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588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适合医疗领域、印刷领域用 的、辉尽性萤光体板的扫描运送性好、采用轴型线性马达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x射线图像那样的放射线图像,多用于病情诊断等。已往,为了得到这样的放射线图像,是利用放射线照片。即,把通过了被照射体的x射线照射到安光体层(萤光屏)上,这样,产生可见光,与通常的摄影同样地,把该可见光照射到使用银盐的胶片上并显像,得到了 放射线照片。但是,近年来采取的方法是,不使用涂敷了银盐的胶片, 而是从萤光体层上直接取出图像。上述方法的一例是,使萤光体吸收透过了患者等被照射体的放射 线,然后,用例如光或热能激发该萤光体,这样,把该萤光体吸收并 蓄积的放射线能作为萤光放射出来,检测该萤光,将其图像化。使用 在支持体上形成了辉尽性萤光体层的辉尽性萤光体板,把透过了被照 射体的放射线照射到该辉尽性荄光体板的辉尽性萤光体层上,使该辉 尽性萤光体层蓄积与被照射体各部的放射线透过度对应的放射线能, 并形成潜像,然后,用辉尽激发光对该辉尽性萤光体层扫描,使各部 的蓄积的放射线能放射,将其变换为光,通过光电倍增管等的光电变 换机构,把该光的强弱变换为图像信号,作为数字图像数据,得到放 射线图像。基于该数字图像数据,在银盐胶片上形成图像,或者图像被输出到CRT等而可看见。另外,数字图像数据,存储在半导体储存装置、 磁存储装置、光盘存储装置等的图像存储装置内,需要时从这些图像 存储装置中取出,通过银盐胶片、CRT等而可看见。
但是,用辉尽激发光扫描辉尽性萤光体板时,必须用一定的速度、 精密地使图像读取部(光学组件)相对于辉尽性萤光体板移动。因此, 已往的技术中,揭示了用线性马达、回转式编码器、和绳索来运送运 送体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l)。另外,已往的技术中,还揭示了用线性马达、回转式编码器、连 接在回转式编码器的旋转轴上的滑轮、巻绕在滑轮上的绳索等来运送运送体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2)。但是,在运送机构中,用2根导引部件将运送体可在直线上滑动 地保持住,并将其往复运送,这不利于装置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因 此,开发出用一根导引部件保持住运送体,另外再使用轴型线性马达 作为运送机构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3)。轴型线性马达具有固定子和可动子。固定子是将若干个磁铁、使 其相反磁极相向地串联组合而成的。可动子含有包围该固定子地配置 在固定子的外侧、可在固定子的轴方向滑动的线圏。使电流流过线圏, 并与磁铁产生的磁通交叉,这样,基于电流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在线 圏上产生了轴方向的驱动力,结果,可动子移动。该轴型线性马达中,在将相斥的磁铁密接固定时,已往都是采用 圆筒状磁铁,将轴通过中心部,在该轴的端部设置螺丝部,用该螺丝 夹入并固定住》兹4失(例如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2231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2231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70533号7>才艮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313566号7>才艮但是,为了用辉尽性激发光扫描辉尽性萤光体板,运送运送体时, 要求运送体的等速性,必须进行高性能的速度控制。但是,上述专利 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虽然是用回转式编码器和绳索进行线性马达的 位置检测,但是没有关于等速性的记载,只是检测位置,可能得不到所需的等速运送性能。因此,运送体的速度不均勻加剧,用辉尽激发 光扫描辉尽性萤光体板时,图像不稳定,对诊断图像造成障碍。
另外,将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图像读取装置,做成为在水平面 上运送运送体的构造时,则会产生在上述专利文献2的垂直运送构造 中不会产生的运送不均匀(图像不稳定)的问题。即,用一根导引部 件导引,进行水平运送时,根据导引部件及线性马达的位置,有时运 送体受到偏转方向的旋转力,随着偏转方向的旋转运动,引起运送不 均匀和线性马达的泄漏磁通,因而产生紊乱,使运送不均匀加剧,引 起运送性能降低。另外,图像读取装置的轴型线性马达中,采用圆筒状磁铁时,为 了抑制相斥磁铁的力,使用中心开孔的磁铁,将轴通过磁铁的中心孔 并紧固。该构造中使用的零件多,成本高,所以,希望开发出能用简 单的构造,能简单而容易地收纳相斥磁铁的轴型线性马达。发明内容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提高等速性、消 除图像的不稳定、可得到良好诊断图像的、采用轴型线性马达的图像 读取装置。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用一根导引部件导引在水平面 上直线往复运送的运送体时,也能减少图像的不稳定、得到高质量图 像的、轴型线性马达的磁铁的配置位置,提供能得到高质量图像的图 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能实现上述目的。l.图像读取装置,对附设有辉尽性萤光体片的辉尽性萤光体板照 射激发光,读取图像信息,其特征在于,备有光学组件、线性马达、 绳索、滑轮、回转式编码器和控制机构;上述光学组件,使来自光源的激发光一边扫描一边照射上述辉尽 性萤光体板,将上述辉尽性萤光体板发出的辉尽发光光聚光,进行光 电变换,读取图像信息;上述线性马达,使上述光学组件移动;上述绳索,与上述光学组件一起移动;上述滑轮,通过上述绳索接受上述光学组件的移动而旋转;
上述回转式编码器,检测上述滑轮的旋转速度; 上述控制机构,根据上述回转式编码器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线 性马达;上述绳索,相对于上述滑轮旋转轴的垂直交线,倾斜预定角度地 在上述滑轮的轴上巻绕一圏以上。2. 图像读取装置,对附设着辉尽性萤光体片的辉尽性萤光体板照 射激发光,读取图像信息,其特征在于,备有光学组件、线性马达、 绳索、滑轮、回转式编码器和控制机构;上述光学组件,使来自光源的激发光一边扫描一边照射上述辉尽 性萤光体板,将上述辉尽性萤光体板发出的辉尽发光光聚光,进行光 电变换,读取图像信息;上述线性马达,使上述辉尽性萤光体板移动;上述绳索,与上述辉尽性萤光体板一起移动;上述滑轮,通过上述绳索接受上述辉尽性营光体板的移动而旋转;上述回转式编码器,检测上述滑轮的旋转速度;上述控制机构,根据上述回转式编码器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线 性马达;上述绳索,相对于上述滑轮旋转轴的垂直交线,倾斜预定角度地 在上述滑轮的轴上巻绕一圏以上。3. 如1或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上述预定角度 为e时,上述绳索按下式的关系巻绕在上述滑轮的轴上。tan"(2x2r/27rR)^6^tan"(2r/27rR)式中,r是绳索的半径,R是滑轮的半径。4. 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回 转式编码器的旋转轴和滑轮是一体的形状。5. 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滑 轮材质的表面硬度,大于等于绳索材质的表面硬度。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可以使光学组件或辉尽性萤光体板
等速度地移动,提高等速性,用激发光扫描辉尽性萤光体板时,可消 除图像的不稳定,得到良好的图像。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备有图像读取装置的图 像形成装置,能提高运送性能,减少图像的不稳定,得到高质量的图 像。尤其是,根据(l),由于绳索相互之间不摩擦,可抑制对滑轮的 负荷变动,所以,可使滑轮更加等速地旋转。另外,由于绳索相互之 间不摩擦,所以,也提高绳索本身的耐久性。根据(2),由于绳索相互之间不摩擦,可抑制对滑轮的负荷变动, 所以,可使滑轮更加等速地旋转。另外,由于绳索相互之间不摩擦, 所以,也提高绳索本身的耐久性。根据(3),在滑轮上绳索相互之间不接触,所以,绳索相互间不 摩擦。根据(4),由于回转式编码器的旋转轴和滑轮是一体的形状,所 以,可抑制旋转时的偏心,可以使回转式编码器更等速地旋转。根据(5),由于滑轮材质的表面硬度大于绳索材质的表面硬度, 所以,可抑制滑轮的磨耗,提高滑轮本身的耐久性,同时可抑制因磨 耗引起的等速旋转恶化。


图l是本发明图像读取装置中的运送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运送机构的X-Z平面图。 图3是图1所示运送才几构的X-Y平面图。 图4是图1所示运送机构的Y-Z平面图。 图5是表示图像读取装置的速度控制部的框图。 图6是图3中的回转式编码器组件的放大图,表示绳索巻绕在滑 轮上的状态。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是图像读取装置中的运送机构 的立体图。图8是图7所示运送机构的X-Z平面图。
图9是图7所示运送机构的X-Y平面图。图10是图7所示运送机构的Y-Z平面图。图11是表示图像读取装置的反馈控制部的框图。图12 (a) ~ (c)是示意地表示导轨、被导引部件、线性马达的 磁铁部、绳索、回转式编码器等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3 (a) ~ (c)表示变型例,是示意地表示导轨、被导引部件、 磁铁部、绳索、回转式编码器、光电变换器等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4是横轴表示导轨与磁铁部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Xz、纵轴表 示运送不均匀的振幅的图。图15是横轴表示导轨与磁铁部之间的距离X、纵轴表示运送不均 匀的振幅的图。图16是横轴表示光电变换器与磁铁部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Xp、 纵轴表示运送不均勻的振幅的图。图17是横轴表示绳索与磁铁部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Xw、纵轴表 示运送不均匀的振幅的图。图18是轴型线性马达制造装置的概略构造图。图19是固定台部的放大图。图20是沿图19中III—III线的断面图。图21是轴型线性马达后端部的封闭部件固定部的断面图。图22是轴型线性马达后端部的封闭部件固定部的正面图。图23是轴型线性马达的概略构造图。图24是表示可动子制造工序的图。图25是带凸缘圆筒部件的立体图。图26是表示巻绕着线材状态的、带凸缘圆筒部件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线圈的配线的图。图28是把若干个具有线圏的带凸缘圆筒部件连接起来的立体图。图29是表示可动子粘接固定工序的图。图30是固定部件和安装部件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31是表示在轴状部件穿过可动子的状态下,将轴状部件组装到
