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其定位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81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处理盒、其定位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的处理盒、以及一种处理盒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这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是指用一种电子照相方法在记录介质(如记录纸、OHP页等)上形成图像的设备。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例子有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如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字处理器、和由两个或多个上述设备的集成(多功能打印机等)。
处理盒是指一种其中整体地设有作为处理部件的充电部件、作为处理部件的显影部件或清洁部件、和电子照相感光鼓的一种盒,该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所述处理盒也指一种其中整体地设有充电部件、显影部件和清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处理部件以及电子照相感光鼓的盒,该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另外,所述盒是指一种其中整体地至少设有作为处理部件的显影部件以及电子照相感光鼓的盒,该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
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领域中,已使用处理盒系统,根据这种系统,电子照相感光鼓(以下称为“感光鼓”)以及一个或多个作用于感光鼓上的处理部件整体地设置在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盒内。同样根据该处理盒系统,操作者自己就可以维护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即,不需要依赖服务人员。因而,该处理盒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工作效率。所以,处理盒系统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领域中。
处理盒系统也被用于电子照相彩色成像设备的领域。若用于电子照相彩色成像设备,多个显影颜色不同的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设备的主组件内,从而帮助操作者提高操作效率。
同样在电子照相彩色成像设备的情况下,多个处理盒垂直地平行叠放,从而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
换言之,如果是电子照相彩色成像设备,多个处理盒必须安装在设备主组件的预定位置上,因而增加了操作者必须进行的操作步骤。
所以,在电子照相彩色成像设备的情况下,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把处理盒安装进设备主组件中的效率。
通常的作法是为成像设备主组件配置盒安装导向件,该导向件可相对于主组件移动,处理盒安装在该导向件中。在把处理盒安装进可移动的盒安装导向件中以后,移动导向件而把处理盒运到设备主组件中的预定位置。已经建议使用这种盒安装导向件,以便提高把处理盒安装进设备主组件中的效率(例如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4-90561中所公开的那样)根据其它建议(例如,美国专利No.6,351,620),在处理盒的纵向端为处理盒一对一地配置一对导向件。当处理盒安装进成像设备主组件的可移动导向件中时,处理盒的各导向件会卡在盒扣部分与主组件这一侧上的弹性元件之间,从而被定位而使盒相对于设备主组件精确固定。
本发明是上述现有技术的改进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处理盒安装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组合,其在把处理盒安装进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的效率方面优于按照现有技术的组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处理盒安装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组合,其能确保处理盒准确地安装进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的预定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处理盒安装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组合,其通过第三盒定位部分来调整处理盒围绕第一和第二盒定位部分的转动,以便确保处理盒准确地安装进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其能安装在可相对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移动的盒安装导向件中,通过盒安装导向件的移动,该处理盒可从盒安装位置移动到成像位置,并且,该处理盒包括第一盒支承部分,可移动的导向件通过该部分支承处理盒,该部分是盒框架一个纵向端部的底面的一部分;第二盒支承部分,可移动的导向件通过该部分支承处理盒,该部分是盒框架另一个纵向端部的底面的一部分;以及第三盒定位部分,就处理盒安装进设备主组件的方向而言,该定位部分位于第一或第二盒支承部分中的一个或两个的前面,该定位部分包括第一转动控制表面,处理盒与该表面形成接触,从而当驱动力从设备主组件、使处理盒定位的机构、和应用该处理盒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传向处理盒,在所产生的力的作用下,处理盒围绕第一和第二定位部分的轴线转动时,防止处理盒继续转动。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本发明成像设备的示意剖视图,表示设备的门如何打开或关闭。
图2是彩色激光打印机的示意剖视图,该打印机是本发明一个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形式的实施方案。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的可移动导向件以及可移动导向件中的处理盒的示意透视图,表示可移动导向件如何支承处理盒。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成像设备的示意透视图,其中该设备的侧盖中的一个被移走,表示设备在成像操作状态下的机械联动装置。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成像设备的示意透视图,其中该设备的主门被打开,表示了机械联动装置。
图6是设备在成像操作状态下的机械联动装置及其附近的放大示意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的处理盒的示意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的处理盒的示意透视图。
