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照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72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紫外线照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固化的紫外线照射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粘接光学透镜等部件时一直以来采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使用用于使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固化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紫外线照射装置具备照射紫外线的头部、和用于对头部进行点灯控制的电源控制部。头部具有照射紫外线的发光二极管、安装发光二极管的第一安装机构、用于聚集从发光二极管照射的紫外线的聚光透镜、和安装聚光透镜的第二安装机构。第一安装机构及第二安装机构例如由固定用螺钉等相互固定,由此将发光二极管和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保持为一定。聚光透镜具有与特定的照射距离(即,从聚光透镜至照射对象物的距离)对应的焦点距离,由此焦点在与该特定的照射距离对应的位置对合。因而,通过使照射对象物位于与该特定的照射距离对应的位置,来自头部的紫外线以最优的照射状态聚光照射在照射对象物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99672号公报但是,在所述这样的现有紫外线照射装置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在使照射对象物位于与所述特定的照射距离以外的照射距离对应的位置时,来自头部的紫外线以从焦点偏离的状态(即,散焦的状态)照射在照射对象物上,从而存在无法以最优的照射状态进行照射的问题。另外,在使焦点在与所述特定的照射距离以外的照射距离对应的位置对合时,必须更换为具有与该照射距离对应的焦点距离的聚光透镜,因此需要准备具有各种焦点距离的多个聚光透镜,从而存在紫外线照射装置所需要的成本上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应于照射距离而容易地调节焦点的紫外线照射装置。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其具备头部,其具有照射紫外线的发光二极管;和电源控制部,其对所述发光二极管进行点灯控制,向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照射来自所述头部的紫外线,使该树脂固化,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具有第一安装机构,其安装所述发光二极管;聚光透镜,其用于对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照射的紫外线进行聚光;第二安装机构,其安装所述聚光透镜;筒状外装体,其保持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及所述第二安装机构;以及间隔距离调节机构,其用于调节所述发光二极管和所述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所述间隔距离调节机构构成为使所述第一安装机构或所述第二安装机构在所述筒状外装体的内部在其轴向上移动。
另外,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距离调节机构由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或所述第二安装机构上的销、和在所述筒状外装体上在其轴向设置的导向孔构成,所述销经由所述导向孔向所述筒状外装体的外侧突出。
进而,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其具备头部,其具有照射紫外线的发光二极管;和电源控制部,其对所述发光二极管进行点灯控制,向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照射来自所述头部的紫外线,使该树脂固化,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具有第一安装机构,其安装所述发光二极管;聚光透镜,其用于对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照射的紫外线进行聚光;第二安装机构,其安装所述聚光透镜;以及间隔距离调节机构,其用于调节所述发光二极管和所述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二安装机构构成为筒状体,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在所述第二安装机构的轴向上移动自如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机构的内部,所述间隔距离调节机构构成为使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在所述第二安装机构的内部在其轴向上移动。
另外,在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距离调节机构由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上的销、和在所述第二安装机构上在其轴向上设置的第一导向孔构成,所述销经由所述第一导向孔向所述第二安装机构的外侧突出。
进而,在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安装机构的外周部旋转自如地装配有调节环体,在所述调节环体上设有在其周向倾斜延伸的第二导向孔,所述销经由所述第一导向孔及所述第二导向孔向所述调节环体的外侧突出。
