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文档序号:272778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不 戴眼镜看三维立体显示的系统,可用于4. 商场、超市、机场、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的广告宣传;5. 房地产行业的楼盘形象展示;6. 博物馆、科技馆的立体表现;7. 民用建筑、工业设计的3D效果演示;8. 政府招商、市政工程中数字化立体城市展示;9. 3D立体游戏更逼真的表现;10. 装备模拟演示,专业训练装备的显示;11. 医疗行业CT、 B超成像的立体显示;12. 生物、化学等涉及分子结构建模设计的显示; 10.大型娱乐场所的舞台特效展示。
背景技术
全真立体显示技术系统的三维立体显示是指能显示图像深度即第三维效果, 这将像我们看真实世界一样,是立体的。现有的立体显示画面需要佩戴专门的立体眼镜才能实现,但佩戴立体眼镜一 方面会使观看者感觉不方便;另一方面由于其满足两个心理和生理景深暗示(cue)-双目视差(binocular display).和会聚(convergence),从而导致与其他景深暗示,如适应性和运动视差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将导致人体产生疲劳 和头晕,不便长期观看,更不利于一些人群,如老人、小孩观看。因此佩戴眼镜 的3D显示被称为"十分钟媒体(ten minutes media)"。不戴眼镜的立体显示称为自动3D显示(Auto Stereoscopic),也叫真3D 显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包 括显示器和凸光栅薄片,其特征在于,在显示器表面设有凸光栅薄片。所述的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光栅薄片表面的 一面为一组灯心绒状栅纹,栅纹倾斜方向从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栅纹与水平线 的倾斜角度e为55。一85 °,相邻两个栅纹的栅距a《3cm,凸光栅薄片的厚度《 3.5cm,凸光栅薄片的放大倍数《1500倍,光栅薄片可以正面或反面对着显示器 屏幕。所述的光栅的柱面透镜半径为0. 1 mm —10mm,宽度为0. lmra—30 mm。 所述的显示器为电视机、液晶显示屏、或立体图片。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算法编制为程序, 在计算机中运行程序将输入的多个画面变成输出结果,将结果显示在带光栅的显示器上,其方法为第一步.在离带有凸光栅薄片的显示器大于20厘米的距离下,与摄像物体等距 排列至少2台摄像机组成一组摄像机; 一组摄像机同时拍下一组相关画 面;多次连续拍摄形成多组相关画面;第二步.将连续的三维光栅图像,组合成一个三维光栅视频文件,或打印出来成为三维立体图片;a. 输入图片组序列的融合参数;b、 创建各类融合算子;C、设置当前使用的融合算子;d、 设置需要融合的图片个数;e、 设置帧率,影响输入图片序列和输出图片序列的识别;f、 设置输入图片的路径和文件名格式;g、 设置输出图片的路径和文件名格式;h、 取一组符合条件的图片序列;i、 将指定帧的一组图片加载到内存中;j、调用算子对应的锯齿消除函数,消除图片锯齿,对图片上每个点的HSL颜色
