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液晶显示器、系统及方法

文档序号:275373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液晶显示器、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领域,特别是关于三维立体显示器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三维(3D)立体显示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立体显示器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应用,如移动通信终端、电视机、计算机、车载显示屏等,未来3D应用必将随着技术的更加成熟而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眼可以观察到3D立体图像的原理是由于人的两眼分开一定的距离,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因而同一物体在人的左眼和右眼中形成的图像会有细微的差别,即所谓“视差”。大脑对两个不同的图像进行处理,产生深度和立体的感觉,即产生出3D图像。目前,3D立体成像显示器的立体图像生成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动式立体像对分像,简称主动立体,另一种是被动式立体像对分像,简称被动立体。其中立体像对包括一幅左眼图像和一幅右眼图像。如图1所示,主动立体的成像原理是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交替在显示器上显示,观看者需要佩戴遮光眼镜,同时需要一个红外发射器来控制遮光眼镜,红外发射器发出的信号频率与左、右眼图像的交替频率相同,当显示左眼图像时,红外发射器发出的同步信号控制左眼遮光眼镜开启,光线通过左侧镜片,左眼即可看到所显示的图像,而此时右眼遮光眼镜在同步信号的控制下处于关闭状态,光线无法通过右侧镜片, 右眼也就无法看到当前显示的图像;当显示右眼图像时,遮光眼镜的开闭相反,使得只有右眼才能看到右眼图像;由于人的大脑对眼镜观察到的图像有“滞留”作用,因此观察到的两幅图像在大脑中将产生“视差”的效果,即通过眼睛和大脑的融合作用将两幅图像合成为一幅立体图像。然而,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由于左、右眼图像是逐行显示出来的,因此完成左右眼图像在屏幕上的交替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会导致屏幕上有一段时间内将同时出现一部分左眼图像和一部分右眼图像,此时红外发射器发出信号同时关闭左、右眼镜片以避免观察者看到图像交替时出现的“重像”。然而,镜片的开启时间和进光量是成正比的,为了避免“重像”而将镜片暂时关闭会造成进入观察者眼镜的光量降低,导致观察者看到的图像变暗,使得显示效果变差,影响观察者的视觉感受。如图2所示,被动立体中立体图像的成像原理是首先抽取左眼图像的奇数(或偶数)行像素,再抽取出右眼图像的偶数(或奇数)行像素,然后将抽取像素后的左、右眼图像水平交错形成一幅图像,显示器采用隔行扫描的方式对水平交错后的图像进行显示,即可使左、右眼图像以隔行方式出现在屏幕上。再对左、右眼图像分别进行方向相垂直的偏振处理,即观察者须佩戴左、右镜片偏振角度相互垂直的偏光眼镜,使经过偏振处理后的左、 右眼图像分别穿过左、右侧镜片,两幅图像在大脑中形成“视差”效果,然后通过眼睛和大脑的融合作用将左、右两幅图像合成为一幅立体图像。这种方式也存在缺陷由于左、右眼图像的像素分别被抽取出一半,这使得3D模式下图像的分辨率仅为2D模式下图像分辨率的一半,尤其在显示精细画面或静止画面时会出现轻微的闪烁现象,影响直观的视觉效果。因此,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主动式立体像对分像和被动式立体像对分像都存在自身缺陷,需要一种既能满足显示亮度又能不会导致分辨率损失的立体显示设备及方法。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发明采用了在现有的液晶显示器上设置一层液晶面板,利用液晶面板可以改变入射光线偏振方向的功能,使左、右眼图像光线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左、右眼图像的光线分别通过左、右侧镜片,进而通过眼镜与大脑的融合作用显示出三维立体图像。因此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作的优点。本发明由于采取逐行扫描的方式显示左、右眼图像,因此较被动式立体像对分像具有分辨率高的优点。使用时无须周期性地关闭偏振光眼镜,因此左、右眼图像的显示效率较主动式立体像对分像更高。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三维立体成像显示器中。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主动式立体像对分像的成像原理示意图;图2是被动式立体像对分像的成像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三维立体显示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二)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5是本发明的偏振光眼镜示意6是对本发明的三维立体显示器施加控制的示范性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7是本发明的三维立体显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8是本发明的第二液晶面板上左、右眼图像交替显示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下面通过两个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阐释。