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32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透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CCD (Charged Coupled Device), 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固体摄像元件所具备的摄像装置的小型轻量的摄像透镜。
背景技术
近年来,能够向车辆搭载的摄像装置(车载摄像机)正在普及。在车载摄像机,谋 求小型、简易的构成、且能够得到明亮的像的可靠性的高的透镜。例如,由于担心车辆内的 高温,因此优选不使用容易受到温度变化影响的胶合(接合)透镜的构成。另外,作为车载 摄像机,也有使用高动态范围摄像机、取入对所摄影的图像中的人、物进行认知的方法。谋 求在对图像进行认知时,即使对面来车的头部灯光直接入射到摄像机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摄 像元件、各透镜面所产生的重影、杂光进行抑制以使得能够正确地对人、物进行认知。另外,作为车载摄像机中所使用的摄像透镜,以移动中的摄影为目的,因此多数情 况下采用减少了驱动部分并且不进行与物体的距离相对应的对焦的全景聚焦(〃 > 7才 一力^ )的透镜。此外,在车载摄像机中,夜间,由于存在对面来车的头部灯光直接进入摄 像机的情况,因此谋求在摄像元件、各透镜面中产生重影、杂光。在能够搭载于这种车载摄像机的小型、简易的构成中,具有能够得到明亮的像的 摄像透镜几个提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专利文献1特开2004-240123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6-308384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摄像透镜中,存在虽然是简易的构成,但是球面像差 的校正不充分的问题。此外,由于出射光瞳(射出瞳)位置接近于像面,因此向像面的光 线入射角较大,在CCD、CMOS等的固体摄像元件的情况下,存在引起周边光量的降低等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摄像透镜中,能够得到F 2.0的大口径的且明亮的像, 但是存在球面像差的校正不充分的问题。此外,由于出射光瞳位置接近于像面,因此向像面 的光线入射角较大,在CCD、CMOS等的固体摄像元件的情况下,存在引起周边光量的降低等 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高性能的摄像透镜,其为了解决上述的以往技术 所涉及的问题点,而能够对摄像元件、各透镜面中产生的重影进行抑制,并对各透镜中产生 的诸像差良好地进行校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第一项的发明所涉及的摄像透镜具备从物 体侧顺次配置的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1透镜、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透镜、具有负的折射力 的第3透镜、将凸面朝向像侧并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4透镜,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 θ ≥30°(2) f/Ri≥0.3其中,θ表示从所述摄像透镜的最终面射出的中心光束的边缘光线和该光线的射 出位置中的透镜法线所成角的绝对值,f表示所述摄像透镜的焦距,R1表示所述摄像透镜的 第1面的曲率半径。根据本发明第1项,能够对在摄像透镜最终面和摄像元件之间以及最物体面和摄 像元件之间产生的重影有效地进行抑制。另外,本发明第2项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项所记载的发明 中,设所述第1透镜的d线中的折射率为II1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n1≥1.51根据本发明第2项,在满足本发明第1项记载的条件的摄像透镜中,能够对最物体 面和摄像元件之间产生的重影有效地进行抑制。另外,本发明第3项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项记载的发明 中,在所述第2透镜的至少1面形成非球面。根据本发明第3项,能够对球面像差有效地进行校正。另外,本发明第4项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项记载的发明 中,由所述第2透镜构成双凸透镜。根据本发明第4项,能够对摄像透镜中的第2透镜的折射力进行强化,对球面像差 更有效地进行校正。另外,本发明第5项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1 4中任何一项 所记载的发明中,由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镜构成所述第1透镜。根据本发明第5项,能够降低摄像透镜的最靠物体侧面向像侧反射的光引起而产
生的重影。另外,本发明第6项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具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具 有正的折射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2透镜组、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3透镜 组、由将凹面朝向所述物体侧的弯月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BF/L≥0. 3(5)0≥15. 0°其中,BF表示所述摄像透镜的后焦距长,L表示从所述摄像透镜中的第1面到像面 的距离,θ表示从所述摄像透镜的最终面射出的中心光束的边缘光线和该光线的射出位置 中的透镜法线所成角的绝对值。根据本发明第6项,能够对摄像透镜最终面和摄像元件之间产生的重影有效地进 行抑制。