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操作部发光机构及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操作部发光机构及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以往,要求用于在夜间、黑暗场所提高操作部的视认性的技术。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8643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有用于照明按键的导光片的照明装置。在日本特开 2007-19936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用外装部件保持光导件的构造。
发明内容
但是,在日本特开2009-86436号公报中,虽然能够使用导光片向一方向射出光, 但难以使采用橡胶开关的按键发光。在日本特开2007-199362号公报中,虽然能够通过光导件的照明视认标识(电源 LED窗露出部)的位置,但在夜间、黑暗场所难以判别模式标度盘处于何种状态。本发明的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夜间、黑暗场所提高操作部的视认性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及操作机构。本发明的方案采用与实施方式所示的图1 图5对应的以下结构。另外,为了便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对应标注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附图标记地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操作部发光机构(2)包括具有导电部(12b)和有透光性的操作部件(12a)的操作单元(12)、从设置导电部(12b)的一侧照明操作部件(12a)的照明单元(3),导电部 (12b)周围的操作部件(12a)的形状是以使来自照明单元(3)的照明光均勻地照明与设置导电部(12b) —侧相对的操作部件面的方式使照明光折射的形状。操作机构(1)具有操作部发光机构(2)。利用操作部发光机构,能够在夜间、黑暗场所提高操作部的视认性。此外,能够提供具有该操作部发光机构的操作机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部件的第1变形例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部件的第2变形例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部件的第3变形例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部件的第4变形例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的剖面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的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表示本发明的一方案,不限定该发明,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可任意变更。此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各结构,实际的构造和各构造的缩小比例、数目等不同。(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操作机构的剖面图。操作机构1是具有为了在夜间、黑暗场所提高按键(操作部件)的视认性而照明按键的照明单元的操作机构,在例如照相机等拍摄(摄像)装置中应用于操作部。如图1所示,操作机构1具有操作部发光机构2、盖11、挠性(柔性)基板14、压板 15和螺钉16。操作部发光机构2具有操作单元12、和照明操作单元12的照明单元3。操作单元12具有按键(button,按钮)1 和导电部12b。按键1 是具有透光性的操作部件,例如由有机硅橡胶等橡胶部件构成。按键1 可以是用橡胶部件一体成形使用者的手指所接触的按键头的部分和按键背面侧(与按键头相反一侧)的突起部分,也可以用塑料等树脂部件一体成形上述两部分。虽然未图示,在按键12a的按键头实施具有透光性的白色涂覆,并在其上印刷黑色。由此,在照明单元3发光时,仅按键12a的露白部(未印刷黑色的部分)亮光。在操作机构1设有多个(例如5个)的操作单元12。多个按键1 在与显示部 20相邻的位置排成一列地配置。多个按键1 与人的手指配置对应配置。由此,可谋求提高操作性。显示部20例如是液晶显示器。显示部20显示通过拍摄而得的图像数据、操作单元12的操作画面等。按键1 是具有防尘性能及防滴(drip-proof)性能的结构。如图2所示,按键12a 中,按键12a的周边部分成为如裙子那样扩展的裙部12c。即,按键1 采用有机硅裙。例如,按键12a由有机硅橡胶构成。按键12a的裙部12c弯曲成截面为L字状。裙部12c的弯曲部分抵接于盖11端部的与导光板13相对的部分。构成为在按键12a的裙部12c与盖 11的端部之间不产生间隙。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尘埃、水滴不会自按键1 与盖11之间进入到操作机构1的内部。导电部12b设于按键12a的背面。导电部12b例如由含碳的材料形成,不透光。在按键12a被按下时,导电部12b与设于挠性基板14的导电部14b导通。照明单元3采用侧光源方式(边缘光源(edge light)方式)。照明单元3包括导光板13、使光入射于导光板13的端面的LED (光源)14a、和使在导光板13传播的光向按键 12a发光的发光部13a。在本实施方式中,LEDHa设于挠性基板14上。导光板13与按键12a的背面相对配置。在导光板13形成俯视为圆形的贯通孔 13b,以使得不妨碍在按键1 被按下时按键1 背面的导电部12b与挠性基板14的导电部14b的接触。在导光板13的贯通孔13b的周围形成有俯视为环状的发光部13a。
