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71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焦透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透镜,其适合用于具有摄像功能的小型设备,尤其,数字静态照相机、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及个人数字助理等。
背景技术
最近,在数字静态照相机等的摄像装置中,随着CCD(Charge CoupledDevice)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的小型化的发展,对于装置整体,也要求进一步的小型化。与此相伴,摄像用透镜,尤其,对于变焦透镜要求基于缩短全长等的薄型化。以往,用于数字静态照相机等的变焦透镜中,对于变倍比为3倍左右者,由3组构成的变焦透镜,有利于全长度的缩短化,并广泛地被使用(参照专利文献1)。该构成的变焦透镜,各组都成为可动,即使在使用时需要某种程度的长度,而在不使用时将各组的间隔极为缩小,由此实现薄型化。但是,最近,在数字静态照相机等中,对于掉落等的冲激要求很强的耐久性,上述3组构成之变焦透镜的结构中,由于在使用时支持移动透镜组的镜筒从摄像装置本体脱离,因此,在加强耐久性方面有所限界。
在此,作为兼顾薄型化和很强的耐久性之构成,有通过以正、负、正、正的4组构成,在第1透镜组内配置直角棱镜,在中途将光路曲折为约90°的弯曲光学系统,从而缩短光学系统的厚度方向之长度(参照专利文献2~4)。在该构成中,由于在变倍时及聚焦时第1透镜组为固定,因此,能够形成为将镜筒整体收容于摄像装置本体内的结构,比上述的3组构成之变焦透镜,可以更加强耐久性。
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平10-293253号公报专利文献2专利公开平08-248318号公报专利文献3专利公开2000-131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4专利公开2003-202500号公报然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变焦透镜,尽管变焦比很大,F值也很明亮,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即第1透镜组很大,并且整体透镜镜片数也很多,不适合于薄型化。而且,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变焦透镜存在如下问题即尽管透镜镜片数很少,在广角端上的视角很大,但是,第1透镜组很大,并且因直角棱镜的折射能力很低而难以产生全反射,因此,在直角棱镜的反射面上需要反射镀膜,为此,降低了全系统上的透过率,另外,成本也变高。并且,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变焦透镜有各式各样的实施例,其中也有透镜镜片数很少的紧凑的例子,但其对于直角棱镜采用高折射率、高分散的材质,存在所谓降低可视光短波长侧的透过率之问题。即,在专利文献4,作为实施例,采用对于d线的折射率高于1.8,且阿贝数小于30的材质的直角棱镜,但是,如此的高折射率、高分散且透过率充分高的材质,实际上不存在也并不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此问题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焦透镜,其能够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并且尽管为薄型但在安装于摄像装置时可以拥有很强的耐久性,且不会由直角棱镜损失透过率,并可以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从物体侧依序具备,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2透镜组、调整光量的光阑、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3透镜组、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4透镜组,第1透镜组及第3透镜组为常时固定,在变倍时第2透镜组在光轴上移动,在变倍时及聚焦时,第4透镜组,在光轴上移动。第1透镜组,从物体侧依序由,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1透镜、具有将光路约90°曲折内部反射面的直角棱镜、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2透镜、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3透镜构成,且构成为满足以下的条件,式中,NP表示第1透镜组内的直角棱镜相对于d线的折射能力,νP表示第1透镜组内的直角棱镜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D2-6表示从第1透镜组内的第1透镜的像侧面到第2透镜的物体侧面的光轴上的距离,fW表示在于广角端上的全系统的焦距。
