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590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纤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光纤面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埋入式壁面插座的面 板,以面板上所预留的光纤插座,提供施工单位更容易将预留的光纤缆线配置于 一般家庭或办公室中,进一步可降低配线组装成本。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科技时代的来临,家庭网络的普及上网的需求速度也同样大幅提升, 而既有的网络显然无法负荷日益增加的网络数据传输,故政府机关大力推动光纤 骨干架设,以光纤传输的高速数据传递的特性来因应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电话 系统的铜电线己经逐渐被光纤电缆取代。而光纤(Optical fibre)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 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 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断裂。通常,光纤的一端的发射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或一束激光将光脉冲传送至光纤,光纤的另一端的接收装置 使用光敏组件检测脉冲。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光在光导纤维的传导损耗比电在电 线传导的损耗低得多,光纤被用作长距离的信息传递,随着光纤的价格日渐降低, 光纤也被用于医疗和娱乐的用途。光纤的结构为圆形且细如发丝的玻璃纤维,主要分为两部分,里层称核心 (Core)通常以玻璃做成,而外层则称为纤壳(Clad)。因为光纤是属于介质波 导的一种,故只要条件许可,也可使用特殊的塑料材料或液体材料。由于光纤的 核心的直径只有数个微米(百万分之-"米)至数十微米,而纤壳的直径也仅在--百至两百微米之间,其本身相当微弱。因此,在一般应用中,会于外层再镀上一 层塑料,并再加一层尼龙,以免受到外界化学物质的侵蚀。若将几条如上述一般 的光纤维起来,就可形成所谓的光纤电缆了,即简称为光缆。光纤传输的优点包括了 l.低损失与宽带宽;2.尺寸小及弯曲半径小;3.不导 电、不辐射、不感应;4.重量轻等等。低损失与宽带宽所提供的超大传输量,甚至一条光纤中 一次可容纳二万四千门电话同吋通话传送。贝尔实验所发展的光导 系统,更可结合声音、模拟数据、数字数据、影像电话及各种视讯的服务,因此, 这对信息的传输产生了相当大的革命,这种传输方式将会是未来有线电视台传播 视讯的主流,更以光纤传输的方式深入每一个家庭。因此,于未来新的建筑物内均会预留以及埋设光纤缆线,并分布于各楼层以 及各间隔所使用空间内,而往往所述光纤网络也就是与电话线路以及一般室内电 源线路或电源开关埋设于同一通道之内以节省埋设时所需的施工成本,故如何适 用于各种不同埋设方式以及不同用途所设置的配电盒,进而将其覆盖并予以美化, 同时又能兼具预留光纤端口的功能,为本实用新型的最大的特色。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面板结构,其是利用具有光纤插 座的面板,可直接替换原有家用壁上配电盒的盖板,使其埋设壁中的光纤缆线于 配线施工时可轻易与本实用新型的面板所提供的光纤连接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面板结构,其是利用所述面板上 所设的理线单元可提供过长的光纤电缆固定并绕线于所述面板之上,达到可避免 光纤电缆因绕线拱起所造成施工不便,进而影响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面板结构,其是利用所述两相对 应开孔所对应的结合机构,可分别置入一拉门模块以及一文件板,并可配合所述 光纤连接器结合位置所对应的所述开孔,可将所述拉门模块与所述文件板于所述 两结合机构内任意取出对调交换组装。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面板结构,其是利用一塞板将所 述光纤面板结构的所述容置孔未使用的部分予以封闭。