另外,在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其具备头部,其具有照射紫外线的发光二极管;和电源控制部,其对所述发光二极管进行点灯控制,向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照射来自所述头部的紫外线,使该树脂固化,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具有第一安装机构,其安装所述发光二极管;聚光透镜,其用于对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照射的紫外线进行聚光;第二安装机构,其安装所述聚光透镜;以及间隔距离调节机构,其用于调节所述发光二极管和所述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安装机构构成为筒状体,所述第二安装机构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的轴向上移动自如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的内部,所述间隔距离调节机构构成为使所述第二安装机构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的内部在其轴向上移动。
进而,在本发明第七方面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距离调节机构由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机构上的销、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上的导向孔构成,所述销经由所述导向孔向所述第一安装机构的外侧突出。
另外,在本发明第八方面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的周向上倾斜延伸。
进而,在本发明第九方面的紫外线照射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销上设有定位固定机构,所述定位固定机构用于在所述导向孔对所述销进行定位固定。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由于头部具有用于调节发光二极管和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的间隔距离调节机构,该间隔距离调节机构构成为使第一安装机构或第二安装机构在筒状外装体的内部在其轴向上移动,因此,通过对应于照射距离来调节发光二极管和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能够使焦点容易地对合在与照射距离对应的位置。因而,即使在使照射对象物位于与任意的照射距离对应的位置时,也能够以最优的照射状态使来自发光二极管的紫外线聚光照射在照射对象物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由于间隔距离调节机构由设在第一安装机构上的销、和在筒状外装体上在其轴向上设置且承接销的导向孔构成,因此,通过使销沿导向孔移动,能够使第一安装机构或第二安装机构在筒状外装体的内部在其轴向上移动,由此,能够容易地调节发光二极管和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
进而,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由于头部具有用于调节发光二极管和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的间隔距离调节机构,该间隔距离调节机构构成为使第一安装机构在第二安装机构的内部在其轴向上移动,因此,通过对应于照射距离来调节发光二极管和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能够使焦点容易地对合在与照射距离对应的位置。因而,即使在使照射对象物位于与任意的照射距离对应的位置时,也能够以最优的照射状态使来自发光二极管的紫外线聚光照射在照射对象物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由于间隔距离调节机构由设在第一安装机构上的销、和在第二安装机构上在其轴向上设置且承接销的第一导向孔构成,因此,通过使销沿第一导向孔移动,能够使第一安装机构在第二安装机构的内部在其轴向上移动,由此,能够容易地调节发光二极管和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
进而,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由于在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第二安装机构的外周部的调节环体上,设有在其周向倾斜延伸的第二导向孔,销经由第一导向孔及第二导向孔向调节环体的外部突出,因此,若使调节环体旋转,则销在第二导向孔内被引导,同时沿第一导向孔移动,从而能够利用调节环体的旋转使销容易地移动。
另外,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由于头部具有用于调节发光二极管和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的间隔距离调节机构,该间隔距离调节机构构成为使第二安装机构在第一安装机构的内部在其轴向上移动,因此,通过对应于照射距离来调节发光二极管和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能够使焦点容易地对合在与照射距离对应的位置。因而,即使在使照射对象物位于与任意的照射距离对应的位置时,也能够以最优的照射状态使来自发光二极管的紫外线聚光照射在照射对象物上。
进而,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由于间隔距离调节机构由设在第二安装机构上的销、和设在第一安装机构上且承接销的导向孔构成,因此,通过使销沿导向孔移动,能够使第二安装机构在第一安装机构的内部在其轴向上移动,由此,能够容易地调节发光二极管和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