图9也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的处理盒的示意透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可移动导向件和处理盒的示意图,表示处理盒如何安装进可移动导向件中。
图1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成像设备的可移动导向件沿平行于设备前板的平面剖开的示意性垂直剖视图,该设备设有一对处理盒。
图1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成像设备的可移动导向件中的处理盒沿平行于设备侧板的平面剖开的示意性垂直剖视图,表示位于盒安装进可移动导向件中的位置的处理盒定位机构。
图1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成像设备的可移动导向件中的处理盒沿平行于设备侧板的平面剖开的示意性垂直剖视图,表示通过关闭主门而已经相对于设备主组件精确定位的状态下的处理盒。
图1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成像设备的可移动导向件中的处理盒及其周围沿平行于设备侧板的平面剖开的示意性垂直剖视图,表示处理盒中用于把显影辊从感光鼓分离的机构。
图1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成像设备可移动导向件中处理盒沿平行于设备侧板的平面剖开的示意性垂直剖视图,表示其中显影辊已经从感光鼓分离的的处理盒的状态。
图1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处理盒沿与盒安装进可移动导向件的方向平行的平面剖开的示意性剖视图,详细示出了显影剂辊按压元件。
图17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成像设备的可移动导向件中的处理盒沿平行于设备侧板的平面剖开的示意性垂直剖视图,详细示出了用于打开或关闭处理盒的闸门的机构,所示状态为处理盒已经完全安装进处于盒安装位置上的可移动导向件中。
图1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成像设备的可移动导向件中的处理盒沿平行于设备侧板的平面剖开的示意性垂直剖视图,详细示出了用于打开或关闭处理盒的闸门的机构,所示状态为通过关闭设备主组件的门已经使处理盒精确定位。
图19是本发明中处理盒的一个纵向端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顺便提及,该实施方案中的构件的尺寸、材料、构造,以及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并且,除非特别声明,否则,只要描述了给定元件,其材料、构造等在该专利申请全文中都保持不变。
并且,在后文中,处理盒的纵向是指与盒装进或移出成像设备主组件的方向交叉(几乎垂直)的方向。该方向指感光鼓的纵向。盒的上面和底面分别是指当盒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精确定位后,处理盒上边和下边的表面。
首先,参照图2描述电子照相彩色成像设备的基本结构,该图是一彩色激光打印机(即本发明中应用电子照相处理方法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形式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剖视图,表示其基本结构。
如图2中所示,彩色激光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是四鼓形(串联式)打印机,其包括四个处理盒2(2Y、2M、2C和2Bk);中间转印元件(介质)35;定影站50,用于把转印到记录介质P(如记录纸、OHP页等)上的彩色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以及多个排出辊对53、54和56,用于把记录介质P排出到位于设备主组件顶部上的接纸盘56上。
四个处理盒2(2Y、2M、2C和2Bk)垂直叠放着安装在彩色打印机A的主组件内。
盒2Y存储黄色显影剂,并用黄色显影剂形成图像。盒2M存储品红色显影剂,并用品红色显影剂形成图像。盒2C存储青色显影剂,并用青色显影剂形成图像。盒2Bk存储黑色显影剂,并用黑色显影剂形成图像。
中间转印元件35是这样一个元件由处理盒2中的显影剂形成的图像暂时分层转印到该元件上,从而形成由不同颜色的显影剂形成的图像(彩色图像),接着,该图像(彩色图像)从该元件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四个盒2可以独立地安装进或移出打印机的主组件A。
下面,参照图2,按照逻辑顺序描述成像设备各部分的结构。顺便提及,如果对于给出的结构特征,所有的盒都相同,就针对该结构特征只描述盒2Y,并且不会为其它处理盒给出附图标记,也不会针对该结构特征对其它处理盒进行描述。
感光鼓21包括铝筒、和一层覆盖在该铝筒圆周表面上的有机感光材料。该感光鼓由鼓框架24可转动地支承。在感光鼓21的后侧(图2),驱动力从盒驱动电机(未示出)传递至感光鼓21的纵向端,从而使感光鼓21在成像的同时以图中箭头所示的逆时针方向(图7)转动。
充电部件应用接触充电方法。该充电部件具有与感光鼓21的圆周表面接触设置的导电辊(充电辊)23(23Y)。当向充电辊23施加电压时,感光鼓21的圆周表面被均匀充电。
感光鼓21由扫描器部分1(1Y)曝光。更具体地,当向激光二极管(未示出)提供成像信号时,激光二极管响应于成像信号而向多角镜11(11Y)发射一束成像光10(10Y)。
多角镜11由扫描器电机12(12Y)以高速转动。这束成像光10由镜11反射,并经聚焦透镜13(13Y)引导至也在以恒定周围速率转动的感光鼓21的圆周表面,从而选择性地使感光鼓21圆周表面上的多个点曝光。结果,在感光鼓2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部件用于把静电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因而,该显影部件设有显影单元2b(图7),该单元能用显影剂使潜像显影。显影单元2b具有显影辊22(22Y),设置在可与感光鼓21转动接触的位置上。显影单元使用显影剂来使感光鼓21上的潜像显影。
显影单元2b用显影剂在感光鼓21上逐一形成的多个图像在形成彩色图像的过程中分层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35上。中间转印元件35以与感光鼓21相同的圆周速率在顺时针方向(图2)被旋转驱动。
由显影剂形成的图像形成到感光鼓21上之后,由初级转印辊34(34Y、34M、34C和34Bk)在初级转印站T1(T1Y、T1M、T1C和T1Bk)逐一分层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35上。设置各转印辊34,使其保持按压在相应的感光鼓21上,同时中间转印元件35夹持在转印辊34与感光鼓21之间。
在由显影剂形成的多个图像分层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35上之后,记录介质P夹持在中间转印元件35与次级转印辊51之间,并由中间转印元件35和次级转印辊51传送。结果,由显影剂在中间转印元件35上形成的彩色图像一次性地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该实施方案中的中间转印元件(中间转印带)35是周长约为620mm的无缝树脂带。其绕着驱动辊31、中间转印元件支承辊32和张力辊33延伸,从而由这些辊支承。在施加到辊33纵向端的压力作用下,张力辊33向中间转印元件35形成的环的外侧保持按压。由于设置了这种构造,中间转印元件(带)35的周长随着设备主组件A的内部温度和/或湿度的变化而变化,该变化被这种构造吸收。