为达上述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面板结构,包括有 一盖板,其是具有 一预设板厚,且有一第一板面及一第二板面;至少一容置孔,其是设置于所述第 一板面上,并贯穿所述第二板面;至少两开孔,分别设于所述预设板厚的相对两 侧边,且所述两开孔的位置是相互对应且均位在盖板的同一侧;以及至少两固定 座,其是位于所述第二板面上且分别相对应于两开孔处,所述固定座是固定--光 纤连接器; 一 结合机构,其是置于所述第二板面上且相对位于所述开孔后方与所 述固定座中央位置处;以及至少一闸门,是设置于所述结合机构之内,所述闸门 至少包括下列其中之一 一拉门模块及一文件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纤面板结构,其包括有 一盖板,其是具有一预设 板厚,且有一第一板面及一第二板面;至少一容置孔,其是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面 上,并贯穿所述第二板面;至少一开孔,设置于盖板的一侧的所述预设板厚处; 至少一固定座,其是位于所述第二板面上且相对应于所述开孔处,所述固定座是 固定一光纤连接器;以及多个理线单元,其是设置于所述第二板面上,可供将一 光纤缆线固定且绕线于其上;其中,所述理线单元为两相对应的弧形凸出块,所 述光纤缆线卡固于相对两弧形凸出块的弧顶的间隔空间内,并通过两弧形凸出块 的弧面曲度可将所述光纤缆线沿其两弧形凸出块的弧面两末端弯折绕线于另一端 的所述理线单元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纤面板结构,其包括有 一盖板,其是具有一预设 板厚,且有一第一板面及一第二板面;至少一容置孔,其是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面 上,并贯穿所述第二板面;至少一开孔,设置于盖板的一侧的所述预设板厚处; 至少一固定座,其是位于所述第二板面上且相对应于所述开孔处,所述固定座是 固定一光纤连接器;以及至少一塞板,其是结合于所述容置孔内,且于所述塞板 两侧边相对设置有一卡扣;其中,于所述第二板面上且位于所述容置孔两侧边设 置有相对于所述塞板两卡扣的多个定位结构,所述卡扣结合于所述定位结构内, 将所述容置孔未使用的部分予以封闭。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所述容置孔是可将多个模块化的插座透过所述容置 孔显露于所述光纤插座的面板外,提供使用者控制电源开关或透过不同性质的插 座连接通过电信电缆获取数据。所述两开孔是设置于所述预设板厚的相对两侧边处,且所述两开孔的位置是 相互对应,并位于所述盖板同一侧边。所述第二板面上且相对于所述两开孔后方 的位置处设置有所述固定座,是可将所述光纤连接器择一固接于所述两固定座内; 更于所述第二板面上且大致相对位于所述两开孔位置处后方分别设置有所述结合 机构,其是可令所述闸门或所述拉门模块固接于所述结合机构之内。于所述第二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理线单元,可将所述光纤电缆沿着所述理线单 元缠绕,并固定于所述理线单元之上,可避免光纤电缆因线头过长且绕线拱起所 造成施工不便,进而影响施工效率。利用所述塞板结合于所述容置孔之内,令所 述容置孔未使用的部分予以封闭,且所述塞板结合于所述容置孔内恰与所述盖板
的所述第一板面呈水平状态。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板面上设置有多个接合孔, 并透过多个螺丝结合于相符规格的一配电模块上。


图1A、图1B和图1C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三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后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6A、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与配电模块的结合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的光纤理线示意图;图8A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的塞板与盖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B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的塞板与盖板的结合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光纤面板结构的拉门模块的一实施例与盖板的开孔相结合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 