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及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224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及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检测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及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平面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因其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 轻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台式显示装置以及电视 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并已经逐渐地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而成为显示装置的 主流。 触控面板提供了 一种新的人机互动的界面,其在使用上更直觉、更符合人性。而将 触控面板与液晶显示器整合在一起,使液晶显示器具有触控功能,是液晶显示器发展的一 种应用趋势。 请参见图l,其示出一种现有的应用于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的感测单元的 电路示意图。众所周知,液晶显示器包括两个基板及夹设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两基 板之一设置有多条扫描线及多条数据线。扫描线与数据线相互交叉从而将液晶显示器划分 为多个像素区域。为了使液晶显示器具有触控功能,液晶显示器进一步包括多个感测单元, 且这些感测单元分别被设置于某些像素区域中。 如图1所示,现有的应用于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的感测单元10—般包括三 个晶体管及两个电容(3T2C结构),即晶体管11、晶体管12、晶体管13、参考电容15及液晶 电容16。其中,晶体管11的栅极电性耦接至对应的扫描线Gn,其源极电性耦接至外接电源 Vinit。晶体管12的栅极电性耦接至晶体管ll的漏极,其源极电性耦接至外接电源Vinit。晶 体管13的栅极电性耦接至与对应的扫描线Gn相邻的下一条扫描线Gw,其源极电性耦接至 晶体管12的漏极,而其漏极电性耦接至对应的读取线Rn。参考电容15电性耦接于对应的 扫描线Gn与晶体管11的漏极之间,而液晶电容16电性耦接于晶体管11的漏极与共同电位 V,之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液晶电容16是由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电极、共同电 极及夹设于其内的液晶层所构成,因此液晶电容16的电容值会随着感测单元10被按压的 程度而变化。 现有的感测单元10需要包括三个晶体管及两个电容,而由于感测单元10被设置 在像素区域中,所以感测单元10的尺寸会影响到液晶显示器的开口率。此外,由于每个晶 体管都会消耗一定的跨压并产生一定的寄生电容,因此过多的晶体管会造成感测单元10 的输出电压的范围较小,而过多的寄生电容也会造成信号的衰减。

发明内容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 点将更加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其感测单元具有较少的电子元件。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感测单元具有较少的电子元件。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其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以 及多个感测单元。扫描线与数据线相互交叉设置从而将液晶显示器划分成多个像素区域。 感测单元分别设置于像素区域中,且每个感测单元分别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参考 电容及液晶电容。第一晶体管包括第一控制端、第一通路端及第二通路端,且第一控制端电 性耦接至对应的扫描线。参考电容电性耦接于与前述的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下一条扫描线 及第二通路端之间。液晶电容电性耦接于第二通路端与共同电位之间,且其电容值随着感 测单元被按压的程度而变化。第二晶体管包括第二控制端、第三通路端及第四通路端,且第 二控制端电性耦接至第二通路端,而第四通路端电性耦接至前述的对应的读取线。其中,第 一通路端于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电性耦接至第一电位,而第三通路端于第二晶体管 处于导通状态时电性耦接至第二电位,且第一 电位与第二电位不相同。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适用于具有多条扫描线的液晶显示器。上述触控 面板包括多个感测单元,且每个感测单元分别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参考电容及液 晶电容。第一晶体管包括第一控制端、第一通路端及第二通路端,且第一控制端电性耦接至 对应的扫描线。参考电容电性耦接于与前述的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下一条扫描线及第二通 路端之间。液晶电容电性耦接于第二通路端与共同电位之间,且其电容值随着感测单元被 按压的程度而变化。第二晶体管包括第二控制端、第三通路端及第四通路端,且第二控制端 电性耦接至第二通路端,而第四通路端电性耦接至前述的对应的读取线。其中,第一通路端 于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电性耦接至第一电位,而第三通路端于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 状态时电性耦接至第二电位,且第一 电位与第二电位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感测单元分别进一步包括第三晶体管,其中,第四 通路端通过第三晶体管而电性耦接至读取线。第三晶体管包括第三控制端、第五通路端及 第六通路端。第三控制端电性耦接至与前述的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下一条扫描线,第五通 路端电性耦接至第四通路端,而第六通路端电性耦接至读取线。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路端电性耦接至读取线,以于第一晶体管处 于导通状态时提供第一电位至第一通路端。此外,第三通路端电性耦接至外接电源,以于第 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第二电位至第三通路端。