1.71<NP<1.80……(1)
νP>30……(2)1.4<D2-6/fW<1.9……(3)根据本发明的变焦透镜,通过配置于第1透镜组内的直角棱镜,光路构成为约90°曲折的弯曲光学系统,从而,能够在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同时,控制光学系统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并在组装于摄像装置时容易实现薄型化。而且,通过第1透镜组时常被固定,可以成为将镜筒整体收容于摄像装置本体内的结构,可以加强组装于摄像装置时的耐久性。并且,关于直角棱镜通过满足适合的条件,能够谋求材质的最适合化,并能够抑制直角棱镜中的透过率的降低,也容易稳定地抑制成本。
更且,按照所要求的规格等,通过采用满足以下的最佳条件,能够将光学性能更良好。
根据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优选为,第1透镜组内的直角棱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中,τ10P表示在于第1透镜组内的在直角棱镜之厚度10mm时的波长400nm的内部透过率。
τ10P>0.87……(4)并且,优选为,第1透镜组内的第2透镜及第3透镜构成为满足以下的条件。式中,f12表示第1透镜组内的第2透镜之焦距,f13表示第1透镜组内的第3透镜之焦距。
1.4<f12/f13<3.2……(5)而且,优选为,第1透镜组内的各透镜构成为满足以下的条件。式中,υ23A表示第1透镜组内的第2透镜和第3透镜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的平均值,υ1表示第1透镜组内的第1透镜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25<υ23A-υ1<36……(6)并且,优选为第3透镜组由将至少一面作为非球面的一片塑料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变焦透镜,作为将直角棱镜配置于第1透镜组内的弯曲光学系统的构成,以便控制光学系统的厚度方向之长度,因此,在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同时,容易薄型化。而且,以便时常固定第1透镜组,因此,能够成为将镜筒整体收容于透镜装置本体内的结构,并可以加强组装于透镜装置时的耐久性。并且,关于直角棱镜,通过满足合适的条件而谋求材质的最适合化,因此,易于抑制直角棱镜上的透过率的降低,也容易将成本控制为廉价。由此,能够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并且尽管为薄型但在安装于摄像装置时也能够拥有很强的耐久性,且不会由直角棱镜对透过率有所损坏,并可以降低成本。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第1构成例的图,是与实施例1相对应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第2构成例的图,是与实施例2相对应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第3构成例的图,是与实施例3相对应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数据的图,(A)表示基本的透镜数据,(B)表示与非球面相关的透镜数据。
图5表示与实施例1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非球面相干的数据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数据的图,(A)表示基本的透镜数据,(B)表示与非球面相关的透镜数据。
图7表示与实施例2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非球面相干的数据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数据的图,(A)表示基本的透镜数据,(B)表示与非球面相关的透镜数据。
图9表示与实施例3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非球面相干的数据的图。
图10是对于各实施例汇总表示与条件式相关的值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1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D)表示倍率色像差。
图12是表示实施例1涉及的变焦透镜的望远端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D)表示倍率色像差。
图13是表示实施例2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D)表示倍率色像差。