已组装好的固定部件和安装部件上状态的立体图。图32是将可动子保持住并定位状态的立体图。 图33是组装了可动子状态的断面图。图34是省略了固定部件的、沿图33中XII-XII线的断面图。图35是充填了粘接剂的、与图33同位置的断面图。图36是省略了固定部件的、沿图35中XIV—XIV线的断面图。图37是表示将轴状部件卸下状态的立体图。图38是把可动子固定在安装部件上状态的断面图。图39是充填了粘接剂的、与图33同位置的另一实施形态的断面图。图40是表示可动子的构造部件的立体图。 图41是表示线圏的连接的图。图42是表示放射线图像读取装置的实施形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第1~第2实施形态。 本发明中,如果辉尽性萤光体片是单体的,则没有刚性,在装置 内的处置比较困难,所以,采用单体的辉尽性萤光体片的情形比较少, 多数情况下是把辉尽性萤光体片粘贴在金属板、树脂板等的支持体上, 或者收纳在称为小盒的可装卸盒内,粘接在盒内面上等支持着。这样, 形成为辉尽性萤光体片支承在上述支持体或小盒上的构造,在下面的 说明中,把该构造称为辉尽性萤光体板。另外,该辉尽性萤光体板的 支持体侧用橡胶磁铁等安装在固定板上,这样,将该辉尽性萤光体板 支持着。该辉尽性萤光体板,吸收摄影时透过了被照射体的放射线,其能 量的一部分作为辉尽性萤光体中的放射线图像信息蓄积起来。本发明 的图像读取装置,是读取蓄积在该辉尽性萤光体中的放射线图像信息 的装置。[第1实施形态图l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之图像读取装置中的运送机构的立体
图。图2是图1中的X-Z平面图。图3是图1中的X-Y平面图。 图4是图1中的Y-Z平面图。图5是表示速度控制部的框图。如图1至图4所示,图像读取装置备有光学组件1、支持部件2、 线性马达7和导轨31。光学组件l使来自激光照射装置(光源)(图 未示)的激光(激发光),对辉尽性萤光体板P—边扫描, 一边照射, 把从辉尽性萤光体板P发出的辉尽发光光聚光,进行光电变换后读取 图像信息。支持部件2设在基台4上,将光学组件1可水平方向移动 地支承着。线性马达7使光学组件1移动。导轨31设在支持部件2 上,沿水平方向导引光学组件1。另外,还备有与安装着光学组件1的移动板33连接并与光学组件 1 一起移动的绳索6及回转式编码器组件5、通过绳索6接受光学组件 1的移动而旋转的滑轮52、检测滑轮52的旋转速度的回转式编码器 51、把回转式编码器51的检测结果与预设的设定速度进行比较,控制 线性马达7的速度控制部(控制机构)100。下面,详细说明各构成部件。基台4是大致矩形的板状,支持辉尽性萤光体板P的固定板8固 定在基台4上。这样,使辉尽性萤光体板P的激光照射面大致垂直于 基台4的上面地、将辉尽性萤光体板P保持在基台4上。光学组件1与该辉尽性萤光体板P相向地配置着,在光学组件1 的下面安装着可相对于基台4移动的移动板33,这样,光学组件l能 相对于基台4移动。在基台4上面的大致中央,大致水平地固定着在水平方向延伸的 长条状支持部件2。在支持部件2的上面设有导轨31,该导轨31沿水 平方向导引光学组件l。导轨31是断面为大致矩形的杆状部件,如图4所示,在导轨31 上卡合着被导轨31导引的断面为大致3字形的被导引部件32。该被 导引部件32安装在移动板33的下面。这样,光学组件l,由支持部件2、导轨31、被导引部件32、移 动板33等支承在基台4上,与辉尽性萤光体板P相向地配置着。
在基台4上面,在支持部件2的侧方,设有线性马达保持部72。 该线性马达保持部72用于保持构成线性马达7的磁铁部71。磁铁部在磁铁部71,设有构成线性马达7的可动线圏73。可动线圏73 具有圆筒形状的线圏,线圈被箱状的罩部件覆盖着。可动线圏73设在 移动板33的下面,磁铁部71贯通可动线圏73的中心,这样构成了线 性马达7。在基台4上面,在线性马达保持部72的侧方,大致水平地固定着 与支持部件2平行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条板状保持部件9。在保 持部件9上面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如图1所示,分别设有大致L字形 断面的固定部件91a、 91b。绳索6的两端部高度不同地固定在这些固 定部件91a、 91b上,在绳索6上连接着回转式编码器组件5。图1中, 绳索6的右侧端部比左側端部高地固定在固定部件91a上。这样,如 后所述,可以将绳索6倾斜地在滑轮52上巻绕一圏以上,避免巻绕在 滑轮52上的绳索6因相互接触而产生摩擦。回转式编码器组件5备有支持台53、回转式编码器51和滑轮52。 支持台53固定在移动板33上,能与移动板33—起移动。回转式编码 器51设在支持台53上。滑轮52与回转式编码器51的旋转轴(图未 示)连接,安装在支持台53的下面。这样,回转式编码器51的旋转 轴和滑轮52成为一体的形状。即,回转式编码器51的旋转轴和滑轮 52的旋转轴是同一个轴。这样地成为一体的形状,可以抑制旋转的偏 心,可以使回转式编码器51更加等速地旋转。图6是表示绳索6巻绕在滑轮52上状态的正面图。两端部高度不 同地固定在固定部件91a、 91b上的绳索6,相对于滑轮52的旋转轴 的垂正交线A倾斜预定角度0的状态,在滑轮52的轴上巻绕了一圏 以上(图中是巻绕了一圏)。这里所说的预定角度e,最好相对于垂直 交线A满足下式(1)的关系。tan 、2x2r/27iR)2e2tan1(21727111)......式(1)式中,r:绳索的半径,R:滑轮的半径
按照这样的关系把绳索6巻绕在滑轮52上时,绳索6在滑轮52 上相互不接触,可以防止绳索6之间相互摩擦。另外,e的上限,根 据本构造的配置,是绳索在几何学上受制约的值。另外,绳索6借助固定部件91a、 91b调节成为预定的张力。滑轮52的材质,最好采用铁或不锈钢。绳索6的材质,最好采用 比滑轮52材质的表面硬度低的材料,例如最好采用在不锈钢材上涂敷 了尼龙等树脂的材料。这样,使滑轮52材质的表面硬度比绳索6材质 的表面硬度大,可以抑制滑轮52的磨耗,提高滑轮52本身的耐久性, 同时可抑制因磨耗引起的等速旋转恶化。这样地巻绕在滑轮52上的绳索6,与光学组件1及移动板33的 移动联动地、在水平方向移动。从因绳索6的移动而旋转的滑轮52 及回转式编码器51的旋转轴上,回转式编码器51检测其旋转速度。 检测出的旋转速度信息,输出到控制线性马达7的旋转速度的速度控 制部100。速度控制部100,如图5所示,备有差分回路101和马达驱动控 制回路102。与辉尽性萤光体板P的水平方向移动速度对应的上述旋 转速度信息,输入到差分回路101。差分回路101处理该旋转速度信 息,作为旋转速度信号输出,与从预设的设定速度中得到的设定速度 信号相比,生成差分信号。将其作为控制信号输出到马达驱动回路 102。马达驱动回路102根据差分信号控制线性马达7。另一方面,光学组件l备有激光照射装置、导光板13、聚光管11、 和光电变换器12。激光照射装置一边沿与辉尽性萤光体板P的移动方 向正交的方向对激光Ll扫描, 一边照射辉尽性萤光体板P。导光板 13导引辉尽发光光L2,该辉尽发光光L2是由于激光照射装置把激光 Ll照射到辉尽性萤光体板P上而激发出的。聚光管11把由导光板13 引导来的辉尽发光光L2聚光。光电变换器12把由聚光管11聚光后 的辉尽发光光L2变换为电信号。另外,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设置了消去装置(图未示)。光 学组件1进行了放射线能的读取处理后,为了将残留在辉尽性萤光体 板P上的放射线能散出,该消去装置对辉尽性萦光体板P照射消去光, 将残留的放射线能消去。下面,说明上述构造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动作。辉尽性萤光体板P由运送机构取入到图像读取装置的内部,固定在固定板8上。进行图像读取处理时,先驱动线性马达7,使支持光 学组件1的移动板33沿导轨31在水平方向移动。这样,光学组件1被移动到与辉尽性萤光体板P的激光照射面相 向的位置, 一边沿着辉尽性萤光体板P的水平方向移动, 一边用激光 照射装置进行激光扫描。这时,激光沿着与光学组件1的移动方向正 交的方向一边扫描一边照射。结果,激发的辉尽发光光由导光板13 导引,被聚光管ll聚光,由光电变换器12变换为电信号。这样,光学组件1在水平方向移动,其移动通过设在移动板33上 的回转式编码器组件5的支持台53,传递给绳索6,这样,滑轮52及 回转式编码器51的旋转轴旋转。这时,由于绳索6按上述式(1)的条 件在滑轮52上巻绕了 一圏以上,所以,绳索6在滑轮52上相互不接触, 可以使滑轮52稳定而定速地旋转。与此相伴,与旋转轴连接着的回转 式编码器51检测其旋转速度,该检测结果输出到速度控制部100。回转式编码器51检测出的旋转速度,与从预设在差分回路101 中的设定速度中得到的设定速度信号比较,根据其结果,马达驱动回 路102控制线性马达7的驱动。线性马达7的驱动方法是采用公知的驱动方法。例如,用倒相器 控制,变更交流的驱动电流的频率和电压,可控制线性马达7的移动 速度。另外,也可以用PWM控制,借助输入到线性马达7的可动线 圏73的脉沖电压的脉冲宽度进行控制。另外,如果是步进马达,则可 以设定输入线性马达7的脉冲周期,来控制移动速度。这样,常时地检测回转式编码器51的旋转速度,根据该检测结果, 控制线性马达7的移动速度,可以将辉尽性萤光体板P的移动速度保 持为一定。因此,可以均匀地激发蓄积在辉尽性萤光体板P上的放射 线能,消除图像的不稳定,得到良好的图像。 光学组件1的读取进行到辉尽性萤光体板P的一方端部、读取处理结束时,使线性马达7停止。然后,用图未示的消去装置,对辉尽性萤光体板P照射消去光, 这样,把残留在辉尽性萤光体板P上的放射线图像消去。然后,用运 送机构把辉尽性营光体板P运送到图像读取装置的外部。在长时间装置不动的情况下,由于绳索6巻绕在滑轮52上,所以, 有时产生沿滑轮52的巻绕摺皱,为了消除绳索6的巻绕摺皱,在开始 读取动作前,最好进行移动动作。根据上述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图像读取装置,由于绳索6相对 于滑轮52的旋转轴垂直交线A倾斜预定角度0地巻绕一圏以上,所 以,绳索6之间不产生摩擦,可以抑制对滑轮52的负荷变动,可以使 滑轮52更加等速地旋转。结果,可以使光学組件1等速度地移动,提 高等速性,用激发光扫描辉尽性萤光体板P时,能消除图像的不稳定, 得到良好的图像。另外,由于钢线6之间不产生摩擦,所以也能提高绳索6本身的 耐久性。[第2实施形态]图7是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之图像读取装置中的运送机构的立体 图。图8是图7中的X-Z平面图。图9是图7中的X-Y平面图。 图IO是图7中的Y-Z平面图。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图像读取装置,与第l实施形态不同,光 学组件1固定在基台4上,辉尽性萤光体板P可在水平方向移动。即,如图7至图IO所示,光学组件l与基台4的上面相向地配置 着,在基台4与光学组件1之间配置着辉尽性萤光体板P。在辉尽性 萤光体板P的下面安装着固定板8,该固定板8安装在能相对于基台 4移动的移动板33上。这样,光学组件能相对于基台4移动。在以下的说明中,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构成部分,注以相同的 标记。在基台4的上面大致中央,设有支持部件2。在支持部件2上设
