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298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 涉及一种透镜型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在游戏、电影等领域中对三维(3-D)立体图像的需求的增长,用于 显示3-D立体图像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已经得到发展。为了显示3-D立体图 像,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可对观众的眼睛显示彼此不同的二维(2-D )平面图像。 观众可观看对每一只眼睛显示一副图像的一对2D平面图像,随后大脑合并 所述一对2D平面图像以用于观众观看立体图像。
根据是否需要观众配戴用于观看立体图像的眼镜,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可 被分类为立体型或自动立体型。通常,自动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如栅型、透 镜型等)不需要观看用的眼镜,并通常用在平板显示设备中。
在栅型自动立体图像显示设备中,使用视差栅来阻挡或投射从左像素和 右像素发出的光以控制视角,从而观众的左眼观看左像素,观众的右眼观看 右像素。因此,可显示立体图像。在透镜型自动立体图像显示设备中,使用 透镜来折射从左像素和右像素发出的光以控制视角,从而可显示立体图像。
在栅型中,由于光被部分阻挡,所以亮度会被降低大约50%,从而显示 质量劣化。然而,在透镜型中,大部分的光穿过透镜,从而相较于栅型可将 降低的亮度最小化。
在透镜型中,根据透镜轴相对于显示面板的位置关系,透镜包括垂直透 镜和倾斜透镜。垂直透镜的透镜轴与显示面板垂直,因此可容易地大量生产 垂直透镜,并可容易地制造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然而,具有垂直透镜的显示 面板的亮度在整个显示面板中会不均匀,从而显示质量会劣化。
具有倾斜透镜的显示面板的亮度会优于使用垂直透镜的显示面板的亮 度。然而,由于倾斜透镜的透镜轴相对于显示面板必须倾斜,所以倾斜透镜 的制造过程会需要高可靠性。特别地,当在使用倾斜透镜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多视点立体图像时,会在相邻视点之间产生串扰,从而使显示质量劣化。'

发明内容
'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设备,该设备通过最小化串扰的产生和增加亮 度均匀性可提高显示质量。
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提到, 一部分从描述部分将是清楚 的,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获知。
本发明公开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设备,该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图像转换片。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Z 形状。所述图像转换片包括多个透镜单元。每个透镜单元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透镜单元被排列在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透镜单元被彼此平行地设 置。
应该理解,前面的概括性描述和后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 意图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包含于此、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部分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平面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线W,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在图2中示出的图像转换片的透视图。 图5是沿图2中的线n-n,截取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在图2中示出的像素单元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在图2中示出的像素单元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视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包括具有在图7中示出的像素单元的显示面板 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视点的亮度分布和串扰分布的曲线图。
图9A和图9B是示出根据比较实施例1的视点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中的 亮度分布和串扰分布的曲线图。
