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68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尤指一种可独立控制透明度与像素的灰阶亮度值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润湿显示装置(electrowetting display device)由于具有不需设置偏光片与高开口率等优点,而成为目前显示技术产业研发的重点之一。请参考图1。图1绘示了已知电润湿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已知电润湿显示装置10包括电润湿显示面板20 与背光模块30。电润湿显示面板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透明基板21、22,且两透明基板21、 22之间设置有具极性的水溶液23、疏水性介电层M、透明电极25、阻隔壁沈具有不同颜色的油墨层27例如红色油墨27R、绿色油墨27G与蓝色油墨27B。当电压源28施加电压于透明电极25与具极性的水溶液23之间时,可调整疏水性介电层M与具极性的水溶液23之间的表面张力,进而控制油墨层27的分布位置。由此,背光模块30所发出的白光LW在通过不同的油墨层27会形成具有不同灰阶的红光LR、绿光LG与蓝光LB,而可达到全彩的显示效果。然而,上述已知电润湿显示装置无法呈现透明显示效果。此外,在进行显示时,使用者会观看到未通过油墨层27的白光LW而使得对比度不佳,且已知电润湿显示装置无法表现黑色画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以解决已知电润湿显示装置无法提供透明显示模式与不透明显示模式的切换的问题。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包括电润湿显示面板与发光单元。电润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与多个像素单元。第二透明基板与第一透明基板对向设置。各像素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电极、至少一第二电极、液体层、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多个遮光液体层。第一电极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上,并分别对应于第一次像素区与第二次像素区。至少一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上,并分别对应于第一次像素区与第二次像素区。液体层设置于第一电极与至少一第二电极之间。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设置于第一电极上并对应于第一次像素区,用以于第一次像素区提供第一色光。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设置于第一电极上并对应于第二次像素区,用以于第二次像素区提供第二色光。遮光液体层设置于至少一第二电极与液体层之间,其中各遮光液体层分别对应于第一次像素区与第二次像素区,用以分别控制第一次像素区与第二次像素区。发光单元用以提供光源给电润湿显示面板。


图1绘示了已知电润湿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绘示了图2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的第一电极与第一阻隔壁的局部示意图。图4绘示了图2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的第二电极与第二阻隔壁的局部示意图。图5绘示了本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于透明显示模式下的示意图。图6绘示了本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于显示模式下的示意图。图7绘示了本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于非显示模式下的示意图。图8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9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10 电润湿显示装置20 电润湿显示面板21,22透明基板23具极性的水溶液24疏水性介电层25透明电极26阻隔壁27油墨层27R红色油墨27G绿色油墨27B蓝色油墨28电压源30背光模块LW白光LR红光LG绿光LB蓝光50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50A显示面60电润湿显示面板62第一透明基板64第二透明基板66像素单元661第一次像素区662第二次像素区663第三次像素区67第一阻隔壁68第一电极681第一开口69第二阻隔壁70第二电极701第二开口71遮蔽图案72液体层741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2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3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6遮光液体层77第一疏水性介电层78第二疏水性介电层80发光单元82发光元件84导光板90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Ll光源L2环境光线100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LY 黄光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熟习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请参考图2至图4。图2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绘示了图2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的第一电极与第一阻隔壁的局部示意图,且图4绘示了图2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的第二电极与第二阻隔壁的局部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50包括电润湿显示面板60与发光单元80。电润湿显示面板60包括第一透明基板62、与第一透明基板 62对向设置的第二透明基板64,以及多个像素单元66。各像素单元66可包括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与第三次像素区663。此外,各像素单元66还包括多个第一电极 68、至少一第二电极70、多个遮蔽图案71、液体层72、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1、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2、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3,以及多个遮光液体层76。第一电极68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62上,并分别对应于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与第三次像素区663。第一电极68可包括透明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 但不以此为限。如图2与图3所示,电润湿显示面板60还包括多个第一阻隔壁67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62上,且各第一阻隔壁67环绕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与第三次像素区663,由此将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1、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2与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3分别阻隔于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与第三次像素区663之内。