发光部13a可以通过例如在丙烯酸树脂板用白色墨印刷反射点而形成。另外,为了抑制发光,发光部13a也可以通过例如在丙烯酸树脂板用黑色墨印刷反射点而形成。从LEDHa入射到导光板13端面的光Ll 一边反复进行全反射一边扩展到导光板 13的广大的面积。此时若存在反射点,则光Ll在反射点处散射。射到反射点的光中的角度小于全反射角的光被从导光板13的表面射出。如此,在导光板13的发光部13a取出来自 LED 14a 的光。盖11是用于固定操作机构1的结构部件的外装部件。盖11在设置按键12a的位置具有开口部11a。该开口部Ila是按键12a的按键头露出的部分。虽然未图示,在盖11 形成有用于安装螺钉16的安装孔。挠性基板14配置在导光板13与压板15之间。在挠性基板14设有LEDHa和导电部14b。虽然未图示,在挠性基板14设有各种布线(例如用于传递按键1 背面的导电部I2b与导电部14b接触时的信号的信号布线)、控制电路。压板15是用于将操作部发光机构2和挠性基板14固定于盖11的部件。在压板 15形成有多个开口部15a。通过在该开口部1 插通螺钉16、在盖11的安装孔(图示省略)安装螺钉16,从而将盖11和压板15固定。如图2所示,按键1 背面的形状是设有导电部12b的部分朝向导光板13凸出的形状。此外,导电部12b周围的按键12a的形状是用与导光板13上面平行的面切断的截面的面积随着远离导光板13而变大的形状。换言之,如图2所示,导电部12b周围的按键12a 的形状,在剖面中看是以导光板13与按键12a的距离随着接近导电部12b而变短的方式倾斜的直线状。即,导电部12b周围的按键12a的形状是使得来自照明单元3的照明光折射以使得对与设有导电部12b侧相对的按键头的表面(操作部件面)均勻照射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部12b周围的按键12a的形状成为下述形状以使得来自照明单元3的照明光对与设有导电部12b的一侧相对的按键12a照明的方式,相对于与照明光向按键12a的入射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倾斜。在此,“来自照明单元3的照明光向按键 12a的入射方向”是与导光板13的上面(在导光板13的发光部13a中取出来自LEDHa的光的面)的法线方向相同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部12b周围的按键12a的形状是使从距离导电部12b近的位置入射到按键12a内部的光相对较大地折射、使从距离导电部12b远的位置入射到按键 12a内部的光相对较小地折射的形状。另外,导电部12b周围的按键12a的形状不限于此, 也可以是使从距离导电部12b近的位置入射到按键12a内部的光相对较小折射、使从距离导电部12b远的位置入射到按键12a内部的光相对较大折射的形状。从导光板13的发光部13a射出的光从按键12a背面中的导电部12b的周围部分入射到按键12a内部。所述从导电部12b的周围部分入射到按键12a内部的光的一部分由于上述的导电部12b周围的按键12a的形状而朝向与导电部12b相对的按键12a的按键头侧区域折射。由此,例如与导电部周围的按键的形状是平的结构(在与导电部相对的部分几乎不入射光的结构)相比,按键头的表面的发光均勻。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部发光机构2,能够利用来自照明单元3的照明光对位于与设有导电部12b的一侧相对侧的按键头的表面均勻照明。例如,在按键12a的按键头实施具有透光性的白色涂覆,并在白色涂覆上印刷黑色以使得知晓按键12a的功能,从而在照明单元3的发光时仅按键12a的露白部发光。因此,在夜间、黑暗场所能够提高按键12a 的视认性。此外,根据该结构,由于采用侧光源方式,与采用正下方光源方式的结构相比,可谋求操作部发光机构2的薄型化。此外,根据该结构,由于发光部13a是环状,因此能够使照明光选择地入射到按键 1 背面中的导电部12b的周围部分。因此,能够无光损失、高效率地使按键1 发光。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1,由于具有上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2,因此在夜间、 黑暗场所能够提高按键12a的视认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橡胶部件将按键1 一体成形,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用塑料等树脂部件成形使用者的手指所接触的按键头,用橡胶部件成形其余的部分。由此, 能够提高按键的操作感。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操作部发光机构中使用按键作为操作部件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在使用标度盘、滑动鼠标(K )等作为操作部件的结构中也可应用本发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照明单元采用侧光源方式,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采用正下方光源方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操作机构以照相机等拍摄装置的操作部机构为例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在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的操作部的机构、汽车等的面板部、门部的操作部的机构中也可应用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图3是表示操作机构的第1变形例的剖面图。在图3中,仅图示构成操作机构的操作单元,省略其他的结构部品的图示。本变形例的操作单元22通过在有透光性的树脂中分散光漫射性的颗粒22c而形成按键2^1。根据本变形例的结构,来自照明单元3的照明光在透射按键22a时借助光漫射性的颗粒22c而漫射,能够更加均勻地照明按键头的表面。