另外,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由于导向孔在第一安装机构的周向上倾斜并延伸,因此,能够更细微地调节发光二极管和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从而能够精度更高地调节焦点。
进而,根据本发明第九方面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由于在销上设有定位固定机构,该定位固定机构用于在导向孔对销进行定位固定,因此,当调节发光二极管和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时,能够可靠地保持该调节后的间隔距离。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头部的概略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头部的概略剖面图;图4是表示图3的间隔距离调节机构及其周边结构的概略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头部的概略剖面图;图6是表示图5的调节环体及其周边结构的概略图。
图中2-紫外线照射装置;4、4A、4B-头部;6-电源控制部;8-发光二极管;10、10A、10B-第一安装机构;12-聚光透镜;14、14A、14B-第二安装机构;16-筒状外装体;18、18A、18B-间隔距离调节机构;26、26A、26B-销;44、64-导向孔;78-第一导向孔;80-调节环体;82-第二导向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示的紫外线照射装置2具备照射紫外线的头部4、和用于对头部4进行点灯控制的电源控制部6。电源控制部6具有壳体54和在壳体54的内部设置的驱动电路部(未图示)。在壳体54的前面面板56上设有用于对驱动电路部进行驱动或停止驱动的电源开关58、用于使从头部4延伸的电缆24的另一端部与驱动电路部电连接的连接器60、和用于对规定的数值等进行数字显示的显示部61。若开通电源开关58,则驱动电路部被驱动,从而来自驱动电路部的驱动电力经由电缆24向头部24供电。以下,说明头部4的各种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2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头部。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头部的概略剖面图。
参照图2,图示的头部4具有照射紫外线的发光二极管8;安装发光二极管8的圆筒状等的第一安装机构10;用于使从发光二极管8照射的紫外线聚光的聚光透镜12;安装聚光透镜12的圆筒状等的第二安装机构14;用于支承第一安装机构10及第二安装机构14的圆筒状等的筒状外装体16;用于调节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的间隔距离调节机构18。
发光二极管8由照射紫外线的UVLED构成,从该发光二极管8照射的紫外线形成扩展为立体角状的配光。在第一安装机构10的一端部设有安装壁20,在该安装壁20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安装有实际安装了发光二极管8的配线基板22,在该配线基板22上电连接有从电源控制部6延伸的电缆24的一端部。在第一安装机构10的外周侧部设有向径向外方突出的销26,在该销26的外周面形成有阳螺纹部(未图示)。还有,该第一安装机构10优选由热传导率比较高的例如铝等金属构成,通过这样的结构,来自发光二极管8的热经由配线基板22传递到第一安装机构10,经由该第一安装机构10进行散热。
聚光透镜12由凸状的第一透镜部28和凸状的第二透镜部30构成。在第二安装机构14的一端部的内周面设有环状的安装凹部32,另外,在其另一端部设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环状的卡止部34。第一透镜部28的平面侧卡止在卡止部34上,另外,第二透镜部30的凸面侧与第一透镜部28的凸面侧对置配置,并安装在第二安装机构14的一端部侧。在第一透镜部28和第二透镜部30之间夹装有圆筒状的衬垫36,由此将第一透镜部28和第二透镜部30的间隔距离保持为一定。另外,在安装凹部32安装有环状的按压构件38,由此第一透镜部28及第二透镜部30由卡止部34及按压构件38从两侧夹持,于是聚光透镜12安装在第二安装机构14上。
第二安装机构14例如通过粘接剂或通过从筒状外装体16的外侧与第二安装机构14旋接的螺钉而固定地安装在筒状外装体16的一端部侧的内部。另外,第一安装机构10在筒状外装体16的轴向(图2的上下方向)上移动自如地活动插入安装在筒状外装体16的另一端部侧的内部。在如此安装的状态下,聚光透镜12配置在头部4的前端部附近,另外,发光二极管8和第一透镜部28对置。来自发光二极管8的紫外线被聚光在由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设定的焦点位置F。在筒状外装体16的另一端部安装有具有贯通孔40的底板构件42,来自配线基板22的电缆24通过该贯通孔40向头部4的外部延伸,装卸自如地与电源控制部6的连接器60连接。
另外,在筒状外装体16的规定部位设有在筒状外装体16的轴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导向孔44,在该导向孔44中移动自如地插入设在第一安装机构10上的销26,其前端部通过导向孔44向筒状外装体16的外侧突出。间隔距离调节机构18由这些导向孔44及销26构成。在销26的前端部进退自如地旋接有固定用旋钮48(构成定位固定机构),所述固定用旋钮48形成有与销26的阳螺纹部螺合的阴螺纹部(未图示)。
由于如此构成,因此若使销26沿导向孔44向图2中的箭头50所示的方向移动,则第一安装机构10向从第二安装机构14离开的方向移动,由此在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变大的方向上进行调节。另外,若使销26沿导向孔44向图2中的箭头52所示的方向移动,则第一安装机构10向接近第二安装机构14的方向移动,由此在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变小的方向上进行调节。还有,由于第一安装机构10在筒状外装体16的轴向上呈直线状地移动,因此不存在电缆24因第一安装机构10的移动而扭绞的情况。