有导轨31。被导引部件32卡合在导轨31上,该被导引部件32安装 在移动板33的下面。这样,辉尽性萤光体板p,通过支持部件2、导轨31、被导引部 件32、移动板33等支持在基台4上,与光学组件l相向地配置着。另外,在基台4上面,设有与第1实施形态同样的线性马达7、 线性马达保持部72、磁铁部71和可动线圏73。另外,还设有保持部 件9、固定部件91a、 91b。绳索6的两端部高度不同地固定在固定部 件91a、 91b上,在绳索6上连接着回转式编码器组件5。回转式编码器组件5也与第1实施形态同样地,备有固定在移动 板33上的可移动支持台53、回转式编码器51和滑轮52。回转式编码 器51的旋转轴与滑轮52呈一体的形状。另外,绳索6相对于滑轮52的旋转轴垂直交线A倾斜预定角度6 地在滑轮52的轴上巻绕一圏以上,该预定角度e满足上述式(1)的 关系。另外,第2实施形态中,也备有与第1实施形态同样的速度控制 部100,光学组件1也具有与第1实施形态同样的功能。下面,说明上述构造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动作。辉尽性萤光体板P由运送机构取入到图像读取装置的内部,固定 在固定板8上。进行图像读取处理时,先驱动线性马达7,使支持辉 尽性萤光体板P的移动板33沿导轨31在水平方向移动。这样,辉尽性萤光体板P被移动到与光学组件1的激光照射面相向的位置, 一边沿着光学组件1的水平方向移动, 一边被激光照射装 置的激光扫描。这时,激光在与光学组件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一边 扫描一边照射。结果,激发的辉尽发光光由导光板13导引,被聚光管 ll聚光,由光电变换器12变换为电信号。这样,辉尽性萤光体板P在水平方向移动,其移动通过设在移动 板33上的回转式编码器组件5的支持台53,传递给绳索6,这样,滑 轮52及回转式编码器51的旋转轴旋转。这时,由于绳索按上述式(l) 的条件在滑轮52上巻绕了一圏以上,所以,绳索6在滑轮52上相互不接触,可以使滑轮52稳定而定速地旋转。与此相伴,与旋转轴连接 着的回转式编码器51检测其旋转速度,该检测结果输出到速度控制部 100。回转式编码器51检测出的旋转速度,与从预设在差分回路101 中的设定速度中得到的设定速度信号比较,根据其结果,马达驱动回 路102控制线性马达7的驱动。这样,常时地检测回转式编码器51的旋转速度,根据该检测结果, 控制线性马达7的移动速度,可以将辉尽性萤光体板P的移动速度保 持为一定。因此,可以均匀地激发蓄积在辉尽性萤光体板P上的放射 线能,消除图像的不稳定,得到良好的图像。光学组件1的读取进行到辉尽性萤光体板P的一方端部、读取处 理结束时,使线性马达7停止。然后,用图未示的消去装置,对辉尽 性萤光体板P照射消去光,把残留在辉尽性萤光体板P上的放射线图 像消去。然后,用运送机构把辉尽性萤光体板P运送到图像读取装置 的外部。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也同样地,在长时间装置不动的情况下,为 了消除巻绕在滑轮52上的绳索6的巻绕摺皱,在开始读取动作前,最 好进行移动动作。根据上述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图像读取装置,由于绳索6相对 于滑轮52的旋转轴的垂直交线A倾斜预定角度e地巻绕一圏以上, 所以,绳索6之间不产生摩擦,可以抑制对滑轮52的负荷变动,可以 使滑轮52更加等速地旋转。结果,可以使辉尽性萤光体板P等速度 地移动,提高等速性,用激发光扫描辉尽性萤光体板P时,可以消除 图像的不稳定,得到良好的图像。另外,由于绳索6之间不产生摩擦,所以也能提高绳索6本身的 耐久性。另外,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形态,在不改变 其要旨的前提下可作各种变更。例如,上述实施形态中,导轨31是断面为大致矩形的杆状部件,
但也可以是大致圆形等的断面。另外,本实施形态中,绳索6在滑轮52上只巻绕了一圏,但也可 以巻绕若干圏。这时,固定在固定部件91a、 91b上的绳索6的两端部 高度,最好更加不同。另外,本实施形态中使用的绳索6的材料,例如可以是钢丝绳等, 但并无特别限定。下面,参照

第3至第4实施形态。第3~第4实施形态的目的是,提供即使用一根导引部件导引在 水平面上以直线往复运送的运送体时,也能减少图像的不稳定、得到 高质量图像的轴型线性马达的磁铁配置位置,提供能得到高像质图像 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具体地说,关于图像读取装置的说明如下。(1) 该图像读取装置,从记录着图像的记录媒体上读取图像, 其特征在于,备有导引部件、被导引部件和轴型线性马达。上述导引 部件,导引记录着图像的记录媒体、或读取记录在上述记录媒体上的 图像的读取部二者之中的任一方运送体在直线上运送。上述被导引部 件,由上述导引部件导引,使上述运送体沿着导引部件运送。上述轴 型线性马达,与上述导引部件平行地配置着,运送上述的运送体。设 上述运送体的质量为m,在上述运送体的水平方向旋转的偏转方向的惯性矩为I时,上述轴型线性马达的轴状磁铁,配置在距上述导引部 件的水平方向距离为Xz^3V(I/m)以下的位置。(2) 设上述轴状磁铁的磁极位置表面的磁通密度为(J),上述轴 状磁铁的圆柱半径为r时,上述轴状磁铁配置在距上述导引部件的距 离为X^rx{(小/30) (1/exp (l))画1}以上的位置。(3 ) 上述记录媒体是辉尽性萤光体片,上述读取部备有对上述 辉尽性萤光体片照射激发光、把从上述辉尽性萤光片发出的辉尽发光 光聚光,进行光电变换的光电增倍管,设上述轴状磁铁的磁极位置表 面的磁通密度为(|),上述轴状磁铁的圆柱半径为r时,上述轴状磁铁配 置在距上述光电倍增管的距离为Xp^rx{(小/20) (1/exp (l)) -1}以上
的位置。(4) 检测上述运送体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备有将运送体的直 线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的变换机构、和检测旋转运动的旋转位置的旋 转检测机构。上述变换机构,由绳索和滑轮构成,设上述轴型马达的 轴状磁铁的磁极位置表面的磁通密度为cj),上述轴状磁铁的圆柱半径为 r时,上述轴型线性马达的轴状磁铁配置在距上述绳索的距离为 Xw^rx( ((|)/30) (1/exp (l)) -1}以上的位置。另外,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说明如下。(5) 该图像形成装置,把图像记录在预定记录媒体上,其特征 在于,备有导引部件、被导引部件和轴型线性马达。上述导引部件, 导引上述记录媒体、或把图像记录在上述记录媒体上的记录部二者之 中的任一方运送体在直线上运送。上述被导引部件,由上述导引部件 导引,使上述运送体沿着导引部件运送。上述轴型线性马达,与上述 导引部件平行地配置着,运送上述的运送体。设上述运送体的质量为 m,在上述运送体的水平方向旋转的偏转方向的惯性矩为I时,上述 轴型线性马达的轴状磁铁,配置在距上述导引部件的水平方向距离为 Xz^ 3^(I/m)以下的位置。(6) 设上述轴状磁铁的磁极位置表面的磁通密度为(J),上述轴 状磁铁的圆柱半径为r时,上述轴状磁铁配置在距上述导引部件的距 离为X^rx((小/30) (1/exp (l)) -1}以上的位置。(7) 检测上述运送体位置的位置检测机构,备有将运送体的直 线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的变换机构、和检测旋转运动的旋转位置的旋 转检测机构。上述变换机构,由绳索和滑轮构成,设上述轴型马达的 轴状磁铁的磁极位置表面的磁通密度为(|),上述轴状磁铁的圆柱半径为 r时,上述轴型马达的轴状磁铁配置在距上述绳索的距离为 Xw^rx( ((J)/30) (1/exp (l))國1}以上的位置。因此,根据(l)、 (5),可以把作用在运送体上的偏转方向的旋转 运动引起的图像不稳定降低到不成为问题的程度(不能辨认的程度)。 根据(2)、 (6),因轴状磁铁与导引部件之间的推力变动产生运送
的不均匀,可以把该送送不均匀引起的图像不稳定降低到不成为问题 的程度(不能辨认的程度)。根据(3),因轴状磁铁的磁通密度的位置变化,由光电倍增管增 幅的电子被磁通捕集而产生增幅率变化,该增幅率变化引起电信号晃 动,可以把该电信号晃动引起的图像不稳定降低到不成为问题的程度 (不能辨认的程度),可得到高像质的图像。根据(4)、(7),因轴状磁铁的磁通密度的位置变化,由被磁铁吸 附的强磁性材料构成的绳索,在滑轮上的巻绕位置产生偏差,该偏差 引起测长部的位置误差,可以把该位置误差引起的图像不稳定降低到 不成为问题的程度(不能辨认的程度),可得到高像质的图像。另外,本实施形态中,如果辉尽性萤光体片是单体的,则没有刚 性,在装置内的处置比较困难,所以,釆用单体的辉尽性萤光体片的 情形比较少,多数情况下是把辉尽性萤光体片粘贴在金属板、树脂板 等的支持体上,或者收纳在称为小盒的可装卸盒内,粘接在盒内面上 支持着。这样,形成为辉尽性萤光体片支承在上述支持体或小盒上的 构造,在下面的说明中,把该构造称为辉尽性萤光体板。另外,该辉 尽性萤光体板的支持体侧用橡胶磁铁等安装在固定板上,这样将该辉 尽性萤光体板支持着。该辉尽性萤光体板,吸收摄影时透过了被照射体的放射线,其能量的一部分作为辉尽性萤光体中的放射线图像信息蓄积起来。本实施 形态的图像读取装置,是读取蓄积在该辉尽性萤光体中的放射线图像 信息的装置。[第3实施形态图l是第3实施形态之图像读取装置中的运送机构的立体图。图 2是图1中的X-Z平面图。图3是图1中的X-Y平面图。图4是图 1中的Y-Z平面图。图ll是表示反馈控制部的框图。如图l至图ll所示,图像读取装置备有光学组件(读取部)l和 线性马达(运送机构)7。光学组件l使来自激光照射装置(图未示) 的激光,对辉尽性萤光体板(记录媒体)P —边扫描, 一边照射,把从辉尽性萤光体板p发出的辉尽发光光聚光,进行光电变换后读取图像信息。导引光学组件1在水平方向移动的导轨31,由设在基台4上 的支持部件2支持(固定)着,线性马达7使光学组件(运送体)1 移动。另外,还备有与安装着光学组件1的移动板33连接并与光学组件 1 一起移动的位置检测机构即回转式编码器组件5。回转式编码器组件 5,备有变换机构和回转式编码器51 (旋转检测机构)。上述变换机构 由把移动板33的直线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的滑轮(旋转体)52、和巻绕 在该滑轮52上的绳索6构成。回转式编码器51检测旋转运动的旋转 位置。绳索6在滑轮52上巻绕一圏以上,由后述的固定部件91固定住, 与光学组件1 一起移动的回转式编码器组件5移动时,巻绕着绳索6 的滑轮52就旋转,由检测滑轮52的旋转位置的回转式编码器51检测 旋转移动量(位置),通过时间微分求出移动速度。另外,还备有反馈 控制部100,该反馈控制部100通过反馈控制,把检测出的移动速度 与预设的设定速度(目标速度)相比较,控制线性马达7。下面,详细说明各构成部件。基台4是大致矩形的板状,支持辉尽性萤光体板P的固定板8, 固定在基台4上。这样,使辉尽性萤光体板P的激光照射面大致垂直 于基台4的上面地、将辉尽性萤光体板P保持在基台4上。光学组件1与该辉尽性萤光体板P相向地配置着,在光学组件1 的下面安装着可相对于基台4移动的移动板(运送体)33,这样,光 学组件1能相对于基台4移动。在基台4上面的大致中央,大致水平地固定着在水平方向延伸的 长条板状支持部件2。在支持部件2的上面设有导轨(导引部件)31, 该导轨31沿水平方向导引光学组件1。导轨31是断面为大致矩形的杆状部件,如图4所示,在导轨31 上卡合着被导轨31导引的断面为大致3字形的被导引部件32。该被 导引部件32安装在移动板33的下面大致中央。 这样,光学组件l,由支持部件2、导轨31、被导引部件32、移 动板33等可移动地支承在基台4上,与辉尽性萤光体板P相向地配 置着。在基台4上面,在支持部件2的侧方(设在移动板33的大致中央 的被导引部件32的侧方),设有线性马达保持部72。该线性马达保持 部72用于保持构成线性马达7的磁铁部(轴状磁铁)71。磁铁部71, 是将若干个圆形断面的永磁铁的N极相互或S极相互规则地相向连接 而成的轴状。在磁铁部71,设有构成线性马达7的可动线圏73。可动线圏73 具有圆筒形状的线圏,线圏由箱状的罩部件覆盖着。可动线圏73设在 移动板33的下面,磁铁部71贯通可动线圏73的中心,这样构成了线 性马达7。在基台4上面,在线性马达保持部72的侧方,大致水平地固定着 与支持部件2平行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长条板状保持部件9。