各第一电极68还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 681,分别对应于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与第三次像素区663。第一开口 681的形状可为封闭形图案,例如圆形开口,但不以此为限而可为其它各种形状,或是第一开口 681的形状亦可为开放形图案,例如缺口。第二电极70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64上,并分别对应于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与第三次像素区663。第二电极70可包括至少一透明电极,例如氧化铟锡电极, 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与第三次像素区663的第二电极70为彼此相连的同一透明电极,亦即其可接受单一驱动信号的驱动,但不以此为限。例如,电润湿显示面板60亦可包括多个彼此不相连的第二电极70,分别对应于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与第三次像素区663,并接受单一或多个驱动信号的驱动。如图2与图4所示,电润湿显示面板60更可包括多个第二阻隔壁69设置于第二透明基板64上,且各第二阻隔壁69环绕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与第三次像素区663,由此将各个遮光液体层76分别阻隔于对应的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 662与第三次像素区663内。第二电极70具有多个第二开口 701,分别对应于第一次像素区 661、第二次像素区662与第三次像素区663。第二开口 701的形状可为封闭形图案,例如圆形开口,但不以此为限而可为其它各种形状,或是第二开口 701的形状亦可为开放形图案, 例如缺口。另外,第二电极70的第二开口 701可部分或完全对应第一电极68的第一开口 681,但不以此为限。遮蔽图案71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62上并对应于第一电极68的第一开口 681。液体层72设置于第一电极68与第二电极70之间,且液体层72为亲水性液体层且具有极性, 例如具有极性的水溶液,但不以此为限。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1设置于第一电极68上并对应于第一次像素区661,用以于第一次像素区661提供第一色光,例如红光LR。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2设置于第一电极68上并对应于第二次像素区662,用以于第二次像素区662提供第二色光,例如绿光LG。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3设置于第一电极68上并对应于第三次像素区663,用以于第三次像素区663提供第三色光,例如蓝光LB。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1、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2与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3分别为疏水性液体层743,其不具有极性并具有与液体层72不互溶的特性。遮光液体层76设置于第二电极 70与液体层72之间,且各遮光液体层76分别对应于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 与第三次像素区663,用以分别控制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与第三次像素区 663的穿透率。遮光液体层76可为具有遮光特性的疏水性液体层,例如黑色油墨,且在本实施例中,电润湿显示面板60还包括第一疏水性介电层77设置于第一电极68上,以及第二疏水性介电层78设置于第二电极7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疏水性介电层77与第二疏水性介电层78可利用于介电基材上形成疏水性薄膜的方式形成,例如于氮化硅层上形成铁氟龙(Teflon)薄膜加以形成,但不以此为限。发光单元80用以提供光源Ll给电润湿显示面板6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基板62为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50的显示面50A,而发光单元80包括至少一发光元件82,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62的至少一侧边,例如发光元件82仅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62 的侧边,或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62的两相对侧边,或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62的三侧边或所有侧边。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82可提供近紫外光(near UV)光源,例如发光元件82可为氮化镓发光二极管(GaN LED)元件,但不以此为限。近紫外光光源的波长约介于300纳米至420纳米之间。另外,第一透明基板62可为导光板,其具有将光源Ll导向电润湿显示面板60的作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其它的实施样态中,第一透明基板62亦可不具有导光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1、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2与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3例如分别为红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绿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蓝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分别用以将光源Ll转换为红光LR、绿光LG与蓝光LB。举例而言,红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绿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蓝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可分别包括红色荧光层、绿色荧光层与蓝光荧光层,而发光单元80所产生的光源(近紫外光光源)Ll在照射到红色荧光层、绿色荧光层与蓝光荧光层后,会分别激发出向各个方向射出的红光LR、绿光 LG与蓝光LB,且朝向显示面50A发射的红光LR、绿光LG与蓝光LB在混色后即可产生全彩的显示画面。值得说明的是红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绿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蓝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并不限于使用荧光层,例如亦可分别包括红色胶体化量子点(colloidal quantum dots)、绿色胶体化量子点与蓝色胶体化量子点。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1、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2与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3并不限定为红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绿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蓝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而可为其它各种可将光源Ll转换成不同色光而组合成全彩的显示画面的光学色转换液体层。本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50具有独立控制透明度与各次像素区的灰阶亮度值的特性。各第一电极68可利用有源方式驱动但不以此为限。