另外,本发明第7项所涉及的摄像透镜,在本发明第6项记载的发明中,设所述摄 像透镜的焦距为f,设所述摄像透镜中的第1面的曲率半径为R1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f/Ri ≥0.5根据本发明第7项,能够对来自摄像元件的反射光再次由摄像透镜的最靠物体侧 面反射所引起而产生的重影有效地进行抑制。另外,本发明第8项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6项记载的发明中,设所述第3透镜组和所述第4透镜组之间隔为D3_4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D3_4/f ^ 0. 08根据本发明第8项,能够实现摄像透镜的小型化,并能够对像场弯曲良好地进行 校正。另外,本发明第9项所涉及的摄像透镜中,在本发明第6项记载的发明中,设所述 第3透镜组的d线中的折射率为Ii3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n3 ^ 1. 72根据本发明第9项,能够确保像面的平坦性,使像面的位置一定,并能够维持成像 性能。另外,本发明第10项所涉及的摄像透镜中,本发明第6项记载的发明中,设所述第 3透镜组的像侧的面的焦距为f3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2. 0 ^ f/f3 ^ 1. 35根据本发明第10项,能够对主要由摄像透镜的第2透镜组产生的球面像差良好地 进行校正。另外,本发明第11项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第6 10项中其中 一项所记载的发明中,由双凸透镜构成所述第3透镜组。根据本发明第11项,能够对摄像透镜中的第3透镜组的折射力进行强化,并能够 对由第2透镜组产生的球面像差有效地进行校正。根据本发明,可以达到如下效果即提供一种能够对透镜最终面和摄像元件之间 产生的重影、由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的反射光引起而产生的重影进行抑制,并能够对由各 透镜所产生的诸像差良好地进行校正的小型、高性能的摄像透镜。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从摄像透镜的最终面射出的光线的样子的概 略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构成沿光轴的剖面图。图3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d线(λ = 587. 56n m)中的诸像差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构成沿光轴的剖面图。图5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d线(λ = 587. 56n m)中的诸像差图。图6是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构成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7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d线(λ = 587. 56n m)中的诸像差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从最终面射出的光线的样子 的概略图。图9是表示实施例4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构成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10是实施例4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d线(λ = 587. 6n m)中的诸像差图。图11是表示实施例5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构成的沿光轴的剖面图。图12是实施例5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d线(λ = 587. 6n m)中的诸像差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6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构成沿光轴的剖面图。图14是实施例6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d线(λ = 587. 6n m)中的诸像差图。
图中L11,L21,“1第1透镜
‘L22 “2第2透镜
‘L23 ^33第3透镜
L14‘L24 ^34第4透镜
G11,G21,G3I第1透镜
Gi2‘G22 G32第2透镜
Gi3‘G23 G33第3透镜
G14‘G24 G34第4透镜L321 正透镜L322 负透镜STP 孔径光阑IMG 像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最佳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 的摄像透镜,具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1透镜、具有正的折射力的 第2透镜、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3透镜、将凸面朝向像侧的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4透镜。该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假想用于数字视频(〒^夕^ r才)摄像机。 通常,搭载于数字视频摄像机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具有百分之几十的程度的高的光的反射 率,因此成为反射的光产生重影的原因。因此,为了抑制这种重影的产生而对摄像透镜的构 成成为特别的顾虑。