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61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透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透镜,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应速率表现较佳且适于在低温环境下操作的液晶透镜。
背景技术
近来,相机模块的技术朝向百万级像素与高分辩率度的高影像品质方向发展,并且具备轻巧小型的特性,其带动手机的新应用与提高消费者购买的意愿,并使手机相机逐渐具备一般数字相机的各种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即是自动对焦的功能。一般而言,相机分辩率度超过一百三十万像素以上时,影像侦测器像素面积缩小,一般固定焦距的相机镜头即无法针对远、近距离同时得到足够景深的成像结果,故必须辅以自动对焦的功能,方可得到清晰的成像品质。由于照相手机需具备轻薄短小的特点,若欲实现自动对焦,将不同于一般数字相机以传统马达驱动镜组的方式,必须采用更精密与微小的致动装置方能达成目的。以目前的发展,应用于照相手机镜头模块的致动装置大致上有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压电(piezoelectric)致动器与微型步进马达等。也有采用可经由电压控制来改变表面张力,进而变换透镜曲率以达到改变聚焦特性的液态透镜(liquid lens) 方式。也有采用可经由电压控制来改变电场分布,进而改变透镜折射率,以达到改变聚焦特性的液晶透镜(liquid crystal lens)方式。采用这几种方式以实现自动对焦的目的各有其缺点。譬如,采用机械式动态的致动装置,其材料成本、组装精度与抗摔(anti-shock)特性皆是关键;而采用静态的液态透镜,其制作工艺技术与光学成像品质也是挑战。另外,液晶透镜则有反应速度过慢与不适于低温操作环境。因此提出一可适用于手机镜头模块的自动对焦的更佳技术便成为研究与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历年来,已有许多文献资料陆续揭露各种液晶(liquid crystal, LC)光学元件技术,探讨利用液晶材料具有可受外加电压以调变其折射率的特殊光学特性,来改变透镜的焦距,并应用于各种产品领域中。如揭露于USP6864951美国专利公报中,利用非均勻性 (inhomogeneous)高分子发散型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与搭配紫外光束(UV light)的照射,使液晶分子形成非均勻尺寸的颗粒(droplet),可经由外加电压的变化连续调变其光学聚焦特性。更有如发表于APPLIED OPTICS国际期刊(Vol. 43, No. 35,p. 6407,December, 2004)中,将电极设计于远比液晶介质层厚的玻璃的另一面,通过较高电压的作用,使电位分布穿通过玻璃后,在液晶介质层形成连续曲面的分布,进而造成液晶折射率的连续分布,犹如一连续相位分布的透镜,其聚焦特性甚佳,元件结构也简单;然而其驱动电压要高达100伏特,且反应速度有待提升。前述现有的液晶光学元件,如 USP6577376与USP6690500采用带状片或菲涅尔透镜的绕射元件设计,其因绕射产生的各绕射阶会降低光束的整体利用效率。而USP6864951采用高分子发散型液晶的架构又因为紫外光的曝照制作工艺严格,介质因散射造成光穿透率低与元件驱动电压高等因素,同时也有反应速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透镜,其具有较佳的反应速率与较佳的光学调焦能力,且适于低温的环境下进行操作。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透镜,其包括一第一基板、多个第一有源元件、多个第一电极、一第一配向层、一第二基板、一第二有源元件、一第二电极、一第二配向层、一液晶层及一偏光片。第一有源元件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一电极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互相并排。这些第一电极分别电连接所相对应的这些第一有源元件。第一配向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并覆盖于这些第一电极之上。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对向。第二有源元件配置于第二基板上。第二电极配置于第二基板上并电连接第二有源元件,且第二电极具有一开孔。第二配向层配置于第二基板上。液晶层夹设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第一配向层与第二配向层对液晶层配向。偏光片配置于第二基板的一侧,且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与偏光片之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晶透镜更包括多个第三有源元件,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分别电连接相对应的这些第一电极。当这些第一有源元件与这些第三有源元件同时被驱动时会分别于这些第一电极上产生电流,而通过这些第一电极的电流会提高这些第一电极的温度。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这些第一有源元件包括一栅极、一有源层、一源极以及一漏极,漏极会与对应的第一电极电连接,且当栅极被驱动时,源极与漏极通过有源层彼此电连接。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有源元件包括一栅极、一有源层、一源极以及一漏极,漏极与第二电极电连接,且当栅极被驱动时,源极与漏极通过有源层彼此电连接。