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367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照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机,尤其涉及能够使用内置闪光装置进行闪光摄影的电子照相机。
背景技术
摄影镜头更换式的单反电子照相机具有焦平面(focal plane)快门,该焦平面快门用于以机械的方式控制针对摄像元件的曝光开始和曝光结束的动作。单反电子照相机在摄影镜头与摄像元件之间具有镜箱(mirror box)。在摄影准备动作时(摄影者看着取景器进行用于决定构图的动作时),镜箱内的反射镜位于遮挡从摄影镜头出射而朝向摄像元件的被摄体光的光路的位置上。被摄体光被反射镜反射而被导入到光学式取景器。在曝光动作时,该反射镜暂时移动到退避位置,被摄体光被导入到摄像元件。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内置闪光装置的单反电子照相机。作为反射镜的驱动源、或用于敲击(charge)焦平面快门内的快门翼驱动用弹簧的驱动源的电机配置在镜箱的侧方。此外,内置于专利文献1公开的单反电子照相机的闪光装置具有主电容器,其暂时蓄积发光能量;升压电路,其在主电容器内蓄积电荷时,将电源电压提升至高电压;闪光控制电路,其控制闪光装置的发光定时和发光量;以及发光部,其具有发出闪光的氙管、和用于对来自氙管的光进行反射/会聚来照射预定的照射范围的光学系统。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单反电子照相机中,主电容器收纳于握持部。具有如下的与上述单反电子照相机不同的照相机具有可更换摄影镜头的功能, 并且为了能够实现照相机主体的进一步小型化和轻量化而省略了镜箱、光学式取景器。该照相机被称作无镜(mirror less)方式照相机等。在无镜方式照相机中,一般要求尽量减小照相机主体的大小。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内置闪光装置的无镜方式照相机。该照相机具有可安装摄影镜头的机身卡口(body mount)和CMOS图像传感器。并且,在将照相机设为横拍姿势(横向位置的姿势)的状态下,在相对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上侧且相对于机身卡口的CMOS图像传感器一侧配置主电容器。另外,已知电容器会在其充放电动作时产生振动。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为了消除或者降低由安装于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的电解电容器的充放电引起的机械噪声,用合成树脂发泡体层覆盖安装有包含电解电容器在内的电源电路的电路板。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周期性地充放电的陶瓷电容器中抑制由于压电现象而产生的鸣动的方法。在专利文献4公开的技术中,在放电期间中陶瓷电容器的端子间电压下降到预定电压值v2的情况下,进行对陶瓷电容器进行充电的控制,使得维持预定电压值直到下一个充电期间为止。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3371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0-93789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11-102190号公报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10-135623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照相机中,以能够稳定地保持的方式设置有握持部,因此,能够将该握持部的内部用作主电容器的收纳空间。但是,在无镜方式照相机中,出于使照相机主体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目的,有时要减小或取消握持部。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重新设置主电容器的配置空间。此外,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随着照相机的小型化而摄像元件与主电容器之间的距离变短时,有时产生以下说明的问题。这就是在闪光摄影时主电容器振动引起的图像抖动。在闪光摄影时,随着一起发出蓄积在主电容器中的较大容量的电荷,主电容器自身发生振动。由于该振动,照相机内部的部件引起共振等,振动的振幅被放大,传递到曝光动作中的摄像元件。于是,摄像元件晃动而产生类似抖动的现象,有时导致生成的图像的锐度降低。在被摄体亮度较低,在摄影时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照明光成分的大部分基于闪光的情况下,从一般的闪光装置发出的闪光的发光时间最长不过1毫秒左右,因此,主电容器的振动对图像的影响小。