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以及包括该布线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411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以及包括该布线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等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复印机或打印机等电子照像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专利文献
1)。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等而组装有很多马达,并且复杂地布
置有电气布线用的线材。(例如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7-139889号公报)。 为了满足近年来彩色化和小型化的要求,图像形成装置将很多马达和线材组装在
更加狭小的空间中。在这样的条件下,布置在马达附近的线材有时会与马达的周缘接触,在
该情况下有时线材会损伤或断裂。 一旦线材损伤或断裂,则无法进行预定的图像形成处理等。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于与马 达接触而导致的线材的损伤、从而能够容易地布置线材的图像形成装置等电气设备的布线 构造。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包括主体框架;圆筒形状的 马达,配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并具有圆筒面、端面、以及所述圆筒面与所述端面之间的周 缘;线材,布置在所述马达附近;以及可挠性的片材,沿所述马达的所述圆筒面粘贴成覆盖 所述周缘的至少一部分,并具有能够维持所述线材的布置状态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通过线材来覆盖马达的周缘,由此能够在布 置线材时或者在组装马达时等时候抑制线材在周缘受到损伤。另一方面,通过沿马达的圆 筒面粘贴其自身刚性低的可挠性的片材,能够赋予片材刚性,因此能够利用片材来维持线 材的布置状态。这样,本发明的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能够使用其自身刚性低的可挠性的片 材来防止线材的断裂并维持线材的布置状态。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片材一体地具有粘贴部,沿所述马 达的所述圆筒面粘贴;接触抑制部,从所述粘贴部连续地形成,覆盖所述马达的所述周缘的 至少一部分,防止所述周缘与所述线材接触;以及限制部,从所述接触抑制部向与所述粘贴 部相反的方向突出,具有能够限制所述线材的移动并维持所述线材的布置状态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粘贴部和所述接触抑制部由 所述片材的主体部形成,该主体部具有带状形状,所述限制部由所述片材的突出部形成,该 突出部从所述接触抑制部的长度方向上的近似中间部向与所述粘贴部相反的方向突出。
在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触抑制部从所述马达的所述端面突 出。 在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制部在所述片材沿所述马达的所述圆 筒面粘贴在所述圆筒面上的状态下具有与所述马达的圆筒面相同的曲率。
在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材沿所述主体框架布置,所述马达沿 所述主体框架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各个所述片材按照所述限制部的位置沿所述主体框 架排列的方式粘贴在各个所述马达上。 在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马达使旋转部件旋转,该旋转部件将容 纳在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供应给显影装置。 在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片材具有50 125iim的厚度。即使是 这样的薄膜的片材,也能够防止线材的断裂并维持线材的布置状态。 在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粘贴部具有由双面胶形成的 粘合面。 在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所述片材为PET膜。由此,即使马
达变为高温,也不会加热线材,从而能够防止线材断裂并能够维持线材的布置状态。 在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结构的布线构造应用在图像形成装置
中。由此,能够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防止线材的断裂并维持线材的布置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能够抑制由于与马达接触而导致的线材的损
伤,从而能够容易地布置线材。


图1是从左斜前方观察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布线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 观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造的截面图; 图3是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右侧面观察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框体的外观图;
图4是图3的放大图; 图5是进一步放大图4而表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马达周边的布线构造的图;
图6是表示马达和粘贴在马达上的片材的图;