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通路 端电性耦接至与前述的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下一条扫描线,以于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 时提供第二电位至第三通路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路端电性耦接至与前述的对应的扫描线相邻 的下一条扫描线,以于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第一电位至第一通路端。此外,第 三通路端电性耦接至外接电源,以于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第二电位至第三通路 端。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通路端电性耦接至与前述的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下一条 扫描线,以于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第二电位至第三通路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适用于具有多条扫描线的液晶显示器。上述触控面 板包括多个感测单元,且每个感测单元分别包括第一晶体管、参考电容、液晶电容及第二晶 体管。其中第一晶体管依据所耦接的对应的扫描线所提供的电位而决定是否开启第一晶体 管。参考电容与液晶电容串联于与前述的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下一条扫描线及共同电位之
6间,且液晶电容的电容值随着感测单元被按压的程度而变化。第二晶体管依据参考电容与
液晶电容之间的电连接点上的电位而决定是否开启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
时第一晶体管将因电性耦接关系而得的第一电位传递至参考电容与液晶电容之间的电连
接点,而于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二晶体管将因电性耦接关系而得的第二电位传递
至读取线以判断感测单元是否被触摸,其中第一 电位与第二电位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电性耦接至读取线,以于第一晶体管处于
导通状态时,以读取线上的电位为第一电位并通过导通的第一晶体管而传递第一电位至参
考电容与液晶电容之间的电连接点。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电性耦接至与前述的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 下一条扫描线,以于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以与前述的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下一条 扫描线上的电位为第一电位,并将第一电位通过导通的第一晶体管而传递至参考电容与液 晶电容之间的电连接点。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晶体管电性耦接至外接电源,以于第二晶体管处 于导通状态时通过外接电源提供第二电位,并通过导通的第二晶体管而将第二电位传递至 读取线。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晶体管电性耦接至与前述的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 下一条扫描线,以于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通过与前述的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下一 条扫描线提供第二电位并通过导通的第二晶体管而传递至读取线。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感测单元分别进一步包括第三晶体管,其中第三 晶体管电性耦接在第二晶体管及读取线之间且依据与前述的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下一条 扫描线所提供的电位而决定其是否被开启。 本发明的感测单元在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使第一晶体管的第一通路端电 性耦接至第一电位,以重置电连接点A上的电位,且在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使第二 晶体管的第三通路端电性耦接至第二电位,以通过第二电位而影响读取线上的输出电位。 此外,本发明的感测单元只包括两个晶体管及两个电容,因此其尺寸较小,减少其对液晶显 示器开口率的影响,且减少了寄生电容,使感测单元的输出电压的范围较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一种现有的应用于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的感测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应用于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的感测单 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感测单元的各种信号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公开的应用于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的感测单 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公开的应用于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的感测单 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公开的应用于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的感测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公开的应用于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的感测单
元的电路示意图。
10 :感测单元11、 12、 13 :晶体管15 :参考电容16 :液晶电容Gn、Gn+l :扫描线Rn :读取线Vinit :外接电源Vcom :共同电位100、200、300、400、500 :感测单元110、210 :第一晶体管120、320、420、520 :第二晶体管130 :参考电容140 :液晶电容550 :第三晶体管VDD :外接电源A:电连接点170 :读取单元171 :运算放大器172 :电容173 :重置开关Vrr :参考电压V0Ut :输出电压Signal_Gn、 Signal_Gn+l :扫描信号Signal_Rn :读取信号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 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应用于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 的感测单元的电路示意图。本发明的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与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结构 相似,其不同仅在于感测单元的结构不同。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主要用于介绍感测单元, 而液晶显示器的相关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感测单元100包括第一晶体管110、第二晶体管120、参考电容130及 液晶电容140。本发明的实施例虽以N型晶体管,如N型薄膜晶体管(N-TFT)为例来进行介 绍,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本发明也可以使用P型晶体管。