但是,在拍摄由闪光和日常光照明的被摄体的、所谓混合光摄影时,有时由日常光照明的被摄体的像产生模糊。此外,在由日常光照明的被摄体像与由闪光照明的被摄体像之间产生偏差,有时看不清图像。此外,即使是将闪光作为主要的照明光源的摄影,当背景映现有街灯等点状光源时,有时它们的像也会模糊而形成拖尾那样的像。上述问题是在能够将主电容器配置于握持部的照相机等在摄像元件与主电容器之间具有充分距离的照相机中未被认识到的新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1 4中均没有涉及这种问题的记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闪光装置内置式的电子照相机中,能够实现照相机主体的小型化,并且能够抑制在闪光摄影时摄像元件由于主电容器产生的振动而晃动,从而产生的画质下降的技术。(1)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具有闪光装置的摄影镜头更换式的电子照相机, 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照相机具有机身卡口,其设于照相机主体的前面,用于能够装卸地安装摄影镜头;卡口保持部,其保持所述机身卡口 ;摄像元件,其将由所述摄影镜头形成的被摄体像转换成图像信号;外装部件,其覆盖所述照相机主体的至少前面;以及主电容器,其蓄积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用能量,在从被摄体侧观察按照横向位置保持的所述电子照相机时,所述主电容器在相对于所述摄影镜头的光轴位于右侧的反握持侧,配置于由所述摄像元件、所述机身卡口以及所述外装部件围成的空间内,且固定于所述卡口保持部。(2)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具有闪光装置的摄影镜头更换式的电子照相机, 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照相机具有机身卡口,其设于照相机主体的前面,具有环状的形状,用于能够装卸地安装摄影镜头;
卡口保持部,其保持所述机身卡口 ;摄像元件,其将由所述摄影镜头形成的被摄体像转换成图像信号;外装部件,其覆盖所述照相机主体的至少前面;以及主电容器,其暂时蓄积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用能量,在从被摄体侧观察按照横向位置保持的所述电子照相机时,所述主电容器在相对于所述摄影镜头的光轴位于右侧的反握持侧,配置于由所述摄像元件和所述机身卡口以及所述外装部件围成的空间内,且固定于所述外装部件的角部。根据本发明,在闪光装置内置式的电子照相机中,能够实现照相机主体的小型化, 并且能够抑制在闪光摄影时摄像元件由于主电容器产生的振动而晃动,从而产生的画质下降。


图IA是示出电子照相机的前面、上面、左侧面、右侧面以及下面的五面图。图IB是示出电子照相机的背面的图。图2是示出电子照相机的图1中示出的正面图的II-II剖面的横剖面图。图3是示出电子照相机的图1中示出的正面图的III-III剖面的纵剖面图。图4是示出电子照相机的图1中示出的正面图的IV-IV剖面的横剖面图。图5是示出电子照相机的图1中示出的正面图的V-V剖面的纵剖面图。图6是示出从其背面侧观察前罩的情况的图。图7是示出电子照相机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说明电子照相机的主要构成要素之间的机械连接关系的系统图。图9是说明将主电容器固定于卡口保持部时的另一例的图,是示出相当于图1中示出的正面图的IV-IV剖面的横剖面的图。图10是通过分解立体图示出图9中示出的主电容器的固定构造的图。图11是说明将主电容器固定于前罩的反握持侧的内侧角部的例子的图,是示出相当于图1中示出的正面图的IV-IV剖面的横剖面的图。符号说明100电子照相机;102前罩;104后罩;108AF辅助光源;110机身卡口 ;112、116、 2对、2沈、230螺钉;118信号接点;122电池室;IM控制打印板;130三脚卡口安装部;150 主电容器;152闪光发光部;156反射伞;158氙管;200、201、203卡口保持部;200a、201a、 203a柱部;206振动板;208连接FPC ;210光学保持部件;2120LPF ;214摄像元件;216保持部件;218摄像基板;220抖动校正部;220a下方部;220b侧方部;222、236双面粘接带;232 按压板;234缓冲部件;300显示装置;302电子取景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A、图IB是概略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机100的外观的图。在此,作为电子照相机,以卸下更换镜头后的机身单体(主体部)的状态示出。图IA示出由正面、上面、下面、右侧面以及左侧面的各图构成的五面图。图IB示出背面图。S卩,由图1A、 图IB形成了六面图。
