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扫描设备和使用光学扫描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293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扫描设备和使用光学扫描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扫描设备和使用光学扫描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本发明适用于采用电子照相过程的诸如激光束打印机、数字复印机或多功能打印机的彩色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常规上,诸如数字复印机或激光束打印机(LBP)的图像形成设备已使用光学扫描设备用于形成图像。这种类型的光学扫描设备使用借助同一光偏转器用多个光束执行扫描的对置扫描单元作为用于使整个装置小型化的单元,并通过被设置在光偏转器的两侧的成像光学系统将光束引导到不同的被扫描表面。常规上已提出使用这种对置扫描单元的各种光学扫描设备(参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3-202512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004050)。曰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3-202512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004050讨论了相对于共用的光偏转器(旋转多面镜)沿对称方向使光束偏转以进行扫描的光学扫描设备。图20是图1所示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3-202512的光学扫描设备的主要部分示意图。图20所示的共用光偏转器的类型的光学扫描设备在一个光学扫描设备(第一扫描器SK11)形成图像时具有以下问题。在第一成像透镜系统SL11的第一成像透镜91的透镜表面91a上反射的不需要光(幻象光(ghostlight))Rf透过其它光学扫描设备(第二扫描器SK12)的成像透镜系统SL12以进入感光鼓表面99。类似地,存在在第二成^f象透镜系统SL12的第一成〗象透镜92的透镜表面上被反射以进入第一成像透镜系统SL11的不需要光。在透镜表面上淀积抗反射膜使得能够减少不需要光。但是,在最近为了降低光学扫描设备的重量和成本常使用的塑料透镜的情况下,淀积抗反射膜是困难的。因此,需要通过使用抗反射膜以外的手段减少不需要光的方法。为了很容易地实现通过使用一个光偏转器形成四色图像的光学扫描设备,已采用对于光偏转器的偏转表面在副扫描断面内倾斜地输入光束的副扫描断面内倾斜入射光学系统。图21是图1所示的日本专利申请7〉开No.2005-004050的旋转多面镜201周围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在曰本专利申请/>开No.2005-004050中讨论的对置扫描单元和副扫描断面内倾斜入射光学系统包含被设置为防止不需要光入射到成像光学元件202a和202b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206。特别地,通过使用不需要光阻挡构件206阻挡在副扫描断面内与用于图像形成的实光束(reallightbeam)空间分离的不需要光。不需要光阻挡构件206防止任何不需要光到达被扫描表面(未示出)。最近,为了使光学扫描设备小型化,光学扫描设备的光学元件已被密集地配置,从而导致复杂的配置。安装光学元件的箱(外壳)的组装精度不够已产生降低光学元件的安装精度的趋势。为了进一步使光学扫描设备小型化,已一体化形成光学箱和不需要光阻挡构件。一般地,不需要光进入不需要光阻挡构件以被阻挡。但是,如果光学元件(光学构件)偏离希望的位置,那么在光学元件的表面上反射的不需要光偏离预测的光路。因此,在不进入不需要光阻挡构件的情况下,不需要光可能到达位于光路前面的被扫描表面。因此,在图像形成中,可能出现诸如图像的浓度波动的图像缺陷。在曰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5-004050中,在图21中,例如,假定在成像光学元件202b中出现安装误差,使得成像光学元件202b在副扫描断面中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在成像光学元件202b的入射表面上反射的不需要光穿过不需要光阻挡构件206的开口206a。穿过开口206a的不需要光进入成像光学元件202a以到达被扫描表面(未示出)。结果,在图像形成中,出现诸如图像的浓度波动的图像缺陷。当在接近被扫描表面的位置上设置成像光学元件时,在成像光学元件的入射表面上反射的不需要光基本上与光学基准轴平行地穿过接近光学基准轴的位置。注意,光学基准轴是当从入射光学系统发射的光束中的主光束在光偏转器的偏转表面上被偏转并进入被扫描表面的中心时在副扫描断面内穿过光束中的主光束(主光线)的到偏转表面的入射点并与偏转表面垂直的轴。因此,为了阻挡不需要光的意外波动或在其它光学元件上反射的不需要光,不需要光阻挡构件的开口(开口部分)必须尽可能地变窄。但是,不需要光阻挡构件的开口过窄导致甚至阻挡用于在感光鼓表面上形成潜像的实光束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能够有效地阻挡在使用对置扫描单元时产生的任何不需要光并能够用简单的配置形成高质量图像的光学扫描设备,以及使用该光学扫描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光学扫描设备包括两个扫描单元,被设置为在副扫描断面中相互面对并在其间插入旋转多面镜,所述两个扫描单元中的每一个包含入射光学系统,使得从光源发射的光束入射到旋转多面镜的偏转表面上;和成像光学系统,包含被配置为使在旋转多面镜的偏转表面上被偏转扫描的光束在被扫描表面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光学元件,其中,进入旋转多面镜的偏转表面的光束在副扫描断面中相对于旋转多面镜的偏转表面的法线倾斜地进入,其中,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一个包含不需要光阻挡构件,所述不需要光阻挡构件被配置为阻挡在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另一个的成像光学元件的光学表面上被反射以向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所述一个的被扫描表面行进的不需要光,并且其中,满足以下条件rp<L《A/2这里,rp表示旋转多面镜的外接圆半径,L表示从旋转多面镜的旋转中心到所述一个扫描单元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沿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的距离,A表示用于驱动旋转多面镜的驱动电路基板沿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的长度。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所述光学扫描设备中,不需要光阻挡构件与固定驱动电路基板的光学箱一体化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所述光学扫描设备中,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每一个包含两个站(station),并且,从所述两个站中的每一个的光源发射的光束在副扫描断面中相对于旋转多面镜的偏转表面的法线倾斜地入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所述光学扫描i殳备中,从所述两个站的光源发射的光束在副扫描断面中进入旋转多面镜的同一偏转表面。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所述光学扫描设备中,在旋转多面镜的同一偏转表面上被偏转扫描的光束穿过被所述两个站共用的成像光学元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所述光学扫描设备中,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所述另一个包含不需要光阻挡构件,所述不需要光阻挡构件被配置为阻挡在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所述一个的成像光学元件的光学表面上被反射以向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所述另一个的被扫描表面行进的不需要光;满足以下条件A/2<I7这里,L'表示从旋转多面镜的旋转中心到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所述另一个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沿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的距离,并且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所述一个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沿副扫描方向的开口宽度比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所述另一个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沿副扫描方向的开口宽度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以上阐述的光学扫描设备;被设置在被扫描表面上的感光构件;被配置为将由通过光学扫描设备利用光束进行扫描而在感光构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被配置为将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的转印装置;和被配置为在转印材料上定影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以上阐述的光学扫描设备;和被配置为将从外部设备输入的代码数据转换成图像信号并将转换的图像信号输入到光学扫描设备的打印机控制器。