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包层光纤侧面泵浦合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807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包层光纤侧面泵浦合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泵浦合束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光纤激光器或光纤 放大器的双包层光纤侧面泵浦合束器。
背景技术
光纤激光器的包层泵浦耦合技术对决定光纤激光器性能和水平具有不可 估量的作用。用于大功率全光纤激光器的光纤泵浦耦合器件在很高的功率条件 下使用,其耦合效率必须很高,损耗必须很小,承受的功率必须很大,并且, 输入光的路数还需要尽可能的多。在如此众多的极限条件要求下,制作优质的 泵浦耦合器件具有很高的难度,不过,实现的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这是一项 富有挑战性的技术。乂人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发展趋势来看,还要求泵浦耦合器 件在将泵浦光耦合到内包层的同时,尽量不影响和损害双包层光纤的纤芯,因 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影响信号激光的产生和传输的情况下实现级联泵浦,实现 超大功率的输出。
现有的侧面泵浦技术,如专利申请号为03141卯0.3的双包层光纤激光器 侧面耦合泵浦装置,在双包层光纤的内包层、外包层和涂敷层开设的V形槽中 光胶合一镀有高反射膜的V形棱镜,泵浦光经过透镜组聚焦于V形棱镜的镀 膜面上耦合进双包层光纤的内包层,并通过内包层传输,可以在双包层光纤的 多个部位嵌设多个结构相同的装置耦合多束泵浦光,这种制作方法工艺要求 高,且稳定性较差。
因此,如何制作工艺简单且泵浦效率高的侧面泵浦合束器是业内亟待解决 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且泵浦耦合效率高的双包层光纤側面泵浦合束器。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包层光纤侧 面泵浦合束器,包括双包层光纤、至少一条泵浦输入光纤,其中所述双包层 光纤与泵浦输入光纤结合区处的内包层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泵浦输入光纤 与内包层的结合面处的末端成尖楔形,所述双包层光纤和泵浦输入光纤用折射 率匹配胶或火焰烧结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所述双包层光纤的内包层在不同部位可以设置与不同规格的泵浦输入光 纤相配合的结合面,双包层光纤和泵浦输入光纤的结合面用研磨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区的内包层的^f黄截面为正三边形 并与三条泵浦输入光纤结合,从而制作成(3+l)xl侧面泵浦合束器产品,并且
提供良好的反向隔离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结合区的内包层的横截面可以为N 边形并与N条泵浦输入光纤结合,制作成(N+l)xl合束器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工艺简单,双包层光纤与泵浦输入光 纤的结合区的内包层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可以制作多种规格的合束器,双包层光 纤与泵浦输入光纤的结合不破坏双包层光纤的纤芯,并提供良好的反向隔离性 能和减少信号损耗。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包层光纤侧面泵浦合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所示实施例中A-A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双包层光纤IO与泵浦输入光纤18 结合区处26的内包层14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泵浦输入光纤18与内包层 141的结合面处的末端成尖楔形,所述双包层光纤10和泵浦输入光纤18用折 射率匹配胶或火焰烧结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图2是
图1中沿A-A线的横截面示意图,双包层光纤10与泵浦输入光纤18的结合区26的内包层141的横截面为正三边形。双包层光纤10 (20/400-GDF)的内包层为400um,芯径为20um,泵浦输入光纤18 (200/220 0.22NA)纤芯为200um,包层220um,沿双包层光纤内包层径向研磨成正三边 体,长度为L,将三根泵浦输入光纤末端研磨成尖楔形,楔底长约L,然后将
双包层光纤内包层研磨处28,即制作成(3+l)xl光纤合束器。工作时,泵浦输 入光纤18中泵浦光通过研磨处逐渐耦合进入双包层光纤的内包层14,并最终 通过双包层光纤10的内包层传输,测试结果耦合效率平均93%以上,信号 插损O.ldB以下。
图3是另一实施例结合处的横截面示意图,双包层光纤10与泵浦输入光 纤18的结合区26的内包层14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双包层光纤10和泵浦 输入光纤18选用同实例一所述的材料,沿双包层光纤内包层径向研磨成正六 边体,长度为L,将六根泵浦输入光纤末端研磨成尖楔形,楔底长约L,然后 将泵浦光纤的尖楔折通过射率匹配胶或用火焰烧结的方式与双包层光纤结合 在双包层光纤内包层研磨处28,即制作成(6+l)xl光纤合束器。工作方式如同 实例一所述,测试结果耦合效率平均93%以上,信号插损O.ldB以下。
本实用新型可以由N根泵浦输入光纤18从侧面与双包层光纤IO结合,制 成(N+l) xi光纤合束器。
还可以在双包层光纤IO的内包层14的不同部位上设置与不同规格的泵浦 输入光纤18相配合的结合面,根据用户的需要在双包层光纤IO的内包层不同 位置接入任意根泵浦输入光纤。
本实用新型利用研磨工艺,将泵浦光从侧面耦合进双包层光纤的内包层, 不损伤双包层的纤芯,具有工艺简单、稳定性好、成品率高、反向隔离性能佳 等优点。
以上结合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内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变化,这些变更和变化应落入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包层光纤侧面泵浦合束器,包括双包层光纤(10)、至少一根泵浦输入光纤(18),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包层光纤(10)与泵浦输入光纤(18)结合区(26)的内包层(14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泵浦输入光纤(18)与内包层(141)的结合面处的末端成尖楔形,所述双包层光纤(10)和泵浦输入光纤(18)用折射率匹配胶或火焰烧结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包层光纤侧面泵浦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双包层光纤(10)的内包层在不同部位设置有与不同规格的泵浦输入光纤(18)相配合的结合面。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包层光纤侧面泵浦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双包层光纤(10)和泵浦输入光纤(18)的结合面用研磨加工。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包层光纤侧面泵浦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结合区(26)的内包层(141)的4黄截面为正三边形并与三条泵浦输入光纤(18)结合。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包层光纤侧面泵浦合束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结合区(26)的内包层(141)的4黄截面为正六边形并与六条泵浦输入光纤(18)结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包层光纤侧面泵浦合束器,包括双包层光纤(10)、至少一条泵浦输入光纤(18),所述双包层光纤(10)与泵浦输入光纤(18)结合区处(26)的内包层(141)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泵浦输入光纤(18)与内包层(141)的结合面处的末端成尖楔形,所述双包层光纤(10)和泵浦输入光纤(18)用折射率匹配胶或火焰烧结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其制作简单,可以制作多种规格的合束器,其结合不破坏双包层光纤的纤芯,并提供良好的反向隔离性能和减少信号损耗。
文档编号G02B6/26GK201417321SQ200920132578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5日
发明者朱学文, 杰 董 申请人:深圳朗光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