以下,出于在说明电子照相机100的构成要素的配置等时容易理解的目的,假定由电子照相机100生成的图像具有横长的纵横比而进行说明。并且,将得到横长图像的电子照相机100的摄影姿势称作横向位置,将得到纵长图像的摄影姿势称作纵向位置。在图IA中,在五面图的中央示出处于横向位置姿势的电子照相机100的正面图, 与该正面图的上下左右的位置对应地,描述出上面图、下面图、左侧面图以及右侧面图。在正面图中,在沿着图IA的纸面的横向上描绘有X轴,在纵向上描绘有Y轴。在图IA的正面图中,假定这些X轴、Y轴构成以安装于电子照相机100的摄影镜头的光轴(以下将摄影镜头的光轴简称作光轴)所通过的位置为原点而相互正交的坐标系。即,(X,Y) = (0,0)的位置成为光轴所通过的位置。另外,在图IA中图示出相同种类的构成要素的情况下,出于容易看清附图的目的,对这些相同种类的构成要素中的任意一个标注下划线和标号。在本说明书中,在从被摄体侧观察处于横向位置姿势的电子照相机100时,将朝向相对于Y轴偏左的一侧称作握持侧,将朝向相对于Y轴偏右的一侧称作反握持侧。此外, 如右侧面图所示,以X轴为基准,将朝向上方的一侧称作上侧,将朝向下方的一侧称作下侧。并且,如上面图所示,将接近被摄体的方向称作前方,将远离被摄体的方向称作后方。此外,将与X轴平行的方向称作X轴方向,将与Y轴平行的方向称作Y轴方向。此外,在说明电子照相机100及其构成要素具有的面的朝向时,在电子照相机100以横向位置姿势朝向被摄体的状态下,将朝向被摄体侧的面称作前面,将其相反朝向的面称作背面,将向上的面称作上面,将向下的面称作下面,将向左的面称作左侧面,将向右的面称作右侧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电子照相机100是摄影镜头更换式的无镜方式照相机。电子照相机100的主体部被前罩102和后罩104覆盖。在电子照相机100的握持侧的上面具有释放按钮106。此外,在反握持侧的前面上侧具有闪光发光部152,在握持侧的前面上侧具有AF辅助光源108。闪光发光部152在静态图像摄影时,根据需要发出闪光,对被摄体进行照明。AF辅助光源108在被摄体亮度降低而难以得到足够的焦点调节精度的状态下,能够朝向被摄体照射辅助光。电子照相机100具有用于能够拆装地安装摄影镜头的卡口。以下,为了与摄影镜头侧的卡口区别,将该卡口称作机身卡口。机身卡口 110具有以光轴所通过的位置为中心的圆环状的形状,由多个螺钉112固定于卡口保持部200。机身卡口 110优选由不锈钢或黄铜等金属、或者用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强化后的热可塑性树脂等具有较高强度和刚性的材料形成。机身卡口 110由较高刚性的材料构成,能够增加用螺钉112与机身卡口 110结合的卡口保持部200自身的刚性。在卡口保持部200的安装机身卡口 110的面的里侧(背面侧)设有朝向后方延伸的柱部200a(详细形状参照图7)。在图IA中柱部200a由虚线示出,假定具有四边形的剖面来进行描绘。即,假定柱部200a由具有四棱柱状的形状的多个突起构成来进行描绘。但是,柱部200a的形状根据需要可以是圆柱状,也可以是具有不同形状的突起的组合。或者, 也可以构成板状或者箱状的构造的柱部200a,以取代立设多个柱状的柱部200a。卡口保持部200作为高精度地维持机身卡口 110与后述的光学元件或摄像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尺寸关系的框来发挥作用。卡口保持部200可使用用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等强化后的热可塑性树脂通过射出成型而形成。或者,还可使用铝合金、镁合金、锌合金等通过铸造来形成。在反握持侧,前罩102和卡口保持部200由2个螺钉116固定。在假定对例如不锈钢板或铝合金板进行冲压成型或者使用铝合金或镁合金等通过铸造而形成前罩102时, 前罩102和卡口保持部200由螺钉116结合,因此,能够提高卡口保持部200的刚性。另外,在前罩102和卡口保持部200都是通过基于热可塑性树脂的射出成型、或者使用铸造用合金通过压铸或触变铸模(Thixo-molding)等而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这些前罩102和卡口保持部200进行一体成型。在该情况下,不需要螺钉116。在卡口保持部200的下侧,在机身卡口 110的开口部的内侧部分排列多个信号接点118。摄影镜头与电子照相机100经由信号接点118电连接。从电子照相机100经由信号接点118向摄影镜头内具有的控制部、光圈致动器、焦点调节致动器提供电力。并且,在电子照相机100与摄影镜头之间进行通信,在双方之间发送接收信息,以及从电子照相机 100向摄影镜头输出光圈控制信号和焦点控制信号。摄影镜头根据从电子照相机100接收到的光圈控制信号调节光圈的开度,同样地,根据从电子照相机100接收到的焦点控制信号进行焦点调节用透镜的驱动。在电子照相机100的反握持侧的机身卡口 110的后方(背面侧)的位置上,配置有暂时蓄积在从闪光发光部152发出闪光时使用的能量的主电容器150。主电容器150具有圆筒状的形状,使得其圆筒轴与上下方向(与Y轴平行的方向)平行而配置在闪光发光部152的下部。