色镜M在波长MP1与MP2下具有峰值,并满足以下条件。
510nm<GP<540nm5nm<YP-GP<35nm-100nm<CP-GP<-5nm430nm<MP1<480nm580nm<MP2<640nm并且,绿、黄、蓝绿的滤色镜在波长530nm下,具有对各自的分光强度的峰值的80%以上的强度,品红的滤色镜在波长530nm下,具有其分光强度的峰值的10%至50%的强度,但在提高色再现性上较好。
图45中示出上述各实施例中各个波长特性的一例。绿的滤色镜G在525nm下具有分光强度的峰值。黄的滤色镜Ye在555nm下具有分光强度的峰值。蓝绿的滤色镜C在510nm下具有分光强度的峰值。品红的滤色镜M在445nm与620nm下具有峰值。另外,530nm下的各滤色镜相对于各自的分光强度峰值,G为99%,Ye为95%,在这种补色滤波器的情况下,通过未图示的控制器(或用于数码相机的控制器),电气地进行如下信号处理,
经亮度信号Y=|G+M+Ye+C|×1/4颜色信号R-Y=|(M+Ye)-(G+C)|B-Y=|(M+C)-(G+Ye)|的信号处理,变换为R(红)、G(绿)、B(蓝)的信号。
但是,上述近红外锐分割涂层的配置位置也可以上光路上的任一位置。另外,低通滤波器LF的个数也可如上所述为两个、为一个都无妨。也可以是3个。
另外,图46中示出各实施例的亮度光圈部分的细节。其中,该图是4组结构的情况,省略第1组G1中的光路弯曲棱镜P来图示。在摄像光学系统的第1组G1与第2组G2之间的光轴上的光圈位置,配置可进行0级、-1级、-2级、-3级、-4级亮度调节的镜头盘10。在镜头盘10中具有调整0级的、开口形状为直径约4mm的圆形、由固定空间构成的开口1A(波长550nm下的透过率为100%);为了补偿-1级、具有开口1A的开口面积的约一半开口面积的、由开口形状固定的透明平行平板(波长550nm下的透过率为99%)构成的开口1B;和具有与开口1B相同面积的圆形开口部、为了补偿成-2级、-3级、-4级、分别设置在波长550nm下的透过率为50%、25%、13%的ND滤波器的开口部1C、1D、1E。
另外,通过镜头盘10的旋转轴11周向转动,将任一开口配置在光圈位置上,由此进行光量调节。
另外,当实效F序号Fno’为Fno’>a/0.4微米时,构成为在开口内配置波长550nm下的透过率不足80%的ND滤波器。具体而言,在实施例1中,望远端的实效F值满足上述式是在相对光圈开放时(0级),设为-2级的执行F值变为9.0之时,对应此时的开口为1C。由此,抑制光圈的衍射现象引起的像的恶化。
另外,代替图46中所示的镜头盘10,示出使用图47(a)中所示镜头盘10’的实例。在摄像光学系统的第1组G1与第2组G2之间的光轴上的亮度光圈位置,配置可进行0级、-1级、-2级、-3级、-4级亮度调节的镜头盘10’。在镜头盘10’中具有调整0级的、开口形状为直径约4m m的圆形的固定开口1A’;为了补偿-1级、具有开口1A’的开口面积的约一半开口面积的、开口形状固定的开口1B’;和开口面积依次变小、用于补偿成-2级、-3级、-4级的形状固定的开口部1C’、1D’、1E’。另外,通过镜头盘10’的旋转轴11周向转动,将任一开口配置在光圈位置上,由此进行光量调节。
另外,在这些多个开口中的1A’至1D’中,配置空间频率特性各不相同的光学低通滤波器。另外,如图47(b)所示,在开口直径变小的范围内,将光学滤波器的空间频率特性设定得高,由此抑制拉入造成的衍射现象引起的像的恶化。另外,图47(b)的各曲线表示仅低通滤波器的空间频率特性,设定成任一还包含各光圈的衍射的特性都相等。
以上的本发明的电子摄像装置可用于由变焦透镜等成像光学系统形成物体像并使其像感光到CCD或胶卷等摄像元件上以进行拍摄的拍摄装置、尤其是数码相机或视频相机、作为信息处理装置实例的个人计算机、电话、尤其是携带方便的便携电话等中。下面,示例其实施方式。
图48-图50是将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组装在数码相机的拍摄光学系统41中的结构的原理图。图48是表示数码相机40的外观的前方斜视图,图49是图48的数码相机的后方斜视图,图50是表示数码相机40的结构的截面图。数码相机40在本例的情况下,包含具有拍摄用光路42的拍摄光学系统41、具有取景器用光路44的取景器光学系统43、快门45、闪光灯46、液晶显示监视器47等,当按下配置在相机40上部的快门45时,与之联动,拍摄光学系统41例如通过实施例1的光路弯曲变焦透镜来进行拍摄。由拍摄光学系统41形成的物体像经近红外分割滤波器与光学低通滤波器LF,形成于CCD49的拍摄面上。由该CCD49感光的物体像经处理单元51,作为电子图像,显示于设置在相机背面的液晶显示监视器47上。另外,也可在该处理单元51上连接记录单元,记录拍摄到的电子图像。另外,该记录单元52也可与处理单元51单独设置,通过软盘或存储卡、MO等电子进行记录写入。另外,也可构成为配置胶卷来代替CCD49的胶卷相机。
并且,在取景器用光路44上配置取景器用对物光学系统53。由该取景器用对物光学系统53形成的物体像形成为作为像正立部件的帕罗棱镜55的视野框57上。在该帕罗棱镜55的后方,配置将变为正立正像的像导向观察者眼球E的接眼光学系统59。另外,在拍摄光学系统41和取景器用对物光学系统53的入射侧、接眼光学系统59的射出侧分别配置盖部件50。
如此构成的数码相机40的拍摄光学系统41在宽视场角下为高变倍比,象差好、可配置滤波器等后聚焦的大的变焦透镜,所以可实现高性能、低成本化。
另外,在图50的实例中,配置平行平面板来作为盖部件50,但也可使用具有功率的透镜。
接着,在图51-图53中示出作为内置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作为对物光学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的个人计算机。图51是打开个人计算机300的盖的前方斜视图,图52是个人计算机300的拍摄光学系统303的截面图,图53是图51的状态的侧面图。如图51-图53所示,个人计算机300具有操作者从外部输入信息用的键盘301、省略图示的信息处理单元或记录单元、将信息显示给操作者的监视器302、和用于拍摄操作者或周围图像的拍摄光学系统303。这里,监视器302也可以是通过未图示的背光灯从背面照明的透过型液晶显示元件、或反射来自前面的光并显示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或CRT显示器等。另外,图中,拍摄光学系统303内置于监视器302的右上方,但也可不限于该场所,而在监视器302的周围或键盘301的周围某处。
该拍摄光学系统303在拍摄光路304上具有本发明的例如实施例1的光路弯曲变焦透镜构成的物体112和感光像的摄像元件芯片162。将它们内置于个人计算机300中。
这里,在摄像元件芯片162上附加地粘贴光学低通滤波器LF,作为摄像单元160一体形成,因为在物镜112的镜框113的后端可由单触开关嵌入装配,所以不需要物镜112与摄像元件芯片162的对中或面间隔的调整,组装变简单。另外,在镜框113的前端(省略图示)配置用于保护物镜112的盖玻璃114。另外,镜框113中的变焦透镜的驱动机构等省略图示。
将摄像元件芯片162感光的物体像经端子166输入个人计算机300的处理单元中,作为电子图像显示于监视器302上,在图51中,作为一例,示出操作者的拍摄图像305。另外,也可经处理单元,经由因特网或电话,将该图像305从远方显示于通信对方的个人计算机上。