本发明可以实现能够有效地阻挡在使用对置扫描单元时产生的任何不需要光并能够用简单的配置形成高质量图像的光学扫描设备,以及使用该光学扫描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通过参照附图阅读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副扫描断面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主扫描断面图。图3A、图3B、图3C和图3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几何像差和副扫描方向倍率的均匀性。图4A和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主扫描主要部分断面图和副扫描主要部分断面图。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光束和不需要光阻挡构件之间的关系。图6A和图6B是常规的光学扫描设备的副扫描断面图。图7A和图7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主扫描断面图和副扫描断面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副扫描断面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主扫描断面图。图IOA、图IOB、图IOC和图10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几何像差和副扫描方向倍率的均匀性。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扫描线弯曲。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斑点形状(spotshape)。图13A和图13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主扫描断面图和副扫描断面图。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光束和不需要光阻挡构件之间的关系。图15A和图15B是常规的光学扫描设备的副扫描断面图。图16A和图16B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主扫描断面图和副扫描断面图。图17A和图17B是^L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主扫描断面图和副扫描断面图。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部分示意图。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部分示意图。图20是常规的光学扫描设备的主扫描断面图。图21是常规的光学扫描设备的副扫描断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副扫描方向的主要部分断面图(副扫描断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副扫描方向(Z方向)是与偏转单元的旋转轴平4亍的方向。主扫描断面是法线为副扫描方向(与偏转单元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的断面。主扫描方向(Y方向)是在主扫描断面上投影被偏转单元偏转扫描的光束的方向。副扫描断面是法线为主扫描方向的断面。光学基准轴C0是当从入射光学系统发射的光束中的主光束在光偏转器的偏转表面上被偏转扫描以进入被扫描表面的中心时,在副扫描断面内穿过光束中的主光束(主光线)的到偏转表面的入射点并与偏转表面垂直的轴。图1示出第一和第二光学扫描设备M1和M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过平行设置所述两个光学扫描设备M1和M2,配置从四色(Y、M、C和K)图像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图像形成设备。第一光学扫描设备Ml包含被设置为相互面对并在其间插入光偏转器(旋转多面镜)5的两个扫描单元Ul和U2。第二光学扫描设备M2包含被设置为相互面对并在其间插入光偏转器5的两个扫描单元U3和U4。第一扫描单元Ul包含用于黄色(Y)的第一站Sl,第二扫描单元U2包含用于品红色(M)的第二站S2。第三扫描单元U3包含用于青色(C)的第三站S3,第四扫描单元U4包含用于黑色(K)的第四站S4。第一和第二光学扫描设备M1和M2的配置和光学操作是类似的。因此,主要说明第一光学扫描设备Ml。与第一光学扫描设备M1的构件类似的第二光学扫描设备M2的构件由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在必要时说明第二光学扫描设备M2的各构件。在第一光学扫描i殳备Ml中,第一和第二站Sl和S2的配置和光学操作是类似的。因此,主要说明第一站S1。与第一站S1的构件类似的第二站S2的构件被加括号。在必要时说明第二站S2的各构件。用作偏转单元的旋转多面镜(光偏转器)5通过诸如电动机的驱动单元(未示出)以恒定的速度旋转,并且被第一和第二(第三和第四)两站Sl和S2(S3和S4)共用。成像光学系统6(6')包含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用作第一成像光学元件的第一成像透镜(扫描透镜)6a(6a')和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用作第二成像光学元件的第二成像透镜(扫描透镜)6b(6b')。成像光学系统6(6')可包含三个或更多个成《象光学元件。成像光学系统6(6')在主扫描断面内在作为被扫描表面(后面说明)的感光鼓表面7a(7b)上形成基于图像信息并被旋转多面镜5偏转扫描的光束的斑点图像。在副扫描断面内,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和感光鼓表面7a(7b)被配置为在它们之间具有光学共轭关系,由此提供光学面混乱(opticalfacetangle)误差校正功能。用作记录介质的感光鼓7a7d分别是用于Y(黄色)、M(品红色)、C(青色)和K(黑色)的感光鼓(被扫描表面)。用作反射构件的反射镜8(8')包含平面镜,并且使已穿过了第一成像透镜6a(6a')的光束返回到第二成像透镜6b(6b')。反射镜8(8')可在主扫描断面或副扫描断面内具有折光力。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10')阻挡在第二(第一)站S2(Sl)的成像透镜表面(光学表面)上反射的不需要光(反射光),并被设置在旋转多面镜5和第一成像透镜6a(6a')之间。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IO')被设置为沿副扫描方向远离在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上被偏转扫描以进入被扫描表面7a(7b)的扫描光束的光路。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和10'被设置在被插入它们之间的旋转多面镜5的两侧,并且与用于容纳旋转多面镜5和第一和第二成〗象透镜6a和6b的光学箱20—体化形成。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和10'与固定驱动电路基板50的光学箱一体化形成。不需要光是在一个扫描单元内的成像光学系统的成像光学元件的表面上被反射以进入被相对设置并在它们之间插入旋转多面镜5的另一扫描单元中的成像光学系统、由此进入另一扫描单元中的被扫描表面的光束。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IO')包含具有开口的光阻挡构件,或沿副扫描方向分割的两个光阻挡构件。驱动电路基板50旋转并驱动旋转多面镜5。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光学扫描设备M1的第一站S1沿主扫描方向的主要部分断面图(主扫描断面图),它示出展开的光路。在图2中,图1所示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和反射镜被省略。图2仅示出光学扫描设备M1的站Sl。光学扫描设备M1的站S2以及光学扫描设备M2的站S3和S4的配置和光学操作与站Sl类似。在图2中,光源la包含半导体激光器。孔径光阑2a将从光源ia发射的发散光束形成为特定的束形状。聚光透镜(变形透镜)3a在主扫描方向(在主扫描断面中)和副扫描方向(在副扫描断面中)之间具有不同的折光力(力(power))。因此,已穿过孔径光阑2a的发散光束在主扫描方向上被转换成平行光束(或会聚光束),并在副扫描方向上被转换成会聚光束。孔径光阑2a和聚光透镜3a构成入射光学系统LA的要素中的一个。入射光学系统LA将从光源la发射的光束引导到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5a。两个光学元件(准直透镜和柱面透镜)可构成聚光透镜3a。