在电子照相机100的握持侧的上面设有释放按钮106。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假定电子照相机100设有1个释放按钮106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设置多个释放按钮。在该情况下,既可以如静态图像摄影开始用、动态图像摄影开始用等那样设置与摄影功能对应的释放按钮,也可以按照横向位置、纵向位置的摄影姿势在容易操作的各个位置设置释放按钮。在电子照相机100的握持侧,更详细地说在相对于卡口保持部200偏握持侧的位置设有电池室122。在电池室122中安装有干电池或者充电式的电池。在电子照相机100 的底部设有用户可自由开闭的盖132,能够打开该盖132来装填电池。此外,用于记录由电子照相机100拍摄而生成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卡也可打开盖132来插拔。在电子照相机100的握持侧的电池室122的后方,如左侧面图所示配置有外部连接器1 和控制打印板124。外部连接器1 符合USB或HDMI (注册商标)等的规格,在与外部设备之间接收发送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时连接电缆。在控制打印板1 上安装有根据从摄像元件输出的图像信号生成图像数据并进行用于显示、记录的处理的图像处理部,以及整体地控制电子照相机100的动作的控制器。在电子照相机100的底部设有三脚架安装部130。在三脚架安装部130上形成用于旋入三脚架螺钉的螺孔。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照相机100中,该螺孔的中心设置在光轴所通过的位置的附近。参照图1B,说明电子照相机100的背面具有的构成要素。在电子照相机100的背面的握持侧设有操作部件128。操作部件128除了按钮开关的形式以外,还可以是转盘、压板开关、滑动开关等各种方式的部件。在电子照相机100的背面设有显示装置300。该显示装置300具有TFT彩色液晶显示板和背光装置,能够显示动态图像、静态图像、文字信息、图标等。或者,也可以是彩色有机EL显示元件等具有自发光式显示板的显示装置。此外,也可以在显示装置300的表面设置触摸板,通过该触摸板和显示于显示装置300的GUI (图形用户界面)构成操作部件 128。在显示装置300的上方设有电子取景器302。图2是示出沿着图IA的II-II剖面即包含光轴的水平面的剖面的横剖面图。在机身卡口 110和保持该机身卡口的卡口保持部200的后方配置有抖动校正部220。如在后面详细说明的那样,该抖动校正部220固定于卡口保持部200的柱部200a。保持部件216以可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的方式由抖动校正部220保持。 在保持部件216上固定有摄像元件214和光学保持部件210。保持部件216还具有作为吸收从摄像元件214发出的热而放出的散热板的功能。摄像元件214在保持部件216的里面 (支撑摄像元件214 —侧的面相反侧的面)与摄像基板218电连接。该摄像基板218还固定于保持部件216的里面。摄像基板218和控制打印板IM通过挠性打印基板(FPC)208 电连接。在保持部件216上的、支撑摄像元件214的面上固定有光学保持部件210。光学保持部件210用于在内部保持光学低通滤波器(0LPF)212。在该OLPF 212的表面能够根据需要形成具有对红外波段的光进行截止的特性的层。或者,也可以在光学保持部件210的内部与OLPF 212分开配置红外截止滤波器。在光学保持部件210的位于被摄体侧的面上配置有由玻璃等的透明基板形成的振动板206。通过振动板206、光学保持部件210、保持部件216密封OLPF 212和摄像元件214,抑制灰尘侵入内部。振动板206在接通电子照相机100的电源时或者关闭电源前的定时等由未图示的振动机构施加振动,使附着于振动板 206表面的粉尘跳跃而去除。如上所述,摄像元件214、OLPF 212以及振动板206等光学元件配置在摄像元件 214的前方,这些光学元件固定于保持部件216上。此外,如先前说明的那样,摄像基板218 固定于保持部件216的里面侧。抖动校正部220在与X-Y平面平行的平面内驱动保持部件 216,由此,固定于保持部件216上的各个构成要素一体地移动。在电子照相机100上为了校正抖动设有检测晃动的抖动传感器。根据来自该抖动传感器的信号和所安装的摄影镜头的焦距,计算在摄像元件214的受光面上产生的图像抖动的大小。然后,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驱动保持部件216以减少计算出的图像抖动。此时,摄像基板218与控制打印板IM之间的相对位置逐次变化。在连接FPC 208设置松弛部208a以应对该相对位置的变化。抖动校正部220具有向反握持侧延伸的侧方部220b,在该侧方部220b内内置有用于沿着Y轴方向(图2的与纸面正交的方向)驱动保持部件216的驱动部。作为该驱动部 (致动器),可采用超声波致动器、步进电机、也被称作VCM(音圈电机)的线圈可动式致动器、或者磁铁可动式致动器等。