图7是表示粘贴在马达上之前的片材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从左斜前方观察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布线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 观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造的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 成装置的一个例子而例示了彩色打印机1。 彩色打印机1包括打印机主体200(装置主体),与个人计算机(未图示)等直 接连接或者经由LAN与个人计算机等连接;以及纸张供应部130,设置在打印机主体200的 下方,能够收存纸张。另外,彩色打印机1也具有控制该彩色打印机1的动作的控制电路等 设置在一般的彩色打印机中的其他构成要素。 如图2所示,打印机主体200包括调色剂容器900Y、900M、900C、900K、中间转印单 元92、图像形成单元93、曝光单元94、定影单元97、排纸单元96、装置主体200的框体90(主 体框架)、顶盖911、以及前盖912。 图像形成单元93具有黄色用调色剂容器900Y、品红色用调色剂容器900M、青色用调色剂容器900C、黑色用调色剂容器900K、以及配置在它们的下方并与YMCK各个颜色相对 应的显影装置10Y、10M、10C、10K。 在图像形成单元93中设置有各个感光鼓17,该感光鼓17承载各个颜色的调色剂 像。作为感光鼓17,可以使用采用了非晶硅(a-Si)系材料的感光鼓。从对应的调色剂容器 900Y、900M、900C、900K向各个感光鼓17分别供应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调色剂。另外,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93具有如上所述能够形成全色图像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也 可以具有形成黑色图像或非全色的彩色图像的结构。 在感光鼓17的周围配置有带电器16、显影装置10(10Y、10M、10C、10K)、转印辊19、 以及清洁装置18等。带电器16使感光鼓17的表面均匀地带电。带电后的感光鼓17的表 面被曝光单元94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10Y、10M、10C、10K分别使用从调色剂容 器900Y、900M、900C、900K供应的各个颜色的调色剂而使形成在各个感光鼓17上的静电潜 像显影(可视像化)。转印辊19隔着中间转印带921与感光鼓17形成压印部,将感光鼓 17上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921上。清洁装置18清扫调色剂像转印后的感光 鼓17的周面。 各个显影装置IOY、 IOM、 IOC、 10K包括框体20,在该框体20的内部收存有具有磁性 载体和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另外,在框体20内,在框体的底部附近可旋转地配置有以 长度方向作为轴向而并列的两个搅拌辊11、12。 在框体20的内部底面设定有显影剂的循环路径,搅拌辊11、12被配置在所述循环 路径内。在搅拌辊11、12之间的轴向上设置有从框体底部竖立设置的隔壁201。该隔壁201 划分形成所述循环路径,因此按照绕转隔壁201的周围的方式形成了所述循环路径。双组 分显影剂在该循环路径内被搅拌辊11和12进行搅拌、运送并同时被带电。
双组分显影剂在被搅拌辊11和12搅拌的同时在框体20内循环,使调色剂带电, 并且搅拌辊11上的双组分显影剂被位于上侧的磁性辊14吸引而被运送。被吸引的双组分 显影剂在磁性辊14上形成磁刷(未图示),该磁刷被刮片13限制层厚,并通过磁性辊14与 显影辊15之间的电位差在显影辊15上形成调色剂层。并且,通过显影辊15上的调色剂层 使感光鼓17上的静电潜像显影。 曝光单元94具有光源、多角镜、反射镜、偏向镜等各种光学系统设备,并向设置在 图像形成单元93的每一个上的感光鼓17的周面照射基于图像数据的光,形成静电潜像。
中间转印单元92包括中间转印带921、驱动辊922、以及从动辊923。中间转印带 921从多个感光鼓17在重叠涂敷的状态下对调色剂像进行一次转印。该调色剂像在二次转 印部98中通过面对驱动辊922的二次转印辊980而被二次转印到从纸张供应部130供应 过来的纸张上。驱动辊922和从动辊923使中间转印带921绕转驱动。驱动辊922和从动 辊923在图中省略的框体中可自由旋转地被支承。 定影单元97对二次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纸张上的调色剂像实施定影处理,其包括 内置有热源的定影辊和与该定影辊形成定影压印部的加压辊。定影处理完成后的纸张被向 形成在装置主体200的上部的排纸单元96运送。 排纸单元96将从定影单元97运送过来的纸张排出到作为排纸盘的顶盖911上。
纸张供应部130包括纸张盒,可以相对于打印机主体200的框体90自由装卸地 被安装;以及供纸运送路径,用于将储存在纸张盒中的纸张向图像形成单元93运送。在纸张供应部130中,通过对设置在该纸张供应部130中的拾取辊等的驱动将纸张一张一张地 取出,陆续地送往供纸运送路径,并导入到图像形成单元93。 图3是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右侧面观察内部配置有上述中间转印单元92、图像形 成单元93、曝光单元94、定影单元97等的装置主体200的框体90的外观图。在框体90 (主 体框架)中例如配置有驱动各个感光鼓17的多个(在图中为四个)驱动部170、以及用于进 行预定的图像形成处理的作为驱动源的多个(在图中为四个)马达30。各个马达30为DC 马达,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用于使配置在调色剂容器900Y、900M、900C、900K内的图中省略的 旋转部件,例如搅拌用部件、补给用螺旋桨等旋转并将调色剂供应给对应的显影装置10Y、 10M、10C、10K的马达。因此,马达30与调色剂容器900Y、900M、900C、900K相邻配置,马达 30周边的空间为非常狭小的空间。 图4是表示马达30周边的图3的放大图,如该图所示,在马达30的附近布置有 线材50。具体地说,线材50沿框体90的壁面由引导片引导,并且布置成通过调色剂容器 900Y附近的马达30、调色剂容器900M附近的马达30、调色剂容器900C附近的马达30、调 色剂容器900K附近的马达30。这样,马达30和线材50被配置成塞满了调色剂容器900Y、 900M、900C、900K周边的狭小空间。通过采用这样的配置,能够满足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彩 色化和小型化的要求。但是,在这样的配置结构中,当向框体90组装马达30时或者当沿框 体90布置线材50时,线材50容易与马达30的周缘33接触,有时甚至会断裂。因此,在图 像形成装置1中,即使在狭小的空间中塞满了线材50和马达30的情况下,也要求防止线材 50的断裂并容易地布置线材5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片材粘贴在马达30上,可 以防止线材50断裂并容易地布置线材50。以下,对片材40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在图4 中,为了方便说明,省略了粘贴在马达30上的片材40的图示。 图5是进一步放大图4而表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马达30周边的布线构造的图。 