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进折射力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58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累进折射力透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主要在进行个人计算机操作或记帐、读书等近方作业时使用、并供因老花眼而调节力低下的患者使用的累进折射力透镜。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平6-90368号公报(第4~5页,图1)专利文献2特开平9-49991号公报(第4~5页,图1)专利文献3特开平2-248920号公报(第10~11页,图13)专利文献4特开平9-251143号公报(第4~5页,图1)专利文献5特开平10-123467号公报(第3~8页,图11)专利文献6特开平10-123468号公报(第3~6页,图5)专利文献7特开平10-123469号公报(第3~8页,图11)首先,对累进折射力透镜的一般构造进行说明。图5是对一般累进折射力透镜的构造进行说明的图。图5A表示整体构造,图5B表示主子午线曲线上的折射力变化。累进折射力透镜把构成一枚透镜的一对折射面(通常,眼睛侧称为内面,其相反侧称为外面)中的任何一方做成被称为累进折射力面(以下简称为累进面)的非球面形状。该累进面具有远用部(F),其具有与观看远方对应的折射力;近用部(N),其具有与观看近方对应的折射力;以及中间部(I),其采用使该远用部和近用部结合的形式,具有两者的中间折射力。这些区域的边界难以清楚区分。原因是由于累进折射力透镜的特征是故意设计成从观看远方到观看近方连续没有分界线,能够使其佩戴使用者使用起来尽可能感觉与通常近视或远视等的折射力以上的矫正眼镜透镜相同而不感到不适感。
另一方面,在累进面上设有设想佩戴使用者从观看远方到观看近方的视线移动的主子午线曲线(M)。设计成使佩戴使用者把视线沿该主子午线曲线从远方正面移动到身边来观看各距离处的物体。主子午线曲线一般设定成在透镜的佩戴使用状态下大致垂直,并随着接近近用部,考虑眼睛的内斜视而偏靠鼻侧。在主子午线曲线上,如图5B所示,折射力被设定成在远用部大致恒定、在中间部渐渐增加、在近用部再次大致恒定。主子午线曲线的远用部和中间部的边界,即折射力开始增加的拐点一般称为远用中心(FP),与中间部的边界,即折射力再次大致恒定的拐点一般称为近用中心(NP)。在该远用中心和近用中心之间发生期望的折射力变化,因而把该区间称为累进度数带域。
不是累进折射力透镜的累进面的另一面为了通过与该累进面的协作来达到佩戴使用者的眼睛的规定度数而形成为球面或用于散光矫正的非球面。
在累进面的远用部具有适合于远用度数的大致恒定的曲率半径,在近用部具有适合于近用度数的与远用部不同的大致恒定的曲率半径。用于把这些曲率半径不同的区域平滑连结的中间部必然是复杂的非球面,这带来了累进折射力透镜特有的光学特征。也就是说,在中间部的侧方发生象散,透过那里观看,物体模糊。并且也发生畸变象差,物体看上去歪斜,在头移动时看上去摇晃。一般,象散量小于等于0.5屈光度(以下记为D)的部分被称为明视域,难以感到图像模糊。因此,在累进折射力透镜的设计上,如何把必然发生的该象散限制在最小限度,并在透镜上进行分配使得使用上的影响最少成为设计上的课题。并且对于畸变象差也同样。
另外,累进折射力透镜也具有各种设计类型。由于初期的累进折射力透镜被设定成使远用部基本上较宽,而与此比较使近用部较窄,因而设计成了使累进度数带的长度为10多毫米的所谓远近类型。在该类型中,存在中间部的明视域肯定变窄的缺点。因此,为了更好地看到中间距离,存在按照中间距离来规定远用部的度数的情况,然而由于完全牺牲观看远方,因而未能获得很好的结果。
之后,出现了专利文献1那样的、使累进度数带的长度延长到20~25mm、使中间部的明视域变宽的所谓中近类型或近中类型。该类型被设计成远用度数部分虽然多少有些使用不便但确保最低限度,同时重视从中间距离到近方距离的视觉。在专利文献2中也提出了把累进度数带的长度设定在18mm以内的方案。
之后,还设计了更以观看近方为重点的记载在专利文献3~7内的累进折射力透镜。这些累进折射力透镜一般称为近近类型,尽管在基本构造上具有远用部、中间部、近用部,然而是采用根据佩戴使用者的近方度数进行规定、并由此到远方逐渐减少度数的构想而设计的,在相当于远用部区域的部分,不到达佩戴使用者的远方度数,只可看到数10cm~1.2m左右。但是,由于近方把明视域设定得较宽,因而从仅采取近方作业看来,具有比上述远近类型或中近类型易于使用的特征。