通过独立调整各第一电极68与液体层72的电压差,可分别独立控制其对应的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或第三次像素区663的灰阶亮度值,进而提供所需的全彩显示画面。精确地说, 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1、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2与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3可分别将光源Ll转换为红光LR、绿光LG与蓝光LB,而调整各第一电极68与液体层72的电压差,则可改变液体层72与第一疏水性介电层77的界面的表面能量,进而分别控制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1、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2与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3的分布位置。 由此,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或第三次像素区663的灰阶亮度值即可被精确控制。另一方面,第二电极70可利用无源方式驱动但不以此为限。第二电极70可以控制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50的透明度,也就是说,透过调整第二电极70与液体层72 的电压差,可改变液体层72与第二疏水性介电层78的界面的表面能量,进而控制遮光液体层76的分布位置。由此,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50可视需要提供透明显示模式、不透明显示模式或具有任何灰阶的半透明显示模式。下文将针对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的不同的显示模式进行说明。请再参考图2。图2显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于非透明显示模式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非透明显示模式下,第二电极70与液体层72可为等电位,因此遮光液体层76会均勻分布在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或第三次像素区663内,使得环境光线L2无法通过,而呈现出非透明显示效果。请参考图5。图5绘示了本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于透明显示模式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透明显示模式下,第二电极70与液体层72具有电压差,例如将液体层72接地并提供电压给第二电极70,而第二电极70与液体层72的电压差可使遮光液体层76朝向第二电极70的第二开口 701聚集。因此,当第二电极70与液体层72的电压差到达临界电压时即可使遮光液体层76完全聚集到对应第二开口 701时,环境光线L2 即可穿透第二开口 701以外的区域,而呈现出透明显示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将第二电极70与液体层72之间的电压差从等电位调整到临界电压的过程中,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50则由不透明显示到透明显示,当然也可以半透明显示,视第二电极70与液体层 72间的电压差而定。请参考图6。图6绘示了本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于显示模式下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显示模式下,至少部分第一电极70与液体层72为等电位。例如,第一次像素区661需提供具有最高灰阶亮度值的信息,第二次像素区662需提供具有低灰阶亮度值的信息,而第三次像素区663需提供零灰阶亮度值。在此状况下,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与第三次像素区663的运作如下。第一次像素区661的第一电极68与液体层72可设定为等电位,使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1均勻分布在第一次像素区661,此时光源Ll会射入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1并激发出具有最高灰阶亮度值的红光LR。第二次像素区662的第一电极68与液体层72之间具有低电压差,例如将液体层72 接地并提供低电压给第一电极68,使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2分布在部分的第二次像素区662,此时光源Ll会射入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2并激发出具有低灰阶亮度值的绿光 LG。第三次像素区663的第一电极68与液体层72具有高电压差,例如将液体层72接地并提供高电压给第一电极68,使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3聚集并对应在第一电极68的第一开口 681,此时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3会被遮蔽图案71所遮蔽,而使得光源Ll不会射入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3,因此不会激发出蓝光。此时,若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50于非透明显示模式下,则第三次像素区663可显示出黑色;而若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50于透明显示模式或半透明显示模式下,则第三次像素区663为透明或半透明。请参考图7。图7绘示了本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于非显示模式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非显示模式下,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与第三次像素区663均不需提供灰阶亮度值,亦即均需提供零灰阶亮度值。在此状况下,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与第三次像素区663的第一电极68与液体层72均具有高电压差,例如将液体层72接地并提供高电压给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与第三次像素区663的第一电极68,使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1、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2与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3均会聚集并对应在相对应的第一电极68的第一开口 681。此时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1、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2与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3均会被对应的遮蔽图案71所遮蔽,而使得光源Ll不会射入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1、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2与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3,因此不会激发出红光、绿光与蓝光。