图14是表示实施例2涉及的变焦透镜的望远端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D)表示倍率色像差。
图15是表示实施例3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D)表示倍率色像差。
图16是表示实施例3涉及的变焦透镜的望远端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D)表示倍率色像差。
图中GC-光学构件,GR1-第1透镜组,GR2-第2透镜组,GR3-第3透镜组,GR4-第4透镜组,LP-直角棱镜,St-光阑,Ri-从物体侧起第i号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i-从物体侧起第i号透镜面和第i+1号透镜面的面间隔,Z1-光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
图1表示,关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之第1构成例。该构成例对应于后述的第1数值实施例(图4(A)、图4(B)及图5)的透镜构成。图2表示,第2构成例,对应于后述的第2数值实施例(图6(A)、图6(B)及图7)的透镜构成。图3表示,第3构成例,对应于后述的第3数值实施例(图8(A)、图8(B)及图9)的透镜构成。在图1~图3中,其中符号Ri表示,将最靠近物体侧的构成元件面为第1个,并以随着朝向像侧(成像侧)顺次增加的方式而附加符号的第i个面之曲率半径。符号Di表示,在第i个面与第i+1个面的光轴Z1上的面间隔。符号Di,表示第i号面和第i+1号面的曲率半径。符号Di,表示第i号面和第i+1号面的光轴Z1上的面间隔。另外,对于各构成例基本的构成均相同,因此在以下中将图1所示的第1构成例作为基本而说明。
该变焦透镜是,搭载于具有摄像功能的小型设备,例如数字静态照相机、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及PDA等所使用。该变焦透镜沿着光轴Z1从物体侧依序具备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1透镜组GR1、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2透镜组GR2、调整光量的光圈St、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3透镜组GR3、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4透镜组GR4。
在该变焦透镜的成像面(摄像面)上,例如,配置有未图示的摄像元件。在第4透镜组GR4与摄像面之间,与安装透镜的相机侧的构成相对应地,配置有各式各样的光学构件GC。作为光学构件GC,例如,配置有摄像面保护用的玻璃罩或各种光学过滤器等的平板状构件。
该变焦透镜中,第1透镜组GR1和第3透镜组GR3,时常为固定,并形成为,在变倍时第2透镜组GR2在光轴Z1上移动,且在变倍及聚焦时,第4透镜组GR4在光轴Z1上移动。第2透镜组GR2,主要担负变倍作用,第4透镜组GR4,担负随着变倍的像面变动的校正作用。根据使第2透镜组GR2与第4透镜组GR4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倍,而描绘出在图上用实线表示的轨迹。另外,在图1~图3中,W表示在广角端上的透镜位置,T表示在望远端上的透镜位置。
第1透镜组GR1,由从物体侧依序由,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1透镜L11、将光路略90°曲折为具有内部反射面的直角棱镜LP、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2透镜L12、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3透镜L13构成。第1透镜L11,例如,形成为将凹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状或平凹形状。第2透镜L12,例如,形成为平凸形状,第3透镜L13,例如形成为两凸形状。对于第1透镜组GR1,为了寻求载置于摄像装置时的薄型化,而优选为充分地谋求小型化。为此,例如提高直角棱镜LP之前的第1透镜L11的折射率,优选为,例如使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大于1.8或1.9。由此,可以将第1透镜L11的透镜直径及透镜厚度缩小,并且不会拥有过大的曲率,以便能够形成为整体比较紧凑(smart)的形状。而且,可以谋求直角棱镜LP的小型化。关于直角棱镜LP,优选为,通过后述的条件式谋求材质的最适合化。
第2透镜组GR2,例如从物体侧依序,由两凹形状的负透镜L21和具有负折射能力的胶合透镜所构成。胶合透镜,例如,从物体侧依序,由两凹形状的负透镜L22和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L23所构成。
