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方法以及打印媒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298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方法以及打印媒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获得高光泽度、高彩度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方法以及打印媒介,尤其涉及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彩色复印机、彩色打印机、彩色传真机等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般地,彩色照相与文字图像或线图像相比,在图像的色阶性、粒状性、颜色再现性等画质上被要求有很好的特性,而且还希望有照相表面的光泽性。亦即,希望做成如镜面那样,具有光泽性或在绸纹照相纸等粗糙面(mat)上做成照片。即使是电子照相,为了将图像表面做成镜面,通过在透光媒介里形成图像,并在透光媒介的图像载置面里粘帖衬里层,就可以做成富有光泽性的照相(参照专利文献l、2)。专利文献l所记载的设备,在透光媒介基底里形成图像,并在透光媒介基底的图像载置面里粘帖衬里层,透光媒介基底的表面就成为照片的表面,即可做成富于光泽性的照片。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设备,将色材层形成于透光媒介和反光媒介中的一方里,在另一方里将加热后具有粘结性的媒介全体均匀附着后,通过粘合两者定影后做成一张光泽图像。专利文献1特开平7-72695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6-229085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06-171607号公报如上所述,在将电子照相中透光媒介里形成图像的样本(sample)作为反射样本时,本发明的发明者通过实验确认,不是如专利文献1、2所述地光学地密接透光媒介和反光媒介,反而是不进行光学密接的做法更能提高再现颜色的彩度。关于光学密接,使用图l来做说明。图l(a)是光学密接的状态(以下称为"有光学密接"),图l(b)是没有光学密接的状态(以下称为"无光学密接")。亦即,由通常的电子照相工序做成的样本相当于"有光学密接"的样本,而调色剂(色材)层和纸张之间存在着空气层的时候,相当于"无光学密接"的样本。还有,相对于电子照相中的透光媒介里形成全部CMY图像的样本,以"有/无光学密接"来做成反射样本,并实际测定彩度后的例子如图l(c)的a*b*平面所示。由图l(c)可知,"无光学密接"的样本的彩度较为提高。以下,对其理由进行说明。(1)比起"有光学密接"来,"无光学密接"之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光的强度要大。通过图2、图3(a)、(b)来说明这一点。这些图表示了以45度入射的光到以0度受光为止的光的行进情况(但不包括后叙理由(2)的多重反射成分,是反射率中的第一项)。图2所示是在纸张上面仅有空气时的状态,图3(a)所示是纸和调色剂层进行光学密接的状态,图3(b)所示是没有光学密接的状态。图2、图3(a)、(b)中,光在纸上呈均等扩散,并且在立体角Q里包含了a的光束。如图3(a)所示为有光学密接的情况,当扩散光从调色剂层进入到空气层时,遵循菲涅尔(Fresnel)法则,在空气中变为立体角Q1(>Q),亦即扩散后传播。其结果是,a的光束通过的是比图2所示面A的面积要n2倍的面B。这里的n是调色剂层的折射率。亦即,图3(a)所示情况下的光强度(光的密度)比图2所示情况要减小。'在图3(b)所示为没有光学密接的情况,当扩散光从空气层进入到调色剂层时,遵循菲涅尔(Fresnel)法则,在调色剂层中变为立体角Q2(<Q),亦即变窄后传播。接着,因为从调色剂层进入到空气层时再次遵循菲涅尔(Fresnel)法则,在空气中回到立体角Q后传播。其结果是,a的光束通过的是与图2所示面A的面积相同的面C。亦即,图3(b)所示情况下,因为光强度(光的密度)与图2所示情况相等,比起"有光学密接"来,"无光学密接"由测定机器所受光的单位面积所的光强度要大,反射率要高。,发明的发明者使用简单的光线追踪来验证后的结果是,当调色剂层的折射率为1.5时,"无光学密接的反射率"与"有光学密接的反射率"的比例(rate)约为2.14。(2)反射光里多重反射光所占的比例越大,"有光学密接"和"无光学密接"的反射率之间的差越小。使用图4(a)、(b)来说明这一点。根据Williams&Clapper理论,在空气层和调色剂层之间,本来就因为光做往复运动而存在着多重反射光。图4(a)所示的是"有光学密接"的多重反射,图4(b)所示的是"无光学密接"的多重反射。此时,在调色剂层和空气层的界面上,因菲涅尔内部反射使得透过光损失4%-5%。即使多重反射的次数相同,图4(b)所示的"无光学密接"比起图4(a)所示的"有光学密接"来,因为菲涅尔内部反射的次数多,所以透过光的衰减也快。其结果是,当重复进行多重反射的光被受光时,上述的比例(rate)变得更小。亦即,多重反射光在受光后的反射光里所占的比例越大,"有光学密接"和"无光学密接"之间的反射率的差越小。(3)调色剂层的透过率越高,对于全反射光的多重反射光的贡献越大。使用图5(a)来说明这一点。图5(a)所示是采用Williams&Cla卯er理论,对每一个透过率来计算反射率中第一项(无多重反射)所占比例的结果,横轴是透过率,纵轴是第一项所占的比例。在图5(a)中,调色剂层的透过率越高第一项所占的比例越小。亦即,调色剂层的透过率越高,多重反射光所占的比例就越高。以上述(l)-(3)为依据来推测可知,"无光学密接的反射率"与"有光学密接的反射率"的比例在调色剂层的吸收领域中约为2倍,随调色剂层的透过率增大而变小。这里,调色剂层的吸收领域在反射样本中是吸收领域,调色剂层的透过领域在反射样本中是反射领域。以图5(1)来表示时,纵轴是反射率,图中的数据是"有/无光学密接"时的结果。根据上述(1)-(3),在"有光学密接"的状态下,在领域C(反射率高,即反射领域)中,因为多重反射光所占的比例高,即使是"无光学密接"的状态,反射率的变化也小。在领域B(反射率为中等程度)中,采用"无光学密接"状态时,反射率得到提高。在领域A(反射率低,即吸收领域)中,因为多重反射光所占的比例小,在"无光学密接"状态时,反射率约提高2倍。但是,因为原来的"有光学密接"的状态时的反射率低,反射率之间的差小,其结果是,换算到反射率的范围之0-100%里时,反射率的变化看起来小了。亦即,"有/无光学密接"时反射率的变化显著的既不是吸收领域,也不是反射领域,而是B领域。这里对分光反射率和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彩度高时,即为了提高a*b*值,在分光反射率中就必须增大反射领域和吸收领域之间的高低差。亦即,从"有光学密接"的状态到"无光学密接"的状态里时,彩度增大的理由是因为吸收领域中的变化少,并且,反射领域中的反射率上升的缘故。图6所示是"有/无光学密接"的分光反射率的实际测量数据。由图6可知,青色调色剂的效果尤其为大。因此,如图6的青色所示,在反射领域(图6中的青色领域为420-570mn)中,原本的反射率就不是很高,因此对于彩度再现性不好的色材,通过不进行光学密接,根据上述说明的理由,其彩度就会提高。还有,除了不容易出现彩度的颜色之外,2次色里的效果也较大。但是,在通过电子照相来输出照相图像时,作为以往技术中的课题,除了光泽性之外,还有确保广域的颜色再现领域,即广域领域(gamut)。由于在电子照相中使用的颜料色材与喷墨的颜料色材相比,其透明性要差,尤其是混色时高彩度的再现更为困难。还有,在喷墨中,为了在抑制总量限制的同时实现广域领域,虽然可以容易地增加墨水的种类,但因为在电子照相中,为了增加颜色数,就必须对应地增加感光体的数量,就会使构造复杂化,并降低安定性,并不实际。