光纤面板结构;11~盖板;110 预设板厚;111 第一板面; 112 第二板面;113 接合孔;12 容置孔;13 理线单元;14~开孔;15 固定座; 16 光纤连接器;161~输出端;162 连接端;17 结合机构;171 凸肋;18~闸门; 181 拉门模块;182 文件板;183 拉门板;184~弹簧;185 中空壳体;1851 卡 勾;2 螺丝;3 配电模块;31 配电盒;311 穿孔;32 插座框架;321~螺孔 ; 322 固定框;323 结合孔;33~插座;4 光纤缆线;5 光纤连接线;6~光纤连接 器;7~塞板;71 卡扣;72 凸出面;8 定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光纤面板结构,以下将配合图标详 细说明的。请参阅图1A至图1C、图2所示,图A至图1C、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三视图以及后侧视图。其中,光纤面板结构1主要是 由 一盖板ll、至少一容置孔12、多个理线单元13、至少两开孔14、至少一固定座15、至少一光纤连接器16、至少一结合机构17、以及至少一闸门18所共同 组成。所述盖板11其是具有一预设板厚110,且更包括有一第一板面111、 一第 二板面112以及多个接合孔113。所述闸门18是结合于所述结合机构17之内, 其至少包括下列其中之一 一拉门模块181或是一文件板182。所述光纤面板结构1是可通过所述盖板11上所设置的多个接合孔113透过多 个螺丝2结合于相符规格的一配电模块3 (另示于图3)之上。请参阅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 示意图。其中,所述配电模块3是埋设于墙壁之内并将所述配电模块3的开口处 裸露于外,其包括有 一配电盒31、至少一插座框架32、以及至少一插座33。 所述配电盒31内缘预留多个穿孔311,于所述配电盒31埋设于墙壁时,可将埋 设于墙壁内所预留的管线(电源线、电话线、光纤、以及其他电缆线)透过所述 穿孔311汇集于所述配电盒31中,并预留各别管线的线头于所述配电盒31内, 以利与不同用途的所述插座33做电连接。所述配电盒31预设有多个螺孔312, 可与所述插座框架32上所预设的多个螺孔321通过多个螺丝2相互结合,且所述 配电盒31可以结合至少一个插座框架32于其上。所述插座框架32上有一固定框322,所述固定框322大致可卡固三个插座33, 于同一固定框322内可卡固组装不同用途的插座33以提供不同的用途使用,故所 述插座33更可以是电话插座、网络插座、电视(同轴电缆)插座、壁面开关、 3孔AC插座、以及2孔AC插座其中之一。更于所述插座框架32的螺孔321上方设置有一结合孔323,可提供所述光纤 面板结构1上的多个接合孔113通过多个螺丝2结合于所述插座框架32之上。由 于所述插座33以及所述插座框架32与所述配电盒31是皆为制式模块化的产品, 且亦有固定的规格与尺寸协议,是属于业界广泛使用的技术规范,而非本实用新 型的重点技术特征,故在此不再逐一赘述。所述光纤面板结构1的所述容置孔12是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面111上并贯穿于 所述第二板面112。于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纤面板 结构1是包括有三组容置孔12,其结合于具有三组插座框架32的所述配电盒31 之上,使所述光纤面板结构1上所设置的各别所述容置孔12可与所述配电盒31 上各别所述插座框架32上的所述固定框322相对应,进而令所述固定框322上所 卡固的所述插座33置入于所述容置孔12之内,并与所述盖板11的第一板面111 大致保持为同一水平面上,以提供外界连接所述插头33做电连接。请参阅图4A所示,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图。 由于图4A的本实用新型光纤面板结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大体上与图3所示的第 一较佳实施例类似,故相同的组件与结构以下将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光纤面板结构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 点在于,所述第一板面111是仅有一组所述容置孔12并贯穿于所述第二板面112。请参阅图4B所示,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图。 