(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图4是表示操作机构的第2变形例的剖面图。在图4中,仅图示构成操作机构的操作单元,省略其他的结构部件的图示。本变形例的操作单元32中,导电部32b周围的按键32a的形状,剖面看是朝向导光板13(图示省略)凹(朝向按键头的表面凸出)的曲线状。即,曲线的切线的倾斜随着接近导电部32b而逐渐陡峭。该结构中,导电部32b周围的按键32a的形状是使从距离导电部32b近的位置入射到按键32a内部的光相对较大折射、使从距离导电部32b远的位置入射到按键32a内部的光相对较小折射的形状。在本变形例的结构中,也能够均勻地照明按键头的表面。(第1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图5是表示操作机构的第3变形例的剖面图。在图5中,仅图示构成操作机构的操作单元,省略其他的结构部件的图示。本变形例的操作单元42中,导电部42b周围的按键42a的形状,剖面看是朝向导光板13(图示省略)凸出(朝向按键头的表面凹)的曲线状。即,曲线的切线的倾斜随着接近导电部42b而逐渐缓和。该结构中,导电部42b周围的按键42a的形状是使从距离导电部42b近的位置入射到按键42a内部的光相对较小折射、使从距离导电部42b远的位置入射到按键42a内部的光相对较大折射的形状。在本变形例的结构中,也能够均勻地照明按键头的表面。(第1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图6是表示操作机构的第4变形例的剖面图。在图6中,仅图示构成操作机构的操作单元,省略其他的结构部件的图示。本变形例的操作单元52中,导电部52b周围的按键52a的形状,剖面看为菲涅尔 (^ >彳、形状。该结构中,导电部52b周围的按键5 的形状是使从距离导电部52b近的位置入射到按键52a内部的光相对较大折射、使从距离导电部52b远的位置入射到按键 52a内部的光相对较小折射的形状。在本变形例的结构中,也能够均勻地照明按键头的表面。(第2实施方式)图7是与图2对应的、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的剖面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101在按键12a的侧方设有遮光部件17,这一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1不同。其他方面与上述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与图 2相同的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如图7所示,操作机构101包括操作部发光机构102、挠性基板14、压板15、和螺钉 16(图示省略)。操作部发光机构102包括操作单元12、照明按键12a的照明单元3、在设置按键 12a的位置具有开口部Ila的盖11、和遮光部件17。遮光部件17设于按键12a的侧方。遮光部件17例如可通过沿着按键12a的侧面形成环状部件,并在该部件实施黑色涂覆而形成。遮光部件17防止来自发光部13a的照明光从盖11与按键12a的间隙泄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部发光机构102,能够防止在按键12a的周围照明光泄漏。 因此,能够使按键12a的按键头的表面更明亮地发光。(第3实施方式)图8是与图2对应的、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的剖面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201在按键1 的侧面形成有光吸收膜18,这一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1不同。其他方面与上述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与图 2相同的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如图8所示,操作机构201包括操作部发光机构202、盖11、挠性基板14、压板15、 和螺钉16 (图示省略)。操作部发光机构202包括操作单元12、照明按键12a的照明单元3、和光吸收膜 18。光吸收膜18形成在按键12a的侧面。光吸收膜18例如可通过将炭黑等黑色的光吸收性优良的材料在按键12a的侧面成膜而形成。光吸收膜18吸收来自发光部13a的照明光。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部发光机构202,能够防止照明光从按键12a的侧面泄漏。 因此,照明光仅用于使按键头的表面发光。因此,能够使按键1 的按键头的表面更明亮地发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按键12a的侧面形成吸收照明光的光吸收膜18,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按键12a的侧面取代光吸收膜18而形成反射照明光的光反射膜。光反射膜例如可通过将铝蒸镀在按键12a的侧面而形成。由此,防止通过按键12a内部的光从侧面泄漏到外部、并通过反射光而使反射光从按键头的表面射出。因此,能够抑制光从按键12a的侧面泄漏,并高效率地使按键12a的按键头的表面发光。另外,也可以在按键12a的侧面取代光吸收膜18而形成由照明光激发而发出荧光的荧光体膜。荧光体膜例如可通过将YAG(钇铝石榴石)系荧光体材料成膜在按键12a的侧面而形成。由此,防止通过按键12a内部的光从侧面泄漏到外部,并用荧光体膜吸收而作为荧光放射,从而将吸收光从按键头的表面射出。因此,能够高效率地使按键12a的按键头的表面发光。另外,也可以组合使用上述的光吸收膜、光反射膜和荧光体膜。(第4实施方式)图9是与图2对应的、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的剖面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301在导电部312b的周围具有使向按键312a入射的光折射的折射单元19,这一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1不同。