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施于这些第一电极的电位分布为相间的高低电位,以分别于这些第一电极之间形成平行电场的分布。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施于这些第一电极的电位彼此相同且与施于第二电极的电位不同。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二有源元件的数量为多个时,液晶透镜更包括至少一环型电极,配置于开孔内,这些第二有源元件分别电连接第二电极与对应的环型电极。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板的一侧,而第二配向层设置于第二基板的另一侧。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有源元件与第二有源元件共用同一驱动电源或各别使用不同驱动电源。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晶透镜更包括一胶框,配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以分别于第一配向层与第二配向层之间保持一容置空间,其中液晶层设置于容置空间内。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液晶透镜,其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一有源元件、一第一电极、 一第三有源元件、一第一配向层、一第二基板、一第二有源元件、一第二电极、一第二配向层、一液晶层以及一偏光片。第一有源元件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一电极配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一电极电连接第一有源元件。第三有源元件配置于第一基板上且电连接第一电极。当
5第一有源元件与第三有源元件同时被驱动时会在第一电极上产生电流,而通过第一电极的电流会提高第一电极的温度。第一配向层配置于第一基板上并覆盖于第一电极之上。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对向。第二有源元件配置于第二基板上。第二电极配置于第二基板上并电连接第二有源元件,且第二电极具有一开孔。第二配向层配置于第二基板上。液晶层夹设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且第一配向层与第二配向层对液晶层配向。偏光片配置于第二基板的一侧,且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与偏光片之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第二有源元件的数量为多个时,液晶透镜更包括至少一环型电极,配置于开孔内,这些第二有源元件分别电连接第一电极与对应的环型电极。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位于开孔内的至少一环型电极呈同心圆排列。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电极与至少一环状电极的电位至少部分相同。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电极与至少一环状电极的电位不同。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配向层的一配向方向平行并相反第二配向层的一配向方向,或者第一配向层的配向方向垂直第二配向层的配向方向。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透镜设置多个第一电极于第一基板上,并通过调整第一电极上的电位,而产生平行电场,从而加速液晶躺平的机制。换言之,本发明的液晶透镜具有较快速的反应时间。另外,本发明的液晶透镜也可设置有另外的有源元件于第一基板上, 其中这些有源元件分别电连接第一电极且适于与另一有源元件于第一电极上产生电流,如此将可提高液晶层的温度,而使得本发明的液晶透镜可于低温的环境下进行操作。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局部示意图;图2A为图1的第一有源元件与第一电极配置于第一基板的局部示意图;图2B为第二有源元件与第二电极配置于第二基板的局部示意图;图2C为位于第一基板上的第一有源元件或位于第二基板上的第二有源元件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1的液晶透镜进行操作的电场分布示意图;图4为图1的液晶透镜的另一实施形态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局部示意图;图6为图5的第一有源元件与第一电极配置于第一基板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图1与图5所绘示的液晶透镜的又一实施形态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0、3000 液晶透镜1010 第一基板1101 1110 第一有源元件1130:栅极1140:有源层