第一晶体管110的栅极(即第一控制端)电性耦接至对应的扫描线Gn,其源极(即
第一通路端)电性耦接至对应的读取线Rn,而其漏极(即第二通路端)电性耦接至第二晶
体管120的栅极(即第二控制端)。第二晶体管120的源极(即第三通路端)电性耦接至 外接电源VDD,而其漏极(即第四通路端)电性耦接至对应的读取线Rn。
参考电容130及液晶电容140串联于与对应的扫描线Gn相邻的下一条扫描线Gn+1 与共同电位V。。m之间,且参考电容130电性耦接于扫描线G^与第一晶体管110的漏极之 间,而液晶电容140电性耦接于第一晶体管110的漏极与共同电位V。。m之间。也就是说,参 考电容130与液晶电容140之间的电连接点A电性耦接至第一晶体管110的漏极及第二晶 体管120的栅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共同电位V。。m是指液晶显示器的共同电极上的电 位,而由于液晶电容140是由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电极、共同电极及夹设于其内的液晶层所 构成,因此液晶电容140的电容值会随着感测单元100被按压的程度而变化。
此外,如图2所示,读取线Rn电性耦接于读取单元170的运算放大器171的第一输 入端,而运算放大器171的第二输入端输入参考电压Vrr,其输出端用于输出输出电压V。ut。 电容172及重置开关173分别电性耦接于运算放大器171的第一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
请参阅图3,其为图2所示的感测单元100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得的各种信号的 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液晶显示器会依次对扫描线 送出扫描信号,如依次对扫描线Gn及Gn+1送出扫描信号Signal_Gn及Signal_Gn+1。
当扫描线Gn中的扫描信号Signal—Gn处于逻辑高电位时,第一晶体管110导通以 重置读取单元170。此时扫描线Gn+1中的扫描信号Signal_Gn+1处于逻辑低电位,电连接点A 则通过导通的第一晶体管110而电性耦接至读取线Rn。在读取单元170被重置时,读取线 Rn上的电位会被重置至参考电压V^。因此,读取线Rn上的参考电压L会经由导通的第一 晶体管110而传递至参考电容130与液晶电容140之间的电连接点A。此时,若将参考电 压Vrr设计为逻辑低电位的话,晶体管120就会因为电连接点A同样处于逻辑低电位而被截 止。 当扫描线Gn+1中的扫描信号Signal_Gn+1处于逻辑高电位时,扫描线Gn中的扫描信 号Signal_Gn会处于逻辑低电位,因此第一晶体管110截止。此夕卜,由于参考电容130及液 晶电容140电性耦接于扫描线G^与共同电位V。。m之间,因此电连接点A上的电位会被扫描 线Gn+1中的扫描信号Signal_Gn+1拉升至一定的电平,此电平导通第二晶体管120并决定第 二晶体管120的导通程度,以将外接电源VDD所提供的高电位能够通过一定程度导通的第 二晶体管120而传递至读取线Rn,借此在读取线Rn上产生相应的读取信号Signal_Rn。此 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此时当感测单元被按压时,液晶电容140的电容值随 之改变,且随着其按压力度的增大,液晶电容140的电容值随之增大,此时电连接点A上的 电位减小,从而减小了晶体管140的导通程度,外接电源VDD所传输至读取线Rn上的读取信 号Signal_Rn随之减小。因此,读取单元170可通过读取线Rn上的读取信号Signal_Rn而 判断出感测单元100是否被触摸。 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感测单元100通过读取线Rn中的重置电位V (逻辑低电 位)而重置电连接点A上的电位,并通过外接电源VDD所提供的高电位以及电连接点A上 的电位而于读取线Rn上产生读取信号Signal_Rn。
本实施例的感测单元100只利用两个晶体管及两个电容(2T2C)即可检测出感测 单元100是否被按压,因此本实施例的感测单元100的尺寸较小,减少其对液晶显示器开口 率的影响,且减少了感测单元100的寄生电容,使感测单元100的输出电压的范围较大。
请参阅图4,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公开的应用于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 的感测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感测单元200与图2所示的感测单元 100相似,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的感测单元200的第一晶体管210的源极电性耦接于与对 应的扫描线Gn相邻的下一条扫描线Gn+1。 当扫描线Gn中的扫描信号处于逻辑高电位时,此时与扫描线Gn相邻的下一条扫描 线G n+1中的扫描信号处于逻辑低电位,第一晶体管210导通,而电连接点A通过导通的第 一晶体管210而电性耦接至扫描线G^,通过扫描线Gn+1中的逻辑低电位的扫描信号而重置 电连接点A上的电位。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感测单元200通过扫描线Gn+1而于第一晶体 管210导通时提供逻辑低电位至第一晶体管210的源极,借此重置电连接点A上的电位。
请参阅图5,其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公开的应用于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 的感测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感测单元300与图l所示的感测单元 100相似,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的感测单元300的第二晶体管320的源极电性耦接于与对 应的扫描线Gn相邻的下一条扫描线Gn+1。 当扫描线Gn+1中的扫描信号处于逻辑高电位时,扫描线Gn中的扫描信号处于逻辑 低电位,而电连接点A上的电位被扫描线G^中处于逻辑高电位的扫描信号拉升至一定的 电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通第二晶体管320。此时,第二晶体管320的源极接收扫描线Gn+1 所提供的逻辑高电位的扫描信号。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感测单元300是在第二晶体管320 导通时通过扫描线Gn+1而提供逻辑高电位至第二晶体管320的源极,以在读取线Rn中产生 读取信号。 