值,加权到周边9X9范围的区域内,使每个象素的周边象素的亮度、色度、饱和度上,都有包含当前象素的信息; k、根据输入图片的大小,计算输出结果图片的象素宽度和高度; m、分配融合结果的存放空间;n、根据融合算子中设置的融合算法,创建用于融合的映射矩阵;(1) 分配用于计算的空间;(2) 根据以下公式,通过循环,创建每个图层次象素的映射矩阵; 融合前原始图中的次象素表示方法S (图层,行,歹l」,颜色) 融合结果图中的次象素表示方法T (行,歹l」,颜色)s(0,X,Y,R)=T(3*X+2,3*Y+2,R)s(0,X,Y,G)=T(3*X+1,3*Y+2,G)s(0,X,Y,B)=T(3*X+0,3*Y+2,B)s(1,X,Y,R)=T(3*X+0,3*Y+3,R)s(1,X,Y,G)=T(3*X+2,3*Y+2,G)s(1,X,Y,B)=T(3*X+1,3*Y+2,B)s(2,X,Y,R)=T(3*X+1,3*Y+3,R)s(2,X,Y,G)=T(3*X+0,3*Y+3,G)s(2,X,Y,B)=T(3*X+2,3*Y+2,B)s(3,X,Y,R)=T(3*X+2,3*Y+3,R)s(3,X,Y,G)=T(3*X+1,3*Y+3,G)s(3,X,Y,B)=T(3*X+0,3*Y+3,B)s(4,X,Y,R)=T(3*X+0,3*Y+4,R)s(4,X,Y,G)=T(3*X+2,3*Y+3,G)s(4,X,Y,B)=T(3*X+1,3*Y+3,B)s(5,X,Y,R)=T(3*X+1,3*Y+4,R)s(5,X,Y,G)=T(3*X+0,3*Y+4,G)s(5,X,Y,B)=T(3*X+2,3*Y+3,B)s(6,X,Y,R)=T(3*X+2,3*Y+4,R)s(6,X,Y, G)=:T(3*X+1, 3*Y+4, G)s(6,X,Y, B)=:T(3*X+0, 3*Y+4, B)s(7,X,Y, R)=:T(3*X+0, 3*Y+5, R)s(7,X,Y, G)=:T(3*X+2, 3*Y+4, G)s(7,X,Y, B)=:T(3*X+1, 3*Y+4, B)s(8,X,Y, R)=:T(3*X+1, 3*Y+5, R)s(8,X,Y, G)=T(3*X+0, 3*Y+5, G)s(8,X,Y, B)=T(3*X+2, 3*Y+4, B)s(0,X,Y+l, R)=:T(3*X+5, 3*Y+1, R)s(0,X,Y+l, G)——:T(3*X+4, 3*Y+1, G)s(0,X,Y+l, B):T(3*X+3, 3*Y+1, B)s(1,X,Y+l, R):T(3*X+3, 3*Y+2, R)s(1,X,Y+l, G):T(3*X+5, 3*Y+1, G)s(1,X,Y+l, B):T(3*X+4, 3*Y+1, B)s(2,X,Y+l, R)—:T(3*X+4, 3*Y+2, R)s(2,X,Y+l, G):T(3*X+3, 3*Y+2, G)s(2,X,Y+l, B)=:T(3*X+5, 3*Y+1, B)s(3,X,Y+l, R)—:T(3*X+5, 3*Y+2, R)s(3,X,Y+l, G):T(3*X+4, 3*Y+2, G)s(3,X,Y+l, B)—:T(3*X+3, 3*Y+2, B)s(4,X,Y+l, R):T(3*X+3, 3*Y+3, R)s(4,X,Y+l, G)—:T(3*X+5, 3*Y+2, G)s(4,X,Y+l, B)=:T(3*X+4, 3*Y+2, B)s(5,X,Y+l, R):T(3*X+4, 3*Y+3, R)s(5,X,Y+l, G)=:T(3*X+3, 3*Y+3, G)s(5,X,Y+l, B):T(3*X+5, 3*Y+2, B)s(6,X,Y+l, R):T(3*X+5, 3*Y+3, R)s(6,X,Y+l, G)=:T(3*X+4, 3*Y+3, G)
S (6,X,Y+l,B)=T(3*X+3,3*Y+3,B)S (7,X,Y+l,R)=T(3*X+3,3*Y+4,R)S (7,X,Y+l,G)=T(3*X+5,3*Y+3,G)S (7,X,Y+l,B)=T(3*X+4,3*Y+3,B)S (8,X,Y+l,R)=T(3*X+4,3*Y+4,R)S (8,X,Y+l,G)=T(3*X+3,3*Y+4,G)S (8,X,Y+l,B)=T(3*X+5,3*Y+3,B)S (0,X,Y+2,R)=T(3*X+8,3*Y+0,R)S (0,X,Y+2,G)=T(3*X+7,3*Y+0,G)S (0,X,Y+2,B)=T(3*X+6,3*Y+0,B)S (1,X,Y+2,R)=T(3*X+6,3*Y+1,R)S (1,X,Y+2,G)=T(3*X+8,3*Y+0,G)S (1,X,Y+2,B)=T(3*X+7,3*Y+0,B)S (2,X,Y+2,R)=T(3*X+7,3*Y+1,R)S (2,X,Y+2,G)=T(3*X+6,3*Y+1,G)S (2,X,Y+2,B)=T(3*X+8,3*Y+0,B)S (3,X,Y+2,R)=T(3*X+8,3*Y+1,R)S (3,X,Y+2,G)=T(3*X+7,3*Y+1,G)S (3,X,Y+2,B)=T(3*X+6,3*Y+1,B)S (4,X,Y+2,R)=T(3*X+6,3*Y+2,R)S (4,X,Y+2,G)=T(3*X+8,3*Y+1,G)S (4,X,Y+2,B)=T(3*X+7,3*Y+1,B)S (5,X,Y+2,R)=T(3*X+7,3*Y+2,R)S (5,X,Y+2,G)=T(3*X+6,3*Y+2,G)S (5,X,Y+2,B)=T(3*X+8,3*Y+1,B)S (6,X,Y+2,R)=T(3*X+8,3*Y+2,R)S (6,X,Y+2,G)=T(3*X+7,3*Y+2,G)S (6,X,Y+2,B)=T(3*X+6,3*Y+2,B)
s(7,X,Y+2,R)=T(3*X+6,3*Y+3,R)s(7,X,Y+2,G)=T(3*X+8,3*Y+2,G)s(7,X,Y+2,B)=T(3*X+7,3*Y+2,B)s(8,X,Y+2,R)=T(3*X+7,3*Y+3,R)s(8,X,Y+2,G)=T (3*X+6,3*Y+3,G)s(8,X,Y+2,B)=T(3*X+8,3*Y+2,B)0、根据次象素映射矩阵,将原图上所有次象素映射到目标图像上;P、将输出图像从内存中保存到指定的目录下,按照文件命名格式,保存为指定三维光栅图像帧文件; q、如果有多组图像进行了融合,将多个连续的三维光栅图像帧文件,合成一个标准视频格式的三维光栅视频文件; 第三步.如果是单独的三维光栅图像帧,可以用一般的图片浏览软件进行显示, 或者打印出来放在光栅屏后面显示;如果是一个三维光栅视频文件,可 以使用任何支持视频格式的播放软,件,将三维光栅视频/图像文件进行 播放;第四步.观看者透过光栅屏,观看三维光栅视频或图像,两只眼睛将看到不同 的画面,产生立体视觉。本发明根据瑞士科学家W.Hess发明的灯芯絨状垂直排列显微透镜技术,利 用一组倾斜排列的凸透镜阵列,通过仅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的折射来为双眼提供不 同的透视图像,不仅可以呈现清晰的立体图像,更可以去除70%的摩尔纹,同时 观看角度也可增大到120° ,并且在x、 y方向上得到同样的分辨率。用户制作广告图像/视频时,按照水平方向同时渲染至少2个角度画面,然 后由融合软件合成1幅高清3D画面。在带光栅的显示器上显示,就可以看到3 维的图像。对于1920X1080的高清图像,3D图像观看清晰度可以达到1000线 以上,视角广,清晰点多,画面亮度无影响。本发明的优点是1.通过仅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的折射来为双眼提供不同的透视图像,不仅可以呈 现清晰的立体图像,更可以去除70%的摩尔纹,同时观看角度也可增大到120 度,并且在x、 y方向上得到同样的分辨率。2. 增加了显示器的亮度,使图像更加清晰。3. 由于摩尔干涉效应,图像的分辨率比实际的分辨率看起来高了很多。


图1为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凸光栅薄片结构示意图;图3为凸光栅薄片的俯视图;图4为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实现方法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以24寸液晶显示器为例如图1所示,为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结构示意图, 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器1和凸光栅薄片2,其特征在于,在显示器l表面设有凸 光栅薄片2。