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照灯模块用光源、用其光源的该模块及模块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91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照灯模块用光源、用其光源的该模块及模块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液晶显示屏等的后方发射光线时所采用的后照灯模块以及该模块所采用的光源部、后照灯模块和安装布线基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屏的后方,通常配置后照灯模块以提高视认性。例如,手机等便携式设备的显示部中也配设有后照灯,以在周围亮度不够的环境(如夜晚等)中确保良好的视认性。
后照灯模块如图8所示,由导光板1、照射该导光板1的端面的光源部2、配设在导光板1的后方并包括向光源部2进行供电的供电电路的安装布线基板3。
光源部2由安装在光源部布线基板21的安装面21A的多个发光二极管22组成。发光二极管22为沿与光源部布线基板21的安装面21A平行的方向发光的侧向型发光二极管,朝着导光板1的端面发光。
光源部布线基板21由柔性布线基板组成。该光源部布线基板21反转弯曲成180°,安装有发光二极管22的一端朝向导光板1的端面,另一端引导至安装布线基板3的表面。在该另一端上,光源部布线基板21的安装面21A的布线图形(图中未表示)与安装布线基板3之间通过连接器或焊锡实现电气连接。这样,从安装布线基板3通过光源部布线基板21向发光二极管22供电。
图9表示在光源部布线基板21的安装面21A上的发光二极管22的安装结构的侧面图。在发光二极管22上,从发光方向的两个侧面突出有引线接点22A。该引线接点22A与发光二极管22的底面同处一个平面,该引线接点22A与安装面21A上的布线图形(图中未表示)通过焊锡连接起来。
上述结构中,光源部2的厚度t不能小于发光二极管22的厚度d1与光源部布线基板21的厚度d2之和d1+d2。因此,光源部2的薄片化有一定限度,从而妨碍了后照灯模块的薄型化以及便携式设备的小型化。
为了减小光源部2的厚度t,一直在尝试减小光源部布线基板21的厚度d2。但是,如果光源部布线基板21的厚度减小到0.15-0.2mm,该光源部布线基板21的刚性会显著降低,从而在组装光源部2时,给光源部布线基板21的操作带来困难。即,为了保护光源部布线基板21的形状,必须采用特别的装配架,使光源部2的组装操作复杂化,其结果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
还有,上述结构中,光源部布线基板21的安装面21A与显示屏侧(图8中的导光板1的上方)相向配置,安装布线基板3位于导光板1的后方,所以光源部布线基板21必须弯曲成180°。这也是造成后照灯模块厚度不能减小的另一个原因。
如果加大安装布线基板3的面积,可以在光源部布线基板21不发生弯曲的状态下,使该光源部布线基板21与安装布线基板3之间实现电气连接。但是安装布线基板3的大面积化对于视小型化为重要课题的便携式设备来说是不能容许的。
另外,如果采用连接器或焊锡连接的连接结构,后照灯模块的组装需要花费时间,从而难以实现自动组装。所以需要能够使安装布线基板3与光源部布线基板21之间实现简易连接的其他连接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有利于薄型化的结构的后照灯模块用光源部。
本发明的其它的目的在于提供容易组装的后照灯模块用光源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有利于薄片化的结构的后照灯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容易组装的后照灯模块的连接结构。
本发明与照射导光板的端面的后照灯模块用光源部有关。该光源部包括具有安装面的布线基板和具有与该布线基板的上述安装面相连接的引线接点并朝与上述布线基板平行的方向发光的发光装置。上述发光装置安装在上述布线基板内,上述布线基板的板厚控制在该发光装置的厚度范围内。
根据这种结构,发光装置安装在该布线基板内,并使布线基板的板厚控制在发光装置的厚度范围内,后照灯模块用光源部整体的厚度与发光装置的厚度相等。所以与过去的具有发光装置厚度与布线基板厚度之和的厚度的后照灯模块用光源部相比,能够取得显著的薄型化效果,因而可以实现后照灯模块的薄型化。
由于布线基板的厚度可以控制在发光装置的厚度范围内,作为布线基板可以采用板厚大的材料。因此,布线基板能够具有充分的刚性,易于操作,光源部的组装工艺简单。其结果可以提高后照灯模块用光源部的生产效率,从而也可以提高后照灯模块的生产效率。
上述布线基板的端部最好形成收容上述发光装置的切口。此时,上述发光装置最好配置在上述布线基板的上述切口内。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在布线基板的切口内配置发光装置,可以使布线基板的板厚控制在发光装置的厚度范围内,通过在布线基板的切口内配置发光装置,可以减小从垂直方向观察到的布线基板上的平面图上的光源部的尺寸,从而减少后照灯模块整体的尺寸。