请参阅图6,其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公开的应用于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 的感测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感测单元400与图4所示的感测单元 200相似,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的感测单元400的第二晶体管420的源极电性耦接于与对 应的扫描线Gn相邻的下一条扫描线G^,从而于第二晶体管420导通时,其源极能够接收扫 描线Gn+1所提供的逻辑高电位的扫描信号。 请参阅图7,其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公开的应用于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 的感测单元的电路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感测单元500与图2所示的感测单元 100相似,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的感测单元500进一步包括第三晶体管550,且第二晶体管 520的漏极通过第三晶体管550而电性耦接至读取线Rn。具体地,第三晶体管550的栅极 (即第三控制端)电性耦接至与对应的扫描线Gn相邻的下一条扫描线G^,其源极(即第五 通路端)电性耦接至第二晶体管520的漏极,而其漏极(即第六通路端)电性耦接至读取
线Rn。 由于第三晶体管550的栅极电性耦接至扫描线Gn+1,因此当扫描线Gn+1中的扫描信 号处于逻辑高电位时,第二晶体管520导通,第三晶体管550同时导通。也就是说,第二晶 体管520导通的同时,第三晶体管550也导通,晶体管550的设置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工作原 理。此外,晶体管550的设置可避免第二晶体管520的栅极与源极电压差Vgs为0时电流 过大的情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感测单元是在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使第一晶体管的源 极电性耦接至第一电位(低电位),以重置电连接点A上的电位,且在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 状态时使第二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耦接至第二电位(高电位),以通过第二电位而于读取线 上产生读取信号。 此外,本发明的感测单元主要是利用两个晶体管及两个电容(2T2C)来检测出感 测单元是否被按压,因此本发明的感测单元的尺寸较小,减少其对液晶显示器开口率的影 响,且感测单元减少了寄生电容,使感测单元的输出电压的范围较大。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包括多条扫描线;多条数据线,与所述多条扫描线交叉设置而将该液晶显示器划分为多个像素区域;多个感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多个像素区域中,其中每一所述感测单元分别包括一第一晶体管,包括一第一控制端,电性耦接至一对应的扫描线;一第一通路端;以及一第二通路端;一参考电容,电性耦接于一与该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下一条扫描线及该第二通路端之间;一液晶电容,电性耦接于该第二通路端与一共同电位之间,且该液晶电容的电容值随着该感测单元被按压的程度而变化;以及一第二晶体管,包括一第二控制端,电性耦接至该第二通路端;一第三通路端;以及一第四通路端,电性耦接至一读取线;其中,该第一通路端于该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电性耦接至一第一电位,而该第三通路端于该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电性耦接至一第二电位,该第一电位与该第二电位不相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每一所述感测单元分别包括一第三晶体管,其中该第四通路端通过该第三晶体管而电性耦接至该读取线,且该第 三晶体管包括一第三控制端,电性耦接至与该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该下一条扫描线; 一第五通路端,电性耦接至该第四通路端;以及 一第六通路端,电性耦接至该读取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第一通路端电性耦接至 该读取线,以于该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该第一电位至该第一通路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第三通路端电性耦接至 一外接电源,以于该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该第二电位至该第三通路端。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第三通路端电性耦接至 与该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该下一条扫描线,以于该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该第二 电位至该第三通路端。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第一通路端电性耦接至 与该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该下一条扫描线,以于该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该第一 电位至该第一通路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第三通路端电性耦接至 一外接电源,以于该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该第二电位至该第三通路端。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第三通路端电性耦接至与该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该下一条扫描线,以于该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该第二 电位至该第三通路端。