另外,中间转印元件35枢轴地保持在设备(打印机)主组件A上,从而能枢轴地绕着驱动辊31的转轴移动。电机(未示出)输出的驱动力传递至驱动辊31的后端(图2),从而使中间转印元件35在成像的同时以顺时针方向(图2)转动。
输送站用于把记录介质P传送到打印机主组件A中的盒2的位置。该输送站包括能容纳多张记录介质P、输送辊41、分离片42、传送导向43和一对对准辊44等的纸盒7。
在成像过程中,辊41在成像的同时被旋转驱动,从而使记录介质P一张一张地输出纸盒7,并由导向43把记录介质P引导至对准辊对44,该辊对以预定次序进行用于使记录介质P保持在备用状态的非转动工序,以及用于向中间转印元件35传送记录介质P的转动工序,以便使记录介质P在后续过程中(即图像转印工序)与中间转印元件35上的图像对准。
转印站具有被旋转驱动的次级转印辊51,该辊可以基本垂直地移动(图2)。彩色图像到达转印站的同时,通过向记录介质P上的凸轮(未示出)施加预定大小的压力,使转印辊51按压向中间转印元件35,同时记录介质P夹持在中间转印元件35与转印辊51之间。在该过程中,向转印辊51施加偏压。结果,中间转印元件35上由显影剂形成的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顺便提及,中间转印元件35和转印辊51被相互独立地驱动。所以,在转印工序后,在转印过程中已经保持夹持在中间转印元件35与转印辊51之间的记录介质P被向左(图2)传送到达定影装置60。
在定影站,记录介质P上由显影剂形成的彩色图像由定影装置50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该定影装置包括薄膜导向单元61和压力辊62。薄膜导向单元61包括用于加热记录介质P的陶瓷加热器63。压力辊62用于把记录介质P按压向薄膜导向单元61。由于设置了这种构造,记录介质P被加热加压,从而使显影剂形成的彩色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P上。
下面,描述用如上所述的设备形成图像的操作。
首先,图2中所示的输送辊41转动,从而把纸盒1中的一张记录介质P传送到对准辊对44。
同时,感光鼓21和中间转印元件35以预定圆周速率(以下称为处理速度)在箭头(图2)所示的方向上彼此独立转动。
在其圆周表面被充电辊23充电之后,感光鼓21由激光束10(成像光)曝光。结果,在感光鼓21的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由于所有彩色成分的成像操作都相同,所以下面描述黄色成分的成像操作。
通过用从扫描器部分1Y发出的与目标图像的黄色成分相应的激光束10Y对感光鼓21Y的圆周表面曝光,形成与目标图像的黄色成分相应的潜像。与形成的潜像同步,黄色显影辊22Y转动,同时向黄色显影辊22Y施加极性与感光鼓21Y一致的电压,以便使黄色显影剂粘附在感光鼓21Y上的潜像上,即,以便用黄色显影剂使潜像显影。显影过的潜像,即,由黄色显影剂形成的图像在转印站T1Y被转印(初级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35的圆周表面上。
然后,与上述类似,连续进行品红色、青色和黑色成分的形成潜像并使潜像显影的工序。所形成的显影剂图像分别在初级转印站T1M、T1C和T1B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35上。结果,在中间转印元件35的圆周表面上形成由四种显影剂,即,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显影剂形成的全色图像。
顺便提及,在由黑色显影剂形成的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35上的工序完成之前,已经由上述对准辊对44保持在备用状态下的记录介质P被对准辊对44释放以便继续传送。
除了四色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35上的时段之外,转印辊51一直远离中间转印元件35而保持在底部位置。但是,就在四色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35上之前,转印辊51立刻由凸轮(未示出)向上移动,以便在次级转印站T2由转印辊51将记录介质P按压向中间转印元件35,同时转印四种图像。并且,在四色图像的二次转印过程中,继续向转印辊51施加与显影剂极性相反的偏压。结果,中间转印元件35上形成全色图像的四色图像全部一次性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之后,记录介质P从中间转印元件35上分离,并被传送至定影装置50,显影剂形成的图像在这里被定影。接着,记录介质P由三对排出辊排出到位于打印机主组件顶部上的接纸盘56上,从而完成了在一张记录介质P上形成全色图像的操作。
下面,描述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处理盒2、处理盒安装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组合。图1是打印机A,即,本发明一个成像设备形式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剖视图,其中该设备的主门是打开的。
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主组件100的门16可围绕着位于成像设备(打印机)A的下部正面处的转轴相对于主组件100枢轴地移动。上述中间转印元件35安装在门16上。因而,当门16打开时,操作者能接触到处理盒2(2Y、2M、2C和2Bk)。
当需要把一个或多个盒2装进设备主组件A中、或者从设备主组件A中拿出一个或多个盒2时,打开或关闭门16。
可移动导向件101同时保持多个盒2(2Y、2M、2C和2Bk)。枢轴101a-b和101b-b(图3)设置在设备主组件A的顶端部,并通过一套机械联动装置(后面会描述到)与门16连接。由于设置了这种构造,当打开门16时,可移动导向件101围绕枢轴101a-b和101b-b向设备主组件100的前方转动,所以,由可移动导向件101支承的盒2也向设备主组件100的前方移动。
在该实施方案中,通过打开门16而使可移动导向件101围绕枢轴转动的角度大约是45°。
由于可移动导向件101如上所述那样倾斜,所以操作者能容易地把盒2装进、或取出可移动导向件101,因为在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上没有障碍物。
下面,描述把处理盒2装进设备主组件100中,以及把处理盒2从设备主组件100中取出。
图3是可移动导向件101、以及由可移动导向件101支承的盒2的透视图。为描述方便,图中未示出处理盒2Bk和2C。
可移动导向件101设有右板101a和左板101b。右板101a支承各盒2Y、2M、2C和2Bk的右端,而左板101b支承各盒2Y、2M、2C和2Bk的左端。为了节约成本,在该实施方案中,可移动导向件101的右板101a和左板101b是分开制造的。但是,可移动导向件101也可以制造成整体元件,或者制造成组装成可移动导向件101的多个元件。
同样在该实施方案中,可移动导向件101的右板101a和左板101b与连接元件(后面会提到)连接,从而使右板101a和左板101b绕枢轴转动的相位保持一致,并且,也使该实施方案中的可移动导向件101的作用确实与整体式可移动导向件的一样。
右板101a和左板101b分别设有导向肋101a-a和101b-a,这些肋从下面支承盒2,从而使盒2能顺利插入右板101a和左板101b之间。
右板101a和左板101b还分别设有枢轴101a-b和101b-b,其中一起叠放着多个处理盒2的可移动导向件101可围绕着所述枢轴转动。
