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1666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灌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粉机,特别是将激光打印机用的碳粉之类的粉末类物品填充到 中空容器,例如处理盒或者碳粉盒中的灌粉机,它包括用于容纳粉末类物品的料斗、用于计 量和传送粉末的送粉螺杆。
背景技术
参见图1,示出了激光打印机处理盒的基本成像过程。感光鼓101表面由充电辊 102均勻地充电。激光扫描器103向感光鼓101发射含有图像信息并且经过调制的激光束 104,经激光束104照射后在感光鼓101表面形成分布不同的静电压图,亦即与待复制图像 对应的静电潜像。之后,来自显影辊105的碳粉106转而吸附在感光鼓101的表面上,将静 电潜像覆盖后把其转换成可以肉眼观察的可视图像。该静电潜像转换成可视图像的过程, 就是显影过程。随着感光鼓101的旋转,由碳粉106在感光鼓表面形成的可视图像换位至 转印辊107所在的位置。经转印辊107所携带的转印电压的作用,将可视图像形式的碳粉 转印至纸张等记录介质108的表面上,随后经加热辊(图中未示出)和加压辊(图中未示 出)对记录介质108上的可视图像进行加热加压后,使碳粉渗入到记录介质108的纤维层 中,将碳粉形成的可视图像永久地固化于记录介质108上。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基本的成像 工作流程。该流程反复循环运转的结果,就可以得到所需的图像。前述成像过程通常只能获得所需图像的一个微小的局部,要获得所需图像的全 部,需要反复操作运转前述成像过程。在此反复操作运转前述成像过程的工作模式下,需要 保持感光鼓101的工作面始终处于待机状态。然而,通过转印辊107在把可视图像形式的碳 粉转印至记录介质108表面上之后,仍然会有部分残留碳粉109附着于感光鼓101已经历 过成像过程的工作面上,该经历过成像过程的工作面仍然需要参与下一个成像过程,因此, 在经历过成像过程的该工作面进入下一个成像过程之前,必须清除附着于其上的残留碳粉 109以获得清洁的状态。废粉刮片110即通过与感光鼓101工作面接触的刮擦方式担当了 清除残留碳粉109的角色。正如上文所描述的,对于处理盒而言,其碳粉是形成图像的唯一物质载体,这就意 味着在工作过程中,处理盒中的碳粉处于不断消耗过程之中,在碳粉消耗完毕后,需要及时 用外部碳粉瓶予以补充或者直接更换碳粉盒。适应于上述碳粉的补充要求,目前一股是利用灌粉机对大容量的碳粉予以分装成 适于碳粉补充的各种容量的碳粉瓶,再以碳粉瓶补充碳粉到处理盒中。图2示出了一种现有灌粉机的结构示意图。该灌粉机1的组成包括带有灌粉口 2 的料斗3、送粉螺杆4、用于驱动送粉螺杆4的第一电机5、搅拌架6及用于驱动搅拌架6的 第二电机7。料斗3固定在支架8上。料斗3共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一个带有加粉 口 9的漏斗形容器10,下部为一个带有灌粉口 2的机头11。第一电机5、送粉螺杆4、第二 电机7、搅拌架6均安装在机头11上。使用上述灌粉机1进行碳粉分装时,由于碳粉的主要成份为树脂,碳粉的玻璃化温度不大于55°C,因此,当送粉螺杆4同灌粉口 2之间出现装配偏心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二 者之间的配合间隙过小,甚至形成接触时,机械摩擦将会导致该部位温度上升至45°C以上, 甚至接近于碳粉的玻璃化温度55°C,造成碳粉软化,黏结,甚至结块。另一方面,上述灌粉 机1分装碳粉的机制是利用送粉螺杆4的旋转将碳粉携带到灌粉口 2的外部后注入碳粉瓶 12中。因此,送粉螺杆4同灌粉口 2之间的配合间隙常常被要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 为2mm以内,以避免出现碳粉随意飘散的爆粉现象,影响正常灌粉。因此,送粉螺杆4同灌 粉口 2之间本来就很小的配合间隙,再加之常常受到安装工艺、工件自身形变、环境温度变 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伴随着碳粉同送粉螺杆4和灌粉口 2 二者之间的机械摩擦,种种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位于送粉螺杆4和灌粉口 2之间的碳粉难于避免地会出现温度上升 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灌粉机灌注碳粉时存在的粉末温度上升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灌粉机。