这些中近类型和近近类型的累进折射力透镜,当被框入眼镜框时,作为在水平正面观看时视线通过透镜上的位置的视点被设定在中间部的累进度数带中。如果与现有的远近类型的累进折射力透镜的视点被设定在远用中心或距其2~4mm上方相比,则大不相同。中近、近近类型由于把视点设定在累进度数带内,因而如果眼睛朝上看,则看得更远,如果眼睛朝下看,则眼睛的焦点聚焦在更近处。
本发明涉及这种近近类型的累进折射力透镜,可提高其光学性能。
于是,作为被称为近近类型的累进折射力透镜,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作了公开。该发明尽管不特别限于近近类型,然而作为其中的实施例之一,有图13所示的近近类型。该发明的特征是把远用部、近用部设定得小到几乎可以称为极的程度,并使在其间平滑地进行度数变化,并使象散分布。在图13的实施例中,这些极间的距离(累进度数带长)为43.03mm,非常远。尽管可能认为在图13B的象散分布中,使接近近用度数的部分的明视域变宽,并使位于两极间(中间部)侧方的象散最大峰值相对于加入度数(2D)较小比较好,然而由于累进度数带长过长,因而为了获得期望的近用度数,必须使眼睛进行大的转动,因而使用不便。并且,即使从现实眼镜框尺寸考虑,仅中间部就将框占满,因而不能实用。
专利文献4的累进折射力透镜的特征为如其实施例的图1所示,优选的是把近用部的明视域设定得非常宽,并使累进度数带的长度为15mm~19mm。并且在该专利中,即使在被称为特定视距离矫正域的远用部,上方也设定得较宽。根据本实施例,中间部的明视域以中间变细的形状变窄,在操作个人计算机等时观看数10cm~1m左右距离的物体时,视野被限定,因而使用不便。并且由于在眼镜框内,象散和畸变象差集中在占据大面积的中间部的侧方,因而在侧方观看时,存在模糊或摇晃大的问题。
由专利文献5~7的一系列专利实现的累进折射力透镜,其实施例在各自的图11、图5、图11中示出。这些图都示出了大致相同的象散分布,共同之处是在这些专利中所说的被称为特定视距离矫正域的远用部被设定为明视域较宽,象散分布在从中间部到近用部的侧方,在近用部的侧方具有最大象散峰值。这些透镜的问题是由于中间部的明视域较窄,在侧方具有相对于加入度数(1.5D)较大的象散,因而产生在操作个人计算机等时难以观看数10cm~1m左右的物体的问题。并且由于在近用部的侧方具有象散峰值,因而给佩戴使用者带来侧方视野被限定的感觉,产生不适感。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现有的被称为近近类型的累进折射力透镜的问题,并提供了一种在操作个人计算机或进行其他桌面工作时可舒适使用且不适感少的累进折射力透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人把累进折射力透镜中使用上不受重视的远用部(一部分专利的表述中为特定视距离矫正部)的明视域的最大宽度限定在中间部的最小明视域宽度的2倍以内的较窄宽度,同时把累进度数带的长度延长到20mm~28mm,并把近用部的明视域的最大宽度设定为大于等于30mm的较宽宽度。并且把分布在透镜侧方的象散的最大峰值位置设定成与远用中心的水平位置大致相同或设定在其上方。而且,把框入眼镜框时的视点位置设定在从近用中心向上方距离为8~12mm的累进度数带的主子午线曲线上。结果,可解决在现有的近近类型的累进折射力透镜中所出现的上述问题。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累进折射力透镜,其构成透镜的一对第一和第二折射面中的至少任何一方的折射面具有累进折射力,该累进折射力透镜具有近用度数区域,其位于具有该累进折射力的折射面的下方部;以及累进度数带域,其从作为该近用度数区域上端的近用中心向上方大致垂直延伸并且折射力渐减,其特征在于,该累进度数带域的长度大于等于22mm且小于等于28mm,并且具有远用度数区域,该远用度数区域位于该累进度数带域的上方并具有与该近用度数区域相比靠远方的度数,并且被定义为象散小于等于0.5屈光度的区域的明视域在该远用度数区域中其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小于等于在该累进度数带域中的水平方向的最小宽度的2倍。
