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407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挡板的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括本体、套设在本体上的壳体、挡板、弹簧及滑动设置在壳体上的框架。本体包括设置有光纤的插芯。挡板一端转动设置在框架内壁靠近端部的位置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弹簧设置在该框架内壁上,并作用于挡板,使挡板可以压缩弹簧并在框架内壁上转动。未插接状态下,挡板与框架内壁大致垂直,并在弹簧的作用下贴附在插芯上,起到防尘保护效果。若要将该光纤连接器插接在插座上,可以将框架朝向远离插芯的方向滑动,壳体或本体抵推挡板,使其自由端朝向靠近框架内壁的方向转动,并贴附在框架内壁上,使插芯露出并插接在插座内。当光纤连接器从插座内拔出后,朝向靠近插芯的方向滑动框架,挡板不再被壳体压持,在弹簧的作用下,挡板将复位并重新遮盖插芯。上述光纤连接器需要设置弹簧来驱动挡板,长久使用后,弹簧容易老化而导致弹性系数减小甚至丧失弹性,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较为耐久的光纤连接器。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括具有插芯的本体、挡板、套设在本体上的壳体及滑动套设在壳体上的框架。框架包括基体,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基体上并位于该基体及该壳体之间。 挡板包括遮蔽部及从该遮蔽部弯折延伸的转动部。壳体在邻近插芯的位置上设置有抵推部,抵推部可于该框架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抵推该转动部,使遮蔽部翻转并遮蔽该插芯。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在外壳上设置有抵推部,挡板包括转动部,框架滑动至预定位置时,即可使抵推部抵推转动部,并翻转挡板,使遮蔽部遮蔽插芯,无需设置弹性件,更为耐久。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的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光纤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所示的光纤连接器沿III-III剖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未使用状态下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光纤连接器沿V-V剖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光纤连接器 100、400本体21插芯211、51123
230
231 2311 2313 2315
232 2321
2322.5322
2323.5323
25
251,551
2510
2511
2512,5512 2513
2514,515
2516,2517
253
2531
255
257
2571
27,57
271
273,573
275
30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100包括本体21、壳体23、框架25及挡板 27。本体21为光纤连接器100的插头部分,其具有容纳光纤(图未示)的插芯211。 本实施方式中,插芯211为陶瓷插芯。壳体23套设在本体21上。壳体23大致呈长方体形,其远离本体21的插芯211 一端形成有突出在壳体23外壁的握持部230,以方便用户插接光纤连接器时握持。壳体23 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侧壁231及连接该两个第一侧壁231的两个相对的第二侧壁232。壳体23在其中一个第一侧壁231上开设有两个平行的滑槽2311,另外一个第一侧壁231上开

壳体握持部第一侧滑槽导向块卡钩第二侧壁卡槽切槽抵推部框架基体顶壁底壁连接彳导向乂
轴孔挡止I 固定ζ 通孔连接’ 滑轨导向 挡板遮蔽1 转动1 枢轴1 空隙

凸起件
一一 ._U β, β, β,