右板101a设有开口101a-c,从而防止右板101a干扰各处理盒2的第一驱动力传递部分78和第二驱动力传递部分79,盒2通过这两个部分从主组件100接收驱动力。另一方面,左板101b设有开口101b-c,从而防止左板101b干扰各盒2的盒定位轴承27。
另外,两个板101a和101b设有两个凸起,这两个板通过该凸起与机械联动装置连接,这在后面会描述到。
下面,描述可移动导向件101与机械联动装置的连接,以及可移动导向件101的运转。
图4、5和6是成像设备的内部示意透视图,表示那套与右板101a和左板101b连接的机械联动装置。图4是成像设备在成像操作状态下时机械联动装置的示意透视图,而图5是该实施方案中成像设备的内部示意透视图,表示门16打开状态下的机械联动装置。图6是图6中所示的机械联动装置的放大的示意透视图。
首先,参照图4和6,描述门16关闭状态下的机械联动装置。在该状态下,机械联动装置使可移动导向件101保持在设备主组件100的内部,因为止动弹簧109将机械联动装置保持在门16被关闭的状态。该机械联动装置包括门连接板105;中间连接杆104;转动杆103;以及与可移动导向件101连接的连接杆102。
在该状态下,可移动导向件101中的各个盒2由弹簧(未示出)保持按压,从而从盒2的纵向端伸出的各轴承27和28一一与设备主组件100的框架的相应侧壁106的盒定位槽106a的壁保持接触。
如上述明示,不是可移动导向件101,而是主组件100的框架的侧壁106使盒2精确定位。由于设置了上述构造,使得当把处理盒2装进设备主组件100中时,可移动导向件101可容易地作为把盒2运送到设备主组件100中紧邻盒2最终位置的地方。所以,当把盒2装进可移动导向件101中时,操作者不需要特别关注盒2相对于可移动导向件101的位置。换言之,当把处理盒装进可移动导向件101中时,操作者不需要确认盒2是否已经被安装进可移动导向件101中的确切位置。所以,提高了把盒2装进设备主组件100中的效率。
下面,参照图5描述门16完全打开时机械联动装置的状态。当门16打开时,由于门16的移动而移动的上述连接板105、中间杆104、转动杆103和连接杆102移动到它们与可移动导向件位置200相应的位置,盒在该位置上安装进可移动导向件101中,且该位置在设备主组件100的外侧与形成图像时的可移动导向件的位置沿轨道成45°。换言之,当门16完全打开时,操作者更容易接触到可移动导向件101中的盒槽101,从而使操作者更容易把盒2装进或移出设备主组件100。
可移动导向件101的上述盒安装位置200在设备主组件100的前侧,即,有门16的那一侧,而形成图像时可移动导向件的位置(以下称为“成像位置300”)是设备主组件100中的位置,通过门16的关闭动作,可移动导向件101移动至成像位置,以便使盒2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定位,从而形成图像。
换言之,这是轴承27和28由定位槽106a和106b的壁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定位的位置。
顺便提及,在该实施方案中,接收从设备主组件100传出的驱动力的盒2的位置与盒2由于门16的关闭而进入设备主组件100中的预定最终位置略有不同。
下面,参照图7、8和9描述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中的盒2。图7是盒2的示意剖视图,而图8和9是盒2的透视图。顺便提及,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处理盒的结构相同。
盒2基本上包括两个单元鼓单元2a和显影单元2b。鼓单元2a支承感光鼓21、充电辊23和清洁部件26,而显影单元2b支承用于使感光鼓21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部件。
单元2a和2b彼此连接,以便能彼此相对围绕着枢轴移动。
鼓单元2a保持感光鼓21,同时感光鼓21由安装在鼓框架24上的轴承27和28可转动地支承。鼓框架24保持充电辊23和清洁片26a,充电辊23作为用于对感光鼓21的圆周表面均匀充电的处理部件,而清洁片26a作为用于清除残留在感光鼓21之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颗粒的处理部件。
在残留调色剂颗粒,即,残留在感光鼓21之圆周表面上的调色剂颗粒被清洁片26a清除之后,调色剂传送机构29把这些调色剂颗粒运进位于鼓框架24后部、用于储存被清除调色剂的调色剂室30中。该调色剂室30是鼓单元2a的整体部分。
显影单元2b包括作为处理部件的显影辊22,由于显影单元2b与感光鼓21之间的接触而在箭头Y所示的方向上转动;显影剂容器70,其中容纳显影剂;以及显影框架71,其支承显影辊22,并包括显影剂容器70。通过插入轴承,显影辊22由显影框架71可转动地支承。并且,显影框架71内部容纳显影剂供应辊72和显影片73。显影剂供应辊72由于与显影辊22接触而转动。显影框架71内部还容纳着搅拌元件74,该元件位于显影剂容器70内,并在搅拌显影剂容器70内的显影剂的同时把显影剂运送至显影剂供应辊72。
显影单元2b与鼓单元2a连接,从而能围绕着枢轴相对于鼓单元2a转动。更具体地,显影单元2b具有一对轴承75和76,这两个轴承一边一个设置在显影单元2b的纵向端,并且在轴承75和76的孔77中一对一地插入一对销钉77a,从而使整个显影单元2b能围绕着孔77(销钉77a)的轴线相对于鼓单元2a转动。换言之,显影单元2b悬挂在鼓单元2a上。由于设置了该结构,在显影单元2b围绕着孔77(销钉77a)之轴线的转矩的作用下,显影辊22与感光鼓21保持接触。并且,在显影单元2b与鼓单元2a之间设置一对压簧93,从而用该压簧的弹性来确保使显影辊22保持按压在感光鼓21上。
“盒框架”是对鼓框架24与显影框架71之组合的称谓。
在显影过程中,搅拌元件74把显影剂传送至正在转动(以箭头Z方向)的显影剂供应辊72。接着,当显影剂传送至显影剂供应辊72时,显影剂覆盖在正在转动(以箭头Y方向)的显影辊22上,因为显影剂供应辊72的圆周表面摩擦显影辊22的圆周表面;换言之,显影剂附着在显影辊22的圆周表面上。附着在显影辊22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由于显影辊22的后续转动而到达显影片73,并由显影片73进行调节,同时带上预定量的电荷。结果,在显影辊22的圆周表面上形成预定厚度的显影层。
显影辊22继续转动,把显影辊22上的显影剂层的均匀部分带至显影站,即,感光鼓21与显影辊22之间的接触区域,在这里,通过从电源(未示出)向显影辊22施加DC电压(显影偏压),感光鼓21之圆周表面上的潜像被显影。显影之后,残留在显影辊22之圆周表面上的显影剂颗粒被从显影辊22之圆周表面上剥离,从而返回进显影剂容器70中,在该容器中,搅拌元件74将这些显影剂与容器70中的显影剂混合。
(用于使处理盒定位的结构)下面,参照图10-13,描述该实施方案中用于安装、移出处理盒以及使处理盒定位的结构。图10是可移动导向件101和处理盒2的透视图,表示如何把处理盒装进可移动导向件101中,而图11是该实施方案中的可移动导向件101的剖视图,表示了其构造。图12是沿与盒安装方向平行的平面剖开的位于盒安装位置上的可移动导向件101中的处理盒的垂直剖视图,表示处理盒如何已经相对于成像设备主组件(可移动导向件101)定位。图13是通过关闭门16而使处理盒已位于成像设备主组件中的最终位置上之后,沿平行于盒安装方向的平面剖开的处理盒的垂直剖视图。
下面参照图12和13,根据盒Bk,即,成像设备100中最上面的盒,描述可移动导向件101的位置(盒将要装进可移动导向件101中)。除了黑色处理盒之外,图中没有示出其它盒。其中装有其它盒的可移动导向件101之部分的结构与其中装有黑色处理盒的可移动导向件101之部分的结构相同。
盒2设有一对肋80,在与安装或移出盒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一边一个设置在盒2的两端。肋80是盒2的部分,盒2由这些肋引导,同时由设备主组件100支承。
更具体地,在感光鼓21的纵向上,肋80是盒2末端的整体部分。
