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辊、定影装置、成像设备、辊更换辅助件和更换定影辊的方法

文档序号:275657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影辊、定影装置、成像设备、辊更换辅助件和更换定影辊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诸如激光束打印机,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包括在所述成像设备 中的定影装置的定影辊以及具有所述定影辊的定影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用于成像设备诸如激光束打印机或复印机的定影装置,传送携带有还没有 定影在其表面上的墨粉图像、同时夹在施加热量和压力的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的记录介质 并将墨粉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多个作为热源的加热灯配置在加热辊的内部。通常,提供较快的打印速度或支撑 较大令重的成像设备需要较大的用于定影墨粉图像的热容量。在该设备中,需要将加热辊 保持在特定温度或更高温度下。此导致定影温度增加。当保持在高温下的此加热辊的寿命结束并且要被更换时,必须停止成像设备进行 的操作,并且然后必须将加热辊冷却至其可以被更换的温度。随后,维修工程师将加热辊从 定影装置中取出,用新的加热辊更换该加热辊。因为加热辊需要长时间来冷却,因此更换工 作的效率很低。此外,因为成像设备在长的时期内处于不工作状态,因此不仅成像设备的生 产率降低,而且更换和维护工作的成本将是高的。近年来,因为成像设备需要提供高速打印,达到高图像质量,以及支持不同类型的 纸张,因此在定影装置中需要加入不同类型的加热辊。对于高速打印,使用带有表面层的加 热辊来加快定影墨粉图像所需的热量供应,所述表面层涂敷以四氟乙烯-全氟代烷基乙烯 醚共聚物(PFA)树脂的薄涂层。对于高图像质量,例如使用带有覆盖硅橡胶的表面层的加 热辊来最小化墨粉图像的定影期间的污迹或洇色。当需要加热辊的耐久性同时保持特定水 平的图像质量时,例如,使用带有覆盖PFA管的机硅橡胶层的加热辊。为了使用单一成像设备来满足这些需求,加热辊必须用符合该需求的加热辊代 替。加热辊基本上具有大的热容量,同时根据加热辊的类型存在一些差异,并且对于已经保 持在高温下以供应使墨粉图像最佳地定影所需的热量的加热辊,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使其 冷却,以便可以更换该加热辊。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号H5-504633公开了如何更换加热辊的实例。图24是在 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号H5-504633中公开的定影装置的部分剖面图,图25是其中包括的 加热辊被更换的定影装置的透视图。如图24中所示,此加热辊100的一端经支撑翼缘101被机架102支撑。支撑翼缘 101具有轴承103。轴承103和定心构件104配合进加热辊100的开口端中。尽管没有图 示,加热辊100的另一端类似地经轴承被支撑翼缘支撑。支撑翼缘101通过翼形螺钉106固定至机架102。支承爪108经翼形螺钉107固 定在支撑翼缘101中。支承爪108的作用是在更换加热辊100的同时固定加热辊100。多个散热器组件105配置在加热辊100的内部。各个散热器组件105的一端经支承构件109支承在支撑翼缘101的中央。尽管没有图示,各个散热器组件105的另一端类 似地间接地经支承构件支承在支撑翼缘上。如图24中所示,设置在各个散热器组件105的端部的连接体110从支撑翼缘101 突出,使得散热器组件105支承在支撑翼缘101的中央。用于更换加热辊100的柄部111 与支撑翼缘101合为一体。柄部111被配置成从支撑翼缘101上突出地跨座在设置在散热 器组件105上的连接体110上。为了更换加热辊100,松开翼形螺钉106,并且如图25中所示通过用一只手把持柄 部111,将加热辊100从机架102中与支撑翼缘101和其他组件一起拉出。毡垫圈130粘在 机架102的开口的外圆周上以防止加热辊100因为在通过机架102的开口时与机架102 接触而被损坏。在此类型的定影装置中使用的加热辊是圆柱形的,直径为约100毫米,长度为500 毫米或更长,并且其十分沉重。在此条件下,在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号H5-504633中公开的定 影装置中,当通过用一只手握持柄部111并且用穿戴手套120的另一只手支撑加热辊100 而将加热辊100与支撑翼缘101等从机架102中一起拉出时,由于加热辊100和其他组件 的重量和热量使得插入和卸除操作可能是不稳定的。在更换加热辊100时,作为与其他组 件诸如机架102接触的结果,加热辊100的表面可能被损坏。在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号H5-504633中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因为加热辊100的 定位不稳定,并且没有辅助件来稳定加热辊100的定位,在更换期间用戴手套120的手来支 撑加热辊100。然而,存在一些操作性问题,例如,如果手触摸处于高温状态的加热辊100, 手可能被灼伤,或附着在加热辊100上的脱模剂或润滑剂可能把手套120弄脏。另外,因为当通过用一只手握持柄部111将加热辊100与支撑翼缘101和其他组 件从机架102中一起拉出时,由于加热辊100与机架102接触使得辊表面可能被损坏,毡垫 圈130粘在机架102的开口的周围以保护其免受损坏。然而,因为附着有脱模剂或润滑剂 的加热辊100在毡垫圈130上滑动,污垢可能积累在毡垫圈130上。因此,毡垫圈130作为 加热辊100上的表面保护是不足的。此外,因为毡垫圈130在每次更换加热辊100时必须被粘上或撕掉,因此更换操作 变得麻烦。而且,因为毡垫圈130在每次更换加热辊100时变脏,因此必须丢弃脏的毡垫圈 130并且准备好新的毡垫圈130。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定影装置的辊,定影装置,成像设备,用于定影装置 的辊更换辅助件,和更换定影装置中的辊的方法,其克服了常规技术的缺点,并且能够容易 地和安全地进行辊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至少部分地解决常规技术中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定影装置的定影辊,所述定影装置具有加 热辊和朝向所述加热辊可加压地配置的加压辊,并且加热和加压记录介质,所述记录介质 表面上有未定影的墨粉图像,同时将所述记录介质夹在所述加热辊和所述加压辊之间并传 送,从而将墨粉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介质上,其中所述定影辊是所述加热辊和所述加压辊 中的至少一个,其沿所述定影辊的轴向方向可更换地支撑在所述定影装置中,以及所述定影辊包括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整体地形成在所述定影辊的内部并且在辊导向轴的外圆 周上滑动,所述辊导向轴在更换所述定影辊时插入至所述定影辊中和从所述定影辊中卸 除。