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照射装置及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236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紫外线照射装置及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外线照射装置及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具备光学装置和投影光学装置(投影透镜)的投影机已为众所周知,该光学装置具备3个光调制装置(液晶面板),用来按每种色光按照图像信息对R、G、B的3种色光进行调制;和色合成光学装置(十字分色棱镜),安装有这些光调制装置,用来合成调制后的3种光束并形成图像光;该投影光学装置用来对所形成的图像光进行放大投影。
就这种投影机来说,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各液晶面板必须处于投影透镜的后焦点位置上。另外,为了获得更为清晰的图像,需要防止各液晶面板间像素偏移的发生。
因此,在制造投影机时,一般要以高准确度实施聚焦调整及校准调整,该聚焦调整用来将各液晶面板正确配置到投影透镜的后焦点位置上,该校准调整用来使各液晶面板的像素相一致。而且,实施这种调整来制造光学装置的光学装置之制造装置,已为众所周知(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述的光学装置之制造装置,具备调整用光源装置,用来对液晶面板导入光束;光束检测装置,用来检测介于液晶面板及十字分色棱镜之间的光束;位置调整装置,用来根据由该光束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光束来实施液晶面板的聚焦及校准调整;以及紫外线照射装置,用来在聚焦及校准调整之后,对十字分色棱镜固定液晶面板。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07395号公报可是,作为紫外线照射装置,一般采用下述结构,即作为射出紫外区域的光束的光源使用水银灯,并且利用光纤对由水银灯所射出的光束进行导光。在制造光学装置时,在聚焦及校准调整之后,使水银灯点亮。从水银灯所射出的光束通过光纤进行导光,照射到十字分色棱镜及液晶面板的固定部位上。然后,使十字分色棱镜及液晶面板之间所涂敷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固化,对十字分色棱镜固定液晶面板。
但是,对于上述紫外线照射装置而言,因为作为射出紫外区域的光束的光源使用了水银灯,所以因放电发光管及反射器等形状的限制,而不能谋求光源本身的小型化。另外,由于除上述光源之外还采用光纤,因而使紫外线照射装置大型化。
另外,在上述紫外线照射装置中,需要将光纤的用来射出导光后光束的前端部分,引绕到十字分色棱镜及液晶面板的固定部位上,其操作性不佳,不能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谋求小型化且能谋求便利性提高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及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用来照射紫外区域的光束,其特征为,具备照射装置主体,其具有自发光元件、聚光元件及金属制的固定部件,该自发光元件用来放射紫外区域的光束,该聚光元件配置于上述自发光元件的光束射出方,用来对上述光束进行聚光,该固定部件用来连接上述自发光元件和上述聚光元件并且与上述自发光元件可以进行热传导地连接;和移动机构,其用来支持上述照射装置主体,并且使上述照射装置主体沿着相对被照射对象接近离开的方向进行移动。
根据本发明,由于紫外线照射装置作为射出紫外区域的光束的光源具备自发光元件,因而不受到以往那种放电发光管及反射器等形状的限制,能谋求光源本身的小型化。另外,因为使用自发光元件,所以能谋求紫外线照射装置的低消耗电力化。
另外,由于紫外线照射装置具备聚光元件,因而可以将从自发光元件所放射的紫外区域的光束聚光到预定位置上,不需要采用以往那种光纤。
再者,由于紫外线照射装置具备金属制的固定部件,并且固定部件及自发光元件可以进行热传导地进行连接,因而可以将自发光元件中所产生的热散热到固定部件上,能防止自发光元件的热劣化,谋求长寿命化。
再者还有,由于紫外线照射装置具备移动机构,因而可以容易地利用移动机构使照射装置主体的位置沿着相对被照射对象接近离开的方向进行移动,使由聚光元件得到的光束聚光位置位于被照射对象上。因此,可以对被照射对象顺利照射紫外区域的光束,并且不需要实施以往那种引绕光纤的复杂操作,能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移动机构具备第1移动部,可以沿着相对上述被照射对象接近离开的第1轴向进行移动;和第2移动部及第3移动部,可以沿着与上述第1轴向正交的第2轴向及第3轴向分别进行移动。
根据本发明,由于移动机构由第1移动部、第2移动部及第3移动部来构成,因而不仅是相对被照射对象接近离开的第1轴向,还可以沿着与第1轴向正交的第2轴向及第3轴向,使照射装置主体的位置相对被照射对象进行移动,可以采用更容易且简单的结构来实施将由聚光元件所得到的光束聚光位置相对被照射对象进行定位的操作。因此,能进一步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在本发明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移动机构具备第1移动部,可以沿着相对上述被照射对象接近离开的第1轴向进行移动;和支持板,与上述第1移动部连接,沿着与上述第1轴向正交的平面延伸出来;在上述支持板的沿上述平面的端面上形成可嵌合上述照射装置主体的多个凹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移动机构具备第1移动部及支持板,并且在支持板上,在沿着与第1移动部进行移动的第1轴向正交的平面的端面上形成多个凹部,因而如果变更照射装置主体相对多个凹部的配置位置,就可以沿着与第1轴向正交的平面来变更照射装置主体的配置位置,不仅在相对被照射对象接近离开的第1轴向,还可以在沿着与第1轴向正交的平面的方向,使照射装置主体的位置相对被照射对象进行移动,可以更容易地实施将由聚光元件所得到的光束的聚光位置相对被照射对象进行定位的操作。因此,能进一步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另外,采用上述结构,不需要设置沿着与第1轴向正交的平面使照射装置主体进行移动的机构,可以容易地制造紫外线照射装置,还能够减低其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优选的是,上述照射装置主体构成有多个,上述移动机构具备第1移动部,可以沿着相对上述被照射对象接近离开的第1轴向进行移动;和支持板,与上述第1移动部连接,沿着与上述第1轴向正交的平面延伸出来;在上述支持板的沿上述平面的端面上,隔开预定间隔来配置上述多个照射装置主体。
根据本发明,由于移动机构具备第1移动部及支持板,并且在支持板上,在沿着与第1轴向正交的平面的端面上隔开预定间隔来配置多个照射装置主体,因而通过由第1移动部使支持板及多个照射装置主体的位置沿着相对被照射对象接近离开的方向进行移动,在与由聚光元件所得到的光束聚光距离相应的位置上定位多个照射装置主体,使从多个照射装置主体之中的在与被照射对象相应的位置上所配置的预定照射装置主体照射紫外区域的光束,而可以对被照射对象容易地照射紫外区域的光束。
另外,采用上述结构,不需要设置沿着与第1轴向正交的平面使照射装置主体进行移动的机构,可以容易地制造紫外线照射装置。
再者,采用上述结构,不需要实施沿着与第1轴向正交的平面来变更照射装置主体配置位置的操作,能更进一步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本发明的光学装置之制造装置用来制造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具备多个光调制装置,用来按照图像信息对多种色光的每种色光进行调制;和色合成光学装置,用来合成由各光调制装置调制后的各色光而形成图像光;其特征为,具备保持部,用来将上述色合成光学装置保持在预定位置上;位置调整部,用来保持上述光调制装置,相对上述色合成光学装置实施上述光调制装置的位置调整;调整用光源装置,用来对上述光调制装置导入位置调整用的光束;以及上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用来照射紫外区域的光束,使介于上述光调制装置及上述色合成光学装置之间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得以固化。
根据本发明,由于制造装置具备保持部、位置调整部、调整用光源装置及上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因而具有和上述紫外线照射装置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另外,由于制造装置具备上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因而通过由紫外线照射装置的移动机构使照射装置主体进行移动,而能够在与作为制造对象的光学装置机型也就是光学装置的尺寸相应的照射位置上定位照射装置主体,能够制造各种各样的光学装置。


图1模式表示具备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制造对象之光学装置的投影机的结构。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光学装置主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光学装置主体的制造装置。
图4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光学装置主体的制造装置。
图5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光学装置主体的制造装置。
图6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光学装置主体的制造装置。
图7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6轴位置调整装置的结构。
图8是从正面看到上述实施方式中液晶面板保持部的基部的图。
图9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光束检测装置的结构。
图10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光束检测装置的结构。
图11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调整控制装置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12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照射装置的结构。
图13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照射装置主体的结构。
图14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照射装置主体的结构。
图15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照射装置主体的结构。
图16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持板结构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中照射控制装置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18是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光学装置主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9是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各光调制装置的位置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0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各CCD相机所拍摄到的图像一个示例。