在保 持部件9上面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如图1所示,,别设有大致L字形 断面的固定部件91a、 91b。绳索6的两端部固定在这些固定部件91a、 91b上,在绳索6上连接着回转式编码器组件5。回转式编码器组件5备有支持台53、回转式编码器51和滑轮52。 支持台53固定在移动板33上,能与移动板33—起移动。回转式编码 器51设在支持台53上。滑轮52与回转式编码器51的旋转轴连接, 安装在支持台53的下面。这样,滑轮52安装在回转式编码器51的旋 转轴上。滑轮52的材质,最好采用不被磁铁吸附或难以吸附的软磁性材, 如铝材等。绳索6的材质,最好采用在不锈钢材上涂敷了尼龙等树脂 的材料。滑轮52的材质,最好采用表面硬度比绳索6材质的表面硬度 大的材料,最好实施氧化铝膜加工、或采用硬铝、不锈钢。这样,由 于滑轮52材质的表面硬度比绳索6材质的表面硬度高,可以抑制滑轮 52的磨耗,提高滑轮52本身的耐久性,同时可抑制因磨耗引起的等 速旋转恶化。 这样地巻绕在滑轮52上的绳索6,与光学组件1及移动板33的 移动联动,回转式编码器51移动,滑轮52旋转,回转式编码器51 检测滑轮52的旋转位置。检测出的旋转速度信息,输出到控制线性马 达7的旋转速度的反馈控制部100。反馈控制部100,如图11所示,备有速度计算部103、差分回路 101、控制器104和马达驱动回路102。在速度计算部103,把从回转式编码器51输入来的旋转位置变换 为位置信号,将位置信号进行时间微分,计算运送体(光学组件l和 移动板33)的速度。把上述计算的速度和预设的设定速度,差分输出 到差分回路IOI,在差分回路101生成速度误差信号。在控制器104,根据速度控制信号,例如进行PID控制计算,生 成输出给马达的转矩指令信号,在马达驱动回路102,根据转矩指令 信号和运送体的位置,把驱动电力供给线性马达7。上面,例举了速度反馈控制例子,但是,也可以不进行速度反馈 控制,而进行反馈位置的位置反馈控制。另外,作为控制器104,上 面例举了 PID控制的例子,但是,并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用Hoo控 制那样的现代控制器,只要能进行反馈控制即可。光学组件1备有激光照射装置、导光板13、聚光管11和光电变 换器(光电倍增管)12。激光照射装置一边将激光Ll沿着与辉尽性 萤光体板P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扫描, 一边对辉尽性萤光体板P照 射。导光板13导引辉尽发光光L2,该辉尽发光光L2是由于激光照 射装置把激光L1照射到辉尽性萤光体板P上而激发出的。聚光管11 把由导光板13引导来的辉尽发光光L2聚光。光电变换器12把由聚 光管11聚光后的辉尽发光光L2变换为电信号。另夕卜,本实施形态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设置了消去装置(图未示)。 光学组件1进行了放射线能的读取处理后,为了将残留在辉尽性萤光 体板P上的放射线能散出,该消去装置对辉尽性萤光体板P照射消去 光,将残留的放射线能消去。下面,参照图12,说明导轨31、被导引部件32、线性马达7、磁
铁部71、绳索6、回转式编码器51等的位置关系。图12 (a)是示意地表示图2中上述各构成部件的位置关系的图。(b)是示意地表示图4中上述各构成部件的位置关系的图。(c)是表示磁铁部71和导轨31的高度不同时的情形。设在导轨31上移动的运送体即光学组件1及移动板33的质量为m,在该光学组件1及移动板33的水平方向旋转的偏转方向的惯性矩 为I时,把磁铁部71配置在距导轨31的距离为Xz^3V(I/m)以下的位置。这里所求出的公式,是把从实验求出的、能把图像的不稳定降低 到不成为问题程度(不能辨认程度)的运送方向加速度与旋转方向的 ;旋转加速度的比,代入从运送方向的加速度as=F/m和4t转方向的角 加速度wr= (ar/Xz) =F.Xz/I中求出的公式中而导出的^>式。式中,F是马达推力,ar是标准化了的位置的旋转加速度。具体 地说,制作质量m为10kg、惯性矩I为0.043kg.m2的运送体时,距 离Xz在0.2m以下即可。这一点从图14的实测结果可以清楚地了解。 图14中,横轴表示导轨31与磁铁部71之间的水平方向距离Xz、纵 轴表示运送不均勻的振幅。所谓的运送不均匀,是指在图像读取时, 相对于用一定的速度运送时的、变动速度的最大振幅。这样,作用在由移动板33及光学组件1构成的运送体上的偏转方 向的力,使运送体在旋转方向产生旋转变位,可以将该旋转变位引起 的图像不稳定降低到不成为问题的程度(不能辨认的程度),可得到高 像质的图像。另外,设磁铁部71的磁极位置表面的磁通密度为()),磁铁部71 的圆柱半径为r时,磁铁部71配置在距导轨31的距离为X^rx{((|)/30)(1/exp (l))-1}以上的位置。这里求出的公式,是测定距实际的轴状 磁铁的磁极位置表面的距离为X的磁通密度的结果,可以用小X-(J)(r/(r+X) }exp (1)近似地求出的公式、和轴状磁铁距导轨31及被导 引部件32的距离为X时的实际测定的运送不均匀(图像不稳定)中 求出的距离的关系中导出公式求出的公式。具体地说,设半径为 10mm、磁极位置表面的磁通密度为600mT时,距离X相当于约20mm
以上。这一点从图15的实测结果可清楚地了解。图15中,横轴表示 导轨31与磁铁部71之间的距离X、纵轴表示运送不均匀的振幅。这样,即使导轨31及被导引部件32是被磁铁吸附的强磁性体时, 磁铁部71与导轨31之间产生的推力变动引起运送不均匀,也可以把 该运送不均匀引起的图像不稳定降低到不成问题的程度(不能辨认的 程度),可得到高像质的图像。这里所说的磁极位置,是指N极相互 或S极相互相向配置的磁铁部71的圆柱表面磁通密度最大的位置。另外,把磁铁部71配置在距绳索6的距离为Xw^rx{( (|)/30 X 1/exp (l)) -1}以上的位置。具体地说,设半径为10mm、磁极位置表面的 石兹通密度为600mT时,距离Xw相当于约20mm以上。这一点从图 17的实测结果可以清楚地了解。图17中,横轴表示绳索6与磁铁部 71之间的距离Xw、纵轴表示运送不均匀的振幅。这样,因磁铁部71的磁通密度的位置变化,强磁性材料构成的绳 索6在滑轮52上的巻绕位置偏差而产生测长部位置误差时,可以把该 位置误差引起的图像不稳定降低到不成为问题的程度(不能辨认的程 度),可得到高像质的图像。图13表示把上述光学组件1与移动板33平行地安装在移动板33 上时的、导轨31、被导引部件32、磁铁部71、绳索6、回转式编码器 51、光电变换器12等的位置关系。(a)是X-Z平面图,(b)是Y-Z平面图。(c)表示磁铁部71和导轨31的高度不同时的情形。图13所示情形中,最好把磁铁部71配置在距光学组件1的光电 变换器12的距离为Xp^rx((小/20) (1/exp (l)) -1}以上的位置。具 体地说,设半径为10mm、磁极位置表面的磁通密度为600mT时,距 离Xp相当于约25mm以上。这一点从图16的实测结果可清楚地了解。 图16中,横轴表示光电变换器12与磁铁部71之间的距离Xp、纵轴 表示运送不均匀的振幅。这样,通过配置移动板33,因磁铁部71的磁通密度的位置变化, 由光电变换器12增幅了的电子被磁通捕集而产生增幅率变化,该增幅 率变化引起电信号晃动,可以把该电信号晃动引起的图像不稳定降低 到不成为问题的程度(不能辨认的程度),可得到高像质的图像。另外,辉尽性萤光体板P与光学组件1的上方相向地配置着(图13中未示)。下面,说明上述构造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动作。辉尽性萤光体板P由运送机构取入到图像读取装置的内部,固定 在固定板8上。进行图像读取处理时,先驱动线性马达7,使支持光 学组件1的移动板33沿导轨31在水平方向移动。这样,光学组件1被移动到与辉尽性萤光体板P的激光照射面相 向的位置, 一边沿着辉尽性营光体板P的水平方向移动, 一边由激光 照射装置的进行激光扫描。这时,激光在与光学组件1的移动方向正 交的方向一边扫描一边照射。结果,激发的辉尽发光光由导光板13 导引,被聚光管ll聚光,由光电变换器12变换为电信号。这样,光学组件1及移动板33在水平方向移动,设在移动板33 上的回转式编码器组件5的回转式编码器51联动地移动,从而滑轮 52及旋转轴旋转。这样,回转式编码器51检测滑轮52的旋转位置, 检测出的旋转速度信息输出到线性马达7的反馈控制部100。回转式编码器51检测出的旋转速度信息,与从预设在差分回路 101中的设定速度得到的设定速度信号比较,根据其结果,马达驱动 回路102控制线性马达7的驱动。线性马达7的驱动方法是釆用公知的驱动方法。例如,用倒相器 控制,变更交流的驱动电流的频率和电压,这样可控制线性马达7的 移动速度。另外,也可以用PWM控制,借助输入到线性马达7的可 动线圏73的脉冲电压的脉冲宽度进行控制。这样,常时地检测回转式编码器51的旋转速度,根据该检测结果, 控制线性马达7的移动速度,可以将光学组件1的移动速度保持为一 定。因此,可以等间隔地激发蓄积在辉尽性萤光体板P上的放射线能, 得到在运送方向(移动方向)图像不稳定极少的、良好的图像。光学组件1的读取进行到辉尽性萤光体板P的一方端部、读取处 理结束时,使线性马达7停止。
然后,用图未示的消去装置,对辉尽性萤光体板P照射消去光, 这样,把残留在辉尽性萤光体板P上的放射线图像消去。然后,用另 外的板运送机构(图未示)把辉尽性萤光体板P运送到图像读取装置 的外部。[第4实施形态图7是第4实施形态之图像读取装置中的运送机构的立体图。图 8是图7中的X-Z平面图。图9是图7中的X-Y平面图。图10是 图7中的Y-Z平面图。第4实施形态的图像读取装置,与第3实施形态不同,光学组件 1固定在基台4上,辉尽性萤光体板(运送体)P可在水平方向移动。即,如图7至图IO所示,光学组件l与基台4的上面相向地配置 着,在基台4与光学组件1之间配置着辉尽性萤光体板P。在辉尽性 萤光体板P的下面安装着固定板8,该固定板8安装在能相对于基台 4移动的移动板(运送体)33上。这样,辉尽性萤光体板P能相对于 基台4移动。在以下的说明中,与第3实施形态相同的构成部分,注以相同的 才示^己。在基台4的上面大致中央,设有支持部件2。在支持部件2上设 有导轨31。被导引部件32卡合在导轨31上,该被导引部件32安装 在移动板33的下面大致中央。这样,辉尽性萤光体板P,通过支持部件2、导轨31、被导引部 件32、移动板33等支承在基台4上,与光学组件l相向地配置着。另外,在基台4上面,设有与第3实施形态同样的线性马达7、 线性马达保持部72、磁铁部71和可动线圏73。另外,还设有保持部 件9、固定部件91a、 91b。绳索6的两端部高度不同地固定在固定部 件91a、 91b上,绳索6在回转式编码器组件51的滑轮52上巻绕了一 圏以上。回转式编码器组件5也与第3实施形态同样地,备有固定在移动 板33上而可移动的支持台53、回转式编码器51和滑轮52。