发明内容本发明鉴于上述以往转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在透光性媒介里形成图像,并在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相接的图像形成设备中,提供一种能够做成具有高彩度的颜色再现图像之富有质感的彩色打印的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方法以及打印媒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图像形成调色剂在透光性媒介里形成图像;粘结处理装置,其对所述图像的每一个领域设定是否要对所述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进行粘结;附着装置,其在所述透光性媒介的所述被设定的粘结领域里附着粘结调色剂;定影装置,其在所述透光性媒介中粘结调色剂的附着面里,使所述光反射媒介相接地整合并定影。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将形成有图像的透光性媒介粘结到光反射媒介里以做成打印媒介时,对应于图像情报来设定进行粘结的领域,并做成高彩度的颜色再现可能的彩色打印。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使用图像的颜色情报来设定进行粘结的领域,并做成高彩度的颜色再现可能的彩色打印。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使用图像的颜色情报来控制粘结面积率,并做成高彩度的颜色再现可能的彩色打印。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使用图像的颜色情报和中间色调处理数据来选择.粘结色点位置,并做成高彩度的颜色再现可能的彩色打印。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使用输入图像的色分布情报来变更粘结特性,并做成适合于输入图像的彩色打印。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发挥粘结调色剂的特性,并做成高彩度的颜色再现可能的彩色打印。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在粘结调色剂的有无已被决定的状态下做成颜色变换表,并做成颜色再现性好的彩色打印。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为是使用图像情报来决定是否粘结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所以就能够做成高彩度的颜色再现可能的彩色打印。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为是使用颜色情报来设定进行粘结的领域的,所以就能够做成高彩度的颜色再现可能的彩色打印。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为是使用颜色情报来决定粘结面积率的,所以就能够做成高彩度的颜色再现可能的彩色打印。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为能够对应于输入图像的颜色特性来变更粘结特性,所以就能够获得适合于输入图像的输出图像。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为颜色情报和中间色调处理数据来选择粘结色点位置,所以就能够做成高彩度的颜色再现可能的彩色打印。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为使用的粘结调色剂在定影后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图像形成调色剂的折射率,所以就能够实现高彩度的颜色再现。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为在粘结调色剂的有无被决定的状态下,使用所设计的颜色变换表来进行颜色变换处理,所以就能够实现正确的颜色再现。参照下面对附图详细的说明可以更快更好地理解对公开技术及其特征的完整描述。其中,图1(a)-(c)所示是用于有光学密接和没有光学密接时的再现颜色的差异说明图。图2所示是仅有空气层状态下的受光量的说明图。图3(a)-(b)所示是有光学密接的状态和没有光学密接状态时的受光量的说明图。图4(a)-(b)所示是有光学密接的状态和没有光学密接状态时的多重反射的说明图。图5(a)-(b)所示是透过率和多重反射之间的关系说明图。图6所示是有光学密接时和没有光学密接时的分光反射率。图7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成例。图8所示是图像形成系统中计算机和图像处理设备的处理构成。图9(a)-(b)所示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构成。图10所示是实施例1的颜色变换处理部的构成。图ll(a)-(d)所示是粘结处理的说明图。图12(a)-(b)所示是实施例1的粘结处理部的构成例。图13所示是实施例2的粘结处理部的构成。图14所示是实施例2的粘结面积率决定部的构成。图15所示是实施例3的颜色变换处理部的构成。图16(a)-(c)所示是色阶图像例。图17(a)-(b)所示是粘结调色剂被打入的色点位置的选择说明图。图18所示是实施例3的粘结处理部的构成。图19所示是粘结色点决定部的处理流程。图20所示是实施例4的颜色变换处理部的构成。图21(a)-(b)所示是实施例4的粘结处理参数设定部的构成。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7所示是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成例。