^M 孑 Φ Φ Φ设有容置槽(图未示)。壳体23在两个滑槽2311之间的位置上凸出形成有导向块2313。 每个滑槽2311在靠近插芯211端部的侧壁上向内延伸形成有卡钩2315,位于同一面上的两个滑槽2311内的卡钩2315相对设置,相应地,容置槽在靠近插芯211端部的侧壁也形成有与滑槽2311内卡钩2315相同的卡钩(图未示)。壳体23在第二侧壁232上靠近插芯211 的一端的位置开设有卡槽2321,并在卡槽2321两侧的位置上各开设一个狭长的切槽2322。 每个切槽2322在靠近插芯211的末端凸出形成一个抵推部2323。其中,卡槽2321用于与插座配合,抵推部2323在靠近切槽2322 —侧形成有一个相对于壳体23的第二侧壁232倾斜的抵压面23 ,用于抵压并翻转挡板27。框架25包括一个基体251、一个固定件253、一个连接件255及两个滑轨257。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体251为方形筒,包括顶壁2510、与顶壁2510相对的底壁2511及连接顶壁2510及底壁2511的两个连接壁2512。基体251在顶壁2510上开设有一个导向槽2513, 并在导向槽2513的一侧靠近连接壁2512的位置上开设有轴孔2514。基体251在底壁2511 上开设有与顶壁2510轴孔2514对应的轴孔2515,用于安装挡板27。固定件253为一个方形的套圈,其中部开设有方形的通孔2531。两个滑轨257分别位于导向槽2513的两侧,每个滑轨257的一端固定在基体251顶壁2510的内表面,另外一端连接在固定件253 —侧, 且两个滑轨257之间形成有导向孔2571。连接件255为长条形板,其一端固定在基体251 的底壁2511的内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件253的另一侧,使连接件255与滑轨257 相对且平行设置。连接件255位于基体251内的端部的两侧各向外凸出延伸一个挡止凸起 2516,滑轨257的外侧面上也形成有与连接件255的两个挡止凸起2516 —一对应的两个挡止凸起2517,用于与壳体23的卡钩2315卡合以起到限位作用。挡板27包括一个遮蔽部271、两个转动部273及两个枢轴部275。其中,遮蔽部 271大致呈方形;转动部273为从遮蔽部271 —端向外弯折延伸的条形杆,每个转动部273 位于遮蔽部271的一侧;每个枢轴部275从一个转动部273侧壁上向外垂直延伸形成。本实施方式中,转动部273与遮蔽部271的弯折夹角θ为钝角,约为135度。组装时,挡板27的一个枢轴部275安装在基体251顶壁2510的轴孔2514内,另外一个枢轴部275安装在基体251底壁2511的轴孔2515内,从而将挡板27转动安装在基体251内靠近连接壁2512的位置,且遮蔽部271靠近固定件253,转动部273远离固定件 253。当遮蔽部271贴附在连接壁2512上时,转动部273沿远离连接壁2512的方向弯折延伸。导向槽2513的开设使基体251可以弹性张开并套设在壳体23上,且基体251的顶壁 2510邻近壳体23设置有导向块2313的第一侧壁231,连接壁2512邻近壳体23的第二侧壁232。导向块2313从导向槽2513内滑动至导向孔2571内,起到导向作用。基体251抵靠壳体23的握持部230,框架25的固定件253套设在本体21上,使插芯211从固定件253 的通孔2531内穿过并露出。此时,光纤连接器100可以插接在插座上使用。基体251的连接壁2512与壳体23的第二侧壁232之间存在空隙30,挡板27的遮蔽部271恰好容置在该空隙30中,而转动部273则位于壳体23的切槽2322内。框架25的每个滑轨257位于一个壳体23的滑槽2311内,且可在滑槽2311内滑动,导向块2313位于两个滑轨257之间, 用于辅助导正滑轨257在滑槽2311内的滑动方向。请同时参见图4及图5,若光纤连接器100不使用时,可从插座上拔下,沿靠近插芯211的方向滑动基体251,转动部273在切槽2322内滑动。当基体251滑动至预定位置时,转动部273滑动至切槽2322的末端时,并与抵推部2323相抵靠,同时遮蔽部271将大部分突出在壳体23端部之外。继续滑动基体251,抵推部2323抵压挡板27的转动部273, 使挡板27发生转动,挡板27的遮蔽部271朝向插芯211的方向翻转,并遮蔽插芯211。倾斜的抵压面23M可以保证挡板27转动平稳。基体251内的挡止凸起2516与壳体23的卡钩2315相卡合,防止框架25继续滑动导致框架25脱出。此时,挡板27可以保护插芯211, 防止灰尘污染插芯211端面,也可以防止光线从插芯211内射出,对用户造成伤害。通过调节转动部273与遮蔽部271之间的弯折角度,可以调节遮蔽部271对本体 21的遮蔽程度。特别地,当弯折角度为90度时,遮蔽部271可以将本体21完全遮蔽,防尘效果更好。当然,这种情况下轴孔2514、2515及抵推部2323的位置要适当调整,为挡板27 预留足够的转动空间。当弯折角度小于90度时,调整轴孔2514、2515及抵推部2323的位置,也可以完全遮蔽本体21。当然,挡止凸起2516、2517也可以设置在壳体23的第一侧壁231上靠近插芯211 的位置,挡板27转动设置在基体251的顶壁2510或者底壁2511上,也可以实现相同的效^ ο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100在壳体23上在靠近插芯211的位置上形成有抵推部 2323,框架25的基体251上转动设置有挡板27,挡板27具有遮蔽部271及弯折形成在遮蔽部271上的转动部273。