图21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各CCD相机所拍摄到的图像一个示例。
图22用来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临时固定部进行的相对十字分色棱镜的各光调制装置的临时固定方法。
图23用来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临时固定部进行的相对十字分色棱镜的各光调制装置的临时固定方法。
图24是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中各光调制装置的固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5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照射装置主体定位到照射位置上的状态。
图26表示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照射装置主体定位到照射位置上的状态。
图2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第2照射装置结构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1···制造装置,3···紫外线照射装置,10···调整用光源装置,30···6轴位置调整装置(位置调整部),50、50′···载置部(保持部),140···光学装置,141···光调制装置,144···十字分色棱镜(色合成光学装置),811、821···照射装置主体,811A···LED模件(自发光元件),811B···聚光元件,811C···固定部件,812、822···移动机构,812A、822C···第1移动部,812B··第2移动部,812C···第3移动部,822D···支持板,822D1···贯通孔(凹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1.投影机的结构图1模式表示的是具备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制造对象的光学装置之投影机100的结构。
投影机100用来按照图像信息对从光源所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来形成彩色图像,并将所形成的彩色图像放大投影到未图示的屏幕上。该投影机100如图1所示,具备外装框体100A和光学组件100B。
还有,在图1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外装框体100A内,在光学组件100B以外的空间里,配置电源组件,用来给投影机100的构成部件供给来自外部的电力;冷却组件,用来对投影机100内部进行冷却;以及控制基板,用来对投影机100整体进行控制;等。
外装框体100A是由注射模塑成形等得到的合成树脂制品,形成为将光学组件100B收置并配置于内部的整体大致长方体状。该外装框体100A的结构包括上壳体,分别构成投影机100的顶面、前面、背面及侧面;和下壳体,分别构成投影机100的底面、前面、侧面及背面;上述上壳体及下壳体相互用螺纹件等进行固定。
还有,外装框体100A不限于合成树脂制,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来形成,例如还可以采用金属等来构成。
光学组件100B在由上述控制基板进行的控制之下,按照图像信息对从光源装置所射出的光束进行调制来形成彩色图像,并通过投影透镜放大投影到屏幕上。该光学组件100B如图1所示,具备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110、色分离光学装置120、中继光学系统130、光学装置140、投影透镜160及光学构件用框体170。
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110用来使从光源所射出的光束在照明光轴正交面内的照度得以均匀。该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110如图1所示,具备光源装置111,其包括光源灯111A及反射器111B;第1透镜阵列112;第2透镜阵列113;偏振转换元件114;和重叠透镜115。从光源灯111A所射出的光束利用反射器111B来使射出方向一致,并通过第1透镜阵列112分割成多个部分光束,在第2透镜阵列113的附近成像。从第2透镜阵列113所射出的各部分光束,其中心轴(主光线)与后级的偏振转换元件114的入射面垂直地入射,并且通过偏振转换元件114成为大致1种直线偏振光予以射出。从偏振转换元件114作为直线偏振光射出并通过重叠透镜115后的多个部分光束,在光学装置140下述的3片液晶面板上重叠。
色分离光学装置120具备2片分色镜121、122和反射镜123,并且具有通过这些分色镜121、122和反射镜123将从积分器照明光学系统110所射出的多个部分光束分离成红、绿、蓝三色的色光的功能。
中继光学系统130具备入射方透镜131、中继透镜132及反射镜133、134,并且具有将由色分离光学装置120所分离的色光引导到下述液晶面板上的功能。
光学装置140用来按照图像信息对从色分离光学装置120射出的3种色光分别进行调制,并合成调制后的各色光来形成彩色图像进行放大投影。该光学装置140如图1所示,具备3个光调制装置141,具有液晶面板1411(图2);入射方偏振板142及射出方偏振板143,分别配置于这些光调制装置141的光束入射方及光束射出方;以及作为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144。而且,它们之中的3个光调制装置141、3个射出方偏振板143及十字分色棱镜144被一体化,来构成光学装置主体140A(图2)。还有,对于该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详细结构,将在下面进行说明。另外,在光学装置主体140A中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即除3个光调制装置141、3个射出方偏振板143、十字分色棱镜144及支持结构体145之外,3个入射方偏振板142也进行一体化。
入射方偏振板142用来入射由偏振转换元件114而使偏振方向大致为一个方向了的各色光,并且只透射所入射的光束之中的与通过偏振转换元件114而一致了的光束的偏振轴大致相同方向的偏振光,吸收其他的光束。该入射方偏振板142例如具有在蓝宝石玻璃或水晶等的透光性基板上粘贴有偏振膜的结构。
构成光调制装置141的液晶面板1411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是具有在一对透明的玻璃基板内密封封入了作为电光物质的液晶的结构,用来按照从未图示的控制基板所输出的驱动信号,控制上述液晶的取向状态,对从入射方偏振板142所射出的偏振光束的偏振方向进行调制。
射出方偏振板143的结构和入射方偏振板142大致相同,用来只使从光调制装置141所射出的光束之中的下述光束透射,并吸收其他光束,上述光束具有和入射方偏振板142的光束的透射轴正交的偏振轴。
十字分色棱镜144是一种光学元件,用来合成从射出方偏振板143所射出的按每种色光调制后的光学像,来形成彩色图像。该十字分色棱镜144呈粘贴了4个直角棱镜的平面视正方形形状,并且在粘贴直角棱镜之间的界面上,形成2个电介质多层膜。这些电介质多层膜用来透射从下述光调制装置141射出并通过射出方偏振板143后的色光,反射从剩下的2个各光调制装置141射出并通过射出方偏振板143后的色光,上述光调制装置141配置于与投影透镜160对向的一侧。这样一来,就能合成由各光调制装置141调制后的各色光,来形成彩色图像。
投影透镜160作为在筒状的镜筒161内收置了多个透镜的透镜组来构成,用来对通过光学装置140按照图像信息调制后的彩色图像进行放大投影。另外,该投影透镜160如图1所示,具有从镜筒161基端方的外周部分向外侧扩展的平面视大致矩形形状的凸缘部162。
还有,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是镜筒161是通过连接多个部件来构成的,并利用多个部件来支持多个透镜。这些多个部件之中的至少2个部件的构成为,相对其他部件可以旋转。而且,投影透镜160的构成为,通过使上述至少2个部件进行旋转,而可以变更多个透镜的相对位置,实施投影图像的倍率调整、焦点调整。
光学构件用框体170是由注射模塑成形等得到的合成树脂制品,并且如图1所示,具备构件收置部件171和盖状部件(未图示)。
构件收置部件171具备光源收置部171A,用来收置光源装置111;和构件收置部171B,用来收置除光源装置111之外的其他光学构件110、120、130、140,并且形成为容器状。
光源收置部171A为大致箱形形状,并且在构件收置部171B方的端面及与该端面对向的端面上形成开口。构件收置部171B方的端面上所形成的开口用来使从光源装置111所射出的光束透过。另外,与构件收置部171B方的端面对向的端面上所形成的开口,用来使光源装置111从光源收置部171A的侧方插入进行收置。
构件收置部171B为上面进行了开口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其一端连接到光源收置部171A上。另外,在该构件收置部171B另一端方的底面上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形成有用来安装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安装部。再者,在该构件收置部171B另一端方的侧面上,形成有用来安装投影透镜160的透镜安装部171B1。而且,通过将透镜安装部171B1及投影透镜160的凸缘部162用螺纹件等进行固定,将投影透镜160安装到光学构件用框体170中。再者还有,在该构件收置部171B侧面的内侧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形成有多个槽部,用来从上方以滑动方式嵌入光学构件112~115、121~123、131~134、142。
上述盖状部件是一种封闭构件收置部171B上方一侧开口部分的板状部件。而且,在该盖状部件上,在收置于构件收置部171B中的光学装置主体140A上方一侧形成开口,利用该开口周缘部分来可以转动地支持构成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下述3个偏振板支持部。
1-1.光学装置主体的结构图2是表示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还有,在图2中,虽然分解了配置于十字分色棱镜144的3个光束入射方端面之中的1个光束入射方端面上的光调制装置141、射出方偏振板143、光调制装置支持部146及偏振板支持部147,但是配置于其他2个光束入射方端面上的光调制装置141、射出方偏振板143、光调制装置支持部146及偏振板支持部147也具有相同的结构。
光学装置主体140A除了上述的3个光调制装置141、3个射出方偏振板143及十字分色棱镜144之外,还具备支持结构体145、3个光调制装置支持部146及3个偏振板支持部147,并且这些各部件141、143~147已被一体化。
3个光调制装置141如图2所示,具有将各液晶面板1411收置到保持框1412内的结构。而且,在保持框1412的四角位置上如图2所示,分别形成固定用孔1412A,用来在光调制装置支持部146上安装光调制装置141。
支持结构体145如图2所示,具备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在上面的预定位置上载置十字分色棱镜144,将光学装置主体140A整体安装于光学构件用框体170的上述安装部。