图像形成系统包括计算机l、图像显示设备(显示屏)2、图像处理设备3、图像输入设备4、图像形成设备5。显示屏2和图像处理设备3直接连接在计算机1里,图像输入设备4和图像形成设备5介由LAN等连接在计算机1里。计算机1里搭载了有关各种情报处理、图像处理之数据处理所使用的各种应用软件或本发明可以适用的打印驱动器等的软件。显示屏2是用于显示各种输出结果的显示设备。图像处理设备3具有将计算机1供给来的装置(device)固有的颜色信号(RGB、CMY。CMYK等),变换成图像形成设备5里的固有颜色信号的处理功能。另外,图像处理设备3具有用以在透光性媒介里设定附着粘结调色剂领域的粘结处理部。图像输入设备4是用于取入图像数据的输入设备,可例举为彩色扫描仪、数字式照相机等。图像形成设备5具有根据图像数据(色阶数据),在0HP膜或透明膜等的透光性媒介里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和附着粘结调色剂的附着部,以及通过定影用以与用纸等光反射媒介进行一体化的定影部。图像形成设备5可以釆用电子照相方式,只要是以上述方式来形成图像的设备,就不做特别限定。还有,连接到计算机1里的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图像显示设备、图像输入设备或图像形成设备等)的台数不限于上述数量。关于图像形成系统中的计算机1和图像处理设备3的处理功能,使用图8来进行说明。计算机1里包括有生成文档数据11的各种应用软件12,和将应用软件12所提供的文档数据11变换成图像处理设备3能够处理的作图指令等、为了在图像形成设备5处进行印刷而进行必要的处理的打印驱动器13,以及用于存储来自于打印驱动器13的作图指令的磁盘(记忆装置)14等。在图像处理设备3里包括了,对于和计算机1之间进行接受传送作图指令的RGB形式的颜色数据来进行颜色变换处理的颜色变换处理部32,和存储光栅形式的图像数据的波段缓冲(bandbuffer)33,和对存储在波段缓冲33里的光栅形式的图像数据进行存储的页存储器34,具有将计算机1送来的作图指令变换成图像形成设备5可以处理的打印数据的功能。另外,在颜色变换处理部31里,包括有根据CMY等的颜色情报,有选择地设定附着粘结调色剂的领域的粘结处理部。接下来,对该图像处理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作为图像处理系统的一个动作,是在将计算机l内部的图像数据显示到显示屏2里的同时,为了通过可以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5来输出(印刷)图像而将图像数据送出到图像处理设备3里,并从图像处理设备3接受处理结果后传送到图像形成设备5里。此时,图像数据是为了在一般的彩色显示屏里进行显示的、颜色构成要素之R(红)、G(绿)、B(青)等颜色成分所构成的颜色信号。这里,计算机1将该RGB信号送到图像处理设备3里,由图像处理设备3变换成在图像形成设备5中的控制信号之由输出颜色成分所构成的颜色信号C(青)、M(洋红)、Y(黄)、K(黑)等的信号。同时,图像处理设备3将设定为附着有粘结调色剂的领域的粘结用数据传送到图像形成设备5里。由此,图像形成设备5就形成彩色图像以及附着有粘结调色剂的图像,并在定影后输出到打印媒介里。下面,对计算机1生成送出到图像处理设备3里的作图指令,并由图像处理设备3进行图像处理后将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形成设备5里的动作进行说明。用户操作计算机1后,使用计算机1的应用软件12等将图像数据显示到显示屏2上的同时,还进行编辑。当编辑工作结束后,就指定输出的图像形成设备5后,在应用软件12上选择印刷。计算机1在应用软件12选择印刷,由印刷属性指示为印刷后,将应用软件12所选择为印刷的图像数据递送到打印驱动器13里,由打印驱动器将文档数据变换成图像处理设备3可以接受的作图指令,并依次保存到磁盘14里。另一方面,图像处理设备3从计算机1接受印刷指令后,依次读出打印驱动器13保存在磁盘14里的作图指令后,将作图指令的颜色数据传送到颜色变换处理部31里。颜色变换处理部31对于RGB形式的颜色数据进行规定的颜色变换处理以及粘结处理后,将其变换成适合于彩色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设备5的形式的数据,并将该指令形式的数据通过成像(rendering)处理部32变换成光栅形式的图像数据后,存储到波段缓冲33里,更进一步地将存储在波段缓冲33里的光栅形式的图像数据存储到页缓冲34里。通过由计算机1来读出存储在图像处理设备3的页缓冲34里的色阶数据,并传送到所指定的图像形成设备5里,图像形成设备5就在被记录媒介里形成了图像而输出了。在上述说明中,图像处理设备3虽然进行的是颜色变换处理、粘结处理、成像处理、色阶处理等,这些处理功能也可以作为情报处理设备之计算机内的软件(程序),或作为ASIC等的专用处理设备来搭载,另外,也可以同样搭载在图像形成设备侧的控制部里,更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专押的打印服务器之独立于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设备来进行。图9所示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构成例。图像形成设备5包括在透光性媒介里以图像形成用的彩色调色剂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和将粘结调色剂附着到上述透光性媒介里的附着部,和对上述透光性媒介进行定影的第1定影部,和对上述定影后的透光性媒介与光反射媒介进行整合的整合部,和将上述整合后的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紧密相接的第2定影部。在图9(a)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图像形成部包括形成不同颜色调色剂像之4个图像形成单元,亦即分别形成黄色调色剂像、洋红调色剂像、青色调色剂像、黑色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单元Y、M、C、K粘结调色剂附着部包括粘结调色剂用的图像形成单元S。这些图像形成单元Y、M、C、K、S除了调色剂不同之外,关于电子照相工序的构成、作用等基本相同。本发明所使用的调色剂是通过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制作方法所制造的调色剂,图像形成用调色剂的定影适宜温度是各种颜色皆为160-190°C。另外,粘结调色剂的定影适宜温度是各种颜色皆为110-190°C。