另外,第4实施形态中,也备有与第3实施形态同样的反馈控制 部100,光学组件l也具有与第3实施形态同样的功能。另外,导轨31、线性马达7的磁铁部71、被导引部件32、绳索6、 回转式编码器51等的位置关系,也与实施形态3中说明的相同。即,与图12同样地,磁铁部71与导轨31间的水平距离Xz,最 好为X《3V(I/m)以下。另外,与磁通密度(j)的关系,最好是距离X>rx{(小/30) (1/exp (l)) -1}以上。另夕卜,磁铁部71与绳索6的距离Xw,最好是距离Xw^rx(((J)/30) (1/exp ( 1)) -1}以上。第4实施形态中,由于光学组件l是固定的,不能移动,所以, 由光学组件1的光电变换器12增幅了的电子被磁通捕集的量不变动, 不会出现图像不稳定,所以,不必像第3实施形态那样对距离Xp设 定限制。但是,如果接近时,则增幅率降低,所以最好配置在离开Xp 以上的位置。下面,说明上述构造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动作。辉尽性萤光体板P由运送机构取入到图像读取装置的内部,固定 在固定板8上。进行图像读取处理时,先驱动线性马达7,使支持辉 尽性萤光体板P的移动板33沿导轨31在水平方向移动。这样,辉尽性萤光体板P被移动到与光学组件1的激光照射面相 向的位置, 一边沿着光学组件1的水平方向移动, 一边由激光照射装 置进行激光扫描。这时,激光在与光学组件1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 一边扫描一边照射。结果,被激发的辉尽发光光由导光板13导引,被 聚光管ll聚光,由光电变换器12变换为电信号。这样,辉尽性萤光体板P及移动板33在水平方向移动,设在移 动板33上的回转式编码器组件5的回转式编码器51联动地移动,从 而滑轮52及旋转轴旋转。这样,回转式编码器51检测滑轮52的旋转 位置,检测出的旋转速度信息输出到线性马达7的反馈控制部100。回转式编码器51检测出的旋转速度,与从预设在差分回路101 中的设定速度得到的设定速度信号比较,根据其结果,马达驱动回路102控制线性马达7的驱动。这样,常时地检测回转式编码器51的旋转速度,根据该检测结果, 控制线性马达7的移动速度,可以将辉尽性萤光体板P的移动速度保 持为一定。因此,可以等间隔地激发蓄积在辉尽性萤光体板P上的放 射线能,得到在运送方向(移动方向)的图像不稳定极少的、良好的 图像。光学组件1的读取进行到辉尽性荄光体板P的一方端部、读取处 理结束时,使线性马达7停止。然后,用图未示的消去装置,对辉尽 性萤光体板P照射消去光,把残留在辉尽性萤光体板P上的放射线图 像消去。然后,用另外的板运送机构(图未示)把辉尽性萤光体板P 运送到图像读取装置的外部。本实施形态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在不改变其要旨的前提下 可作各种变更。例如,被导引部件可以是l个,但是若千个、尤其是2个时比较 稳定,在运送光学组件l、辉尽性营光体板P方面有利。另外,由于回转式编码器51也是电气部件,所以,与磁铁部71 之间的距离,最好在距离Xw以上的范围。另外,上述实施形态中,是说明了对蓄积在辉尽性萤光体板P上 的放射线图像的信息照射激光,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但是,也 适用于不是向辉尽性萤光体板P照射激光,而是向感光材料(记录媒 体(记录对象))照射激光,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也适用于往纸等记录媒体上喷出墨水的图像形成装置。另 外,作为主扫描,也可以不是垂直于运送方向地照射激光进行扫描, 而是把辉尽性萤光体片、感光材料、纸等巻绕在筒上,进行主扫描的 机构。下面,说明涉及轴型线性马达制造方法及轴型线性马达制造装置 的第5实施形态,但并不限定于此。第5实施形态,涉及能用简单的构造,简单而容易地收纳相斥磁 铁的轴型线性马达的制造方法、及轴型线性马达的制造装置。
具体地说,关于轴型线性马达制造方法的说明如下。 (1 ) 该轴型线性马达的制造方法,把若干个相邻磁铁相斥地收 纳在管状部件内,组装成固定子,其特征在于,备有固定上述管状部件的固定台、和与上述管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地移动的轴状部件; 用上述轴状部件使上述磁铁在上述管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移动,将 上述磁铁收纳在上述管状部件内。(2 ) 使上述磁铁在上述管状部件的开口部与上述轴状部件之 间,与上述管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地移动,将上述磁铁送入管状部 件的开口部。(3 ) 被送入上述管状部件的开口部与上述轴状部件之间的上 述/P兹铁,在相互的侧面方向,》兹极相互吸引地整齐排列着。(4) 预定数目的上述磁铁被送入后,用与上述磁铁同样的方 法,把外形尺寸与上述磁铁相同的封闭部件送入,将上述磁铁封闭在 上述管状部件内。另外,关于轴型线性马达制造装置的说明如下。(5) 该轴型线性马达的制造装置,把若干个相邻磁铁相斥地收 纳在管状部件内,组装成固定子,其特征在于,备有固定上述管状部 件的固定台、与上述管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地移动的轴状部件、和 用上述轴状部件使上述磁铁在上述管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移动并将 上述磁铁收纳到上述管状部件内的送入机构。(6) 上述送入机构,使上述磁铁在上述管状部件的开口部与上 述轴状部件之间、与上述管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地移动,将上述磁 铁送入上述管状部件的开口部。(7) 被送入上述管状部件的开口部与上述轴状部件之间的磁 铁,在相互的侧面方向,磁极相互吸引地整齐排列着。(8) 预定数目的上述磁铁被送入后,用与上述磁铁同样的方 法,把外形尺寸与上述磁铁相同的封闭部件送入,将上述磁铁封闭在 上述管状部件内。因此,根据(1)和(5),用轴状部件使磁铁在管状部件的长度方
向平行移动,将磁铁收纳在管状部件内,所以,用简单的构造压制相 斥的磁铁的力,可简单而容易地把磁铁收纳在管状部件内。根据(2)和(6),使磁铁在管状部件的开口部与轴状部件之间、 在管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移动,例如用自重或弹簧压等把磁铁送入 管状部件的开口部,可用简单的构造简单而容易地将磁铁收纳在管状 部件内。根据(3)和(7),由于被送入管状部件的开口部与轴状部件之间 的磁铁,在相互的侧面方向,磁极相互吸引地整齐排列着,所以,作 业性好,用轴状部件依次地推入,可以简单而容易地将相斥的磁铁收 纳在管状部件内。根据(4)和(8),预定数目的磁铁被送入后,用与磁铁同样的方 法,把外形尺寸与磁铁相同的封闭部件送入,将磁铁封闭在管状部件 内。因此,收纳封闭部件的机构与收纳磁铁的机构是同一个机构,构 造简单。图18是轴型线性马达的制造装置的概略图。图19是固定台部的 放大图。图20是沿图19中III一III线的断面图。图21是轴型线性马 达后端部的封闭部件固定部的断面图。图22是轴型线性马达后端部的 封闭部件的固定部的正面图。第5实施形态的轴型线性马达的制造装置101,在装置本体102 上设有一对固定台103a、 103b。在该固定台103a、 103b的上面放置 着管状部件104,该管状部件104的长度方向是水平方向。该管状部 件104由保持部件103al、 103bl保持在固定台103a、 103b上。该保 持部件103al、 103bl用螺栓103a2、 103b2安装在固定台103a、 103b 上。保持部件103al、 103bl保持着管状部件104,使管状部件104不 被磁铁105的相斥力弹出。图18和图19中,位于左侧的固定台103a,具有止挡面103a3, 管状部件104的前端部104b 4氐接在该止挡面103a3上。在管状部件 104的前端部104b,设置了带有阴螺紋160a的封闭部件160,该封闭 部件160的外形尺寸与磁铁105相同,用于防止磁铁105脱出。在将
磁铁105塞入管状部件104内时,固定台103a的止挡面103a3阻止管 状部件104被磁铁105的反斥力推出。若干个磁铁105,以相反磁极 相向的状态串联地组合收纳在管状部件104内。由该管状部件104和 磁铁105构成轴型线性马达的固定子106。在装置本体102上,设有送入机构110。该送入机构110备有梯 形螺杆111,该梯形螺杆111可旋转地支承在一对支持台112上,被把 手113朝右旋转或朝左旋转。另外,在一对支持台112上,还支承着 轴状部件120。在该轴状部件120上固定着连接部件114。连接部件 114借助梯形螺杆111的旋转,在梯形螺杆111上移动,借助该连接部 件114的移动,轴状部件120平行于管状部件104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管状部件104的开口部104a与轴状部件120的前端部120a之 间,配置着承台130,在该承台130上配置着磁铁收纳部件131。在》兹 铁收纳部件131的内部,整齐排列地收纳着在相互的侧面方向磁极相 互吸引的若干个磁铁105。在自重或弹簧压力等的作用下,磁铁105 从i兹铁收纳部件131中出来,抵接在承台130的止挡面130a上。这时, 止挡面130a的材质最好是硬度为磁铁105硬度同等以下的材质(例如 树脂等)。该第5实施形态中,磁铁105是采用永磁铁,采用圆筒形或圆柱 形磁铁。另外,磁铁105的材料,最好是磁通密度大的稀土类磁铁。 该稀土类磁铁,尤其是钕类磁铁、例如钕-铁-硼磁铁(Nd-Fe-B磁 铁)为最好,与其它磁铁相比,可得到高的推力。在磁铁105的最上部,收纳着外形尺寸与磁铁105相同的封闭部 件140。管状部件104的开口部104a由闸板132开闭。打开该闸板132, 操作把手113使梯形螺杆111旋转时,借助连接部件114,轴状部件 120前进,其前端部120a推动位于磁铁收纳部件131最下部的磁铁 105,将》兹铁105送入管状部件104的开口部104a。用轴状部件120,把抵接在止挡面130a上的磁4失105推入管状部 件104的开口部104a,磁铁105进入了管状部件104的开口部104a
后,用闸板132截住,防止相斥的磁铁105弹出。把该磁铁105送入后,操作把手113,使梯形螺杆111朝反方向 旋转时,借助连接部件U4,轴状部件120后退,其前端部120a从磁 铁收纳部件131的最下部后退。由于该后退,磁铁收纳部件131内的 磁铁105,在垂直于管状部件104长度方向的方向,平行地移动,最 下部的磁铁105位于承台130上。再次操作把手113,使梯形螺杆lll旋转时,借助连接部件114, 轴状部件120前进,其前端部120a推动位于磁铁收纳部件131最下部 的磁铁105,将该磁铁105送入管状部件104的开口部104a。反复进行该操作,轴状部件120往复运动,可依次将磁铁105塞 入。预定数目的磁铁105被送入后,用与磁铁105同样的方法,把外 形尺寸与磁铁105相同的封闭部件140送入,将磁铁105封闭在管状 部件104内。该封闭部件140的固定,如图21及图22所示地进行,最后,把 封闭磁铁105用的部件推入,挡住相斥的磁铁105。即,固定环150 能精度良好(以轻轻压入的程度)地嵌合在管状部件104外周,把管 状部件104设置在装置本体102上时,预先套上该固定环150。这时, 固定环150也可以粘接在管状部件104上,也可以利用轻轻压入程度 的摩擦力保持在管状部件104上。把磁铁105塞入管状部件104后,再依次塞入隔撑151和封闭部 件140。封闭部件140被塞入后,用3个螺丝153把固定环150固定 在封闭部件140上。在封闭部件140上相向地设置了 D字形切削面 140a,用该切削面140a可决定各部件的(螺紋)孔的方向。该第5 实施形态中,塞入封闭部件140时,借助切削面140a,能使送入管状 部件104时的(螺紋)孔的方向,抵接图未示的导引部件地塞入。接着,把螺丝154从轴方向柠入封闭部件140,将隔撑部件151 推入,消除因磁铁105的相斥力产生的磁铁105之间的间隙。该隔撑 151防止螺丝154直接接触磁铁105而使磁铁105破损。这些固定环 150、管状部件104、封闭部件140,全部用非/磁性部件(黄铜、铝)
