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514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的制作方法
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限位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的组
背景技术
随着薄膜晶体管制作技术快速的进步,并且由于液晶显示器具备了轻薄、省电、无辐射线等优点,是以液晶显示器已大量地被应用于个人数字
助理器(PDA)、笔记型计算机、数字相机、摄录像机、移动电话等各式电子产品中。
请参阅图1,其绘示为现有的一背光模块的剖面图。背光模块30包括一导光板35、 一反射板40、 一灯管45、 一光学膜片组50以及一铝背盖55。导光板35为射出成型的压克力板。反射板40设于导光板35的下表面。反射板40用以将射入导光板35的下表面的光线反射,以增加光线的使用率。灯管45设于导光板35的一侧边,其中灯管45是一冷阴极管。光学膜片组50设于导光板35的上表面。导光板35、反射板40、灯管45以及光学膜片组50设置于铝背盖55内。
请参阅图2,其绘示为图1的光学膜片的示意图。光学膜片组50由多层光学膜片52所组成,并且这些光学膜片52依序堆栈于导光板35的上表面。这些光学膜片52包括下扩散片、菱镜片、反射偏光片以及上扩散片。
由于光学膜片52主要是由塑料材质做成的薄膜,其厚度大约是介于0. 1到0. 2imn之间。现有技术是利用一固定装置以将这些光学膜片52固定在导光板35的上方,进而避免在搬运或组装的过程中 生光学膜片52的移位或脱落。
请参阅图3,其绘示为现有的一光学膜片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光学膜片52为一矩形的平面薄膜。光学膜片52的一侧边53设有一凸耳54。框架60具有一容置槽65,凸耳54配置于容置槽65内。胶带70贴附于框架60,并且覆盖于容置槽65上,以固定凸耳54与框架60之间的相对位置。然而,由于这种使用胶带70来将的方式却会造成下述的问题当周遭环境的温度发生改变时,光学膜片52在受热之后,由于凸耳54无法相对于框架60移动,因此光学膜片52的中央部位会产生向上拱起的铍褶,进而造成采用具有此光学膜片固定装置的液晶显示器产生亮暗不均的现象。此外,这种采用胶带70来将凸耳54固定于框架60的方式也会增加胶带70的采购成本的支出。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光学膜片的定位装置,以克服这种因为热膨胀而光学膜片产生皱折的问题以及降低光学膜片的固定方式的成本的问题,实为从事液晶显示器研发的工程师所急欲解决的重点所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藉以满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避免光学膜片因为热膨胀而产生皱折以及降低固定光学膜片的成本的需求。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包括一限位座以及一板状元件。限位座包括一座体、 一第一突出部以及一第二突出部。座体具有一承载面。第一突出部具有一第一端面。第二突出部具有一第二端面。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位于座体上并且自承载面向座体外突出。第一端面与
第二端面为两个彼此相对的复斜面(oblique plane)。板状元件包括一本体以及一耳部。耳部自本体的一侧向本体外突出。耳部位于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并且耳部的宽度自本体外向本体内逐渐地减少。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第一端面面对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彼此分离。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自座体的一侧朝向座体的另一侧逐渐地缩减,并且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自承载面朝第一突出部的突出方向逐渐地縮小。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的限位座更包括一第三突出部。第三突出部自承载面向座体外突出,并且第三突出部的厚度小于第一承载部以及第二承载部的厚度。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均为一平面。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的限位座更包括一定位柱。定位柱位于座体的另一侧,并且自承载面向座体外突出。较佳的是,定位柱与第一突出部分别位于座体的相对两侧。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板状元件更包括一颈部。此颈部位于耳部与本体之间。颈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耳部的最小宽度。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的板状元件是一可挠性电路板。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的限位座被固定于一电路板。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的座体为一框架。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位于框架的一侧。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自框架外朝框架内逐渐地縮减,并且板状元件为一光学膜片。较佳的是,上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更包括一定位柱。此定位柱位于座体的另一侧,并且自承载面向座体外突出。本体的另一侧具有一定位孔,定位柱经由定位孔贯穿本体。较佳的是,上述的定位柱与第一突出部分别位于座体的相对两侧。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包括一限位座以及一第一板状元件。限位座包括一座体以及一第一定位柱。座体具有一承载面。第- 一定位柱自承载面突出,并且朝座体的一侧倾斜。第一板状元件具有一第一贯穿孔。第一板状元件位于承载面上,并且第一定位柱经由第一贯穿孔贯穿第一板状元件。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更包括一第二板状元件。第二板状元件具有一第二贯穿孔,并且位于该第一板状元件上。