首先,该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中,设从最终面射出的中心光束的边缘光 线与该光线的射出位置中的透镜法线的所成的角的绝对值为θ时,优选为满足以下的条 件式。(1) θ≥30°条件式(1),是用于对由摄像元件的受光面反射光被摄像透镜的最终面再反射时 的方向进行规定的式子。通过满足该条件式(1),由摄像透镜的最终面所再反射的光沿着从 光轴远离的方向,能够降低重影光的亮度。另外,考虑条件式(1)时,在摄像透镜的最终面 不包含像面封盖玻璃(力"一节7 ^ )、滤光器等的平行平板。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从最终面射出的光线的样子 的概略图。图中,θ表示从摄像透镜的最终面射出的中心光束的边缘光线和该光线的射出 位置中的透镜法线所成角的绝对值。从该图可以看出,若从摄像透镜的最终面射出的中心 光束的边缘光线与该光线的射出位置中的透镜法线所成角的绝对值为30°以上,则能够使 得由摄像透镜的最终面向像侧反射的光向着从光轴远离的方向。另外,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中,设该摄像透镜的焦距为f,设该摄像透镜 中的第1面的曲率半径为R1时,优选为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2) f/Ri ^0.3条件式(2)是对摄像透镜的最靠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进行规定的式。通过满足该 条件式(2),摄像透镜的最靠物体侧面的曲率半径变小。由摄像元件的受光面所反射光由摄 像透镜的最靠物体侧面再反射,但是曲率半径较小,因此反射光沿循与入射光不同的路径。 为此,再反射光作为重影光而到达摄像元件时较大扩展,能够回避作为重影而较为显眼。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通过满足条件式(1)、(2),能够有效地抑制重影的 产生。此外,在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中,设所述第1透镜的d线中的折射率为Ii1 时,优选为满足以下的条件式。(β)^ ^ 1. 51条件式(3)是对所述第1透镜的折射率进行规定的式子。通过以满足上述条件式 (1)、(2)为前提,并进一步满足该条件式(3),能够更有效地对最靠物体面和摄像元件之间 产生的重影进行抑制。此外,在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中,优选为在所述第2透镜的至少1面形成 非球面。通过如此,能够对球面像差有效地进行校正。此外,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中,通过由双凸透镜构成所述第2透镜,而较 为有效。也即,通过由双凸透镜构成所述第2透镜,能够强化摄像透镜中的第2透镜的折射 力,能够对球面像差更有效地进行校正。此外,在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中,也可以用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 镜构成所述第1透镜。通过如此,能够降低摄像透镜的最靠物体侧面向像侧反射的光引起
而产生的重影。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具备上述的那样的特征,因此 成为能够抑制透镜最终面和摄像元件之间产生的重影、由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向像侧反射 的光成为原因而产生的重影,并能够对各透镜所产生的诸像差良好地地进行校正的小型、 高性能的摄像透镜。另外,该摄像透镜,通过适宜使用形成有非球面的透镜而构成,从而能 够以较少的透镜枚数对诸像差有效地进行校正,并能够谋求光学系统的小型轻量化、制造 成本的降低化。此外,该摄像透镜,没有使用胶合(接合)透镜,因此即使在产生急剧的温 度变化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光学性能的劣化。以下,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实施例。实施例1图2是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构成的沿光轴的剖面图。该摄像透镜是 单焦点透镜,从未图示的物体侧顺次配置由将凸面朝向所述物体侧并具有负的折射力的 弯月透镜构成的第1透镜Ln、由具有正的折射力的双凸透镜构成的第2透镜L12、具有负的 折射力的第3透镜L13、由将凸面朝向像面IMG侧并具有正的折射力的弯月透镜构成的第4 透镜L14。在第2透镜L12的两面形成非球面。另外,在第1透镜L11和第2透镜L12之间,配 置孔径光阑STP。另外,在像面IMG,配置(XD、CMOS等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以下,表示与实施例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相关的各种数值数据。摄像透镜全系统的焦距(f) = 6. 9F 号码(f > 八)=2. 5
半视角(ω)=28. 2°物距(从摄像透镜第1面到物体的距离)=60000摄像透镜中的第1面的曲率半径(R1) = 13. 0000(与条件式(1)相关的数值)从摄像透镜的最终面射出的中心光束的边缘光线和该光线的射出位置中的透镜 法线所成角的绝对值(θ ) = 31. 2°(与条件式⑵相关的数值)VR1 = O. 53(与条件式(3)相关的数值)第1透镜L11的d线中的折射率(Ii1) = 1. 516801^ = 13.0000Cl1 = 0. 7n d ! = 1. 51680v d , = 64.2r2 = 3. 2383d2 = 2. 75!^[…(孔径光阑)d3 = 2. 1r4 = 6· 3709 (非球面)d4 = 2. 8 η d 2 = 1. 69384ν d2 = 53. 13r5 =-4· 8172 (非球面)d5 = 0. 58r6 = 35. 5172d6 = 0. 6n d 3 = 1. 92286v d3 = 20. 88r7 = 5. 2019d7 = 1. 1r8 = -8. 2593d8 = 1. 9n d4 = 1. 69680v d 5 = 55. 53r9 = -4. 9919d9 = 7. 