第3透镜组GR3,例如,由一枚透镜L31所构成。透镜L31,优选为,由将至少一面为非球面的塑料透镜所构成。由此,能够在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
第4透镜组GR4,例如,从物体侧依序,由以2个透镜L41、L42制成的胶合透镜和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L43构成。
该变焦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3)。NP表示直角棱镜LP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νP表示直角棱镜LP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D2-6表示从第1透镜组GR1内的第1透镜L11的像侧面到第2透镜L12的物体侧面的光轴Z1上的距离,fW表示在广角端上的全系统的焦距。
1.71<NP<1.80……(1)νP>30……(2)1.4<D2-6/fW<1.9……(3)优选为,直角棱镜LP满足以下的条件。式中,τ10P表示在直角棱镜的厚度10mm时的波长400nm的内部透过率。
τ10P>0.87……(4)并且,第1透镜组GR1内的第2透镜L12及第3透镜L13构成为满足以下的条件为理想。式中,f12表示第2透镜L12的焦距,f13表示第3透镜L13的焦距。
1.4<f12/f13<3.2……(5)而且,第1透镜组GR1的各透镜构成为满足以下的条件为理想。式中,υ23A表示第1透镜组GR1内的第2透镜L12和第3透镜L13相对于d线之阿贝数的平均值,υ1表示第1透镜组GR1内的第1透镜L11相对于d线之阿贝数。
25<υ23A-υ1<36……(6)接着,说明如上述所构成的变焦透镜之作用及效果。
在该变焦透镜,入射至第1透镜组GR1的物体光,通过直角棱镜LP的内部反射面朝向第2透镜组GR2侧曲折约90°,从而,在相对于第1透镜组GR1的入射面直角配置的未图示之摄像元件上成像。
通过构成为如此的弯折光学系统,可以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同时,控制光学系统的厚度方向之长度,并可以达成组装于摄像装置时的薄型化。而且,由于第1透镜组GR1时常为固定,因此,能够形成为将镜筒整体收容于摄像装置本体内的构造,可以加强组装于摄像装置时的耐久性。
在此,作为拥有将光路约90°曲折的反射作用的器件,也可以考虑反射镜或表面反射棱镜等,但比之于使用该些,使用具有内部反射面的直角棱镜(内部反射棱镜)LP,可以实现更加紧凑化的光学上均等的构成。这时,使用直角棱镜LP时,光线通过具有比空气高的折射率之介质中,因此,缩短了几何长度,并能够较长地确保做了空气换算后的光路长度(折射率和几何学之长度的乘积)。
并且,在该变焦透镜中,关于直角棱镜LP满足适合的条件,从而能够谋求材质的最适合化,并能够抑制直角棱镜LP中的透过率的降低,同时,也容易将成本控制为廉价。条件式(1)是为用于规定直角棱镜LP的适当的折射率NP的条件式。若超出条件式(1)的下限,则对于紧凑化的贡献减少。因此并不优选。而且,在广角端,其中离开主光线的直角棱镜LP内的光轴Z1的倾斜角变大,而接近全反射条件的临界角,光量损失增加。另一方面,若超出条件式(1)的上限,则高成本的材质变多,因此并不优选。条件式(2)是为规定直角棱镜LP之适当的阿贝数νP的条件式。若超出条件式(2)的下限,则成为可见光短波长侧的透过率容易降低的材质,因此并不优选。条件式(4)更具体地表示条件式(2)的作用,即为了规定直角棱镜LP之适当的内部透过率。若超出条件式(4)的下限,则可视光线短波长侧的透过率降低,因此并不优选。
条件式(3),是对为了在第1透镜组GR1内将直角棱镜LP插入于第1透镜L11与第2透镜L12之间的适当的空间进行规定的式子。若超出条件式(3)的下限,第1透镜L11与第2透镜L12之间的空间则变得过小,因此,不能插入直角棱镜LP,或者,第1透镜L11会在位置上与第2透镜L12或第3透镜L13发生冲突,因此,无法物理配置透镜。另一方面,若高于条件式(3)的上限,第1透镜L11与第2透镜L12之间的空间则变得过大,而丧失紧凑性,因此,不太理想。
条件式(5),对第1透镜组GR1内的第2透镜L12与第3透镜L13的折射能力之比的适当关系进行规定。在该变焦透镜中,在第1透镜组GR1内,将第2透镜L12与第3透镜L13这2个正透镜配置在直角棱镜LP的后侧,由此使正折射能力适当地分散,从而控制畸变像差的恶化等。若超出条件式(5)的下限,则在第1透镜组GR1内的第2透镜L12的折射率变得过大,从而,第1透镜组GR1内的第1透镜L11的折射率也变大,难以校正广角端的畸变像差。另一方面,若超过条件式(5)的上限,第1透镜组GR1内的第2透镜L12的折射能力变得过小,而丧失了旨在维持光学性能而将折射能力分散于第2透镜L12与第3透镜L13上的优点,因此并不优选。
条件式(6)是为了均匀地校正发生在第1透镜组GR1的色像差的条件式。若超出条件式(6)的下限,则发生在第1透镜组GR1的色像差的校正不足,因此,广角端的倍率色像差或望远端的轴上色像差变坏。另一方面,若超过条件式(6)的上限,发生在第1透镜组GR1的色像差则被过度校正,因此,广角端上的倍率色像差或望远端的轴上色像差同样变坏,因此并不优选。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通过在第1透镜组GR1内配置将光路曲折为约90°的直角棱镜LP,作为弯曲光学系统的构成,并适当地设定各组的构成,能够维持良好的光学性能,并且尽管为薄型但在组装于摄像装置时也拥有很强的耐久性,且不会因直角棱镜损失透过率,并可以降低成本。