9. 一种触控面板,适用于一具有多条扫描线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触控面板包括多个 感测单元,且每一所述感测单元分别包括一第一晶体管,包括一第一控制端,电性耦接至一对应的扫描线;一第一通路端;以及一第二通路端;一参考电容,电性耦接于一与该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下一条扫描线及该第二通路端之间;一液晶电容,电性耦接于该第二通路端与一共同电位之间,且该液晶电容的电容值随 着该感测单元被按压的程度而变化;以及 一第二晶体管,包括一第二控制端,电性耦接至该第二通路端;一第三通路端;以及一第四通路端,电性耦接至一读取线;其中,该第一通路端于该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电性耦接至一第一电位,而该第 三通路端于该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电性耦接至一第二电位,该第一电位与该第二电 位不相同。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每一所述感测单元分别进一步包括 一第三晶体管,其中该第四通路端通过该第三晶体管而电性耦接至该读取线,且该第三晶体管包括一第三控制端,电性耦接至与该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该下一条扫描线; 一第五通路端,电性耦接至该第四通路端;以及 一第六通路端,电性耦接至该读取线。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通路端电性耦接至该读取线,以于该 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该第一电位至该第一通路端。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三通路端电性耦接至一外接电源,以 于该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该第二电位至该第三通路端。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三通路端电性耦接至与该对应的扫描 线相邻的该下一条扫描线,以于该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该第二电位至该第三通 路端。
1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通路端电性耦接至与该对应的扫描 线相邻的该下一条扫描线,以于该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该第一电位至该第一通 路端。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三通路端电性耦接至一外接电源,以 于该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该第二电位至该第三通路端。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三通路端电性耦接至与该对应的扫描 线相邻的该下一条扫描线,以于该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提供该第二电位至该第三通路端。
17. —种触控面板,适用于一具有多条扫描线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该触控面板包括多个 感测单元,且每一所述感测单元分别包括一第一晶体管,依据一对应的扫描线所提供的电位而决定是否开启该第一晶体管; 一参考电容;一液晶电容,其中该参考电容与该液晶电容串联于该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下一条扫描 线及一共同电位之间,且该液晶电容的电容值随着该感测单元被按压的程度而变化;以及一第二晶体管,依据该参考电容与该液晶电容之间的一电连接点上的电位而决定是否 开启该第二晶体管;其中,于该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该第一晶体管将因电性耦接关系而得的一第一 电位传递至该参考电容与该液晶电容之间的该电连接点,而于该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 时该第二晶体管将因电性耦接关系而得的一第二电位传递至一读取线以判断该感测单元 是否被触摸,该第一 电位与该第二电位不相同。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晶体管电性耦接至该读取线,以于 该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以该读取线上的电位为该第一电位并通过导通的该第一晶 体管而传递该第一电位至该参考电容与该液晶电容之间的该电连接点。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晶体管电性耦接至与该对应的扫描 线相邻的该下一条扫描线,以于该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以与该对应的扫描线相邻 的该下一条扫描线上的电位为该第一电位,并将该第一电位通过导通的该第一晶体管而传 递至该参考电容与该液晶电容之间的该电连接点。
20.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二晶体管电性耦接至一外接电源,以 于该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通过该外接电源提供该第二电位,并通过导通的该第二晶 体管而将该第二电位传递至该读取线。
21.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二晶体管电性耦接至与该对应的扫描 线相邻的该下一条扫描线,以于该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通过与该对应的扫描线相 邻的该下一条扫描线提供该第二电位并通过导通的该第二晶体管而传递至该读取线。
22.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每一所述感测单元分别进一步包括一第三 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电性耦接在该第二晶体管及该读取线之间且依据与该对应的扫描线 相邻的该下一条扫描线所提供的电位而决定其是否被开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触控功能的液晶显示器及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多个感测单元,而每个感测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参考电容、液晶电容及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依据对应的扫描线所提供的电位而决定是否开启。参考电容与液晶电容串联于对应的扫描线相邻的下一条扫描线及共同电位之间,且液晶电容的电容值随着感测单元被按压的程度而变化。第二晶体管依据参考电容与液晶电容之间的电连接点上的电位而决定是否开启。第一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其将第一电位传递至电连接点,第二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其将与第一电位不同的第二电位传递至读取线。本发明的感测单元尺寸较小,减少了对液晶显示器开口率的影响,且使感测单元的输出电压的范围较大。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750783SQ20101000217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3日
发明者刘子维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