上述发光装置的上述引线接点最好在该发光装置的厚度方向中部与上述布线基板平行的方向呈突出状态。
根据这种结构,引线接点在发光装置的厚度方向中部从发光装置呈突出状态,通过使该引线接点与布线基板结合,发光装置能够安装在布线基板内,使布线基板的板厚控制在发光装置的厚度范围内。
例如,从发光装置沿与布线基板平行的方向突出的引线接点可以在上述切口的周缘部与布线基板上的布线图形接合。
上述发光装置最好具有与上述布线基板的表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的表面。
与上述布线基板的表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的表面也可以位于与上述安装面相反一侧的表面。
根据这种结构,例如,发光装置从布线基板的安装面突出来时,可以在布线基板的安装面侧确保使该布线基板与电子设备等的安装布线基板进行电气连接的空间。
上述布线基板最好在上述安装面上具有外部连接接点部。
根据这种结构,在布线基板的安装面上具有外部连接接点部,该外部连接接点可以与在电子设备等的安装布线基板上设置的供电接点相连接。
例如,当布线基板的安装面相反一侧的表面与发光装置的一个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时,可以使布线基板的安装面与电子设备等的安装布线基板处于相向位置。这样,不需要使布线基板弯曲、或使电子设备等的安装布线基板大面积化,也能够使光源部的布线基板与电子设备等的安装布线基板容易实现电气连接。
本发明的后照灯模块包括导光板和向该导光板的端面发射光线的上述结构的光源部。
根据这种结构,可以使光源部实现薄型化,从而使后照灯模块实现薄型化。
本发明的后照灯模块的连接结构为在导光板、具有朝该导光板的端面发射光线的光源部的后照灯模块、以及与上述光源部进行电气连接的安装布线基板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结构。因此,上述光源部包括与在上述安装布线基板相向配置的安装面上具有外部连接接点部的布线基板、安装在该布线基板的上述安装面上并沿与上述布线基板平行的方向发光的发光装置。另外,上述安装布线基板在与上述光源部的布线基板的安装面上的外部连接接点部相向的位置上,具有与该外部连接接点之间通过压接确保电气连接的供电接点。
例如,上述外部连接接点部由在布线基板的安装面上形成的布线图形组成,上述供电接点也可以为能与上述外部连接接点部进行压接的接点接头。另外,反过来,也可以是上述外部连接接点部为弹性接点接头,上述供电接点为被外部连接接点部压接的布线图形。
根据本发明,光源部的布线基板的安装面与电子设备等的安装布线基板处于相向位置,光源部的布线基板上的外部连接接点部与安装布线基板上的供电接点通过压接确保二者之间的电气连接。
因此,可以省去连接器连接或焊锡连接等复杂操作,利用简单结构实现光源部与安装布线基板之间的电气连接。这样,可以使采用后照灯模块的设备的组装实现简单化、自动化。
还有,作为上述光源部,可以具备上述1个或任意组合的2个以上的特征。
以下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的说明,解释本发明的上述或者其他的目的、特征以及效果。


图1是表示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有关的后照灯模块所适用的便携式类型电子设备的手机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说明后照灯模块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说明光源部结构以及该光源部与安装布线基板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从导光板一侧观察到的光源部的侧面图。
图5是说明发光二极管结构的立体图。
图6(a)与图6(b)是说明发光二极管的引线接点的成形过程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发光二极管的引线接点的其他的成形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说明与现有技术有关的后照灯模块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说明上述现有的后照灯模块的光源部的结构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有关的后照灯模块所适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手机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该手机包括安装布线基板4、从该安装布线基板4接受供电而进行发光的后照灯模块5、在该后照灯模块5上叠加配置的液晶显示屏6、以及前盖7。前盖7上形成有显示窗7A,液晶显示屏6配置在与该显示窗7A相对应的位置上。