并且本发明的累进折射力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定义为象散小于等于0.5屈光度的区域的明视域在该近用度数区域中水平方向具有最低大于等于30mm的宽度。
并且本发明的累进折射力透镜,其特征在于,分布在上述透镜侧方的象散最大的位置位于作为该累进度数带域上端的远用中心的大致水平方向或其上方。
而且本发明的累进折射力透镜,其特征在于,在框入眼镜框时进行水平正面观看时,视点被设定成位于从该近用中心向上方距离为9mm~12mm的该累进度数带域上。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A表示象差分布,B表示主子午线曲线上的度数变化。
图2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象差图。
图3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象差图。
图4是现有例。A表示象差分布,B表示主子午线曲线上的度数变化。
图5是示出累进折射力透镜的构造的图。A表示构造图,B表示主子午线曲线上的折射力变化。
符号说明F远用部;I中间部;N近用部;FP远用中心;NP近用中心;EP框入时的视点;M主子午线曲线;Wf远用部的最大明视域的宽度;Wi中间部的最小明视域的宽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对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1A表示象散分布,图1B表示主子午线曲线上的度数变化。在本实施例中,从近用中心(NP)到远用中心(FP)的折射力的累退是1.5D。并且累进度数带的长度(NP-FP的长度)是25mm。远用部的明视域的最大宽度(Wf)是14mm,小于等于中间部的明视域的最小宽度(Wi)7.5mm的2倍。并且近用部的明视域超过60mm,并达到透镜的左右两端。侧方部的象散最大是1.0D,位于远用中心的大致水平侧方。并且视点(EP)位于透镜几何学中心,并位于从近用中心向上方10mm的主子午线曲线上(M)。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象散分布。在本实施例中,从近用中心(NP)到远用中心(FP)的折射力的累退是1.0D。并且累进度数带的长度(NP-FP的长度)是25mm。远用部的明视域的最大宽度是14mm,小于等于中间部的明视域的最小宽度11mm的1.3倍。并且近用部的明视域超过75mm,并达到透镜的左右两端。侧方部的象散最大是0.7D,位于远用中心的水平侧方的上方。并且视点(EP)位于透镜几何学中心,并位于从近用中心向上方10mm的主子午线曲线上(M)。
图3示出了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象散分布。在本实施例中,从近用中心(NP)到远用中心(FP)的折射力的累退是2.0D。并且累进度数带的长度(NP-FP的长度)是25mm。远用部的明视域的最大宽度是14mm,小于等于中间部的明视域的最小宽度11mm的1.3倍。并且近用部的明视域最大是30mm。侧方部的象散最大是1.3D,位于远用中心的大致水平侧方。并且视点(EP)位于透镜几何学中心,并位于从近用中心向上方10mm的主子午线曲线上(M)。
通过与现有的近近类型进行比较,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说明。
图4是在上述专利文献5~7中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图4A示出了象散分布,图4B示出了主子午线曲线上的度数变化。在该现有例中,从近用中心(NP)到远用中心(FP)的折射力的累退是1.5D,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相同。并且累进度数带的长度(NP-FP的长度)是19mm。远用部的明视域的最大宽度大于等于50mm,中间部的明视域的最小宽度是6mm,近用部的明视域最大是35mm。侧方部的象散最大是1.4D,位于近用中心的水平下方。并且视点(EP)位于透镜几何学中心,并位于从近用中心向上方5mm的主子午线曲线上(M)。