下面,图54中示出作为内置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来作为拍摄光学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的电话、尤其是携带方便的便携电话。图54(a)是便携电话400的正面图,图54(b)是侧面图,图54(c)是拍摄光学系统405的截面图。如图54(a)-(c)所示,便携电话400具有输入操作者的声音作为信息的麦克风部401、输出通话对方声音的扬声器部402、操作者输入信息的输入拨号盘403、显示操作者本身或通话对方等拍摄像与电话号码等信息的监视器404、拍摄光学系统405、发送与接收通信电波的天线406、和进行图像信息或通信信息、输入信号等处理的处理单元(未图示)。这里,监视器404是液晶显示元件。另外,图中,各结构的配置位置不特别限于此。该拍摄光学系统405具有配置在拍摄光路407上的由本发明的例如实施例1的光路弯曲变焦透镜构成的物镜112、和感光物体像的摄像元件芯片162。将它们内置于便携电话400中。
这里,在摄像元件芯片162上附加地粘贴光学低通滤波器LF,作为摄像单元160一体形成,因为在物镜112的镜框113的后端可由单触开关嵌入装配,所以不需要物镜112与摄像元件芯片162的对中或面间隔的调整,组装变简单。另外,在镜框113的前端(省略图示)配置用于保护物镜112的盖玻璃114。另外,镜框113中的变焦透镜的驱动机构等省略图示。
将摄像元件芯片162感光的物体像经端子166输入未图示的处理单元中,作为电子图像显示于监视器404或通信对方的监视器或两者上。另外,在向通信对方发送图像的情况下,在处理单元中包含将摄像元件芯片162感光的物体像信息变换为可发送的信号的信息处理功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将反射镜等反射光学元件尽量插入物体侧,构成为光学系统、尤其是弯曲变焦透镜系统的光路(光轴)的结构,通过各种手续,确保高变焦比、宽视场角、小F值、小象差等高的光学标准性能,同时,没有沉体式镜筒中看到的相机至使用状态的上升时间(透镜的伸出时间),有利于防水、防尘,另外,可形成进深方向极薄的相机。
另外,通过本发明,可得到一种变焦透镜,沉体厚度薄,容纳性好,并且即便在高倍率下后聚焦,成像性能也好,可实现视频相机或数码相机的彻底的薄型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该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并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物体侧,具有负的折射力,在所述变倍时固定,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正透镜和负透镜的三个透镜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透镜组B中的所述负透镜和与物体侧相邻的所述正透镜接合。
3.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该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并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物体侧,具有负的折射力,在所述变倍时固定,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负透镜和正透镜的三个透镜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透镜组B中的所述负透镜和与物体侧相邻的所述正透镜或与像侧相邻的所述正透镜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透镜组B的像侧,隔着可变空气间隔配置有第3透镜组C。
6.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该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并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物体侧,具有负的折射力,在所述变倍时固定,在所述移动透镜组B的像侧,隔着可变空气间隔配置有第3透镜组C,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正透镜和负透镜两个透镜构成,所述第3透镜组C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正透镜、负透镜三个透镜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透镜组C的所述负透镜和与物体侧相邻的所述正透镜接合。
8.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该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并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物体侧,具有负的折射力,在所述变倍时固定,在所述移动透镜组B的像侧,隔着可变空气间隔配置有第3透镜组C,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正透镜和负透镜两个透镜构成,所述第3透镜组C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负透镜、正透镜的三个透镜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透镜组B中的所述负透镜和与物体侧相邻的所述正透镜或与像侧相邻的所述正透镜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3、6、8之一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倍时或聚焦动作时移动的透镜组仅是变焦透镜整体中包含所述移动透镜组B的两个透镜组。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透镜组C在聚焦动作时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透镜组C在聚焦动作时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透镜组C具有正的折射力。
14.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透镜组C具有正的折射力。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在比所述第3透镜组C更靠近像的一侧,配有具有非球面的第4透镜组D。