等制作。第5实施形态中,设有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使得最先塞入的磁 铁105的磁极全部是相同方向。磁铁收纳部件131,做成为只能在一 个方向固定的构造。这样,用轴状部件120,使磁铁105在管状部件104的长度方向 平行地移动,将磁铁105收纳在管状部件104内,这样,用简单的构 造,抵制相斥磁铁105的力,可以简单而容易地将磁铁105收纳到管 状部件104内。另外,使》兹4失105在管状部件104的开口部104a与轴 状部件120之间、在与管状部件104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平行地移 动,将》兹4失105送入管状部件104的开口部104a,可以用简单的构造 简单而容易地将磁铁105收纳到管状部件104内。另外,该第5实施 形态中,是使磁铁105在管状部件104的开口部104a与轴状部件120 之间、在与管状部件104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平行地移动,但并不 限定于此,磁铁105相对于管状部件104的长度方向平行移动时,例动。另外,管状部件104的长度方向水平配置着时,上述磁铁105不 限定于在铅直方向、45度方向平行移动,也可以使磁铁105在水平方 向平行移动,其平行移动的方向没有特别限定。另夕卜,预定数目的磁铁105被送入后,用与磁铁105同样的方法, 把外形尺寸与磁铁105相同的封闭部件140送入,将磁铁105封闭在 管状部件104内,收纳封闭部件140的机构和把磁铁105收纳在管状 部件104内的机构是同一机构,所以,构造简单。磁铁105的预定数 目,是与轴型线性马达的运送距离相应的数目,所需磁铁的数目基本 上是根据轴型线性马达的运送距离设定的。下面,说明轴型线性马达、轴型线性马达的制造方法、轴型线性 马达的制造装置及放射线图像读取装置的实施形态。但并不限定于这 些形态。第6实施形态,涉及能用简单的构造、不需要调节、精度良好地 制作排列整齐的可动子线圏,并且,能精度良好、容易组装在机器上
的轴型线性马达、轴型线性马达的制造方法、轴型线性马达的制造装 置及放射线图像读取装置。具体地说,关于轴型线性马达的说明如下。(1) 该轴型线性马达,备有固定子和可动子,固定子含有收纳若 干磁铁的管状部件,可动子含有包围上述固定子的线圏,其特征在于, 把上述可动子粘接固定在用于载置被运送物的安装部件上。另外,关于轴型线性马达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如下。(2) 轴型线性马达的制造方法,该轴型线性马达备有固定子和 可动子,固定子含有收纳若干磁铁的管状部件,可动子含有包围上述 固定子的线圏。该轴型线性马达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具有可动子制 造工序和可动子粘接固定工序。在可动子制造工序,把若干个上述线 圏,以预定间隔并且方向相同地整齐排列的连结,使线圏的轴中心位 于同一直线上,制成可动子。在可动子粘接固定工序,把上述可动子 粘接固定在用于载置被运送物的安装部件上。(3) 上述可动子制造工序,将上述若千连接着的线圏套在轴状 部件上,利用设在上述轴状部件上的止挡面和与上述轴状部件卡合的 抵接部件,在上述轴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将上述各线圏夹入并粘接固定, 制成可动子。(4) 上述可动子粘接固定工序,把保持上述轴状部件的固定部 件和载置上述被运送物的安装部件组装在一起,再把穿过上述可动子上述可动子与上i安装部件之间形成间隙,使i述组装好;轴状部件 在轴方向移动,进行上述可动子的定位,往上述间隙内充填粘接剂, 将上述可动子粘接固定在上述安装部件上。另外,关于轴型线性马达制造装置的说明如下。(5) 轴型线性马达的制造装置,该轴型线性马达备有固定子和 可动子,固定子含有收纳若千个磁铁的管状部件,可动子含有包围上 述固定子的线圏。该轴型线性马达的制造装置的特征是,备有轴状部 件、固定部件和安装部件;上述轴状部件,以穿过包含若干个连接着
的线圏的可动子的状态保持着。上述固定部件用于保持上述轴状部件。 上述安装部件用于载置上述被运送物。把上述固定部件和上述安装部 件组装在一起,再把穿过上述可动子状态的上述轴状部件组装到已组 装好的固定部件和安装部件上,在上述可动子与上述安装部件之间形 成间隙,使已组装的轴状部件在轴方向移动,进行上述可动子的定位, 往上述间隙内充填粘接剂,把上述可动子粘接固定在上述安装部件上。(6) 上述安装部件,具有定位部件,该定位部件具有供上述可 动子的局部进入的凹部,在上述可动子的局部与上述凹部的相向面之 间形成上述间隙,使已组装好的轴状部件在轴方向移动,使上述可动 子的轴方向局部抵接上述凹部的基准面,进行定位。(7) 驱动源是采用(1)中所述的轴型线性马达。因此,根据(l),把可动子粘接固定在载置被运送物用的安装部 件上,其构造简单,所以,把轴型线性马达组装到例如OA机器、医 用机器等机器上时,可以精度良好地、容易地组装可动子。根据(2),把若干个线圏以预定间隔并且各自方向相同地整齐排 列连结,使线圏的轴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制成可动子,把可动子粘 接固定在用于载置被运送物的安装部件上,可用简单的构造,不需要 调节、精度良好地将可动子的线圏形成预定的线圏间距。并且能精度 良好地、容易地将可动子组装到机器上。根据(3),利用设在轴状部件上的止挡面和与轴状部件卡合的抵 接部件,在轴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将各线圏夹入并粘接固定,将若干连 接的线圏排列成预定的线圏间距,制造可动子。可以抑制与磁铁的相 位偏差。另外,借助轴状部件,能精度良好地将各线圏的内径不偏置 地排列整齐,可以使各线圏的内径与固定子的间隙均等。根据(4),在可动子与安装部件之间形成间隙,使组装好的轴状 部件在轴方向移动,进行可动子的定位,往间隙内充填粘接剂,把可 动子粘接固定在安装部件上,这样,可确保可动子相对于安装部件的 位置精度,只需部件本身的精度,就可以将可动子固定在所需位置。根据(5),保持着把轴状部件穿过包含若干连接线圏的可动子的状态,并且,在载置被运送物用的安装部件与可动子之间形成间隙, 往该间隙内充填粘接剂,将可动子粘接固定在安装部件上,这样,制 造可动子的工序和把可动子安装在安装部件上的工序,可以是连续的 工序,所以作业性好。根据(6),在可动子的局部与安装部件的凹部的相向面之间形成 间隙,使可动子的轴方向局部抵接凹部的基准面而定位,这样,可确 保可动子的线圏相对于安装部件的位置精度,另外,只需部件本身的 精度就可以把可动子固定在所需位置。根据(7),由于驱动源是采用(1)所述的轴型线性马达,所以, 能精度良好地容易组装,尤其是对像质有严格要求放射线图像读取装 置,能得到良好的图像。图23是轴型线性马达的概略构造图。轴型线性马达210备有固定 子220和可动子230。固定子220含有收纳若干磁铁的管状部件221。 可动子230含有包围固定子220地配置着的线材绕成的线圏。固定子 220具有若干个磁铁224和收纳该若干磁铁224的管状部件221。磁铁 224最好是圆柱形,以便能高效率地收纳在管状部件221内。如果外 形是圆柱形,则也可以采用中心设有贯通孔的圆筒形状的磁铁。磁铁 224的材料,最好是磁通密度大的稀土类磁铁。稀土类磁铁中,尤其 以钕类磁铁、例如钕-铁-硼磁铁(Nd-Fe-B磁铁)为最好,与其它 磁铁相比,可得到高的推力。管状部件221的材料,最好采用铝合金、铜合金、非磁性不锈钢 等的非磁性材料。另外,为了减少作用在可动子230上的磁场,管状 部件221最好尽量薄。该实施形态中,是使用薄壁管,使用该薄壁管 可以缩短磁铁224与可动子230之间的距离,得到更大的推力。管状部件221的一端被封闭, 一体地设有螺丝部222。管状部件 221的另一端是开口的,以便将磁铁224收纳到管状部件221的内部, 设有闭塞开口的帽223。帽223可以用与管状部件221同样的非磁性 材料形成。在管状部件221的内部收纳着若干个》兹4失224,这些磁4失224的 相同磁极彼此相向,因此相邻的磁铁相斥。另外,虽然相邻磁铁224 相互密接地收纳在管状部件221内,但是相邻磁铁224之间也可以有 间隙地收纳在管状部件221内,只要相邻磁铁224之间相斥地收纳着 即可。帽223限制磁铁224被相斥力从管状部件221的两端推出。本发明中,可动子230是将若千个线圏231整齐排列并连接而形 成的,这些线圏231以预定间隔、彼此方向相同地排列,并且线圏231 的轴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线圏231的构造没有特别限定。用预定 的间隔,将可动子230的若干个连接的线圏231形成为所需的线圏间 距,可以抑制与磁铁224的相位偏差。另外,精度良好地将各线圏231 的内径231a排列整齐,使线圏231的轴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可以使 各线圏231的内径231a与固定子220的管状部件221之间的间隙均等。另外,本发明中,可动子230粘接固定在用于载置被运送物的安 装部件225上。这样,把可动子230粘接固定在安装部件225上,把 轴型线性马达210组装到例如OA机器、医用机器等机器上时,只需 要安装部件225部件本身的精度,不必进行微调节就可容易地组装。 另外,只需要部件本身的精度,就可以将固定子220与可动子230之 间的空隙保持一定,固定子220和可动子230相互不接触,提高运送 性能。下面,参照图24至图28,说明制造可动子230的可动子制造工 序的一实施形态。该可动子230,是将若干个线圏231排列整齐并连 接而成的,这些若干个线圏231以预定的间隔、并且方向相同地排列, 线圏231的轴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图24是表示可动子制造工序的图。 图25是带凸缘圆筒部件的立体图。图26是表示巻绕着线材状态的、 带凸缘圆筒部件的立体图。图27是表示线圏的配线的图。图28是把 若干个具有线圏的带凸缘圆筒部件连接起来的立体图。图24所示的可动子制造工序中,采用的工具是轴状部件260和止 挡部件261。将若干个线圏231以预定的间隔、并且方向相同、使线 圏231的轴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地排列整齐并连接起来,制成可动子 230。在轴状部件260的两端部260a、 260b,在其周面的一部分形成
了止挡面部260al、 260bl。在端部260b形成了阴螺丝260b2。定位部件262套在轴状部件260上,该定位部件262,在靠端部 260a侧的位置,用螺栓263固定在轴状部件260上。该定位部件262, 在端部260a侧的侧部具有止挡面262a,在下部具有退避面262b。该 实施形态中,把螺栓263从轴状部件260上卸下,就可以从定位部件 262上卸下轴状部件260。在止挡部件261的轴部,形成了一端261al开口的卡合孔261a, 该卡合孔261a具有与轴状部件260的端部260b卡合的大小。另外, 在止挡部件261的轴部,形成了与卡合孔261a连通的螺丝孔261b。把构成可动子230的部件套在轴状部件260上,在该构成可动子 230的部件套着的状态,4吏止挡部件261的卡合孔261a与端部260b 卡合,从螺丝孔261b插入紧固螺丝264,与端部260b的阴螺丝260b2 螺合,利用止挡部件261和止挡面262a夹入,将若干个线圏231以预 定的间隔、并且方向相同、使线圏231的轴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地排 列整齐连接起来进行制造。这样,可以精度良好(无偏差)地制作若 干个线圏231的内径尺寸,将其套在轴状部件260上并连接(粘接), 结果,各线圏231的轴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如图28所示,可动子230是将若干个具有线材巻绕成的线圏231 的带凸缘圆筒部件232连接起来构成的。该带凸缘圆筒部件232用粘 接的方式连接,本实施形态中,线圏231是将U-V.W相作为一组,由 二組构成(连接)的,根据需要也可改变組数。带凸缘圆筒部件232如图25和图26所示地构成。带凸缘圆筒部 件232,具有筒部232a和该筒部232a两側的凸缘232b、 232c。该带 凸缘圆筒部件232,其两侧的凸缘232b、 232c的宽度方向尺寸是固定 子220的磁铁224的磁极间距的1/3,只需部件本身的精度就可以保证 马达性能。该带凸缘圆筒部件232,如图24和图25所示,在侧面的至少一 方,该实施形态中是在凸缘232b上,形成了直线状的缝隙232d,该 缝隙232d从筒部附近32bl —直延伸到外周部32b2。
