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撷取模块及其镜头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345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影像撷取模块及其镜头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像撷取模块及其镜头座,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镜头调节功能的影像撷取 模块及其镜头座。
背景技术
CCD或CMOS影像撷取模块广泛应用于工业及医疗等领域,如应用于数码相机上。如图l所 示,为一种现有的CCD影像撷取模块1,该CCD影像撷取模块1包含一镜头座、一PCB板12、及 一影像感测组件13和一镜头14,该影像感测组件13置于PCB板12上并电连接于该PCB板12,该 镜头14螺纹连接到该镜头座11,该镜头座11通过螺钉固定在该PCB板12上。PCB板12上布置有 电子电路,其具有一定厚度,由于PCB板12上的两个螺纹孔121附近的电子电路具有不同的厚 度,镜头座11通过螺钉固定在PCB板12后,镜头14的轴线141容易与影像感测组件13的感测中 心131发生如图2所示的角度偏差,从而使经影像感测组件13感测到的影像模糊失真。
此外,镜头座11和镜头14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尺寸误差,影像感测组件13在封装过程中 也会产生尺寸误差,因此组装在一起形成影像撷取模块l后上述误差会累积,容易造成如图 3所示的镜头14的轴线偏离该影像感测组件l3的感测中心131 ,使经影像感测组件l3感测到的 影像不清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撷取模块及其镜头座,该影像撷取模块的镜头座可根据 影像感测模块的感测中心调节该镜头座上的镜头,可以减小现有影像感测模块的制造误差累 积,提高成像精度。
所述的影像撷取模块,包含一具有一有效感测区域的影像感测组件、 一镜头座和一镜头 ,该镜头座具有一中空部份,该镜头通过该中空部分至少涵盖该影像感测组件的有效感测区 域,该镜头座包括一本体和一调节部,该本体包含一内孔,该内孔的底面和侧面分别贴合于 该影像感测组件的顶面和侧面,连接于该本体的调节部可相对于该本体作线性运动。
所述镜头座用于将一镜头固定在一包含有效感测区域的影像感测组件上,所述镜头座具 有一中空部分,所述中空部分使该镜头至少涵盖该影像感测组件的有效感测区域,该镜头座 包括一用于连接影像感测组件的本体和一用于连接镜头的调节部,该本体包含一内孔,通过 该内孔的底面和侧面分别贴合于该影像感测组件的顶面和侧面,连接于该本体的调节部可相对于该本体滑动。
本发明的影像撷取模块及应用本发明的镜头座的影像撷取模块可以根据影像感测模块的 感测中心调节该镜头座上的镜头,可以减小现有影像感测模块的制造误差累积,进一步提高 成像精度。


图1为一种现有的影像撷取模块的分解视图。
图2为现有的影像撷取模块的剖视图,其显示该影像撷取模块的镜头轴线与影像感测组 件的感测中心具有角度偏差。
图3仍为现有的影像撷取模块的剖视图,其显示该影像撷取模块的镜头轴线偏离影像感 测组件的感测中心。
图4为本发明的影像撷取模块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
图5为图4所示影像撷取模块的PCB板及其上的影像感测组件的立体视图。
图6为图4所示影像撷取模块沿VI—VI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4所示影像撷取模块的镜头座的本体的立体视图。
图8为图7所示镜头座本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视图。
图9为图4所示镜头座的调节部的立体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影像撷取模块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
图11为图10所示影像撷取模块沿XI—XI方向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0所示影像撷取模块的镜头座的本体的立体视图。
图13为图12所示镜头座本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视图。
图14为图10所示镜头座的调节部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图4,为本发明的影像撷取模块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该影像撷取模块2包含一 镜头座20、 一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30、 一影像感测组件40和一镜头 50。其中,该镜头座20包括一本体21及一调节部22,该调解部22连接该镜头50,该本体21连 接于该影像感测组件40,该影像感测组件40连接于该PCB板30。
同时参考图5,为图4所示的影像撷取模块的PCB板及影像感测组件的立体图。该通过封 装制造的影像感测组件40包括一长方体的玻璃板41和一影像感测单元42,位于该影像感测单 元42的顶面的玻璃板41具有和该影像感测单元42相同的中心,该玻璃板41略小于该影像感测 单元42。
同时参考图6和图7,为图4所示的影像撷取模块的镜头座本体的立体视图。该本体21为 一长方体,该本体21包含一底面211、 一顶面216以及由一内孔212、 一方孔215以及一圆孔 218组成的中空部分。该底面211和该顶面216平行,该中空部分在垂直于该底面211的方向上 贯通该本体21。该顶面216有一凸起217,该凸起217的侧面219距离该本体21的轴线距离为L