侧方部220b在反握持侧延长到覆盖主电容器150的背面的位置。 主电容器150通过双面粘接带222粘接并固定于卡口保持部200。双面粘接带222 可以是以纸或无纺布、或者塑料膜等为基材的薄形部件,但是,也可使用以发泡体等为基材的厚形部件。在作为双面粘接带222使用厚形部件的情况下,随着闪光装置的发光,能够由双面粘接带222吸收在主电容器150产生的振动。相反地,在作为双面粘接带222使用薄形部件的情况下,通过用薄的双面粘接带222粘接于卡口保持部200,能够利用卡口保持部200的刚性压制在主电容器产生的振动。如图2所示,主电容器150配置于卡口保持部200的、固定机身卡口 110的部分的里面侧(机身卡口安装面的后方的背面侧)。即,是在与机身卡口 110进行所谓刚体连接而刚性得到提高的部分固定主电容器150。如图2所示,控制打印板IM和电池室122配置于光轴的偏握持侧。并且,控制打印板1 配置于电池室122的后方。在图2中,示出在电池室122安装有电池B的情况。此外,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电子照相机100的存储卡MC配置于电池室122与控制打印板 1 之间。并且,如先前说明的那样,能够打开设置在电子照相机100底部的盖132来装卸这些电池B和存储卡MC。存储卡MC的配置位置也可以在控制打印板124的后方。此外,作为在装卸存储卡MC时开闭的盖,也可以设置与上述盖132分开的部件。图3是示出沿着图1的III-III剖面即包含光轴的铅直面的剖面的纵剖面图。抖动校正部220具有向下侧延伸的下方部220a,在该下方部220a内内置有用于沿着X轴方向 (图3的与纸面正交的方向)驱动保持部件216的驱动部。作为该驱动部(致动器),可采用与用于沿着Y轴方向驱动保持部件216的致动器相同的致动器。该下方部220a向摄像元件214的下端部的更下侧延伸。在抖动校正部220的上侧配置有电子取景器302。电子取景器302具有小型的透过型液晶显示单元、从其背面侧照射该透过型液晶显示单元的背光照明装置、以及用于摄影者放大观察形成在液晶显示单元上的像的放大光学系统。使眼睛接近电子取景器302的目镜部,摄影者能够观察实时取景图像或再现图像。三脚架安装部130配置在抖动校正部220的下方部220a的偏前方。信号接点118 配置在三脚架安装部130的上方。图1示出在图1的IV-IV剖面即上侧和下侧各具有2个柱部200a的情况,图4是示出沿着通过其中的设置于下侧的柱部200a的水平面的剖面的横剖面图。图4示出设置于摄像元件214下侧的柱部200a由螺钉2M与抖动校正部220的下方部220a固定的情况。 由图4可知,机身卡口 110、卡口保持部200以及抖动校正部220被螺钉结合而一体化。此外,在卡口保持部200的反握持侧安装主电容器150的部分的正面侧,前罩102由螺钉116 结合。当前罩102是金属制时,前罩102和卡口保持部200被螺钉结合,由此能够增加卡口保持部200的刚性。图5是示出图1的V-V剖面,即前罩102和卡口保持部200在反握持侧由螺钉116 结合的部分的纵剖面的图。闪光装置具有窗部件154、反射伞156、氙管158、反射伞保持部件160、闪光控制部162以及主电容器150。闪光发光部152配置在主电容器150的上侧。反射伞保持部件160保持反射伞156和氙管158。反射伞156朝向被摄体反射从氙管158发出的光并进行会聚。窗部件IM使由反射伞156会聚后的光均勻,确定光的朝向以得到期望的照射角度。闪光控制部162对从电源提供的直流电压进行振荡、升压、整流, 将电荷蓄积到主电容器150。闪光控制部162还在接收到从电子照相机100的控制器发出的发光控制信号时开始用氙管158放电。首先,从闪光发光部152朝向被摄体进行预(预备)发光,测定来自被摄体的反射光,据此计算适当的发光时间。接着,从闪光发光部152 朝向被摄体进行主发光,在达到预定的发光量时停止对氙管158的通电,停止发光。由图5的纵剖面图可知,在以横向位置构成的电子照相机100内,主电容器150被配置成主电容器的圆筒状的中心轴与铅直方向大致平行。主电容器150还配置在机身卡口 110的后方且抖动校正部220的前方。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闪光发光部152是固定式的,但是也可以具有所谓的弹出式的结构,即在不使用闪光装置时将闪光发光部152收纳在电子照相机100内,在使用时使其从电子照相机100突出。图6是从其背面侧观察前罩102单体的情况的图。在前罩102上设有开口 102b 和102c。在开口 10 上安装有窗部件154。开口 102c是安装机身卡口 110的部分。在前罩102的两个位置上还设有向背面侧突出的座10加。在座10 的中央设有螺钉116贯通的开口。在由螺钉116结合前罩102和卡口保持部200时,前罩102和卡口保持部200通过座10 抵接。在图6中用点划线描绘出主电容器150的配置位置。主电容器150配置在用螺钉 116结合前罩102和卡口保持部200的部分的后方。图7示出电子照相机100的主要部分,是说明在卡口保持部200安装机身卡口 110、抖动校正部220、主电容器150等的情况的分解立体图,示出从背面侧观察到的情况。 虽然螺钉112、2沈、2对都各有4个,但是在图7中各仅图示出1个。