7第一定位柱经由第二贯穿孔贯穿第二板状元件。第二贯穿孔与第一定位柱的底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第一贯穿孔与第一定位柱的底端之间的水平距离。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的限位座更包括一第一突出部以及一第二突出部。第一突出部具有一第一端面。第二突出部具有一第二端面。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位于座体上并且自承载面向座体外突出。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为两个彼此相对的斜面,并且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朝座体的同一侧倾斜。第一定位柱位于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的第一定位柱、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朝座体的同一侧倾斜。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更包括一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位于座体的另一侧并且自承载面向座体外突出。第一板状元件的另一侧具有一第二贯穿孔。第二定位柱经由第二贯穿孔贯穿第一板状元件。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的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分别向座体的同一侧倾斜。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的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分别向该座体的相对两侧倾斜。
由于上述的结构是经由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的结构或是经由倾斜的定位柱来限制耳部相对于限位座的相对位置,是以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不需要经由胶带来将耳部固定于限位座,是以上述结构可以节省胶带的购买成本以及黏贴胶带的人力成本。


图1绘示为现有的一背光模块的剖面图2绘示为图1的光学膜片的示意图3绘示为现有的一光学膜片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图4绘示为关于本发明的一板状元件的限位座的斜视示意图;图5绘示为图4的限位座的俯视示意图;图6绘示为图4的限位座的正视示意图7绘示为将一板状元件配置于图4的限位座的斜视示意图;图8绘示为将板状元件配置于图4的限位座的正视示意图;图9绘示为关于本发明的再一种板状元件的示意图;图10绘示为将图9的板状元件配置于图4的限位座的斜视示意图;图ll绘示为关于本发明的一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图12绘示为关于本发明的将另一种板状元件配置于一具有限位座的连接器的上视示意图13绘示为图12的板状元件与连接器的组合的正视示意图;图14绘示为图12的板状元件的上视示意图15A 15C分别绘示为图12的板状元件配置于连接器的流程示意图;图16绘示为关于本发明的再一种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的斜视示意图;图17绘示为图16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的沿剖面线17-17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18绘示为关于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板状元件与限位座的斜视示意图;图19绘示为关于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限位座与板状元件的斜视示意图;以及
图20绘示为关于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的斜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30:背光模块35:导光板40:反射板45:灯管
950:光学膜片组
52:光学膜片
53:侧边
54-凸耳
55:铝背盖
60-框架
65:容置槽
70:胶带
100:限位座
100,:限位座
100":限位座
100,":限位座
100",,:限位座
105:座体
105,:座体
110:第一突出部
110':第一突出部
110":第一突出部
115:第二突出部
115':第二突出部
115":第二突出部
120:承载面
120,:承载面
125:第一端面
125,, 第一端面
125":第一端面
130:第二端面130,:第二端面
130"-第二端面
135:板状元件
135,-板状元件
135":板状元件
136:板状元件
137:板状元件
138:板状元件
140:本体
140':本体
140":本体
145:耳部
145':耳部
145":耳部
147:第三突出部
150:定位柱
152:定位柱
152,:定位柱
152a:侧面
152b-侧面
154:定位柱
155:定位孔
156:定位柱
158-定位柱
160:电子组件
165:颈部
170:液晶显示器
11175:背光模块
180:液晶显示模块
185:光源
190:导光板
200:连接器
210:连接座
220:电路板
225:长条形接点
230-斜边
235:斜边
240:贯穿孔
245:贯穿孔