安装布线基板4具有形成有在进行通话和收发电子邮件等有关控制操作的同时、对液晶显示屏6的显示进行控制、还对后照灯模块5的供电进行控制的电路的电子元件。在该安装布线基板4的与后照灯模块5的一个端部附近的相向位置上,设有向该后照灯模块5进行供电的一对供电接点41。
图2为说明后照灯模块5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该后照灯模块5从安装布线基板4(参照图1)一侧开始,分别叠层形成有反射膜51、反射框52、导光板53、扩散膜54、第1棱型膜55、第2棱型膜56以及遮光框57。光源部58配置在导光板53的一个端部上。
对该后照灯模块5进行组装时,光源部58安装在反射框52上。然后,反射膜51安装在反射框52上。接着,将导光板53、扩散膜54、第1棱型膜55以及第2棱型膜56放置在反射框52内,利用遮光框57将整体密封。这样,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体化,形成后照灯模块5。
光源部58对着导光板53的上述一个端部发射用于后照的光线。从光源部58向导光板53照射的光线扩散到导光板53的全部区域。接着,由于反射膜51的作用被反射到朝着液晶显示屏6的方向,又由于反射框52的作用,被反射到导光板53的外侧的光线再次进入该导光板53的内部。从导光板53向液晶显示屏6的方向照射的光线由于扩散膜54的作用形成分散光后,被第1棱型膜55以及第2棱型膜56整理成具有朝着与液晶显示屏6垂直的方向的定向光,然后通过遮光框57的透光窗57A引向液晶显示屏6。
第1与第2棱型膜55、56在相互垂直的方向(沿各膜51,52方向)集中入射光,生成具有与液晶显示屏6垂直的方向的定向性的光。这样,可以提高液晶显示屏6的显示视认性。
扩散膜54的一个端部上形成有遮光部54A,以防止来自光源部58的直接光照射到第1棱型膜55。
图3为说明光源部58结构以及该光源部58与安装布线基板4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光源部58包括沿导光板53的端面呈细长的长方形状的布线基板60、以及具有与在该布线基板60的安装面65上的布线图形(图中未显示)连接的引线接点71、72并沿与布线基板60平行的方向R发光的多个发光二极管70(本实施方式为3个,参照图2)。即发光二极管70为侧向型,沿与布线基板60的安装面65平行的发光方向R发出(例如白色的)光,并通过导光板53的一个端部使该光线入射。
布线基板60上朝着导光板53的一个端面62侧形成有接受发光二极管70的基本为矩形的切口63。发光二极管70配置在该切口63内。发光二极管70的引线接点71、72在安装面65与切口63的边缘处形成的布线图形(图中未表示)通过焊锡连接在一起。
在布线基板60的安装面65上的与安装布线基板4的供电接点41相向位置处,设有一对外部连接接点部61。该外部连接接点部61由在安装面65上形成的布线图形组成。另一方面,安装布线基板4上设置的供电接点41由向上方凸出弯曲的具有弹性的接点结构组成。因此,通过将布线基板60叠放在安装布线基板4上,使外部连接接点部61与供电接点41压接,可以确保供电接点41与外部连接接点部61实现电气连接,从安装布线基板4向光源部58的发光二极管70进行供电。
可以通过将图1所示的前盖7相对于安装布线基板4或者后盖(图中未表示)进行结合来保证这种压接状态。
图4为从导光板53一侧观察到的光源部58的侧面图。发光二极管70配置在切口63内,引线接点71、72在发光二极管70的厚度方向中间部沿与布线基板60的安装面65平行的方向,从与发光方向R有关的两个侧面74、75向外面突出。因此,发光二极管70从布线基板60的安装面65仅突出一点点,确保了安装面65与安装布线基板4之间的用于使外部连接接点部61和供电接点41进行连接的空间。另一方面,发光二极管70的没有与安装布线基板4相向的表面73与布线基板60的安装面65的相反一侧的表面66处于同一平面。
本实施方式中,发光二极管70安装在布线基板60内,以使布线基板60的板厚D2控制在该发光二极管70的厚度D1的范围内。因此,光源部58的整体厚度与发光二极管70的厚度D1相等。与光源部厚度等于发光二极管厚度与布线基板厚度之和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获得极薄的光源部。
另外,由于布线基板60的板厚D2可以设定在发光二极管70的厚度D1的范围内,布线基板60可以使用具有足够板厚D2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板厚为0.3mm左右的玻璃环氧基板作为布线基板60。这种大板厚的布线基板60具有足够的刚性,在组装光源部58时,不需要利用特别的装配架来保持布线基板60的形状。因而光源部58的组装比现有技术要容易得多。
另外,布线基板60的安装面65上设有外部连接接点部61,通过在该外部连接接点部61上压接安装布线基板4上的供电接点41,使布线基板60与安装布线基板4之间实现电气连接,与现有技术的连接器连接和焊锡连接相比,后照灯模块5与安装布线基板4之间的连接变得格外容易。这样,可以简化手机的组装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另外,也可以实现手机组装的自动化。
