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09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结构,供一直下式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使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电视、以及行动电话等各种电子产品上。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是液晶显示器重要组成组件之一。作为液晶显示器的光源,背光模块的发光均匀度及制造成本直接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效能与组装成本。
如图1a至图1c所示的现有技术,背光模块的构造包含灯管390、反射板100及灯管固定装置150。一般为了节省制造与组装成本,灯管390经常采用U型管设计。因此,灯管390的首尾两端可设置于反射板100的同一侧。换言之,灯管390首尾两端电连通所需的电路,仅需设置于反射板100的一侧的灯管固定装置150,即可使灯管390通电发光。
如图1b所示,U型管设计的灯管390在弯折部由于与相邻的灯管390的彼此间距加大,易导致产生暗带区域400。如此,将会使背光模块的发光均匀度下降。如图1c所示,现有技术将灯管390的弯折部藏匿于灯管固定装置150中,以避免产生暗带区域400。然而,由于灯管固定装置150后方并未设置反射板100,故此方法容易产生漏光现象。此外,由于弯折部发出的光不被使用,此一方式同时造成灯管长度及电力的浪费。以上所述背光模块的设计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结构,供直下式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使用,以具有较均匀的发光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结构,供直下式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使用,以避免背板后方发生漏光状况。
本发明的背光结构包含反射板、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以及光反射件。第一光源设置于反射板的一侧。第二光源相邻于第一光源,且与第一光源设置于反射板的同一侧。光反射件,设置于反射板上,并介于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端部间。
光反射件包含第一光反射面以及第二光反射面。第一光反射面倾斜于背光板,并朝向第一光源的一端。第二光反射面倾斜于背光板,并朝向第二光源的一端。其中,第二光反射面与第一光反射面交于棱边。棱边自背光板朝远离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方向倾斜延伸。
第一光源包含第一线型光源。第一线型光源包含冷阴极灯管。第一线型光源进一步具有第一线型光源弯折部。第一线型光源弯折部包含弯折180°。第一光反射面及第二光反射面分别为凸面。第一光反射面与第二光反射面分别为真直平面。第一光反射面与第二光反射面分别为凹面。


图1a为现有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现有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1c为另一现有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光线进行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反射件具有真直平面反射面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背光结构的反射件具有凸面反射面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背光结构具有真直灯管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00反射板150灯管固定装置151灯座310第一光源315第一线型光源弯折部
320第二光源322光线325第二线型光源弯折部390灯管400暗带区域500光反射件510第一光反射面520第二光反射面530棱边900背光结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结构。以较佳实施例而言,此背光结构供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块使用。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此背光结构也可供计算机键盘、行动电话按键、广告牌及其它需要平面光源的装置的背光模块使用。在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一彩色液晶显示装置。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液晶装置也可包含单色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外,液晶显示装置泛指使用液晶面板的显示装置,包含家用的液晶电视、个人计算机及膝上型计算机的液晶监视器、行动电话及数字相机的液晶显示屏等。
如图2a及图2b所示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的背光结构900包含反射板100、第一光源310、第二光源320及光反射件500。第一光源310设置于反射板100的一侧。第二光源320相邻于第一光源310,且与第一光源310设置于反射板100的同一侧。光反射件500,设置于反射板100上,并介于第一光源310及第二光源320的端部间。
在此较佳实施例中,反射板100为一镀金属平板。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反射板100可以为具反射光线平面的金属对象,或具有镀金属平面的非金属对象,或任何具有高反射率的非金属对象。第一光源310及第二光源320包含线型光源。线型光源较佳是包含冷阴极灯管。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光源310及第二光源320分别可以为不同形状或形式的发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光源。
如图2a所示的较佳实施例,第一线型光源310具有第一线型光源弯折部315,第二线型光源320具有第二线型光源弯折部325。第一线型光源弯折部315与第二线型光源弯折部325相邻。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线型光源弯折部315与第二线型光源弯折部325分别包含弯折180°。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线型光源弯折部315与第二线型光源弯折部325可以依使用需求而分别有不同的弯折角度。