线材的巻绕起始端231a,从筒部232a的端部开始巻绕, 一直巻 绕到相反侧的端部时,再重叠地巻绕,返回到线材的巻绕起始端231a 侧,这样反复巻绕,成为图26所示的线圏231。把线材的巻绕起始端 231a从缝隙232d中拉出,把巻绕终端231b放在巻线的外面。由于在 带凸缘圓筒部件232的侧面凸缘232b上,设有宽度尺寸与巻绕线材的 外径相同的缝隙232d,所以,在拉出线材的巻绕起始端231a时,可 以将线材穿过缝隙232d。因此,在把巻绕起始端231a往外拉时,线 材穿过缝隙232d,趴在凸缘232b的内侧面,这样,可以抑制带凸缘 圆筒部件232的变形,并且能有效地将线材巻绕整齐。另外,线圏231,其线材的一排巻绕数增加,所以,巻绕终端的 线圏231的外径减小。因此,从固定子220产生的》兹通和线圏231产 生的磁场的相互作用的效率提高,对马达性能也是有利的。具有线材巻绕而成的线圏231的带凸缘圆筒部件232,其U.V.W 三相如图27所示,例如是用锡焊等把U相和V相的巻绕终端和W相 的巻绕起始端连接起来。具有线材巻绕而成的线圏231的带凸缘圆筒 部件232,例如可用粘接的方式容易地将若干个连接起来。另外,带 凸缘圆筒部件232的侧面,如果进行粗糙处理等,可以提高粘接性(强 度)。该实施形态中,把若干个具有线材巻绕而成的线圏231的带凸缘 圓筒部件232连接起来时,线材的巻绕起始端231a虽然必须拉出,但 是可以放入缝隙232d,这样可精度良好地确保线圏间距。另外,由于 线材的巻绕起始端231a不重叠,所以可有效地、排列整齐地巻绕。如图25至图28所示,把线材巻绕在带凸缘圆筒部件232上,形 成线圏231,再把若干个具有线圏231的带凸缘圆筒部件232,如图 28所示那样连接起来,构成了可动子230。该线圏231的间距全部可 由部件本身的精度决定,所以不需要微调等。另外,改变具有线圏231 的带凸缘圆筒部件232的连接个数,可以容易地改变得到的推力。而 且,借助带凸缘圆筒部件232,可以确保各线圏231的绝缘性。该实施形态的轴型线性马达210,把线材在薄壁的带凸缘圆筒部
件232上巻绕所需圏数,制成了单个组件,把所需数目的该单个组件 粘接连接,构成了可动子230。单个组件的数目是与轴型线性马达210 的运送力相应的数目,基本上,把U'V.W相设定为一组,单个组件的 数目根据该组数设定。这时,带凸缘圆筒部件232的筒部232a的内径尺寸被精度良好地 制作,这样,轴状部件260精度良好地嵌合在带凸缘圆筒部件232的 单个组件的内径上。把所需数目的带凸缘圆筒部件232的单个组件套 在该轴状部件260上,从两端夹住,使带凸缘圆筒部件232相互密接, 这样,可以精度良好地决定若干个带凸缘圆筒部件232的单个组件相 互粘接后的全长尺寸。本实施形态中,在轴状部件260的长度方向,将若干个带凸缘圆 筒部件232的单个组件夹入,把带凸缘圆筒部件232相互粘接,用简 单的构造形成了可动子230。可动子230具有所需的线圏间距,所以, 可抑制与磁铁224的相位偏差。另外,可动子230,是将各线圏231 整齐排列连接而成的,并且使线圏231的轴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所 以,可以确保与固定子220之间的间隙均等。下面,参照图29至图39说明可动子粘接固定工序。该可动子粘 接固定工序中,将上述可动子粘接固定在用于载置被运送物的安装部 件上。图29是表示可动子粘接固定工序的图。图30是固定部件和安 装部件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31是将穿过了可动子的轴状部件组装 到已组装在一起的固定部件和安装部件上状态的立体图。图32是将可 动子保持住并定位状态的立体图。图33是组装了可动子状态的断面 图。图34是省略了固定部件的、沿图33中XII-XII线的断面图。图 35是充填了粘接剂的、与图33同位置的断面图。图36是省略了固定 部件的、沿图35中XIV-XIV线的断面图。图37是表示卸下了轴状 部件状态的立体图。图38是把可动子固定在安装部件上状态的断面 图。在该可动子粘接固定工序中,使用的工具是,用于载置被运送物 的作为台座的安装部件225和保持轴状部件用的固定部件270。把可
动子230粘接固定在安装部件225上。先将固定部件270和安装部件 225组装在一起,再将穿过可动子230的轴状部件260组装到已组装 在一起的固定部件270和安装部件225上。安装部件225是长方体形状,具有供可动子230的局部进入的凹 部252a、形成在凹部252a周围的平面部252b、位于凹部252a长度方 向两侧的退避凹部225c、 225d、保持固定部件270的台阶部225e、沿 着该台阶部225e的侧部形成的定位肋225f。退避凹部225c、 225d是 为了避免与固定子220干扰而设置的,同时也避免与作为工具的轴状 部件260的干扰。可动子230的约一半部分进入凹部252a内,为了不 与可动子230的外周相碰,该凹部252a的直径比较大。该凹部252a 具有基准面225al,可动子230的轴方向局部4氐接该基准面225al而 定位。另外,台阶部225e作为保持固定部件270的基准面,在该台阶 部225e上,形成了若干个安装阴螺丝225el。该安装部件225的安装 阴螺丝225el,在组装固定部件270和安装部件225时使用,另外, 在载置被运送物时使用。固定部件270,形成为能组装到安装部件225上的框架状,具有 平面部270a、位于平面部270a长度方向两侧的壁部270b、 270c、形 成在平面部270a上的缺口部270d、形成在壁部270b上的用于保持轴 状部件260的保持凹部270e、形成在壁部270c上的用于保持轴状部 件260的保持凹部270f、与保持凹部270f连通的连通孔270g。在平 面部270a,形成了若干个螺丝穿过孔270al,在组装固定部件270和 安装部件260时^f吏用。在壁部270b上,在保持凹部270e的两侧,形 成了阴螺丝270b11、 270bl2,另外,在壁部270c上,在保持凹部270f 的两侧,形成了阴螺丝270cll、 270cl2,在固定轴状部件260时4吏用。该可动子粘接固定工序中,如图30所示,先把固定部件270和安 装部件260组装在一起。该组装是把安装部件225放入固定部件270 的壁部270b、 270c之间,4吏平面部270a的下面位于台阶部225e的上 面,平面部270a的侧面由安装部件225的定位肋225f定位,而不会 偏置,该定位肋225f和台阶部225e的面作为基准面。把安装螺栓278
插入固定部件270的螺丝孔270al,与安装部件225的安装阴螺丝 225el螺合,这样,安装部件225和固定部件270被紧固地固定。将压板269放在固定部件270的壁部270b上,把安装具272从压 板269的安装孔269a插入,螺合在阴螺丝270bll上,压板269松松 地安装着,能以安装具272为支点旋转。另外,将压板273放在壁部 270c上,把安装具274从压板273的安装孔273a插入,螺合在阴螺 丝270cll上,压板273松松地安装着,能以安装具274为支点旋转。接着,如图31至图34所示,把轴状部件260插入到在可动子制 造工序制造的可动子230中,在该状态下组装到固定部件270上。该 组装是把轴状部件260搭在固定部件270上,并且使可动子230的局 部从固定部件270的缺口部270d进入安装部件225的凹部252a内。 轴状部件260的端部260a,抵接在保持凹部270e上而决定其铅直方 向的位置,不与退避凹部225c接触。同样地,端部260b也抵接在保 持凹部270f上而决定其铅直方向的位置,不与退避凹部225d接触。 另外,设在轴状部件260上的定位部件262的退避面262b,不接触安 装部件225的平面部252b。接着,把安装具275松松地螺合在固定部件270的阴螺丝270bl2 上,同样地,把安装具276松松地螺合在阴螺丝270cl2上。使压板 269旋转,使缺口 269b抵接松松螺合着的安装具275,再将各安装具 272、 275拧紧。另外,使压板273旋转,使缺口 273b抵接松松螺合 着的安装具276,再将各安装具274、 276拧紧。在压板269、 273上设有螺丝孔269c、 273c,将螺栓280、 281松 松地螺合在该螺丝孔中,松松地压住轴状部件260的止挡面部260al、 260a2,防止轴状部件260的上浮。然后,把螺栓277从固定部件270的连通孔270g插入,螺合在轴 状部件260的阴螺丝260b2上。如图32及图33所示,由于螺栓277 的紧固,组装好的轴状部件260被拉拽而在轴方向移动,可动子230 的轴方向局部即带凸缘圆筒部件232的凸缘232b,抵接安装部件225 的凹部252a的基准面225al而定位。然后,把松松螺合着的螺栓280、281拧紧,这样,螺栓280、 281的前端部压在轴状部件260的止挡面 部260al、 260a2上,将其固定。这样,先把固定部件270组装在作为台座的安装部件225上,在 轴状部件260穿过可动子230的状态,载置组装到已组装好的固定部 件270上。如图33和图34所示,在线圏231b的外面231b30及凸缘 232b、 232c的外面232b30、 232c30、与安装部件225的凹部252a之 间,形成了间隙285。把粘接剂286充填到该间隙285内,其充填的 量是该粘接剂286不从安装部件225的凹部252a漏出的程度,如图 35和图36所示,把线圏231的外面231b30及凸缘232b、 232c的外 面232b30、 232c30、与安装部件225的凹部252a粘接固定。这样, 往间隙285内充填粘接剂286,把可动子230粘接在安装部件225上 后,如图37和图38所示,卸下压板269、 273。然后,卸下轴状部件 260的螺栓263,能将轴状部件260从定位部件262上拔出,卸下了螺 栓277后,从端部260a —侧抽拔轴状部件260。抽出了该轴状部件260 后,卸下螺栓278,把固定部件270从安装部件225上卸下后,如图 38所示,成为可动子230被粘接固定在安装部件225上的状态。这样,保持着轴状部件260穿过可动子230的状态,并且,在安 装部件225与由线圏231的外面231b30及凸缘232b、 232c的外面 232b30、 232c30构成的可动子230的外面之间,形成间隙285,往该 间隙285内充填粘接剂286,把可动子230安装在安装部件225上的 该制造可动子的工序、和把可动子安装在安装部件上的工序是连续的 工序,所以作业性好。另外,在巻绕线圏231时,巻绕在轴状部件260上,可以精度良 好(无偏差)地形成内径尺寸,但因巻绕线材的粗细、巻绕时的张力 等原因,外径尺寸有时产生偏差,如果以外径尺寸为基准来排列线圏 231,则轴中心不对齐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在可动子230的外面与 安装部件225之间形成间隙285,使得相互不接触,以内径尺寸为基 准,进行相对于安装部件225的定位,即使不严格管理安装部件225 的凹部252a的部件本身的精度也没关系。如果使线圏231的外径尺寸
没有偏差,以线圏外径尺寸为基准时,安装部件225的凹部252a的部 件本身的精度有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在可动子230的外面与安装部 件225之间形成了间隙285,即使不严格管理安装部件225的凹部252a 的部件本身的精度也没关系。另外,使组装好的轴状部件260在轴方向移动,使可动子230的 轴方向局部抵接安装部件225的基准面225al而定位,往间隙285内 充填粘接剂286,把可动子230粘接固定在安装部件225上,这样, 可以确保可动子230相对于安装部件225的轴方向位置精度,只需要 部件本身的精度就可以把可动子230固定在所需位置。另外,可动子230的轴方向定位,不只是在安装部件225上设置 基准面225al、抵接该基准面的方式,也可以如图39所示那样,使安 装部件225的端面225k抵接固定部件270的端面270k,柠紧螺栓277, 轴状部件260纟皮拉拽而在轴方向移动,轴状部件260的端面260b31 抵接固定部件270的保持凹部270f的端面270fll,这样,也能决定可 动子230的位置。该实施形态中,在可动子230的两侧安装定位部件 262,使可动子230不能在轴状部件260的轴方向移动。规定保持凹部 270f的端面270fll与凸缘232b之间的距离W40,使得凸缘232b与 安装部件225的面225all之间产生间隙D40,这样,可以确保可动子 230相对于安装部件225的轴方向位置精度,只需部件本身的精度就 可以把可动子230固定在所需位置。图40和图41表示可动子制造工序的另一实施形态。图40是表示 可动子的构成部件的立体图。图41是表示线圏的连接的图。图24所示的可动子制造工序中,使用的工具是轴状部件260和止 挡部件261。将若干个连接着的线圏的内径整齐排列,制成可动子230。 但本实施形态中的可动子230,如图40所示,具有沿轴方向延伸的管 状部件230a、套在管状部件230a上的若干个空心线圏230b、和配置 在至少若干个空心线圏230b之间的隔板230c。该实施形态中,在若干个空心线圏230b之间设置隔板230c,在 该若干个空心线圏230b之间设置着隔板230c的状态,套在管状部件