若如上所述在调节了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之后,使固定用旋钮48向紧固方向旋转前进,则固定用旋钮48抵接于筒状外装体16的外周面,由此筒状外装体16被夹持在固定用旋钮48和第一安装机构10之间,销26在该位置被固定。另一方面,若使固定用旋钮48向松开方向旋转退行,则固定用旋钮48被筒状外装体16的外周面隔离,由此解除销26的固定。
若说明如上构成的紫外线照射装置2的紫外线照射方法,则如下所述。首先,任意设定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在该状态下由固定用旋钮48固定销26。接着,例如采用夹紧保持用夹具(未图示)等夹紧保持筒状外装体16,将从头部4的前端部至照射对象物62(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的照射距离设定为D1(例如15mm左右)。然后,开通电源控制部6的电源开关58。于是,发光二极管8点灯,来自发光二极管8的扩展为立体角状的紫外线入射向第一透镜部28的平面侧,在该第一透镜部28的作用下向接近聚光透镜的光轴C的方向弯曲。从第一透镜部28的凸面侧射出的紫外线入射向第二透镜部30的凸面侧,在该第二透镜部30的作用下向更接近光轴C的方向弯曲,从第二透镜部30的平面侧射出,被聚光在位于由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设定的光轴C上的焦点位置F。
在该焦点位置F与对应于光轴C上的照射距离D1的位置不一致时,由固定用旋钮48解除销26的固定,使其沿着导向孔44在图2中的箭头50或箭头52所示方向上移动,将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调节为L1,然后由固定用旋钮48固定销26,由此,将焦点位置F调节为与光轴C上的照射距离D1对应的位置。由此,焦点在与光轴C上的照射距离D1对应的位置对合,来自头部4的紫外线被聚光照射在照射对象物62上,从而以最优的照射状态进行照射。
例如,在将照射距离从D1向D2(例如,12mm左右)进行设定变更时,使销26沿导向孔44在图2中的箭头50所示的方向上移动,将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在从L1变大到L2的方向上进行调节。若如此调节间隔距离,则如图2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焦点位置F被调节为与光轴C上的照射距离D2对应的位置,焦点在该位置对合。
另外,例如,在将照射距离从D1向D3(例如,18mm左右)进行设定变更时,使销26沿导向孔44在图2中的箭头52所示的方向上移动,将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在从L1变小到L3的方向上进行调节。若如此调节间隔距离,则如图2中的点划线所示,焦点位置F被调节为与光轴C上的照射距离D3对应的位置,焦点在该位置对合。
如上所述,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头部4中,由于能够对应于照射距离来调节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所以能够容易地使焦点对合于与光轴C上的照射距离对应的位置。
此外,也可以在通过目视确认与照射距离对应的位置的照射状态的状态下,进行所述焦点的调节,或者,例如也可以如下构成。即,在筒状外装体16的外周面的导向孔44的附近,预先设置例如表示“18mm”、“15mm”及“12mm”等照射距离的刻度(未图示),在将照射距离例如设定为15mm时,可以使销26位于表示为“15mm”的刻度的位置,此时,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被调节为L1,焦点位置F被调节为与光轴C上的照射距离D1对应的位置。通过如此构成,能够容易且正确地进行焦点的调节。
另外,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夹紧保持用夹具来夹紧保持筒状外装体16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操作者等也可以用手拿着来保持筒状外装体16。
另外,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照射对象物62位于焦点位置F,但是也可以使照射对象物62位于从焦点位置F稍偏离的位置。由此,可防止发光二极管8的像映入照射对象物62上。
第二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3及图4,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头部。图3是表示该头部的概略剖面图,图4是表示图3的间隔距离调节机构及其周边结构的概略图。还有,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实施上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头部4A并不如所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设有筒状外装体,第一安装机构10A构成为筒状体,在其轴向中间部的内部设有安装壁20A,在该安装壁20A的单面的中央部安装有实际安装了发光二极管8的配线基板22。另外,在第一安装机构10A的一端部的周侧设有导向孔64,该导向孔64在第一安装机构10A的周向倾斜延伸(参照图4)。在第一安装机构10A的一端部侧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安装机构14A,该第二安装机构14A在第一安装机构10A的轴向上移动自如且在周向上旋转自如,在如此安装的状态下,发光二极管8与第一透镜部28对置。在第二安装机构14A的外侧部设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销26A,该销26A移动自如地插入第一安装机构10A的导向孔64,其前端部经由该导向孔64向第一安装机构10A的外侧突出。