1150:源极1160 漏极1201 1210、310 第一电极1300 第一配向层1020 第二基板1400 第二有源元件1500:第二电极1600 第二配向层1700 液晶层1800 偏光片1900 胶框2101 2110 第三有源元件4100:环型电极Cl Cll:存储电容Sl 第一表面SlOl 成像平面S2 第二表面S3 第三表面S4:第四表面Wl 开孔Ll 光束Hl 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局部示意图,图2A绘示图1的第一有源元件与第一电极配置于第一基板的局部示意图,图2B则绘示第二有源元件与第二电极配置于第二基板的局部示意图,图2C则绘示位于第一基板上的第一有源元件或位于第二基板上的第二有源元件的局部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图2A 图2C,本实施例的液晶透镜1000 包括一第一基板1010、多个第一有源元件1101 1110、多个第一电极1201 1210、一第一配向层1300、一第二基板1020、一第二有源元件1400、一第二电极1500、一第二配向层 1600、一液晶层1700及一偏光片180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10具有一第一表面Sl与一第二表面S2,且第一基板 1010为一透光基板,其例如是玻璃基板。另外,第一有源元件1101 1110配置于第一基板上1010的第一表面Sl上,如图2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有源元件1101 1110可以是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详细来说,上述的每一这些第一有源元件1101 1110包括一栅极1130、一有源层1140、一源极1150以及一漏极1160,如图2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漏极1160会分别与所对应的第一电极1201 1210电连接,且当栅极1130被驱动时,源极1150与漏极1160通过有源层1140彼此电连接,如此便可使来自源极1150的电压信号可依序地通过有源层1101、漏极1160而传递至对应的第一电极1201 1210上,如图2C所示。换言之,第一有源元件1101 1110可用来作为第一电极1201 1210的开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201 1210又可分别与存储电容Cl ClO电连接,因此可对存储电容Cl ClO进行充放电,如图2A与图2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存储电容Cl ClO的一电极(未标示)分别与第一有源元件1101 1110中的栅极1130属于同一膜层,而存储电容Cl ClO的另一电极(未标示)与第一有源元件1101 1110中的源极1150或漏极 1160属于同一膜层。另外,第一电极1201 1210配置于第一基板1010的第一表面Sl上且互相并排, 如图1与图2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第一电极1201 1210的排列方式可以以如图2A 所绘示的长条状作为排列,其中这些第一电极1201 1210彼此以一间距(未标示)相隔而电性绝缘。详细而言,这些第一电极1201 1210分别电连接所相对应的这些第一有源元件1101 1110,如图2A所示,意即是每一第一有源元件1101 1110便可独立控制对应的每一个第一电极1201 1210。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电极1201 1210主要是以透光的导电材质作为举例说明,其可以是氧化锌、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铟锡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 镉铟氧化物、镉锌氧化物、镓锌氧化物或锡氟氧化物至少其中之一。请继续参考图1、图2A 图2C,第二基板1020位于第一基板1010的对向,且第二有源元件1400配置于第二基板102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1020具有一第三表面S3 与一第四表面S4,且第二有源元件1400是配置于第二基板上1020的第四表面S4上,如图 2A与图2B所示。另外,第二基板1020可以是一透光基板,例如玻璃基板。在图2B中,第二有源元件1400也可以是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 详细来说,第二有源元件1400同样地包括有上述的栅极1430、上述的有源层1440、上述的源极1450以及上述的漏极1460,如图2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有源元件1400的漏极 1460会与第二电极1500电连接,且当第二有源元件1400的栅极1430被驱动时,其源极 1450与漏极1460会通过有源层1440彼此电连接,如此便可使来自源极1450的电压信号可依序地通过有源层1440、漏极1460而传递至第二电极1500上,如图2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500又可与存储电容Cll电连接,因此可对存储电容Cll 进行充放电,如图2B与图2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存储电容Cll的一电极(未标示)分别与第二有源元件1500中的栅极1430属于同一膜层,而存储电容Cll的另一电极(未标示) 与第二有源元件1500中的源极1450或漏极1460属于同一膜层。另外,第二电极1500配置于第二基板1020的第四表面S4上并电连接第二有源元件1400,且第二电极1500具有一开孔Wl,如图1与图2B所绘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有源元件1400适于作为第二电极1500的开关。另外,第二电极1500也除了可以是采用上述的第一电极1201 1210所提及的透光导电材料外,其也可采用不透光的导电材料,如导电性良好的金属。请继续参考图1、图2A 图2C,第一配向层1300配置于第一基板1010的第一表面Sl上并覆盖于上述的这些第一电极1201 1210之上,而第二配向层1600则配置于第二基板1020的第三表面S3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配向层1300的配向方向是以平行并相反第二配向层1600的配向方向作为举例,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配向层1300的配向方向也可以是垂直第二配向层1600的配向方向,此部分视使用者所采用的液晶分子种类而定,上述仅为举例说明。