250 :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方式详细地叙述关于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悉相关技术的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根据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另外,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请参照图4-6,其分别绘示为关于本发明的一板状元件的限位座的斜视示意图、图4的限位座的俯视示意图以及图4的限位座的正视示意图。限位座100用以固定并且承载一板状元件(未绘示)。限位座100包括一座体105、 一第一突出部110以及一第二突出部115。为了具体地表达本发明,以下的实施例将限位座100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其中座体105是一框架,并且上述的板状元件(未绘示)是一光学膜片。座体105具有一承载面120。第一突出部IIO具有一第一端面125。第二突出部115具有一第二端面130。第一端面125与第二端面130为两个彼此相对的复斜面。较佳的是,第一 端面125与第二端面130均为一平面。
详细地说,第一突出部110与第二突出部115位于座体105的一侧并且 自承载面120向座体105外突出。第一端面125面对第二端面130,并且第 一端面125与第二端面130彼此分离。第一端面125与第二端面130之间 的距离自座体105外朝座体105内逐渐地缩减,并且第一端面125与第二 端面130之间的距离自承载面120朝第一突出部110的突出方向逐渐地縮 小。换句话说,第一端面125与第二端面130为两个面对彼此的复斜面。 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所谓的复斜面的定义为当一个平面被一个虚拟的 直角坐标所描述时,此平面不平行于也不垂直于三个主要投影面。换句话 说,当此平面被X轴、Y轴以及Z轴描述时,此平面不平行于也不垂直于 XY平面、YZ平面以及XZ平面。
另外,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中,限位座100更包括一第三突出部147。 第三突出部147自承载面120向座体105外突出,并且第三突出部147的 厚度小于第一突出部110以及第二突出部115的厚度。
请参照图7-8,其分别绘示为将一板状元件配置于图4的限位座100的 斜视示意图以及正视示意图。基于上述的结构,限位座100可以用以承载 一板状元件135。板状元件135包括一本体140以及一耳部145。耳部145 自本体140的一侧向本体140外突出,并且耳部145的宽度自本体140向 本体140外逐渐地增加。当板状元件135被配置于限位座100时,板状元 件135位于第一端面125与第二端面130之间。较佳的是,当限位座100 更包括第三突出部147时,板状元件135位于第三突出部147上,并且位 于第一端面125与第二端面130之间。如此一来,限位座100经由第一端 面125与第二端面130的复斜面的结构,而将耳部145限制于第一端面125 以及第二端面130之间。
请参照图4以及图7,为了使板状元件135可以更稳固地固定于限位座 100上,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限位座IOO更包括一定位柱150。定位柱150位于座体105的另一侧,并且自承载面120向座体105外突出。较佳的 是,定位柱150与第一突出部110分别位于座体105的相对两侧。另外, 本体140的对应于定位柱150的另一侧具有一定位孔155。如此一来,当板 状元件135配置于限位座100时,定位柱150经由定位孔155贯穿本体140。 是以,这种定位柱150以及定位孔155的结构可以更稳固地将板状元件135 固定于限位座100上。
再者,请参照图9-10,其分别为另一种板状元件的示意图以及将图9的 板状元件配置于图4的限位座100的斜视示意图。与上述板状元件135不 同的是,板状元件135'除了具有一本体140'以及一耳部145'夕卜,更包 含一颈部165。颈部165位于耳部145'与本体140'之间。颈部165的宽 度小于耳部145'的最小宽度。如此一来,装配者便可以更轻易地对耳部 145'进行弯折,并且将耳部145'置入第一端面125与第二端面130之间。 之后,耳部145'经由自身的弹力而恢复至被弯折之前的状态,并且被限制 于第一端面125与第二端面130之间。
请参照图11,其绘示为依据本发明的一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液晶 显示器170包括一背光模块175以及一液晶显示模块180,其中液晶显示模 块180配置于背光模块175上。背光模块175包括一限位座100、 一板状元 件135、 一光源185以及一导光板190。限位座100配置于光源185上,导 光板190配置于限位座100的座体105的承载面上。板状元件135是一光 学膜片,其配置于导光板190上并且经由耳部(未绘示)而被固定于限位座 100上。需注意的是,上述的板状元件135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除了采用 图7的板状元件135外,在依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75也 可以采用图9的板状元件135'。另外,虽然图11所绘示的光源185是位 于限位座100的下方,但是依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光源185也可以位 于导光板190的侧边,也即背光模块175也可以是一侧边入光式背光模块。
上述的板状元件135(或135')与限位座100除了可以应用于液晶显示 器170的外,依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更被应用于固定一连接器与一可
14挠性电路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避免可挠性电路板自连接器松脱。请参照 图12-13,其分别绘示为将一板状元件配置于一具有限位座的连接器的上视 示意图以及图12的板状元件与连接器的组合的正视示意图。此连接器与可