在该支持结构体145的上面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是形成有球形进行的鼓出部。而且,通过对上述鼓出部触接十字分色棱镜144的下表面,可以进行相对支持结构体145的十字分色棱镜144倾斜方向的位置调整。在这种对支持结构体145的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固定中,例如要在十字分色棱镜144的下表面和上述鼓出部之间填充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然后,在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未固化的状态下,实施相对支持结构体145的十字分色棱镜144的位置调整。作为该位置调整,例如可以采用下述两种位置调整等,一种是用CCD相机等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上面进行拍摄,根据所拍摄到的图像,相对支持结构体145使十字分色棱镜144进行移动,以使十字分色棱镜144上面的由2个电介质多层膜所形成的平面视十字形状位于预定位置上,另一种是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各光束入射方端面导入光束,用CCD相机等来检测从光束所射出方端面所射出的光束,根据所检测出的光束相对支持结构体145使十字分色棱镜144进行移动。而且,在位置调整之后,对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照射紫外区域的光束使之固化,相对支持结构体145固定十字分色棱镜144。
3个光调制装置支持部146分别配置于光调制装置141及十字分色棱镜144之间,用来将光调制装置141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进行固定。该光调制装置支持部146如图2所示,具备第1支持部1461和第2支持部1462。
第1支持部1461如图2所示,包括平面视矩形形状的板状部1461A;和突出部1461B,从板状部1461A的左右方两个端缘朝向光束入射方突出。
在板状部1461A的大致中央部分上如图2所示,形成平面视矩形形状的开口部1461A1,用来使光束透过。
在各突出部1461B上如图2所示,按上下分别形成2个开口部1461B1。这些开口部1461B1如图2所示,具有沿各突出部1461B的突出方向(光轴方向)延伸的平面视矩形形状。
还有,第1支持部1461利用各突出部1461B来支持第2支持部1462。另外,第1支持部1461,其板状部1461A的光束射出方端面介由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触接到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光束入射方端面上,并且在以上述各端面作为滑动面来实施液晶面板1411的校准调整之后,通过使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固化,来将其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进行固定。
第2支持部1462如图2所示,包括平面视矩形形状的板状部1462A;和突出部1462B,从板状部1462A的左右方两个端缘朝向光束射出方突出;并且配置于第1支持部1461的各突出部1461B间。
在板状部1462A的大致中央部分上如图2所示,形成平面视矩形形状的开口部1462A1,用来使光束透过。另外,在该开口部1462A1的四角位置附近如图2所示,分别形成固定用孔1462A2,用来固定光调制装置141。而且,通过介由各固定用孔1462A2及光调制装置141的保持框1412上所形成的各固定用孔1412A,用螺纹件148(图2)来连接第2支持部1462及保持框1412,将光调制装置141固定到第2支持部1462上。
各突出部1462B如图2所示,其前端部分1462B1弯折成和板状部1462A大致平行,并且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延伸出来。
另外,在各突出部1462B的基端部分1462B2外侧面上如图2所示,对应于第1支持部1461的各开口部1461B1,按上下分别形成2个凸部1462C。而且,这些凸部1462C当在第1支持部1461的各突出部1461B间配置了第2支持部1462时,以间隙接合状态嵌合到各开口部1461B1中。这些凸部1462C具有与开口部1461B1的外形尺寸相比小的平面视矩形形状。而且,在各开口部1461B1及各凸部1462C间涂敷了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的状态下,在相对各开口部1461B1使各凸部1462C滑动来实施液晶面板1411的聚焦调整之后,通过使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固化,相对第1支持部1461固定第2支持部1462。
3个偏振扳支持部147配置于第2支持部1462的板状部1462A和突出部1462B的前端部分1462B1之间,用来分别保持3个射出方偏振板143,并且被光学构件用框体170的盖状部件转动自如地支持,可以实施射出方偏振板143的姿势调整。该偏振板支持部147如图2所示,具备平面视矩形形状的板状部1471;和突出部1472,从板状部1471的上方一侧端缘大致中央部分沿着该板状部1471的板面向上方突出。
在板状部1471的大致中央部分上如图2所示,形成平面视矩形形状的开口1471A,用来使光束透过。而且,在该开口1471A的光束入射方周缘部分上,利用粘接剂或者双面胶带等来固定射出方偏振板143。
突出部1472其前端部分1472A向板状部1471的板面和大致法线方向弯折。
该前端部分1472A如图2所示,形成为平面视圆弧状,该平面视圆弧状朝向上方变凸并且以入射到射出方偏振板143的光束的光轴作为中心。而且,该前端部分1472A下方一侧的端面触接到光学构件用框体170的盖状部件上面所形成的未图示的支持部上,在上述支持部上以可滑动的状态被支持,能够在与光轴正交的面内以该光轴为中心进行射出方偏振板143的姿势调整。还有,作为上述支持部,具有与突出部1472的前端部分1472A的形状对应的支持面。
另外,在该前端部分1472A上如图2所示,形成有轨道(track)孔1472A1,该轨道孔从上方一侧的端面贯通到下方一侧的端面上,并沿前端部分1472A的滑动方向延伸出来。而且,在使偏振板支持部147的前端部分1472A在上述支持部上进行滑动来实施射出方偏振板143的姿势调整之后,介由轨道孔1472A1用螺纹件等固定到上述支持部上,借此将偏振板支持部147相对上述盖状部件固定到预定位置上。
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其构成为,使偏振板支持部147支持射出方偏振板143,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之支持其他的光学转换元件,如视野角校正板等,并利用偏振板支持部147来实施视野角校正板的姿势调整。
在具有上述那种结构的光学装置主体140A中,由于当通过各光调制装置支持部146把各液晶面板1411粘接并固定到十字分色棱镜144上时,需要实施各液晶面板1411的聚焦调整、校准调整及固定,因而需要可实施各液晶面板1411的聚焦、校准调整及固定的制造装置。下面,对于用来制造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制造装置结构,进行说明。
2.光学装置主体的制造装置的结构图3至图6表示的是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制造装置1。具体而言,图3是构成制造装置1的调整装置2的侧面图,图4是从上方看到调整装置2的平面图。另外,图5是构成制造装置1的正式固定装置3的侧面图,图6是从上方看到正式固定装置3的平面图。还有,在图3至图6中,将从光学装置主体140A射出的光束的光轴设为Z轴,将与该Z轴正交且相互正交的2个轴分别设为X轴、Y轴。
制造装置1如图3至图6所示,具备调整装置2(图3、图4),用来实施各液晶面板1411的聚焦、校准调整;和作为紫外线照射装置的正式固定装置3(图5、图6),用来将各液晶面板1411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进行固定。
2-1.调整装置的结构调整装置2如图3或图4所示,具备UV遮光罩20、作为位置调整部的3个6轴位置调整装置30、光束检测装置40、作为保持部的载置部50、临时固定部60、调整用光源装置10(参见图11)以及调整控制装置70(参见图11),该调整控制装置用来进行这些各装置的工作控制及图像处理。
UV遮光罩20具备将6轴位置调整装置30、光束检测装置40、载置部50及临时固定部60包围起来的侧板21、底板22以及设置于下部的载置台25。还有,在侧板21上,设置有开关自如且未图示的入口。该入口是为了将光学装置主体140A送料、除料所设置的,采用不透射紫外线的丙烯酸板等来形成。另外,载置台25在其下部设置有滚动轮25A(图3),以便可以容易地移动调整装置2。
调整用光源装置10是当6轴位置调整装置30进行光调制装置141(液晶面板1411)的位置调整时使用的位置调整用光束的光源,例如其结构包括金属卤化物灯之类的放电发光灯、自发光元件等,并且由未图示的光源驱动电路等驱动部进行驱动。而且,调整用光源装置10对3个6轴位置调整装置30分别供给R、G、B的各色光,并将与各光调制装置141(各液晶面板1411)对应的各色光分别照射到各液晶面板1411上。
2-1-1.6轴位置调整装置的结构图7表示的是6轴位置调整装置30的结构。还有,在图7中,为了使说明简单化,将和图7的纸面正交的方向设为X轴,将图7中的左右方向设为Z轴,将图7中的上下方向设为Y轴。
3个6轴位置调整装置30用来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各光束入射方端面,分别调整各光调制装置141(液晶面板1411)的配置位置。
6轴位置调整装置30如图7所示,具备平面位置调整部31,其设置为可以沿着UV遮光罩20的底板22上的导轨22A进行移动;面内旋转位置调整部32,设置于该平面位置调整部31的前端部分;面外旋转位置调整部33,设置于该面内旋转位置调整部32的前端部分;以及液晶面板保持部34,设置于该面外旋转位置调整部33的前端部分。
平面位置调整部31用来调整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光束入射方端面的光调制装置141(液晶面板1411)的进退位置及平面位置。该平面位置调整部31如图7所示,具备基部311,可以滑动地设置于底板22上;支脚部312,竖立设置于该基部311上;以及连接部313,设置于该支脚部312的上部前端部分上,用来连接面内旋转位置调整部32。
基部311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等驱动部(未图示),在底板22的Z轴方向上进行移动。支脚部312通过设置于侧部的电动机等驱动部(未图示),相对基部311按X轴方向进行移动。连接部313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等驱动部(未图示),相对支脚部312按Y轴方向进行移动。
面内旋转位置调整部32用来调整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光束入射方端面的光调制装置141(液晶面板1411)的面内方向旋转位置。该面内旋转位置调整部32如图7所示,具备圆柱状的基部321,固定于平面位置调整部31的前端部分;和旋转调整部322,其设置为按该基部321的圆周方向旋转自如。
其中,旋转调整部322通过设置于侧部的电动机等驱动部(未图示),相对基部321在XY平面内进行旋转,调整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光束入射方端面的光调制装置141(液晶面板1411)的面内旋转位置。
面外旋转位置调整部33用来调整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光束入射方端面的光调制装置141(液晶面板1411)的面外方向旋转位置。该面外旋转位置调整部33如图5所示,具备基部331,固定于面内旋转位置调整部32的前端部分上,并且按水平方向成为圆弧的凹曲面形成于前端部分上;第1调整部332,其设置为可以在该基部331的凹曲面上沿圆弧进行滑动,并且按垂直方向成为圆弧的凹曲面形成于前端部分上;以及第2调整部333,其设置为可以在该第1调整部332的凹曲面上沿圆弧进行滑动。
若基部331的侧部所设置的电动机等驱动部(未图示)进行了驱动,则第1调整部332进行滑动,若第1调整部332的上部所设置的电动机等驱动部(未图示)进行了驱动,则第2调整部333进行滑动,调整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光束入射方端面的光调制装置141(液晶面板1411)的面外方向旋转位置。
液晶面板保持部34用来保持光调制装置141(液晶面板1411)。该液晶面板保持部34如图7所示,具备基体材料342,通过从第2调整部333的前端突出的4根柱形部件341来固定;基部343,在该基体材料342的前端方以螺纹件止动的方式来固定;衬垫344,收置为从该基部343其前端部分突出,并且触接到构成各光调制装置141的液晶面板1411上;以及吸引装置345,用来通过该衬垫344真空吸附各液晶面板1411。在此,液晶面板保持部34的基体材料342及基部343通过4根光纤346,和用来给液晶面板1411供给位置调整用光束的调整用光源装置10进行连接。