9ri。=oo(像面)圆锥系数(ε )以及非球面系数(A、B、C、D、Ε)(第4面)ε = 0,A = 0,Β = -1· 68564 X 1(Γ3,C=L 05730 X 1(Γ4,D = -2. 07866 X 1(Γ5,E = L 76253 X 1(Γ6(第5面)ε = 0,A = 0,B = 2. 66271 X 1(Γ3,C=L 70415X10、D = -4. 39613 X 1(Γ5,E = 3. 58341X10—另外,图3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d线(λ = 587. 56n m)中的诸像差图。另外,像散图中的符号S、T分别表示弧矢方向、正切方向的像差。实施例2图4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构成的沿光轴的剖面图。该摄像透镜 是单焦点透镜,从未图示的物体侧顺次配置由将凸面朝向所述物体侧并具有负的折射力 的弯月透镜构成的第1透镜L21、由具有正的折射力的双凸透镜构成的第2透镜L22、由具有 负的折射力的第3透镜L23、由将凸面朝向像面IMG侧并具有正的折射力的弯月透镜构成的 第4透镜L24。在第2透镜L22的两面以及第4透镜L24的像面I M G侧的面,形成非球面。 另外,在第1透镜L21和第2透镜L22之间,配置孔径光阑STP。另外,在像面IMG,配置(XD、 CMOS等的摄像元件的受光面。以下,表示与实施例2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相关相关的各种数值数据。摄像透镜全系统的焦距(f) = 6. 9F 号码=2. 5半视角(ω)=28. 2°物距(从摄像透镜第1面到物体的距离)=60000摄像透镜中的第1面的曲率半径(R1) = 13. 0000(与条件式(1)相关的数值)从摄像透镜的最终面射出的中心光束的边缘光线和该光线的射出位置中的透镜 法线所成角的绝对值(θ ) = 31. 8°
0145](与条件式⑵相关的数值)0146]f/xR1 = 0. 530147](与条件式⑶相关的数值)0148]第1透镜L21的d线中的折射率(Ii1) = 10149]Tl=13. 00000150]Cl1=0. 7n Cl1 = 1. 51680v Cl1=64. 20151]r2=3. 22770152]d2=3. 550153]r3(孔径光阑)0154]d3=1. 30155]r4=6. 0200 (非球面)0156]d4=2. 8n d 2 = 1. 69384v d2 = 53. 130157]r5=-5. 0752 (非球面)0158]d5=0. 580159]r6=35. 51720160]d6=0. 6n d3 = 1. 92286v d 3=20. 880161]r7=5. 20190162]d7=1. 10163]r8=-8. 01710164]d8=1. 9n d 4 = 1. 69384v d5 = 53. 130165]r9=-4. 8484 (非球面)
d9 = 7. 9ri。=oo(像面)圆锥系数(ε )以及非球面系数(A、B、C、D、E)(第4面)ε = 0,A = 0,B = -6. 07493X10、C = -1. 37313X 10、D = 4. 24541 X 10_5,E = -1. 98261 X 10_6(第5面)ε = 0,A = 0,B = 3. 78002 X 10_3,C = -Ll 1800 X 10_4,D = 2. 78731 X 1(Γ5,E = -4. 91814X10"(第9面)ε = 0,A = 0,B = -1. 74764X10、C = 3. 23165Χ 1(Γ5,D = 3. 01336 X 1(Γ7,E = -5. 00643 X 10"另外,图5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d线(λ = 587. 56n m)中的诸像差图。 另外,像散图中的符号S、T,分别表示弧矢方向、正切方向的像差。实施例3图6是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构成的沿光轴的剖面图。该摄像透镜是 单焦点透镜,从未图示的物体侧顺次配置由将凸面朝向所述物体侧并具有负的折射力的 弯月透镜构成的第1透镜L31、由具有正的折射力的双凸透镜构成的第2透镜L32、具有负的 折射力的第3透镜L33、由将凸面朝向像面IMG侧并具有正的折射力的弯月透镜构成的第4 透镜L34。在第2透镜L32以及第4透镜L34的分别两面,形成非球面。另外,在第1透镜L31 和第2透镜L32之间,配置孔径光阑STP。另外,在像面IMG,配置(XD、CM0S等的摄像元件的 受光面。以下,表示与实施例3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相关的各种数值数据。摄像透镜全系统的焦距(f) = 6. 8F 号码=2.0半视角(ω)=28.6°物距(从摄像透镜第1面到物体的距离)=60000摄像透镜中的第1面的曲率半径(R1) = 15. 2000(与条件式(1)相关的数值)从摄像透镜的最终面射出的中心光束的边缘光线和该光线的射出位置中的透镜 法线所成的角的绝对值(θ ) = 36. 5°(与条件式⑵相关的数值)f/R1 = 0. 45(与条件式(3)相关的数值)第1透镜L31的d线中的折射率(Ii1) = 1. 51680r1 = 15.2000
Cl1 = 0. 7n Cl1 = 1. 48749v d ! = 70. 2r2 = 4. 0055d2 = 3. 78!^二①丨孔径光阑)d3 = 2. 75r4 = 6. 0760 (非球面)d4 = 2. 7n d2 = 1. 69350v d 2 = 53. 2r5 = -5. 6341 (非球面)d5 = 0. 69r6 = 175. 6315d6 = 0. 6n d3 = 1. 92286v d 3 = 20. 88r7 = 5. 8520d7 = 1. 2r8 = -7. 6570 (非球面)d8 = 2. On d 4 = 1. 69350v d 5 = 53. 2r9 = -4. 7627 (非球面)d9 = 7. 1ri。=oo(像面)圆锥系数(ε )以及非球面系数(A、B、C、D、E)(第4面)ε = 0,A = 0,B = -6. 46315 X 1(Γ4,C = _6. 71783 X 1(Γ5,D=L 21713Χ 1(Γ5,E = -4. 66102X IO-7(第5 面)ε = 0,A = 0,B = 3. 