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文档序号:2678693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且特别是一种应用于使用具有双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其表示传统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在图1中,同一行像素里,每两个相邻像素共享一条数据线。以图1中的左像素LP(m,n)与右像素RP(m,n)为例,这两个像素皆与扫描线Sm+1与数据线Dn耦接,且分别位于数据线Dn的两侧,分别称的为左像素LP(m,n)及右像素RP(m,n)。
右像素RP(m,n)由薄膜晶体管M21与薄膜晶体管M22所控制。薄膜晶体管M21的栅极(gate)与扫描线Sm+1电连接,且源极与数据线Dn电连接。薄膜晶体管M22的栅极与扫描线Sm+2电连接,且源极与薄膜晶体管M21电连接。左像素LP(m,n)则是由薄膜晶体管M11与薄膜晶体管M12所控制。薄膜晶体管M11的栅极与扫描线Sm+1电连接,而源极与数据线Dn电连接,薄膜晶体管M12的栅极与扫描线Sm电连接,而其源极与薄膜晶体管M11的漏极电连接。显示面板上的每一个像素,皆可依据其与数据线的相对位置分成两类,分别为左像素LP及右像素RP。
请参照图2,其表示图1的电路中,扫描线Sm、Sm+1以及Sm+2的扫描信号的时序图。扫描每一行像素所进行的扫描操作皆可分成二个次扫描操作,第一次扫描操作扫描该行像素中所有的左像素LP,而第二次扫描操作扫描该行像素中所有的右像素RP。例如当扫描第m行像素时,首先,在第一时序阶段T1时,先同时启用扫描线Sm与Sm+1此时,薄膜晶体管M11与M12皆同时导通,故像素电压可通过数据线Dn输入左像素LP(m,n)中。如此,则完成第一次扫描操作。之后,在第二时序阶段T2时进行第二次扫描操作,启用扫描线Sm+1与Sm+2。此时,薄膜晶体管M21与M22导通,故像素电压可通过数据线Dn输入右像素RP(m,n)中。
然而,由于每个像素皆具有两个薄膜晶体管,故开口率将会比仅具有一个薄膜晶体管的像素还低。为了增加开口率,另一种像素结构已被提出。请参照图3,其表示公知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的等效电路图。以图3中的左像素LP(m,n)与右像素RP(m,n)为例。其中,右像素RP(m,n)由薄膜晶体管M2所控制,其栅极(gate)与扫描线Sm电连接,且第一端是与数据线Dn电连接。左像素LP(m,n)则是由薄膜晶体管M11与薄膜晶体管M12所控制。薄膜晶体管M11的栅极与扫描线Sm+1电连接,而源极则是与数据线Dn电连接。薄膜晶体管M12的栅极与扫描线Sm电连接,而源极则是与薄膜晶体管M11的漏极电连接。
请参照图4,其表示图3的电路中,扫描线Sm、Sm+1以及Sm+2的扫描信号的时序图。扫描每一行像素所进行的扫描操作皆可分成二个次扫描操作,第一次扫描操作扫描该行像素中所有的左像素LP,而第二次扫描操作扫描该行像素中所有的右像素RP。例如当扫描第m行像素时,首先,在第一时序阶段T1时,先启用扫描线Sm与Sm+1。此时,薄膜晶体管M11与M12皆同时导通,故像素电压可通过数据线Dn输入左像素LP(m,n)中。如此,则完成第一次扫描操作。之后,在第二时序阶段T2时进行第二次扫描操作,仅启用扫描线Sm。此时,薄膜晶体管M2导通,故像素电压可通过数据线Dn输入右像素RP(m,n)中。
在该传统作法中,扫描线Sm与Sm+1在第一时序阶段T1内维持启用的时间,与扫描线Sm在第二时序阶段T2内维持启用的时间相等。因此,左像素LP(m,n)与右像素RP(m,n)的充电时间相等。
上述的同行相邻像素共享一数据线的液晶显示面板,利用串联式的薄膜晶体管通过不同的扫描控制信号来实现同一条数据线对同行相邻两个像素进行充电。由于数据线对于耦接有两个薄膜晶体管的左像素LP的像素电极充电时,必须经过两个薄膜晶体管,故对左像素LP进行充电时的电流比对右像素RP进行充电时的电流还小。如此,左像素LP的充电能力将明显地比右像素RP还低。这样一来,在图4的驱动方法将使得左像素LP有充电不足的现象,而导致无法显示出正确的亮度而降低图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通过使共享数据线的同行的相邻两像素具有相异充电时间,以解决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充电不足的现象,以提高图像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数据线、第一像素以及第二像素。