图IOA和图10B是示出根据比较实施例2的视点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中的亮度分布和串扰分布的曲线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像素单元的 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来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 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而不应该:故解释为限于 在此提出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是彻底的,并且将 本发明的范围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可以 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用来表示相同的元 件。
应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作"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另 一元件或层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 或层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可以 存在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直 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或者"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或层时,不存在中间 元件或层。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任何以及所有关联地列出的项 目的一个或多个的结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会在此使用以描述不同的 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 不应该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只用于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 分与其它的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别开。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
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可被称作第二元件、第二组件、 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教导。
在此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 发明。如在此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另外情况,单数形式旨在也包 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当在本说明中使用术语"包括,'时,表明存 在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 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此参照剖视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剖视图是本发明的 理想化的示例性实施例(和中间结构)的示意图。同样的,例如可预期作为制造技术和/或公差的结果的图的形状的变形。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示出的区域的特殊形状,而是包括,例如,由制造 导致的形状的差别。例如,示出为矩形的注入区域在其边缘通常具有倒圓或 曲线的特征和/或注入浓度的梯度,而不是从注入区到非注入区的二元变化。 同样的,通过注入形成的埋区可导致在埋区和通过其发生注入的表面之间的 区域中出现一定程度的注入。因此,在图中示出的区域在本质上是示意性的, 它们的形状不旨在示出装置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所有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 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应该 进一步理解,除非这里明确定义,否则术语(如在通用的字典中定义的术语) 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在有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思一致的意思,并不应该以 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解释它们的意思。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500包括显示 面板100、图像转换片200和背光组件300。
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基底110、相对基底120和_没置在显示基底110和 相对基底120之间的液晶层130。根据液晶材料的根据电压变化的透光率来 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100上。显示面板100显示图^f象,该显示面板100包 括多个像素单元P1、 P2、 P3、 P4、 P5、 P6、 P7、 P8和P9(见图2)。