由于图4B的本实用新型光纤面板结构第三较佳实施例其大体上与图3所示的第 一较佳实施例类似,故相同的组件与结构以下将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光纤面板结构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 点在于,所述第一板面111是有二组所述容置孔12并贯穿于所述第二板面112。请参阅图5A、图5B并参考图2所示,图5A、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 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及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光纤面板结构l其所 述两开孔14是分别设置于所述预设板厚110处,且所述两开孔14的位置是相互 对应,并位于所述盖板11的同一侧。通过此种独特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光 纤面板结构1可以通过把盖板11顺时钟(或逆时钟)水平旋转180度角,而把两 开孔14的位置从盖板11的一侧边旋转至另一侧边(例如从图5A的左边转至右 边),而同时仍可选择把光纤连接器6设置在盖板11下侧(亦即图5A的前侧) 或上侧的开孔14附近。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独特同侧且相对应的两开孔14 的结构设计,可使光纤连接器6可被装设在盖板11四个角落中的任一角落位置。于所述盖板11的所述第二板面112上,且相对于所述两开孔14的后方位置 处分别设有所述固定座15 (如图2所示),所述光纤连接器16是可结合于所述 两固定座15其中之-一上。所述光纤连接器16是包括有 一输出端161、以及--连接端162。所述输出端161是与所述开孔14相对应,可透过所述开孔14与外 界的一光纤连接线5做电连接,而所述光纤连接器16的另一连接端162则与所述 配电盒31内所预留的一光纤缆线4透过一光纤连接器6做电连接。由于此所述的 所述光纤连接器16以及所述光纤连接器6是属市面上可购得的组件,于业界亦广 泛使用而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技术特征,故不再赘述其详细构成。
于所述第二板面112上且相对位于所述两开孔14与所述两固定座15中央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所述结合机构17,用以提供所述闸门18予以组合,且于所述开 孔14所属的所述光纤连接器16的输出端161在不使用时可利用所述闸门18将所 述开孔14封闭的,或是将所述未结合光纤连接器16的所述固定座15所对应的所 述开孔14,运用所述闸门18固定于其后方所设的所述结合机构17内将所述开孔 14封闭,以防止灰尘或异物侵入破坏内部线路质量,待其欲连接所述输出端161 时,再将所述闸门18于所述结合机构17中横移并开启所述开孔14,使所述开孔 14内的所述光纤连接器16的输出端161予以释放并提供外界的所述光纤连接线5 进行插接。于所述光纤连接器16结合的所述固定座15所相对应的所述开孔14更可以运 用所述拉门模块181组合于所述结合机构17内;于另一侧未结合所述光纤连接器 16的所述固定座15所相对应的所述开孔14可通过所述文件板182组合于相对应 的所述结合机构17内,将其所对应的所述开孔14封闭。所述拉门模块181以及 所述文件板182可配合所述光纤连接器16所对应的所述开孔14位置,加以取出 且相互对调并组合于不同的结合机构17内。于上述所述结合机构17内的所述拉门模块181,可运用所述拉门模块181上 所设的弹性闸门原理,于所述光纤连接器16的所述输出端161与外界所连接的所 述光纤连接线5拔除时可自动封闭所述开孔14。由于所述拉门模块181是属市面 上可购得的组件,为现有的一般弹性闸门,于业界亦广泛使用而非本实用新型的 重点技术特征,故不再赘述其详细构成。请参阅图6A、图6B所示,图6A、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与配 电模块的结合示意图。其中,于本实用新型光纤面板结构1中,由于所述两开孔 14是位于所述盖板11的同一侧,且于所述预设板厚110的相对两侧边相互对应, 故可随所述配电模块3内的所述光纤缆线4于不同施工后透过所述穿孔311所预 留于所述配电盒31内的线头位置,以所述光纤连接器16所对应的所述开孔14 位置距离所述光纤缆线4的线头最近处与所述配电盒31上的所述插座框架32予以结合o也就是说,于施工时所预留埋设于墙壁中的光纤缆线4,透过不同方向位置 的所述穿孔311将所述光纤缆线4的线头导入所述配电盒31内,所述盖板ll(如 图6A所示)则可转向180度(如图6B所示),与所述配电模块3上的所述插座200720152234.3说明书第8/10页框架32相结合,以配合所述光纤缆线4的线头导入于所述配电盒31内的占位符处做反向组装。