而且,由于布线基板60的安装面65与安装布线基板4处于相向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没有必要使光源部的布线基板反转弯曲180°。这样,能够有效地实现后照灯模块5的薄型化。
图5为说明发光二极管70的结构的立体图。发光二极管70具有从与发光方向R有关的两个侧面74、75(参照图4)突出来的一对引线接点71、72。该引线接点71从发光二极管70的两个侧面74、75的后端附近(与发光方向R有关的后方端附近)向外部引出,沿侧面74、75弯曲后向前方(发光方向R)延伸,然后沿发光二极管70的厚度方向延伸后,在厚度方向中间部,从侧面74、75相互离开向外方弯曲。这样,沿布线基板60的安装面65形成接合部71a、72a。该接合部71a、72a与安装面65上的布线图形通过焊锡进行连接。
发光二极管70的引线接点71、72在成形之前,如图6(a)所示,从两个侧面74、75突出形成L形的板状。从该状态,如图6(b)所示,引线接点71、72在其根部附近沿发光二极管70的侧面74、75向前方(发光方向R)弯曲,然后,引线接点71、72在发光二极管70的厚度D1的范围的中间位置向外方弯曲,可以形成如图5所示状态的引线接点71、72。
如果不将引线接点71、72弯曲2次,也可以如图7所示,从图6(a)的状态将引线接点71、72在发光二极管70的厚度D1的范围的中间位置,沿安装面65弯曲。此时,布线基板60的切口63的端面向内再形成有切口63A,当引线接点71、72的根部通过该切口63A时,在切口63的边缘,引线71、72与布线基板60的安装面65可以实现良好的焊锡连接。
在图7的例中,引线接点71、72朝发光方向R的相反方向弯曲。但是,引线接点71、72也可以朝发光方向R弯曲。
以上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也可以其他形态进行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布线基板60上形成有切口63,该切口63收容发光二极管70。只要发光二极管70与布线基板60之间能够连接,并不一定要形成切口63。但是,如果采用上述在切口63内收容发光二极管70的结构,平面观察时的光源部58的尺寸会变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发光二极管70的一个表面73与布线基板60的安装表面65的相反一侧的表面66处于同一平面。但是,表面73、66并不一定要处于同一平面。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布线基板4一侧设有与外部连接接点部61弹性碰接的由接点接头组成的供电接点41。也可以在安装布线基板4一侧设有由金属图形组成的供电接点,同时在布线基板60一侧设有由与该供电接点部弹性压接的接点接头组成的外部连接接点部。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这些只不过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使用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不应该只限定于这些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以及范围只由要求保护的范围给出限定。
本发明申请与2002年3月29日向日本国特许厅提出的特愿2002-95697号相对应,该申请的公开内容为本文所引用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后照灯模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结构为在导光板,具有朝该导光板的端面发射光线的光源部的后照灯模块,以及与所述光源部进行电气连接的安装布线基板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光源部包括在与所述安装布线基板相向配置的安装面上具有外部连接接点部的布线基板,安装在该布线基板的所述安装面上并沿与所述布线基板平行的方向发光的发光装置,所述安装布线基板在与所述光源部的布线基板的安装面上的外部连接接点相向的位置上,具有与该外部连接接点之间通过压接确保电气连接的供电接点。
全文摘要
一种向导光板的端面发射光线的后照灯模块用光源部。该光源部包括具有安装面的布线基板和具有与该布线基板的所述安装面相连接的引线接点并朝与所述布线基板平行的方向发光的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安装在所述布线基板内,所述布线基板的板厚控制在该发光装置的厚度范围内。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975475SQ200610168659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9日
发明者大泽英治 申请人: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