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定影装置的辊更换辅助件,在所述定 影装置中,加热辊和朝向所述加热辊可加压地配置的加压辊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定影辊并 且通过沿轴向方向被拉出而进行更换,所述辊更换辅助件包括辊导向轴,其可拆卸地连接 到所述定影装置以穿过设置在待更换的所述定影辊的内部的滑动构件,并且具有外圆周, 所述滑动构件在插入和卸除所述定影辊时在所述外圆周上滑动;和辅助装置,其可拆卸地 连接到辅助装置连接构件,并且被安装在所述辊导向轴的端部上以使所述定影辊被插入和 卸除,所述辅助装置连接构件配置在卸除方向上待更换的所述辊的前边缘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更换定影装置中的定影辊的方法,在所述 定影装置中加热辊和朝向所述加热辊可加压地配置的加压辊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定影辊 并且通过沿轴向方向被拉出而进行更换,所述方法包括插入待安装的辊导向轴以便穿过 配置在待更换的所述定影辊的内部的滑动构件;沿所述辊导向轴拉出支承构件,所述支承 构件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待更换的所述定影辊的一端的轴承;通过将辅助装置沿所述辊导向 轴插入而将所述辅助装置连接到辅助装置连接构件,所述辅助连接构件配置在卸除方向上 所述定影辊的前边缘;通过使所述定影辊经所述滑动构件在所述辊导向轴的外圆周上滑动 而将连接至所述辅助装置的所述定影辊拉出;通过使新辊经所述滑动构件在所述辊导向轴 的所述外圆周上滑动,连接所述辅助装置与所述新辊的辅助装置连接构件,以便安装与所 述辅助装置连接的所述新辊;将所述辅助装置沿所述辊导向轴拉出,使所述辅助装置与由 此安装的所述新辊分离;以及沿所述辊导向轴安装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具有可旋转地 支撑所述新辊的一端的轴承;以及拉出所述已安装的辊导向轴。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阅读下面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述,将更好地理解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插入在加热辊中的导向轴的剖面图;图2是实施方式中的导向轴和制动器之间的啮合的放大部分剖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中制动器的放大主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中的制动器的放大侧视图;图5是实施方式中从其中拉出一个支承构件的加热辊的剖面图;图6是实施方式中的辅助装置的部分的透视图;图7A是辅助装置的剖视图,所述辅助装置的两个闩锁上的杠杆彼此相对地向外 开放;图7B是辅助装置的剖视图,所述辅助装置的两个闩锁上的杠杆彼此相对地向内 旋转;图8是辅助装置中的顶针周围的放大剖视图;图9A是沿图10中的箭头X-X所取的辅助装置插在加热辊中时吸收器和夹持器上 的夹持件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9B是沿图10中的箭头X-X所取的辅助装置刚好连接到吸收器之前吸收器和夹 持器上的夹持件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10是实施方式中连接辅助装置的加热辊的剖面图;图IlA是处于工作位置的实施方式中支撑辊构件的侧视图;图IlB是处于工作位置的实施方式中支撑辊构件的平面图;图IlC是从工作位置朝向备用位置移动的实施方式中的支撑辊构件的侧视图;图IlD是从工作位置朝向备用位置移动的实施方式中的支撑辊构件的平面图;图IlE是处于备用位置的实施方式中的支撑辊构件的侧视图;图IlF是处于备用位置的实施方式中的支撑辊构件的平面图;图12是实施方式中支撑辊构件相对于辅助装置的配置的示意图;图13是实施方式中由两个支撑辊构件支撑的加热辊的部分剖面图;图14是根据实施方式的更换加热辊的步骤的流程图;图15是实施方式中被拉出的加热辊的剖面图;图16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加热辊周围的剖面图;图17是其上安装有保护管的实施方式中的加热辊的剖面图;图18是实施方式中的一个吸收器的剖面图;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个吸收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轴滑动构件的主视图;图21是沿图20中的线Y-Y所取的剖面图;图22A-图22C是图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吸收器的内圆周被包括在辅 助装置中的夹持件夹持的情况的部分侧视图;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图24是常规定影装置的部分剖面图;以及图25是当其中包括的加热辊被更换时定影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激光束打印机的总体结构>开始将参照图23解释应用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激光束打印机的总体结构。在图23中,在激光束打印机1中,基于由控制器22发出的打印操作启动信号,感 光鼓21以箭头的方向旋转。感光鼓21以对应于激光束打印机1的打印速率的速率旋转, 并且保持旋转直至打印操作结束。当感光鼓21开始旋转时,向电晕充电器2施加高电压 并且例如,感光鼓21的表面均勻地带有正电荷。旋转多面镜3在激光束打印机1接通电源后立即开始旋转,并且以高准确度在恒 定的速率下保持旋转,同时电源保持接通状态。来自光源4诸如半导体激光器的光输出,在 旋转多面镜3上反射,并且经f θ透镜5扫描和照射感光鼓21的表面。当转变为点图像的 字符数据或图形数据作为激光束的0N/0FF(开/关)信号从控制器22发送至激光束打印 机1时,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生成被激光束照射和不照射的区域,形成所谓的静电潜影。携带静电潜影的感光鼓21的区域到达面向显影装置6的位置时,墨粉供应至静电潜影。