16.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在比所述第3透镜组C更靠近像的一侧,配有具有非球面的第4透镜组D。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透镜组D在所述变倍时和聚焦动作时被固定。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透镜组D在所述变倍时和聚焦动作时被固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3、6、8之一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具有将光路弯曲的反射光学元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具有将光路弯曲的棱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的透过面中至少一个面具有曲率。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被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的入射面将凹面朝向物体侧。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的入射面为非球面。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的射出面为平面。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具有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的物体侧副组A1、所述反射光学元件、和包含正透镜的像侧副组A2构成。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由具有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透过面的、将光路弯曲的棱镜A1、和至少包含正透镜的副组A2构成。
28.根据权利要求1、3、6、8之一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1)、(2),(1)0.9<-fA/√(fW·fT)<2.0(2)1.0<-fB/√(fW·fT)<3.0其中,fA、fB分别是透镜组A、B的焦距,fW、fT分别是变焦透镜整个系统的广角端、望远端的焦距。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3),(3)0.9<logγB/logγ<10其中,γ、γB分别设为γ=fT/fW,γB=望远端的透镜组B的倍率/广角端的透镜组B的倍率。
30.根据权利要求1、3、6、8之一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变倍或聚焦动作时移动的全部透镜组,在物体侧配置将光路弯曲的反射用反射光学元件。
31.根据权利要求1、3、6、8之一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在变焦透镜中位于最靠近物体侧。
3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物体侧副组A1、所述反射光学元件和像侧副组A2构成。
33.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具有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变焦透镜和配置在其像侧的电子摄像元件,并满足以下条件式(23),(23)0.8<d/L<2.0其中,d为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中的反射光学元件从具有反射面紧前的折射力的折射面至具有反射面紧后的折射力的折射面的空气换算长度,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
3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由满足以下条件式(24)的棱镜构成,(24)1.5<npri其中,npri为媒介对棱镜d线的折射率。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中的像侧副组A2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负透镜、正透镜的两个透镜构成。
36.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具有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变焦透镜和配置在其像侧的电子摄像装置,所述变焦透镜满足以下条件式(25),(25)-0.5<L/f12<0其中,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f12为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的像侧副组A2的焦距。
37.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倍时固定透镜组的物体侧副组A1仅由一个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构成。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26),(26)0<f11/f12<1.6其中,f11、f12分别为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的物体侧副组A1、像侧副组A2的焦距。
3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透镜组C仅由一个单透镜构成。
4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透镜组C在比广角端更靠近望远端处向像侧移动。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式(27),(27)0.8<-βRt<2.1其中,βRt为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望远端中移动透镜组B之后的合成倍率。
42.一种电子摄像装置,配备权利要求1、3、6、8之一所述的变焦透镜、和配置在其像侧的电子摄像元件。
43.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至少包含一个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的组,至少包含一个用于比变倍时可动的全部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更向物体侧将光路弯曲的反射光学元件;和配置在其像侧的电子摄像元件。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开始、至所述变倍时可动的全部组中最靠近物体侧的面紧前为止的部分系统的合成焦距为负。