盒2的一个纵向端(右端)设有联轴节形式的第一驱动力传递部分78,用于转动感光鼓21的驱动力从设备主组件100传递至该第一驱动力传递部分,还设有第二驱动力传递部分79,用于转动显影辊22和搅拌元件74的驱动力传递至该第二驱动力传递部分79。作为引导部分80的一部分的引导表面80a在两个驱动力传递部分78和79的上面。其是鼓框架24上表面的一部分。
作为引导部分80的另一部分的引导表面80b位于两个驱动力传递部分78和79的下面。其是显影框架71下表面的一部分。
盒2另一纵向端设有电触点81a和81b,用于向处理部件施加电压。作为引导部分80之另一部分的引导表面80c位于电触点81a和81b的上面。其是鼓框架24上表面的一部分。
作为引导部分的另一部分的引导表面80d位于电触点81a和81b的下面。其是显影框架71下表面的一部分。
设备主组件100通过电触点81a把充电偏压施加到充电辊23上。设备主组件100通过电触点81b把显影偏压施加到显影辊22上使之充电。
设备主组件100设有引导肋101a-a和101b-1(图3),这些肋与盒2之引导部分80的位置相应。
参照图12,显影框架71设有作为第三盒定位部分的转动控制部分82,其在盒2装进设备主组件100的方向上位于引导部分80的前部。转动控制部分82的形状使其还能作为用于把盒2设置在可移动导向件101之引导肋101a-a上的盒2的导向件。引导肋101a-a设有盒定位表面101a-f,其是引导肋101a-a内端部的一部分,且其在盒2完全放置在引导肋101a-a上时与转动控制部分82相对。
下面,描述当把盒2安装进设备主组件100时使盒2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定位的机构。
当可移动导向件101位于盒安装位置时,盒2要被插入可移动导向件101中,可移动导向件101是通过从成像位置向设备主组件100外部绕枢轴转动约40°移动到该位置的。当可移动导向件101位于该位置时,盒2能容易地安装进可移动导向件101(设备主组件100)。
参照图12,当盒2插入可移动导向件101时,盒2在引导肋101a-a和101b-a上向下滑动,这些肋相对于水平面大幅倾斜,因为可移动导向件101位于盒安装位置。接着,在盒2就要到达引导肋101a-a(101b-a)的最底端之前,转动控制表面82a,即,转动控制部分82的下表面与盒定位表面101a-f达到接触。
盒定位表面101a-f是可移动导向件101的一部分。更具体地,在盒安装方向X(图13)上,盒定位表面101a-f是可移动导向件101下游端部的一部分,并稍高于上游侧。
因而,当盒2在引导肋101a-a和101b-a上下滑时,盒定位表面82a,即,盒框架下表面的一部分跨到盒定位表面101a-f上。
接着,要关闭门16。当门16关闭时,与设备主组件100连接的上述机械联动装置把可移动导向件101移动至成像位置300,即,可以在设备主组件100中进行成像的位置,如图13所示。当可移动导向件101移进成像位置300时,从鼓框架24纵向端突出的轴承27和28一对一地装配进设备主组件100之主框架的侧壁106的盒定位槽106a中,所述轴承的轴线与感光鼓21的轴线一致,并在作为轴承的同时还作为盒定位部分。当轴承27和28装配进定位槽106a中时,各轴承27和28按压在相应定位槽106a(106b)的后表面及下表面上,从而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固定,因此,使感光鼓21的轴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定位。
轴承27和28支撑感光鼓21的支承轴。
所以,即使当可移动导向件101移动进成像位置(最终位置)300时,盒2在其转动方向上的姿态也由于盒2的转动控制表面82a与可移动导向件101的盒定位表面101a-f之间的接触而被控制。
下面,参照图13和19描述当盒2开始接收从成像设备A中传递来的驱动力时情况。
盒2的一个纵向端上设有第一驱动力传递部分(联结器)78。该联结器78与感光鼓21的支承轴连接,并通过与设备主组件100的驱动力传递部分(未示出)的耦合来接收驱动力,从而使感光鼓21在箭头所示的方向(图13和19中的顺时针方向)上转动。当联结器78接收驱动力时,鼓单元2a受到转矩的作用,即,由驱动力产生的反作用力,其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上起作用,从而使鼓单元2a围绕着连接分别作为第一和第二盒定位部分的轴承27和28的轴线的线转动。
结果,转动控制表面82a与盒定位表面101a-f达到接触,从而接收由所传递的驱动力产生的力矩。所以,由从设备主组件100接收的驱动力的作用下而使盒2转动的方向上,盒2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的位置固定下来。
(使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的机构)下面,参照图14、15和16,描述当把盒2装进设备主组件中、或者将盒2从中移出时,本发明的盒2中,用于使显影辊22与感光鼓21分离的机构。图14是沿与盒2的纵向垂直的平面剖开的本发明中处理盒2及其周围的示意剖视图,表示了使显影辊22与感光鼓21分离的机构,而图15是沿与盒2的纵向垂直的平面剖开的本发明中处理盒2及其周围的示意剖视图,所示的状态是盒2位于成像设备主组件100内,且显影辊已经与感光鼓21分离。图16是沿与盒2的纵向垂直的平面剖开的本发明处理盒2的示意剖视图,表示其显影辊按压元件。
设备主组件100设有分离部件110,用于克服盒2的一对压簧93的弹性,使显影辊22从感光鼓21分离。就盒2安装进设备主组件100的方向而言,分离部件110设置在设备主组件100的最底端(最下游)处。其具有显影剂分离部分(板)111,用于向上推动显影单元2b纵向端所设置的力接收部分92。
分离部件110可由电机(未示出)激励,以向上推动分离板111至分离点,在该点处,显影辊22与感光鼓21之间没有接触,或者释放分离板111,以使分离板111返回显影点处,显影辊22在该点处与感光鼓21保持接触;分离部件110使显影单元2b只在真正形成图像的时期位于显影位置。
在该实施方案中,在把盒2定位进其成像位置中以后,步进电机(未示出)向上推动分离板111,该位置位于设备主组件100内,对应于可移动导向件101的成像位置300。顺便提及,构造盒2,使得用一对销钉77a使显影单元2b从鼓单元2a悬空,从而能围绕着销钉77a枢轴地转动。
因而,当向上推动分离板111时,其与显影单元2b的力接收部分92达到接触,并向上推动力接收部分92。结果,转动控制表面82b,与盒接收表面101a-g达成接触,从而防止鼓单元2a(盒2)继续向上转动(图18和19),该表面82b是鼓单元2a之转动控制部分82的上表面,用于控制盒2之显影辊的分离转动,所述表面101a-g是可移动导向件101之引导肋101a的一部分,与转动控制表面82b的位置相对应。
当鼓单元2a被防止继续向止转动时,显影单元2b围绕着销钉77a转动,所以使显影辊22从感光鼓21分离,从而在显影辊22与感光鼓21之间造成预定距离。
但是,一旦接收到印制信号开始进行成像操作,在显影操作的同时,就停止施加向上推动分离板111的力,使显影辊22位于与感光鼓21接触的位置,即,使显影辊22准备好进行显影,从而能进行成像。在完成指定成像操作之后,分离板111被向上推动,显影辊22也保持与感光鼓21分离。由于设置了这种构造,确保了即使长期未使用成像设备A,也不会产生显影辊22的弹性层由于长期保持按压在感光鼓21上而永久变形的问题。
另外,盒2的构造使得,显影单元2b悬挂在鼓单元2a上,从而能相对于鼓单元2a枢轴转动。所以,当对盒没有任何限制时,显影单元2b由于弹簧93的弹性而在被保持按压在使显影辊22与感光鼓21保持接触的方向上。所以,在解除使显影辊22与感光鼓21分离的力之后,即,在成像操作过程中,仅由弹簧93的弹性使显影辊22与感光鼓21保持接触,而不受设备主组件这一侧上的构造的影响。所以,在显影辊22与感光鼓21之间保持了预定大小的接触压力。