^象素单元P1、 P2、 P3、 P4、 P5、 P6、 P7、 P8禾口 P9中的每一个可包4舌与 信号线连接的开关器件(见图6, TFT)、与开关器件连接的液晶电容器、存 储电容器和滤色器(见图6, CF)。将参照图6和图7描述像素单元P1、 P2、 P3、 P4、 P5、 P6、 P7、 P8禾口 P9中的每一个的i羊细结构。
显示面板100可接收两个或多个视点信号以显示立体图像。视点信号可为 使观众能从固定的视野通过两眼来观看立体图像的图像信号。
例如,在包含9个视点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500中,视点信号可以是从9 个视点对具有三维结构的物体进行拍摄的9个图像信号。显示面板100使用 所述9个图像信号可显示彼此不同的9个图像。图像转换片200的多个透镜 单元210可将图像进行空分。因此,观众可从多个视点V1、 V2、 V3、 V4、 V5、 V6、 V7、 V8和V9观看立体图像。
在图1中,透镜单元210中的一个将通过显示面板IOO显示的与透镜单元210中的一个对应的图像分为9个视点VI、 V2、 V3、 V4、 V5、 V6、 V7、 V8和V9。其它透镜单元210中的每一个也可将图像分为9个视点VI、 V2、 V3、 V4、 V5、 V6、 V7、 V8和V9。
图像转换片200可被设置在显示面板IOO上。例如,图像转换片200可被 设置在相对基底120上。图像转换片200可包括多个透镜单元210。每个透 镜单元210可与像素单元Pl、 P2、 P3、 P4、 P5、 P6、 P7、 P8和P9中的两 个或多个对应。
虽然未在图中示出,但是偏振板可被设置在相对基底120上。图像转换片 200可被设置在偏振板上。保护层(未示出)可被设置在图像转换片200上面。
背光组件300可被设置在显示面板100下方。背光组件300可包括向显示 面板IOO提供光的光源(未示出)。例如,光源可包括荧光灯、发光二极管(LED )等。
以下,参照图2和图3充分地示出显示面板100和图像转换片200。
图2是示出图1中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500的平面视图。图3是沿图2中
的线i-r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2和图3,像素单元P1、 P2、 P3、 P4、 P5、 P6、 P7、 P8和P9中 的每一个具有在立体图像显示设备500的第一方向Dl上的Z形状。例如, 像素单元P1、 P2、 P3、 P4、 P5、 P6、 P7、 P8和P9中的每一个可具有W形 状。Z方向可为基于第一方向Dl的倾斜方向。例如,Z方向可从第一方向 Dl倾斜大约45度。
可在第一方向Dl以及不同于第一方向Dl的第二方向D2上,基于第一像 素单元P1来《皮jt匕平^亍:l也i殳置^象素单元Pl、 P2、 P3、 P4、 P5、 P6、 P7、 P8禾口 P9。第二方向D2是与第一方向Dl垂直的方向。
可在第一像素单元Pl的第一方向Dl上设置第二像素单元P2,可在第二 像素单元P2的第一方向Dl上设置第三像素单元P3。可在第一像素单元Pl 的第二方向D2上i殳置第四像素单元P4。可在第四^象素单元P4的第一方向 Dl上设置第五像素单元P5,可在第五像素单元P5的第一方向Dl上设置第 六像素单元P6。可在第四像素单元P4的第二方向D2上设置第七像素单元 P7,可在第七像素单元P7的第一方向Dl上设置第八像素单元P8,可在第八 像素单元P8的第一方向Dl上设置第九像素单元P9。第一到第九像素单元P1、 P2、 P3、 P4、 P5、 P6、 P7、 P8和P9可包括第 一颜色像素、第二颜色像素和第三颜色像素。第一颜色像素到第三颜色像素 可代表彼此不同的颜色。
第一颜色像素可代表第一颜色。例如,第一颜色可为红色。第二颜色像素 可代表不同于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例如,第二颜色可为绿色。第三颜色像 素可代表不同于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第三颜色。例如,第三颜色可为蓝色。
例如,第一像素单元P1可用作第一颜色像素,第二像素单元P2可用作第 二颜色像素,第三像素单元P3可用作第三颜色像素。第四像素单元P4可用 作第三颜色像素,第五像素单元P5可用作第一颜色像素,第六像素单元P6 可用作第二颜色像素。第七像素单元P7可用作第二颜色像素,第八像素单元 P8可用作第三颜色像素,第九像素单元P9可用作第一颜色像素。
可以以马赛克图案排列第一到第九像素单元Pl、 P2、 P3、 P4、 P5、 P6、 P7、 P8和P9。
基于第一颜色像素之一 (例如,第五像素单元P5),可将第二像素单元P2 (第二颜色像素)和第八像素单元P8 (第三颜色像素)分别地设置在所述第 五像素单元P5的左面和右面。可基于第一方向Dl或第二方向D2来将作为 第 一颜色像素的第 一像素单元P1 、第五像素单元P5和第九像素单元P9彼此 倾斜地设置。
第一至'J第九i象素单元Pl、 P2、 P3、 P4、 P5、 P6、 P7、 P8禾口 P9 ^H立置关 系示于图2。
如图3所示,在相邻像素单元之间设置挡光图案BL。例如,可在第一像 素单元Pl和第二像素单元P2之间,在第一像素单元Pl和第四像素单元P4 之间设置挡光图案BL。挡光图案BL将第一到第九像素单元Pl、 P2、 P3、 P4、 P5、 P6、 P7、 P8和P9分开。挡光图案BL阻挡从背光组件300提供给 显示面板100的光。挡光图案BL可包括形成在显示面4反100上的黑色矩阵 图案。