图8是从正面看到液晶面板保持部34的基部343的图。
基部343是一种平面大致中央部分突出的中空部件,在该突出部分343A上的矩形形状前端面的平面大致中央部分上,形成调整用光源孔343B,按照液晶面板1411图像形成区域的角部分来设定;和平面视十字状的孔343D,配置于调整用光源孔343B的内侧,用来露出衬垫344。
另外,在基部343的后方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分343E上,形成4个螺纹孔343F,通过对它们4个螺纹孔343F插通螺纹件,将基部343螺纹止动到基体材料342上。
衬垫344是一种多孔性质且伸缩自如的弹性部件,并且具备未图示的主体部分,收置于基部343内;和十字部分344A,从该主体部分按预定尺寸量突出,并且其突出部分的前端面按与孔343D对应的尺寸形成为十字状。若这种衬垫344安装到基部343上,则其十字部分344A从基部343的前端面突出。因此,各液晶面板1411不触接到基部343上,而只触接到衬垫344的十字部分344A上。
吸引装置345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是通过预定的通气软管345A,使各液晶面板1411以真空吸附的形式保持于衬垫344上。
2-1-2.光束检测装置的结构图9及图10表示的是光束检测装置40的结构。具体而言,图9是从上方看到光学装置主体140A及光束检测装置40的图。图10是从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光束射出方看到光学装置主体140A及光束检测装置40的图。
光束检测装置40如图3或图4所示,配置于载置部50上所载置的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光束射出方端面的后级,被载置部50所支持并固定。该光束检测装置40如图3、图4、图9或图10所示,具备CCD相机41、移动机构43(图3、图4)及导光部45,该移动机构的构成为可以使该CCD相机41进行3维移动。
CCD相机41是一种以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作为拍摄元件的面传感器,用来获取从十字分色棱镜144所射出的位置调整用光束,并作为电信号进行输出。
CCD相机41如图9或图10所示,在导光部45的四方介由移动机构43配置4个。此时,各CCD相机41与形成于液晶面板1411上的矩形形状图像形成区域的对角线相对应进行配置。还有,CCD相机41为了以高准确度检测投影图像,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自如调整变焦及聚焦。
移动机构43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是包括支柱,竖立设置于载置部50上;多个轴部件,设置于该支柱上;以及相机安装部,设置于一个轴部件上;等。而且,该移动机构43如图10所示,可以通过电动机等的驱动部(未图示),使CCD相机41按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进行移动。
导光部45如图9或图10所示,具备4个光束分离器451,对应于液晶面板1411的矩形形状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四角进行配置;和保持罩452,用来将各光束分离器451保持于预定位置上。导光部45具有下述功能,即在使从调整用光源装置10向液晶面板1411照射并从十字分色棱镜144所射出的四角的光束通过各光束分离器451折射90°之后,向CCD相机41进行导光。
还有,在保持罩452上设置开口部,用来使向外侧所折射的光束透过。另外,在图9中表示出,对在与投影透镜160对向的位置上所配置的液晶面板1411照射光束的情形。根据这种导光部45,从十字分色棱镜144所射出的四角的光束不投影到屏幕等上,而由配置于四方的CCD相机41直接进行检测(直观式)。
2-1-3.载置部的结构载置部50如图3所示,具备基板51,设置于底板22上;支脚部52,竖立设置于该基板51上;以及安装板53,设置于该支脚部52的上部,并且安装光学装置主体140A、光束检测装置40及临时固定部60。
2-1-4.临时固定部的结构临时固定部60用来在通过6轴位置调整装置30实施各液晶面板1411的位置调整之后,放射紫外区域的光束(下面,记述为紫外线),将各光调制装置141通过各光调制装置支持部146临时固定到十字分色棱镜144上。该临时固定部60如图3或图4所示,具备4个第1临时固定部61;和第2临时固定部62。
4个第1临时固定部61如图3或图4所示,其配置为,当使固定有十字分色棱镜144的支持结构体145支持于载置部50上时,与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平面视四个角部分对向,并且通过照射紫外线,使第1支持部1461及第2支持部1462间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得以固化,相对第1支持部1461临时固定第2支持部1462。还有,由于4个第1临时固定部61具有相同的结构,因而在下面只说明1个第1临时固定部61。第1临时固定部61如图3或图4所示,具备2个LED模件611和支持部件612。
2个LED模件611在由调整控制装置进行的控制之下,实施点亮,朝向形成于第1支持部1461上的各开口部1461B1放射光束。该LED模件611在Si基板上排列形成作为固体发光元件的多个LED元件。还有,构成LED模件611的LED元件其构成为,射出小于等于400nm的紫外线。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LED元件放射365nm的紫外线。另外,在2个LED模件611上形成有光源驱动电路,用来按照来自调整控制装置的驱动信号给上述各LED元件施加驱动电压。
支持部件612用来支持2个LED模件611,并且可以使该2个LED模件611沿着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接近离开的方向进行移动。该支持部件612构成为,具有平面视大致L字形状,并且利用L字垂直部分来支持2个LED模件611,利用L字水平部分,和下述导轨53A(图4)进行连接,可以沿着该导轨53A进行滑动,以使从2个LED模件611射出的光束朝向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平面视四个角部分进行照射,上述导轨53A形成于载置部50的安装板53上,并沿着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平面视四个角部分接近离开的方向延伸出来。而且,支持部件612通过电动机等的驱动部(未图示),沿着导轨53A进行滑动。
第2临时固定部62如图3或图4所示,当使固定有十字分色棱镜144的支持结构体145支持于载置部50上时,配置于十字分色棱镜144的上方一侧,并且通过放射紫外线,使十字分色棱镜144及第1支持部1461间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得以固化,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临时固定第1支持部1461。该第2临时固定部62如图3或图4所示,具备4个LED模件621和支持部件622。
4个LED模件621具有和上述LED模件611相同的结构,用来在由调整控制装置进行的控制之下,实施点亮,从十字分色棱镜144的上方一侧朝向该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平面视四个角位置,放射紫外线。
支持部件622用来支持4个LED模件621,以使4个LED模件621在十字分色棱镜144的上方一侧与该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平面视四个角位置对向。该支持部件622如图3或图4所示,具备基部6221、转动部6222、移动部6223及支持板6224。
基部6221竖立设置于载置部50的安装板53上,并且由按Y轴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来构成。
转动部6222由其一端方相对基部6221沿XY平面转动自如地进行连接、并且另一端方沿XY平面延伸的棒状部件来构成。
移动部6223由棒状部件来构成,该棒状部件相对转动部6222的另一端侧可以按Y轴方向移动地进行连接。
支持板6224安装于移动部6223的前端部分上,并且将4个LED模件621支持在预定位置上。
而且,转动部6222通过电动机等的驱动部(未图示),相对基部6221进行转动,并且在照射位置(支持板6224位于十字分色棱镜144的上方一侧并且4个LED模件621与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平面视四角位置对向的位置)以及被照射位置(支持板6224平面视从十字分色棱镜144上方一侧偏离的位置)处,分别定位支持板6224。另外,移动部6223通过电动机等的驱动部(未图示),相对转动部6224按Y轴方向移动。
2-1-5.调整控制装置的结构图11是表示调整控制装置70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调整控制装置70由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及硬盘的计算机来构成,用来执行各种程序而控制调整装置2整体。该调整控制装置70如图11所示,具备操作部71、显示部72及控制部73。
操作部71例如具有通过键盘及鼠标等进行输入操作、未图示的各种操作按钮。通过实施该操作按钮的输入操作,使调整控制装置70进行适当工作,并且对于例如显示于显示部72上的信息,实施调整控制装置70的工作内容设定等。而且,通过由操作人员进行的操作部71的输入操作,从操作部71适当将预定的操作信号输出给控制部73。
还有,作为该操作部71,不限于操作按钮的输入操作,例如还可以构成为,通过利用触摸式面板的输入操作或利用声音的输入操作等,来设定并输入各种条件。
显示部72被控制部73所控制,用来显示预定的图像。例如,当通过由控制部73的所处理的图像显示或操作部71的输入操作来设定并输入或者更新控制部73的下述的存储器中存储的信息时,使之适当显示从控制部73输出的存储器内的数据。该显示部72例如要使用液晶或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离子显示面板)、CRT(Cathode-Ray Tube,阴极射线管)等。
控制部73是作为在控制CPU的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上展开的程序来构成的,用来按照来自操作部71的操作信号的输入,执行预定的程序并对调整装置2整体进行驱动控制。该控制部73如图11所示,具备图像获取部731、图像处理部732、驱动控制部733及存储器734。
图像获取部731例如由视频捕捉板等构成,用来输入从光束检测装置40的CCD相机41输出的信号,将所输入的信号转换成图像信号输出给图像处理部732。
图像处理部732用来读取从图像获取部731输出的图像信号,并根据所读取的图像信号来实施图像处理,根据处理后的结果来判定液晶面板1411的最佳姿势位置。然后,将由所判定出的最佳姿势位置得出的预定信号输出给驱动控制部733。
驱动控制部733根据预定的控制程序或者从图像处理部732输出的信号,向驱动部70A输出控制信号,使驱动部70A驱动6轴位置调整装置30、光束检测装置40、临时固定部60及调整用光源装置10。还有,驱动部70A如上所述,由电动机、光源驱动电路等来构成。
存储器734用来存储预定的控制程序、机型数据以及与从图像处理部732输出的最佳姿势位置有关的数据等。
还有,作为机型数据,例如有下面的数据。
例如,有与基准图形图像及CCD相机41的基准位置有关的数据,该基准图形图像是从成为作为制造对象的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基准的未图示的基准(master)光学装置得到的。
另外,例如还有构成作为制造对象的光学装置主体140A之光调制装置141(液晶面板1411)的初始位置数据(与坐标值有关的数据)。
再者,例如还有与作为制造对象的光学装置主体140A机型相应且与支持板6224的照射位置(坐标值)及被照射位置(坐标值)有关的数据以及与各LED模件611、621的照射位置(坐标值)有关的数据。