把该现有例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进行比较可知,本发明通过把累进度数带的长度设定得较长而使中间部的明视域变宽,并使观看个人计算机画面等的视点附近的明视野变宽,易于使用。并且近用部的明视域也显著变宽。另一方面,在远用部明视域变窄,并且由于从视点向上方分离,因而使用不便,然而由于本来在近近类型的累进折射力透镜中,远用部的大部分在框入眼镜框时被切割,并且用途以桌面工作等的近方作业为主,因而没有障碍。侧方部的象散根据本发明被抑制得比以往低,并且由于其最大的位置位于远用部的大致水平侧方,因而对从个人计算机画面等的正面观看到以读取键盘或资料的下方观看为主体的桌面工作的观看作业而言不会有妨碍。而且尽管视点位置以往设定在距近用中心为5mm前后的上方,然而在操作个人计算机等时交替观看身边资料和画面的情况下,在观看画面时使用的视点周边和身边作业使用的近用中心附近的距离过近,有必要通过头的上下移动进行调整。根据本发明,可获得以下效果,即由于把视点位置设定为10mm前后,因而可使用自然的视线的使用方法进行作业,而不依靠头的上下移动来进行调节,并且即使是长时间作业,疲劳也少。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与以往相比,最适合个人计算机操作等的桌面工作用的累进折射力透镜。
另外,尽管到此对把累进面作为构成透镜的外面或内面的其中一面作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包含使外面和内面双方具有累进非球面要素、并作为相互作用的结果达到期望的累进折射力效果的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累进折射力透镜,其构成透镜的一对第一和第二折射面中的至少任何一方的折射面具有累进折射力,该累进折射力透镜具有近用度数区域,位于具有该累进折射力的折射面的下方部;以及累进度数带域,其从作为该近用度数区域上端的近用中心向上方大致垂直延伸并且折射力渐减,其特征在于,该累进度数带域的长度大于等于22mm且小于等于28mm,并且具有远用度数区域,该远用度数区域位于该累进度数带域的上方并具有与该近用度数区域相比靠远方的度数,并且被定义为象散小于等于0.5屈光度的区域的明视域在该远用度数区域中其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小于等于在该累进度数带域中的水平方向的最小宽度的2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累进折射力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定义为象散小于等于0.5屈光度的区域的明视域在该近用度数区域中水平方向具有最低大于等于30mm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累进折射力透镜,其特征在于,分布在该透镜侧方的象散最大的位置位于作为该累进度数带域上端的远用中心的大致水平方向或其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累进折射力透镜,其特征在于,在框入眼镜框时进行水平正面观看时,视点被设定成位于从该近用中心向上方距离为9mm~12mm的该累进度数带域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的被称为近近类型的累进折射力透镜的问题、并在个人计算机操作或其他桌面工作等方面可舒适使用且不适感少的累进折射力透镜。该累进折射力透镜的特征在于,累进度数带域的长度大于等于22mm且小于等于28mm,并且被定义为象散小于等于0.5屈光度的区域的明视域在远用度数区域中其水平方向的最大宽度小于等于在该累进度数带域中的水平方向的最小宽度的2倍。并且其特征在于,被定义为象散小于等于0.5屈光度的区域的明视域在近用度数区域中水平方向具有最低大于等于30mm的宽度。并且其特征在于,分布在该透镜侧方的象散最大的位置位于作为该累进度数带上端的远用中心的大致水平方向或其上方。
文档编号G02C7/02GK1506716SQ200310118548
公开日2004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2日
发明者篠原俊英, 加贺唯之, 之, 原俊英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