将第一到第三像素单元P1、P2和P3作为一组在第一方向D1上重复排列。 将第四到第六像素单元P4、 P5和P6作为一组在第一方向Dl上重复排列。 另外,将第七到第九像素单元P7、 P8和P9作为一组在第一方向Dl上重复排列。
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并包括第一到第三像素单元P1、 P2和P3的图案可被定义为"第一图案"。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并包括第四到第六像素单元P4、
P5和P6的图案可被定义为"第二图案"。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并包括第七 到第九像素单元P7、 P8和P9的图案可被定义为"第三图案"。可在第二方向 D2上交替地排列第 一到第三图案。
而且,可在第三图案的第二方向D2上设置"第四图案"。可在第四图案 的第二方向D2上设置"第五图案"。可在第二方向D上彼此平行地设置第六 图案、第七图案、第八图案和第九图案。第四到第九图案可具有在第一方向 Dl上延伸的Z形状,与第一到第三图案的Z形状基本相同。
可在显示面板100上与第 一到第九图案对应地设置图像转换片200中的每 个透镜单元210。
具体地,透镜单元210可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多个透镜单元210可被 排列在第二方向D2上。根据第一到第九图案的Z形状,第一图案的外面的 部分和第九图案的外面的部分可不与透镜单元210的两边界部分对应,所述 两边界部分在第二方向D2上彼此面对。第一图案的外面的部分和第九图案 的外面的部分均可与两边界部分叠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镜单元210的宽度和与透镜单元210对应的在第二方 向D2上排列的像素的数量可根据视点的数量来变化。
例如,在三视点立体图像显示设备中,显示面板可包括在第一方向Dl上 延伸的具有Z形状的第一图案、在第一图案的第二方向D2上设置的第二图 案和在第二图案的第二方向D2上设置的第三图案。可在第一到第三图案上 设置与第一到第三图案对应的透镜单元。另外,在十二视点立体图像显示设 备中,显示面板可包括第一到第十二图案。可在第一到第十二图案中设置与 第 一到第十二图案对应的透镜单元。
为了保证两眼之间的视差,在第二方向D2上排列的像素单元的数量可为 两个或更多。为了最优化分辨率,像素单元的数量可少于四十个,其中,分 辨率会由于显示立体图像而被降低。因此,像素单元的数量可在二到四十的 范围内。
图4是示出在图2中示出的图像转换片的透视图。
参照图4,图像转换片200的透镜单元210包括底面和曲面。底面可为与 显示面板100的上部平行的面。曲面可以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 三方向上从底面突出。可通过透镜单元210的曲面来划分显示第一到第九图案的图像,并因此可将多个划分的图像透射到多个视点V1 、 V2、 V3 、 V4、 V5 、 V6、 V7、 V8和V9。
透镜单元210可包括在第一方向Dl上的透镜轴Ax。透镜轴Ax的方向可 基本与第一方向D1相同。可将透镜轴Ax与形成在第一像素单元Pl和第二 像素单元P2的边界部分的挡光图案BL垂直地设置。
透镜单元210的曲面可基于透镜轴Ax是对称的。
可使用聚合树脂形成图像转换片200。例如,聚合树脂可包括丙烯酸树脂。
图5是沿图2中的线n-n,截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5,观众可观看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500中 的第一和第二图案之间的边界部分的挡光图案BL。另外,观众可观看包括第 一到第三像素单元P1、 P2和P3的第一图案的一部分,和包括第四到第六像 素单元P4、 P5和P6的第二图案的一部分。根据具有Z形状的第一到第六像 素P1、 P2、 P3、 P4、 P5和P6,观众可观看在第一和第二图案之间的边界上 的图像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当观众的观看位置改变时,观众可观看边界部 分的图像,随后观众可继续地观看在显示面板100中显示的立体图像。
图6是示出根据在图2中示出的像素单元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视图。
参照图6,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单元可包括液晶电容器、开关元件 和存储电容器。液晶电容器可包括液晶层130、像素电才及PE和共电极(未示 出)。像素单元可包括滤色器CF。
可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一方向Dl上形成像素电极PE。像素电极PE可具 有Z形状。像素单元的形状可通过像素电极PE的形状来限定。可通过依赖 像素电极PE的形状的滤色器CF的形状来限定像素单元的形状。
可面对像素电极PE来形成共电极。例如,可在显示基底110的第一底部 基底(base substrate)(未示出)上形成像素电极PE,并可在相对基底120的 第二底部基底(未示出)上形成共电极。共电极可包括与像素电极PE的中心 部分对应的具有Z形状的切开部分。
可在像素电极PE和共电极之间设置液晶层130。
可在相邻像素单元之间的边界部分上形成黑色矩阵图案BM。黑色矩阵图 案BM可包括与每个像素单元对应的开口部分。像素电极PE可与黑色矩阵 图案BM的开口部分对应。滤色器CF可与黑色矩阵图案BM的开口部分对应。可在第二底部基底上形成黑色矩阵图案BM。