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能够显示立体图像的三维立体显示器300,它包括一背光源301、依次设置在背光源 301上的第一偏光片302、第一液晶面板303、第二偏光片304和第二液晶面板305。第二偏光片304设置在第一液晶面板303的外侧。第二偏光片304与第一偏光片302的偏振角度
互相垂直。图4示出了图3中的第一液晶面板30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第一液晶面板303包括第一玻璃基板403a,依次设置于第一玻璃基板403a上的透明电极403b、一 ITO andium Tin Oxides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薄膜层403c、第一配向层403d。第一液晶面板303还包括第二玻璃基板40 ,依次设置于第二玻璃基板40 上的彩色滤光片403f、透明电极403g、一 ITO薄膜层40 和第二配向层403i,第一配向层403d上的细纹沟槽与第二配向层403i上用于为液晶定向的细纹沟槽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其中第一玻璃基板403a和第二玻璃基板40 内侧的边框用边框胶403j粘结在一起。第一配向层403d与第二配向层403i之间注入有液晶层403k。液晶分子在两配向层之间呈90度扭曲排列,不加电场时,液晶分子保持90度扭曲排列,因此可以使穿过液晶层403k的偏振光的偏振角度扭转90度。第二液晶面板305可以通过改变其内部液晶分子扭曲向列的排列角度来改变穿过其中的光线的偏振角度。其中液晶分子扭曲向列的排列角度的变化是通过液晶层两侧的电场来控制的。第二液晶面板305的内部结构与上述第一液晶面板303的内部可以相同, 即两者均为TNC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液晶面板,TN型液晶面板的特点是,在不外加电场的情况下,穿过液晶面板的光线由于相互垂直的配向层而会产生90度的偏转。当外加电场后,液晶分子发生了 90度的扭曲,穿过液晶面板的光线不会产生偏转,而是保持入射前的偏振角度。因此,第二液晶面板305可以使穿过其中的光线的偏振角度变化0度或 90度。此外,第二液晶面板305还可以为STN(Super Twist Nematic超扭曲向列)型液晶面板,STN型液晶面板可以使穿过其中的光线的偏振角度变化180 270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只要使用能够将穿过第二液晶面板305的光线的偏振角度改变90度的液晶面板均可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液晶面板305。上述第二偏光片304与第二液晶面板305之间采用边框胶粘合。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在使用时还进一步包含一副能够佩戴在用户脸上的偏振光眼镜,虽然偏振光眼镜展示为包含用于将偏振光眼镜支撑在用户脸上的两个狭长部件,但请注意,可使用其他构造(例如,无部件设计、头带、头盔等)来提供类似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支撑。偏振光眼镜的左、右侧镜片的偏振角度是互相垂直的,即左侧镜片为水平偏振,只能接收到水平偏振的图像,而右侧镜片为垂直偏振,只能接收到垂直偏振的图像。或者,左侧镜片为垂直偏振,只能接收到垂直偏振的图像,而右侧镜片为水平偏振,只能接收到水平偏振的图像。由于从第二液晶面板305出射的左、右眼图像光线的偏振角度互相垂直,因此偏振光眼镜的左、右侧镜片的偏振角度分别与左、右眼图像的光线的偏振角度相同,这样才能使左、右眼图像分别通过左、右侧偏振光镜片,使观察者的左、右眼分别观看到对应的图像。实施例一下面参考图3,以偏振角度为水平的第一偏光片302、偏振角度为垂直的第二偏光片304、第二液晶面板305为TN型液晶面板、左侧镜片为水平偏振、右侧镜片为垂直偏振为例,阐释光线依次通过第一偏光片302、第一液晶面板303、第二偏光片304和第二液晶面板 305时的偏振角度的变化过程。首先显示左眼的图像。左眼图像的光线从第一偏光片302射出后,偏振角度与第一偏光片302的偏振角度一致,即为水平。由GPU发出的图像控制信号对第一液晶面板303 内部的电场加以控制,使第一液晶面板303中的液晶分子扭曲向列在0 90度的范围内旋转。由于入射光的偏振面沿液晶分子的扭曲螺旋轴旋转,使入射光的偏振角度与第二偏光片304的垂直偏振角度之间产生一夹角。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电场来改变此夹角的大小,从而控制穿出第二偏光片304的光线的多少。即第一液晶面板303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结合第一偏光片302和第二偏光片304的共同作用可以达到调节画面的亮度的目的。