用作偏转单元的光偏转器5包含五表面旋转多面镜,所述五表面-旋转多面镜具有直径34mm的外接圆并且通过作为驱动单元的电动机(未示出)沿图2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以恒定的速度(恒定的角速度)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在主扫描断面中,光束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的法线倾斜地(以有限角度)进入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但是,在副扫描断面中,没有光束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的法线倾斜地(以有限角度)进入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即,在副扫描断面中,进入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的光束和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的法线之间的角度为零。成像光学系统6具有下面说明的会聚功能和f6特性。在本实施例中,成像光学系统6包含作为在主扫描方向(在主扫描断面中)和副扫描方向(在副扫描断面中)之间具有不同折光力的成像光学元件的第一和第二成《象透镜6a和6b。在本实施例中,笫一和第二成像透镜6a和6b由塑料材料制成,并使得基于图像信息并被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5a偏转扫描的光束在作为被扫描表面的感光鼓7a上形成图像。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5a和感光鼓7a的表面被配置为在副扫描断面内在它们之间具有共轭关系,使得第一和第二成像透镜6a和6b补偿偏转表面5a的光学面混乱误差。第一成像透镜6a在其光轴土在主扫描断面和副扫描断面内具有正的折光力。第二成像透镜6b在其光轴上在主扫描断面内具有负的折光力并在副扫描断面内具有正的折光力。仿特性意味着以场角(扫描角度)e进入的光束在像面(被扫描表面7a)上在Y-fxe的位置上形成图像的关系,这里,Y表示从光轴起的高度,f表示常数。换句话说,份特性意味着在单位场角上扫描的扫描宽度(扫描速度)在扫描表面的整个区域上相等的特性。常数f被称为f9系数。当入射到成像光学系统6上的光束是平行光束时,常数f的值等于成像光学系统6的近轴焦距f。感光鼓表面(感光鼓)7a是被扫描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图像信息被光学调制并从光源la发射的发散光束被孔径光阑2a调节以进入聚光透镜3a。入射到聚光透镜3a上的光束在主扫描断面中作为平行光束从中射出。在副扫描断面中,光束被会聚以在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5a上形成线图像(lineimage)(沿主扫描方向纵向的线图像)。用于在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5a上偏转扫描的光束经由第一和第二成像透镜6a和6b在感光鼓表面7a上形成斑点图l象。然后,通过沿由箭头A表示的方向旋转旋转多面镜5,沿由箭头B表示的方向(主扫描方向)光学扫描感光鼓表面7a。因此,在用作记录介质的感光鼓表面7a上记录图像。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扫描等于A3尺寸(ISO216)的打印宽度,被扫描表面7a的有效扫描宽度被设为310mm以配置光学系统。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尺寸,并且可处理更大或更小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成像透镜6a和6b的折射表面的形状由下式表示。假定原点被设在与光轴的交点处、光轴的方向被设为X轴、在主扫描断面中与光轴正交的轴被设为Y轴,并且在副扫描断面中与光轴正交的轴被设为Z轴。在这种情况下,与主扫描方向对应的子午线(meridianline)方向由下式表示这里,R表示光轴上的子午线的曲率半径,K、B4、B6、Bs和B^表示非球面系数。与副扫描方向(包含光轴的、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对应的弧矢线(sagittalline)方向由下式表示。"(a)这里,在主扫描方向上与光轴分开距离Y的位置上的相对于副扫描方向的曲率半径(孤矢线曲率半径)r'由下式表示。r'=r0(l+D2Y2+D4Y4+D6Y6+D8Y8+D10Y10)这里,r。表示光轴上的弧矢线曲率半径,D2、D4、D6、Ds和Dn)表示系数。光轴外的弧矢线曲率半径r'在包含各位置上的子午线的法线并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面内^皮定义。形状表达式的多项式由达10次的函数表示。但是,可以使用更大或更小的次数。只要表示表面形状的表达式具有同等的表面表示自由度,那么可以没有任何问题地获得本发明的效果。表1和表2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扫描系统的光学元件的光学配置和成像光学元件(扫描透镜)(成像透镜)的表面形状的数值。在表2中,第一表面(Rl)是第一成像透镜6a的入射表面,第二表面(R2)是第一成像透镜6a的出射表面,第三表面(R3)是第二成像透镜的入射表面,第四表面(R4)是第二成像透镜的出射表面。E-x意味着xl(T。非球面系数B4uB10u和D2uD10u规定在主扫描断面和副扫描断面内透镜表面关于相对于光轴的光源1的相反侧的形状。非球面系数B41B101和D21D101规定在主扫描断面和副扫描断面内透镜表面关于相对于光轴的光源1侧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从光源l发射的光束在主扫描断面内相对于成像光学系统6的光轴以某一角度进入光偏转器5的偏转表面5a。因此,在扫描开始侧和扫描结束侧之间非对称地出现伴随有光偏转器5的旋转的偏转表面的来回位置偏离(矢(sagitta))。为了良好地补偿由于非对称的矢导致的像场弯曲或斑点直径变化相对于光轴沿主扫描方向的非对称变化,第一和第二成像透镜6a和6b具有沿副扫描方向的曲率半径沿主扫描方向相对于光轴非对称变化的表面。在第二到第四表面内,副扫描断面内的非球面系数D2uD10u和D21D101是不同的。这表示副扫描断面内的曲率在透镜表面的有效直径内从轴上到轴外关于光轴非对称变化。<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透镜6a的入射表面(第一表面)和出射表面(第二表面)在主扫描断面内(主扫描方向)具有由达10次的函数表示的非球面(非圆弧)形状。在副扫描断面内(副扫描方向),其入射表面(第一表面)具有非球面形状,并且其出射表面(第二表面)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曲率变化的球面形状。第二成像透镜6b的入射表面(第三表面)和出射表面(第四表面)在主扫描断面内具有由达10次的函数表示的非球面(非圓弧)形状。在副扫描断面内(副扫描方向),其入射表面(第三表面)及其出射表面(第四表面)在主扫描方向上均形成为曲率变化的球面形状。使得副扫描断面内的折光力沿主扫描方向从轴上到轴外减小,以由此成功地调整副扫描方向的像场弯曲。在本实施例中,使得第一和第二成像透镜6a和6b如上面说明的那样由塑料材料(树脂)制成。但是,材料不限于塑料材料,可以使用玻璃材料。图3A3D示出本实施例的几何像差。从图3A3D可以理解,各像差被调整到没有实际问题的水平。依赖于像高的副扫描方向的倍率变化被抑制到2%或更小。因此,通过像高导致的副扫描方向的斑点形状变化被抑制,由此可获得高的成像性能。依赖于像高的副扫描方向的倍率变化优选被限制到10%或更小、更优选5%或更小。参照图1、图4A和图4B和图5,说明用于实现本实施例的目的的手段和效果。图4B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旋转多面镜周围的主扫描断面,图4A是图4B的副扫描断面。图5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扫描光束和不需要光阻挡构件之间的关系,即当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被设置为接近或远离旋转多面镜5时的扫描光束Ra和不需要光阻挡构件之间的关系。在图4A和图4B和图5中,与图1的部件类似的部件由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如上述的图l所示,第一和第二(第三和第四)站Sl和S2(S3和S4)在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轴的两侧以每侧两个的方式被对称设置,由此构成所谓的对置扫描单元。由此,配置可安装在四色(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图像形成设备上的光学扫描设备。在对置扫描单元中,如上所述,成像透镜表面(光学表面)上的反射光(不需要光)透过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对称设置的其它成像透镜,以到达其它的被扫描表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旋转多面镜5和第一成像透镜6a(6a')之间,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10')被设置在沿副扫描方向远离入射到被扫描表面上的扫描光束(实光束)Ra的光路的位置上,以阻挡在成像透镜表面上反射的不需要光。为了更确信地阻挡不需要光,副扫描断面中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IO')的开口宽度W必须在不阻挡实光束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变窄。