以一般于使用上来说,所述光纤连接器16的所述输出端161均设置于所述盖 板11的朝下方处,搭配所述拉门模块181作为所述输出端161的闸门18,不仅 美观且兼具保护的功能更有利于提供外界所述光纤连接线5插接使用,于所述输 出端161相对应另一边预设板厚IIO处所未使用的开孔14则可运用所述档板182 结合于所属的所述结合机构17内,将所述未使用的开孔14予以封闭,以防止异 物侵入,达到本实用新型光纤面板结构1仅需改变所述光纤连接器16于所述第二 板面112上所结合的固定座15位置,以及配合转向180度安装于所述配电模块3 上,即可适用于不同方向导入于所述配电盒31内所埋设的光纤缆线4线头位置与 所述配电模块3结合。请参阅图7并参考图6A、图6B所示,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的 光纤理线示意图。首先,请参考图6A、图6B所示,所述配电模块3的所述配电 盒31内所预留的所述光纤缆线4,于所述配电盒31内容易造成挤压弯折,导致 所述光纤缆线4的线头过长且因绕线拱起所造成施工不便,进而影响施工效率; 请参阅图7所示,于本实用新型光纤面板结构1的所述第二板面112上的位置处 设置有多个理线单元13,可令所述配电盒31内的所述光纤缆线4通过多个理线 单元13固定并绕线于所述第二面板112之上。所述理线单元13为两相对应的弧形凸出块,且相对两弧形凸出块的弧顶所预 留之间隔空间是用以将所述光纤缆线4卡固于其间隔空间内,并通过两弧形凸出 块的弧面曲度可将所述光纤缆线4沿其两弧形凸出块的弧面两末端弯折绕线于另 一端的所述理线单元13上,使所述光纤缆线4分别沿着所述理线单元13之间缠 绕,再与所述固定座15上的所述光纤连接器16利用所述光纤连接器6做电连接, 以确保所述光纤缆线4的联机质量。于图8A所示的实施例中,于第二板面112 上的每一个容置孔12的四个角落附近均分别设置有一理线单元13。换句话说, 在两相邻容置孔12之间的角落处,就会有设置有两个倾斜、相邻且互呈90度角 设置的理线单元13。通过此种设计,使得无论光纤缆线4是从那个方向开始绕起、 或是要绕向那个方向,都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理线单元13轻易达成绕线功能。请参阅图8A所示,图8A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的塞板与盖板的立体 分解示意图。其中,所述光纤面板结构1更包括有一塞板7;所述塞板7更包括12 有 一卡扣71以及一凸出面72。于所述第二板面112上且位于所述容置孔12两 侧边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塞板7两卡扣71的多个定位结构8,以提供所述塞板7的 所述卡扣71结合于所述定位结构8内,进而将所述容置孔12未使用的部分予以 封闭,且于所述塞板7结合于所述容置孔12内的同时,所述塞板7的所述凸出面 72恰与所述盖板11的所述第一板面111呈水平状态。请参阅图8B所示,图8B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的塞板与盖板的结合 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孔12可分别将三组塞板7置入其内,且利用所 述卡扣71分别结合于所述容置孔12两侧边所设置的所述定位结构8内,使所述 凸出面72与所述盖板11的所述第一板面111呈水平状态,亦可将所述容置孔12 内未设置有所述插座33的镂空部分,利用所述塞板7可将其镂空处填补,可兼具 美观以及防止异物侵入导致短路。请参阅图9,为本实用新型光纤面板结构的拉门模块181的一实施例与盖板 11的开孔14相结合处的局部放大图。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拉门模块181并非单 纯的单片门板,而为一模块化的拉门结构,其包括有 一拉门板183、 一弹簧184、 以及一中空壳体185。所述壳体185是由两盖体相夹合所构成,并在壳体185内 部形成一中空部分。所述拉门板183与弹簧184都是容置于壳体185内的中空部 分且可滑动。所述弹簧184的一端是抵顶住壳体185 —端的内表面、而弹簧184 另一端则是抵顶住拉门板183的一端。如此,当拉门板183受外力搬动而开启时 将会使弹簧184变形并产生一回复力;而当施加在拉门板183的外力消失时,拉 门板183将会因弹簧184的回复力而自动回复原来关闭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 于盖板11的结合机构17的近两末端处更分别设有一组凸肋171结构,且在拉门 模块181的壳体185的近两末端处亦分别设有与前述凸肋171相对应的卡勾1851 结构。