参照图2,黑色矩阵图案BM可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并具有Z形状。可 在第一像素单元P1和第四像素单元P4之间形成黑色矩阵图案BM。另外, 黑色矩阵图案BM可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可在第一像素单元P1和第二像 素单元P2之间形成黑色矩阵图案BM。因此,黑色矩阵图案BM可用作挡光 图案BL。
可在像素电极PE的外面形成挡光金属图案LBP。挡光金属图案LBP可防 止光泄露。挡光金属图案LBP可与黑色矩阵图案BM对应。
可在第一底部基底上形成栅极线GL1和GL2,以及与栅极线GL1和GL2 交叉的数据线DL1和DL2。
栅极线GL1和栅极线GL2可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栅极线GL1和栅极 线GL2可与黑色矩阵图案BM对应。可在像素电极PE的一个边缘部分设置 第一栅极线GL1。可在第一栅极线GL1的第一方向Dl上平行于第一栅极线 GL1来设置第二栅极线GL2。可在像素电极PE的另一边缘部分设置第二栅 极线GL1。两边缘部分可在第一方向Dl上彼此面对。
第一数据线DL1的一部分可与像素电极PE叠置。第二数据线DL2的一 部分可与像素电极PE叠置。可在第二方向D上平行于第一数据线DL1来设 置第二栅极线GL2。
第 一数据线DL1和第二数据线DL2中的每一个可包括第一直线部分SL1 、 第二直线部分SL2和倾斜部分CL。
第一直线部分SL1可与第一栅极线GL1或第二栅极线GL2交叉。第一直 线部分SL1可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第一直线部分SL1的一部分可与像素 电极PE叠置。
可在第二方向D2上将第二直线部分SL2与第一直线部分SL1分隔开。第 一直线部分SL1和第二直线部分SL2平行。第二直线部分SL2的一部分可与 像素电极PE叠置。
倾斜部分CL可在基于第一方向Dl的倾斜地延伸。倾斜部分CL可连接 第一直线部分SL1和第二直线部分SL2。倾斜部分CL的延伸方向可与从^象 素电极PE的Z方向选择的一个方向平行。倾斜部分CL可与像素电极PE平 行。第一数据线DL1的倾斜部分CL可与像素电极PE完全地叠置。第二数 据线DL2的倾斜部分CL可与相邻像素电极PE的另一像素电极完全地叠置并被设置在像素电极PE的第二方向D2上。
开关元件TFT可与第二栅极线GL2和第一数据线DL1连接。开关元件 TFT可包括与第二栅极线GL2连接的栅电极GE、与第 一数据线DL1连接的 源电极SE和与源电极SE间隔开的漏电极DE。连接到漏电极DE的接触部 分CNT可接触像素电极PE,并因此可将开关元件TFT与像素电极PE连接。
存储电容器可包括像素电极PE、与像素电极PE叠置的存储线STL和设 置在像素电极PE和存储线STL之间的绝缘层(未示出)。与像素电极PE叠 置的存储线STL的一部分可用作存储电容器的第一电极,像素电极PE的一 部分可用作存储电容器的第二电极。绝缘层可用作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 极之间的介电物质。因此,存储电容器可充电在像素电极PE中提供的电压。
图7是示出根据在图2中示出的像素单元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平面视 图。除了像素电极PE、开关元件SW1和开关元件SW2、栅极线GL1、栅极 线GL2和栅极线GL3,在图7中的另 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单元与在图6中 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单元基本相同。因此,将省略任何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7,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单元可包括像素电极PE、与像素电极 PE连接的开关元件SW1和开关元件SW2和滤色器CF。
像素电极PE可具有在第一方向Dl上延伸的Z形状。黑色矩阵图案BM 可沿像素电极PE的外部形成以具有与像素电极PE的形状基本相同的Z形状。
像素电极PE可包括第一子电极LPE和第二子电极HPE。例如,第二子电 极HPE可具有V形状,第一子电极LPE可具有围绕第二子电极HPE的外部
的w形y犬。
栅极线GL1、栅极线GL2和栅极线GL3可在第二方向D2上延伸。栅极 线GL1、栅极线GL2和栅极线GL3可在第一方向Dl上平行地排列。栅极线 GL1、栅极线GL2和栅极线GL3可包括第一栅极线GL1、第二栅极线GL2 和第三栅极线GL3。
可在第一子电极LPE的第一边缘上设置第一栅极线GL1。可在第一子电 极LPE的相对第一边缘的第二边缘上设置第二栅极线GL2。可在第一栅极线 GL1和第二4册极线GL2之间设置第三栅极线GL3。第三4册极线GL3可与第 二子电极HPE叠置。
开关元件SW1和开关元件SW2可包括第一晶体管SW1和第二晶体管 SW2。第一晶体管SW1可与第二栅极线GL2和第一数据线DL1连接。第一晶体 管SW1可包括与第二栅极线GL2连接的第一栅电极GE1 、与第一数据线DL1 连接的第一源电极SE1和与第一源电极SE1分隔开的第一漏电极DE1。与第 一漏电极DE1连接的第一接触部分CNT1可接触第一子电极LPE以连接第一 晶体管SW1和第一子电极LPE。
第二晶体管SW2可与第三栅极线GL3和第一数据线DL1连接。第二晶体 管SW2可包括与第三栅极线GL3连接的第二栅电极GE2、与第 一数据线DL1 连接的第二源电极SE2和与第二源电极SE2分隔开的第二漏电极DE2。与第 二漏电极DE2连接的第二接触部分CNT2可接触第二子电极HPE以连接第 二晶体管SW2和第二子电极HPE。
以下,将参照图8A、图8B、图9A、图9B、图IOA和图IOB来示出用于 改进亮度并且最小化串扰的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