实施例接着,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之具体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综合说明第1~第3的数值实施例。
图4(A)、图4(B)及图5表示,与图1所表示的变焦透镜构成相对应的具体的透镜数据。尤其,在图4(A)中表示其基本透镜数据,且图4(B)及图5表示其他的数据。在图4(A)所示的透镜数据中的面编号Si的栏示出了,对于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将最靠近物体侧的构成元件的面作为第1个,并按照沿着朝向像侧依次增加的方式附加符号的第i个面(i=1~24)的面编号。在曲率半径Ri的栏,示出了对应于图1中附加的符号Ri,从物体侧数第i个面之曲率半径的值(mm)。对于面间隔Di的栏也表示,从物体侧数第i个面Si与第i+1个面Si+1的光轴上的间隔(mm)。在Ndj一栏示出了,从物体侧数第j个(j=1~13)光学元件相对于d线(587.6nm)的折射率的值。在νdj一栏示出了,从物体侧数第j个光学元件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的值。图4(A)还表示,作为诸数据,广角端及望远端中的全系统的近轴焦距f(mm)、F号码(FNO.)以及视角2ω(ω半视角)值。
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由于第2透镜组GR2及第4透镜组GR4随着变倍在光轴上移动,因此,这些各组前后的面间隔D9、D14、D17、D22的值是可变。图4(B)表示,作为该些面间隔D9、D14、D17、D22变倍时的数据,示出了广角端及望远端的值。
在于图4(A)的透镜数据中,付在面编号的左侧之记号「*」表示该透镜面为非球面形状。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中,第1透镜组GR1内的第3透镜L13的两面S8、S9,和3透镜组GR3的透镜L31的两面S16、S17,以及第4透镜组GR4内的透镜L43的两面S21、S22都形成为非球面形状。在图4(A)的基本透镜数据中,作为这些非球面的曲率半径,示出了光轴附近的曲率半径数值。
在图4(B)上表示,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中的非球面数据。在作为非球面数据表示的数值中,记号“E”表示其接下来的数值为基于10的“幂指数”,并表示将由以10为底的指数函数表示的数值乘以“E”前面的数值。例如,若为「1.0E-02」的话,则表示「1.0×10-2」。
作为实施例1所涉及的变焦透镜之非球面数据,记上由以下的式(A)所示之非球面形状的式中的各系数An、K的值。更具体而言,Z表示从位于距离光轴h高度的非球面上的点向非球面顶点的切平面(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的所引的垂线之长度(mm)。
Z=C·h2/{1+(1-K·C2·h2)1/2}+∑An·hn………(A)(n=大于3的整数)此处,Z非球面的深度(mm)h从光轴到透镜的距离(高度)(mm)K离心率C近轴曲率=1/R(R近轴曲率半径)An第n次的非球面系数在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中,第1透镜组GR1内的第3透镜L31的两面S8、S9和第4透镜组GR4内的透镜L43的两面S21、S22,作为非球面系数An,通过有效使用A3~A12为止的次数所表示。第3透镜组GR3的透镜L31的两面S16、S17,作为非球面系数An,只有效使用偶数次系数A4、A6、A8、A10所表示。
与以上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同样,将与图2所表示的变焦透镜结构相对应的具体的透镜数据作为实施例2,在图6(A)、图6(B)及图7示出。并且,同样,将与图3所表示的变焦透镜结构相对应的具体的透镜数据作为实施例3,表示在图8(A)、图8(B)及图9中。
另外,在实施例1中,第1透镜组GR1内的第3透镜L13的两面成为了非球面,但在实施例2及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中,第3透镜L13的两面成为球面。在实施例2及实施例3中,第3透镜组GR3的透镜L31和第4透镜组GR4内的透镜L43的两面,如同实施例1,都成为非球面形状。而且,在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中,第3透镜组GR3的透镜L31之两面S16、S17,作为非球面系数An,只通过有效使用偶数次系数A4、A6、A8、A10所表示。第4透镜组GR4内的透镜L43之两面S21、S22,通过有效使用A3~A20为止的次数而表示。并且,在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中,第3透镜组GR3的透镜L31之两面S16、S17,作为非球面系数An,通过仅有效使用偶数次系数A4、A6、A8、A10而表示,第4透镜组GR4的透镜L43之两面S21、S22,通过有效使用A3~A12为止的次数而表示。