其他方面与上述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与图2相同的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如图9所示,操作机构301包括操作部发光机构302、盖11、挠性基板14、压板15、 和螺钉16 (图示省略)。操作部发光机构302包括操作单元312、照明按键312a的照明单元303、和折射单元19。操作单元312具有按键312a和导电部312b。按键312a的形成有导电部312b的部分是圆柱形状。按键312a的形成有导电部312b的部分的长度(圆柱的高度)是在按键 312a (按键头)被按下时导电部312b能够与设于挠性基板14的导电部14b导通的长度。照明单元303采用侧光源方式(边缘光源方式)。照明单元303包括导光板313、 使光向导光板313的端面入射的LED314a、使在导光板313传播的光朝向按键312a发光的发光部313a、和使光反射的反射镜31北。LED3Ha设于挠性基板14上。从LED3Ha入射到导光板313的端面的光Ll反复进行表面反射而被导向反射镜 313b。光在反射镜31 反射,反复进行表面反射而被导向发光部313a。然后,射到发光部 313a的光中的、角度小于全反射角的光被从导光板313的表面射出。如此,在导光板313的发光部313a取出来自LED314a的光。折射单元19在导电部312b的周围设于导光板313的发光部313a与按键312a之间。折射单元19将向按键312a入射的光折射。折射单元19是以使来自照明单元303的照明光对与设置导电部312b的一侧相对的按键头的表面均勻照明的方式使照明光折射的形状。从导光板313的发光部313a射出的光入射到按键312a背面中的导电部312b的周围部分。所述入射到导电部312b的周围部分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借助折射单元19的形状而朝向按键31 的背面相反侧的表面的与导电部312b相对的区域折射。由此,例如与仅有由导电部周围的按键的形状是平的结构(在与导电部相对的部分几乎不入射光的结构) 构成的结构(不具有折射单元19的结构)相比,按键头的表面的发光均勻化。在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部发光机构302中,也能在夜间、黑暗场所中提高按键31 的视认性。(第5实施方式)图10是与图2对应的、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的剖面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401中,导电部412b的周围的按键41 的形状为大致平坦形状,这一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1不同。其他方面与上述的结构相同,因此对与图2相同的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详细说明。如图10所示,操作机构401包括操作部发光机构402、盖11、挠性基板14、和压板 15。操作部发光机构402包括操作单元412、和照明按键41 的照明单元3。操作单元412具有按键41 和导电部412b。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部412b周围的按键41 的形状为大致平坦形状。具体而言,成为与来自照明单元3的照明光向按键41 的入射方向大致垂直的面。在此,“来自照明单元3的照明光向按键41 的入射方向”是与导光板13的上面(在导光板13的发光部 13a取出来自LEDHa的光的面)的法线方向相同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按键412如图3所示那样,通过在具有透光性的树脂中分散光漫射性的颗粒而形成。采用这种形状时,通过在导电部412b周围的按键41 分散有光漫射性的颗粒,从而来自照明单元3的照明光能够照明与设置导电部412b —侧相对的按键41加。在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部发光机构402中,也能在夜间、黑暗场所提高按键41 的视认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单元,其具有导电部和有透光性的操作部件;和照明单元,其从设置所述导电部一侧对所述操作部件照明,所述导电部周围的所述操作部件的形状是以使来自所述照明单元的照明光对与设置所述导电部一侧相对的所述操作部件面均勻照明的方式使所述照明光折射的形状。
2.一种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单元,其具有导电部和有透光性的操作部件;照明单元,其从设置所述导电部一侧对所述操作部件照明;和折射单元,其在所述导电部的周围使向所述操作部件入射的光折射,所述折射单元是以使来自所述照明单元的照明光对与设置所述导电部一侧相对的所述操作部件面均勻照明的方式使所述照明光折射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是通过使光漫射性的颗粒分散于有透光性的树脂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设置所述操作部件的位置具有开口部的盖,在所述操作部件的侧方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照明光从所述盖与所述操作部件的间隙泄漏的遮光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件的侧面形成有吸收所述照明光的光吸收膜。
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件的侧面形成有反射所述照明光的光反射膜。
7.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件的侧面形成有荧光体膜。