另外,液晶层1700夹设于第一基板1010与第二基板1020之间,如图1所示,其中由于第一配向层1300的配向方向与第二配向层1600的配向方向不同,因此第一配向层 1300与第二配向层1600便会对液晶层1700进行配向。基于上述结构,夹设于第一基板1010与第二基板1020之间的液晶层1700便可通过第一基板1010上的第一有源元件1101 1110来控制第一电极1201 1210以及第二基板1020上的第二有源元件1400来控制第二电极1500,其中第一电极1201 1210与第二电极1500之间电压差,可使得液晶层1700产生折射率变化。此外,由于第二电极1500具有开孔W1,因此位于开孔Wl位置内的液晶层1700的整体折射率分布便会有不同,意即形成于第一基板1010与第二基板1020之间的电场分布会随着开孔Wl边缘往越靠近开孔Wl中央的方向而逐渐递减,如此一来,位于开孔Wl内的液晶层1700便可形成一种具有渐变型折射率透镜(Gradient-hdex Lens, GRIN Lens)的折射率分布,进而可具有如同凸透镜的光线聚焦的调焦功能,其中此聚焦的效果可分别通过控制施于第一有源元件1101 1110与第二有源元件1400的驱动信号的电压大小来加以控制。实务上来说,在进行液晶透镜1000 的操作方式至少可以有下列几种。举例来说,第一有源元件1101 1110分别施加于第一电极1201 1210上的电位可为相同,而第二有源元件1400施加于第二电极1500则可不同于第一电极1201 1210 上的电位,如此一来便会造成第一基板1010与第二基板1020之间的电场分布会随着开孔 Wl边缘往越靠近开孔Wl中央的方向而逐渐递减,而具有上述的效果。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通过第一有源元件1101 1110来控制每一第一电极1201 1210上的电位(即第一电极1201 1210上的电位可互为不同或至少部分不同),其中此部分可视使用者的需求而任意调整,意即是便可更为细调整体的折射率分布从而具有最佳化的光学表现。此外,由于液晶分子对于某一特定入射方向的入射光束的两不同极化方向而言为双折射率材料,其折射率呈现为为非寻常光(extraordinary ray,E-ray)折射率(ne)与寻常光(ordinary ray,0-ray)折射率(η。)。因此,未避免入射光束Ll在通过液晶透镜1000 后于成像平面SlOl上产生双焦点的现象,本实施例的液晶透镜配置有偏光片1800于第二基板1020的一侧,且第二基板1020位于第一基板1010与偏光片1800之间,如图1所示。 如此一来,当入射光束Ll通过偏光片1800后而成像于成像平面时,便只有一种偏振方向的光束可通过,而另一偏振方向的光束便会被遮挡掉,从而可避免双焦点现象的发生,而具有较佳的光学成像品质。另外,当液晶透镜1000在进行操作时,液晶层1700内的液晶分子的液晶转向机制通常是需要外加一高于液晶分子的临界电压,使之转向,其中此电压值越高旋转速度越快。 然而,液晶透镜1000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使液晶躺平的机制,通常是靠液晶本身自然回复力,如此便会需要较长时间。因此,为了可提高液晶分子的转向速度,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1201 1210通过施加不同的电位,便可同时产生平行于液晶配向方向的电场,从而有效的加速液晶躺平速度。举例而言,当施于这些第一电极1201 1210的电位分布是呈现相间的高低电位,如图3所示,如此一来便可分别于这些第一电极1201 1210之间形成如图 3所示的平行电场El的分布,从而可通过电控的方式加速液晶分子躺平速度。换言之,本实
9施例的液晶透镜1000在进行操作时具有较佳的反应速度。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液晶透镜1000由于是使用有源元件1101 1110、1400来分别控制第一电极1201 1210与第二电极1500的电位,因此,除了可适当地缩减液晶透镜1000的整体体积外,也可具有较佳的电性表现及减少外部IC的使用,而具有节省成本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液晶透镜1000更包括一胶框1900,如图1所示。胶框1900配置于第一基板1010与第二基板1020之间,以分别于第一配向层1300与第二配向层1600之间保持一容置空间,其中液晶层1700设置于容置空间Hl内。一般来说,通常是利用胶着剂设置于第一基板1010或第二基板1020上,并将第一基板1010与第二基板1020进行对位与贴合,而后当胶着剂固化后即形成上述的胶框1900。在本实施例中,胶框胶框1900例如是采用封装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的胶框技术,或是其他适当的胶框技术与材料,上述仅为举例说明,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胶框1900也可以是间隙物 (spacer)0在一实施例中,为使上述的液晶透镜1000能适用于低温的操作环境下,更可设置有多个第三有源元件2101 2110在第一基板1010上,其中这些第三有源元件2101 2110 是分别电连接相对应的这些第一电极1201 1210,如图4所示。详细而言,当上述的第一有源元件1101 1110与这些第三有源元件2101 2110同时被驱动时,便可分别于这些第一电极1201 1210上产生电流,而通过这些第一电极1201 1210的电流将可提高这些第一电极1201 1210的温度,如此液晶层1700的温度也可获得提高,从而可使液晶透镜1000可用于低温的环境底下。