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当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倾斜时,偏转表面和被扫描表面也被配置为在它们之间具有共轭关系,以防止被扫描表面上的光束到达的位置沿副扫描方向偏移,由此补偿偏转表面的光学面混乱误差。换句话说,如图5所示,在紧接着偏转之后的扫描光束Ra在副扫描断面中形成基本上点像,然后,扫描光束Ra的宽度单调地增加,直到它在副扫描断面中穿过具有折光力的成像透镜6a。简言之,为了在不阻挡扫描光束Ra的条件下使不需要光阻挡构件IO在副扫描断面内的开口宽度W变窄,如图5所示,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必须尽可能地接近旋转多面镜5。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不需要光阻挡构件在不阻挡扫描光束Ra的条件下更有效地阻挡不需要光。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多面镜5的外接圆半径由rp(mm)表示,从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中心到设置在第二扫描单元U2中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沿成像光学系统6'的光轴方向的距离由L(mm)表示,并且驱动电路基板50沿成像光学系统6'的光轴方向的长度由A(mm)表示。距离L可以为从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中心到不需要光阻挡构件中的一个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距离L是到设置在第二扫描单元U2中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各元件被设为满足以下条件rp<L《A/2...(1)如果L小于等于条件式(1)的下限值,由于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干涉旋转多面镜5,因此这不是所希望的。如果L大于等于条件式(1)的上限值,由于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在副扫描断面中的开口宽度W大大增加以不能阻挡不需要光,因此这不是所希望的。假定从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中心到第一扫描单元Ul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沿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的距离由L'表示,并且用于驱动旋转多面镜5的驱动电路基板50沿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的长度由A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满足以下条件A/2<1/使得第二扫描单元U2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沿副扫描方向的开口宽度比第一扫描单元Ul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沿副扫描方向的开口宽度窄。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多面镜5的外接圆半径rp、从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中心到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的距离L以及旋转多面镜5的驱动电路基板50的长度A被设如下rp=17mmL=19mmA=42mm这些满足条件式(1)。将本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的开口宽度与常规的光学扫描设备的相比较。图6A和图6B是常规的光学扫描设备的主要部分断面图。图6B示出主扫描断面,图6A示出图6B的副扫描断面。在图6A和图6B中,i殳定以下条件rp=17mmL=23mmAF=42mm(1)的上限值的图6A和图6B的常规例子所示,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1和ll'在副扫描断面中的开口宽度W为2.42mm。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满足条件式(l),如图4A所示,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在副扫描断面中的开口宽度W为2.28mm,由此可以在不阻挡实光束的条件下阻挡穿过开口的不需要光。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光阻挡构件IO在副扫描断面中的开口宽度增加。但是,当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的开口宽度W变窄时,阻挡不需要光的效果增强。但是,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和光学箱由塑料材料制成并且一体化形成以有利于制造,并且用于旋转和驱动旋转多面镜5的驱动电路基板50被形成得大以减少旋转多面镜的旋转轴倾斜。在通过注入成型一体化形成的情况下,由于模子沿一个方向被拉出,因此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不应具有复杂的形状。换句话说,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优选形成为与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轴方向平行的平板形状。因此,为了将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设置为接近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轴,如图4A和图4B所示,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轴沿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使驱动电路基板50偏心(偏移)。因此,可通过满足条件式(1)设置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使得驱动电路基板50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轴偏心。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采用任意的配置,只要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可被设置为接近旋转多面镜5。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和10'被设置在被插入它们之间的旋转多面镜5的两侧使得能够确保阻挡意外产生的不需要光。因此,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使得即使在对置扫描单元中也能够有效阻挡不需要光。结果,本实施例使得能够实现能够在没有彩色LBP或彩色复印机的成像性能的任何劣化的条件下通过简单的配置获得高质量图像的光学扫描设备和彩色图像形成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光源la包含单一发光单元(发光点)。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光源la可包含多个发光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成像光学系统6(6')包含两个成像光学元件(成像透镜)。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成像光学系统6(6')可包含一个或三个或更多个成像光学元件。第二实施例图7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旋转多面镜周围的主扫描断面,图7A示出图7B的副扫描断面。在图7A和图7B中,与图4A和图4B所示的部件类似的部件由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仅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在一侧(第二(第四)扫描单元U2(U4)侧)设置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其它的配置和光学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并因此获得类似的效果。特别地,本实施例采用这样一种配置,即,使得用于旋转和驱动旋转多面镜5的驱动电路基板50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轴更加偏心以将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设置为接近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轴,并且副扫描断面中的开口宽度W被设为较窄。