使拉门模块181的壳体185可通过将卡勾1851嵌合入对应的凸肋171中而 使拉门模块181被定位到结合机构17内,不仅定位更确实牢固,且更因凸肋171 的设计而大幅提高盖板11在所述结合机构17处的结构强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面板结构1,其中,所述盖板ll的所述第二板 面112上设置有所述结合机构17,所述闸门18是结合于所述结合机构17之内, 且所述开孔14其是设置于所述预设板厚110的相对两侧边处,且所述两开孔14 的位置是相互对应,并位于所述盖板11同一侧。于所述第二板面112上且相对于 所述两开孔14后方位置处各别设置有所述固定座15,是可将所述光纤连接器16 择一固接于所述固定座15内。所述第二板面112上设置有多个理线单元13,可将所述光纤缆线4沿着所述 理线单元13缠绕,并固定于所述理线单元13之上,可避免光纤缆线4所预留在 所述配电盒31内的线头过长且因绕线拱起所造成施工不便影响施工效率。所述塞板7更包括有 一卡扣71以及一凸出面72。于所述第二板面112上 且位于所述容置孔12两侧边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塞板7两卡扣71的多个定位结构 8,以提供所述塞板7的所述卡扣71结合于所述定位结构8内,进而将所述容置 孔12未使用的部分予以封闭。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不应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可应用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内容所界定技术精神及其均等变化所含括的范 围为主。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及修饰,仍将不失本实用 新型的要义所在,亦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故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 进一步实施状况。
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盖板,其是具有一预发板厚,且有一第一板面及一第二板面;至少一容置孔,其是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面上,并贯穿所述第二板面;至少两开孔,分别设于所述预设板厚的相对两侧边,且所述两开孔的位置是相互对应且均位在盖板的同一侧;以及至少两固定座,其是位于所述第二板面上且分别相对应于两开孔处,所述固定座是固定一光纤连接器;一结合机构,其是置于所述第二板面上且相对位于所述开孔后方与所述固定座中央位置处;以及至少一闸门,是设置于所述结合机构之内,所述闸门至少包括下列其中之一一拉门模块及一文件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多个理线单元, 其是设置于所述第二板面上, 一光纤缆线固定且绕线于其上;所述理线单元为两 相对应的弧形凸出块,所述光纤缆线卡固于相对两弧形凸出块的弧顶的间隔空间 内,并通过两弧形凸出块的弧面曲度可将所述光纤缆线沿其两弧形凸出块的弧面 两末端弯折绕线于另一端的所述理线单元上;通过所述理线单元固定于所述第二 板面上的所述光纤缆线与所述固定座上的光纤连接器做连接,并以所述光纤连接 器的另一端,透过设置于所述结合机构上的所述闸门将其所述光纤连接器所对应 的所述开孔开启,与外界做连结。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多个 接合孔,并透过多个螺丝结合于配电模块上;并且,所述配电模块更包括有一 配电盒、至少一插座框架、以及至少一插座;所述盖板是结合于所述插座框架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塞板,其是 结合于所述容置孔内,且于所述塞板两侧边相对设置有至少一卡扣;于所述第二 板面上且位于所述容置孔两侧边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卡扣的多个定位结构,所述卡 扣结合于所述定位结构内,将所述容置孔未使用的部分予以封闭。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门模块包括有 一拉门板、 一弹簧、以及一中空壳体;所述拉门板与弹簧都是容置于壳体内的中 空部分;其中,于盖板的结合机构的两末端处更分别设有--组凸肋结构,且在拉门模块的壳体的两末端处亦分别设有与前述凸肋相对应的卡勾结构,使拉门模块 的壳体可通过将卡勾嵌合入对应的凸肋中而使拉门模块被定位到结合机构内。