第一像素具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及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具有第三开关及第二像素电极,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到数据线,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到第二扫描线,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到第一扫描线,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一像素电极,第三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到第一扫描线,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到数据线,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二像素电极。驱动方法包括下行步骤,首先,在第一时序阶段,同时启用(enable)第一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且输入第一像素电压至数据线,第一像素电压同时传送至第一像素电极及第二像素电极,第一像素电压对应于第一像素的第一像素数据。之后,在第二时序阶段,启用第一扫描线并禁止(disable)第二扫描线,该第二时序阶段的时间长度短于第一时序阶段,且输入第二像素电压至数据线,第二像素电压传送至第二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压对应于第二像素的第二像素数据。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表示传统液晶显示面板的部份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2表示图1的电路中,扫描线Sm、Sm+1以及Sm+2的扫描信号的时序图。
图3表示表示公知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4表示图3的电路中,扫描线Sm、Sm+1以及Sm+2的扫描信号的时序图。
图5表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信号的时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M11、M12、M2、M21、M22、M31、M32、M4、M41、M42薄膜晶体管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5,其表示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信号的时序图。本发明的驱动方法可应用于图3所示的像素阵列中。图5以用以输入至图3的扫描线Sm、Sm+1以及Sm+2的扫描信号为例作说明。请同时参照图3。扫描每一行像素所进行的扫描操作皆可分成二个次扫描操作,第一次扫描操作扫描该行像素中所有的左像素LP,而第二次扫描操作扫描该行像素中所有的右像素RP。例如,当扫描第m行像素时,首先,在第一时序阶段T1’时,先启用扫描线Sm与Sm+1。此时,薄膜晶体管M11与M12皆同时导通,故第一像素电压可通过数据线Dn输入左像素LP(m,n)中。如此,则完成第一次扫描操作。之后,在第二时序阶段T2’时进行第二次扫描操作,仅启用扫描线Sm。此时,薄膜晶体管M2导通,故第二像素电压可通过数据线Dn输入右像素RP(m,n)中。
需注意的是,在该扫描操作中,第一时序阶段T1’长于第二时序阶段T2’,此即左像素LP(m,n)的充电时间大于右像素RP(m,n)的充电时间。如此一来,左像素LP(m,n)的充电时间加长,让左像素LP(m,n)有足够的时间充电到应有的电压。如此,则可以解决传统作法中,左像素LP(m,n)充电能力不足进一步来说,当进行第一次扫描操作时,右像素的薄膜晶体管,例如,右像素RP(m,n)的薄膜晶体管M2,亦会导通。故原本欲输入左像素LP的第一像素电压亦会输入至右像素RP中。但是随即进行的第二次扫描操作,即可将正确的第二像素电压输入右像素RP中。此外,当进行第二次扫描操作时,左像素LP两个薄膜晶体管的其中一个,例如LP(m,n)的薄膜晶体管M12,固然也会导通。但因为同一个像素中,另一个与的耦接的薄膜晶体管,例如与薄膜晶体管M12耦接的薄膜晶体管M11,不导通,故欲输入右像素的第二像素电压并不会误输入至左像素LP中。如此,当完成一行像素的扫描操作后,该行像素中的每一个像素所显示像素电压皆为正确的数据。
当完成第m行像素的扫描之后,接着扫描第m+1行像素。扫描第m+1行像素的扫描操作与扫描第m行像素的扫描操作相同,在此不予赘述。如此,依序对每一行像素进行扫描操作,驱动电路即可控制显示面板上的每一个像素。
此外,当左像素LP与右像素RP所接收的像素电压为相同极性时,应用本实施例时将得到更佳的效果。当右像素RP的充电极性同于左像素LP的情况下,当左像素LP在第一时序阶段T1’进行充电时,右像素RP的亦同时进行充电而达到某一电压值。由于左像素LP与右像素RP的极性相同,故二者所要接收的像素电压的大小会比左像素LP与右像素RP的极性不相同时还接近。故在第二时序阶段T2’内的充电操作仅需进一步地补足右像素RP所欠缺的电压或是让右像素RP放电以产生些微的电压下降,即可使右像素RP达到应有的电压值。所以,虽然右像素RP的充电时间较短,但该充电时间亦足够让右像素RP充电到应有的电压。