45.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包含由负透镜组和光路弯曲用反射光学元件构成的第1-1组、包含一个正透镜的第1-2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2组,所述第2组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配置在其像侧的电子摄像元件。
46.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包含含有入射面、射出面至少之一为凹面的、作为光路弯曲用反射光学元件的棱镜的第1-1组、包含一个正透镜的第1-2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2组,所述第2组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单调地向物体侧移动;和配置在其像侧的电子摄像元件。
47.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组的像侧包含具有正折射力的第3组,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所述第2组与第3组边改变相对间隔边移动。
48.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沉体时退避所述反射光学元件,并在该空间中容纳比所述反射光学元件更位于物体侧的负透镜组。
49.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具有负的第1透镜组、光路弯曲用的反射光学元件、正的第2透镜组,在沉体时退避所述反射光学元件,并在该空间中容纳所述第1透镜组;和配置在其像侧的电子摄像元件。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容纳所述第1透镜组时,所述第2透镜组从比摄影时最远离像面的位置向像侧退避。
51.根据权利要求48或49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对薄板实施反射镜涂布的反射镜构成所述反射光学元件,在所述容纳时,向与反射面弯曲前的光轴垂直的方向倾斜所述反射镜。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光学元件向像面方向退避。
53.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包含反射光学元件的拍摄光学系统与电子摄像元件之间,设置向与包含所述反射光学元件反射前后的光轴的平面大致垂直的一侧分割光路的第2反射面,沿该反射侧具有与所述第2反射面的法线大致成直角的法线,并且,设置具有与包含所述第2反射面的光轴的入射平面大致相同的入射平面的第3反射面,并设置第4反射面,使反射后的光路与所述拍摄光学系统的入射侧光轴大致平行地射出。
54.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紧前的折射面至反射面紧后的折射面的光轴上的空气换算长度d满足以下条件(a),(a)0.5<d/L<1.6其中,L为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区域的对角线长度。
55.根据权利要求54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反射面将光路弯曲的方向的视场角为25° ±3°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满足以下条件(a-1),所述视场角为19°±3°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满足以下条件(a-2),(a-1)0.8<d/L<1.4(a-2)0.5<d/L<1.0
56.根据权利要求43、45、46之一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具有平面部的棱镜的平面部上接合平凹透镜的接合棱镜,构成所述反射光学元件。
57.根据权利要求43、45、46之一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最靠近物体侧配置正透镜。
58.根据权利要求43、45、46之一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焦光学系统的最靠近像面侧,具有由具有非球面的单透镜构成的最终组。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组固定。
60.根据权利要求43、45、46之一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焦光学系统的最靠近像面侧配置最终组,由去除所述最终组的所述第2组之后的组来进行聚焦。
61.根据权利要求43、45、46之一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焦光学系统的最靠近像面侧配置最终组,由从所述最终组开始至物体侧的第2个组来进行聚焦。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最终组开始至物体侧的第2个组与第3个组在望远端的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光轴上空气间隔DFT满足以下条件式,(b)0.1<DFT/fT<1.5其中,fT为望远端处的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整个系统焦距。
63.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无限远聚焦时、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的所述第2组、所述第3组各自的移动量M2、M3之比满足以下条件式(c),(c)0.5<M3/M2<2.0
64.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第1-2组、比其更靠近物体侧的组整体在变倍时、聚焦时都固定。
65.根据权利要求45、46、47之一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2组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负透镜、两个正透镜或1个正透镜构成。
6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比所述第1-1组中将光路弯曲用的所述反射光学元件更靠近物体侧的负透镜组在物体侧仅为一个凸的负透镜。
67.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1组与所述第1-2组的功率比满足以下条件式(d),(d)-0.8<f11/f12<1.9其中,f11为第1-1组的焦距,f12为第1-2组的焦距。