因此,即使当仅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在一侧(第二(第四)扫描单元U2(U4)侧)设置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时,也可确保阻挡不需要光。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的形成变得容易。当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和光学箱被制成为单独的构件而不是一体化形成时,組装步骤的数量减少。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条件式(1),旋转多面镜5的外接圆半径rp、从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中心到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的距离L以及旋转多面镜5的驱动电路基板50的长度A被设如下<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22</formula>它们满足条件式(1)。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在副扫描断面中的开口宽庋W为2.28mm,从而使得能够没有任何问题地阻挡不需要光。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光阻挡构件被设置在扫描单元U2(U4)侧。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不需要光阻挡构件可被设置在扫描单元U1(U3)侧。第三实施例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副扫描方向(副扫描断面)的主要部分断面。与图l的部件类似的图8的部件由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仅使用第一光学扫描设备Ml,扫描单元Ul和U2中的每一个包含多个站(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并且多个光束在副扫描断面内以不同的角度进入光偏转器5的同一偏转表面。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还在于,构成站S1S4的成像光学系统的成像透镜的表面形状改变,并且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和12'的位置和形状改变。其它的配置和光学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并因此获得类似的效果。特别地,图8示出包含第一和第二扫描单元U1和U2的光学扫描设备M1。作为一个扫描单元的第一扫描单元XJ1包含用于黄色(Y)和品红色(M)的第一和第二站Sl和S2。作为另一扫描单元的第二扫描单元U2包含用于青色(C)和黑色(K)的第三和第四站S3和S4。"第一和第二扫描单元U1和U2的配置和光学操作是类似的。因此,主要说明第一扫描单元U1。与第一扫描单元U1的构件类似的第二扫描单元U2的构件被加括号。必要时说明第二扫描单元U2的各构件。用作偏转单元的旋转多面镜(光偏转器)5通过诸如电动机的驱动单元(未示出)以恒定的速度旋转,并且被第一和第二扫描单元U1和U2共用。成像光学系统61(61')包含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用作第一成像光学元件的第一成像透镜61a(61a')和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用作第二成像光学元件的第二成像透镜61b(61b')。成像光学系统61(61')可包含三个或更多个成像光学元件。成像光学系统61(61')在主扫描断面内在作为被扫描表面(后面说明)的感光鼓表面7a和7b(7c和7d)上形成基于图像信息并被旋转多面镜5偏转扫描的光束的斑点图像。在副扫描断面内,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5a(5b)和感光鼓表面7a和7b(7c和7d)被配置为在它们之间具有光学共轭关系,由此提供光学面混乱(opticalfacetangle)误差校正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透镜61a(61a')被构成第一(第二)扫描单元U1(U2)的两个站S1和S2(S3和S4)共用。用作记录介质的感光鼓7a7d分别是用于Y(黄色)、M(品红色)、C(青色)和K(黑色)的感光鼓(被扫描表面)。反射构件(反射镜)8a、8b、8c和8d(8e、8f、8g和8h)分别包含平面镜,并且^f吏穿过了第一和第二成Y象透镜61a和61b(61a'和61b')的光束返回到相应的感光鼓表面7a和7b(7c和7d)。反射镜8a、8b和8c(8e、8f和8g)可分别在主扫描断面或副扫描断面内具有折光力。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12')被设置在第一(第二)扫描单元Ul(U2)内并沿副扫描方向远离在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5a(5b)上净皮偏转扫描以进入#皮扫描表面7a和7b(7c和7d)的扫描光束的光路。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和12'被设置在被插入它们之间的旋转多面镜5的两侧,并且与用于容纳旋转多面镜5和第一和第二成像透镜61a和61b(61a'和61b')的光学箱20—体化形成。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和12'在透过被旋转多面镜5偏转扫描的光束的同时阻挡在成像光学元件61'(61)的表面上反射的不需要光(闪烁光或幻象光(ghostlight))。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和第二扫描单元U1和U2在旋转多面镜5的两侧以每侧两个的方式相对于旋转轴被对称设置以构成对置扫描单元。由此,可配置可安装在四色(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闺像形成设备上的光学扫描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在主扫描断面中,光束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的法线倾斜地进入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在副扫描断面中,光束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的法线倾斜地进入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在第一扫描单元Ul中,在副扫描断面中,使得从两个光源(未示出)发射的两个光束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的同一偏转表面5a的法线倾斜地从相对于光学基准轴C0的上下方向倾斜入射到偏转表面5a上。在第二扫描单元U2中,在副扫描断面中,使得从两个光源(未示出)发射的两个光束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的同一偏转表面5b的法线倾斜地从相对于光学基准轴C0的上下方向倾斜入射到偏转表面5a上。从上侧倾斜地进入了偏转表面5a(5b)的光束倾斜地向下反射,并且,从下侧倾斜地进入了偏转表面5a(5b)的光束倾斜地向上反射。经由相应的反射镜8a8d(8e8h)通过成4象光学系统61(61')将光路分开。分开的四个光束被引导到用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相应的感光鼓表面7a7d上以形成彩色图像。因此,在图8中,如上所述,第一和第二扫描单元U1和U2净皮设置为共用其旋转多面镜5。来自扫描单元Ul和U2的多个光束被引导到对于扫描单元Ul和U2分别不同的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5a和5b。扫描单元Ul和U2中的多个光束进入不同的被扫描表面7a7d以形成彩色图像。在本实施例中,在同一偏转表面5a(5b)上^皮偏转扫描的两个光束均穿过第一成像透镜61a(61a')。因此,成像透镜的数量减少来构成成像光学系统6(6'),由此使得能够小型化。图9是图8所示的第一扫描单元Ul在主扫描方向的主要部分断面图(主扫描断面图),它示出展开的光路。在图9中,图8所示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和反射镜被省略。图9仅示出第一扫描单元U1。第二扫描单元U2的配置和光学操作与第一扫描单元Ul类似。在图9中,光源la和lb分别包含半导体激光器。孔径光阑2a和2b分别将从多个光源la和lb发射的发散光束形成为特定的束形状。聚光透镜(变形透镜)3a和3b分别在主扫描方向(在主扫描断面中)和副扫描方向(在副扫描断面中)之间具有不同的折光力。因此,已穿过孔径光阑2a和2b的发散光束在主扫描方向上被转换成平行光束(或会聚光束),并在副扫描方向上被转换成会聚光束。孔径光阑2a和2b和聚光透镜3a和3b构成入射光学系统LA的一部分。入射光学系统LA在副扫描断面中以相互不同的角度将从多个光源la和lb发射的多个光束引导到偏转单元5的同一偏转表面5a。两个光学元件(准直透镜和柱面透镜)可构成聚光透镜3a或3b。并且,聚光透镜3a和3b可纟皮相互一体化。作为偏转单元的光偏转器5包含五表面旋转多面镜,所述五表面旋转多面镜具有直径34mm的外接圆并且通过作为驱动单元的电动机(未示出)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以恒定的速度(恒定的角速度)旋转。成像光学系统61具有会聚功能和f9特性。