2-2.正式固定装置的结构正式固定装置3用来对光学装置主体140A,通过照射紫外线来实施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各液晶面板1411的正式固定,该光学装置主体已经由上述调整装置2实施过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各液晶面板1411的位置调整及临时固定。
该正式固定装置3如图5或图6所示,具备UV遮光罩20′及载置部50′,和上述的UV遮光罩20及载置部50相同;4个第1照射装置81;第2照射装置82;以及照射控制装置90(参见图17)。
2-2-1.第1照射装置的结构4个第1照射装置81如图5或图6所示,当使光学装置主体140A支持到载置部50′上时,其配置为,与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各光束入射方端面及光束射出方端面对向,并且通过照射紫外线使第1支持部1461及第2支持部1462间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得以固化,相对第1支持部1461正式固定第2支持部1462。还有,在下面为了说明的方便,将4个第1照射装置81之中的分别与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光束射出方端面及下述光束入射方端面对向的2个第1照射装置设为81A,将另2个第1照射装置设为81B,进行说明,上述光束入射方端面与前述光束射出方端面对向。
图12表示的是第1照射装置81A的结构。还有,在图12中,和图5及图6相同,将从光学装置主体140A射出的光束的光轴设为Z轴,将与该Z轴正交的2个轴分别设为X轴及Y轴。
第1照射装置81A如图12所示,具备4个照射装置主体811和移动机构812。
4个照射装置主体811在由照射控制装置进行的控制之下,在将紫外线会聚到预定位置的状态下进行照射。还有,由于4个照射装置主体811的结构相同,因而在下面只说明1个照射装置主体811的结构。
图13至图15表示的是照射装置主体811的结构。具体而言,图13是照射装置主体811的立体图,图14是照射装置主体811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照射装置主体811的剖面图。还有,在图13至图15中,将光束的射出方向设为Z轴,将与该Z轴正交的2个轴分别设为X轴及Y轴。
照射装置主体811如图13至图15所示,具备LED模件811A、聚光元件811B(图15)及固定部件811C。
LED模件811A具有和上述调整装置2的LED模件611、621相同的结构,用来在由照射控制装置进行的控制之下,实施点亮,并放射紫外线。
聚光元件811B如图15所示,由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是3个)聚光透镜811B1来构成,用来将从LED模件811A所放射出的紫外线聚光到预定位置上。作为这些聚光透镜811B1,最好采用紫外线吸收较少的材料来形成,例如优选的是采用石英等。
固定部件811C用来将LED模件811A及聚光元件811B收置于内部并进行固定。该固定部件811C如图13至图15所示,具备第1固定部件811D和第2固定部件811E。
第1固定部件811D由铝等的金属材料来构成,并且如图13至图15所示,具有大致圆柱形状。
在该第1固定部件811D上如图13至图15所示,按X轴方向贯通,从+Z轴方向端面到Z轴方向大致中央部分的-Z轴方形成平面视矩形形状的凹部811D1。
在该凹部811D1的底面上如图13至图15所示,形成LED支持部811D2,该LED支持部向+Z轴方向突出并且在前端部分上载置LED模件811A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在该LED支持部811D2上载置LED模件811A并进行固定,使LED模件811A可以进行热传导地连接到固定部件811C上。
另外,在该第1固定部件811D上如图14或图15所示,从+Z轴方向端面到Z轴方向大致中央部分的+Z轴方,形成与第2固定部件811E的外形形状对应的平面视圆形形状的凹部811D3。而且,在该凹部811D3的内侧面上如图14或图15所示,形成内螺纹槽811D4。
第2固定部件811E和第1固定部件811D相同,由铝等的金属制材料来构成,并且如图13至图15所示,具有大致圆筒形状。而且,第2固定部件811E在其内部介由垫片(spacer)811E1来收置并固定多个聚光透镜811B1。
在该第2固定部件811E的-Z轴方向一侧的外圆面上如图13至图15所示,形成外螺纹槽811E2。而且,通过将第2固定部件811E的外螺纹槽811E2螺纹接合于第1固定部件811D的内螺纹槽811D4上,相对第1固定部件811D固定第2固定部件811E。在这种状态下,其构成为,第2固定部件811E的-Z轴方向端部触接到第1固定部件811D的凹部811D3的底面上,并且如图13所示,在第2固定部件811E的-Z轴方向端部和第1固定部件811D的凹部811D1之间形成间隙,不在固定部件811C内部滞留热。
上面所说明的固定部件811C对表面施以耐腐蚀处理,如黑色耐酸铝处理或者铬酸盐光泽处理等,防止因从LED模件811A所放射出的紫外线照射而使固定部件811C内面飞溅。
移动机构812如图12所示,用来支持4个照射装置主体811,并且可使4个照射装置主体811按X轴、Y轴及Z轴方向进行移动。该移动机构812如图12所示,具备第1移动部812A、2个第2移动部812B及4个第3移动部812C。
第1移动部812A如图12所示,由基部812A1和延伸部812A2构成,并且具有平面视コ字形状,该基部按X轴方向延伸,该延伸部从基部812A1的两个端部按Y轴方向延伸。
基部812A1和载置部50′的安装板53′上所形成的、按Z轴方向延伸的3根导轨53A′(图6、图12)进行连接。而且,第1移动部812A通过电动机等的驱动部(未图示),在导轨53A′上进行滑动,沿着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接近离开的方向(第1轴向、Z轴方向)进行移动。
2个第2移动部812B如图12所示,由按X轴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来构成,并且其两端部分和第1移动部812A的各延伸部812A2进行连接。而且,2个第2移动部812B通过电动机等的驱动部(未图示),在各延伸部812A2上进行滑动,按Y轴方向(第2轴向)进行移动。
4个第3移动部812C如图12所示,由按Y轴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来构成,其一方端部侧和第2移动部812B进行连接。而且,4个第3移动部812C之中的2个第3移动部812C和+Y轴方向一侧的第2移动部812B进行连接,另2个第3移动部812C和-Y轴方向一侧的第2移动部812B进行连接。另外,4个第3移动部812C,以使与+Y轴方向一侧的第2移动部812B所连接的2个第3移动部812C的另一方的端部以及与-Y轴方向一侧的第2移动部812B所连接的2个第3移动部812C的另一方端部相互接近的方式,连接到各第2移动部812B上。
另外,4个第3移动部812C如图12所示,在另一方的端部一侧上支持照射装置主体811,以使照射装置主体811沿Z轴方向照射紫外线。
而且,4个第3移动部812C通过电动机等的驱动部(未图示),在第2移动部812B上滑动,按X轴方向(第3轴向)进行移动。
采用上面那种移动机构812,被4个第3移动部812C所支持的各照射装置主体811能按Z轴方向(第1轴向)、Y轴方向(第2轴向)及X轴方向(第3轴向)进行移动。
然后,各第1照射装置81A朝向在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各光束入射方端面之中的相互对向的2个光束入射方端面上所临时固定的各第1支持部1461的4个侧向端面,照射紫外线。
另外,各第1照射装置81B用来朝向在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各光束入射方端面之中的与光束射出方端面对向的光束入射方端面上所临时固定的第1支持部1461的两个侧端面,分别照射紫外线,并且在上述的第1照射装置81A中,其结构省略了与上方一侧的第2移动部812B所连接的1个第3移动部812C(包括照射装置主体811)以及与下方一侧的第2移动部812B所连接的1个第3移动部812C(包括照射装置主体811)。也就是说,各第1照射装置81B如图5及图6所示,由2个照射装置主体811和具备第1移动部812A、2个第2移动部812B及2个第3移动部812C的移动机构812来构成。
2-2-2.第2照射装置的结构第2照射装置82如图5或图6所示,其配置为,当使光学装置主体140A支持到载置部50′上时,可以从十字分色棱镜144的上方一侧照射紫外线,并且通过照射紫外线,使十字分色棱镜144及第1支持部1461间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得以固化,对十字分色棱镜144正式固定第1支持部1461。该第2照射装置82如图5或图6所示,具备6个照射装置主体821(参见图16)和移动机构822。
6个照射装置主体821的结构和上述的照射装置主体811相同,具备LED模件811A、聚光元件811B及固定部件811C。
移动机构822用来支持6个照射装置主体821,并且使6个照射装置主体821沿着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接近离开的方向进行移动。该移动机构822如图5或图6所示,具备基部822A、转动部822B、第1移动部822C及支持板822D。
基部822A由竖立设置于载置部50′的安装板53′上的按Y轴方向延伸的棒状部件来构成。
转动部822B其一端方相对基部822A可沿着XZ平面转动自如地进行连接并且另一端方沿着XZ平面延伸的棒状部件来构成。
第1移动部822C由棒状部件来构成,该棒状部件相对转动部822B的另一端方可以按Y轴方向移动地进行连接。
而且,转动部822B通过电动机等的驱动部(未图示),相对基部822A进行转动,在照射位置(支持板822D与十字分色棱镜144的上方一侧对向的位置)以及被照射位置(支持板822D平面视从十字分色棱镜144上方一侧偏离的位置)上分别定位支持板822D。
另外,第1移动部822C通过电动机等的驱动部(未图示),沿着基部822A进行滑动,沿着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接近离开的方向(Y轴方向、第1轴向)进行移动。
图16是表示支持板822D结构的立体图。具体而言,图16是从-Y轴方向看到支持板822D的立体图。
支持板822D是一种安装于第1移动部822C的另一方的端部上并沿XZ平面延伸出来的板形体,用来支持6个照射装置主体821。
在该支持板822D上如图16所示,形成作为多个凹部的贯通孔822D1,该贯通孔贯通表里并且与照射装置主体821上的第1固定部件811D的外周形状相对应。而且,通过在贯通孔822D1中插入照射装置主体821的第1固定部件811D,将照射装置主体821设置到支持板822D上,以使从照射装置主体821照射的紫外线朝向-Y轴方向进行照射。
这些贯通孔822D1如图16所示,其形成为在支持板822D上按预定的间距纵横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贯通孔822D1的间距和第1固定部件811D的外周尺寸相同,或者形成得比上述外周尺寸大0.5mm左右。
2-2-3.照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17是表示照射控制装置90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照射控制装置90和调整控制装置70相同,由具备CPU及硬盘的计算机来构成,用来执行各种程序而控制正式固定装置3整体。该照射控制装置90如图17所示,具备操作部71′、显示部72′和控制部93,该操作部71′及显示部72′和上述的操作部71及显示部72相同。
控制部93和上述调整控制装置70的控制部73相同,作为在控制CPU的OS上展开的程序来构成,用来按照来自操作部71′的操作信号的输入,执行处理的程序,对正式固定装置3整体进行驱动控制。该控制部93如图17所示,具备运算处理部931、驱动控制部932及存储器933。
运算处理部931用来读取存储器933中所存储的机型数据,判定与作为制造对象的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机型相应的支持板822D的照射位置(坐标值)以及各照射装置主体811、821的照射位置(坐标值),并将与该照射位置相应的预定信号输出给驱动控制部932。