由于如此构成,因此若使销26A沿导向孔64在图4中的箭头66所示的方向上移动,则第二安装机构14A一边在图3中的箭头68所示的方向上旋转,一边在图3中的箭头70所示的方向(即,接近发光二极管8的方向)上移动,由此,在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变小的方向上进行调节。另外,若使销26A沿导向孔64在图4中的箭头72所示的方向上移动,则第二安装机构14A一边在图3中的箭头74所示的方向上旋转,一边在图3中的箭头76所示的方向(即,从发光二极管8离开的方向)上移动,由此,在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变大的方向上进行调节。因而,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得到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安装机构14A一边在周向上旋转一边在第一安装机构10A的轴向上移动,因此能够使第一安装机构10A更平滑地移动。另外,在如该第二实施方式那样使销26A向第一安装机构10A的周向移动时,销26A的移动距离变得长于如所述第一实施方式那样使销26在第一安装机构10A的轴向上呈直线状移动的情况的移动距离,由此能够更细微地调节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从而能够更高精度地调节焦点。还有,固定用旋钮48对销26A的固定·解除功能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还有,也可以在第二安装机构14A的外周面形成第一螺旋螺纹部(未图示),并且在第一安装机构10A的一端部侧的内周面形成与第一螺旋螺纹部螺合的第二螺旋螺纹部(未图示)。通过如此构成,第一及第二螺旋螺纹部相互螺合,同时第二安装机构14A在周向旋转并在第一安装机构10A的轴向上平滑地滑动移动。
第三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5及图6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头部。图5是表示该头部的概略剖面图,图6是表示图5的调节环体及其周边结构的概略图。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头部4B中,第二安装机构14B构成为筒状体,在其一端部侧的内部安装有聚光透镜12。在第二安装机构14B的另一端部安装有底板构件98,在第二安装机构14B的另一端部侧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安装机构10B,该第一安装机构10B在第二安装机构14B的轴向上移动自如。在第一安装机构10B的外侧部设有向径向外侧延伸的销26B,另外,在第二安装机构14B上设有在第二安装机构14B的轴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第一导向孔78,销26B移动自如地插入第一导向孔78。另外,头部4B还具有调节环体80,该调节环体80旋转自如地装配于在第二安装机构14B的外周部设置的环状的装配用凹部81。在调节环体80上设有在其周向倾斜延伸的第二导向孔82(参照图6),销26B通过第一导向孔78插入第二导向孔82,其前端部经由第一导向孔78和第二导向孔82向第二安装机构14B的外侧突出。
由于如此构成,因此若使调节环体80向图6中的箭头84所示的方向旋转,则销26B通过在第二导向孔82内被引导,沿第一导向孔78向图6中的箭头86所示的方向移动。若销26B如此移动,则第一安装机构10B相对于第二安装机构14B向图5中的箭头88所示的方向(即,接近聚光透镜12的方向)移动,由此在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变小的方向上进行调节。另外,若使调节环体80向图6中的箭头90所示的方向旋转,则销26B通过在第二导向孔82内被引导,沿第一导向孔78向图6中的箭头92所示的方向移动。若销26B如此移动,则第一安装机构10B相对于第二安装机构14B向图5中的箭头94所示的方向(即,从聚光透镜12离开的方向)移动,由此在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变大的方向上进行调节。如上所述,由于通过调节环体80的旋转操作使销26B移动,因此能够使第一安装机构10B在光轴C方向上容易地滑动移动。
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头部4B中,在设定了照射距离后,可进行与该设定后的照射距离对应的焦点的调节。另外,由于第一安装机构10B在第二安装机构14B的轴向上直线状地移动,因此,不存在电缆24扭绞的情况,从而能够使第二安装机构14B平滑地移动。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种紫外线照射装置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形或修正。
例如,在所述第三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第二安装机构14B的外周部安装调节环体80,但是也可以省去该调节环体80。或者,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在筒状外装体16的外周部安装调节环体80。
另外例如,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使第一安装机构10在筒状外装体1 6的内部移动,但是也可以构成为使第二安装机构14在筒状外装体16的内部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销26安装在第二安装机构14的外侧部。
权利要求