如图2、 3所示,为凸光栅薄片2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凸光栅薄片2表面的 一面为一组灯心绒状栅纹3,栅纹3倾斜方向从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栅纹3与 水平线的倾斜角度e为71.55。,相邻两个栅纹3的栅距a为0. 81mm,凸光栅薄 片2的厚度0.4cm,凸光栅薄片2的放大倍数为750倍,光栅薄片2可以正面对 着显示器1屏幕。所述的光栅2的柱面透镜半径为1. 3 mra。如图4所示,为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实现方法程序流程图,将算法采 用C语言编制程序,在计算机中运行程序将输入的多个画面变成输出结果,将结 果显示在邻有凸光栅薄片2的液晶显示器1上,其方法为 第一步.在离带有凸光栅薄片2的液晶显示器1 一米的距离下,与摄像物体等距 排列9台摄像机组成一组摄像机,每次一组摄像机拍下9幅640x400 的画面,然后九幅图像按排列方式处理成一幅1920x1200的三维光栅图 像;
第二步.将连续拍摄生成的400个三维光栅图像,组合成一个三维光栅视频文 件;为了让一个象素点的颜色在通过光栅后能够得到重现,必须对象素点的各颜 色分量重新排列, 一个象素点的颜色分量,本文中称为次象素。 融合前原始图中的元素表示方法-1象素S (图层,行,歹J) 2次象素Sl (图层,行,列,颜色) 融合结果图中的元素表示方法 1象素T (行,列) 2次象素Tl (行,歹lj,颜色) 融合算法设计融合后的图像中,每个斜向矩形的三个次象素通过光栅后将组合成一个象 素,九个连续镜头的原图中,每个原图的三行一列的象素矩阵, 一共九个象素矩 阵形成一个单元,映射到目标图像上形成一个九行六列的象素矩阵。a. 输入图片组序列的融合参数;(1) 输入"输入图片存放路径";(2) 输入"输入图片文件名格式";(3) 输入"融合结果输入路径";(4) 输入"输出图片文件名格式";b、 创建各类融合算子;(1) 设置融合算子的输入图层数;(2) 设置融合算子的每个输入图层的象素大小;(3) 设置融合算子融合生成的结果象素矩阵大小;(4) 设置融合算子的输入输出矩阵的原点偏移量;(5) 设置融合算子每象素的颜色数;(6) 设置融合算子融合后为空区域的颜色;(7) 设置融合算子的颜色数据项数组;(8) 设置融合算子的锯齿消除函数;(9)设置融合算子的融合函数; C、设置当前使用的融合算子;d、 设置需要融合的图片个数;e、 设置帧率,影响输入图片序列和输出图片序列的识别;f、 设置输入图片的路径和文件名格式;g、 设置输出图片的路径和文件名格式;h、 取一组符合条件的图片序列;i、 将指定帧的一组图片加载到内存中;j、调用算子对应的锯齿消除函数,消除图片锯齿,对图片上每个点的HSL颜色 值,加权到周边9X9范围的区域内,使每个象素的周边象素的亮度、色度、 饱和度上,都有包含当前象素的信息;k、根据输入图片的大小,计算输出结果图片的象素宽度和高度;m、分配融合结果的存放空间;n、根据融合算子中设置的融合算法,创建用于融合的映射矩阵;(1) 分配用于计算的空间;(2) 根据以下公式,通过循环,创建每个图层次象素的映射矩阵 融合前原始图中的次象素表示方法S (图层,行,列,颜色) 融合结果图中的次象素表示方法T (行,歹l」,颜色)s(0,X,Y,R)=T(3*X+2,3*Y+2,R)s(0,X,Y,G)=T(3*X+1,3*Y+2,G)s(0,X,Y,B)=T(3*X+0,3*Y+2,B)s(1,X,Y,R)=T(3*X+0,3*Y+3,R)s(1,X,Y,G)=T(3*X+2,3*Y+2,G)s(1,X,Y,B)=T(3*X+1,3*Y+2,B)s(2,X,Y,R)=T(3*X+1,3*Y+3,R)s(2,X,Y,G)=T(3*X+0,3*Y+3,G)s(2,X,Y,B)=T(3*X+2,3*Y+2,B)s(3,X,Y,R)=T(3*X+2,3*Y+3,R)s(3,X,Y, G):T(3*X+1,3*Y+3, G)s(3,X,Y, B):T(3*X+0,3*Y+3, B)s(4,X,Y, R):T(3*X+0,3*Y+4, R)s(4,X,Y, G):T(3*X+2,3*Y+3, G)s(4,X,Y, B):T(3*X+1,3*Y+3, B)s(5,X,Y, R):T(3*X+1,3*Y+4, R)s(5,X,Y, G):T(3*X+0,3*Y+4, G)s(5,X,Y, B):T(3*X+2,3*Y+3, B)s(6,X,Y, R):T(3*X+2,3*Y+4, R)s(6,X,Y, G):T(3*X+1,3*Y+4, G)s(6,X,Y, B):T(3*X+0,3*Y+4, B)s(7,X,Y, R):T(3*X+0,3*Y+5, R)s(7,X,Y, G):T(3*X+2,3*Y+4, G)s(7,X,Y, B)—:T(3*X+1,3*Y+4, B)s(8,X,Y, R):T(3*X+1,3*Y+5, R)s(8,X,Y, G):T(3*X+0,3*Y+5, G)s(8,X,Y, B)=:T(3*X+2,3*Y+4, B)s(0,X,Y+l,R)=:T (3*X+5,3*Y+1, R)s(0,X,Y+l,'G)—:T (3*X+4,3*Y+1, G)s(0,X,Y+l,B):T (3*X+3,3*Y+1, B)s(1,X,Y+l,R):T (3*X+3,3*Y+2, R)s(1,X,Y+l,'G)二二:T (3*X+5,3*Y+1, G)s(1,X,Y+1,B):T (3*X+4,3*Y+1, B)s(2,X,Y+l,R)=:T (3*X+4,3*Y+2, R)s(2,X,Y+l,G):T (3*X+3,3*Y+2, G)s(2,X,Y+l,B)=:T (3*X+5,3*Y+1, B)s(3,X,Y+l,R):T (3*X+5',3*Y+2, R)s(3,X,Y+l,G)=:T (3*X+4,3*Y+2, G)s(3,X,Y+l,B)二T(3*X+3,3*Y+2,B)s(4,X,Y+l,R)=T(3*X+3,3*Y+3,R)s(4,X,Y+l,G)=T(3*X+5,3*Y+2,G)s(4,X,Y+l,B)=T(3*X+4,3*Y+2,B)s(5,X,Y+l,R)=T(3*X+4,3*Y+3,R)s(5,X,Y+l,G)=T(3*X+3,3*Y+3,G)s(5,X,Y+l,B)=T(3*X+5,3*Y+2,B)s(6,X,Y+l,R)=T(3*X+5,3*Y+3,R)s(6,X,Y+l,G)=T(3*X+4,3*Y+3,G)s(6,X,Y+l,B)=T(3*X+3,3*Y+3,B)s(7,X,Y+l,R)=T(3*X+3,3*Y+4,R)s(7,X,Y+l,G)=T(3*X+5,3*Y+3,G)S (7,X,Y+l,B)=T(3*X+4,3*Y+3,B)s(8,X,Y+l,R)=T(3*X+4,3*Y+4,R)s(8,X,Y+l,G)=T(3*X+3,3*Y+4,G)s(8,X,Y+1,B)=T(3*X+5,3*Y+3,B)s(0,X,Y+2,R)=T(3*X+8,3*Y+0,R)s(0,X,Y+2,G)=T(3*X+7,3*Y+0,G)s(0,X,Y+2,B)=T(3*X+6,3*Y+0,B)s(1,X,Y+2,R)=T(3*X+6,3*Y+1,R)s(1,X,Y+2,G)=T(3*X+8,3*Y+0,G)s(1,X,Y+2,B)=T(3*X+7,3*Y+0,B)s(2,X,Y+2,R)=T(3*X+7,3*Y+1,R)s(2,X,Y+2,G)=T(3*X+6,3*Y+1,G)s(2,X,Y+2,B)=T(3*X+8,3*Y+0,B)s(3,X,Y+2,R)=T(3*X+8,3*Y+1,R)s(3,X,Y+2,G)=T(3*X+7,3*Y+1,G)s(3,X,Y+2,B)=T(3*X+6,3*Y+1,B) s(4,X,Y+2,R)=T(3*X+6,3*Y+2,R)s(4,X,Y+2,G)=T(3*X+8,3*Y+1,G)s(4,X,Y+2,B)=T(3*X+7,3*Y+1,B)