同样地,卡口保持部 200的柱部200a作为4个棱柱示出,但是引出线和标号仅标注在一个上。以下与已经说明的内容重复,因而简单说明。机身卡口 110通过4个螺钉112固定于卡口保持部200的前面。主电容器150经由双面粘接带222粘接在设于卡口保持部200 背面侧的安装面200c。在设于卡口保持部200背面侧的4个柱部200a上,通过4个螺钉 224固定有抖动校正部220。摄像元件214支撑在保持部件216的前面侧,摄像基板218固定在背面侧。摄像元件214和摄像基板218电连接。连接FPC208与摄像基板218电连接。振动板206固定于光学保持部件210的前面侧。在光学保持部件210的矩形状的开口组入、固定OLPF 212。光学保持部件210通过4个螺钉226固定在保持部件216。保持部件216与用于校正抖动的致动器机械连接,该致动器设于抖动校正部220的向下侧延伸的部分即下方部220a、和同样地抖动校正部220的向反握持侧的侧方延伸的部分即侧方部 220b ο在卡口保持部200的背面侧向后方延伸的部分即柱部200a在摄像元件214的上侧设有2个,在下侧设有2个。并且,设于摄像元件214的上侧的柱部200a通过插入抖动校正部220的设于摄像元件214上侧的贯通孔内的螺钉2M与抖动校正部220结合。另一方面,设于摄像元件214下侧的柱部200a通过插入抖动校正部220的设于下方部220a的贯通孔内的螺钉2M与抖动校正部220结合。此外,三脚架安装部130位于设于摄像元件 214下侧的柱部200a之间。由以上的说明可知,在摄像元件214的被摄体侧不具有焦平面快门。取而代之地, 也可以是摄像元件214具有能够以电的方式控制曝光动作的开始和结束的开关元件,以所谓的电子快门的方式控制曝光动作。此时,摄像元件214虽然可以按照卷帘快门的方式按照线的顺序进行曝光,但是优选按照全局快门的方式进行曝光。作为能够按照全局快门的方式进行曝光动作的摄像元件214,虽然可以是CCD,但是优选是几乎不产生模糊或扩散等现象的CMOS传感器。或者也可以在摄影镜头侧具有镜头快门。
图8是示意地说明以上说明的构成要素之间的机械式的连接关系的系统图。以下说明图8所示的连接Rl R11。机身卡口 110和卡口保持部200成为连接Rl,即使用4个螺钉112进行螺钉结合。 因此,通过机身卡口 110与卡口保持部200的组合,可实现刚性极高的构造10。卡口保持部200和连接部件即双面粘接带222成为连接R2,即通过粘接而接合。 此外,双面粘接带222和主电容器150成为连接R3,即通过粘接而接合。作为连接部件,也可以使用一液性或者二液性的粘接剂、热熔胶的粘接材料,以取代连接部件。在该情况下, 连接R2、R3成为基于粘接的连接。卡口保持部200和抖动校正部220成为连接R4,即使用4个螺钉2 进行螺钉结合。因此,通过设于卡口保持部200的4个柱部200a和抖动校正部220形成箱形构造,能够适应基于螺钉结合的安装合成的高度,提高总的刚性。保持部件216和抖动校正部220成为连接R5,即使用未图示的螺钉进行螺钉结合。 更详细地说,保持部件216与设于抖动校正部220中的用于校正抖动的致动器螺钉结合。保持部件216和光学保持部件210成为连接R6,即使用4个螺钉2 进行螺钉结
口 O光学保持部件210和摄像元件214经由保持部件216接合。保持部件216和摄像元件214成为连接R8,直接或者使用热传导性粘接剂密合。 如果插入热传导性粘接剂,则从摄像元件214发出的热经由热传导性粘接剂传递到保持部件216,由此能够促进摄像元件214冷却。光学保持部件210和OLPF 212成为连接R9,即通过粘接而连接。此时使用的粘接剂优选使用可在固化后弹性变形,可吸收光学保持部件210和OLPF 212之间的热膨胀差等的粘接剂。此外,作为连接R9,也可以使用弹性按压部件进行连接以取代通过粘接而连接。光学保持部件210和振动板206可成为连接R10,即使用弹性部件通过弹性按压进行连接。即,通过弹性部件朝向光学保持部件210对振动板206施力,连接光学保持部件 210和振动板206以使在对振动板206施加振动时高效地振动。卡口保持部200和前罩102成为连接R11,即通过包含使用2个螺钉116的螺钉结合的连接手段进行连接。为了使结合更稳定,除了螺钉116以外还可以在握持侧追加螺钉。 此外,可以在前罩102的上面、左侧侧面、底面等设置另一螺孔,通过螺钉结合与后罩104等连接。以上说明了不安装摄影镜头的状态的电子照相机100,使用时在机身卡口 110上安装摄影镜头。即,将设于摄影镜头侧的卡口(以下将设于摄影镜头侧的卡口称作镜头卡口,与机身卡口 110区别)和机身卡口 110接合。通过该镜头卡口与机身卡口 110的结合, 卡口保持部200的刚性进一步得到提高。此外,将结合图7所示的各个构成要素而完成的部件视为一个摄影单元时,在该摄影单元安装摄影镜头并进行结合,因此,作为摄影单元整体的质量等效地增加。结果,能够有效地减少在闪光发光时在主电容器150产生而传递到摄像元件214的冲击。变形例1以上说明了通过双面粘接带222在卡口保持部200的机身卡口 110的安装面的里面侧(背面侧)固定主电容器150的例子。但是也可以按照以下说明的那样进行固定。10/11 页图9是示出电子照相机100的与图1中的IV-IV剖面相同的水平剖面的图,是说明涉及主电容器150的固定方法的变形例1的图。