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动作是,在各图像形成单元Y、M、C、K、S中,41是像载置体之股状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简称为感光体),其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沿着箭头方向(反时针)被转动驱动。42是充电部,其使感光体41的表面均匀带有规定的极性及电位。43是曝光部,其在感光体41的转动方向上被配置在充电部42的下游侧里。在图像形成部的各个单元Y、M、C、K中,根据来自于图像处理设备3的作图数据,在由充电部42均匀充电后的感光体41的表面里进行光扫描,并在感光体41上形成静电潜像。还有,在粘结调色剂附着部之图像形成单元S中,根据来自于图像处理设备3的粘结用数据,在由充电部42均匀充电后的感光体41的表面里进行光扫描,并在感光体41上形成静电潜像。作为曝光装置可以使用激光扫描仪或LED列阵等。44是显影器,在感光体41的转动方向上被配置在曝光部43的下游侧里,其通过调色剂对感光体41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45是一次转印部,其在一次转印位置T1处,以中间转印带47为中间,被配置在与感光体41相向而对的位置里,通过一次转印部45的转印电场,将感光体41上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7上。46是感光体清洁部,其将转印部45处没有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7里的转印残留调色剂,从感光体1的表面除去。在5个图像形成单元Y、M、C、K、S中进行了上述的动作后,就在中间转印带47上,由图像形成单元Y所形成的黄色调色剂像、由图像形成单元M所形成的洋红色调色剂像、由图像形成单元C所形成的青色调色剂像、由图像形成单元K所形成的黑色调色剂像、由图像形成单元S所形成的粘结调色剂像,在各自的图像形成单元的一次转印部Tl中依次重叠后被一次转印。由此,在中间转印带47上由黄色调色剂、洋红调色剂、青色调色剂、黑色调色剂之各像重叠后合成形成未定影的全彩色调色剂图像的同时,粘结调色剂像也形成了。中间转印体之中间转印带47由驱动辊48、从动辊49、50悬挂张架,与各图像形成单元Y、M、C、K、S的感光体41接触后在箭头方向里做转动驱动。51是二次转印部,其在二次转印位置T2处,以中间转印带47为中间,被配置在与从动辊49相向而对的位置里。通过二次转印部51的转印电场,以对应于中间转印带47上的调色剂像的时机,在从未图示的供纸部被导入到二次转印位置T2里的透光性媒介P里,对中间转印带47上的调色剂像进行二次转印。当对应于原稿的彩色图像之彩色的调色剂像以镜像的状态形成在透光性媒介上之后,再于其上形成粘结调色剂像。52是中间转印带清洁部,其对中间转印带上没有转印到转印材料里而残留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进行除去。60是第1定影部,其对转印材料上的调色剂像加热加压后,定影到转印材料上。在定影辊61的内部配置有加热器,其温度是被控制的。62是加压辊。粘结用调色剂虽然被赋予比图像形成调色剂低的温度时软化的特性,但根据所述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因为高温时的定影辊偏移性与图像形成调色剂的相同,所以能够以等同于图像形成用调色剂的定影辊温度来定影。在本发明中,第1定影部中的定影温度设定在180。C。在图9(b)中,70是整合部,由图9(a)中的第1定影部60送来的形成、定影有彩色图像的透光性媒介P被送到整合部70里。对于来自于未图示的供纸部,以对应于透光性媒介P的时机,被导入到整合位置T3里的光反射媒介Q,以光反射媒介Q相接到通过粘结调色剂形成有粘结部的面里来整合。80是第二定影部,其对经过整合部整合后的透光性媒介P和光反射媒介Q加热加压,并对附着有粘结调色剂的粘结部进行粘结。对于第二定影部的功能的要求与图像形成设备的定影器相同,在本发明中,借用了第一定影部。2个媒介被搬送到第二定影部80里后,通过加热,仅有粘结用调色剂发挥粘结性,并经加压后得到接合。在定影辊81的内部里配置有加热器,其温度是被控制的。82是加压辊。由于结合时的最佳温度因所需的粘结力或纸的热容量不同而不同,所以定影辊的温度可以由本体控制部来设定和变更。在本发明中是设定在125'C里。最后,该彩色调色剂像以及固定有粘结调色剂像的媒介作为打印媒介被送去排纸盘。在上述例子中,虽然是通过图像形成部在透光性媒介里形成彩色图像,通过粘结调色剂附着部在上述透光性媒介上形成粘结调色剂图像,通过第1定影部将上述透光性媒介进行定影,在第2定影部中,上述透光性媒介和由用纸盘搬送来的光反射媒介被整合后得到接合,但是,也可以釆用这样的构成,例如,在图像形成部中,在透光性媒介上仅形成、定影彩色图像,在粘结调色剂附着部中,在光反射媒介上形成、定影粘结调色剂图像,并对其进行接合。实施例1实施例1使用输入图像数据的各像素的再现颜色情报,对每一个像素决定是否对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进行粘结。图IO所示是实施例1的颜色变换处理部的构成。在图10中,颜色变换处理部31根据计算机1的打印驱动器13,包括有,设定颜色变换参数的颜色变换参数设定部307,和设定墨处理参数的墨处理参数设定部308,和设定Y变换参数的Y变换参数设定部309,和设定总量限制参数的总量限制参数设定部310,和设定中间色调处理参数的中间色调处理参数设定部311,和设定粘结处理参数的粘结处理参数设定部312。另外,颜色变换处理部31为了从每一个像素RGB图像信号来生成输出CMYK信号,使用由颜色变换参数设定部307设定的颜色变换参数,包括将来自于计算机1的输入颜色信号(RGB形式的信号)变换成打印信号(CMY信号)的颜色空间变换部301,和将CMY信号成分根据UCR、UCA率追加K成分后变换成CMYK信号的墨处理部302,和相对于CMYK信号来补正对应于图像形成引擎特性的Y后,生成输出C'M'Y,K,信号的Y补正部303,和相对于C,M'Y'K,信号,对应于图像形成设备5所能图像形成的记录色材的最大总量值来生成输出C"M"Y"K"信号的总量限制部304,和相对于C"M"Y"K"信号来实施高频振动(dither)处理等的中间色调处理(色阶处理)之后,变换成图像形成设备5能够处理的色阶数据(打印数据)的中间色调处理部305。另外,颜色变换处理部31还包括根据CMY信号来决定附着粘结调色剂的领域,并用以将粘结用数据传送到图像形成设备5里的粘结处理部306。图11所示是详细说明粘结处理的例示图。图ll(a)所示是等色相面中打印广域断面图。横轴代表彩度,纵轴代表明亮度。如图l-图6所说明的,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之间没有光学密接的,其彩度的再现性得以提高,其效果大的是在最高彩度点附近的颜色,即图11(a)的点HP(highlightpoint)附近。具体来说是依照下述规则来决定是否粘结的。