63949 X 1(Γ3,C = 85466 X 1(Γ4,D=L 94283 X 1(Γ5,E = _6. 28447 X 10"(第8 面)ε = 0,A = 0,B = 2. 78523 X 1(Γ3,C = _3. 60573 X 1(Γ4,D = 6. 20447 X 1(Γ5,E = _3· 47557 X 1(Γ6(第9 面)ε = 0,A = 0,B=L 76355 X 1(Γ3,C = -9. 05321 X 1(Γ5,D=L 56017 X 1(Γ5,E = -4. 63406 X 10"另外,图7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摄像透镜的d线(λ = 587. 56n m)中的诸像差图。 另外,像散图中的符号S、T分别表示弧矢方向、正切方向的像差。另外,在上述数值数据中,r1; r2,· · · ·表示各透镜、光阑面等的曲率半径,(I1, d2,· ·· 表示各透镜、光阑等的肉厚或者他们的面间隔,η Cl1, η d2,· · · 表示各透镜的d线(λ = 587. 56n m)中的折射率,ν屯,ν d2,· · · ·表示各透镜的d线(λ = 587. 56n m)中的阿贝(了)数。另外,上述各非球面形状是将与光轴垂直的高度设为H,将面顶设为原点时的高度 H中的光轴方向的变位量设为X(H)时,由以下所示的式表示。数学式1
权利要求
一种摄像透镜,其中,具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1透镜、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透镜、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3透镜、将凸面朝向像侧并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4透镜,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θ≥30°(2)f/R1≥0.3其中,θ表示从所述摄像透镜的最终面射出的中心光束的边缘光线和该光线的射出位置中的透镜法线所成角的绝对值,f表示所述摄像透镜的焦距,R1表示所述摄像透镜的第1面的曲率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设所述第1透镜的d线中的折射率为Ii1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3)n1≥ 1. 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透镜的至少1面形成非球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由双凸透镜构成所述第2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由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透镜构成所述第1透镜。
6.一种摄像透镜,其中, 具备从物体侧顺次配置的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2透镜组、具 有正的折射力的第3透镜组、由将凹面朝向所述物体侧的弯月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 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B F/L ≥ 0. 3(5)θ ≥ 15. 0°其中,B F表示所述摄像透镜的后焦距长,L表示从所述摄像透镜中的第1面到像面的 距离,θ表示从所述摄像透镜的最终面射出的中心光束的边缘光线和该光线的射出位置中 的透镜法线所成角的绝对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设所述摄像透镜的焦距为f,设所述摄像透镜中的第1面的曲率半径为R1时,满足以下 的条件式(6)f/Ri ≥ 0. 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设所述第3透镜和所述第4透镜的间隔为D3_4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D3_4/f≤ 0. 08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设所述第3透镜组的d线中的折射率为Ii3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n3≥ 1. 72。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设所述第3透镜组的像侧的面的焦距为f3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9)2. 0 彡 f/f3 ^ 1. 35ο
11.根据权利要求6 10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由双凸透镜构成所述第3透镜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摄像透镜,其物体侧顺次配置由将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具有负的折射力的弯月透镜构成的第1透镜(L 11)、由具有正的折射力的双凸透镜构成的第2透镜(L 12)、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3透镜(L 13)、由将凸面朝向像面IMG侧并具有正的折射力的弯月透镜构成的第4透镜组(L 14)。并且,疼通过满足规定的条件,能够在不损失光学系统的紧凑性以及高的光学性能的情况下,对在透镜最终面和摄像元件之间产生的重影、由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反射的光成为原因而产生的重影进行抑制。
文档编号G02B13/18GK101990647SQ20088012857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0日
发明者三觜隆广, 安藤稔 申请人:株式会社腾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