驱动控制部932用来按照从运算处理部931输出的信号,向驱动部9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使之驱动第1照射装置81及第2照射装置82,将支持板822D定位于照射位置上,并且将各照射装置主体811、821定位于照射位置上。另外,驱动控制部932按照存储器933中所存储的预定程序,向驱动部9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使之驱动第1照射装置81及第2照射装置82,使各照射装置主体811、821照射紫外线。还有,驱动部90A如上所述,由电动机、光源驱动电路等来构成。
存储器933用来存储预定程序以及与投影机的机型相应的机型数据。
在此,作为机型数据,例如有与投影机的机型也就是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机型相应的、与支持板822D的照射位置(坐标值)和被照射位置(坐标值)有关的数据,以及与各照射装置主体811、821的照射位置(坐标值)有关的数据。
3.光学装置主体的制造方法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利用上述制造装置1的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制造方法。还有,在下面设为,在光学装置主体140A及基准光学装置中,在十字分色棱镜144的3个光束入射方端面之中的与投影透镜160对向的光束入射方端面上配置G色光用的光调制装置141G,在另2个各光束入射方端面上配置R、B色光用的各光调制装置141R、141B。
图18是说明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在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制造过程中如图18所示,实施使用上述调整装置2的各光调制装置141的位置调整(处理S1)以及使用上述正式固定装置3的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各光调制装置141的固定(处理S2)。
在下面,按顺序说明位置调整方法(处理S1)及固定方法(处理S2)。
3-1.位置调整方法图19是说明各光调制装置141的位置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在实施各光调制装置141的位置调整之前,作为预先准备,要提前取得与投影机的机型相应的图像处理用基准图形及CCD相机41的基准位置(处理S1A、S1B)。
具体而言,操作人员将预先调整了聚焦位置及校准位置的基准光学装置和按照该基准光学装置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大小设定了光束分离器451的配置位置的导光部45,安装到调整装置2的载置部50上(处理S1A)。这里,基准光学装置是一种将基准支持结构体、基准十字分色棱镜、基准光调制装置支持部及3片基准光调制装置(基准液晶面板)整体设置了的装置,上述各基准构件根据机型来设计并且具有无制造误差的设计值的外形尺寸。
接着,操作人员操作调整控制装置70的操作部71,调出用来实施与投影机机型相应的机型数据登录操作的预定程序。调整控制装置70的控制部73读取存储器734中所存储的程序,实施下面的处理。
首先,控制部73使调整用光源装置10进行工作,令其对基准光学装置的G色光用基准液晶面板,从6轴位置调整装置30的前端导入位置调整用的光束(G色光)。然后,从基准光学装置所射出的光束经由光束分离器451直接被CCD相机41取入。此时,控制部73使移动机构43进行工作,使各CCD相机41移动到可以可靠地受光的位置上(处理S1B)。
图20及图21是表示由各CCD相机41所拍摄到的图像一个示例。
作为由4个CCD相机41所拍摄到的图像74,例如图20或图21所示,由4幅图像74A、74B、74C、74D来构成,显示出与基准液晶面板的四角对应的多个像素区域CA。而且,如图20所示,从与基准液晶面板的四角对应的端部位置按对角内侧方向移动并且对各图像74A~74D只能显示像素区域CA的位置,成为各CCD相机41的聚焦调整用基准位置(下面,记述为聚焦调整基准位置)。另外,如图21所示,能显示与基准液晶面板的四角对应的端部位置并且将像素区域CA和该像素区域CA以外的区域设定为预定比例的大致正方形形状的区域,成为各液晶面板1411的校准调整用基准图形BP。另外,此时各CCD相机41的位置成为与机型相应的校准调整用基准位置(下面,记述为校准调整基准位置)。然后,控制部73将上述基准图形BP及各CCD相机41的各基准位置(聚焦调整基准位置及校准调整基准位置)存储到存储器734中,来作为与机型相应的机型数据。
以上的处理S1A、S1B,预先对应于多个机型进行,把每种机型的基准图形BP及各CCD相机41的基准位置(聚焦调整基准位置及校准调整基准位置)作为机型数据登录。
在上面的处理S1A、S1B之后,实施各光调制装置141的位置调整。
首先,操作人员将设置于载置部50上的基准光学装置拆卸,将使十字分色棱镜144和支持结构体145整体化后的棱镜组件,设置到载置部50上(处理S1C)。
在处理S1C之后,操作人员将使各光调制装置支持部146及各光调制装置141分别整体化后的面板组件,分别吸附保持到各6轴位置调整装置30的各液晶面板保持部34上(处理S1D)。
具体而言,首先,通过第2支持部1462的各固定用孔1462A2以及光调制装置141的保持框1412的各固定用孔1412A,用螺纹件148来连接第2支持部1462和光调制装置141。
随后,将连接有光调制装置141的第2支持部1462配置于第1支持部1461的各突出部1461B间,使第2支持部1462的各凸部1462C以间隙接合的状态嵌合到第1支持部1461的各开口部1461B1中。
如上所述,对光调制装置141、第1支持部1461及第2支持部1462整体化后的面板组件,在各开口部1461B1及各凸部1462C之间以及第1支持部1461的光束射出方端面上,涂敷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
然后,在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未固化的状态下,使构成面板组件的液晶面板1411的光束入射方端面,吸附保持到6轴位置调整装置30的液晶面板保持部34上。
在处理S1D之后,操作人员操作调整控制装置70的操作部71,实施输入操作,该输入操作用来实施各光调制装置141的位置调整。控制部73读取存储器734中所存储的程序,并如下所述开始各光调制装置141的位置调整。
首先,驱动控制部733根据存储器734中所存储的机型数据,向驱动部7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使之驱动移动机构43,将4个CCD相机41设置到聚集调整基准位置上(处理S1E)。
在处理S1E之后,驱动控制部733读取存储器734中所存储的机型数据内所包括的G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G设计上的坐标值(初始位置数据),向驱动部7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将6轴位置调整装置30的平面位置调整部31、面内旋转位置调整部32及面外旋转位置调整部33设置到初始位置(处理S1F)。在这种状态下,涂敷了上述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的第1支持部1461的光束射出方端面和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光束入射方端面成为触接的状态,G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G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设置到设计上的基准位置。
在处理S1F之后,驱动控制部733向驱动部7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使之驱动调整用光源装置10,将位置调整用的光束(G色光)导入到G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G(液晶面板1411)(处理S1G)。
随后,控制部73使光束检测装置40的各CCD相机41,检测从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光束射出方端面射出的光束(G色光)(处理S1H)。
在处理S1H之后,控制部73的图像获取部731输入从各CCD相机41输出的信号,并将所输入的信号转换成图像信号(处理S1I)。然后,将转换后的图像信号输出给图像处理部732。
图像处理部732读取从图像获取部731输出的图像信号,例如在图20中,根据液晶面板1411四角部分的图像74,来计算像素区域CA外周部分的特定的指标值(边缘强度)(处理S1J)。然后,将该计算出的指标值存储到存储器734中,并且将预定的信号输出给驱动控制部733。
驱动控制部733根据从图像处理部732输出的信号,向驱动部7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使之驱动6轴位置调整装置30,实施G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G(液晶面板1411)的聚焦调整(沿着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接近离开的方向进行调整)(处理S1K)。
然后,图像处理部732判定在处理S1K中实施了G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G(液晶面板1411)的聚焦调整的、所计算出的四角的指标值是否几乎相等且变得最大,也就是说是否是对焦状态(处理S1L)。这里,在判定出不是对焦状态时,反复实施处理S1I~S1K。
另一方面,图像处理部732在处理S1L中判定出是对焦状态时,将处于对焦状态的G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G(液晶面板1411)的聚焦位置(最佳聚焦姿势位置)存储到存储器734中(处理S1M)。
在处理S1M之后,驱动控制部733根据存储器734中所存储的机型数据,对驱动部7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使之驱动移动机构43,将4个CCD相机41设置到校准调整基准位置上(处理S1N)。
在处理S1N之后,图像处理部732读取存储器734中所存储的光调制装置141的基准图形,并比较该基准图形图像和处于对焦状态的液晶面板1411的四角部分的检测图形图像,计算相对基准图形图像的检测图形图像的偏差量(处理S1O)。然后,将基于该偏差量得到的预定信号输出给驱动控制部733。
驱动控制部733根据来自图像处理部732的信号,向驱动部7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使之驱动6轴位置调整装置30,实施G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G(液晶面板1411)的校准调整(平面位置、面内旋转位置及面外旋转位置调整)(处理S1P)。然后,液晶面板1411被配置到最佳的校准位置上。
在处理S1P之后,对于其他的R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R及B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B,依次实施上述处理S1F~S1P(处理S1Q)。
这里,当对于其他的R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R及B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B实施处理S1G~S1P时,在处理S1F中,读取在处理S1M中存储到存储器734中的最佳聚焦姿势位置,并按该最佳聚焦姿势位置设置6轴位置调整装置30。由于按上述方法来构成,因而可以从大致使各光调制装置141的相互位置相一致的状态,进行R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R及B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B的位置调整,能够正确且顺利地实施各光调制装置141的位置调整。也就是说,当对于其他的R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R及B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B实施上述处理S1F~S1P时,能省去处理S1M。
