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用弹簧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548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眼镜用弹簧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镜用弹簧铰链,更详细地说是先把轨道架底部焊接并固定在眼镜腿 后,在轨道架上插入装有弹簧的外壳,再用螺栓与铰链部位连接,其容易组装及拆卸,不仅 不会发生线圈弹簧的热变形,也不需要额外的铰链,可制作成小体积眼镜用弹簧铰链。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眼镜用弹簧铰链使用在与眼镜框结合在一起的眼镜腿上,通过眼镜 腿的弹力提高戴眼镜的舒适感,可以保持眼镜框的原形,所以最近市场需求逐步增加。随着市场需要的增加,市场上开发过多种不同形式的眼镜用弹簧铰链。但至今为 止所开发的眼镜用弹簧都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眼镜用弹簧铰链,如图1所示, 它是由铰链活动体10’及外壳30’组成,并且把铰链活动体10’安装在外壳30’内部。此时,铰链活动体10’在外壳30’上不会随意脱离,同时为了在外壳30’的内部形 成弹力作用,在铰链活动体10’后方整体形成安装棒10a,并且在这个部位上插入线圈弹簧 20’。为了防止线圈弹簧20’脱离,在安装棒IOa的前端处插入形成有环状槽202a的固定 口 202,通过压紧固定在安装棒IOa的末端部。当安装好线圈弹簧20’后,为了在外侧端部上形成连接孔的铰链活动体10’,在外 壳30’的内部产生由线圈弹簧20’引起的弹性作用,在外壳30’上固定夹在铰链活动体10’ 安装棒IOa上固定口 202。在外壳30’外侧一端上钻孔后,使该加工部30a内侧向内突出, 形成对固定口 202的环状槽202a的卡位,使固定口固定在外壳30’的内部。同时,铰链活 动体10’受线圈弹簧20’的弹性插入作用下,履行作为弹簧铰链的作用。具有以上结构的眼镜用弹簧铰链,需要在外壳内部分别插入额外的铰链活动体及 线圈弹簧等,因此存在外壳体积较大的问题;同时,由于外壳的大小最小不得小于4. 2mm, 因此不能在宽度小的眼镜腿上使用弹簧铰链;尤其,还需要制作额外的铰链活动体及相关 的其它部件,因此会引起生产工序增多、生产效率降低等问题。除此之外,因外壳的下部成为开放的形式,当外壳焊接在眼镜腿上形成一体时,金 属熔融液将渗透到外壳的内部,粘贴在线圈弹簧及铰链活动体中,引起不少问题。如上所 述,当线圈弹簧及铰链活动体上粘上金属熔融液时,眼镜用弹簧铰链无法正常工作,结果无 法正常使用。同时,产品质量也大受操作人员的焊接熟练程度的影响。当焊接失误时,只能 废弃包括眼镜腿在内的所有部分。此外,因组装在外壳内部的弹簧铰链受焊接受热,发生热 变形,会缩短眼镜用弹簧铰链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眼镜用弹簧铰链。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由五部分构成,其中 包括一轨道架,该长方形形状的轨道架底部焊接在眼镜腿上,且其中央水平方向上形成段差部,轨道架上端前方形成引导部;一外壳,该外壳形成与上述轨道架上部滑动连接的盖子 形式,其内部形成空间部,空间部的前方形成结合部,该结合部成型有通过螺栓与折叠部连 接时使用的贯通孔,在结合部内壁两侧形成供轨道架的段差部插入外壳的插入部;一弹簧, 该弹簧内藏在外壳的空间部中,随着外壳的移动,可以压缩及伸长;一折叠部,采用金属块 形式的折叠部底面焊接在眼睛压腿的连接部上,折叠部的后部配有结合部,该结合部上成 型有与外壳贯通孔相通的通孔;一用于连接起上述外壳的结合部及折叠部的结合部,形成 一个整体的螺栓。于所述轨道架的上端前方处形成长方形突起的引导部,引导部前方与折叠部的后 侧上端边对接,随着眼镜腿的扳动旋转,折叠部的结合面起到凸轮作用,使眼镜腿双向移 动。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中,其先把轨道架焊接并固定在眼镜腿后,内藏线圈弹簧 的外壳插入到轨道架上,再用螺栓连接外壳与铰链部位,不采用以往所必需的另一片铰链, 外壳直接起到铰链作用,可以使眼镜用弹簧铰链大小缩小到2. 0mm,达到显著的效果。同时, 因为事先在眼镜腿上只焊接轨道架,不会引起弹簧的热变形,因此能保持弹簧原有强度,达 到另一种效果。另外,当因长时间使用后弹簧弹性下降时,也很容易进行修理及更换。除此之外,先焊接轨道架后,外壳连接时完全盖住轨道架,看不到焊接部位,达到 外形美观的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组装及拆卸都比较容易,不会引起弹簧的热变形,也不要求额外 的铰链,所以具有可制作成小型产品的优势。


图1是以往其他眼镜用弹簧铰链的断面图2是本发明的示意图3是本发明的拆分示意图4是本发明的断面图5是本发明的外壳的断面图6是本发明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7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下的断面图。
<对图纸主要部分符号的说明>
1 眼镜腿2 腿连接部
10 轨道架11 段差部
12:引导部20 外壳
21 空间部22 结合部
22a 贯通孔23 插入部
30 线圈弹簧40 折叠部
41 结合部41a 通孔