6. —种光纤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盖板,其是具有一预设板厚,且有一第一板面及一第二板面; 至少一容置孔,其是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面上,并贯穿所述第二板面; 至少一开孔,设置于盖板的一侧的所述预设板厚处;至少一固定座,其是位于所述第二板面上且相对应于所述开孔处,所述固定座是固定一光纤连接器;以及多个理线单元,其是设置于所述第二板面上,可供将一光纤缆线固定且绕线 于其上;其中,所述理线单元为两相对应的弧形凸出块,所述光纤缆线卡固于相对两 弧形凸出块的弧顶的间隔空间内,并通过两弧形凸出块的弧面曲度可将所述光纤 缆线沿其两弧形凸出块的弧面两末端弯折绕线于另一端的所述理线单元上。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结合机构,其是置于所述第二板面上且相对位于所述开孔后方与所述固定座中央位置处;以及一闸门,是设置于所述结合机构之内,其至少包括有下列其中之一 一拉门 模块以及一文件板;其中,所述开孔与固定座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且所述两开孔是分别设置于 所述预设板厚的相对两侧边且相互对应;其中,于盖板的结合机构的两末端处更分别设有一组凸肋结构,且在拉门模 块的壳体的两末端处亦分别设有与前述凸肋相对应的卡勾结构,使拉门模块的壳 体可通过将卡勾嵌合入对应的凸肋中而使拉门模块被定位到结合机构内。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塞板,其是 结合于所述容置孔内,且于所述塞板两侧边相对设置有 一 卡扣;于所述第二板面 上且位于所述容置孔两侧边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塞板两卡扣的多个定位结构,所述 卡扣结合于所述定位结构内,将所述容置孔未使用的部分予以封闭。
9. -一种光纤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盖板,其是具有一预设板厚,且有一第一板面及一第二板面;至少 一 容置孔,其是设置于所述第 一 板面上,并贯穿所述第二板面;至少一开孔,设置于盖板的一侧的所述预设板厚处;至少一固定座,其是位于所述第二板面上且相对应于所述开孔处,所述固定 座是固定一光纤连接器;以及至少一塞板,其是结合于所述容置孔内,且于所述塞板两侧边相对设置有一 卡扣;其中,于所述第二板面上且位于所述容置孔两侧边设置有相对于所述塞板两 卡扣的多个定位结构,所述卡扣结合于所述定位结构内,将所述容置孔未使用的 部分予以封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 一结合机构,其是置于所述第二板面上且相对位于所述开孔后方与所述固定座中央位置处;以及一闸门,是设置于所述结合机构之内,其至少包括有下列其中之一 一拉门模块以及一文件板;其中,所述开孔与固定座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且所述两开孔是分别设置于 所述预设板厚的相对两侧边且相互对应;其中,于盖板的结合机构的两末端处更分别设有一组凸肋结构,且在拉门模 块的壳体的两末端处亦分别设有与前述凸肋相对应的卡勾结构,使拉门模块的壳 体可通过将卡勾嵌合入对应的凸肋中而使拉门模块被定位到结合机构内。
专利摘要一种光纤面板结构,其包括有一盖板、至少一容置孔、多个理线单元、至少两开孔、至少一固定座、至少一光纤连接器、至少一结合机构、以及至少一闸门。所述盖板包括有一第一板面及一第二板面。所述闸门是结合于所述结合机构之内,其至少包括有下列其中之一一拉门模块以及一文件板。所述两开孔是设置于所述预设板厚的相对两侧边处,且所述两开孔的位置是相互对应,并位于所述盖板同一侧。所述第二板面上且相对于所述两开孔后方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所述固定座,是可将所述光纤连接器择一固接于所述两固定座内。所述第二板面上设置有多个理线单元,可将所述光纤缆线沿着所述理线单元之间缠绕,并固定于所述理线单元所限定的范围之上。
文档编号G02B6/38GK201044003SQ20072015223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3日
发明者黄海涛 申请人:贺昇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