另外,当对于其他的R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R及B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B实施处理S1F~S1P时,在处理S1G中,驱动控制部733对驱动部7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使之驱动调整用光源装置10,将与R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R及B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B对应的位置调整用光束(R色光及B色光),对R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R及B色光用光调制装置141B分别导入。
在处理S1Q之后,驱动控制部733对驱动部7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使之驱动临时固定部60,将各LED模件611、621定位于照射位置上(处理S1R)。
具体而言,驱动控制部733对转动部6222进行驱动控制,将支持板6224定位到照射位置上。
另外,驱动控制部733按照存储器734中所存储的机型数据(各LED模件611的照射位置坐标值),对第1临时固定部61的支持部件612进行驱动控制,使支持部件612沿着导轨53A进行滑动,将各LED模件611定位到与机型相应的照射位置上。
另外,驱动控制部733按照存储器734中所存储的机型数据(各LED模件621的照射位置坐标值),对移动部6223进行驱动控制,使移动部6223按Y轴方向移动,将各LED模件621定位到与机型相应的照射位置上。
在处理S1R之后,驱动控制部733对驱动部7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使之驱动LED模件611、621,使LED模件611、621放射紫外线,来实施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各光调制装置141的临时固定(处理S1S)。
具体而言,图22及图23用来说明利用临时固定部60进行的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各光调制装置141的临时固定方法。
例如,驱动控制部733使之以紫外线的放射照度为10mmW/cm2且放射10秒,从LED模件611、621放射紫外线。
来自2个LED模件611的各个的紫外线L1如图22所示,以预定的放射角度进行放射,以使介于各第1支持部1461上所形成的上下各开口部1461B1和第2支持部1462的上下各凸部1462C之间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成为预定的强度地固化。
来自4个LED模件621的紫外线L2如图23所示,以预定的放射角度进行放射,以使介于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平面视四角位置和各第1支持部1461的光束射出方端面的左右侧端部分之间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成为预定的强度地固化。
还有,利用来自各LED模件611、621的紫外线L1、L2固化后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不是可靠地固化的状态,而是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临时固定各光调制装置141的状态。
3-2.固定方法在处理S1之后,使用正式固定装置3,来实施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各光调制装置141的正式固定。
图24是说明各光调制装置141的固定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操作人员将调整装置2的载置部50上所设置的、临时固定状态的光学装置主体140A,从载置部50拆卸,设置到正式固定装置3的载置部50′上(处理S2A)。
在处理S2A之后,操作人员将第2照射装置82的6个照射装置主体821,插入支持板822D上的多个贯通孔822D1之中的与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机型相应的6个贯通孔822D1中,进行设置(处理S2B)。
在处理S2B之后,操作人员操作照射控制装置90的操作部71′来实施输入操作,该输入操作用来实施各光调制装置141的正式固定。控制部93读取存储器933中所存储的程序,并如下所述开始各光调制装置141的正式固定。
首先,控制部93对第1照射装置81及第2照射装置82进行驱动控制,将各照射装置主体811、821定位到照射位置上(处理S2C)。
图25及图26表示的是各照射装置主体811、821定位到照射位置上的状态。
具体而言,控制部93按照存储器933中所存储的机型数据(各照射装置主体811的照射位置坐标值),对驱动部9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使之驱动第1移动部812A、第2移动部812B及第3移动部812C,使各照射装置主体811按Z轴方向(第1轴向)、Y轴方向(第2轴向)及X轴方向(第3轴向)进行移动,将各照射装置主体811定位到照射位置上。此时,各照射装置主体811如图25所示,定位于与各第1支持部1461的各开口部1461B1对向的位置上。
另外,控制部93对驱动部9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使之驱动转动部822B,将支持板822D定位到照射位置上。进而,控制部93按照存储器933中所存储的机型数据(各照射装置主体821的照射位置坐标值),对驱动部9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使之驱动第1移动部822C,使各照射装置主体821按Y轴方向(第1轴向)进行移动,将各照射装置主体821定位到照射位置上。此时,各照射装置主体821如图26所示,按平面视在十字分色棱镜144和第1支持部1461之间对向,且隔开预定间隔的状态进行配置。
在处理S2C之后,控制部93对驱动部9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使之驱动各照射装置主体811、821的各LED模件811A,使各LED模件811A照射紫外线,来实施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各光调制装置141的正式固定(处理S2D)。
具体而言,控制部93使各LED模件811A,比上述处理S1S中紫外线的放射照度大且延长放射时间,来照射紫外线。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放射照度为100mmW/cm2且放射60秒,使之照射紫外线。
从第1照射装置81的各LED模件811A所放射出的光束借助于聚光元件811B,聚光到各第1支持部1461上所形成的上下各开口部1461B1附近。然后,介于各开口部1461B1和第2支持部1462的上下各凸部1462C之间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得以可靠地固化。
另外,从第2照射装置82的各LED模件811A所放射的光束借助于聚光元件811B,聚光到十字分色棱镜144和第1支持部1461之间。然后,介于十字分色棱镜144和第1支持部1461之间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得以可靠地固化。
通过上面那种工艺,就能制造光学装置主体140A。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由于构成正式固定装置3的第1照射装置81及第2照射装置82的照射装置主体811、821作为射出紫外线的光源,具备LED模件811A,因而不受到以往那种采用水银灯时的放电发光管及反射器等的形状的限制,能谋求光源本身的小型化。另外,因为使用LED模件811A,所以能谋求正式固定装置3的低消耗电力化。
另外,由于照射装置主体811、821具备聚光元件811B,因而可以将从LED模件811A所放射出的紫外线聚光到预定位置上,不需要采用以往的那种光纤。因此,由于不采用价格较高的光纤,因而能谋求正式固定装置3制造成本的减低,进而还能谋求制造装置1制造成本的减低。
再者,由于照射装置主体811、821具备铝制的固定部件811C,并且固定部件811C和LED模件811A可以进行热传导地进行连接,因而可以把LED模件811A中所产生的热散热到固定部件811C上,防止LED模件811A的热劣化,能谋求长寿命化。
再者还有,由于第1照射装置81及第2照射装置82具备移动机构812、822,因而可以利用移动机构812、822将各照射装置主体811、821的位置,容易地定位到与各第1支持部1461的各开口部1461B1对向的照射位置,或者十字分色棱镜144和各第1支持部1461之间的按平面视对向的照射位置上。因此,可以对各开口部1461B1和十字分色棱镜144及各第1支持部1461之间,顺利照射紫外线,不需要实施以往那种引绕光纤的复杂操作,能谋求便利性的提高。
在此,由于移动机构812具备第1移动部812A、第2移动部812B及第3移动部812C,因而可以采用简单的结构,容易地使各照射装置主体811按Z轴方向(第1轴向)、Y轴方向(第2轴向)及X轴方向(第3轴向)进行移动。因此,可以采用简单结构来容易地实施将由各照射装置主体811的各聚光元件811B所得到的光束聚光位置定位到各开口部1461B1上的操作。
另外,由于移动机构822具备第1移动部822C及支持板822D,并且在支持板822D上,在沿着下述XZ平面的端面上形成多个贯通孔822D1,该XZ平面与第1移动部822C进行移动的Y轴方向(第1轴向)正交,因而只要适当变更相对多个贯通孔822D1的各照射装置主体821的配置位置,就可以沿着与Y轴方向正交的XZ平面变更各照射装置主体821的配置位置。因此,可以容易地实施将由各照射装置主体821的各聚光元件811B所得到的光束聚光位置定位到十字分色棱镜144和各第1支持部1461之间的操作。另外,因为采用移动机构822,所以不需要设置沿着XZ平面使各照射装置主体821移动的机构,可以容易地制造正式固定装置3,并且还能够减低其制造成本。
而且,因为将上述正式固定装置3采用于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制造装置1中,所以能够容易地在与作为制造对象的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机型也就是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尺寸相应的照射位置上,定位各照射装置主体811、821,可以制造各种光学装置主体140A。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和已经说明的部分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的符号,以省略其说明。
图2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第2照射装置82′结构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7所示,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为,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第2照射装置82的支持板822D的多个贯通孔822D1中预先配置了多个照射装置主体821。另外,按照这种结构,由控制部93进行的多个照射装置主体821的控制也和上述第1实施方式有所不同。
在控制部93的存储器933内,作为机型数据,包括下面的数据。
也就是说,有与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机型相应的照射位置(坐标值)以及具有该坐标值和各照射装置主体821相关联的表结构的数据。