同时参考图8,为图4所示的影像撷取模块的镜头座调节部的立体视图。该调节部22包含 一螺纹通孔221,该螺纹通孔221的中心线垂直于该调节部22的底面222。该螺纹通孔221在垂 直于该底面222的方向上贯通该调解部22。该底面222设置有一凹槽223,其宽度大于该凸起 217的宽度。该凹槽223的侧面225和226距离该调节部22的轴线的距离为L1,该距离L1大于该 顶面216的凸起217的侧面219距离该本体21的轴线距离L。
同时参考图9,为图4所示的影像撷取模块沿VI—VI方向的剖面图。在安装影像撷取模块 2过程中,通过使用辅助装置(未图示),使该本体21的内孔212的底面213和侧面214贴合于该 玻璃板41的顶面411和侧面412,从而使该本体21连接到该影像感测组件40。该顶面411和侧 面412具有很高的尺寸精度,依靠该顶面411和侧面412,该本体21的轴线与该影像感测组件 40的中心对齐。
该镜头50螺纹连接于该调节部22的螺纹孔221,由此该镜头50的轴线和该调解部22的轴 线对齐。在该调节部22连接于该本体21后,该镜头50透过该螺纹孔221和该本体21中空部分 可以涵该该影像感测组件40的有效感测区域。
将该调节部22放置于该本体21上之后,使该侧面219贴合该侧面225,使该凸起217的顶 面和该凹槽223的底面224相贴合,此时,由于距离L1大于距离L,则该调节部22的轴线偏离 该本体21的轴线。利用辅助定位装置(未图视)沿垂直于该侧面219的方向移动该调节部22, 使该调节部22贴合该凸起217的顶面滑动,直至辅助检测装置(未图视)显示该镜头50的轴线 和该影像感测组件40的感测中心单向对齐,即该镜头50的轴线和该影像感测组件40的感测中 心在垂直于该侧面219的方向上的对齐精度满足预定要求。
该镜头50的轴线和该影像感测组件40的感测中心单向对齐后,利用辅助定位装置(未图 视)沿平行于该侧面219的方向移动该调节部22,使该调节部22贴合该凸起217的顶面滑动, 直至该镜头50和该影像感测组件40的感测中心完全对齐,且精度满足预定要求。
该镜头50螺纹连接于调节部22后,依靠镜头50和该调节部22的高精度的形位公差和很低 的表面粗糙度,该镜头50的轴线高精度的垂直于该调节部22的凹槽223的底面224。而依靠该 本体21和该影像感测组件40之间的连接部分的高精度的形位公差和很低的表面粗糙度,该本
体21的凸起217的顶面高精度的平行于该玻璃板41的顶面411。从而该底面224贴合于该凸起 217的顶面后,该镜头50的轴线较高精度的垂直于该玻璃板41的顶面411。
参考图10和图11 ,分别为本发明的影像撷取模块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视图和剖视图。 与影像撷取模块2不同的是,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影像撷取模块2b包括一与镜头座20不同的 镜头座20b。
同时参考图12和图13,为图10所示的影像撷取模块的镜头座本体的立体视图。该本体 21b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本体21的不同在于该本体21b没有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本体21的凸起 217,而是包含一与本体21的凸起217具有相同作用的凹槽217b。该凹槽217b垂直的凹陷于该 本体21b的底面216b,该凹槽217b的垂直于该顶面216b的侧面219b距离该本体21b的中心的距 离为L。
同时参考图14,为图10所示的影像撷取模块的镜头座调节部的立体视图。该调节部22b 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调节部22的不同在于该调节部22b没有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调节部22的 凹槽223,而是包含一与调节部22的凹槽223具有相同作用的凸起223b。该凸起223b垂直的凸 出于该调节部22b的底面222b,该凸起223b的底面224b与该螺纹通孔221b连通,该凸起223b 的第一侧面225b和第二侧面226b距离该螺纹通孔221b的轴线的距离为Ll。
本实施方式中距离L和距离Ll的设置以及本体21b和调节部22b的调节同第一实施方式, 在此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影像撷取模块,用于影像撷取以产生影像资料,包含一具有一有效感测区域的影像感测组件、一镜头座和一镜头,该镜头座具有一中空部份,该镜头通过该中空部分至少涵盖该影像感测组件的有效感测区域,其特征在于该镜头座包括一本体和一调节部,该本体包含一内孔,该内孔的底面和侧面分别贴合于该影像感测组件的顶面和侧面,连接于该本体的调节部可相对于该本体滑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影像撷取模块及其镜头座,该镜头座包括一本体和一调节部,该本体包含一内孔,该内孔的底面和侧面分别贴合于该影像感测组件的顶面和侧面,连接于该本体的调节部可相对于该本体滑动。本发明镜头座的调节部可相对于其本体运动,且本体的顶面和底面以及调节部的底面具有较高的精度,避免现有影像撷取模块的镜头座对像撷取模块造成的误差,提高影像撷取模块的成像精度。
文档编号G02B7/02GK101349797SQ200710201079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6日
发明者曾文浩, 翁世芳, 蔡书仁, 陈龙枫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