在本实施例中,成像光学系统61包含作为在主扫描方向(在主扫描断面中)和副扫描方向(在副扫描断面中)之间具有不同的折光力的成像光学元件的第一和第二成像透镜(扫描透镜)61a和61b。本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成像透镜61a和61b由塑料材料制成,并导致基于图像信息并被旋转多面镜5的同一偏转表面5a偏转扫描的多个光束在作为不同的被扫描表面的感光鼓表面7a和7b上形成图像。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5a和感光鼓表面7a和7b被配置为在副扫描断面内在它们之间具有共辄关系,使得第一和第二成像透镜61a和61b补偿偏转表面5a的光学面混乱误差。第一成像透镜61a在其光轴上在主扫描断面和副扫描断面内具有正的折光力。第二成像透镜61b在其光轴上在主扫描断面内具有负的折光力并在副扫描断面内具有正的折光力。感光鼓表面(感光鼓)7a和7b为^皮扫描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图像信息被光学调制并从光源la和lb发射的两个发散光束被相应的孔径光阑2a和2b调节以进入聚光透镜3a和3b。入射到聚光透镜3a和3b上的光束在主扫描断面中作为平行光束从中射出。在副扫描断面中,入射到聚光透镜3a和3b上的光束被会聚以在旋转多面镜5的同一偏转表面5a上以不同的角度形成线图像(沿主扫描方向纵向的线图像)。在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5a上被偏转扫描的两个光束经由第一和第二成像透镜61a和61b在不同的感光鼓表面7a和7b上形成斑点图{象。从上侧倾斜地入射到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5a上的来自光源la的光束在副扫描断面中倾斜地向下反射,并且,从下侧倾斜地入射到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5a上的来自光源lb的光束倾斜地向上反射。然后,通过沿由箭头A表示的方向旋转旋转多面镜5,沿由箭头B表示的方向(主扫描方向)光学扫描感光鼓表面7a和7b。因此,在用作记录介质的感光鼓表面7a伞7b上记录图像。?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扫描等于A3尺寸(ISO216)的打印宽度,被扫描表面7a和7b的有效扫描宽度被设为310mm以配置光学系统。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处理更大或更小的尺寸。表3和表4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扫描系统的光学元件的光学配置和成像光学元件(扫描透镜)的表面形状的数值。<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8</column></row><table>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29</column></row><table>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透镜61a的入射表面(第一表面)(Rl)和出射表面(第二表面)(R2)在主扫描断面内(主扫描方向)具有由达10次的函数表示的非球面(非圆弧)形状。在副扫描断面内(副扫描方向),入射表面(第一表面)具有非球面形状,并且出射表面(第二表面)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曲率变化的球面形状。第二成像透镜61b的入射表面(第三表面)(R3)和出射表面(第四表面)(R4)在主扫描断面内具有由达10次的函数表示的非球面(非圆弧)形状。在副扫描断面内(副扫描方向),入射表面(第三表面)及出射表面(第四表面)在主扫描方向上均形成为曲率变化的球面形状。通过使得副扫描断面内的折光力沿主扫描方向从轴上到轴外减小,能够很好地调整副扫描方向的像场弯曲。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成像透镜61a和61b如上面说明的那样由塑料材料(树脂)制成。但是,不限于塑料材料,可以使用玻璃材料。图10A10D示出本实施例的几何像差。从图10A10D可以理解,各像差被调整到没有实际问题的水平。依赖于像高的副扫描方向的倍率变化被限制到2%或更小。因此,依赖于像高的副扫描方向的斑点形状变化被抑制,由此可获得高的成像性能。由于像高导致的副扫描方向的倍率变化希望地被限制到10%或更小,更希望地5%或更小。图11示出被扫描表面7a和7b的扫描线弯曲。图12示出被扫描表面7上的各像高的成像斑点。通过沿副扫描方向使第二成像透镜61b偏心,能够使得光束在副扫描断面内穿过第二成像透镜61b的光轴附近的位置,由此抑制扫描线的弯曲和成像斑点的旋转。由此,防止在包含本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彩色图像形成设备中的颜色重合失调(misregistration)明显。参照图8、图13A、图13B和图14,说明用于实现本实施例的目的的手段和效果。图13B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旋转多面镜周围的主扫描断面,图13A是图13B的副扫描断面。图14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扫描光束和不需要光阻挡构件之间的关系。图14示出当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0净皮设置为接近或远离旋转多面镜5时的扫描光束Ra和不需要光阻挡构件之间的关系。在图13A、图13B和图14中,与图1的部件类似的部件由类似的附图标记和符号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为了将在旋转多面镜5的同一偏转表面5a(5b)上被偏转和反射的多个光束引导到多个被扫描表面7a和7b(7c和7d),必须在光路中实施光束分离。因此,在副扫描断面中使得光束倾斜地入射到旋转多面镜5的同一偏转表面5a(5b)上(斜入射光学系统)。在如上说明的那样使用斜入射光学系统的对置扫描单元中,在成像透镜面上反射的反射光(不需要光)透过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对称设置的其它成像透镜以到达其它的被扫描表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旋转多面镜5和成像透镜61a(61a')之间,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12')被设置在沿副扫描方向远离入射到被扫描表面上的扫描光束Ra的光路的位置,以阻挡在成像透镜表面上反射的不需要光。但是,为了更加确信地阻挡不需要光,副扫描断面中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12')的开口宽度W必须尽可能地变窄,以达到不阻挡实光束的程度。在本实施例中,从多个光源发射的多个光束在副扫描断面中相对于同一偏转表面5a(5b)的法线以不同的角度入射到旋转多面镜5的同t"偏转表面5a(5b)上。因此,如图14所示,在偏转之后,各扫描光束Ra的分离量连续增加,直到扫描光束Ra在副扫描断面中穿过具有折光力的成像透镜61a。简言之,为了在不阻挡实光束的条件下使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在副扫描断面内的开口宽度W变窄,如图14所示,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应尽可能地接近旋转多面镜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上述的条件式(1),旋转多面镜5的外接圆半径rp、从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中心到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的距离L以及旋转多面镜5的驱动电路基板50的长度A被设如下rp=17iumL-19mmA=42mm它们满足条件式(1)。距离L可以为从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中心到不需要光阻挡构件中的任一个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距离L为到设置在第二扫描单元U2中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的距离。将本实施例的光学扫描设备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的开口宽度与常规的光学扫描设备的相比较。图15A和图15B是常规的光学扫描设备的主要部分断面图。图15B示出其主扫描断面图,图15A示出图15B的副扫描断面图。在图15A和图15B中,i殳定以下条件rp=17mmL=23mmA=42mm如L大于等于条件式(1)的上限值的图15A和图15B的常规例子所示,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3和13'在副扫描断面中的开口宽度W为3.64mm。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满足条件式(l),如图13A所示,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在副扫描断面中的开口宽度W为3.08mm,由此可以在不阻挡实光束的条件下阻挡穿过开口的不需要光。f在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光束在副扫描断面中没有任何角度地进入旋转多面镜5的偏转表面5a。