在如图2a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光反射件500设置于相邻的第一线型光源弯折部315与第二线型光源弯折部325之间。光反射件500包含第一光反射面510及第二光反射面520。第一光反射面510及第二光反射面520倾斜于反射板100,并分别朝向第一线型光源弯折部315与第二线型光源弯折部325。其中,第一光反射面510及第二光反射面520交于棱边530。棱边530自反射板100朝远离第一光源310及第二光源320的方向倾斜延伸。当第一线型光源弯折部315与第二线型光源弯折部325所发出的光线分别行进至第一光反射面510及第二光反射面520时,会分别经由第一光反射面510及第二光反射面520反射改变行进方向。
如图3所示的光线进行路线示意图。当第二光源320所发出的光线322行进至相邻光反射件500的光反射面时,会经由反射件500的反射面反射改变行进方向而朝背对反射板100方向前进。因此,通过光反射件500的设置,可增加通过如图2b所示的暗带区域400的光线,进而提高暗带区域400的亮度。此外,由于暗带区域400的亮度提高,可无须将第一线型光源弯折部315与第二线型光源弯折部325藏匿至灯座151中。因此,可避免背板后方发生漏光状况。
在较佳实施例中,光反射件500的第一光反射面510及第二光反射面520分别为镀金属平板。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光反射件500的第一光反射面510及第二光反射面520可以分别为具有反射光线平面的金属对象,或具有镀金属平面的非金属对象,或其它具有光线高反射率的非金属对象。
在如图2a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光反射件500的第一光反射面510及第二光反射面520分别为凹面。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光反射件500的第一光反射面510及第二光反射面520可以视使用需求而有不同形状的设置。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光反射件500的第一光反射面510及第二光反射面520分别为真直平面。又如图5所示的另一实施例,光反射件500的第一光反射面510及第二光反射面520分别为凸面。通过改变510及520的曲率以及光扩散程度,得以调整反射光的角度以及其聚散光程度。
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线型光源310具有第一线型光源弯折部315,第二线型光源320具有第二线型光源弯折部325。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光源310及第二光源320不限于具有弯折部。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第一光源310及第二光源320分别为真直灯管,且分别以灯座151固定于反射板100上。其中,灯座151含有电连通所需的电路,可分别使第一光源310及第二光源320的首尾端电连通以发光。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背光结构,包含一反射板;一第一光源,设置于该反射板的一侧;一第二光源,相邻于该第一光源,且与该第一光源设置于该反射板的同一侧;以及一光反射件,设置于该反射板上并介于该第一光源及该第二光源的端部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反射件包含一第一光反射面,倾斜于该背光板并朝向该第一光源的一端;以及一第二光反射面,倾斜于该背光板并朝向该第二光源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光反射面与该第一光反射面交于一棱边,该棱边自该背光板朝远离该第一光源及该第二光源的方向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源包含一第一线型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型光源包含一冷阴极灯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型光源进一步具有一第一线型光源弯折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型光源弯折部包含弯折18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反射面及该第二光反射面分别为凸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反射面与该第二光反射面分别为真直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反射面与该第二光反射面分别为凹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反射件包括一金属对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反射件包括一具有镀金属平面的非金属对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反射件一具有光线高反射率的非金属对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结构,供一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使用。背光结构包含反射板、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以及光反射件。第一光源设置于反射板的一侧。第二光源相邻于第一光源,且与第一光源设置于反射板的同一侧。光反射件设置于反射板上并介于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端部间。光反射件包含第一光反射面以及第二光反射面。第一光反射面倾斜于背光板并朝向第一光源的一端。第二光反射面倾斜于背光板并朝向第二光源的一端。第二光反射面与第一光反射面交于棱边,棱边自背光板朝远离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的方向倾斜延伸。
文档编号G02B5/08GK101017272SQ200710000798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9日
发明者苏志杰, 周晖凯, 施锦庭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