(l)在最高彩度点附近,为了提高彩度,最好不对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之间进行光学密接。最高彩度点是图ll(a)中的点HP附近的颜色,因此,在15最高彩度点附近的领域中,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之间是不粘结的。(2)在白点(whitepoint)(图11(a)的点WP)附近,以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之间不进行光学密接为好。由此就能提高反射率,更能够体现纸的白色。因此,在白点附近的领域中,不对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之间进行粘结。但是,如果不需要体现纸的白色时,就不必受此限制。(3)在黑点(blackpoint)附近,以对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之间进行光学密接为好。通过光学密接降低反射率,就更能够体现黑色。黑点是图ll(a)的点BP附近的颜色,在打印机中是可以再现的黑色。所以,在黑点附近的领域中,对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之间进行粘结。图12(a)所示是实施例1的粘结处理部的构成例。粘结处理部306根据上述规则(1)-(3),来决定每一个像素是否粘结。如图12(a)所示,粘结处理部306包括再现颜色判定部401和粘结领域决定部402。在再现颜色判定部401中,从CMY数据来获得彩度值或明亮度值。彩度值可以例举有CIE1976L氺a氺b*色空间中,作为原点和色坐标(a求b*)之间的距离而定义的色彩纯度值(chromavalue),明亮度可以例举有CIE1976L*a*b*色空间的明亮度值。在粘结领域决定部402中,呼出粘结处理参数312并根据再现颜色判定部401算出的彩度值,对每一个像素决定是否粘结。将粘结领域决定部402输出的,作为粘结用数据的2值(粘结/不粘结)的图像数据送到图像形成设备5里。粘结处理参数312是以彩度值、明亮度值为输入值的矩形函数。图12(b)例示的是输入值为彩度值时的粘结处理参数矩形函数输入彩度值时,当彩度值不满规定值的时候,就返回进行粘结的判定结果,而当彩度值在规定值以上时,就返回不进行粘结的判定结果。或者,也可以将进行粘结作为值l、不进行粘结作为值0的输入值之矩形函数,对于彩度来进行设定,并且还可以在粘结处理参数312里定义将彩度、明亮度值作为输入的判定表或阈值判定。实施例2实施例2所述是对于每一个输入图像数据的nXm像素的领域,使用颜色情报来决定附着粘结调色剂的粘结面积率。图13所示是实施例2的粘结处理部的构成。粘结处理部306包括再现颜色判定部501,和粘结面积率决定部502,和粘结数据用中间色调处理部503。在再现颜色判定部501中,从对应于每一个像素而被输入的CMY数据的再现颜色,来获得例如CIE1976L氺a氺b*色空间中的色坐标点(图ll(b)的点P)。在粘结面积率决定部502中,对于nXm像素的领域,从色坐标上的坐标点来获得用于粘结的面积率数据。这里所获得的图像数据因为是多值,所以在粘结数据用中间色调处理部503中进行2值化处理,然后将作为粘结用图像数据的2值的图像数据送到图像形成设备5里。这里,作为2值化处理方式可以采用高频振动等的已有技术。图14所示是粘结面积率决定部502的构成。在粘结面积率决定部502中,首先从色坐标上的坐标点,在距离比计算部601计算距离比Xp。在粘结面积率1决定部602呼出粘结处理参数312,并决定相对于Xp的第1粘结面积率fx(Xp)。同时,从色坐标上的坐标点,在角度计算部603计算角度6p。在粘结面积率2决定部604呼出粘结处理参数312,并决定相对于9p的第2粘结面积率f9(0p)。在最终面积率决定部605中,第1粘结面积率和第2粘结面积率的乘积之粘结面积率fx(xP)xfe(ep)得到计算。粘结面积率按照实施例1说明的规则(1)-(3),如下来决定。如图ll(a)所示,以点BP为原点,朝向点WP的轴设定为x。点BP为Xi,点WP为X二1。另夕卜,设定图中所示的转动坐标轴e,并以点WP、点BP、点HP所形成的角度作为0max。图ll(c)、图ll(d)是用以计算粘结面积率的函数,图ll(c)所示是用以决定相对于X的第1粘结面积率的函数fx(X),图ll(d)所示是用以决定相对于e的第2粘结面积率的函数fe(e)。最终的粘结面积率由第l和第2的粘结面积率的乘积,即函数fx(x)和fe(e)的乘积来求得。例如点BP中的粘结面积率是,因为乂=0,e=o,得到fx(x)xfe(e)=i,即粘结面积率为100%的全面粘结。点wp中的粘结面积率是,因为x:i,e=o,得到fx(x)xfe(9)=thi(o《THK1)。点HP中的粘结面积率是,因为X=l,9=0max,得到fx(X)Xf0(9)=TH1XTH2(OCl)。还有,对于色坐标上的任意点P,其粘结面积率如下计算。(1)距离比计算部601计算图ll(b)所示的距离比Xp。点BP到点P的距离为Ip,其延长线与广域最外轮廓的交点为止的距离为Lp,因而Xp-(Ip/Lp)。(2)角度计算部603计算图11(b)所示的角度ep。(3)最终面积率决定部605计算点P的粘结面积率。在粘结面积率决定部602中,根据图ll(c)来计算相对于输入Xp的粘结面积率fx(Xp),并在粘结面积率决定部604中,根据图ii(d)来计算相对于输入ep的粘结面积率fe(ep),并由最终面积率决定部605来计算点P的粘结面积率之fx(Xp)xfe(ep)。通过以上处理,对应于nXra像素的领域的再现颜色的粘结面积率得以决定。作为粘结处理参数312的例子,有如图11(c)、图11(d)所示的函数fx(X)、fe(e)或相对于横轴(x、e)所保持的纵轴(率)的变换表(table)。fx(x)是相对于输入明亮度来决定粘结面积率的函数,fe(e)是相对于输入彩度来决定粘结面积率的函数,另外,通过使用最终的粘结面积率fx(Xp)xfe(ep),在图ii(b)中的白点和最高彩度点之间,以及最高彩度点和黑点之间的粘结面积率的连续性得到确保。如此,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输入图像的每个领域的颜色情报,就可以决定粘结调色剂的附着领域的粘结面积率了。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是根据输入CMY信号来决定粘结面积率的,也可以是根据总量限制后的C"M"Y"K"信号来决定粘结面积率。还有,图ii(c)、图ii(d)所示的函数fx(x)、fe(e)虽然是线性函数,但也可以是非线性函数。只是,相对于横轴(x、e)的增加,必须是单调减少函数。还有,粘结处理参数之函数fx(x)、fe(e)也可以是根据每一个颜色相来决定。实施例3实施例3是根据中间色调处理后的N值(N》3)图像数据,来选择、决定附着粘结调色剂的色点(dot)位置。图15所示是实施例3的颜色变换处理部的构成。