230a上,两端部也有隔板230c。该空心线圏230b,是将U.V.W相作 为一组,由二组构成(连接)的,根据需要也可以改变组数。管状部件230a是圆筒,其内径Dll做成为能被轴部件260插入 的大小,其材质可以是树脂,也可以是经黑色氧化铝膜处理的铝,以 确保绝缘性。该管状部件230a,如图40所示,其外径D10和长度L10 的尺寸,根据马达容量设定。另外,管状部件230a的外径D10,做成 为与空心线圏230b的内径D21密接的尺寸。管状部件230a的外径 D10与空心线圏230b的内径D21密接,可确保各空心线圏230b的内 径侧的绝缘性,而且可以将若干个空心线圏230b的内径面精度良好地 排列整齐,提高马达性能,作业性也提高。D20表示空心线圏230b 的外径。各空心线圏230b,如图41所示,在线圏生产工序中,把线材巻 绕在轴状工具290上,制成U.V.W三相。该空心线圏230b的三相 U-V*W的配线,例如是用锡焊等把U相和V相的巻绕终端和W相的 巻起始端连接,把其它端部连接在接线柱291上,然后,取下轴状工 具290。各空心线圏230b,具有线材的巻绕起始端230bl和巻绕终端 230b2,巻绕起始端230bl巻绕在内侧,巻绕终端230b2在外侧,成 为单个的空心线圏230b。该空心线圏230b,是由表面具有融接层的 铜线形成的。只用线材就可以形成空心型线圏230b,所以作业性好, 可降低成本。隔板230c是圆盘状,其材质可以是树脂,也可以是经黑色氧化铝 膜处理的铝,可以确保绝缘性。该隔板230c的内径尺寸是Dl,外径 尺寸是D2。隔板230c具有可供线材的巻绕起始端230bl穿过的线圏 退避部230cl,该退避部230cl是由缝隙或槽形成的。本实施形态的 退避部230cl,是从内径Dl—直连通到外径D2的放射状缝隙。把线 材的巻绕起始端230bl穿过退避部230cl,可以将巻绕起始端230bl 拉出,所以,可以精度良好地使空心线圏230b与隔板230c密接。本实施形态中,如图40所示,设空心线圏230b的宽度为L,隔
板230c的厚度尺寸为T,所需的线圏间距为P时,满足P-L+T的关 系,可以确保所需的线圏间距P。空心线圏230b和隔板230c,其内径侧密接地套在薄壁的管状部 件230a上,并粘接固定,构造简单。另外,把隔板230c插入在各空 心线圏230b之间,用该隔板230c保证线圏间距P的精度,并进行各 线圏间的绝缘。空心线圏230b,其线材的巻绕起始端230bl必须要拉出,将其放 入退避部230cl则可以避免重叠,可抑制隔板230c的变形,同时可以 精度良好地确保线圏间距。在把隔板230c设在若干个空心线圏230b之间的状态,套在管状 部件230a上,构成了可动子230,改变连接的空心线圏230b的数目, 可以容易地改变所得到的推力。另外,借助隔板230c,可确保各空心 线圏230b的绝缘性。本实施形态的轴型线性马达210,在把隔板230c配置在若干个空 心线圏230b之间的状态,套在沿轴方向延伸的管状部件230a上,构 成了可动子230。空心线圏230b的数目,是与轴型线性马达210的运 送力相应的数目,基本上,所需的空心线圏230b的组数,根据轴型线 性马达210的运送能力设定。本实施形态中,在轴状部件260的长度方向,将空心线圏230b 和隔板230c夹入,将空心线圏230b和隔板230c粘接,用简单的构造 形成可动子230。可动子230做成为所需的线圏间距,所以,可以抑制与磁铁224 的相位偏差。另外,由于把空心线圏230b的内径精度良好地排列整齐, 所以,可以确保与固定子220之间的间隙均等。该空心线圏230b的宽 度方向尺寸,是按照预先所需的线圏间距制作的,但是,由于线材的 原因,不能按所需的线圏间距制作空心线圏230b的宽度尺寸时,可以 采用相当于产生间隙的隔撑部件,实现所需的线圏间距。用图40和图41所示的、可动子制造工序的另一实施形态制造的 可动子230,也与图29至图39的实施形态同样地,把可动子230固
定在用于载置被运送物的安装部件225上。该另一实施形态中,也可 以把轴状部件穿过若干个连接着的线圏的内径,利用设在轴状部件上 的止挡面、和与轴状部件卡合的抵接部,在轴状部件的长度方向,夹 入各线圏并粘接固定,形成可动子230。本实施形态的轴型线性马达210,可作为放射线图像读取装置的 驱动源使用。图42表示该放射线图像读取装置的实施形态。放射线图像读取装置201的主要构成部件有光学组件205、运 送台203、轴型线性马达210、直动导引件204、线性编码器207、板 支持部206,还备有支承上述部件的基台202、和覆盖上述部件的外罩 208。另外,本实施形态中,是说明用轴型线性马达210运送光学组件 205的放射线图像读取装置1,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运送后述的辉 尽性萤光体板209。在基台202的上部,设有轴型线性马达210、运送台203、直动导 引件204、线性编码器207、光学组件205、板支持部206等。轴型线性马达210如图23所示,由杆状的固定子220和可动子 230构成。该固定子220,使相邻磁铁224相斥地、将若干个磁铁224 收纳在管状部件221的内部,用固定子保持部240保持着两端,与基 台202平行地固定着。另外,固定子220,穿过可动子230的中央。 安装在固定子220的固定子保持部240上。可动子230固定在运送台203的下面。在可动子230的内部收纳 着线圏。线圏是采用若干相、例如三相构成的线圏组,但并不限定于 此。另外,在可动子230上设有供固定子220穿过的通孔。电流流过 线圏时,可动子230受到收纳在固定子220内的磁铁224的相斥磁力, 在固定子220的轴方向移动。运送台203,支持着光学组件205,与固定在下面的可动子230 一起朝固定子220的轴方向移动。直动导引件204平行于固定子220 地配设在基台202的上面,辅助运送台203的移动。线性编码器207 由平行于固定子220地设在基台202上的标尺271、和设在运送台203 上并保持一定间隔地沿标尺271移动的头272构成。线性编码器207
计测运送台203的位置。光学组件205,备有激光照射装置(图未示)、导光板251、聚光 管252和光电变换器253。激光照射装置,在与光学组件205的移动 方向正交的方向一边进行激光扫描, 一边对辉尽性萤光体板209照射 激光。导光板251导引因激光照射装置对辉尽性萤光体板209照射激 光而激发的辉尽发光光。聚光管252把由导光板251导引的辉尽发光 光聚光。光电变换器253把由聚光管252聚集的辉尽性发光光变换为 电信号。另外,该图像读取装置中,设置了消去装置。光学组件205进行 了放射线能的读取处理后,为了将残留在辉尽性萤光体板209上的放 射线能散出,该消去装置对辉尽性萤光体板209照射消去光,将残留 的放射线能消去。板支持部206,支持着被照射X射线的辉尽性萤光体板209,使 该辉尽性萤光体板209平行于光学组件205的移动方向。在辉尽性萤 光体板209上,记录着被X射线透过的潜像,借助激光照射装置照射 的激光,发出与放射线量相应的辉尽发光光。辉尽发光光由光电变换 器253进行光电变换,可得到数字图像数据。得到的数字图像数据, 由该机构变成为放射线图像而可视化。外罩208覆盖着上述装置。在外罩208上,设有用于将辉尽性萤 光体板209取入装置内部或排出到装置外部的取入-排出口 208a。另 外,为了检查固定子220,在外罩208上设有用于取出、再插入固定 子220的固定子装卸口 208b。釆用本发明的轴型线性马达210,预先把载置被运送物用的安装 部件225即运送台203固定在可动子230上,组装到机器上时,把#皮 运送物安装在运送台203上,不必进行运送台203和可动子230的组 装,能用简单的构造、不需要调节、精度良好且容易地把可动子230 组装在机器上。另外,由于采用轴型线性马达,所以,能精度良好且容易地组装, 尤其是对像质有严格要求的放射线图像读取装置,能得到良好的图像。
权利要求
1.图像读取装置,对附设有辉尽性萤光体片的辉尽性萤光体板照射激发光,读取图像信息,其特征在于,备有光学组件、线性马达、绳索、滑轮、回转式编码器、控制机构;上述光学组件,使来自光源的激发光一边扫描一边照射上述辉尽性萤光体板,将上述辉尽性萤光体板发出的辉尽发光光聚光,进行光电变换,读取图像信息;上述线性马达,使上述光学组件移动;上述绳索,与上述光学组件一起移动;上述滑轮,通过上述绳索接受上述光学组件的移动而旋转;上述回转式编码器,检测上述滑轮的旋转速度;上述控制机构,根据上述回转式编码器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线性马达;上述绳索,相对于上述滑轮旋转轴的垂直交线,倾斜预定角度地在上述滑轮的轴上卷绕一圈以上。
2. 图像读取装置,对附设着辉尽性萤光体片的辉尽性萤光体板照 射激发光,读取图像信息,其特征在于,备有光学组件、线性马达、 绳索、滑轮、回转式编码器、控制机构;上述光学组件,使来自光源的激发光一边扫描一边照射上述辉尽 性萤光体板,将上述辉尽性安光体板发出的辉尽发光光聚光,进行光 电变换,读取图像信息;上述线性马达,使上述辉尽性萤光体板移动;上述绳索,与上述辉尽性萤光体板一起移动;上述滑轮,通过上述绳索接受上述辉尽性萤光体板的移动而旋转;上述回转式编码器,检测上述滑轮的旋转速度;上述控制机构,根据上述回转式编码器的检测结果,控制上述线 性马达;上述绳索,相对于上述滑轮旋转轴的垂直交线,倾斜预定角度地 在上述滑轮的轴上巻绕一圏以上。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上述预定角度为e时,上述绳索按下式的关系巻绕在上述滑轮的轴上,<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式中,r:绳索的半径,R:滑轮的半径。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回转式编码器的旋转轴和滑轮是一体的形状。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滑轮材质的表面硬度,大于或等于绳索材质的表面硬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提高等速性、消除图像的不稳定、可得到良好诊断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备有光学组件(1)、使光学组件(1)移动的线性马达(7)、与光学组件(1)一起移动的绳索(6)、通过绳索(6)接受光学组件(1)的移动而旋转的滑轮(52)、检测滑轮(52)的旋转速度的回转式编码器(51)、根据回转式编码器(51)的检测结果控制线性马达(7)的控制机构(100)。上述光学组件(1)使来自光源的激发光(L1)对辉尽性荧光体板(P)一边扫描一边照射,将辉尽性荧光体板(P)发出的辉尽发光光聚光,进行光电变换,读取图像信息。上述绳索(6),相对于滑轮(52)旋转轴的垂直交线,倾斜预定角度地在滑轮(52)的轴上卷绕一圈以上。
文档编号G03B42/02GK101164012SQ20068001369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7日
发明者崎野和弘, 成田孝之, 梅村昌弘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医疗印刷器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