该灌粉机可有效地防止或者避免因温度上升引发的碳粉软化、黏结或者结块 现象,以获得分装合格的碳粉产品。为达至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利用具有以下构造形式的灌粉机。它包括 带有灌粉口的料斗和送粉螺杆。送粉螺杆位于灌粉口中。它还包括用于测量灌粉口之周壁 温度的测温仪。前述灌粉机,其测温仪为热电偶。该热电偶的输出端与温度显示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前述灌粉机,其温度显示器的输出端同送粉螺杆的启动开关连接以控制送粉螺杆
的启动/停止。本实用新型灌粉机,在其围成灌粉口的周壁上设置了热电偶之类的测温仪后,可 以及时侦知灌粉口周壁的温度,如此在灌粉口内碳粉的温度接近警报温度或超出预定范围 时,可以手工或者自动控制方式及时停止送粉螺杆的运动,关闭灌粉口,以此避免灌粉口内 的碳粉继续升温,继而发生碳粉软化、黏结或者结块的不良后果。

图1现有激光打印机处理盒成像过程示意图。图2现有灌粉机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灌粉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灌粉机。参见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灌粉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灌粉机的主要结构与图2所示的现有灌粉机的结构基本相同,二者之 间的差别仅存在于其灌粉口部位。因此,本实用新型灌粉机以图2所示的现有灌粉机作为 其结构基础,重点描述本实用新型灌粉机新出现的结构的变化或者新增的构造特征。在作为灌粉机1构成部件的灌粉口 2的周壁上埋设了热电偶13。作为热电偶13信号输出端的两个引脚被电连接到温度显示器14的输入端上。温度显示器14的输出端之 一同送粉螺杆4的启动开关电连接,以便控制送粉螺杆的启动/停止,同时控制灌粉口 2的 开启/关闭。 利用灌粉机1灌注碳粉时,热电偶13探测到灌粉口 2周壁的冷热状态,并通过温 度显示器14显示出来。在灌粉机1长时间运行或送粉螺杆4同灌粉口 2配合不良,导至灌 粉口 2内的碳粉温度(确切地说应是灌粉口 2的周壁的温度)升高至温度显示器14预设 的温度警戒线(可能造成碳粉结块的温度,通常为45°C )时,送粉螺杆4的启动开关断开, 碳粉灌注作业停止,温度显示器14发出红光之类的报警信号。在故障排除后,灌粉口 2内 的碳粉温度冷却到温度显示器14预设温度警戒线以下时,送粉螺杆4的启动开关闭合,碳 粉灌注作业继续进行。上述灌粉机1的碳粉灌注作业流程可以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实现自动操作。
权利要求灌粉机,包括带有灌粉口的料斗和送粉螺杆,所述送粉螺杆位于所述灌粉口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灌粉口之周壁温度的测温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灌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仪为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的输出端 与温度显示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灌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显示器的输出端同所述送粉螺 杆的启动开关连接以控制所述送粉螺杆的启动/停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灌粉机。它包括带有灌粉口的料斗和送粉螺杆。送粉螺杆位于灌粉口中。它还包括用于测量灌粉口之周壁温度的测温仪。该灌粉机用来将激光打印机使用的碳粉之类的粉末类物品填充到容器内,可有效地避免因温度上升引发的碳粉软化、黏结或者结块。
文档编号G03G15/08GK201707550SQ201020241698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0日
发明者孙克标, 张战宏 申请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