本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50具有独立控制透明度与各次像素区的灰阶亮度值的特性。也就是说在运作上,可利用调整第二电极70与液体层72的电压差, 而提供透明显示模式、不透明显示模式或半透明显示模式的其中任一者。同时,亦可利用调整各第一电极68与液体层72的电压差,可分别独立控制其对应的第一次像素区661、第二次像素区662或第三次像素区663的灰阶亮度值,而提供显示模式与非显示模式的其中任一者。换言之,在实际运作时,本发明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可视需要呈现透明显示模式、不透明显示模式或半透明显示模式的其中任一者,再加上显示模式与非显示模式的其中任一者。举例而言,本发明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可处于透明显示模式与显示模式,或处于不透明显示模式与显示模式,或处于半透明显示模式与显示模式,或处于透明显示模式与非显示模式,或处于不透明显示模式与非显示模式,或处于半透明显示模式与非显示模式。此外,在某些应用状况下,透明显示模式加上显示模式或半透明显示模式加上显示模式亦可使本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50具有双面显示效果。另外,本实施例使用人眼不可视的近紫外光光源,因此不会产生漏光的问题,而可有效提升对 ^匕貞。 本发明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下文将介绍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且为了便于比较各实施例的相异处并简化说明,在下文的各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符号标注相同的元件,且主要针对各实施例的相异处进行说明,而不再对重复部分进行赘述。请参考图8。图8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的示意图。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90的电润湿显示面板60不具有导光作用,在此状况下,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90另包括导光板84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62相对于第二透明基板64的另一侧,而发光元件82则设置于导光板84的至少一侧边,用以将光源Ll导向电润湿显示面板60。请参考图9。图9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不同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 100的各像素单元66仅具有第一次像素区661与第二次像素区662,而未包括第三次像素区。另外,发光单元80可产生光源(例如近紫外光光源)L1,但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1 与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742例如分别为黄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蓝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分别用以将光源转换为黄光LY与蓝光LB,但不以此为限。黄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蓝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可分别包括黄色荧光层与蓝光荧光层;或者,黄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蓝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例如亦可分别包括黄色胶体化量子点与蓝色胶体化量子点。本实施例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100的其它元件的位置与作用,以及其非透明显示模式、透明显示模式、显示模式与非显示模式的操作方式可参考前述实施例所述,故不再赘述。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具有可切换透明显示模式与不透明显示模式的功能,并可提升对比度。此外,本发明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的各像素单元可包括二个用以提供不同颜色的次像素区、三个用以提供不同颜色的次像素区或更多个用以提供不同颜色的次像素区,以实现出适合各种应用范围或产品规格的全彩(full color)显示装置或半全彩(semi-full color)显示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包括 电润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与该第一透明基板对向设置; 多个像素单元,各像素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电极,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基板上,并分别对应于第一次像素区与第二次像素区;至少一第二电极,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基板上,并分别对应于该第一次像素区与该第二次像素区;液体层,设置于该多个第一电极与该至少一第二电极之间;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设置于该第一电极上并对应于该第一次像素区,用以于该第一次像素区提供第一色光;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设置于该第一电极上并对应于该第二次像素区,用以于该第二次像素区提供第二色光;以及多个遮光液体层,设置于该至少一第二电极与该液体层之间,其中各遮光液体层分别对应于该第一次像素区、该第二次像素区与该第三次像素区,用以分别控制该第一次像素区与该第二次像素区的穿透率;以及发光单元,用以M共光源给该电润湿显示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该发光单元所提供的该光源为近紫外光光源,且该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该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分别为黄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蓝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分别用以将该近紫外光光源转换为黄光与蓝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该黄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该蓝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分别包括黄色荧光层与蓝光荧光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该黄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该蓝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分别包括黄色胶体化量子点与蓝色胶体化量子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各第一电极与该至少一第二电极分别包括透明电极,各第一电极具有第一开口,该至少一第二电极具有多个第二开口并分别对应于该第一次像素区与该第二次像素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于透明显示模式下,各遮光液体层分别对应于该至少一第二电极的各第二开口,且于非透明显示模式下,各遮光液体层分别对应于该第一次像素区与该第二次像素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于显示模式下,至少部分的该多个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或至少部分的该多个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对应于该第一电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于非显示模式下,该多个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该多个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分别对应于各第一开口。