另一方面,如第三实施例的情况那样,当多个光束在副扫描断面中以不同的角度倾斜地进入同一偏转表面时,如图14所示,在旋转多面镜5和成像透镜61a之间的空间的副扫描断面中在多个光束的两端部之间形成的角度大。因此,满足条件式(1)进一步增加副扫描断面内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的开口宽度W的变窄效果。为了有利于制造,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和光学箱由塑料材料制成并且一体化形成。为了减少旋转多面镜的旋转轴倾斜,形成大的用于,旋转和驱动旋转多面镜5的驱动电路基板50。因此,为了将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设置为接近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轴,如图13A和图13B所示,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轴沿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将驱动电路基板50设置为偏心(偏移)。因此,可通过满足条件式(1)使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的设置便利化。通过将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和12'设置在插入其间的旋转多面镜5的两側,能够确保阻挡意外产生的不需要光。因此,如上所述,本实施例通过使用倾斜入射光学系统使得能够更有效地在对置扫描单元中阻挡不需要光。结果,本实施例使得能够实现能够在没有彩色LBP或彩色复印机的成像性能的任何劣化的条件下通过简单的配置获得高质量图像的光学扫描设备,和彩色图像形成设备o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光源la和lb分别包含单一发光单元。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光源la和lb可包含多个发光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成像光学系统61(61')包含两个成像光学元件(成像透镜)。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成像光学系统61(61')可包含一个或三个或更多个成像光学元件。第四实施例图16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旋转多面镜周围的主扫描断面,图16A示出图16B的副扫描断面。在图16A和图16B中,:与图13A和图13B所示的部件类似的部件由类似的附图标记和符号表示。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在于,仅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在一侧(第二扫描单元U2侧)设置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其它的部件和光学操作与第三实施例类似,并因此获得类似的效果。特别地,本实施例采用这样一种配置,即,将用于旋转和驱动旋转多面镜5的驱动电路基板50设置为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轴更加偏心以将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设置为更加接近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轴,使得副扫描断面中的开口宽度W被设得窄。因此,即使当仅相对于旋转多面镜5在一侧(第二扫描单元U2侧)^没置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时,也可确保阻挡不需要光。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的形成变得容易。在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和光学箱由分离的构件制成而不是一体化形成的情况下,组装步骤的数量可望减少。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上述的条件式(1),旋转多面镜5的外接圆半径rp、从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中心到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的距离L以及旋转多面镜5的驱动电路基板50的长度A被设如下rp=17mmL=19mmA=42mm它们满足条件式(1)。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2'在副扫描断面中的开口宽度W为2.28mm,从而使得能够没有任何问题地阻挡不需要光。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光阻挡构件被设置在扫描单元U2侧。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不需要光阻挡构件可被设置在扫描单元U1侧。第五实施例图17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旋转多面镜周围的主扫描断面,图17A示出图17B的副扫描断面。在图17A和图17B中,与图16A和图16B类似的部件由类似的附图标记和符号表示。第五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在于,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4和14'不与用于容纳光学构件的光学箱一体化形成,而与用于闭塞光学箱的盖子构件17—体化形成。其它的部件和光学操作与第三实施例类似,并获得类似的效果。在图17A中,用于闭塞光学箱的盖子构件17与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4和14'一体化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使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4和14'与盖子构件17—体化形成可防止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4和14'与旋转多面镜5的驱动电路基板50的干涉。因此,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4和14'可被设置为接近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轴。通过使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4'在副扫描断面中的开口宽度W变窄,能够确保在不阻挡实光束的条件下阻挡不需要光。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多面镜5的外接圆半径rp、从旋转多面镜5的旋转中心到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4'的距离L以及旋转多面镜5的驱动电路基板50的长度A被设如下<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35</formula>它们满足条件式(1)。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光阻挡构件14'在副扫描断面中的开口宽度W为3.03mm,使得能够没有任何问题地阻挡不需要光。(图像形成设备)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在副扫描方向的主要部分断面图。代码数据Dc从诸如个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117被输入到图像形成设备104。代码数据Dc通过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打印机控制器111被转换成图像数据(点数据)Di。图像数据Di被输入到具有在第一到第五实施例中的任一个中说明的结构的光学扫描单元100。从光学扫描单元100发射根据图像数据DH皮调制的光束103。沿主扫描方向用光束l(B扫描感光鼓101的感光表面。用作静电潜像承载构件(感光构件)的感光鼓101通过电动机115顺时针旋转。随着旋转,感光鼓101的感光面沿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相对于光束103移动。用于使感光鼓IOI的表面均匀带电的带电辊102被设置在感光鼓101之上以与其表面接触。通过带电辊102带电的感光鼓101的表面被光学扫描单元100利用其进行扫描的光束103照射。如上所述,基于图像数据Di调制光束103。感光鼓101的表面被光束103照射以在其上面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通过沿感光鼓101的旋转方向被设置在光束103的照射位置的下游侧以与感光鼓101接触的显影装置107被显影为调色剂图像。通过显影装置107显影的调色剂图像通过被设置在感光鼓101下面以与感光鼓101相对的转印辊(转印装置)108被转印到用作转印材料的片材112上。片材112被收纳于位于感光鼓101的前面(在图18中为右侧)的片材盒109内。也可以手动给送片材112。在片材盒109的端部设置片材给送辊110。容纳于片材盒109中的片材112通过片材给送辊110被传送到传输路径。