在图10中,对于各实施例,综合表示与上述各条件式相关的值。从图10可以得知,各实施例的值成为各条件式的数值范围内。
图11(A)~图11(D)分别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变焦透镜中的广角端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歪曲像差)及倍率色像差。图12(A)~图12(D)表示,望远端中的同样的各像差。各像差图表示,将d线作为基准波长的像差。在球面像差图及倍率色像差图中,示出了对于g线(波长435.8nm)、C线(波长656.3nm)的像差。在像散图,实线表示弧矢方向,虚线表示切向方向。FNO.表示F值,ω表示半视角。
同样,将关于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之诸像差表示在图13(A)~图13(D)(广角端)及图14(A)~图14(D)(望远端)。同样,将关于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之诸像差表示在图15(A)~图15(D)(广角端)及图16(A)~图16(D)(望远端)。
从以上的各数值数据及各像差图可以得知,对于各实施例,良好地校正诸像差,而可以实现适合装载于摄像装置的薄型化的变焦透镜。
更且,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实施例,可以变形各式各样的实施。例如,各透镜成分的曲率半径、面间隔及折射率的值等不限定于上述各数值实施例表示的值,还可以取其他的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依序具备第1透镜组,其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第2透镜组,其具有负折射能力;光阑,其对光量进行调节;第3透镜组,其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第4透镜组,其具有正的折射能力;其中,上述第1透镜组及第3透镜组为常时固定,在变倍时上述第2透镜组在光轴上移动,在变倍及对焦时,上述第4透镜组,在光轴上移动,上述第1透镜组,从物体侧顺次由如下透镜构成即第1透镜,其具有负的折射能力;直角棱镜,其具有将光路约90°曲折的内部反射面;第2透镜,其具有正折射能力;第3透镜,其具有正折射能力,且构成为满足以下的条件即1.71<NP<1.80 ……(1)νP>30……(2)1.4<D2-6/fW<1.9 ……(3)其中,NP第1透镜组内的直角棱镜相对于d线的折射能力,νP第1透镜组内的直角棱镜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D2-6从第1透镜组内的第1透镜之像侧面到第2透镜的物体侧面之光轴上的距离,fW广角端的全系统的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透镜组内的直角棱镜满足以下的条件τ10P>0.87……(4)其中,τ10P第1透镜组内的直角棱镜之厚度10mm处的波长400nm的内部透过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透镜组内的上述第2透镜及上述第3透镜构成为满足以下的条件即1.4<f12/f13<3.2……(5)其中,f12第1透镜组内的第2透镜的焦距f13第1透镜组内的第3透镜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透镜组内的各透镜构成为满足以下的条件即25<ν23A-ν1<36……(6)其中,ν23A第1透镜组内的第2透镜和第3透镜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的平均值,ν1第1透镜组内的第1透镜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透镜组,至少由将一面作为非球面的一片塑料透镜所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焦透镜,其从物体侧依序具备,第1透镜组(GR1)、第2透镜组(GR2)、光阑(St)、第3透镜组(GR3)及第4透镜组(GR4)。第1及第3透镜组(GR1、GR3)为固定组,第2及第4透镜组(GR2、GR4)为可动组。在第1透镜组(GR1)内具有直角棱镜(LP),还满足以下的条件,其中,N
文档编号G02B9/34GK101042463SQ20071008877
公开日2007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3日
发明者田中刚 申请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