不使用时,挡板27容纳在基体251与壳体23之间,滑动基体251 到预定位置,抵推部2323将抵推转动部273,使遮蔽部271翻转并遮蔽插芯211,起到防护作用。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100无需采用弹性件,性能可靠,更为耐久,而且成本也更低。请参见图6,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40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连接器100相似,其不同在于基体551上还开设有两对轴孔(图未示),挡板57的数量为两个, 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连接壁阳12上,相应地,抵推部5323及切槽5322的数量也为两对,对应两个挡板57的转动部573分别形成在壳体23的两个第二侧面532上。使用光纤连接器 400时,挡板57分别贴附在对应的连接壁5512上,使插芯511露出。不使用时,滑动基体 551,位于第二侧面532的两对抵推部5323将分别抵推两个挡板57的转动部573,使两个挡板57同时翻转,并共同遮蔽插芯511,封闭效果更好。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括具有插芯的本体、挡板、套设在本体上的壳体及滑动套设在壳体上的框架,该框架包括基体,该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基体上并位于该基体及该壳体之间,该挡板包括遮蔽部,其特征在于该挡板还包括从该遮蔽部弯折延伸的转动部,该壳体在邻近该插芯的位置上设置有抵推部,该抵推部可于该框架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抵推该转动部,使遮蔽部翻转并遮蔽该插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遮蔽部与该转动部之间的弯折角度为9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及与该第一侧壁相连的第二侧壁,该壳体在第二侧壁上开设有供该转动部的在其中滑动的切槽,该切槽末端邻近该抵推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抵推部邻近该切槽的侧面上形成有相对于壳体表面倾斜的抵压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在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该框架包括一一对应地滑动设置在该滑槽内的并固定在该基体上的两个滑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两个滑轨之间形成有导向孔,该壳体在两个滑槽之间形成有导向块,该导向块位于该导向孔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在滑槽靠近插芯的端部侧壁上形成有卡钩,该框架上形成有与该卡钩抵靠的挡止凸起,以对该框架限位。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框架还包括固定件,该滑轨远离该基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该固定件上,该固定件上开设有供插芯穿过的通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挡板的数量为两个,相对设置在框架基体上,并共同遮蔽该插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基体上开设有导向槽。
全文摘要
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括具有插芯的本体、挡板、套设在本体上的壳体及滑动套设在壳体上的框架。框架包括基体,挡板可转动地设置在基体上并位于该基体及该壳体之间。挡板包括遮蔽部及从该遮蔽部弯折延伸的转动部。壳体在邻近插芯的位置上设置有抵推部,抵推部可于该框架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抵推该转动部,使遮蔽部翻转并遮蔽该插芯。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的在外壳上设置有抵推部,挡板包括转动部,框架滑动至预定位置时,即可使抵推部抵推转动部,并翻转挡板,使遮蔽部遮蔽插芯,无需设置弹性件,更为耐久。
文档编号G02B6/38GK102236130SQ20101015878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8日
发明者沈柏勋, 苏兵, 赵小博, 韩绍友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