接着,由于第二偏光片304的偏振角度是垂直的,左眼图像的光线从第二偏光片 304穿出后偏振角度为垂直,然后光线入射到第二液晶面板305,此时GPU发出的控制信号不对第二液晶面板305加电,从而使得光线穿过TN型的第二液晶面板后发生90度的偏转, 具有水平的偏振方向。然后,通过具有水平偏振方向的左侧镜片进入到用户的左眼中。类似地,当下一时刻显示右眼图像时,右眼图像的光线入射第二液晶面板305时, GPU发出的控制信号为第二液晶面板305的液晶层加电场,使液晶分子不发生扭曲,进而使右眼图像光线的偏振角度不发生扭转,仍保持为垂直偏振,从而通过具有垂直偏振角度的右眼镜片进入的用户的眼中观看。实施例二以偏振角度为水平的第一偏光片302、偏振角度为垂直的第二偏光片304、第二液晶面板305采用STN型液晶面板、左侧镜片为垂直偏振、右侧镜片为水平偏振为例,阐释光线依次通过第一偏光片302、第一液晶面板303、第二偏光片304和第二液晶面板305时的偏振角度的变化过程。首先显示左眼的图像。左眼图像的光线从第一偏光片302射出后,偏振角度与第一偏光片302的偏振角度一致,即为水平。由GPU发出的图像控制信号对第一液晶面板303 内部的电场加以控制,使第一液晶面板303中的液晶分子扭曲向列在0 90度的范围内旋转。由于入射光的偏振面沿液晶分子的扭曲螺旋轴旋转,使入射光的偏振角度与第二偏光片304的垂直偏振角度之间产生一夹角。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电场来改变此夹角的大小,从而控制穿出第二偏光片304的光线的多少。即第一液晶面板303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结合第一偏光片302和第二偏光片304的共同作用可以达到调节画面的亮度的目的。接着,由于第二偏光片304偏振角度是垂直的,左眼图像的光线从第二偏光片304 穿出后偏振角度为垂直,然后光线入射到第二液晶面板305,此时GPU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液晶面板305内的电场,从而使得光线的在穿过STN型的第二液晶面板后发生180度的偏转,具有垂直的偏振方向。然后通过具有垂直偏振方向的左侧镜片进入到用户的左眼中。类似地,当下一时刻显示右眼图像时,右眼图像的光线入射第二液晶面板305时, GPU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液晶面板305的液晶层电场,使液晶分子扭曲270度,进而使右眼图像光线的偏振角度扭转270度,具有水平的偏振方向,从而通过具有水平偏振角度的右眼镜片进入的用户的眼中观看。实施例三以偏振角度为水平的第一偏光片302、偏振角度为垂直的第二偏光片304、第二液晶面板305为TN型液晶面板、左侧镜片为垂直偏振、右侧镜片为水平偏振为例,阐释光线依次通过第一偏光片302、第一液晶面板303、第二偏光片304和第二液晶面板305时的偏振角度的变化过程。首先显示左眼的图像。左眼图像的光线从第一偏光片302射出后,偏振角度与第一偏光片302的偏振角度一致,即为水平。由GPU发出的图像控制信号对第一液晶面板303 内部的电场加以控制,使第一液晶面板303中的液晶分子扭曲向列在0 90度的范围内旋
7转。由于入射光的偏振面沿液晶分子的扭曲螺旋轴旋转,使入射光的偏振角度与第二偏光片304的垂直偏振角度之间产生一夹角。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电场来改变此夹角的大小,从而控制穿出第二偏光片304的光线的多少。即第一液晶面板303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结合第一偏光片302和第二偏光片304的共同作用可以达到调节画面的亮度的目的。接着,由于第二偏光片304的偏振角度是垂直的,左眼图像的光线从第二偏光片 304穿出后偏振角度为垂直,然后光线入射到第二液晶面板305,此时GPU发出的控制信号为第二液晶面板305加电场,从而使得光线穿过TN型的第二液晶面板后不发生偏转,仍然保持为垂直偏振。然后,通过具有垂直偏振方向的左侧镜片进入到用户的左眼中。类似地,当下一时刻显示右眼图像时,右眼图像的光线入射第二液晶面板305时, GPU发出的控制信号不对第二液晶面板305的液晶层加电场,从而使得光线穿过TN型的第二液晶面板后发生90度的偏转,具有水平的偏振方向,从而通过具有水平偏振角度的右眼镜片进入的用户的眼中观看。同样可以通过对第二液晶面板305的电场加以控制以实现穿出的左、右眼图像光线的偏振角度互相垂直。此外,也可以使穿出第二液晶面板305的左眼图像光线的偏振角度为水平,右眼图像的偏振角度为垂直。只要保证左、右眼图像光线通过第二液晶面板305 后偏振角度互相垂直,即可使用户在不同的时刻通过左、右眼交替看到各自的图像。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三维立体显示器300在显示立体图像时需与一示范性计算机系统600结合。计算机系统600包含至少一个主机处理器601,至少一个主机处理器601连接到通信总线。计算机系统600也包含主存储器602。控制逻辑(软件)和数据存储在主存储器602中,所述主存储器602可呈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形式。计算机系统 600也包含显卡603和本发明的三维立体显示器604(或三维立体显示器300)。主机处理器601、主存储器602、显卡603和本发明的三维立体显示器604均连接到通信总线。在一个实施例中,显卡603可包含多个着色器模块、光栅化模块等。计算机系统600也包含辅助存储器605,辅助存储器605包含例如硬盘驱动器和/ 或可移除存储装置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代表软盘驱动器、磁带驱动器、紧致盘驱动器等。