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426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光学镜片,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镜头是在一镜筒1内部依序组入一第一镜片2、 一间隔 环3及一第二镜片4,该等镜片2、 4在射出成型时即在光学有效径外形成一切口 部201、 401,利用影像处理技术辨识该等切口部201、 401的位置,就可以使该等 切口部201、 401作为镜片2、 4的基准相位(一般将该等切口部201、 401的中点视 为O度),进行后续组装作业。该镜头在组装时,先将该第一镜片2以O度的角度 对正该镜筒1的一参考点101组入,再组入该间隔环3,接着将该第二镜片4以一 最佳组入角度(例如30度)组入该镜筒1。该最佳组入角度是利用一种调制转换函 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简称MTF)检测仪器(图未示)求出,即,将该 第二镜片4以一初始角度置入已组入第一镜片2的镜筒1,若由检测仪器得出该镜 片2、 4的配合成像品质不佳,则不断地改变该镜片4的组入夹角,直至该镜片4 可在一最佳组入角度时能产生良好的成像品质。后续同一批次生产的镜片4即均以 此角度匹配同一批次生产的镜片2进行组装。
现有技术是识别该等切口部201、 401的位置作为镜片2、 4相位的判断基准,
而基于行动电话、相机、摄影机…等越来越朝小型化设计,对于镜片有效径的要求 越来越大,已没有空间可以设置一形状明显的切口部,故需要设计其它的识别标记 作为镜片相位的判断基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
于是,本发明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可组入一镜筒内部,该镜片包含二相背设 置的表面,该等表面各具有一有效径部及一位在该有效径部外部的承靠部,至少其 中一个表面更具有一设置在该承靠部上的识别标记。
藉此,利用判断该识别标记的位置,可作为镜片的基准相位,以利后续依所需 角度正确组入该镜筒内。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六个
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图1是现有一种在一镜筒内部组设有数个镜片的镜头剖面示意图2是一平面图,说明本发明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3是沿图2中的线3 — 3的一剖面图4是本发明的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平面图,说明该镜 片的一识别标记为直线沟槽;
图5是本发明的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平面图,说明该镜 片的一识别标记为凸点;
图6是本发明的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平面图,说明该镜 片的一识别标记为凹孔;
图7是本发明的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一平面图,说明该镜 片的一识别标记为文字;及
图8是本发明的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一平面图,说明该镜 片的一识别标记为图腾图案。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 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10第一较佳实施例,可组入 一镜筒内部(图未示),该镜片10包含一第一表面11及一与该第一表面11相背设 置的第二表面12。该第一表面11具有一第一有效径部111、 一位在该第一有效径 部111外部的第一承靠部112及一设置在该第一承靠部112上的识别标记113,本 实施例的识别标记113为一由该第一承靠部112凹入且截面呈V形的弧形凹槽,且 在该镜片10成型时就直接在模内形成。该第二表面12也具有一第二有效径部121 及一位在该第二有效径部121外部的第二承靠部122。
本实施例的镜片10在进行组装之前,利用二值化(binary)影像处理技术辨 识该识别标记113的位置,作为该镜片10的基准相位,如将弧形凹槽的中点视为 0度,后续就可依所需角度正确组入该镜筒内,例如,该镜片IO为第一片镜片则 所需角度为0度,或该镜片10为第二片以后的镜片则所需角度为特定的最佳组入 角度。
上述利用二值化影像处理技术辨识该识别标记113的方法,是透过一摄影机拍 摄存取该镜片10的影像,当该摄影机拍摄该镜片10的影像后,利用一中央处理器可分析该镜片10影像每一坐标点的灰阶亮度值,此时,若某一坐标点的灰阶亮度
值大于一预设的阈值(thresholdingvalue,或称二值化临界值),则将该坐标点 视为一亮点,反之,若该坐标点的灰阶亮度值小于该预设的阀值,则将该坐标视为 一暗点,如此,即可将该镜片10的影像简化为二元的影像,因呈V形弧形凹槽的 识别标记113可完全反射外部光源,则形成亮点。这种二值化影像处理技术的设备 (包括摄影机、中央处理器…等等)皆为既有技术,且非本发明所欲论究的范畴, 故其构成及运作原理不多加赘述。
因此,本发明将该识别标记113设置在该第一承靠部112上,不仅可使该镜片 10免设置切口部,以满足行动电话、相机、摄影机…等越来越朝小型化设计、对 于镜头有效径的要求越来越大的需求,且利用该识别标记113可轻易地判别该镜片 IO的基准相位,以利后续依所需角度正确组入该镜筒内。
另外,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是在该镜片10的第一承靠部112上 凹设有一呈直线沟槽的识别标记113',该识别标记113'也是在该镜片10成型时 就直接在模内形成。
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是在该镜片10的第一承靠部112上设有二 呈凸点的识别标记113",该识别标记113'也是在该镜片10成型时就直接在模内 形成。
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是在该镜片10的第一承靠部112上设有一 呈凹孔的识别标记14,该识别标记14与数个顶出孔13之间呈不对称夹角设置, 故判别上相当容易。
如图7及图8所示,本发明第五、六实施例,是将该识别标记15、 16分别制 成文字、图腾,该等识别标记15、 16可在镜片10进行镀膜时形成,或以放电、咬 花、喷砂、蚀刻…等方式形成。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 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 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用于组入一镜筒内部,该镜片包含二相背设置的表面,所述表面各具有一有效径部及一位在该有效径部外部的承靠部,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表面具有一设置在该承靠部上的识别标记。
2.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该识别标记为 凹槽。
3.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该识别标记为 凸点。
4.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该识别标记为凹孔。
5.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该识别标记为文字。
6.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其特征在于,该识别标记为 图腾图案。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识别标记的镜片,可组入一镜筒内部,该镜片包含二相背设置的表面,该等表面各具有一有效径部及一位在该有效径部外部的承靠部,至少其中一个表面具有一设置在该承靠部上的识别标记。藉此,利用判断该识别标记的位置,可作为镜片的基准相位,以利后续依所需角度正确组入该镜筒内。
文档编号G02B7/02GK101174013SQ20061013766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日
发明者赵圣瑞, 郭惠娟 申请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