在图8A、图8B、图9A、图9B、图IOA和图10B中,x轴被表示为以毫 米(mm)为单位的距离。"0"代表显示面板的前面,负数距离代表基于前面 的沿x轴的左边,正数距离代表基于前面的沿x轴的右边。图8A、图9A和 图IOA是示出亮度分布的曲线图。图8B、图9B和图IOB是示出串扰分布的 曲线图。在亮度分布中,'T,代表当显示面板最亮时的亮度值,"0"代表当 显示面板最暗时的亮度值。在串扰分布中,"1"代表当产生严重的串扰时的 值,"0"代表当几乎不产生串扰时的值,以及在约为0到约为1的范围内的
多个值代表相对值。亮度分布的平均值越接近约为"r,显示设备的亮度可
能越均匀。串扰分布的平均值越接近约为"0",在显示设备中的串扰的产生
可能越困难。
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包括在具有图7中示出的像素单元的显示面板 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视点的亮度分布和串扰分布的曲线图。
参照图8A和图8B,除了在约-200 mm至约-300 mm与约200 mm至约300 mm之间的范围(未示出),亮度值均匀地分布在约为1上。亮度分布的平均 值是0.89。串扰分布的平均值是约为0.35。
图9A和图9B是示出根据比较实施例1的视点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中的 亮度分布和串扰分布。
比较实施例1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是包括显示面板的第一立体图像显示 设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像素单元以及与该具有矩形形状的像素单元对应的倾斜透镜。
参照图9A和图9B,在第一立体图像显示设备中,亮度值均勻地分布在约 1。亮度分布的平均是0.93。串扰分布的平均是约为0.63,随后在遍及整个第 一立体图像显示设备中产生串扰。
图IOA和图10B是示出根据比较实施例2的视点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 亮度分布和串扰分布的曲线图。
比较实施例2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是包括显示面板的第二立体图像显示 设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像素单元以及与该具有矩形形状的 像素单元对应的垂直透镜。
参照图IOA和图10B,在第二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亮度分布中,变化的宽 度是在约0.4到约1的范围内,而亮度分布的平均值是约0.73。相较于图9A, 使用垂直透镜的第二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亮度分布低于使用倾斜透镜的第一 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亮度分布。在第二立体图像显示设备中的串扰分布的平 均值是约为0.21。相较于图9B,第二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串扰分布好于第一 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串扰分布。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示例性实施例的亮度分布 比比较实施例中的第 一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和第二立体图像显示设备更均匀, 而示例性实施例的串扰分布与比较实施例2中的第二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串 扰分布是基本相同水平。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尽管使用具有与像素单元的排列方向对应的透 镜轴的垂直透镜,亮度分布也可以是均匀的。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串扰分 布可与第二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串扰分布是基本相同水平。
观众会观看不到整个挡光图案BL (所述挡光图案BL形成于在显示面板 上未显示图像的区域),但是会部分地观看根据像素单元的Z形状的挡光图案 BL。因此,当观众的观看位置变化时观众可观看遍及整个显示面板的连续图 像,而且Z形状可防止观看到不连续的立体图像。
图11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的像素单元的平 面视图。
参照图11,多个像素单元可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Z形状。多个像素 单元可在不同于第一方向Dl的第二方向D2中排列。每个像素单元可具有在 第一方向Dl上延伸的Z形状。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可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具有Z形状的像素单元和多个垂直透镜,并因此可改进亮度并最小 化串扰的产生。
除了像素电极的形状和黑色矩阵图案的形状,图11中示出的像素单元与 在图6中和图7中示出的像素单元的形状是基本相同的。因此,将省略任何 进一步的描述。
