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成像处理盒之充电辊再生方法

文档序号:275498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激光成像处理盒之充电辊再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激光成像处理盒之充电辊的再生方法。其处理盒包括感光鼓、充电辊、显 影辊、送粉辊、出粉刀、混粉辊、送粉架、碳粉仓,它通过显影辊把碳粉仓中容纳的碳粉按照 预设布局敷设于感光鼓表面的静电潜像区域,使静电潜像转换成由碳粉之类显影剂所显示 的可视化图像。
背景技术
影像形成装置通常包括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色带打印机以及LED打印机 等多种机型。在激光扫描或激光照排形式的影像形成装置中,碳粉是实现图 光 电 图转换的最终成像介质。显影辊就设置于感光鼓附近,以便于碳粉跃过显影辊和感光鼓之 间的极小间隙后在感光鼓上形成影像。由显影辊转运的碳粉来自碳粉仓。碳粉仓的储粉量 受仓体额定容积的限制,因此,碳粉仓中的碳粉用尽后须要予以补充,或者对盛载碳粉的处 理盒整体进行回收,才能再次发挥处理盒其它部件例如感光鼓、充电辊、显影辊、送粉辊、出 粉刀、送粉架、碳粉仓和载体仓等的未尽功效。作为激光影像形成装置的一类,激光打印机的主要功能块包括激光扫描单元、光 电转换单元、充电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激光扫描单元的主要构件是激光发生器和由棱镜、透镜等光学元件构成的光线反 射透射系统。光电转换单元的主要构件是感光鼓。充电单元主要包括正电荷栅控式电晕充电辊或其它形式的充电辊。显影单元由用于储存碳粉的储粉室、显影室和显影辊构成。显影辊、送粉辊、出粉 刀就设置于显影室内。送粉架和碳粉仓共同构成储粉室。转印单元主要包括转印辊。定影单元由加热辊和加压辊构成。常见的处理盒或碳粉盒通常包括光电转换单元、充电单元、显影单元等几个承担 光 电 图转换功能的功能块,此种构造方式一股得到多功能集成型的处理盒或碳粉 盒。也有采用区分不同功能进行不同布局的方式,将光电转换单元、充电单元直接设置于激 光打印机主机上,而处理盒则仅包括显影单元,此种构造方式仅能得到仅可实施单一显影 功能的处理盒,此类单一功能处理盒与激光打印机主机之间则以总成装配的形式完成两者 之间的匹配。在处理盒装入激光打印机的使用状态下,感光鼓表面由充电辊均勻地充电。激光 扫描器向感光鼓发射含有图像信息并且经过调制的激光束,经激光照射后在感光鼓表面形 成分布不同的静电压图,亦即与待复制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之后,来自显影辊的碳粉转而 吸附在感光鼓表面上,覆盖静电潜像后把其转换成可以肉眼观察的可视图像。随着感光鼓 的旋转,由碳粉在感光鼓表面形成的可视图像换位至转印辊所在的位置。经转印辊转印电
3压的作用,将可视图像形式的碳粉转印至纸张等记录介质表面上,随后经加热辊和加压辊 对记录介质上的可视图像进行加热加压后,将碳粉形成的可视图像永久地固化于记录介质 上。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基本的成像工作流程,该流程反复循环运转的结果,就可以得到所需 的图像。在前述工作流程中,在感光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之前,感光鼓300表面须由充电 辊400均勻地布设一层负电荷,如图1所示。正如上文所描述的,对于多功能集成型的处理盒或者单一功能型处理盒,在经过 以其碳粉容量为额定寿命的若干个工作周期之后,其各种组成部件都会产生相应的磨损或 者毁伤,若要发挥其他组成部件的剩余功能,则应当对受损部件进行检测、回收或者更换。 参见图2、3,示出了现有激光打印机处理盒中使用的充电辊的横截面构造状态。图2示出 的充电辊100的横截面结构包括金属芯轴101、绝缘层102、过渡层103和导电层104。图3 示出的充电辊200的横截面结构包括金属芯轴201、绝缘层202和导电层203。两种充电辊 的绝缘层102或绝缘层202 —股都使用发泡海绵作为原材料。两种充电辊的导电层104或 导电层203通常都以导电橡胶作为原材料。前述充电辊100或者充电辊200在经过一个工 作周期或几个工作周期的使用后,其导电层104或导电层203通常会因为磨损而出现明显 的开裂、孔洞,或者出现导电性能急剧下降,以致打印图象时稿面出现黑块、黑条的现象,此 外,其绝缘层102或绝缘层202也相应地会被填入一部分碳粉,影响其绝缘性能,或因填入 绝缘层102或绝缘层202的碳粉向周围弥散而导致打印图象时稿面出现底灰。因此,回收 过程应以恢复充电辊的导电性能和消除导致底灰的碳粉为主要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处理盒之充电辊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 艺过程简单,经再生处理后可恢复其导电性能以及可消除打印底灰的激光成像处理盒之充 电辊的再生方法。