6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组或所述第3组之一为单透镜。
6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组或所述第3组之一由单透镜构成,其它组至少包含凹透镜。
7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组与所述第3组在变倍时边改变相对间隔边向相同方向移动。
71.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望远端满足以下条件(e),(e)0.7<-βRt<2.1其中,βRt为第2组之后在望远端的合成倍率(无限远物点)。
72.根据权利要求43、45、46之一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比位于所述变焦光学系统后方的电子摄像元件更靠近物体侧,配置使用600nm的透过率为80%以上、700nm的透过率为10%以下的近红外锐分割涂层(sharp cut coat)的滤波器。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摄像元件具有补色镶嵌滤波器。
74.根据权利要求43、45、46之一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比位于所述变焦光学系统后方的电子摄像元件更靠近物体侧,配置总厚度tLPF(mm)满足以下条件(f)的光学低通滤波器,(f)0.15a<tlpf<0.45a其中,a是电子摄像元件的水平象素间距(单位微米),a为5微米以下。
75.根据权利要求43、45、46之一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比位于所述变焦光学系统后方的电子摄像元件更靠近物体侧,配置总厚度tLPF(mm)满足以下条件(f’)的光学低通滤波器,(f’)0.13a<tIpf<0.42a其中,a是电子摄像元件的水平象素间距(单位微米),a为4微米以下。
76.根据权利要求43、45、46之一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开口形状固定的多个开口,可将其中一个插入第1组中最靠近像侧的透镜面与第3组中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面之间的任何光路内,并且,可与其它开口交换,由此进行像面照度的调节。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开口中,在部分开口内具有对550nm的透过率不足80%的媒体,并使其它部分开口对波长550nm的透过率为80%以上。
78.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根据变焦光学系统的焦距和入射光瞳的直径求出的F序号为Fno,设将所述开口中的波长550nm的透过率为T时的Fno/√T为实效Fno’,设所述电子摄像元件的水平象素间距为a时,在调节到相当于Fno’>a(微米)/0.4微米的实效F序号的光量的情况下,将在开口内配备对550nm的透过率T不足80%的媒体的开口,插入所述变焦光学系统的光路中。
79.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开口中的多个中,分别配备空间频率特性不同的光学低通滤波器。
80.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容纳时至少使反射光学元件以外的一个透镜倾斜移动,以比拍摄时还薄的方式进行容纳。
81.根据权利要求43、45、46、48之一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棱镜构成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由固体形成所述棱镜的外壳,用液体填充内部,并在所述变焦光学系统沉体时,抽出所述液体,由此进一步薄地变形。
82.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将由所述第4反射面反射的光束导入观察者眼球的取景器光路。
83.根据权利要求43、45、46、48、53之一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移动,可变更拍摄方向。
84.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至少包含一个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的组,在比变倍时可动的全部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更靠近物体侧,至少包含一个入射面、射出面至少之一为具有曲率的面的、将光路弯曲用的反射光学元件;和配置在其像侧的电子摄像元件。
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用于弯曲所述光路的反射光学元件配置在所述光路弯曲变焦光学系统的最靠近物体侧。
86.根据权利要求84或85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弯曲所述光路的反射光学元件的入射面将凹面朝向物体侧。
87.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弯曲所述光路的反射光学元件的入射面为非球面。
88.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弯曲所述光路的反射光学元件的射出面为平面。
89.根据权利要求84至87之一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的组由两个正透镜与至少一个负透镜构成,至少将每个正透镜与负透镜接合。
90.根据权利要求84至88之一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的组由两个正透镜与一个负透镜构成,所述负透镜与至少一个正透镜彼此接合。
91.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具有变倍时固定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并包含将光路弯曲用的反射光学元件;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在所述变倍时执行与所述第2透镜组不同的动作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非球面的第4透镜组,所述第2透镜组与所述第3透镜组这两个透镜组由共计包含一个以上接合透镜成分的共计3个以下的透镜成分构成,满足以下条件式(41),1.0<-βRt<2.6 ------(41)其中,βRt为第2透镜组之后的无限远物点聚焦时的望远端中的合成倍率。