也就是说,在每一行像素的整体充电时间和为固定的情况下,亦即让图5的T1’与T2’的和等于图4的T1与T2的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即可达到解决左像素LP充电能力不足的问题。使用本实施例可在不增加每一行像素的整体充电时间的条件下,而达到使左像素LP与右像素RP皆能充电到所要的像素电压,而得以产生正确的亮度。
上述的左像素LP与右像素RP的驱动顺序亦可为先驱动右像素RP,再驱动左像素LP的顺序。此外,本实施例亦可应用在左像素LP具有一个薄膜晶体管而右像素RP具有二个薄膜晶体管的结构中。只需让具有二个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的充电时间大于具有一个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的充电时间即可。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通过同行相邻像素共享数据线的充电时间的调整,以对充电能力不足的像素进行补偿,让相邻的像素都能充电至所要的像素电压,以解决传统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充电不足所导致的亮度不够而使得图像质量降低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两个像素仅需使用到三个薄膜晶体管,故亦能同时维持高开口率。
本发明虽以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提出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该液晶显示面板至少包括一第一扫描线、一第二扫描线、一数据线、一第一像素及一第二像素,该第一像素具有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及一第一像素电极,该第二像素具有一第三开关及一第二像素电极,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一端连接到该数据线,该第一开关的一控制端连接到该第二扫描线,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一端连接到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二端,该第二开关的一控制端连接到该第一扫描线,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二端连接到该第一像素电极,该第三开关的一控制端连接到该第一扫描线,该第三开关的一第一端连接到该数据线,该第三开关的一第二端连接到该第二像素电极,该驱动方法包括在一第一时序阶段,同时启用该第一扫描线与该第二扫描线,且输入一第一像素电压至该数据线,该第一像素电压同时传送至该第一像素电极及该第二像素电极,该第一像素电压对应于该第一像素的一第一像素数据;以及在一第二时序阶段,启用该第一扫描线并禁止该第二扫描线,该第二时序阶段的时间长度短于该第一时序阶段,且输入一第二像素电压至该数据线,该第二像素电压传送至该第二像素电极,该第二像素电压对应于该第二像素的一第二像素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一像素电压与该第二像素电压为相同极性的像素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显示面板的该第一扫描线平行且相邻于该第二扫描线,该数据线正交于该第一扫描线及该第二扫描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显示面板的该第一开关、该第二开关以及该第三开关皆为一薄膜晶体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显示面板的该薄膜晶体管为一N型薄膜晶体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显示面板的该薄膜晶体管为一P型薄膜晶体管。
全文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数据线、第一像素以及第二像素。第一像素具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及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具有第三开关及第二像素电极,驱动方法包括下行步骤,首先,在第一时序阶段,同时启用第一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且输入第一像素电压至数据线。之后,在第二时序阶段,启用第一扫描线并禁止第二扫描线,第二时序阶的时间长度短于第一时序阶段,且输入第二像素电压至数据线。
文档编号G02F1/13GK1831927SQ20061007705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6日
发明者陈世烽, 曾贵圣, 林宗正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