可以用一边一个安装在盒2纵向端上的一对拉簧来代替那对压簧93,各拉簧的一端安装在鼓框架2a的纵向端部,基本位于与感光鼓21的轴线相应的位置上,而另一端安装在显影框架2b的纵向端部,其基本与显影辊22的轴线对应。但是,在该实施方案中,结合使用一对压簧93a和一对拉簧93b。
同样在该实施方案中,轴承27(第一定位部分)和28(第二定位部分)通过设备主组件100之主框架的侧壁106的定位槽106a和101b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定位。换言之,它们的位置由设备主组件100固定。
另外,转动控制部分82(定位表面82a)来控制由于驱动力从设备主组件100传递至盒2而造成的盒2围绕着轴承27和28的轴线的转动。换言之,盒2的位置也由可移动导向件101固定。
所以,即使成像设备A的构造使得盒2由于可移动导向件101的移动而移动进设备主组件100中它们与可移动导向件101的成像位置300相应的成像位置上,盒2也能可靠而精确地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定位。
另外,由转动控制部分82(定位表面82b)来控制当显影辊22从感光鼓21分离时发生的盒2之内端部的向上运动。换言之,盒2由可移动导向件101定位。
所以,即使成像设备A的构造使得盒2由于可移动导向件101的移动而移动进它们在设备主组件100中与可移动导向件101的成像位置300相应的成像位置上,盒2也能可靠而精确地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定位。
另外,转动控制部分82的下表面构成了定位表面82a,而转动控制部分82的上表面构成了定位表面82b。并且,可移动导向件101的定位表面101a-f是部分101a-h的上表面,其是可移动导向件101的稍厚部分。
所以,当盒2插入可移动导向件101中、并更深地滑进可移动导向件101中时,盒2的下表面跨在部分101a-h上,从而减小了盒2与定位表面101-f之间的距离,还减小了盒2与可移动导向件101之面向下的内表面101a-i之间的距离。
所以,防止了在可移动导向件101移动时,盒2发生不希望产生的移动。
另外,在该实施方案中,转动控制部分82位于具有第一和第二驱动力传递部分78和79的这一侧上。所以,可以更好地控制盒2的转动。在这种情况下,三个部分,即,轴承27和28以及盒2的转动控制部分82,与设备主组件100保持接触,从而使盒2相对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定位。但是,转动控制部分可以在盒2的其它侧上,即,与该实施方案中相对的那一侧,或者可以设置在盒2的两个纵向端上。
(打开或关闭处理盒闸门的机构)下面,参照图17和18描述用于打开或关闭保护本发明中盒2的感光鼓21的鼓闸门的机构。图17是沿与盒2的纵向垂直的平面剖开的位于其盒安装位置200中的可移动导向件101中的盒2及其周围的示意剖视图,表示了用于打开或关闭闸门的机构,而图18是沿与盒2的纵向垂直的平面剖开的位于其成像位置300中的可移动导向件101中的盒2及其周围的示意剖视图,表示在关闭门16后用于打开或关闭闸门的机构的状态。
盒2设有用于保护感光鼓21之圆周表面的鼓闸门,其可转动地安装在盒框架上。闸门87包括由黑色树脂材料制成的屏蔽元件85以及闸门杆86。闸门杆86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鼓单元2a上,另一端安装在屏蔽元件85上。因而,当闸门杆86转动时,屏蔽元件85移动,从而使感光鼓21之圆周表面曝光。
当可移动导向件101位于盒安装位置时,可移动导向件101中的盒2的鼓闸门87覆盖在感光鼓21上。然后,当设备主组件100的门16关闭时,在与门16和可移动导向件101连接的机械联动装置的作用下,盒2与可移动导向件101一起沿轨道移动至其在设备主组件100中的最终位置,即,与可移动导向件101的成像位置300相应的成像位置。在该移动过程中,闸门87的闸门杆86与从设备主组件100向内突起的闸门控制元件112达成接触,从而在使闸门87的屏蔽元件85移动至使感光鼓21之圆周表面曝光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向上转动。闸门控制元件112与闸门杆86的位置重合,并位于盒2从位于盒安装位置200中的可移动导向件101中的位置移动至其成像位置(即,其在设备主组件100中的最终位置,与可移动导向件101的成像位置300相应)的轨道上。
当盒2与可移动导向件101移动时,上述定位表面82a和转动控制表面82b控制可移动导向件101中的盒2之前端(就盒安装方向而言)的姿态,从而确保当盒2沿轨道移动进设备主组件100中时,闸门杆86能与闸门控制元件112达成接触,并且确保由于盒2在闸门杆86与闸门控制元件112之间的接触之后的移动而使闸门87打开时,防止盒2由于闸门87的阻力而在可移动导向件101中产生咔嗒咔嗒的响动,以便防止闸门杆86跨在闸门控制元件112上。换言之,定位表面82a和转动控制表面82b作为响动控制部件,从而确保闸门87被适当打开。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可以概括如下。
本发明中的处理盒2是一个处理盒,其可以设置在可移动导向件101中,该可移动导向件101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A之主组件100上,并能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移动以便将盒2从盒安装位置(200)移动至成像位置(300),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鼓21;处理部件(例如,显影辊22、充电辊23和清洁部件26),作用在电子照相感光鼓21上;第一盒定位部分(轴承27),用于当处理盒2安装进设备主组件100中时,使处理盒2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定位,该部分从盒框架(感光鼓24和显影框架71)的一个纵向端在盒2的纵向上向外突起;第二盒定位部分(轴承28),用于当处理盒2安装进设备主组件100中时,使处理盒2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定位,该部分从盒框架(感光鼓24和显影框架71)的另一个纵向端在盒2的纵向上向外突起;第一盒支承部分(引导表面80d),可移动导向件101通过该部分支承盒2,该部分是盒框架(鼓框架24和显影框架71)一个纵向端部的下表面的一部分;第二盒支承部分(引导表面80b),可移动导向件101通过该部分支承盒2,该部分是盒框架(鼓框架24和显影框架71)另一个纵向端部的下表面的一部分;以及第三盒定位部分(转动控制部分82),就处理盒2安装进设备主组件100的方向而言,该部分位于第一或第二盒支承部分(引导表面80d或80b)中的任一个的前面,该部分包括第一转动控制表面(姿态控制表面82a),处理盒2与该表面形成接触,从而当处理盒2在从设备主组件100传递至处理盒2的驱动力产生的力的作用下围绕第一和第二定位部分(轴承27和28)的轴线转动时,能防止处理盒继续转动。
根据本发明其它方面的特征,上述处理盒2包括力接收部分92,用于在处理盒2中接收在使作为上述处理部件之一的显影辊22从感光鼓21分离的方向上起作用的外力;以及第二转动控制表面(分离-转动控制表面82b),用于防止处理盒2在力接收部件92接收的外力的作用下沿着第一和第二定位部分(轴承27和28)转动。
根据本发明其它方面的特征,上述力接收部分92设置在一垂直平面的相对侧上,该平面与处理盒2的纵向平行,并与连接部分(孔77和销钉77a)的轴线重合,该连接部分与作为一部分盒框架的显影框架71以及作为另一部分盒框架的感光鼓支承鼓框架24连接,连接方式使得在显影辊22设置得与感光鼓21接触或分离处,框架71和24可以彼此绕枢轴转动。