与图4所示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图4中的卡口保持部200在图9中置换成卡口保持部201,以及追加了按压板232和螺钉230。除此以外与图4所示的相同。对图9的构成要素中与图4所示的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图10是说明将机身卡口 110和主电容器150安装在卡口保持部201上的情况的分解立体图,与图7相同地示出从背面侧观察到的情况。在图10中,示出了设有4个具有棱柱状的形状的卡口保持部201的柱部201a的例子,但是引出线和标号仅标注在一个上。在设于卡口保持部201的背面侧的4个柱部201a中设于光轴的偏反握持侧的2 个柱部201a的基部,设有用于安装按压板232的安装面201d。在安装面201d上设有用于旋入螺钉230的螺孔201e。在卡口保持部201中,在安装机身卡口 110的面的里面侧(背面侧)且反握持侧的位置设有安装面201c。安装面201c形成以在与Y轴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圆筒轴为中心的圆筒面的一部分。在与安装面201c相对的位置的前面侧设有2个螺孔201b。螺孔201b 用于旋入螺钉116(参照图IA和图5),该螺钉116用于将前罩102固定于卡口保持部201。主电容器150被2个按压板232朝向安装面201c施力而固定,该2个按压板232 由螺钉230固定于卡口保持部201的安装面201d。此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在主电容器150 和安装面201c之间插入具有弹性的缓冲部件234。通过参照图9和图10说明的主电容器150的固定方法,也可将机身卡口 110和卡口保持部201螺钉结合而得到高刚性。此外,可将抖动校正部220与柱部201a螺钉结合而得到坚固的箱形构造。因此,能够降低在闪光发光时在主电容器150产生而传递到摄像元件214的振动,有效抑制产生图像抖动。变形例2以上说明了在卡口保持部200的安装机身卡口 110的面的里面侧固定主电容器 150的例子,以下说明固定于前罩102的例子。图11是示出电子照相机100的与图1中的IV-IV剖面相同的水平剖面的图,是说明涉及主电容器150的固定方法的变形例2的图。与图4所示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图4中的卡口保持部200在图11中置换成卡口保持部203,以及不是将主电容器150安装于卡口保持部203而是安装于前罩102。除此以外与图4所示的相同。对图9的构成要素中与图 4所示的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如图11所示,主电容器150安装于前罩102的反握持侧的角部。此时,具有圆筒形状的主电容器150被配置成其圆筒形状的中心轴与Y轴方向大致平行的朝向。在连接主电容器150和前罩102时,可使用双面粘接带236。该双面粘接带236可与双面粘接带222 相同,可以是以纸或无纺布、或者塑料膜等作为基材的薄形部件,也可以是以发泡体等为基材的厚形部件。另外,作为将主电容器150固定于前罩102的手段,除了上述双面粘接带222以外,还有使用粘接剂进行粘接,以及使用通过螺合、铆接或者点熔接等固定于前罩102的按压板进行保持等各种方法。前罩102和卡口保持部203由螺钉116结合。在配置主电容器150的反握持侧使
13用螺钉116结合前罩102和卡口保持部203,能够提高卡口保持部203的刚性。此时,通过用金属等具有较高刚性的材料形成前罩102,能够进一步提高卡口保持部203的刚性。如先前说明的那样,在变形例2中,主电容器150没有安装在卡口保持部203上。 取而代之地,主电容器150安装在前罩102上。即,成为在主电容器150和卡口保持部203 之间插入前罩102的安装方式。但是,基于以上说明的理由,能够得到与先前说明的相同的高安装刚性。将电池室122和控制打印板IM配置于握持侧,因此,能够将卡口保持部203靠近反握持侧配置。即,能够使前罩102的反握持侧的前方角部(安装主电容器150的部分) 接近卡口保持部203。前罩102的前方角部由曲率大(弯曲程度强烈)的面构成。这无疑意味着在构造上刚性变高。即,主电容器150和卡口保持部203将前罩102的刚性高的部分作为媒介连接。此外,与前罩102在反握持侧通过螺钉116与卡口保持部203连接相应地,能够提高主电容器150的安装刚性。因此,能够降低在闪光发光时在主电容器150产生而传递到摄像元件214的振动,有效抑制产生图像抖动。以上假定电子照相机100具有使摄像元件214沿着摄影镜头的光轴的正交的面移动而降低抖动的抖动校正部220(机身内抖动校正部)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不具有抖动校正部220的电子照相机。或者,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使摄影镜头内的光学元件移动来进行抖动校正的电子照相机。并且,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内置有闪光装置而能够进行静态图像摄影的摄像机。