虽然未在图中示出,但是在本发明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像素单元可具有 V形状。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可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具有V形状的 像素单元和多个垂直透镜,因此,可改进亮度并最小化串扰的产生。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通过使用包括多个像素
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具有z形状)的显示面板可减少在与栅极线的延伸方向
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元素,以最小化串扰的产生。另外,通过使用不阻挡背 光的透镜,可防止亮度的下降,并且在整个显示面板中的亮度可以是均匀的。 因此,可改进显示质量。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可被应用于液晶显示设备、便
携式显示播放器、包括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的显示设备、平板显示设 备、三维(3D)立体图像显示设备、用于广播使用的3-D电视机、用于军事 使用的3-D显示器、用于仿真训练使用的3-D显示器、用于医疗使用的3-D
显示器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如果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落如 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则本发明意图覆盖这些修改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Z形状;以及图像转换片,所述图像转换片包括多个透镜单元,每个透镜单元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透镜单元被设置在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所述透镜单元是平行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其中,透镜单元基于透镜单 元的透镜轴是对称的,并且所述透镜轴在第 一方向上延伸。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每个透镜单元包括从 显示面板突出的曲面。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其中,像素单元包括代表不 同颜色的第一颜色像素、第二颜色像素和第三颜色像素,并将第二颜色像素 和第三颜色像素设置在第一颜色像素的上面、下面、左面或右面中的至少一 面。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其中,将第一像素单元、第 二像素单元和第三像素单元顺序设置在第一方向中。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 底和相对基底,每个像素单元包括排列在显示基底上的像素电极,该像素电极包括具有Z形状的外部面;以及在显示基底和相对基底之间设置的液晶层。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显示基底包括在第 一 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数据线,第 一数据线的 一部分与像素电极部分 地叠置;以及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栅极线。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其中,第一数据线包括 在第 一方向上延伸的第 一 直线部分;与第一直线部分平行地设置的第二直线部分,将所述第二直线部分与第 一直线部分分隔开;以及连接第一直线部分和第二直线部分的倾斜部分,该倾斜部分基于第一方 向倾斜地延伸。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其中,栅极线包括 与像素电极连接的第一栅极线,在像素电极的第一边缘设置该第一栅极线;以及在像素电极的第二边缘设置的第二栅极线,该第二栅极线与第 一栅极线 相邻。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其中,像素电极包括 第一子电极;以及 与第一子电极分隔开的第二子电极。
全文摘要
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设备,其包括显示面板和图像转换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Z形状。所述图像转换片包括多个透镜单元。每个透镜单元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被设置在不同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多个透镜单元被彼此平行地设置。
文档编号G02B27/22GK101630068SQ200910141280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5日
发明者尹海荣, 李承勋, 申暻周, 金成云, 陆建钢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