通过上述的操作,转印了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片材112被进一步传输到位于感光鼓101的后面(在图18中为左侧)的定影装置。定影装置由具有定影加热器(未示出)的定影辊113和祐没置为与定影辊113压力接触的压力辊114形成。从转印部分传输的片材112在定影辊113和压力辊114之间的压接部分中净皮加压的同时4皮加热,并由此定影片材112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在定影辊113的后面设置传输辊116。定影的片材112通过传输辊116被传输到图像形成设备的外面。虽然在图18中没有示出,但是打印机控制器111不仅进行上述的数据转换,还控制由电动机115代表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各部分和后面说明的光学扫描单元中的多角形电动机(polygonmotor)等。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图像形成设备的记录密度不被特别限制。当记录密度增加时,需要更高的图像质量。因此,才艮据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五实施例的结构进一步在1200dpi或更高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发挥效果。(彩色图像形成设备)图1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彩色图像形成设备的主要部分示意图。作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构件上并行记录图像信息的级联式彩色图像形成设备。在图19中,彩色图像形成设备60包含具有在第一到第五实施例中的任一个中说明的结构的光学扫描设备200,分别用作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鼓21、22、23和24,显影装置31、32、33和34,以及传输带51。在图19中,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各颜色信号从诸如个人计算机的外部设备52被输入到彩色图像形成设备60。颜色信号通过彩色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打印机控制器53被转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B)的图像数据(点数据)。图4象数据被输入到光学扫描设备200。从光学扫描设备200发射根据各图像数据被调制的光束41、42、43和44。沿主扫描方向用光束扫描感光鼓21、22、23和24的感光表面。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设备,光学扫描设备200用分别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B)的各颜色对应的四个光束扫描。图像信号(图像信息)被并行记录在感光鼓21、22、23和24的表面上,由此高速打印彩色图像。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彩色图像读取设备,如上所述,通过扫描光学装置200通过使用基于各图像数据的光束在感光鼓21、22、23和24的相应表面上形成各颜色的潜像。然后,在记录材料上执行多重转印以产生全色图像。例如,可以使用包含CCD传感器的彩色图像读取设备作为外部装置52。在这种情况下,彩色图像读取设备和彩色图像形成设备60构成彩色数字复印机。虽然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的这些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光学扫描设备,包括两个扫描单元,被设置为在副扫描断面中相互面对并在其间插入旋转多面镜,所述两个扫描单元中的每一个包含入射光学系统,其中使从光源发射的光束入射到旋转多面镜的偏转表面上;和成像光学系统,包含被配置为使在旋转多面镜的偏转表面上被偏转扫描的光束在被扫描表面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光学元件,其中,进入旋转多面镜的偏转表面的光束在副扫描断面中相对于旋转多面镜的偏转表面的法线倾斜地进入,其中,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一个包含不需要光阻挡构件,所述不需要光阻挡构件被配置为阻挡在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另一个的成像光学元件的光学表面上被反射以向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所述一个的被扫描表面行进的不需要光,并且其中,满足以下条件rp<L≤A/2这里,rp表示旋转多面镜的外接圆半径,L表示从旋转多面镜的旋转中心到所述一个扫描单元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沿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的距离,A表示用于驱动旋转多面镜的驱动电路基板沿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不需要光阻挡构件与固定驱动电路基板的光学箱一体化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l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每一个包含两个站,并且,从所述两个站中的每一个的光源发射的光束在副扫描断面中相对于旋转多面镜的偏转表面的法线倾斜地入射。4.根据权利要求3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从所述两个站的光源发射的光束在副扫描断面中进入旋转多面镜的同一偏转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在旋转多面镜的同一偏转表面上被偏转扫描的光束穿过被所述两个站共用的成像光学元件。6.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学扫描设备,其中,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所述另一个包含不需要光阻挡构件,所述不需要光阻挡构件被配置为阻挡在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所述一个的成像光学元件的光学表面上被反射以向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所述另一个的被扫描表面行进的不需要光,其中,满足以下条件A/2<I/这里,L'表示从旋转多面镜的旋转中心到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所述另一个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沿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的距离,并且其中,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所述一个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沿副扫描方向的开口宽度比所述两个对置扫描单元中的所述另一个的不需要光阻挡构件沿副扫描方向的开口宽度窄。7.—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的光学扫描设备;被设置在被扫描表面上的感光构件;被配置为将通过光学扫描设备利用光束进行扫描而在感光构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被配置为将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材料的转印装置;和被配置为在转印材料上定影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装置。8.—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的光学扫描设备;和被配置为将从外部设备输入的代码数据转换成图像信号并将转换的图像信号输入到光学扫描设备的打印机控制器。全文摘要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扫描设备和使用光学扫描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光学扫描设备有效地阻挡在对置扫描单元中产生的不需要光,并用简单的配置形成高质量图像。该设备包括其间设置有多面镜的两个扫描单元,各扫描单元包含将来自光源的光束引导到多面镜的入射光学系统;和包含成像光学元件以使被偏转的光束在扫描表面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光学系统。所述扫描单元中的一个包含阻挡在另一个扫描单元的成像光学元件的光学表面上被反射并向所述一个扫描单元的扫描面行进的不需要光的构件。满足rp<L≤A/2,这里,rp表示多面镜的外接圆半径;L表示从多面镜的旋转中心到所述一个扫描单元的阻挡构件的距离,A表示多面镜驱动电路基板的长度。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576658SQ20091014056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申请日期2009年5月8日优先权日2008年5月8日发明者五十岚润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