例如,带有正电荷的墨粉被静电吸引至感光鼓21的区域,在此由于激光束的照射导 致电荷消失,并且在感光鼓21上生成墨粉图像。送纸器8朝向感光鼓21和转印装置10之间的区域传送保存在纸斗11中的连续 纸(记录介质)7,与感光鼓21上形成的墨粉图像达到转印位置处的定时保持同步。感光 鼓21上形成的墨粉图像通过向纸7的背侧施加电荷的转印装置10的作用吸在纸7上,所 述电荷的极性与墨粉图像的极性相反。以此方式,纸7经送纸器8、转印装置10、送纸器9和缓冲板24被传送至定影装置 12。已经到达定影装置12的纸7被结合有多个加热器的预热器13预热,然后被夹持部夹 持和传送同时被加热和挤压,所述夹持部由一对定影辊形成,所述定影辊由结合有多个加 热灯25的加热辊14和加压辊15组成。以此方式,墨粉图像熔化并定影在纸7上。从加热辊14和加压辊15送出的纸7通过出纸辊16被送至堆叠平台19,并且通过 摆动鳍片17的摆动交替地沿纸孔折叠。在旋转搅动器(puddle) 18将褶痕变平的同时,纸 7堆叠在堆叠平台19中。通过转印位置的感光鼓21的区域被清洁器20清洁干净,并且准 备用于下一次打印操作。设置缓冲板24以吸收纸7的松弛力或张力,该松弛力或张力是当送纸器9和定影 辊(加热辊14和加压辊15)之间出现送纸速率差异时导致的。显示监视器23上显示基 于执行打印操作的激光束打印机1的状态的信息。网状构件(web member) 26配置为可接 触和可卷绕在加热辊14的表面上,并且向加热辊14的表面上施加脱模剂或润滑剂。<围绕加热辊的结构>包括在定影装置12中的围绕加热辊14的结构将参照图16来解释。加热辊14包 括由金属诸如铝制成的基管14a,和置于围绕基管14a的过纸区Aw上的表面层14b。表面 层14b由涂层制成,例如,诸如四氟乙烯-全氟代烷基乙烯醚共聚物(PFA)树脂、硅橡胶层、 或硅橡胶层和覆盖其上的PFA管。例如,盘状且铝制的放热防护构件(此后,“吸收器”)14c和14d固定在加热辊14 内部,分别靠近两端的开口。吸收器14c和14d阻止来自加热辊14中的加热灯25的辐射 热释放至加热辊14外,并且阻止机器内部的温度升高。如图16中所示,吸收器14c和14d置于加热辊14的过纸区Aw的稍外侧。换句话 说,吸收器14c和吸收器14d之间的距离稍长于轴向方向上过纸区Aw的长度。各个加热灯 25的长度稍长于吸收器14c和吸收器14d之间的距离。如果吸收器14c和14d的全部或部分放置在加热辊14的过纸区Aw中,吸收器14c 和14d可能妨碍来自加热灯25的辐射热的传递,因此加热辊14的表面可能达不到所需的 温度。因此,吸收器14c和14d配置为不进入加热辊14的过纸区Aw。加热辊14的两端分别经支承构件48和49由定影装置的机架50和50支撑,所述 支承构件48和49具有定心构件46和47。定心构件46经轴承51配置在支承构件48上,并且插入至加热辊14的一个开口 端的内部。轴承51可吸收加热辊14的热膨胀以及沿圆周方向上配置的多个弹簧52和附 着在支承构件48的内端面上的制动板53支撑周围构件时的变化。当支承构件48结合在 加热辊14中时,弹簧被轻微压缩,并且在定心构件46和轴承51以及制动板53之间形成间 隙,如图16中所示。支承构件48通过多个翼形螺钉54紧固在机架50之一上。
支承构件49设置有齿轮55,其接受来自旋转加热辊14的加热辊驱动电机(未图 示)的驱动力。支承构件49分别经轴承56和57可旋转地被机壳58和59支撑。沿轴向方向延伸的键槽(未图示)在面向定心构件47的加热辊14的开口端上形 成。啮合在键槽中的键(未图示)形成在定心构件47的端部上。加热辊14和定心构件47 通过这些键结构连接。因此,加热辊驱动电机的驱动力经齿轮55、支承构件49、定心构件47 和键结构传递至加热辊14,使得加热辊14以预定的方向旋转。由耐热合成树脂制成的环60插入在加热辊14的各端和定心构件46和47的每个 之间,以防止加热辊14上的热量泄漏至定心构件46和47,并且防止损坏。槽样缺口(未图 示)形成在与加热辊14上的键槽对应的位置处定心构件47 —侧上的环60上,由此键可以 啮合在键槽中。作为加热辊14的热源的加热灯25与分别支承加热灯25的两端的灯座61和62 捆扎在一起,从而形成灯盒63。灯盒63安装在加热辊14的中央处,如图16中所示。<安装和卸除灯盒>将参照图17解释如何安装和卸除灯盒。当下面所述的灯盒63或加热辊14被更 换时,保护管64以图17中所示的方式使用,该保护管由纸形成或用耐热合成树脂形成。保 护管64的外径被设计成与支承构件48的内径以及机壳59中的内管59b的内径大致相同 的大小。保护管64的内径被设计成与灯座62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大小。保护管64的长度 被设计成稍长于位于两侧处的机架50和50之间的距离。为了将灯盒63插入至加热辊14中,灯盒63首先插入至保护管64中,从灯座62 一侧直达保护管64的右端邻接另一灯座61的端面处(见图17)。灯座62的前边缘具有倾 斜部62a,使得灯座62更容易插入至保护管64内。覆盖有保护管64的灯盒63从支承构件48 —侧(从打印机的前侧)插入,如图17 中箭头A所指示。保护管64通过支承构件48、吸收器14c、吸收器14d以及机壳59中的内 管59b的内部。图18是吸收器14d的剖面图。整个吸收器14d是大致盘状的,并且在中央处包括 在加热辊14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管状滑动部85。吸收器14d的滑动部85和外周部86通 过稍微倾斜的倾斜部87连接,使得滑动部85的位置与外周部86相比较靠近加热辊14的开 口,如图17中所示。插入孔88形成在滑动部85的内侧上。插入孔88的内径被设计成与 保护管64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大小。在此实施方式中,滑动部85的轴向长度被设置为5-10 毫米。如上所述,支承构件48的中空部、吸收器14d的插入孔88和机壳59的内管59b的 内径被设计成与保护管64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大小,并且吸收器14d具有朝向插入孔88倾 斜的倾斜部87。因此保护管64(灯盒63)可顺畅地插入至加热辊14中,而不会在插入方向 上摆动。灯盒63的插入停止在灯座61的外圆周邻接支承构件48的位置处。此时,保护管 64的前边缘在插入方向上从机壳59突出至机器外。因此,保护管64可通过用手握持突出 部在箭头A的方向上从加热辊14中拉出,并且完成灯盒63的安装。为了从加热辊14中卸下灯盒63,保护管64以图17中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从打 印机的背侧插入至机壳59的透孔59a中,并且通过机壳59的内管59b、灯座62上的倾斜部62a、吸收器14d上的滑动部85 (插入孔88)以及支承构件48的导引,直达在插入方向上 保护管64的前边缘邻接灯座61的端面的位置处。以此方式,灯座62安放在保护管64内。 灯盒63可通过进一步插入保护管64而被卸下,使得灯盒63以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与保护 管64 —起被压出。