根据本发明其它方面的特征,第三定位部分(转动控制部分82)与驱动力接收部分设置在处理盒2的同一纵向端,处理盒2通过该驱动力接收部分从设备主组件100接收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其它方面的特征,第三定位部分(转动控制部分82)相对于驱动力接收部分设置在就处理盒安装方向而言的下游侧,处理盒通过该驱动力接收部分从设备主组件100接收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其它方面的特征,第一定位部分(轴承27)由设备主组件100的第一定位部分(定位槽106a)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定位,而第二定位部分(轴承28)由设备主组件100的第二定位部分(定位槽106b)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定位。
根据本发明其它方面的特征,第一和第二定位部分(轴承27和28)的轴线与电子照相感光鼓21的轴线重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设备主组件100包括第三盒定位部分,就处理盒2安装进设备主组件100的方向而言,该部分是设备主组件100的可移动导向件101的前端部的整体部分,该盒定位部分包括第一转动控制表面,用于防止在设备主组件100的驱动部件(未示出)传来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处理盒2围绕着第一和第二定位部分的轴线转动;以及第二转动控制表面,用于防止在外力的作用下,处理盒2在使显影辊22从感光鼓21分离的方向上围绕第一和第二定位部分的轴线转动。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具有如下作用。
(1)可以减小处理盒2纵向上的尺寸,因为盒框架(鼓框架24和显影框架71)的下表面部分用作支承处理盒2的部分(引导表面80b和80d),且盒定位表面82a与盒支承部分是一体的。所以,可以减小成像设备主组件A的占地面积。
(2)使用简单构造就能确保处理盒2相对于设备主组件100精确定位,因为盒姿态控制表面82a是盒支承部分(引导表面80b)的整体部分,设备主组件100通过该盒支承部分支承处理盒2,且该盒支承部分设置在相对于盒姿态控制表面82a来说的转动控制部分82的相对侧。所以,能减小处理盒2纵向尺寸,如(1)中所述。所以,能减小成像设备A的占地面积。
(3)可以防止闸门杆86脱离或跨上闸门控制元件112,以便确保闸门杆86与闸门控制元件112达成接触,因为设定转动控制表面82a、以及用于防止显影单元在使显影辊22从感光鼓21分离的方向上转动的转动控制表面82b,使得它们分别与可移动导向件101的盒定位表面101a-f和101a-g达成接触,从而当处理盒2更深入地安装进可移动导向件101中时,控制处理盒2的姿态。所以,可以确保适当打开闸门87。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确保了处理盒能相对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精确定位。
虽然已经参照了这里公开的结构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的细节,且本申请将覆盖那些能落入本发明改进目的或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改进或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处理盒,能承载在可移动导向件上,该导向件可相对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移动并设置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中,所述可移动导向件可与该可移动导向件的移动相关地从接收位置移向安装位置,所述处理盒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鼓;处理部件,作用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盒框架;第一定位部分,相对于成像设备主组件定位,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上时,所述第一定位部分从感光鼓一纵向端附近的所述盒框架向外延伸;第二定位部分,相对于成像设备主组件定位,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上时,所述第二定位部分从感光鼓另一纵向端附近的所述盒框架向外延伸;将被承载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一个纵向端,由所述可移动导向件支承,所述将被承载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盒框架下表面上;将被承载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另一个纵向端,由所述可移动导向件支承,所述将被承载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盒框架下表面上;以及第三定位部分,就处理盒所述安装进设备主组件的安装方向而言,该部分设置在将被承载的第一部分和将被承载的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上面,其中所述第三定位部分具有第一转动制动表面,用于通过与所述可移动导向件邻接,而停止所述处理盒围绕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的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还包括力接收部分,用于接收使设置在所述处理盒中作为处理部件的显影辊从所述感光鼓分离的外力;以及第二转动制动表面,用于当力接收部分接收到外力时,通过外力停止所述处理盒围绕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的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盒框架包括用于支承所述显影辊的显影装置框架以及用于支承所述感光鼓的感光鼓框架,其中所述显影装置框架和所述感光鼓框架在一连接部分处连接,所述显影装置框架和所述感光鼓框架围绕该连接部分彼此相对转动,且其中所述力接收部分设置在相对于连接部分所在垂直平面来说,与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鼓可以彼此分离的位置相对的一侧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第三定位部分与用于从设备主组件接收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部分设置在同一侧。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第三定位部分设置在驱动力接收部分的下游,所述处理盒在这里接收来自设备主组件的驱动力。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分设置在位于设备主组件中的第一主组件定位部分上,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设置在位于设备主组件中的第二主组件定位部分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与电子照相感光鼓同轴设置。