挠性电路板的组合包括一连接器200以及一板状元件135",其中板状元件 135"是一可挠性电路板。此连接器200包括一连接座210以及一限位座 100'。连接座210电性连接于一电路板220。限位座100'包括一座体 105'、一第一突出部110'以及一第二突出部115'。座体105'具有一承 载面120'。第一突出部110'具有一第一端面125'。第二突出部115' 具有一第二端面130',其中较佳的是,第一端面125'与第二端面130' 分别为一平面。第一突出部110'与第二突出部115'位于座体105'的一 侧并且自承载面120'向座体105'外突出。第一端面125'面对第二端面 130'。第一端面125'与第二端面130'彼此分离。第一端面125'与第二 端面130'之间的距离自座体105'的一侧朝座体105'的另一侧逐渐地缩 减,并且第一端面125'与第二端面130'之间的距离自承载面120'朝第 一突出部110'的突出方向逐渐地缩小。
请参照图14,其绘示为图12的板状元件的上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 板状元件135"包括一本体140"以及一耳部145"。更详细地说,由于本 实施例的板状元件135"为一可挠性电路板,并且板状元件135"的耳部 145"为一端子部,其中此端子部具有多个用来电性连接于连接座210的长 条形接点225(即俗称的金手指)。耳部145"自本体140"的一侧向本体 140"外突出。请共同参照图12与图14,耳部145"电性连接于连接座210。 耳部145"位于连接座210与限位座100'之间,并且耳部145"位于第一 端面125'与第二端面130,之间,其中耳部145"的宽度自本体140"向 本体140"外逐渐地增加。更详细地说,耳部145"具有彼此相对的斜边230 以及斜边235,其中斜边230与斜边235之间的距离是由本体140"朝向耳 部145"的方向逐渐地扩大。是以,当耳部145"被配置于第一端面125' 与第二端面130'之间时,本实施例便可以通过斜边230与第一端面125'之间的干涉以及和斜边235与第二端面130'之间的干涉,来固定板状元件 135"与连接座210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当板状元件135"的耳部 145"(即端子部)与连接座210接合时,耳部145"便不容易受到诸如搬运 过程中的振动或是其它外力的影响而自连接座210松脱。
请参照图15A至图15C,其分别绘示为将板状元件135"配置于连接器 200的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15A,首先经由斜边230与第一端面125'之 间的干涉以及和斜边235与第二端面130'之间的干涉,将板状元件 135"(即可挠性电路板)抵靠于限位座100'。之后,如图15B所示,弯曲 耳部145"(即端子部),以使耳部145"的具有长条形接点225的一侧对准 连接座210。接着,如图15C以及图12所示,将耳部145"插入连接座210 内,以使长条形接点225经由连接座210来与电路板220电性连接。
除了上述的利用复斜面的结构来限制板状元件135与限位座100之间的 相对位置外,依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本发明更可以利用倾斜的定位柱 来限制板状元件135与限位座100"之间的相对位置。
图16绘示本发明的另一种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的斜视示意图,并且图 17绘示为图16的沿剖面线17-17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为了具体地表达本 发明,以下的实施例将限位座100"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中。请共同参照图 16与图17,限位座100"包括一座体105以及一定位柱152。座体105为 一框架,并且座体105具有一承载面120。定位柱152自承载面120突出, 并且定位柱152朝座体105的一侧倾斜。换句话说,定位柱152不垂直于 承载面120。由于定位柱152朝座体105的一侧倾斜,是以定位柱152具有 面向承载面120的一侧面152a以及背向承载面120的一侧面152b。板状元 件136位于承载面120上。在本实施例中,板状元件136是一光学膜片, 并且具有一贯穿孔240。当板状元件136被配置于限位座100"上时,板状 元件136位于承载面120上,并且定位柱152经由贯穿孔240贯穿板状元 件136。是以,板状元件136搭靠于侧面152b上,并且被限制于侧面152a 与承载面120之间。因此经由倾斜的定位柱152的设计,本实施例可以经由侧面152a来限制板状元件136的远离承载面120的方向的自由度。
基于上述,限位座100"除了可以承载单一板状元件136夕卜,更能够承 载多个板状元件。举例而言,限位座100"更能够承载另一板状元件137, 其中板状元件137配置于板状元件136上。板状元件137具有一贯穿孔245。 定位柱152经由贯穿孔245贯穿板状元件137。同样地,经由倾斜的定位柱 152,本实施例能够将板状元件136以及板状元件137限制于侧面152a与 承载面120之间。需注意的是,当板状元件136与板状元件137的轮廓与 大小均相同时,为了将板状元件136板状元件137叠合于限位座100"的相 同位置上,贯穿孔245与定位柱152的底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贯穿孔240 与定位柱152的底端之间的水平距离。换句话说,在水平的方向上,贯穿 孔245相对于贯穿孔240而言具有一偏移量d。
此外,除了上述的利用倾斜的定位柱152来限制板状元件136的远离承 载面120的方向的自由度外,本实施例的限位座100"更能够具有一第一突 出部110"以及一第二突出部115"。第一突出部110"具有一第一端面 125"。第二突出部115"具有一第二端面130"。第一突出部110"与第二 突出部115"位于座体105上并且自承载面120向座体105外突出。第一端 面125'与第二端面130"为两个彼此相对的斜面。第一端面125"与第二 端面130"朝座体105的同一侧倾斜。定位柱152位于第一端面125"与第 二端面130"之间。较佳的是,第一端面125"与第二端面130"均为一平 面,并且定位柱152、第一端面125"与第二端面130"朝座体105的同一 侧倾斜。换句话说,第一端面125"面对承载面120,而第二端面130"背 向承载面120。如此一来,具有第一突出部110"以及第二突出部115"的 限位座100"便可以同时经由定位柱152的侧面152a以及第一端面125" 来限制板状元件136的远离承载面120的方向的自由度。是以,除了具有 定位柱152外,这种具有第一端面125"的第一突出部110"的设计能够更 稳固限制板状元件136/137与座体105的相对位置。