而且,在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制造时,在上述处理S2D中,当驱动照射装置主体821的各LED模件811A时,控制部93中的运算处理部931按照存储器933中所存储的机型数据,来判别多个照射装置主体821之中的与照射位置对应的6个照射装置主体821,将与该6个照射装置主体821相应的信号输出给驱动控制部932。然后,驱动控制部932按照从运算处理部931所输出的信号,对驱动部90A输出预定的控制信号,使之驱动由运算处理部931所判别出的6个照射装置主体821的各LED模件811A,使从6个照射装置主体821照射紫外线。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第2照射装置82′,驱动多个照射装置主体821之中的对应于与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机型相应的照射位置的6个照射装置主体821,可以对十字分色棱镜144和各第1支持部1461之间照射紫外线。因此,可以省去如同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第2照射装置82那样,操作人员将6个照射装置主体821插入多个贯通孔822D1之中的对应于与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机型相应的照射位置的6个贯通孔822D1中进行设置的处理S2B,能够快速且容易地实施光学装置主体140A的制造。
上面,对于本发明以最佳的实施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良以及设计的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制造装置1虽然由调整装置2及正式固定装置3来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变更由调整装置2的临时固定部60射出的紫外线放射照度及放射时间,来实施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各光调制装置141的正式固定。采用这种结构,制造装置1可以只由调整装置2来构成。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正式固定装置3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第1照射装置81来实施第1支持部1461及第2支持部1462的固定,并通过第2照射装置82、82′来实施十字分色棱镜144及第1支持部1461的固定,但是例如也可以采用下面的结构。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取代第2照射装置82、82′,配置第1照射装置81,通过第1照射装置81来实施上述的全部固定。相反,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取代第1照射装置81,配置第2照射装置82、82′,通过第2照射装置82、82′来实施上述的全部固定。
另外,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第1照射装置81及第2照射装置82、82′的配置位置相反,通过第2照射装置82、82′来实施第1支持部1461及第2支持部1462的固定,并通过第1照射装置81来实施十字分色棱镜144及第1支持部1461的固定。
再者,例如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取代第1照射装置81,配置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第2照射装置82′,通过第2照射装置82′来实施第1支持部1461及第2支持部1462的固定。同样,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取代第1照射装置81,配置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第2照射装置82,通过第2照射装置82来实施第1支持部1461及第2支持部1462的固定。另外,也可以使上述第2照射装置82、82′的配置位置相反。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调整装置2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
例如,6轴位置调整装置30虽然对应于各光调制装置141而由3个来构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载置部50构成为使之可以以十字分色棱镜144的中心位置作为中心转动,只由1个来构成6轴位置调整装置30。
另外,例如省去光束检测装置40,将从光学装置主体140A所射出的光束,通过投影透镜60或者具有投影透镜160的标准光学特性的标准透镜放大投影到屏幕上,边用目视确认屏幕上所投影的投影图像,边以手动来操作各6轴位置调整装置30,实施各光调制装置141的位置调整。另外,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即由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光束检测装置40等来拍摄上述屏幕上所投影的投影图像,并根据所拍摄到的图像对各6轴位置调整装置30进行驱动控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其构成为,由各CCD相机41对介于光调制装置141(液晶面板1411)及十字分色棱镜144间的图像光进行拍摄,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由3CCD相机或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等的拍摄元件进行拍摄的结构,该3CCD相机同时取入R、G、B的各色光并将其作为3个R、G、B信号输出给控制部73。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相对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各光调制装置141的固定过程中,使用了正式固定装置3,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相对支持结构体145的十字分色棱镜144的固定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正式固定装置3。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光学装置主体140A虽然设为具备3个光调制装置141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具备2个光调制装置的结构以及具备多于等于4个光调制装置的结构。另外,光学装置主体140A中,虽然在十字分色棱镜144的3个光束入射方端面之中的和投影透镜160对向的光束入射方端面上配置G色光用光调制装置,并且在另2个光束入射方端面上配置R色光用光调制装置及B色光用光调制装置,但是配置位置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在和投影透镜160对向的光束入射端面上配置R色光用光调制装置或B色光用光调制装置的结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只列举出从观看屏幕的方向进行投影的正投式投影机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也可以使用于从和观看屏幕的方向相反方进行投影的背投式投影机中。
用来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结构等虽然在上面的说明中进行了阐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就是说,本发明主要对于特定的实施方式特别进行了图示及说明,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目的范围的前提下,对于上面所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形状、材质、数量及其他详细结构中,由从业人员加以各种各样的变形。
因而,限定了上面所述的形状、材质等的记述是为了易于理解本发明而举例说明的,并不用来限定本发明,因此这些形状、材质等的限定一部分或全部限定之外的部件名称的记述均包括于本发明中。
本发明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由于能谋求小型化且能谋求便利性的提高,因而作为投影机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中所使用的紫外线照射装置,是有用处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紫外线照射装置,其用来照射紫外区域的光束,其特征为,具备照射装置主体,其具有自发光元件、聚光元件及金属制的固定部件,该自发光元件用来放射紫外区域的光束,该聚光元件配置于上述自发光元件的光束射出侧,用来对上述光束进行聚光,该金属制的固定部件用来连接上述自发光元件和上述聚光元件,可以进行热传导地连接于上述自发光元件;以及移动机构,其支持上述照射装置主体,并且使上述照射装置主体沿着相对被照射对象接近离开的方向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移动机构具备第1移动部,其可以沿着相对上述被照射对象接近离开的第1轴向进行移动;和第2移动部及第3移动部,其可以沿着与上述第1轴向正交的第2轴向及第3轴向分别进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移动机构具备第1移动部,其可以沿着相对上述被照射对象接近离开的第1轴向进行移动;和支持板,其与上述第1移动部连接,沿着与上述第1轴向正交的平面延伸出来;在上述支持板的沿着上述平面的端面上,形成有可嵌合上述照射装置主体的多个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照射装置主体构成有多个,上述移动机构具备第1移动部,其可以沿着相对上述被照射对象接近离开的第1轴向进行移动;和支持板,其与上述第1移动部连接,沿着与上述第1轴向正交的平面延伸出来;在上述支持板的沿着上述平面的端面上,上述多个照射装置主体隔开预定间隔地进行配置。
5.一种光学装置的制造装置,其用来制造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具备多个光调制装置,其用来根据图像信息对多种色光的每种色光进行调制;和色合成光学装置,其用来合成由各光调制装置所调制的各色光而形成图像光;该制造装置的特征为,具备保持部,其用来将上述色合成光学装置保持在预定位置处;位置调整部,其用来保持上述光调制装置,相对上述色合成光学装置实施上述光调制装置的位置调整;调整用光源装置,其用来对上述光调制装置导入位置调整用的光束;以及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其用来照射紫外区域的光束,使介于上述光调制装置及上述色合成光学装置之间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固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谋求小型化且能谋求便利性提高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作为紫外线照射装置的正式固定装置(3),具备照射装置主体(811),具备自发光元件、聚光元件及金属制的固定部件,该自发光元件用来射出紫外区域的光束,该聚光元件配置于自发光元件的光束射出方,用来对光束进行聚光,该金属制的固定部件用来连接自发光元件和聚光元件,并且和自发光元件可以进行热传导地连接;和移动机构(812),用来支持照射装置主体(811),并且使照射装置主体沿着相对被照射对象接近离开的方向进行移动。
文档编号G02B27/10GK1818740SQ20061000733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9日
发明者北林雅志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