以此方式,通过插入或卸除被保护管64覆盖的灯盒63,在装卸灯盒的同时可以避 免加热灯25受到损坏。纸管适合用于保护管64,因为纸管具有热绝缘性,和一定水平的机 械强度,并且也是廉价的,以及容易获得。设置在吸收器14d上的倾斜部87不仅在以箭头A的方向插入保护管64时用作导 引器,而且可以减小加热辊14的表面上的温度差。换句话说,加热辊14上的过纸区Aw(见 图16)的边缘处的表面温度往往低于过纸区Aw的中央处的温度,并且在边缘和中央之间往 往出现温度差。因此,如图16中所示,吸收器14d放置在加热辊14的过纸区Aw的紧接外侧,并且 吸收器14d具有朝向加热辊14的开口(加热灯25的端部)延伸的倾斜部87,使得在加热 灯25的端部处产生的热量收集在倾斜部87处。因此,加热辊14的过纸区Aw的边缘处的 表面温度升高,并且加热辊14的表面上的温度差可以有利地被减小。在该实施方式中,倾斜部87配置在吸收器14d上。可选地,倾斜部可以配置在吸 收器14c上。<加热辊更换辅助件的结构>现在将解释用于加热辊14的更换辅助件。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更换辅助件包括导 向轴30、辅助装置40和支撑辊构件70。导向轴30是由刚性材料诸如铝(金属)制成的直管。导向轴30的长度稍长于右 机架和左机架50和50之间的距离,如图1中所示。导向轴30的外径与支承构件48的内 径、吸收器14d之一上的滑动部85的内径(见图18)以及机壳59中的内管59b的内径具 有大致相同的大小。啮合槽30a在导向轴30的圆周上靠近插入方向上的其后缘形成(见 图2)。用于紧固(锁定)导向轴30的板样制动器31以可滑动的方式由销32支承在机 壳59的侧面上(打印机的背侧)。图2是导向轴30和制动器31之间的啮合的放大部分剖 面图。图3是制动器31的放大主视图。图4是制动器31的放大侧视图。如图3和4中所示,水平弯曲的把手31a配置在制动器31的顶端处。以大致半圆 形延伸的啮合件31b配置在制动器31的底端。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滑动槽31c配置在把 手31a和啮合件31b之间。把手31a用来提升或落下制动器31。啮合件31b与导向轴30上的啮合槽30a啮 合,从而紧固(锁定)导向轴30。销32插入至滑动槽31c中。半圆形啮合件31b的内径被 设计成与导向轴30上的啮合槽30a的底面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大小。如本实施方式中所公开,啮合槽30a在导向轴30的圆周上延伸形成,并且制动器 31形成为包括以大致半圆形延伸的啮合件31b。因此,导向轴30可以向导向轴30相对于 制动器31的插入方向上自由地插入而没有限制,并且可以与啮合件31b的内圆周可靠地固 定(锁定)。因为制动器31用来在预定的位置处固定(锁定)导向轴30,因此后面所述的加热辊14、支承构件48和辅助装置40可平稳地插入和卸除,而不导致导向轴30摆动。在导向轴30的外圆周上在插入方向上的其前边缘处形成倾斜表面30b,使得例如 辅助装置40能够顺畅地插入。当导向轴30固定至预定位置处时,导向轴30在插入方向上 的前边缘(倾斜表面30b)向机架50侧稍稍突出(见图5)。如图6、7A和7B中所示,辅助装置40包括装置体部45、在装置体部45的侧部旋转 地配置的两个闩锁41、用于将闩锁41的移动传递至支座43的轴42、其中每一个的一端连 接至轴42且另一端向外弯曲的支座43、用于承受各组件的公差以确保加热辊14紧固的线 圈样弹簧44、连接至装置体部45的侧面的柄66、和顶针90(见图7A和7B)。沿轴向方向穿透的透孔45b设置在装置体部45的中央处。透孔45b的内径设计 成与导向轴30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大小。翼缘45c在装置体部45的一侧上形成。两个闩锁41具有相同的形状。各个闩锁41包括在一端上形成的半圆柱形旋转部 41a、在旋转部41a的厚度方向上偏心地配置在旋转部41a内部的轴41b、和配置在旋转部 41a的对侧上的杠杆41c。这两个闩锁41连接至装置体部45以便彼此面对,透孔45b置于 两者间。如图7A和7B中所示,轴42的一端连接到闩锁41的轴41b。在与连接到轴42的 支座43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夹持件43a,其弯曲从而面对装置体部45的内表面 45a。线圈样弹簧44置于配置在装置体部45上的梯状弹簧接受部45e和闩锁41之间。 轴42插入至弹簧44中,并且弹簧44的回弹力使闩锁41持续地向外偏移。闩锁41设置有 侧面为U形的定位装置41d(见图6)。顶针90包括面向加热辊14的端面的大直径部91和面向闩锁41上的杠杆41c的 小直径部92,如图7A、7B和8所示。梯状部93在大直径部91和小直径部92之间的边界上 形成。护环94紧固在小直径部92的头部附近。如图8中所示,顶针90的小直径部92插入至配置在装置体部45中的透孔95中, 并且通过透孔95的导引沿加热辊14的轴向方向可移动地布置。内径大于护环94的外径 的凹形缺口 98在面向闩锁41的透孔95的端部上形成。顶针90的梯状部93面向透孔95的开口端之一,并且护环94面向凹形缺口 98的 底面。以此方式,防止顶针90不小心落到装置体部45之外(与其脱离)。顶针90经环60 (未图示)配置在面向加热辊14的端面的位置处,如图9A和9B 中虚线所绘制的小圆圈所示,并且如图7A中所示面向闩锁41的杠杆41c。如图7B中所示,顶针90具有这样的长度,即,在闩锁41的杠杆41c彼此相对地向 内压紧时,顶针90的小直径部92从装置体部45的外表面45d稍突出,并且如图7A中所示, 当闩锁41的杠杆41c彼此相对地向外压紧时,顶针90的小直径部92被闩锁41上的杠杆 41c挤压,并且导致顶针90的大直径部91从装置体部45的外圆周突出。图7A图示了彼此相对地向外安放的两个闩锁41上的杠杆41c。闩锁41的轴41b 靠近装置体部45,并且因此,支座43的夹持件43a和装置体部45的内表面45a之间的间 隙(间隙L)变得如Ll所示的那样大。间隙Ll被设计为稍宽于吸收器14c的厚度。在此 定位中,顶针90被闩锁41上的杠杆41c推动,使得大直径部91从装置体部45的外圆周稍 稍突出。