图6是表示马达30和粘贴在该马达30上的片材40的图。图7是表示粘贴在马达30上之 前的片材40的平面图。各个马达30是具有圆筒面32、两个端面34、以及圆筒面32与各个 端面34之间的周缘33的圆筒形状的马达。另一方面,粘贴在马达30上的片材40是具有 50 125 ii m的厚度的可挠性的片材40,其沿马达30的圆筒面32粘贴成覆盖周缘33的至 少一部分,并具有能够在实质上维持线材50的布置状态的形状。 具体地说,线材40为PET膜,包括矩形形状或带状的主体部40a。主体部40a具 有粘贴部41,其具有粘合面,并经由该粘合面沿马达30的圆筒面32粘贴在该圆筒面32 上;以及接触抑制部42,被设定成在粘贴部41粘贴在圆筒面32上的状态下覆盖马达30的 周缘33的至少一部分。粘贴部41的所述粘合面例如由双面胶形成。 粘贴部41沿马达30的圆筒面32粘贴在圆筒面32上,因此具有与圆筒面32大致 相同的曲率。与此相伴,与粘贴部41 一体形成的接触抑制部42也在粘贴部41粘贴在圆筒 面32上的状态下具有与圆筒面32大致相同的曲率。另外,接触抑制部42被设定成当在粘 贴部41粘贴在圆筒面32上的状态下从马达30的端面34观察时具有高度H。另外,接触抑 制部42不具有粘合面。 这样,片材40的接触抑制部42覆盖了马达30的周缘33,因此能够抑制在布置线 材50时和组装马达30时等时候线材50与周缘33接触。结果,能够抑制线材50在周缘33 受到损伤。
片材40还具有突出部43,该突出部43从接触抑制部42的长度方向上的近似中间 部向与粘贴部41相反的方向突出。该突出部43在粘贴部41粘贴在马达30的圆筒面32 上的状态下也具有与圆筒面32大致相同的曲率。由于片材40具有可挠性,因此突出部43 可以如箭头(图6)所示那样向马达30的端面34弯曲。在布置线材50时,在将线材50从 马达30的径向外侧、即朝向框体90的壁面按压在突出部43上而使突出部43弯曲后,能够 使线材50沿着框体90的壁面布置并使其位于马达30的上方。突出部43在布置完线材50 后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样,线材50以被突出部43挂住的状态被布置。
由于片材40以突出部43沿框体90排列的方式被粘贴在各个马达上,因此线材50 被布置成直线状。 线材50有时会受到要使该线材50离开预定的布置位置的外力。在该情况下,所 述外力经由线材50而作用在突出部43上。但是,突出部43被弯曲成沿马达30的圆筒面 32并具有与圆筒面32大致相同的曲率,因此具有抵抗所述外力的足够的刚性。由此,能够 限制线材50的移动而维持线材50的布置状态。这样,突出部43被构成为能够维持线材50 的布置状态的限制部。限制部在图中具有近似梯形的形状,但是其形状只要能够维持线材 50的布置状态即可。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1的布线构造能够使用其自身的
刚性低的可挠性的线材40来防止线材50的断裂并维持线材50的布置状态。 另外,如果马达30连续地长时间运转,则有时会变为高温。在该情况下,线材50
仅与片材40的接触抑制部42接触而不与马达30接触,因此即使马达30发热,线材50也
不会变为高温。
权利要求
一种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包括主体框架;圆筒形状的马达,配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并具有圆筒面、端面、以及所述圆筒面与所述端面之间的周缘;线材,布置在所述马达附近;以及可挠性的片材,沿所述马达的所述圆筒面粘贴成覆盖所述周缘的至少一部分,并具有能够维持所述线材的布置状态的形状。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其中,所述片材一体地具有粘贴部,沿所述马达的所述圆筒面粘贴;接触抑制部,从所述粘 贴部连续地形成,覆盖所述马达的所述周缘的至少一部分,防止所述周缘与所述线材接触; 以及限制部,从所述接触抑制部向与所述粘贴部相反的方向突出,具有能够限制所述线材 的移动并维持所述线材的布置状态的形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其中,所述粘贴部和所述接触抑制部由所述片材的主体部形成,该主体部具有带状形状, 所述限制部由所述片材的突出部形成,该突出部从所述接触抑制部的长度方向上的近似中间部向与所述粘贴部相反的方向突出。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其中,所述接触抑制部从所述马达的所述端面突出。
5. 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其中, 所述限制部在所述片材沿所述马达的所述圆筒面粘贴在所述圆筒面上的状态下具有与所述马达的圆筒面相同的曲率。
6. 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其中, 所述线材沿所述主体框架布置,所述马达沿所述主体框架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各个所述片材按照所述限制部的位置沿所述主体框架排列的方式粘贴在各个所述马达上。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其中,所述马达使旋转部件旋转,该旋转部件将容纳在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供应给显影装置。
8. 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其中, 所述片材具有50 125 ii m的厚度。
9. 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其中, 所述粘贴部具有由双面胶形成的粘合面。
10. 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其中, 所述片材为PET膜。
11.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权利 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的布线构造以及包括该布线构造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布线构造包括主体框架;圆筒形状的马达,配置在主体框架上,并具有圆筒面、端面、以及圆筒面与端面之间的周缘;线材,在马达附近沿主体框架布置;以及可挠性的片材,粘贴成沿马达的圆筒面覆盖周缘的至少一部分,并具有能够维持线材的布置状态的形状。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713936SQ2009101710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30日
发明者藤原大辅 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