此外,虽然上述的定位柱152、第一端面125"与第二端 130"朝座体105的同一侧倾斜,然而在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端面125"与 第二端面130"相对于座体105的倾斜方向也可以不同于定位柱152相对于 座体105的倾斜方向。请参照图18,其绘示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板状 元件136/137与限位座100'"的示意图。不同于图16与图17所揭露的限 位座100",图18的限位座100"'的定位柱152'的倾斜方向垂直于第一 端面125"的倾斜方向。此外,图16与图17的定位柱152的外型并非用以 限定本发明,举例而言,本发明的定位柱也可以是图18所绘示的定位柱 152',其中定位柱152'的外型为一圆柱。
再者,虽然图16-18仅揭露限位座100" /100'"具有单一个定位柱 152/152',然而请参照图19,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限位座100""更 可以具有两个定位柱154与156,其中图19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限位 座与板状元件的斜视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柱154以及定位柱156自 座体105的承载面120向座体105外延伸,并且定位柱154以及定位柱156 相对于座体105而分别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倾斜。如此一来,相较于图16-18 所揭露的具有单一个定位柱的152/152'的限位座100" /100'",限位座 100""更能够稳固第限制板状元件137相对于座体105的相对位置。另外, 虽然本实施例的定位柱154以及定位柱156分别具有彼此相反的倾斜方向, 但是这样的设计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定位 柱以及定位柱156也可以朝着同一方向倾斜。
虽然上述的板状元件136以及板状元件137为液晶显示器的光学膜片, 然而上述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板状元件的种类。举例而言,请 参照图20,其绘示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的斜视 示意图。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图20的板状元件138是一电路板。定位 柱158自承载面120向本体(未绘示)外延伸。第一突出部110"位于承载面 120上,并且具有一第一端面125"。第二突出部115"也位于承载面120 上,并且具有一第二端面130"。定位柱158位于第一端面125"与第二端 面130"之间。需注意的是,板状元件138具有一贯穿孔250,其中贯穿孔250位于板状元件138的边缘,以在板状元件138形成一凹陷。是以,定位 柱158能够经由贯穿孔250贯穿板状元件138并且限制板状元件138的远 离承载面120的方向的自由度。
基于上述,当上述的板状元件与限位座的结构被应用于固定连接器与可 挠性电路板之间的相对位置时,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端子部与连接座之间 的电性连接关系的可靠度。
再者,当上述的板状元件与限位座的结构被应用于液晶显示器时,由于 上述的第一端面面对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彼此分离。第一端面 与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自座体外朝座体内逐渐地缩减,并且自承载面朝第 一突出部的突出方向逐渐地縮小。换句话说,上述的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 面分别为一复斜面。是以,当耳部(即光学膜片)被配置于第一端面以及第 二端面之间时,耳部被限制于第一端面以及第二端面之间,并且仅能自框 体内朝框体外突出。如此一来,当板状元件受热膨胀时,由于耳部可以自 框体内朝框体外膨胀,是以上述的结构可以避免板状元件因为受热而产生 皱折。
此外,由于上述的结构是经由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的结构来限制耳部相 对于限位座的相对位置,是以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不需要经由胶 带来将板状元件固定于限位座,是以上述结构可以节省胶带的购买成本以 及黏贴胶带的人力成本。
另外,当上述的板状元件与限位座的结构具有至少一定位柱时,由于这 个(这些)定位柱相对于限位座的本体的一侧倾斜,因此这个(这些)定位柱 能够限制板状元件的远离承载面的方向的自由度。此外,当板状元件与限 位座的结构更具有一位于承载面的突出部时,本发明更能够利用突出部的 面向承载面的端面来限制板状元件的远离承载面的方向的自由度,进而使 板状元件能够更稳固地被固定于限位座上。是以同样地,是以相较于现有 技术而言,经由本发明的倾斜的定位柱以及面向承载面的突出部的端面的 设计,本发明不需要经由胶带来将板状元件固定于限位座,是以上述结构可以节省胶带的购买成本以及黏贴胶带的人力成本。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 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 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 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包括一限位座,包括一座体,具有一承载面;一第一突出部,具有一第一端面;以及一第二突出部,具有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突出部与该第二突出部位于该座体上并且自该承载面向该座体外突出,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为两个彼此相对的复斜面;以及一板状元件,包括一本体;以及一耳部,自该本体的一侧向该本体外突出,该耳部位于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之间,并且该耳部的宽度自该本体外向该本体内逐渐地减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面面对该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彼此分离,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自该座体的一侧朝向该座体的另一侧逐渐地缩减,并且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自该承载面朝该第一突出部的突出方向逐渐地縮小。