从此位置,如图7B中所示如果两个闩锁41上的杠杆41c彼此相对地向内旋转,则 闩锁41的轴41b移动远离装置体部45。当轴41b偏心时,导致轴42和支座43移动。因 此,支座43的夹持件43a和装置体部45的内表面45a之间的间隙L减小至L2。间隙L2 的大小等于或小于吸收器14c的厚度。在此定位中,闩锁41上的杠杆41c与顶针分开。因 此,大直径部91保持在装置体部45的内部,而小直径部92从装置体部45的外侧面45d突 出ο通过将间隙L减小至间隙L2,辅助装置40紧固在吸收器14c上,并且加热辊14与 辅助装置40形成为一体。这使得这些组件从定影装置12上卸除或插入其中。相反,通过 将间隙L增加至间隙Li,辅助装置40从吸收器14c上脱离,并且顶针90的大直径部91从 装置体部45的外圆周突出。这导致大直径部91经环60加压加热辊14的端面。辅助装置 40由此自动地与加热辊14分开。图9A和9B是图示沿图10中的箭头X_X所取的吸收器14c和支座43上的夹持件 43a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9A是图示辅助装置40插入至加热辊14中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B是图示在辅助装置40连接至吸收器14c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9A中所示,在吸收器14c的内圆周上彼此相对地形成两个缺口 67,其大小允 许支座43上的夹持件43a通过。当辅助装置40插入至加热辊14中时,支座43的夹持件 43a通过缺口 67。当装置体部45的翼缘45c邻接机架50的外表面时,至吸收器14c的插 入完成。如图9A中所示,沿辅助装置40的旋转方向(由箭头指示的方向),在缺口 67的 中央侧上形成与缺口 67畅通地连接的可旋转部96。在可旋转部96的背侧形成止动端面 97。当握持柄66并且辅助装置40以图9A中图示的位置中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旋转 时,夹持件43a的根部43b (见图10)进入可旋转部96的内部。当根部43b的前边缘到达 止动端面97时,辅助装置40的旋转停止。图9B是图示在达到止动端面97之前根部43b 的前边缘的示意图。当根部43b的前边缘到达止动端面97时,支座43的夹持件43a脱离 缺口 67,并且面向吸收器14c的内圆周的其他部分。止动端面97配置在当辅助装置40从图9A中图示的位置以箭头所指示的方向旋 转约30-60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0度)时,允许辅助装置40自动停止的位置处。当两个闩锁41上的杠杆41c向内旋转时,如图10中所示,随着辅助装置40的自 动停止,支座43的夹持件43a经轴42被拉向装置体部45,并且吸收器14c的内圆周夹在支 座43上的夹持件43a和装置体部45的内表面45a之间。以此方式,辅助装置40固定至加 热辊14,吸收器14c置于两者之间。如图11A-11F中所示,支撑辊构件70包括支撑辊71、可旋转地支撑支撑辊71的第 一轴72、将第一轴72固定在其自由端之一上的辊板73、配置在辊板73的基底端上的第二 轴74、和可旋转地支撑第二轴74的夹板75。如后所述,当更换加热辊14时,在约200摄氏度的高温下的加热辊14支载在支撑 辊71上。因此,支撑辊71是高度耐热的,并且由与加热辊14的表面层14b (见,图16)相同 的材料或相同体系的材料制成,使得因此表面层14b不被损坏。在此实施方式中,加热辊14 的表面层14b用基于氟的树脂形成,诸如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四氟乙烯/全氟代-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树脂或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氟化乙烯丙烯(FEP))树 脂。支撑辊71也由相同材料或相同体系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基于氟的树脂)制成。为了使当加热辊14支载在旋转的支撑辊71上时,支撑辊71不损害加热辊14的 表面,支撑辊71为筒样形状,使得加热辊14的表面与支撑辊71的表面保持点接触。在辊板73的一侧上,通过弯曲整体地形成钩76。在夹板75上形成其中啮合(配 合)钩76的槽77(见图11E)。槽77的宽度设置为大致与钩76的厚度相同的大小。在夹 板75上形成细长孔78,其与槽77平行地延伸,并且其中插入第二轴74。由此,辊板73以 竖直可移动的方式被支撑,这在后面描述。图IlA和IlB分别是当加热辊14从打印机中拉出或插入时支撑辊构件70的定位 的侧视图和主视图。如图IlA中所示,配置在辊板73上的钩76插入(锁定)在夹板75上 的槽77中从而保持辊板73直立。因此支撑辊71面向配置在机架50上的更换开口 82,如 图15中所示。图IlC和IlD分别是当支撑辊构件70从上面解释的工作位置朝向下面解释的备 用位置移动时支撑辊构件70的侧视图和主视图。如图IlC中所示,辊板73在由箭头E指 示的方向上向上提拉,从而使钩76脱离槽77 (解锁),然后辊板73围绕第二轴74在箭头F 指示的方向上旋转约180度。图IlE和IlF分别是处于备用位置的支撑辊构件70的侧视图和主视图。在此位 置中,辊板73悬挂在第二轴74上。因此,支撑辊71位于低位处,并且处于远离机架50上 的更换开口 82的备用位置处(见图1)。图12是显示支撑辊构件70相对于辅助装置40的配置的示意图。在此实施方式 中,使用两个支撑辊构件70a和70b,并且配置在靠近机架50的更换开口 82附近的位置处, 使得加热辊14可通过握持辅助装置40上的柄66而顺畅地拉出。设想通过加热辊14的中心“0”的垂直线为0度,如图12中所示,并且两个支撑辊 构件70a和70b具体地安装在加热辊14下方。在此情况下,分别与支撑辊71a和71b的轴 垂直的中心线80以士30和士60之间的角度(角度θ )关于垂直线79相交,或更优选地 以士 40和士 50之间的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5度)。支撑辊构件70a和70b配置在关 于垂直线79的对称位置处。以此方式,当加热辊14借助于辅助装置40拉出时,支撑辊构 件70a和70b可以稳定地支撑加热辊14,从而消除了不稳定的因素而不妨碍操作。在图12中,支撑辊构件70a和70b在对称位置处连接到连接板81,并且支撑辊构 件70a和70b经连接板81固定至机架50外侧(见图1)。在此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撑辊构件70配置在加热辊14下方。另外,也有可能在加 热辊14上方设置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辊构件70。在此情况下,该支撑辊构件70应当配 置在如下的位置处,即,当加热辊14借助于辅助装置40拉出时,以与向下配置的支撑辊构 件70a和70b相同的方式,从而不妨碍此拉出操作。向上配置的支撑辊构件70必须具有相 对于加热辊14的预定间隙以避免过多地约束加热辊14。〈更换加热辊的步骤〉将解释更换加热辊14的步骤。当加热辊14寿命结束,或更换为可以满足打印机 所要求的需求的不同加热辊14时更换加热辊14。图14是更换加热辊14的步骤的流程图。如图14中所示,在步骤Sl处,通过使用保护管64从加热辊14中拉出灯盒63。此操作以上面参照图17所解释的方式进行。因此, 在此省略其过多的解释。因为在灯盒63处于保护管64中时,灯盒63受到刚性保护管64 的保护,因此在更换期间灯盒63不会被不小心地损坏。在步骤S2处,导向轴30以箭头B所指的方向插入至机壳59中的透孔59a中(从 打印机的背侧),如图1中所示。在被机壳59中的内管59b导引和支承的同时,导向轴30 穿过吸收器14d的滑动部85,和支承构件48。当导向轴30插入达到预定位置时,制动器 31插入至导向轴30上的啮合槽30a(见图2)并完成导向轴30的安装。