8.一种处理盒定位机构,用于使处理盒相对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定位,其中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包括,可移动导向件,可相对于成像设备主组件移动;其中所述处理盒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鼓;处理部件,作用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盒框架;第一定位部分,相对于成像设备主组件定位,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上时,所述第一定位部分从感光鼓一纵向端附近的所述盒框架向外延伸;第二定位部分,相对于成像设备主组件定位,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上时,所述第二定位部分从感光鼓另一纵向端附近的所述盒框架向外延伸;将被承载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一个纵向端,由所述可移动导向件支承,所述将被承载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盒框架下表面上;将被承载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另一个纵向端,由所述可移动导向件支承,所述将被承载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盒框架下表面上;以及第三定位部分,就所述处理盒安装进设备主组件的安装方向而言,该部分设置在处于前沿侧的将被承载的第一部分和将被承载的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上面,其中所述第三定位部分具有第一转动制动表面,用于通过与所述可移动导向件邻接,而停止所述处理盒围绕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的转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定位机构,还包括力接收部分,用于接收使设置在所述处理盒中作为所述处理部件的显影辊从所述感光鼓分离的外力;以及第二转动制动表面,用于当力接收部分接收到外力时,通过外力停止所述处理盒围绕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的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盒定位机构,其中所述盒框架包括用于支承所述显影辊的显影装置框架以及用于支承所述感光鼓的感光鼓框架,其中所述显影装置框架和所述感光鼓框架在一连接部分处连接,所述显影装置框架和所述感光鼓框架围绕该连接部分彼此相对转动,且其中所述力接收部分设置在相对于连接部分所在垂直平面来说,与所述显影辊和所述感光鼓可以彼此分离的位置相对的一侧上。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定位机构,其中所述第三定位部分与用于从设备主组件接收驱动力的驱动力接收部分设置在同一侧。
12.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定位机构,其中所述第三定位部分设置在驱动力接收部分的下游,所述处理盒在这里接收来自设备主组件的驱动力。
13.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定位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分设置在位于设备主组件中的第一主组件定位部分上,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设置在位于设备主组件中的第二主组件定位部分上。
14.如权利要求8-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盒定位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与电子照相感光鼓同轴设置。
15.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用于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该设备上,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包括(i)可移动导向件,可相对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移动;(ii)处理盒,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鼓;处理部件,作用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盒框架;第一定位部分,相对于成像设备主组件定位,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上时,所述第一定位部分从感光鼓一纵向端附近的所述盒框架向外延伸;第二定位部分,相对于成像设备主组件定位,当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上时,所述第二定位部分从感光鼓另一纵向端附近的所述盒框架向外延伸;将被承载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一个纵向端处,由所述可移动导向件支承,所述将被承载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盒框架下表面上;将被承载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感光鼓的另一个纵向端,由所述可移动导向件支承,所述将被承载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盒框架下表面上;以及第三定位部分,就所述处理盒安装进设备主组件的安装方向而言,该部分设置在处于前沿侧的将被承载的第一部分和将被承载的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上面,其中所述第三定位部分具有第一转动制动表面,用于通过与所述可移动导向件邻接,而停止所述处理盒围绕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的转动;以及(iii)输送部件,用于输送记录介质。
全文摘要
一种处理盒,能承载在可移动导向件上,该导向件可相对于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移动并设置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中,处理盒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鼓;处理部件;盒框架;第一定位部分;第二定位部分;将被承载的第一部分,设置在感光鼓的一个纵向端,由可移动导向件支承,将被承载的第一部分设置在盒框架下表面上;将被承载的第二部分,设置在感光鼓的另一个纵向端,由可移动导向件支承,将被承载的第二部分设置在盒框架下表面上;以及第三定位部分,设置在将被承载的第一部分和将被承载的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上面,其中第三定位部分具有第一转动制动表面,用于通过与可移动导向件邻接,而停止处理盒围绕第一定位部分和第二定位部分的转动。
文档编号G03G21/18GK1591208SQ20031012380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9日
发明者星信晴, 村山一成, 前岛英树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