为达至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再生方法。该再生方法涉及的 充电辊已经过至少一个对应于处理盒内容碳粉的工作周期,该充电辊的横截面结构至少包 括金属芯轴、包覆于金属芯轴上的绝缘层和包覆于绝缘层的上导电层。该再生方法包括以 下顺序工艺步骤(1)除去绝缘层外周面上的各包覆层;(2)采用高压气流对绝缘层进行吹 洗。该高压气流分散流过绝缘层的各个毛细孔;(3)在绝缘层外周面上包覆至少包括新导 电层的原有各功能层。其中,各功能层装配完毕后,新导电层的外周面处于裸露状态。前述激光成像处理盒之充电辊再生方法,在实施步骤⑴之后至步骤⑵之前,于 绝缘层径向外表面上包覆气密层,高压气流经由绝缘层的轴向一端沿绝缘层轴向分散流过 绝缘层的各个毛细孔。本发明的激光成像处理盒之充电辊再生方法,针对充电辊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导 电性能下降和打印底灰的问题,采用高压气流清洗其绝缘层并更换导电层的措施后,可以 有效地恢复其导电性能,同时消除打印图象时由充电辊中填充碳粉所引起的稿面出现底灰 的现象。本发明再生方法工艺步骤简单易行,用于回收处理激光成像处理盒之充电辊,可实 现规模化生产,且再生产品的品质优良,具有高效和成本低廉的特点。


图1现有激光成像处理盒之感光鼓充电过程示意图。图2现有激光成像处理盒之充电辊剖视图一。图3现有激光成像处理盒之充电辊剖视图二。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激光成像处理盒之充电辊再生方法。参见图2、3,分别示出适用于本发明再生方法的激光成像处理盒之两种充电辊的 横截面剖视图。图2示出的充电辊100的横截面结构包括金属芯轴101、绝缘层102、过渡层103 和导电层104。图3示出的充电辊200的横截面结构包括金属芯轴201、绝缘层202和导电 层203。两种充电辊的绝缘层102或绝缘层202 —股都使用发泡海绵作为原材料。两种充 电辊的导电层104或导电层203通常都以导电橡胶作为原材料。对于图2、3分别示出的充电辊100、充电辊200,在其已经过至少一个对应于处理 盒内容碳粉的工作周期后,采用包括以下顺序工艺步骤的再生方法使其恢复导电性能。对于图3所示充电辊200,首先,将导电层203从绝缘层202上除去。其次,采用高压气流对绝缘层202进行吹洗。在进行该吹洗工序前,于绝缘层202 的径向外表面上包覆不漏气的气密层,然后利用高压气流经由绝缘层202轴向一端沿着绝 缘层202轴向分散流过绝缘层202的各个毛细孔的形式进行吹洗。最后,在吹洗绝缘层202之后,去除绝缘层202径向外表面上包覆的气密层,然后 于其外圆周面上包覆新的导电层,即可完成充电辊200的再生。对于图2所示的充电辊100,首先,将导电层104和过渡层103从绝缘层102上除去。其次,采用高压气流对绝缘层102进行吹洗。在进行该吹洗工序前,于绝缘层102 的径向外表面上包覆不漏气的气密层,然后利用高压气流经由绝缘层102轴向一端沿着绝 缘层102轴向分散流过绝缘层102的各个毛细孔的形式进行吹洗。最后,在吹洗绝缘层102之后,去除绝缘层102径向外表面上包覆的气密层,然后 于其外圆周面上依次包覆新的过渡层和导电层,即可完成充电辊200的再生。
权利要求
激光成像处理盒之充电辊再生方法,所述充电辊已经过至少一个对应于所述处理盒内容碳粉的工作周期,所述充电辊的横截面结构至少包括金属芯轴、包覆于所述金属芯轴上的绝缘层和包覆于所述绝缘层上的导电层,所述再生方法包括以下顺序工艺步骤(1)除去所述绝缘层外周面上的各包覆层;(2)采用高压气流对所述绝缘层进行吹洗,所述高压气流分散流过所述绝缘层的各个毛细孔;(3)在所述绝缘层外周面上包覆至少包括新导电层的原有各功能层,所述新导电层的外周面处于裸露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成像处理盒之充电辊再生方法,其特征是,在实施步骤(1) 之后至步骤(2)之前,于所述绝缘层径向外表面上包覆气密层,所述高压气流经由所述绝 缘层的轴向一端沿所述绝缘层轴向分散流过所述绝缘层的各个毛细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激光成像处理盒之充电辊的再生方法,其充电辊已经过至少一个工作周期,该充电辊的横截面结构至少包括芯轴、包覆于芯轴上的绝缘层和包覆于绝缘层上的导电层。该再生方法包括以下顺序工艺步骤(1)除去绝缘层外周面上的各包覆层;(2)采用高压气流对绝缘层进行吹洗,该高压气流分散流过绝缘层的各个毛细孔;(3)在绝缘层外周面上包覆至少包括新导电层的原有各功能层。其中,新导电层的外周面处于裸露状态。该方法简单易行,具有高效和成本低廉的特点,利用它可有效地恢复充电辊的导电性能,并同时消除打印图象时有充电辊所致稿面出现底灰的现象,其所得再生产品的品质优良。
文档编号G03G21/18GK101893840SQ20101019787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1日
发明者谢艳, 邓春华 申请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