s(5,X,Y+2,R)=T(3*X+7,3*Y+2,R)s(5,X,Y+2,G)二T(3*X+6,3*Y+2,G)s(5,X,Y+2,B)=T(3*X+8,3*Y+1,B)s(6,X,Y+2,R)=T(3*X+8,3氺Y+2,R)s(6,X,Y+2,G)=T(3*X+7,3*Y+2,G)s(6,X,Y+2,B)=T(3*X+6,3*Y+2,B)s(7,X,Y+2,R)=T(3*X+6,3*Y+3,R)s(7,X,Y+2,G)=T(3*X+8,3*Y+2,G)s(7,X,Y+2,B)=T(3*X+7,3*Y+2,B)s(8,X,Y+2,R)=T(3*X+7,3*Y+3,R)s(8,X,Y+2,G)=T(3*X+6,3*Y+3,G)s(8,X,Y+2,B)=T(3*X+8,3*Y+2,B)o、根据次象素映射矩阵,将原图上所有次象素映射到目标图像上;(1) 计算输出图像的大小;(2) 分配输出图像需要的空间;(3) 根据次象素映射矩阵,将原图上所有次象素映射到输出图像上;p、将输出图像从内存中保存到指定的目录下,按照文件命名格式,保存为指定三维光栅图像帧文件; q、如果有多组图像进行了融合,将多个连续的三维光栅图像帧文件,合成一个标准视频格式的三维光栅视频文件; 第三步.如果是单独的三维光栅图像帧,可以用一般的图片浏览软件进行显示, 或者打印出来放在光栅屏后面显示;如果是一个三维光栅视频文件,可 以使用任何支持视频格式的播放软件,将三维光栅视频/图像文件进行 播放;第四步.观看者透过光栅屏,观看三维光栅视频或图像,两只眼睛将看到不同 的画面,产生立体视觉。 实施例2以显示器1为52寸立体图片为例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包括立体图片和凸光栅薄片2,其特征在于, 在立体图片表面设有凸光栅薄片2。所述的凸光栅薄片2表面的一面为一组灯心绒状栅纹3,栅纹3倾斜方向从 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栅纹3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P为71. 55° ,相邻两个栅纹3 的栅距a为1. 6mm,凸光栅薄片2的厚度0. 8cm,凸光栅薄片2的放大倍数为750 倍,光栅薄片2可以反面对着立体图片。所述的光栅2的柱面透镜半径为2. 6 mm。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实现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器(1)和凸光栅薄片(2),其特征在于,在显示器(1)表面设有凸光栅薄片(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 光栅薄片(2)表面的一面为一组灯心绒状栅纹(3),栅纹(3)倾斜方向从 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栅纹(3)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e为55。一85 °,相邻 两个栅纹(3)的栅距a《3cm,凸光栅薄片(2)的厚度《3.5cm,凸光栅薄 片(2)的放大倍数《1500倍,光栅薄片(2)可以正面或反面对着显示器(1) 屏幕。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栅 纹(3)所述的光栅的柱面透镜半径为0. 1 mra —10mm,栅距为0. lmm—30画。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 示器(1)为电视机、液晶显示屏、或立体图片。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C语言编制程序,运行在计算机中处理图像,其方法为第一步.