在图15中,颜色变换处理部31包括颜色变换参数设定部707;墨处理参数设定部708;Y变换参数设定部709;总量限制参数设定部710;中间色调处理参数设定部711;设定粘结处理参数的粘结处理参数设定部712。另外,颜色变换处理部31包括颜色空间变换部701;墨处理部702;Y补正部703;总量限制部704;中间色调处理部705;中间色调处理后的N值数据;根据像素的颜色情报用以决定粘结调色剂的打入色点(dot)位置的粘结处理部706。在中间色调处理部705中,因为是将多值(M值〉N值)数据变换成N值数据,例如,图像的低浓度部中发生了如图16(a)所示的色点(dot),图像的中浓度部中发生了如图16(b)所示的色点(dot),图像的高浓度部中发生了如图16(c)所示的色点(dot)。还有,图16(a)-(c)所示的是各像素为16色阶(4值),相对于4像素的处理(图中的黑点代表打入有1个色点)。图17(a)所示是对应于颜色情报,用以选择打入(附着)有粘结调色剂的色点位置的说明图,是等色相面中打印广域的断面图。按照下列规则,来决定每一个像素的粘结调色剂打入位置。(1)在最高彩度点(图17(a)的点HP)附近,为了提高彩度而不对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进行光学密接,因此就选择没有打入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dotoff位置),在所选择的色点位置(dotoff位置)里打入粘结调色剂。(2)在白点(图17(a)的点WP)附近,以不对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进行光学密接为好,因此就选择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dotoff位置),在所选择的色点位置(dotoff位置)里打入粘结调色剂。(3)在阴影(shadow)部中,当3色以上的彩色调色剂被打入时,以在该色点位置里重叠粘结调色剂为好。这是因为通过进行光学密接,2次色为止的色点的彩度虽然下降,但3色以上的颜色重叠时,仅有明亮度下降。打入黑色调色剂的时候亦相同。这里,3色以上的颜色限于当其重叠时,其分光特性基本为黑色的情况。(4)对于(1)-(3)以外的色域,任意地选择粘结调色剂的色点打入位置即可。亦即,在广域(gamut)内部,因为无论有无光学密接都可以根据颜色变换表来对应颜色的调整,所以任意地选择打入有粘结调色剂的色点位置即可。对于图17(a)中属于比HP更高明亮度领域之高亮领域的颜色,使用图17(b)来说明粘结调色剂的附着色点位置的选择。图17(b)中的横轴为彩度C,纵轴为作为粘结调色剂被打入的色点位置,彩色调色剂被打入位置得到优先选择的率Pc。另外,彩度坐标上的CH是图17(a)中的HP的彩度值。为了对应于颜色来决定粘结调色剂被打入的粘结面积率,一个像素的粘结面积率是确定的。将实施例2所说明的粘结面积率fx(X)Xf0(6)=R使用在实施例3里。如图16(a)-(c)所示,当一个像素16点再现(16色阶)时,粘结面积率以1/16单位被控制进行数值计算时,就进行四舍五入。接着对彩度低的颜色,即属于图17(a)的领域B、图17(b)的C0《C《C1的颜色例进行说明。在这种颜色中,色点如图16(a)那样发生,并且比起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来,没有被打入的色点要多。根据图17(b),因为Pc^,粘结调色剂的附着优先选择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首先,选择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并在全部选择了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之后,再选择没有打入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对于构成一个像素的色点数,当打入有粘结调色剂的色点数超过规定的粘结面积率之R时,就结束粘结调色剂的附着。接下来,对彩度高的颜色,即属于图17(a)的领域A、图17(b)的C2《C《CH的颜色例进行说明。在这种颜色中,色点如图16(c)那样发生,并且比起没有打入彩色调色剂的色点来,被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要多。根据图17(b),因为PeO,粘结调色剂的附着优先选择没有打入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首先,选择没有打入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并在全部选择了没有打入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之后,再选择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对于构成一个像素的色点数,当打入有粘结调色剂的色点数超过规定的粘结面积率之R时,就结束粘结调色剂的附着。接下来,对彩度为中间的颜色,即属于夹在图17(a)的领域A和领域B之间、图17(b)的Cl《C《C2的颜色例进行说明。在这种颜色中,色点如图16(b)那样发生,并且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和没有打入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基本相同。这里,对表示一个像素里被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打入率之色点占有率D进行定义。图16(b)所示的情况下,D=9/16。另一方面,根据图17(b),从打入有粘结调色剂的色点位置之中,打入有粘结调色剂的色点位置得到优先选择的几率根据将彩度作为输入而决定的函数,在本实施例中是Pc^a。因此,粘结调色剂的附着是对应于(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数)(没有打入彩色调色剂的色点数)-a:(1-a)(0《a《l)的比率来决定的。这里,Cl、C2、a按照图像形成设备的中间色调处理特性来决定。例如,对构成一个像素的色点数N为16,粘结面积率R=0.5、a=0.3的情况进行说明。根据粘结面积率R,粘结调色剂被打入的色点数为NXR=16X0.5=8(个)。在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了附着粘结调色剂的色点数为NXRXa=16X0.5X0.3=2.4,四舍五入后为2(个)。另外,没有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里附着粘结调色剂的色点数为8-2=6(个)。