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局部示意图,图6绘示图5的第一有源元件与第一电极配置于第一基板的局部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图4、图5与图6,本实施例的液晶透镜3000与上述的液晶透镜1000结构相类似,相同的构件标示以相同的符号,而惟二者不同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液晶透镜3000的第一基板1010上的第一电极3100的电极设计相较于液晶透镜1000的第一基板1010上的第一电极1201 1210为单一个,如图5与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电极3100的数量为单一,因此,电连接第一电极3100的第一有源元件1101、第三有源元件2101与存储电容的数量也仅需一个,如图6所示。意即是,本实施例的液晶透镜3000可通过同时驱动第一有源元件1101与第三有源元件2101而于第一电极3100上产生电流,其中通过第一电极3100的电流将可提高第一电极3100的温度,如此液晶层1700的温度也可获得提高,从而可使液晶透镜3000可用于低温的环境底下。在上述的液晶透镜1000、3000中,液晶透镜1000、3000更可以包括至少一环型电极4100,其中环型电极4100配置于第二基板1020上且位于第二电极1500的开孔Wl内,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环型电极4100是以四个作为举例,但不限于此,如此一来,分别电连接环型电极4100的第二有源元件1400的数量便会是为多个时。意即是这些第二有源元件1400分别电连接第二电极1500与对应的环型电极4100。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开孔Wl 内的环型电极4100可呈同心圆排列,而施于第二电极1500与环状电极4100的电位至少部分相同。又或者,第二电极1500与环状电极4100的电位不同。
举例而言,对一般正单轴型液晶(ne>n。)而言,若在靠近内圈的环型电极4100上施加较低的电位而在较靠近外圈的环型电极4100上施加较高的电位,则较靠近内圈的液晶层1700的相位延迟量将会高于靠近外圈的液晶层1700的相位延迟量,如此一来,整个液晶透镜1000、3000将呈现为一正透镜的光学效果。反之,若在靠近内圈的环型电极4100上施加较高的电位而在较靠近外圈的环型电极4100上施加较低的电位,则较靠近内圈的液晶层1700的相位延迟量将会低于靠近外圈的液晶层1700的相位延迟量,如此,整个液晶透镜1000、3000便可呈现为一负透镜的光学效果。换言之,通过通过上述的电压的设计,可将液晶透镜装置1000、3000操作在无聚焦特性(外圈与内圈等电压)、正透镜聚焦特性(外圈电压高于内圈电压)与负透镜聚焦特性(外圈电压低于内圈电压)等多种不同聚焦模式, 此为本实施例的液晶透镜装置1000、3000所具有的主要特点之一。需要说明的是,图1与图5的液晶透镜皆是使用共用相同的驱动电源来进行作动。。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使用不同驱动电源来进行驱动。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透镜至少具有下列优点。首先,通过设置多个第一电极于第一基板上,并利用多个有源元件来适当地控制施于液晶透镜上的电压,便可使其产生渐变型折射率透镜的折射率分布,而可具有如同凸/凹透镜的光线聚焦/发散的调焦功能。此夕卜,由于第一电极的数量是多个,因此可通过调整第一电极上的电位,而产生平行电场,从而加速液晶躺平的机制。换言之,本发明的液晶透镜具有较快速的反应时间。另外,由于液晶透镜是以有源元件(如薄膜晶体管)来控制其液晶层内的折射率, 因此除了可有效地缩小液晶透镜的整体体积外,也可减少外部电路IC的使用而降低制作成本与简化其结构。再者,由于液晶透镜具有多个位于开孔内的环型电极,因此也可通过微调每一环型电极的电压,也可使得液晶透镜具有较佳的光学表现。此外,本发明的液晶透镜也可设置有其他的有源元件于第一基板上,其中这些有源元件电连接第一电极,并适于与另一有源元件于第一电极上产生电流,如此将可提高液晶层的温度,而使得本发明的液晶透镜适于在低温的环境下操作。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1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透镜,包括第一基板;多个第一有源元件,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多个第一电极,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互相并排,该些第一电极分别电连接所相对应的该些第一有源元件;第一配向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并覆盖于该些第一电极之上; 第二基板,位于该第一基板的对向; 第二有源元件,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第二电极,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并电连接该第二有源元件,且该第二电极具有一开孔;第二配向层,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液晶层,夹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该第一配向层与该第二配向层对该液晶层配向;以及偏光片,配置于该第二基板的一侧,且该第二基板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偏光片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还包括多个第三有源元件,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分别电连接相对应的该些第一电极,其中当该些第一有源元件与该些第三有源元件同时被驱动时会分别于该些第一电极上产生电流,而通过该些第一电极的电流会提高该些第一电极的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每一该些第一有源元件包括栅极、有源层、一源极以及一漏极,该漏极会与