在离带有凸光栅薄片(2)的显示器(1)大于20厘米的距离下,与摄 像物体等距排列至少2台摄像机组成一组摄像机; 一组摄像机同时拍下 一组相关画面;多次连续拍摄形成多组相关画面;第二步.将连续的三维光栅图像,组合成一个三维光栅视频文件,或打印出来成为三维立体图片;a、 输入图片组序列的融合参数;b、 创建各类融合算子;c、 设置当前使用的融合算子;d、 设置需要融合的图片个数;e、 设置帧率,影响输入图片序列和输出图片序列的识别;f、 设置输入图片的路径和文件名格式;g、 设置输出图片的路径和文件名格式; h、 取一组符合条件的图片序列;i、 将指定帧的一组图片加载到内存中;j、调用算子对应的锯齿消除函数,消除图片锯齿,对图片上每个点的HSL颜色 值,加权到周边9X9范围的区域内,使每个象素的周边象素的亮度、色度、 饱和度上,都有包含当前象素的信息;k、根据输入图片的大小,计算输出结果图片的象素宽度和高度;m、分配融合结果的存放空间;n、根据融合算子中设置的融合算法,创建用于融合的映射矩阵;(1) 分配用于计算的空间;(2) 根据以下公式,通过循环,创建每个图层次象素的映射矩阵 融合前原始图中的次象素表示方法S (图层,行,歹U,颜色) 融合结果图中的次象素表示方法T (行,歹lj,颜色)s(0,X,Y,R)=T(3*X+2,3*Y+2,R)s(0,X,Y,G)=T(3*X+1,3*Y+2,G)s(0,X,Y,B)=T(3*X+0,3*Y+2,B)s(1,X,Y,R)=T(3*X+0,3*Y+3,R)s(1,X,Y,G)=T(3*X+2,3*Y+2,G)s(1,X,Y,B)=T(3*X+1,3*Y+2,B)s(2,X,Y,R)=T(3*X+1,3*Y+3,R)s(2,X,Y,G)=T(3*X+0,3*Y+3,G)s(2,X,Y,B)=T(3*X+2,3*Y+2,B)s(3,X,Y,R)=T(3*X+2,3*Y+3,R)s(3,X,Y,G)=T(3*X+1,3*Y+3,G)s(3,X,Y,B)=T(3*X+0,3*Y+3,B)s(4,X,Y,R)=T(3*X+0,3*Y+4,R)s(4,X,Y,G)=T(3*X+2,3*Y+3,G)s(4,X,Y,B)=T(3*X+1,3*Y+3,B)s(5,X,Y,R)=T(3*X+1,3*Y+4,R)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o、根据次象素映射矩阵,将原图上所有次象素映射到目标图像上;p、将输出图像从内存中保存到指定的目录下,按照文件命名格式,保存为指定三维光栅图像帧文件; q、如果有多组图像进行了融合,将多个连续的三维光栅图像帧文件,合成一个标准视频格式的三维光栅视频文件; 第三步.如果是单独的三维光栅图像帧,:可以用一般的图片浏览软件进行显示, 或者打印出来放在光栅屏后面显示;如果是一个三维光栅视频文件, 可以使用任何支持视频格式的播放软件,将三维光栅视频/图像文件进 行播放;第四步.观看者透过光栅屏,观看三维光栅视频或图像,两只眼睛将看到不同 的画面,产生立体视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裸眼可视立体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显示器表面设有凸光栅薄片。本发明利用一组倾斜排列的凸透镜阵列,通过仅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的折射来为双眼提供不同的透视图像,不仅可以呈现清晰的立体图像,更可以去除70%的摩尔纹,同时观看角度也可增大到120°,并且在x、y方向上得到同样的分辨率。本发明的优点是不带眼镜可以看到3维的图像,3D图像观看清晰度达到1000线以上,视角广,清晰点多,画面亮度无影响。
文档编号G02B27/22GK101149486SQ20071004819
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4日
发明者刘树新 申请人:上海炫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