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479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于成像设备上的显影装置,特别是一种改进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在激光打印机、复印机、一体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作为图像载置体的感光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把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由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剂载持体的显影套筒上承载的显影剂进行显影后形成可视图像。把该显影剂像转印至转印材料上,用定影装置把显影剂像在转印材料上定影输出。中国专利申请00106749.4、200310119971.x公开了一种由感光单元和显影单元可分离的组合在一起的影像处理单元,感光单元中至少有一感光鼓及一转印辊,显影单元内有粉仓、搅拌架、送粉辊和显影辊等。其中在搅拌架上携带有用于输送显影剂的搅拌装置,用于清洁检粉用透光窗的清洁件和用于使检粉功能更加准确的挡光件。
此检粉装置利用光学原理检粉。随着透过透光窗的光的多少,感应装置中的感应出的电压随之高低变化,最后高电压出现的时间和与低电压出现的时间和相比较,从而得出显影剂量的多少。挡光件的使用是为了防止在搅拌架通过透光窗时清洁透光窗,而使光通过干扰了显影剂量检测的准确性。
在使用显影盒的过程中发现,当粉仓内剩余显影剂量约为75g,还能清晰打印4000~5000张打印纸张时,检测装置已经显示“显影剂用尽”,提示需要更换显影盒。这不但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如果不更换,总有警示信号出现,有的打印机还会拒绝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显影盒,旨在减少在成像装置提示“显影剂用尽”时显影盒内的剩余显影剂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改进的显影盒,包括用于承载显影剂的粉仓,位于粉仓内的显影剂搅拌装置,用于给显影辊输送显影剂的送粉辊,用于将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用于控制显影辊上显影剂层厚的限定片,其特殊之处在于搅拌装置上有一用于挡光的挡光件,此挡光件呈扇面状,扇面角度为180°~315°。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其中所述挡光件位于垂直于搅拌架轴的平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特殊之处在于其中所述挡光件所在的平面与垂直于搅拌架轴的平面成一角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上述挡光件的挡光角度扩展到180°~315°,角度的增大会减少在搅拌架旋转周期内光的总的透过量,从而使最后的剩余显影剂量减少,解决上述浪费的问题。


图1是根据实用新型的显影盒的搅拌架装配在粉仓内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实用新型的搅拌架的透视图。
图3是传统显影盒的搅拌架装配在粉仓内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架上的挡光件11以一定方式与搅拌架连接在一起装配在粉仓3中。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显影盒装入成像装置中,成像装置中有光透过透光窗2,挡光件11在图1所示位置时,如果粉仓内粉量不足,则此光贯通粉仓通过粉仓另一端的透光窗到达成像装置的光接收部件,从而通过光的透过量来检测粉仓中剩余显影剂量的多少。
随着搅拌架的转动,挡光件11将透光窗2遮挡住,从而使光无法通过粉仓。由于显影剂剩余量的检测是通过检测光的透过量与未透过量之比来衡量,而像图3所示传统显影盒中的挡光件12由于面积较小,使通过的光量较多,从而使粉仓寿命结束时剩余粉量较多,造成了无谓的浪费。如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挡光件11则会杜绝这一缺点,搅拌装置上有一用于挡光的挡光件,此挡光件呈扇面状,扇面角度为180°~315°。所述挡光件位于垂直于搅拌架轴的平面上。所述挡光件所在的平面与垂直于搅拌架轴的平面成一角度。
权利要求1.改进的显影盒,包括用于承载显影剂的粉仓,位于粉仓内的显影剂搅拌装置,用于给显影辊输送显影剂的送粉辊,用于将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用于控制显影辊上显影剂层厚的限定片,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上有一用于挡光的挡光件,此挡光件呈扇面状,扇面角度为180°~3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显影盒,其中所述挡光件位于垂直于搅拌架轴的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显影盒,其中所述挡光件所在的平面与垂直于搅拌架轴的平面成一角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显影盒,包括显影辊,送粉辊,承载显影剂的盒体,盒体内用于搅拌显影剂的搅拌装置。改进的显影盒,包括用于承载显影剂的粉仓,位于粉仓内的显影剂搅拌装置,用于给显影辊输送显影剂的送粉辊,用于将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辊,用于控制显影辊上显影剂层厚的限定片,其特殊之处在于搅拌装置上有一用于挡光的挡光件,此挡光件呈扇面状,扇面角度为180°~315°。所述挡光件位于垂直于搅拌架轴的平面上。其中所述挡光件所在的平面与垂直于搅拌架轴的平面成一角度。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显影剂的充分利用。
文档编号G03G15/08GK2891014SQ20062005487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3日
发明者吴连俊 申请人:珠海纳思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