1.一种紫外线照射装置,其具备头部,其具有照射紫外线的发光二极管;和电源控制部,其对所述发光二极管进行点灯控制,向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照射来自所述头部的紫外线,使该树脂固化,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具有第一安装机构,其安装所述发光二极管;聚光透镜,其用于对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照射的紫外线进行聚光;第二安装机构,其安装所述聚光透镜;筒状外装体,其保持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及所述第二安装机构;以及间隔距离调节机构,其用于调节所述发光二极管和所述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所述间隔距离调节机构构成为使所述第一安装机构或所述第二安装机构在所述筒状外装体的内部在其轴向上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距离调节机构由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或所述第二安装机构上的销、和在所述筒状外装体上在其轴向设置的导向孔构成,所述销经由所述导向孔向所述筒状外装体的外侧突出。
3.一种紫外线照射装置,其具备头部,其具有照射紫外线的发光二极管;和电源控制部,其对所述发光二极管进行点灯控制,向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照射来自所述头部的紫外线,使该树脂固化,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具有第一安装机构,其安装所述发光二极管;聚光透镜,其用于对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照射的紫外线进行聚光;第二安装机构,其安装所述聚光透镜;以及间隔距离调节机构,其用于调节所述发光二极管和所述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二安装机构构成为筒状体,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在所述第二安装机构的轴向上移动自如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机构的内部,所述间隔距离调节机构构成为使所述第一安装机构在所述第二安装机构的内部在其轴向上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距离调节机构由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上的销、和在所述第二安装机构上在其轴向上设置的第一导向孔构成,所述销经由所述第一导向孔向所述第二安装机构的外侧突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安装机构的外周部旋转自如地装配有调节环体,在所述调节环体上设有在其周向倾斜延伸的第二导向孔,所述销经由所述第一导向孔及所述第二导向孔向所述调节环体的外侧突出。
6.一种紫外线照射装置,其具备头部,其具有照射紫外线的发光二极管;和电源控制部,其对所述发光二极管进行点灯控制,向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照射来自所述头部的紫外线,使该树脂固化,所述紫外线照射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具有第一安装机构,其安装所述发光二极管;聚光透镜,其用于对从所述发光二极管照射的紫外线进行聚光;第二安装机构,其安装所述聚光透镜;以及间隔距离调节机构,其用于调节所述发光二极管和所述聚光透镜的间隔距离,所述第一安装机构构成为筒状体,所述第二安装机构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的轴向上移动自如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的内部,所述间隔距离调节机构构成为使所述第二安装机构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的内部在其轴向上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距离调节机构由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机构上的销、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上的导向孔构成,所述销经由所述导向孔向所述第一安装机构的外侧突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在所述第一安装机构的周向上倾斜延伸。
9.如权利要求2、4、5、7、8中任一项所述的紫外线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销上设有定位固定机构,所述定位固定机构用于在所述导向孔对所述销进行定位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应于照射距离而容易地调节焦点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紫外线照射装置(2)具备头部(4)、和用于对头部(4)进行点灯控制的电源控制部。头部(4)具有发光二极管(8),其照射紫外线;第一安装机构(10),其安装发光二极管(8);聚光透镜(12),其聚集从发光二极管(8)照射的紫外线;第二安装机构(14),其安装聚光透镜(12);筒状外装体(16),其保持第一安装机构(10)及第二安装机构(14);间隔距离调节机构(18),其用于调节发光二极管(8)和聚光透镜(12)的间隔距离,间隔距离调节机构(18)使第一安装机构(10)在筒状外装体(16)的内部沿其轴向移动。
文档编号G02B7/02GK101090009SQ200710088780
公开日2007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3日
发明者奥田裕, 道井秀树, 中山雄三 申请人:京都电机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