可移除存储装置驱动器以众所周知的方式从可移除存储器单元读取和/或写入数据到可移除存储单元。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控制逻辑算法可存储于主存储器602和/或辅助存储器605 中。此类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系统600能够执行各种功能。主存储器602、辅助存储器605和/或任何其它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媒体的可能实例。图7示出了设置于显卡603内部的三维立体显示控制装置70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显卡603内部的其它组成部分,如显存等。所述三维立体显示控制装置700内部包含第一液晶面板控制模块701和第二液晶面板控制模块702。其中显卡 603内的GPU(Graphic ProcessingUnit图形处理器)分别发送信号到第一液晶面板控制模块701、第二液晶面板控制模块702,第一液晶面板控制模块701、第二液晶面板控制模块 702分别发送控制信号到第一液晶面板303、第二液晶面板305,以为液晶层加设电场,从而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角度,实现对光线偏振方向的控制。图8示出了左、右眼图像在第二液晶面板305上交替显示的示意图。由于左、右眼图像光线在显卡603的控制下交替显示在第一液晶面板304,然后交替穿过第二液晶面板305,并且每一帧左、右眼图像的光线均以从上至下逐行扫描的方式进行显示,因此某个时刻在第二液晶面板305上将同时出现一部分左眼图像和一部分右眼图像,且左、右眼图像光线穿过第二液晶面板305后偏振方向后互相垂直。在整个左、右眼图像交替显示的过程中偏振光眼镜801的左、右侧镜片都处于开启状态,左、右眼图像光线分别穿过与其偏振方向相对应的左、右侧镜片。为了实现所述左、右眼图像光线交替穿过第二液晶面板305后偏振方向互相垂直,下面对利用所述三维立体显示控制装置700与示范性计算机系统600相结合,对根据本发明的三维立体显示器300 (或三维立体显示器604)进行控制以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方法进行阐释当三维立体显示器300 (或三维立体显示器604)采用偏振角度为水平的第一偏光片302、偏振角度为垂直的第二偏光片304和TN型液晶面板作为第二液晶面板305。当左、右眼图像光线穿过第一偏光片302进入第一液晶面板303时,GPU发送画面亮度信号到第一液晶面板控制模块701,第一液晶面板控制模块701根据画面亮度信号计算出第一液晶面板控制信号并将其发送给第一液晶面板303,从而控制第一液晶面板303 中的电场,通过控制电场来控制穿过第一液晶面板303的左、右眼图像光线的偏振角度,从而控制画面的亮度。当左、右眼图像光线从第二偏光片304穿出时,GPU发送左、右眼图像判断信号到第二液晶面板控制模块702,第二液晶面板控制模块702根据左、右眼图像判断信号设定第二液晶面板控制信号并将其传递到第二液晶面板305。第二液晶面板控制信号通过控制液晶层两侧的电场来控制第二液晶面板305中的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且分别使左、右眼图像光线穿出第二液晶面板305后偏振角度互相垂直。当入射到第二液晶面板305中的光线为左眼图像光线时,则第二液晶面板控制信号以光线逐行发出的频率逐行开启电场,以使对应行的液晶分子扭曲向列扭转90度。即每入射一行左眼图像光线,则开启对应行的电场。从而使逐行穿过的左眼图像光线的偏转角度不变,仍然维持垂直。当下一帧图像为右眼图像时,则第二液晶面板控制信号逐行关闭电场,使对应行的液晶分子扭曲向列的扭转角度不变,从而使逐行穿过的右眼图像光线的偏振角度变化90度,即右眼图像光线从第二液晶面板305穿出后偏振角度为水平。以上描述中,三维立体显示器300(或三维立体显示器604)还可以采用偏振角度为垂直的第一偏光片302、偏振角度为水平的第二偏光片304和STN型液晶面板作为第二液晶面板305。穿出第二液晶面板305的左眼图像光线的偏振角度也可以为水平,同时右眼图像光线的偏振角度为垂直。三维立体显示控制装置700采用与所述方法步骤相类似的控制方法对第二液晶面板305施加控制以使穿出的左、右眼图像的光线的偏振角度互相垂直。由于左、右眼图像的光线是交替发出三维立体显示器300(或三维立体显示器 604)的,且左、右眼图像交替刷新率远远快于人脑的反应速度,因此左、右眼图像光线交替地穿过左、右侧镜片后,再通过眼睛和大脑的融合作用就可以将两幅左、右眼图像合成为一幅立体图像,即观看到三维立体显示画面。由于本发明对左、右眼图像分别进行逐行扫描以显示,因此可显示左、右眼图像中的全部像素,进而可避免被动立体成像技术对图像隔行抽取像素所导致的分辨率减半的缺陷,使立体画面的显示效果比被动立体成像更加理想。此外,当左、右眼图像交替时无须交替关闭偏光眼镜的左、右侧镜片,因此本发明相对于主动立体成像可提高图像的显示效率。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源;依次设置在所述背光源上的第一偏光片、第一液晶面板、第二偏光片和第二液晶面板,其中所述第二液晶面板用于将从其中穿过并出射后的光线的偏振角度在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之间进行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角度互相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面板和所述第二液晶面板为扭曲向列型液晶面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晶面板为超扭曲向列型液晶面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晶面板将从其中穿过并出射后的光线的偏振角度在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之间进行切换的频率与液晶显示器交替显示左眼和右眼图像的频率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是逐行扫描显示器。