92.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开始、顺序具有变倍时固定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并包含将光路弯曲用的反射光学元件;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在所述变倍时执行与所述第2透镜组不同的动作的第3透镜组;和具有非球面的第4透镜组,所述第1透镜组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具有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的前侧副组、用于将所述光路弯曲的反射光学元件、和具有负的折射力的后侧副组构成,满足以下条件式(47)、(48),0.5<(R11F+R11R)/(R11F-R11R)<5.0---------------(47)0<f11/f12\<1.2 ---------------(48)其中,R11F为第1透镜组的前侧副组负透镜在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R11R为第1透镜组的前侧副组负透镜在像侧的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f11为第1透镜组的前侧副组的焦距,f12为第1透镜组的后侧副组的焦距。
93.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具备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变焦透镜,所述第1透镜组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具有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的前侧副组、用于弯曲所述光路的反射光学元件、和具有负的折射力的后侧副组构成,满足以下条件式(47)、(48);和配置在其像侧的电子摄像元件,0.5<(R11F+R11R)/(R11F-R11R)<5.0---------------(47)0<f11/f12<1.2 ---------------(48)其中,R11F为第1透镜组的前侧副组负透镜在物体侧的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R11R为第1透镜组的前侧副组负透镜在像侧的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f11为第1透镜组的前侧副组的焦距,f12为第1透镜组的后侧副组的焦距。
94.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具备权利要求92或93所述的变焦透镜,所述前侧副组由一个具有负球面的负透镜构成,所述后侧副组由折射力的符号不同的两个透镜成分构成,满足以下条件式(49);和配置在其像侧的电子摄像元件,0.4<(R12R/R13f)p<1.6 ---------------(49)其中,R12R为第1透镜组的后侧副组的两个透镜成分之间形成的空气透镜在物体侧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R13F为第1透镜组的后侧副组的两个透镜成分之间形成的空气透镜在像面侧面的光轴上的曲率半径,P在按负透镜成分、正透镜成分的顺序配置两个透镜成分从物体侧开始的顺序的情况下设为P=1,在按正透镜成分、负透镜成分的顺序配置两个透镜成分的情况下设为P=-1。
95.根据权利要求9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透镜组由具有将凹面朝向物体侧的透过面的、将光路弯曲的棱镜A1、和至少包含正透镜的副组A2构成。
96.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具有正的折射力,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近物体侧、在所述变倍时固定的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正透镜和负透镜3个透镜构成。
97.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具有正的折射力,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近物体侧、在所述变倍时固定的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负透镜和正透镜3个透镜构成。
98.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具有正的折射力,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近物体侧、在所述变倍时固定的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在所述移动透镜组B的像侧,具有隔着可变空气间隔配备的第3透镜组C,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正透镜与负透镜两个透镜构成,所述第3透镜组C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正透镜、负透镜3个透镜构成。
99.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具有移动透镜组B,具有正的折射力,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配置在比所述移动透镜组B更靠近物体侧、在所述变倍时固定的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在所述移动透镜组B的像侧,具有隔着可变空气间隔配备的第3透镜组C,所述移动透镜组B由正透镜与负透镜两个透镜构成,所述第3透镜组C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负透镜、正透镜3个透镜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采用将光路弯曲的结构、具有高变焦比、宽视场角、小F值、少象差等高的光学标准性能变焦透镜,该变焦透镜具有移动透镜组B(G2),该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并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时,仅向物体侧移动;和变倍时固定透镜组A(G1),配置在比移动透镜组B更靠物体侧,具有负的折射力,在变倍时固定,移动透镜组B由从物体侧开始顺序为正透镜、正透镜和负透镜三个透镜构成。
文档编号G02B15/177GK1646965SQ0380795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5日
发明者三原伸一, 小西宏一, 渡边正仁, 石井敦次郎, 武山哲英, 今村文美, 榛泽丰治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