在步骤S3处,松开翼形螺钉54,以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拉出支承组件诸如定心构 件46、轴承51、弹簧52和制动板53的支承构件48。因为导向轴30的前边缘从机架50的 外表面稍稍突出,因此在被导向轴30导引的同时支承构件48可以被顺畅地拉出,而不会碰 撞机架50的开口的边缘。对于当拉出支承构件48时离开加热辊14的定心构件46,由于弹 簧52的回弹力使得定心构件46和轴承51邻接制动板53。因为支撑辊构件70上的支撑辊71处于如图1中所示的备用位置(低位),因此由 支承构件48执行的卸除操作不受妨碍。图5是显示从中拉出支承构件48的加热辊14的 示意图。在步骤S4处,辅助装置40通过握持柄66从具有倾斜表面30b的前边缘插入至导 向轴30。此时,如图7A中所示,闩锁41上的杠杆41c彼此相对地保持向外开放状态。因 此,装置体部45的内表面45a和支座43的夹持件43a之间的间隙设置为较宽的间隙Li。 顶针90的大直径部91从装置体部45的外圆周突出。当辅助装置40插入至加热辊14的开口时,支座43的夹持件43a穿过吸收器41c 上的缺口 67,如图9A中所示,并且移动至吸收器14c的内部。辅助装置40的插入停止在顶 针90的大直径部91邻接环60的位置处。当辅助装置40以图9A中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通过握持柄66而旋转时,辅助装置 40的旋转停止在夹持件43a的根部43b碰撞吸收器14c的止动端面97的位置处。以此方 式,即使当辅助装置40旋转时,如图9B中所示顶针90仍然面向加热辊14的端面。当闩锁41的杠杆41c彼此相对地向内旋转时,如图7B和10中所示,杠杆41c移 动远离顶针90。支座43上的夹持件43a经轴42朝向装置体部45牵拉,使得吸收器14c的 内圆周夹在支座43上的夹持件43a和装置体部45的内表面45a之间。此时,顶针90上的 小直径部92从装置体部45的外表面45d突出。以此方式,辅助装置40经吸收器14c连接 到加热辊14。在步骤S5处,支撑辊71移动至并被锁定在工作位置中。在移动和锁定支撑辊71 时,图IlE中图示的辊板73在与箭头F所指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180度,并且钩76 配合在槽77中。在支撑辊71移动结束后,支撑辊71面向机架50上的更换开口 82,如图 15中所示。在步骤S6处,通过握持辅助装置40上的柄66将仍然处于高温的加热辊14从打 印机中拉出。此时,导向轴30可靠地固定在机壳59中的内管59b,并且吸收器14d上的滑 动部85在导向轴30的外圆周上滑动。离开机架50的加热辊14部分稳定地被支撑辊71a 和71b支撑,并且当拉出加热辊14时支撑辊71a和71b旋转。图13图示了加热辊14如何 被支撑。如图13中所图示,加热辊14被支撑辊71a和71b在两个点接触“P”处支撑。以此方式,处于约200摄氏度的高温的加热辊14部分不会不得不用手支撑,从而允许加热辊 14顺畅地和安全地拉出。即使加热辊14被拉出后,定心构件47和支承构件49仍然处于它们所在的位置。 图15图示了被拉出的加热辊14。直立的支撑辊71的位置比导向轴30的前边缘更靠近机 架50。因此,加热辊14的外圆周支承在支撑辊71上直至在卸除方向上加热辊14的后缘离 开导向轴30的前边缘。在步骤S7处,辅助装置40连接待更换的新加热辊14 (未图示),并且通过使用导 向轴30安装辅助装置40和加热辊14。支撑辊71a和71b同样也用于安装,并且安装在新 加热辊14上的吸收器14d的滑动部85在导向轴30的外圆周上滑动,直至加热辊14被顺 畅地插入至预定位置。在步骤S8处,支撑辊71a和71b被解锁,并且移动至备用位置。因为前面参考图 11A-11F解释了解锁和移动支撑辊71a和71b至备用位置,在此省略其过多的解释。在步骤S9处,辅助装置40从加热辊14卸除。在步骤SlO处,使用导向轴30安装 支承构件48。在步骤Sll处,移动制动器31并且拉出导向轴30。在步骤S12处,覆盖以保 护管64的灯盒63插入至加热辊14中,然后从加热辊中拉出支承构件48以完成灯盒63的 安装。在步骤S7处安装新加热辊14的步骤与在步骤S6处卸除加热辊14的步骤相反, 并且在步骤S9处卸除辅助装置40的步骤与在步骤S4处安装辅助装置40的步骤相反。此 时,通过向外旋转闩锁41上的杠杆41c,顶针90的大直径部91从装置体部45的外圆周突 出,从而经环60加压加热辊14的端面。以此方式,辅助装置40可以容易和迅速地与加热 辊14分开。在步骤SlO处安装支承构件48的步骤与在步骤S3处拉出支承构件48的步骤 相反,并且在步骤Sll处拉出导向轴30的步骤与在步骤S2处安装导向轴30的步骤相反。 在步骤S12处安装灯盒63的步骤与在步骤Sl处拉出灯盒63的步骤相反。因此,在此省略 其过多的解释。图19是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吸收器14d的一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如 图19中所示,至少在滑动部85的内圆周上配置在吸收器14d的滑动部85上的耐热树脂层 99与导向轴30和保护管64滑动接触。在此实施方式中,耐热树脂层99由注塑体制成,并 且该注塑体紧密地配合至吸收器14d的滑动部85中。也可能在滑动部85的内圆周上设置 耐热树脂的涂层以形成耐热树脂层99。在此实施方式中,耐热树脂层99的内径被设计成与 导向轴30和保护管64的外径具有大致相同的大小。作为耐热树脂,例如,使用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苯醚树脂、聚砜树 脂或氟树脂。以此方式,通过在与导向轴30和保护管64滑动接触的部分上设置耐热树脂 层99,导向轴30和保护管64可以通过耐热树脂层99的滑移性而更顺畅地插入和卸除,并 且可消除不适的滑动声音。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轴滑动构件的主视图。图21是沿图20 中的线Y-Y所取的剖视图。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轴滑动构件也作为放热防护构件(吸收 器)起作用。此实施方式涉及不作为放热防护构件(吸收器)起作用的轴滑动构件,并且 例如,其安装在内部不具有热源的加压辊15上(见图23)。轴滑动构件200包括使用胶粘剂或类似物固定在加压辊15的内圆周上的外环201,其中插入导向轴30的滑动部202,和多个连接肋片203,该肋片在轴滑动构件200的径 向上延伸以连接外环201和滑动部202。连接肋片203之间的空间保持为空间204,以减少 轴滑动构件200中使用的材料的重量和用量。滑动部202的内径被设计成与导向轴30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大小。如图21中所示, 连接肋片203从外环201倾斜至滑动部202以便当导向轴30的前边缘插入至滑动部202 中时作为导引器起作用。