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单元包括导光板、使光入射于所述导光板的端面的光源、和使在所述导光板传播的光朝向所述操作部件发光的发光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部是环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由橡胶和塑料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 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是按键。
12.—种操作机构,具有权利要求1 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
13.一种操作部发光机构,是便携设备中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单元,其具有导电部和有透光性的操作部件;和照明单元,其从设置所述导电部一侧对所述操作部件照明,构成为来自所述照明单元的照明光对与设置所述导电部一侧相对的所述操作部件面照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防尘性能及防滴性能。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周围的所述操作部件的形状是以使来自所述照明单元的照明光对与设置所述导电部一侧相对的所述操作部件照明的方式使所述照明光折射的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周围的所述操作部件的形状,以使来自所述照明单元的照明光照明与设置所述导电部一侧相对的所述操作部件的方式相对于与所述照明光向所述操作部件的入射方向垂直的方向具有倾斜。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部的周围还具有使向所述操作部件入射的光折射的折射单元, 所述折射单元是以使来自所述照明单元的照明光对与设置所述导电部一侧相对的所述操作部件照明的方式使所述照明光折射的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3 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单元具有多个所述操作部件,所述多个操作部件排成一列地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3 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设备具有显示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显示基于所述操作单元的操作画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3 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是通过使光漫射性的颗粒分散于有透光性的树脂而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3 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设置所述操作部件的位置具有开口部的盖,在所述操作部件的侧方设有用于防止所述照明光从所述盖与所述操作部件的间隙泄漏的遮光部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3 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件的侧面形成有吸收所述照明光的光吸收膜。
24.根据权利要求13 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件的侧面形成有反射所述照明光的光反射膜。
25.根据权利要求13 M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操作部件的侧面形成有荧光体膜。
26.根据权利要求13 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单元包括导光板、使光入射于所述导光板的端面的光源、和使在所述导光板传播的光朝向所述操作部件发光的发光部。
27.根据权利要求沈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部是环状。
28.根据权利要求13 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由橡胶和塑料构成。
29.根据权利要求13 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是按键。
30.一种操作机构,具有权利要求13 四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部发光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操作部发光机构以及操作机构。操作部发光机构(2),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导电部(12b)和有透光性的操作部件(12a)的操作单元(12)、和从设置导电部(12b)一侧照明操作部件(12a)的照明单元(3),导电部(12b)的周围的操作部件(12a)的形状是以使来自照明单元(3)的照明光对与设置导电部(12b)一侧相对的操作部件面均匀照明的方式使照明光折射的形状。
文档编号G03B15/03GK102466948SQ20111036184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6日
发明者山崎洋辅 申请人:株式会社尼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