因此,上述的情况下,相对于一个像素,用于附着粘结调色剂的色点数为8个,其中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可以选择为2个,不打入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选择为6个即可。这里,色点占有率D=9/16时,因为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为9个,不打入的色点位置为16-9=7个,9个之中的2个,以及7个之中的6个作为打入粘结调色剂的色点位置来选择。另外,当色点占有率D41/16时,因为不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仅有5个,就将其全部,以及从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剩下的3个作为打入粘结调色剂的色点位置来选择。如此,粘结调色剂的附着时,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和没有打入的色点位置的比率可以决定为只要可能就尽量接近于a:(1-a)。另一方面,当某一像素的再现颜色属于阴影(shadow)领域里时对于附着有粘结调色剂的色点位置的选择为,最优先地选择打入有黑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接下来,现在3色重叠的色点位置。根据该优先次序来打入粘结调色剂,直到打入有粘结调色剂的粘结面积率达到规定的值。图18所示是实施例3的粘结处理部的构成。如图18所示,粘结处理部706包括再现颜色判定部801;粘结面积率决定部802;粘结色点决定部803。在再现颜色判定部801中,从输入到每一个像素里的CMY数据来计算再现颜色。在粘结面积率决定部802中,从再现颜色决定粘结面积率,并在粘结色点决定部803中,接受来自于中间色调处理部705的N值数据后来决定粘结色点,并作为粘结用数据传送到图像形成设备5里。图19所示是粘结色点决定部的处理流程。当输入数据的再现颜色为高亮时(S900),如果彩度低(S901),首先就在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里打入粘结调色剂(S902),此时,如果打入有粘结调色剂的粘结面积率没有达到规定的值(S903),就在没有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里打入粘结调色剂,直到粘结面积率到达规定的值(S904)。另外,当输入数据的再现颜色为高亮,并且是彩度高的颜色时(S905),就首先在没有打入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里打入粘结调色剂(S906),此时,如果粘结面积率没有达到规定的值(S907),就在打入有彩色调色剂的色点位置里打入粘结调色剂,直到粘结面积率到达规定的值(S909)。另一方面,当彩度为中间的颜色时(S908),就根据对应于输入彩度的比率来打入粘结调色剂(S908)。再现颜色为阴影(shadow)时(S900),按照黑色调色剂被打入的色点位置、3色重叠的色点位置的顺序,打入粘结调色剂,直到粘结面积率到达规定的值(S910)。实施例4实施例4是对应于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分布来变更粘结参数(粘结面积率)的例子。例如,当输入图像数据全体都使用高彩度的颜色时,亦即如图11(C)、图ll(d)所示地,当一直使用固定的粘结参数时,根据输入图像,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的粘结强度变差,从而失去一体感。于是,在实施例4中,对应于输入图像数据的色分布来变更粘结参数。图20所示是实施例4的颜色变换处理部的构成。在图20中,设定粘结处理参数的粘结处理参数设定部1012,接受输入图像数据后来换写粘结参数。图21(a)所示是粘结处理参数设定部的构成。当接受到RGB数据后,平均辉度计算部1100计算输入图像数据的平均辉度。例如,平均辉度二average((R+G+B)/3)。还有,平均彩度计算部1101计算输入图像数据的平均彩度。例如,平均彩度^verage((|G-R|+1G-B|)/2。这里所说的平均对于所使用的像素数的数量来取用。使用所计算出的平均辉度,由换写部1102、1103来换写粘结参数之函数fx(X)、fe(6)。例如,如图21(b)所示,相对于横轴的平均辉度(或平均彩度),来换写图ll(c)(或图ll(d))的THl(或TH2)。平均辉度(或彩度)越高,通过将粘结面积率之TH1(TH2)设定在高的值里(提高粘结面积率),就可以对于任意的输入图像来对粘结面积率进行最佳补正。另外,粘结处理部1006使用上述换写后的粘结参数来进行粘结处理。该粘结处理与前述实施例1-3的处理相同。如上所述,再现颜色因有无光学密接而改变是因为粘结调色剂的有无而使再现颜色变化的,所以色空间变换部(301)中的颜色变换参数的设定(307),以在粘结调色剂的有无己经被确定的状态下来设定为好。另外,粘结调色剂所使用的材质的折射率必须与彩色调色剂的折射率相同,或在其以下。这是因为由纸面反射的光的行进方向变化的缘故,而造成有无光学密接时再现颜色变化。另外,彩色调色剂的构成如下聚酯树脂(polyesterresin)为100重量部(折射率为1.63)石蜡(paraffinwax)为6重量部(折射率为1.40)硅石(silica)为1.5重量部(折射率为1.46)另外,采用彩色调色剂时还在上述之外加入决定调色剂颜色的颜料3-6重量部。虽然折射率因颜料不同而各自不同,当颜料的折射率与成为粘结剂的树22脂的折射率相差很大时,在颜料和粘结剂之间就发生光的散射,作为调色剂的透明性降低,颜色再现范围变窄,因此,一般地,选择调色剂所使用的颜料的折射率与树脂的折射率相同。粘结调色剂的构成如下聚酯树脂(polyesterresin)为IOO重量部(折射率为1.63)石蜡(paraffinwax)为12重量部(折射率为1.40)硅石(silica)为5重量部(折射率为1.46)虽然折射率最高的聚酯树脂的部数没有改变,而石蜡和硅石的重量部数增加了,因为两者的折射率与聚酯树脂接近,构成重量部数也少,所以对调色剂的折射率基本没有影响。另外,与选择颜料的情况相同,当混入带有与主原料之聚酯树脂的折射率相差很大的折射率的组成材料时,因为期间产生光散射而失去调色剂的透明性,所以不能使用那样的组成材料。因此,粘结调色剂的折射率与彩色调色剂的折射率是同等的。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对于形成有图像的透光性媒介,对应于颜色情报来选择粘结领域,并在粘结领域里附着粘结调色剂,和光反射媒介定影,因而就能够输出高彩度的图像。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对图像形成所使用的调色剂色数取为4色,但可以不限定于4色,可以是任何种。另外,上述实施例虽然是以电子照相为例来说明的,但也可以适用于能够在透光性媒介里印刷的喷墨打印机等里。