轴滑动构件200由耐热树脂形成,诸如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 亚胺树脂、聚苯醚树脂、聚砜树脂或氟树脂。在此实施方式和先前的实施方式中,吸收器14d和轴滑动构件200设置有在圆周 方向上连续的圆柱形滑动部85和202以充当轴滑动构件。然而,滑动部不一定必需是在圆 周方向上连续的。例如,滑动部可具有多个沿圆周方向的狭缝以便在导向轴30的外圆周上 弹性地滑动。图22A-22C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夹持吸收器14c的内圆周的辅 助装置40中的夹持件43a的部分侧视图。因为吸收器14c位于加热辊14的内部,在将辅助 装置40中的夹持件43a插入至吸收器14c上的缺口 67中并且旋转辅助装置40后,不可能 从加热辊14的外面检查是否夹持件43a远离缺口 67并且面对吸收器14c的其他内圆周。因此,在此实施方式中,如图22A-22C中所示,在辅助装置40的前边缘侧上插入方 向上的位置处,例如在辅助装置40中的装置体部45的外圆周上通过印刷设置装置侧标记 205。同时,例如,在其外圆周上加热辊14的开口附近,通过印刷设置第一辊侧标记206、第 二辊侧标记207和从第一辊侧标记206指向第二辊侧标记207的箭头标记208。在加热辊 14的外圆周上和过纸区Aw的外侧上的位置处设置第一辊侧标记206、第二辊侧标记207和 箭头标记208 (见图16)。第一辊侧标记206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处,即,当如图22B中所示辅助装置40插入 至加热辊14的开口中以便使辅助装置40上的装置侧标记205与第一辊侧标记206对齐时, 如图9A中所示,辅助装置40中的夹持件43a准确地插入至吸收器14c上的缺口 67中。第二辊侧标记207配置在这样的位置处,即,当辅助装置40以箭头标记208所指 示的方向旋转以便使装置侧标记205与第二辊侧标记207对齐时,辅助装置40中的夹持件 43a完全离开吸收器14c上的缺口 67,并且面向除缺口 67以外的吸收器14c的内圆周。图22A-22C是此顺序操作的示意图。开始时,如由图22A中的箭头所指示,辅助装 置40插入至加热辊14的开口中,使得装置侧标记205与第一辊侧标记206对齐。如图22B 中所示,当装置侧标记205与第一辊侧标记206对齐时,可以确认辅助装置40中的夹持件 43a准确地插入至吸收器14c上的缺口 67中。装置侧标记205的长度被设置成即使当辅助装置40插入至加热辊14的开口中 时,从加热辊14的开口仍然可见到一部分装置侧标记205。然后辅助装置40以箭头标记208所指示的方向旋转,即,配置可旋转部96 (见图 9A)所朝向的方向,并且该旋转在装置侧标记205与第二辊侧标记207对齐的点处停止。因 为如上面实施方式中所示止动端面97在可旋转部96的背侧中形成,可以肉眼确认装置侧 标记205和第二辊侧标记207被对齐,以及可以用感觉确认夹持件43a的根部43b邻接止 动端面9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圆柱形滑动部配置在滑动构件的内圆周中。可选地,滑动构件可以是更简单的形状,其中滑动构件由板状材料制成,并且用于插入导向轴的插入孔在 滑动构件的中央处形成,从而使用插入孔的圆周作为滑动部。优选使插入孔的开口边缘变 圆使得导向轴可以容易地插入。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更换加热辊14时,吸收器14c用来连接加热辊14和辅助 装置40。可选地。加热辊14可以设置有专门用于连接辅助装置40的配合部(例如凹陷、 突出物或孔),并且加热辊14和辅助装置40可以通过使用专门用于连接的配合部连接在一 起。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加热辊14被解释为是待更换的。然而,本发明还可以应用 于更换包含或不包含热源的加压辊1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脱模剂或润滑剂施加在加热辊14上。偶尔,本发明也可以 应用于这样的定影装置(成像设备)——其中脱模剂或润滑剂施加在加压辊15上,或加热 辊14和加压辊15两者之上。本发明如上所述构建,并且可以提供用于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定影装置、成像设 备、用于定影装置中的定影辊的更换辅助件和更换定影装置中的定影辊的方法,其可以克 服常规技术的缺点,并且能够容易地和安全地更换定影辊。尽管已经关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以用于完整和清楚地公开,但所 附的权利要求并不因此受到限制,而是其要被理解为体现对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可 以想到的所有改动和可选结构,这些改动和可选结构完全包括在本文所提出的基本教导之 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定影装置的定影辊,所述定影装置具有加热辊和朝向所述加热辊可加压地 配置的加压辊,并且加热和加压记录介质,所述记录介质表面上有未定影的墨粉图像,同时 将所述记录介质夹在所述加热辊和所述加压辊之间并传送,从而将墨粉图像定影在所述记 录介质上,其中所述定影辊是所述加热辊和所述加压辊中的至少一个,其沿所述定影辊的轴向方向可 更换地支撑在所述定影装置中,以及所述定影辊包括滑动构件,所述滑动构件整体地形成在所述定影辊的内部并且在辊导 向轴的外圆周上滑动,所述辊导向轴在更换所述定影辊时插入至所述定影辊中和从所述定 影辊中卸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其中所述滑动构件是大致盘状的,所述定影辊包括热源,以及所述滑动构件还作为放热防护构件起作用,所述放热防护构件防止来自所述热源的辐 射热释放至所述定影辊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其中所述滑动构件配置在所述定影 辊上的过纸区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其中所述滑动构件包括配置在所述 滑动构件的外圆周和内圆周之间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为倾斜的,使得所述滑动构件的所 述外圆周比所述内圆周更接近所述定影辊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其中耐热树脂层被配置 在所述滑动构件的内圆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其中辅助装置连接构件,其可拆卸地连接于用于卸下所述定影辊的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 