50 螺栓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7所示,本发明所说的眼镜用弹簧铰链,其是先在眼镜腿上1焊接固定轨道 架10后,内藏线圈弹簧30的外壳20滑动插入到轨道架10上,并且在外壳20的前面用螺 栓连接折叠部40的结构。本发明的轨道架10结构是具有长方形块形状,通过底面焊接在眼镜腿1上得到固定。以上轨道架10的两侧中央部水平方向上形成有段差部11,它与后面介绍的外壳 20内部两侧上形成的插入部23滑动结合,当轨道架10与外壳20结合时,不会产生空隙, 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同时,在轨道架10上端前部,形成长方形突起形状的引导部 12,它向引导部12的前方,与后面所述的折叠部40的后侧上端边缘对接,随着眼镜腿1的 扳动旋转,折叠部40上端的边缘面起到凸轮作用,使眼镜腿1的结构具有双向旋转效果。换言之,折叠部40上端连接部与对接的引导部12,随着眼镜腿1的旋转以45度的 标准旋转,再超过该角度时,通过线圈弹簧30的弹力,自动折叠,相反,当不足45度角时,通 过线圈弹簧30的弹力,自动打开,这种双重效果与配有弹簧铰链眼镜操作过程构成同样的 形态。盖在上述轨道架10上部的形式形成的外壳20结构,采用金属材料的盖子形状,其 内部形成空间部21,在空间部21中装有后面将要介绍的线圈弹簧30。以上外壳20的前 方,形成配有贯通孔22a的结合部22,该结合部22是以圆形收尾的形状,通过螺栓50与折 叠部40结合,它具有旋转的结构形式。在外壳20的内壁两侧上形成插入部23,这是为了使上述轨道架10的段差部11结 合在外壳20内所形成长槽形状。安装在外壳20内部的线圈弹簧30结构与通常使用的线圈弹簧相同,随着眼镜腿1 旋转,外壳20可以前后移动,同时线圈弹簧30也在收缩或伸长,使眼镜腿1保持原位置或 折叠的状态。通过螺栓50与外壳20连接的折叠部40是采用与通常使用的折叠部类似的金属 块形状,其底面焊接在腿连接部2上,从后面配有与外壳20的贯通孔22a相连并与螺栓50 结合的通孔41a,形成结合部41的结构。折叠部40后侧上端边缘部位与上述的轨道架10的引导部12在对接的状态下活 动,从而使眼镜腿1具有双重活动功能。连接上述外壳20和折叠部40的螺栓50,与通常使用的螺栓相同,通过外壳20的 贯通孔22a及折叠部40的通孔41a上插入螺丝进行连接。如上所述,本发明组装及安装过程中,首先在眼镜腿1上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轨 道架10,在腿连接部2上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折叠部40,在外壳20的空间部21内部安装线 圈弹簧30。接着在外壳20的插入部23上滑动插入连接轨道架10的段差部11后,外壳20 的结合部22上插入折叠部40的结合部41后,结合部22,14的贯通孔22a及通孔41a上插 入螺栓50连接,从而完成本发明的组装及安装。
权利要求
眼镜用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该眼镜用弹簧铰链包括一轨道架(10),该长方形形状的轨道架(10)底部焊接在眼镜腿(1)上,且其中央水平方向上形成段差部(11),轨道架(10)上端前方形成引导部(12);一外壳(20),该外壳(20)形成与上述轨道架(10)上部滑动连接的盖子形式,其内部形成空间部(21),空间部(21)的前方形成结合部(22),该结合部(22)成型有通过螺栓(50)与折叠部(40)连接时使用的贯通孔(22a),在结合部(22)内壁两侧形成供轨道架(10)的段差部(11)插入外壳(20)的插入部(23);一弹簧(30),该弹簧(30)内藏在外壳(20)的空间部(21)中,随着外壳(20)的移动,可以压缩及伸长;一折叠部(40),采用金属块形式的折叠部(40)底面焊接在眼睛压腿的连接部(2)上,折叠部(40)的后部配有结合部(41),该结合部(41)上成型有与外壳(20)贯通孔(22a)相通的通孔(41a);一用于连接起上述外壳(20)的结合部(22)及折叠部(40)的结合部(41),形成一个整体的螺栓(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用弹簧铰链,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轨道架(10)的上端前 方处形成长方形突起的引导部(12),引导部(12)前方与折叠部(40)的后侧上端边对接,随 着眼镜腿(1)的扳动旋转,折叠部(40)的结合面起到凸轮作用,使眼镜腿(1)双向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眼镜用弹簧铰链产品,本发明把轨道架底部焊接并固定在眼镜腿后,在轨道架上插入装有线圈弹簧的外壳,再用螺栓与铰链部位连接,容易组装及拆卸,不仅不会发生线圈弹簧的热变形,也不需要额外的铰链,可制作成小体积弹簧铰链。本发明中,不采用以往所必需的另一片铰链,外壳直接起到铰链作用,可以使眼镜用弹簧铰链大小缩小到2.0mm,达到显著的效果。同时,因为在眼镜腿上只焊接轨道架,不会引起弹簧的热变形,保持弹簧原有强度的效果。同时,因长时间使用后弹簧弹性下降时也很容易进行修理及更换。除此之外,因先焊接轨道架后连接外壳,外壳能完全盖住轨道架的上方,看不到焊接部位,达到美观效果。
文档编号G02C5/22GK101819330SQ20091022507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7日
发明者金圣哲 申请人:金圣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