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三突出部,自该承载面向该座体外突出,并且该第三突出部的厚度小于该第一突出部以及该第二突出部的厚度。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分别为一平面。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特征在于,该板状元件更包括一颈部,位于该耳部与该本体之间,该颈部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该耳部的最小宽度。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特征在于,该板状元件为一可挠性电路板。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特征在于,该限位 座固定于一电路板。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特征在于,该座体 为一框架,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位于该框架的一侧,该第一端面与该 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自该框架外朝该框架内逐渐地縮减,并且该板状元件 为一光学膜片。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定位柱,位于该座体的另一侧,并且自该承载面向该座体外突出,该本 体的另一侧具有一定位孔,该定位柱经由该定位孔贯穿该本体。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特征在于,该定位 柱与该第一突出部分别位于该座体的相对两侧。
11. 一种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包括 一限位座,包括一座体,具有一承载面;以及一第一定位柱,自该承载面突出,该第一定位柱朝该座体的一侧倾斜; 以及一第一板状元件,具有一第一贯穿孔,该第一板状元件位于该承载面上, 并且该第一定位柱经由该第一贯穿孔贯穿该第一板状元件。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特征在于,更包 括一第二板状元件,具有一第二贯穿孔,该第二板状元件位于该第一板状 元件上,该第一定位柱经由该第二贯穿孔贯穿该第二板状元件,该第二贯 穿孔与该第一定位柱的底端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该第一贯穿孔与该第一定 位柱的底端之间的水平距离。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特征在于,该限 位座更包括一第一突出部,具有一第一端面;以及一第二突出部,具有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突出部与该第二突出部位于该 座体上并且自该承载面向该座体外突出,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为两个 彼此相对的斜面,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朝该座体的同一侧倾斜,该第 一定位柱位于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之间。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特征在于,该第 一定位柱、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朝该座体的同一侧倾斜。
15.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特征在于,更包 括一第二定位柱,位于该座体的另一侧并且自该承载面向该座体外突出, 该第一板状元件的另一侧具有一第二贯穿孔,该第二定位柱经由该第二贯 穿孔贯穿该第一板状元件。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特征在于,该第 一定位柱与该第二定位柱分别向该座体的同一侧倾斜。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柱与该第二定位柱分别向该座体的相对两侧倾斜。
全文摘要
一种板状元件及其限位座,其包括一限位座以及一板状元件。限位座包括一具有一承载面的座体、一具有一第一端面的第一突出部以及一具有一第二端面的一第二突出部。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位于座体上并且自承载面向座体外突出。第一端面面对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彼此分离。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自座体的一侧朝向座体的另一侧逐渐地缩减,并且自承载面朝第一突出部的突出方向逐渐地缩小。板状元件具有一耳部。此耳部位于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673000SQ200910208028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4日
发明者周仁杰, 张正伟, 王崇权, 黄启祥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