对应的该第一电极电连接,且当该栅极被驱动时,该源极与该漏极通过该有源层彼此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该第二有源元件包括一栅极、一有源层、一源极以及一漏极,该漏极与该第二电极电连接,且当该栅极被驱动时,该源极与该漏极通过该有源层彼此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施于该些第一电极的电位分布为相间的高低电位,以分别于该些第一电极之间形成平行电场的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施于该些第一电极的电位彼此相同且与施于该第二电极的电位不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当该第二有源元件的数量为多个时,该液晶透镜还包括至少一环型电极,配置于该开孔内,该些第二有源元件分别电连接该第一电极与对应的该环型电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位于该开孔内的该至少一环型电极呈同心圆排列。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该第二电极与该至少一环状电极的电位至少部分相同。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该第二电极与该至少一环状电极的电位不同。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该第一配向层的一配向方向平行并相反该第二配向层的一配向方向,或者该第一配向层的该配向方向垂直该第二配向层的该配向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该第二电极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一侧,而该第二配向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另一侧。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该些第一有源元件与该第二有源元件共用同一驱动电源或各别使用不同驱动电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还包括一胶框,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分别于该第一配向层与该第二配向层之间保持一容置空间,其中该液晶层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15.一种液晶透镜,包括 第一基板;第一有源元件,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第一电极,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该第一电极电连接该第一有源元件; 第三有源元件,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电连接该第一电极,其中当该第一有源元件与该第三有源元件同时被驱动时会于该第一电极上产生电流,而通过该第一电极的电流会提高该第一电极的温度;第一配向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上并覆盖于该第一电极之上; 第二基板,位于该第一基板的对向; 第二有源元件,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第二电极,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并电连接该第二有源元件,且该第二电极具有一开孔;第二配向层,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上;液晶层,夹设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且该第一配向层与该第二配向层对该液晶层配向;以及偏光片,配置于该第二基板的一侧,且该第二基板位于该第一基板与该偏光片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当该第二有源元件的数量为多个时,该液晶透镜还包括至少一环型电极,配置于该开孔内,该些第二有源元件分别电连接该第一电极与对应的该环型电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位于该开孔内的该至少一环型电极呈同心圆排列。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该第二电极与该至少一环状电极的电位至少部分相同。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该第二电极与该至少一环状电极的电位不同。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透镜,其中该第一配向层的一配向方向平行并相反该第二配向层的一配向方向,或者该第一配向层的该配向方向垂直该第二配向层的该配向方向。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晶透镜,其设置多个电极于一基板上,并可通过调整电极上的电位,而产生多个平行电场,从而可加速液晶躺平的机制。换言之,液晶透镜具有较快速的反应时间。另外,液晶透镜也可于电极的两端设置有有源元件阵列,其中这些有源元件电连接电极。当这些有源元件被驱动时,可于电极上产生电流,如此将可提高液晶透镜本身的温度,从而可使液晶透镜于低温的环境下进行操作。
文档编号G02F1/1337GK102455566SQ201010511889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4日
发明者张吉龙, 金际远 申请人:点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