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各像素单元还包括多个遮蔽图案,分别对应于各第一电极的该第一开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该液体层为亲水性液体层,且该遮光液体层、该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该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分别为疏水性液体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另包括第一疏水性介电层设置于该多个第一电极上,以及第二疏水性介电层设置于该多个第二电极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该电润湿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一阻隔壁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基板上,以及多个第二阻隔壁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基板上,其中各第一阻隔壁环绕该第一次像素区与该第二次像素区,且各第二阻隔壁环绕该第一次像素区与该第二次像素区。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部分的该多个第一电极还分别对应于第三次像素区;部分的该多个第二电极还分别对应于该第三次像素区;各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设置于该第一电极上并对应于该第三次像素区,用于该第三次像素区提供第三色光;以及部分的该多个遮光液体层还分别对应于该第三次像素区,用以分别控制该第三次像素区的穿透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该发光单元所提供的该光源为近紫外光光源,且该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该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该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分别为红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绿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蓝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分别用以将该近紫外光光源转换为红光、绿光与蓝光。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该红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该绿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该蓝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分别包括红色荧光层、绿色荧光层与蓝光荧光层。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该红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该绿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该蓝色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分别包括红色胶体化量子点、绿色胶体化量子点与蓝色胶体化量子点。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各第一电极与该至少一第二电极分别包括透明电极,各第一电极具有第一开口,该至少一第二电极具有多个第二开口并分别对应于该第一次像素区、该第二次像素区与该第三次像素区。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于透明显示模式下,各遮光液体层分别对应于该至少一第二电极的各第二开口,且于非透明显示模式下,各遮光液体层分别对应于该第一次像素区、该第二次像素区与该第三次像素区。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于显示模式下,至少部分的该多个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至少部分的该多个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或至少部分的该多个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对应于该第一电极。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于非显示模式下,该多个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该多个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该多个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分别对应于各第一开口。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各像素单元还包括多个遮蔽图案,分别对应于各第一电极的该第一开口。
2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该液体层为亲水性液体层,且该遮光液体层、该第一光学色转换液体层、该第二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该第三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分别为疏水性液体层。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另包括第一疏水性介电层设置于该多个第一电极上,以及第二疏水性介电层设置于该多个第二电极上。
2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该电润湿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一阻隔壁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基板上,以及多个第二阻隔壁设置于该第二透明基板上,其中各第一阻隔壁环绕该第一次像素区、该第二次像素区与该第三次像素区,且各第二阻隔壁环绕该第一次像素区、该第二次像素区与该第三次像素区。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该多个第一电极以有源方式驱动。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该至少一第二电极以无源方式驱动。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该液体层为接地。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透明基板为导光板,且该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基板的至少一侧边。
2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另包括导光板设置于第一透明基板相对于第二透明基板的另一侧,其中该发光单元包括至少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导光板的至少一侧边。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其中该第一透明基板为该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的显示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切换透明式电润湿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电润湿显示面板与发光单元。电润湿显示面板包括两种以上不同的光学色转换液体层与多个遮光液体层。上述两种以上的光学色转换液体层可分别将发光单元所出的光源转换成具有所需灰阶亮度值的两种以上的不同色光。遮光液体层可受驱动而改变显示区的穿透率,而提供透明显示模式、不透明显示模式或半透明显示模式。
文档编号G02B26/02GK102269867SQ20111020592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
发明者刘竹育, 杨玄菱, 林敬桓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