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闪光装置的摄影镜头更换式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机身卡口,其设于照相机主体的前面,用于能够装卸地安装摄影镜头; 卡口保持部,其保持所述机身卡口 ;摄像元件,其将由所述摄影镜头形成的被摄体像转换成图像信号; 外装部件,其覆盖所述照相机主体的至少前面;以及主电容器,其蓄积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用能量,在从被摄体侧观察按照横向位置保持的所述电子照相机时,所述主电容器在相对于所述摄影镜头的光轴位于右侧的反握持侧,配置于由所述摄像元件、所述机身卡口以及所述外装部件围成的空间内,且固定于所述卡口保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照相机还具有抖动校正部,该抖动校正部配置在所述摄像元件的后方,沿着与所述摄影镜头的光轴正交的面能够移动地支撑所述摄像元件,按照检测到的抖动,使所述摄像元件向减少由于该抖动在所述摄像元件上产生的所述被摄体像的抖动的方向移动,校正所述抖动,所述抖动校正部具有侧方部,在从被摄体侧观察按照横向位置保持的所述电子照相机时,该侧方部在所述反握持侧延伸到覆盖所述主电容器的背面的位置, 配置所述主电容器的空间还由所述侧方部围成, 所述卡口保持部具有从保持所述机身卡口的部分延伸到背面侧的柱部, 所述抖动校正部固定于所述柱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抖动校正部还具有下方部,在从被摄体侧观察按照横向位置保持的所述电子照相机时,该下方部相对于所述摄像元件的下端向下侧延伸,该抖动校正部在所述下方部固定于所述卡口保持部的所述柱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方部配置有用于使所述摄像元件移动的驱动部,该电子照相机还配置有电子取景器单元,在从被摄体侧观察按照横向位置保持的所述电子照相机时,该电子取景器单元位于所述抖动校正部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容器具有圆筒形状,在按照横向位置保持的所述电子照相机内,配置成该圆筒形状的中心轴与铅直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照相机还具有电池室,其收纳提供用于所述电子照相机进行动作的电力的电池;以及控制基板,其安装有用于控制所述电子照相机的动作的控制电路, 在从被摄体侧观察按照横向位置保持的所述电子照相机时,所述电池室配置在相对于所述摄影镜头的光轴位于左侧的握持侧,从被摄体侧观察,所述控制基板配置在所述电池室的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该电子照相机还具有发光部,该发光部朝向被摄体发出闪光,在按照横向位置保持的所述电子照相机内,所述发光部配置在所述主电容器的上侧。
8.根据权利要求1 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元件是具有在多个像素中同时进行电荷蓄积的开始和结束的全局快门功能的CMOS摄像元件。
9.一种具有闪光装置的摄影镜头更换式的电子照相机,其特征在于具有机身卡口,其设于照相机主体的前面,具有环状的形状,用于能够装卸地安装摄影镜头;卡口保持部,其保持所述机身卡口 ;摄像元件,其将由所述摄影镜头形成的被摄体像转换成图像信号; 外装部件,其覆盖所述照相机主体的至少前面;以及主电容器,其暂时蓄积所述闪光装置的发光用能量,在从被摄体侧观察按照横向位置保持的所述电子照相机时,所述主电容器在相对于所述摄影镜头的光轴位于右侧的反握持侧,配置于由所述摄像元件、所述机身卡口以及所述外装部件围成的空间内,且固定于所述外装部件的角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机,能够抑制在用闪光装置内置式电子照相机进行闪光摄影时摄像元件由于主电容器产生的振动而晃动,从而产生的画质下降。电子照相机(100)具有闪光装置。电子照相机(100)具有机身卡口(110),其设于照相机主体的前面,用于能够装卸地安装摄影镜头;卡口保持部(200),其保持机身卡口(110);摄像元件(214);外装部件(102),其覆盖照相机主体的至少前面;以及主电容器(150),其暂时蓄积闪光装置的发光用能量。在从被摄体侧观察按照横向位置保持的电子照相机(100)时,主电容器(150)在相对于摄影镜头的光轴位于右侧的反握持侧,配置于由摄像元件(214)和机身卡口(110)以及外装部件(102)围成的空间内,且固定于卡口保持部(200)。
文档编号G03B15/05GK102547094SQ2011104045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8日
发明者朝仓康夫 申请人: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