从以上所述还可以有许多的改良和变化,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该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08年5月16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8-129831,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权利要求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其使用图像形成调色剂在透光性媒介里形成图像;粘结处理装置,其对所述图像的每一个领域设定是否要对所述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进行粘结;附着装置,其在所述透光性媒介的所述被设定的粘结领域里附着粘结调色剂;定影装置,其在所述透光性媒介中粘结调色剂的附着面里,使所述光反射媒介相接地整合并定影。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处理装置将所述图像的最高彩度点附近的领域,设定为不粘结的领域。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处理装置将所述图像的白点附近的领域,设定为不粘结的领域。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处理装置将所述图像的黑点附近的领域,设定为粘结的领域。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处理装置对所述图像的每一个领域,对应于颜色情报来设定用以附着粘结调色剂的粘结面积率,并设定所述图像的黑点和最高彩度点之间,以及最高彩度点和白点之间的粘结面积率的连续性是被保持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处理装置根据对应于所述图像的明亮度的粘结面积率和对应于彩度的粘结面积率来设定所述粘结面积率。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处理装置对应于所述图像的色分布来变更所述粘结面积率。8.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处理装置在所述图像的每一个领域里,对应于颜色情报来设定附着粘结调色剂的色点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处理装置将,所述图像的颜色情报为最高彩度点附近的颜色,并且在所述图像领域中没有附着图像形成调色剂的色点位置,作为附着所述粘结调色剂的色点位置来设定。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处理装置将,所述图像的颜色情报为白点附近的颜色,并且在所述图像领域中附着有图像形成调色剂的色点位置,作为附着所述粘结调色剂的色点位置来设定。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处理装置将,所述图像领域中附着有3色以上的图像形成调色剂的色点位置,作为附着所述粘结调色剂的色点位置来设定。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处理装置将,所述图像领域中附着有黑色的图像形成调色剂的色点位置,作为附着所述粘结调色剂的色点位置来设定。1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调色剂定影后的折射率小于或等于所述图像形成调色剂的折射率。1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参照颜色变换参数后进行颜色变换的颜色变换装置,并且所述颜色变换装置在所述粘结调色剂的附着状态被决定之后,设定所述颜色变换参数。15.—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形成步骤,其使用图像形成调色剂在透光性媒介里形成图像;粘结处理步骤,其对所述图像的每一个领域设定是否要对所述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进行粘结;附着步骤,其在所述透光性媒介的所述被设定的粘结领域里附着粘结调色剂;定影步骤,其在所述透光性媒介中粘结调色剂的附着面里,使所述光反射媒介相接地整合并定影。16.—种打印媒介,其特征在于由下列步骤做成图像形成步骤,其使用图像形成调色剂在透光性媒介里形成图像;粘结处理步骤,其对所述图像的每一个领域设定是否要对所述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进行粘结;附着步骤,其在所述透光性媒介的所述被设定的粘结领域里附着粘结调色定影步骤,其在所述透光性媒介中粘结调色剂的附着面里,使所述光反射媒介相接地整合并定影。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打印媒介,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媒介包含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没有被粘结的图像领域。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打印媒介,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领域是图像中最高彩度点附近的领域。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打印媒介,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领域是图像中白点附近的领域。剂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方法以及打印媒介,以做成可以实现高彩度的颜色再现图像的,有质感的彩色打印。其方法是粘结处理部306根据CMY信号,就每一个领域来决定是否要粘结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在最高彩度点附近和白点附近,不对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进行粘结。在黑点附近,对透光性媒介和光反射媒介进行粘结。文档编号G03G15/20GK101581899SQ20091014127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申请日期2009年5月18日优先权日2008年5月16日发明者松岛由纪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