7.一种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交替显示左眼和右眼图像的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源、依次设置在所述背光源上的第一偏光片、第一液晶面板、第二偏光片和第二液晶面板,所述第二液晶面板将从其中穿过并出射后的光线的偏振角度在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之间进行切换;-图形处理器,用于发送控制所述第二液晶面板将从其中穿过并出射后的光线的偏振角度在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之间进行切换的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系统,还包括偏振光眼镜,所述偏振光眼镜的左、右侧镜片的偏振角度互相垂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振角度互相垂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面板和所述第二液晶面板为扭曲向列型液晶面板。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晶面板为超扭曲向列型液晶面板。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的切换频率与所述液晶显示器交替显示左眼和右眼图像的频率相同。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液晶显示器分别呈现左眼或右眼图像时,控制所述第二液晶面板使从中穿过并出射后的光线的偏振角度与所述偏振光眼镜的左眼或右眼镜片的偏振角度一致。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是逐行扫描显示器。
15.一种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控制液晶显示器交替显示左眼和右眼图像,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源,和依次设置在所述背光源上的第一偏光片、第一液晶面板、第二偏光片和第二液晶面板;-控制所述第二液晶面板将从其中穿过并出射后的光线的偏振角度在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之间进行切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第二液晶面板将从其中穿过并出射后的光线的偏振角度在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之间进行切换的频率与控制所述液晶显示器交替显示左眼和右眼图像的频率相同。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液晶显示器分别呈现左眼或右眼图像时,控制所述第二液晶面板使从中穿过并出射后的光线的偏振角度与观看者佩戴的相应左眼或右眼偏振镜片的偏振角度一致。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面板和所述第二液晶面板为扭曲向列型液晶面板。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晶面板为超扭曲向列型液晶面板。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以逐行方式显示图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立体显示器及其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所述用于显示三维立体图像的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源;依次设置在所述背光源上的第一偏光片、第一液晶面板、第二偏光片和第二液晶面板,其中所述第二液晶面板用于将从其中穿过并出射后的光线的偏振角度在水平偏振和垂直偏振之间进行切换。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此外,本发明在使用时无须周期性地关闭偏振光眼镜,因此左、右眼图像的显示效率高于主动式立体像对分像的图像显示效率。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三维立体成像显示器中。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2213851SQ20101014479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2日
发明者徐爽 申请人:辉达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