置连接构件设置在卸除方向上所述定影辊的前边缘部处,以及所述滑动构件与所述辅助装置连接构件反向地配置在所述定影辊的开口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其中所述辅助装置连接构件是大致盘状的,所述定影辊包括热源,以及所述辅助装置连接构件还作为放热防护构件起作用,所述放热防护构件防止来自所述 热源的辐射热释放至所述定影辊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其中所述辅助装置连接构件配置在 所述定影辊上的过纸区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其中所述辅助装置连接构件包括缺口,配置在所述辅助装置上的夹持件通过所述缺口插入;可旋转部,其与所述缺口畅通地连接并且使通过所述缺口插入的所述夹持件旋转预定 的角度;以及制动部,当所述夹持件邻接所述可旋转部的端部时其阻止所述夹持件的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定影装置的定影辊,其中在所述定影辊的端部上在其 外圆周上放置标记,所述辅助装置固定在所述标记处。
11.一种定影装置,包括加热辊;和加压辊,其朝向所述加热辊可加压地配置,其中所述定影装置加热和加压记录介质,所述记录介质表面上有未定影的墨粉图像,同时 将所述记录介质夹在所述加热辊和所述加压辊之间并传送,从而将墨粉图像定影在所述记 录介质上,其中所述加热辊和所述加压辊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定影辊,并且沿所述辊的轴向方向以可 更换的方式支撑在所述定影装置中,以及可更换地支撑在所述定影装置中的所述定影辊是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 用于定影装置的定影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进一步包括轴承,其可旋转地支撑待更换的所述定影辊的一端;轴承支承构件,其支承所述轴承;和内管,其配置在所述轴承支承构件的内部以便支承辊导向轴,在更换所述定影辊时所 述辊导向轴在穿越所述轴承支承构件的内部插入至所述定影辊的内部的同时导引所述定 影辊的插入和卸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定影装置,进一步包括止动器,其防止在所述定影辊的更 换期间所述辊导向轴的移位。
14.一种成像设备,包括转印装置,其将墨粉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的图像载体上;和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
15.一种用于定影装置的辊更换辅助件,在所述定影装置中,加热辊和朝向所述加热辊 可加压地配置的加压辊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定影辊并且通过沿轴向方向被拉出而进行更 换,所述辊更换辅助件包括辊导向轴,其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定影装置,以穿过设置在待更换的所述定影辊的内 部的滑动构件,并且具有外圆周,所述滑动构件在插入和卸除所述定影辊时在所述外圆周 上滑动;和辅助装置,其可拆卸地连接到辅助装置连接构件,并且被安装在所述辊导向轴的端部 上以使所述定影辊被插入和卸除,所述辅助装置连接构件配置在卸除方向上待更换的所述 辊的前边缘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定影装置的辊更换辅助件,其中所述辅助装置连接构 件配置在待更换的所述辊内部其开口端附近,并且还作为放热防护构件起作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定影装置的辊更换辅助件,其中所述辅助装置进一步 包括夹持装置,其夹持待更换的所述定影辊的所述辅助装置连接构件;和操作装置,其使所述夹持装置执行夹持操作。
18.一种更换定影装置中的定影辊的方法,在所述定影装置中加热辊和朝向所述加热 辊可加压地配置的加压辊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定影辊并且通过沿其轴向方向被拉出而进 行更换,所述方法包括插入待安装的辊导向轴以便穿过配置在待更换的所述定影辊的内部的滑动构件; 沿所述辊导向轴拉出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待更换的所述定影辊 的一端的轴承;通过将辅助装置沿所述辊导向轴插入而将所述辅助装置连接到辅助装置连接构件,所 述辅助连接构件配置在卸除方向上所述定影辊的前边缘;通过使所述定影辊经所述滑动构件在所述辊导向轴的外圆周上滑动而将连接至所述 辅助装置的所述定影辊拉出;通过使新辊经所述滑动构件在所述辊导向轴的所述外圆周上滑动,连接所述辅助装置 与所述新辊的辅助装置连接构件,以便安装与所述辅助装置连接的所述新辊;将所述辅助装置沿所述辊导向轴拉出,使所述辅助装置与由此安装的所述新辊分离;以及沿所述辊导向轴安装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具有可旋转地支撑所述新辊的一端的轴 承;以及拉出所述已安装的辊导向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更换定影装置中的定影辊的方法,其中在拉出所述定影辊 时,所述定影辊处于高温状态。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更换定影装置中的定影辊的方法,其中待拉出的所述定影 辊和待安装的所述新定影辊的每一个的内部具有灯盒,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插入所述辊导向轴之前,从待更换的所述定影辊中拉出所述灯盒以及保护管,所述 保护管插在所述灯盒和待更换的所述定影辊之间以便覆盖所述灯盒,以及在拉出所述已安装的辊导向轴后,将所述灯盒与所述保护管插入至新安装的辊中,所 述保护管是从所述新安装的辊中拉出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更换定影装置中的定影辊的方法,其中所述保护管是纸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名称是定影辊、定影装置、成像设备、辊更换辅助件和更换定影辊的方法。在定影装置(12)中,加热辊(14)和加压辊(15)的至少一个被设置为定影辊并且沿所述定影辊的轴向方向可更换地支撑,滑动构件(14d)整体地形成在所述定影辊的内部,使得所述滑动构件(14d)在更换所述定影辊时在辊导向轴(30)的外圆周上滑动。
文档编号G03G21/16GK102004428SQ201010268598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31日
发明者川道源一郎, 泽畑昌, 鸭志田千春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