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钮导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98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钮导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音响,具体涉及一种旋钮导光装置,属光学仪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音响生产行业,音响的外观设计要和整车的内饰相匹配,绚丽的冷光源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对于汽车音响的外观来说,打光对于一款音响的影响非常重要,每一家汽车生产行业对其的要求都非常的高,所以在有限的设计空间里不仅要满足亮度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光源均勻度的要求。一般的旋钮光环境为了满足亮度和均勻度均采用多点LED光源来实现,这样就无法避免聚光和亮暗不均的现象出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旋钮导光装置,该旋钮导光装置包括一带有通孔的螺旋环体,所述的螺旋环体的下表面具有锯齿条纹,螺旋环体的一端有导光径,导光径的一端有反光面,所述的反光面的下部有一半圆形的进光面, 该装置利用光学原理导光和光的有效传导的结构特点,光源的光线通过顺时针螺旋向上的通道,再经过锯齿状结构不断地反射和散射向上传递。充分利用了光源能量,减少了光能量损失,并提高了透过光环境光的亮度和均勻度。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钮导光装置,其特征是 该装置包括一带有通孔的螺旋环体,所述的螺旋环体的下表面具有锯齿条纹,螺旋环体的一端有导光径,导光径的一端有反光面;所述的反光面的下部有一半圆形的进光面;所述的螺旋环体内有旋钮支撑结构。所述的螺旋环体的表面为散光雾化面。所述的进光面上均布有锯齿条纹。所述的旋钮支撑结构上均布有若干个台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该旋钮导光装置,使光源在进入导光径时经过第一道散射,经过镜面反射光线沿着螺旋锯齿通道传递,最后经过雾化面发散出,有效地提高光能的利用,经过不同结构的传递和光学散射,提高了旋钮光环境表面的亮度和均勻度,同时只使用一个LED光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图中1、进光面,2、反光面,3、导光径,4、螺旋环体,5、散光雾化面,6、旋钮支撑结构,61、台阶,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旋钮导光装置,该装置包括一带有通孔7的螺旋环体4,所述的螺旋环体的下表面具有锯齿条纹,螺旋环体的一端有导光径3,导光径的一端有反光面2 ;所述的反光面的下部有一半圆形的进光面1 ;所述的螺旋环体内有旋钮支撑结构6。所述的螺旋环体4的表面为散光雾化面5。所述的进光面1上均布有锯齿条纹。所述的旋钮支撑结构6上均布有若干个台阶61。工作过程光线从进光面进入经由表面的一定角度的锯齿处,光线在接触反光面发生发射,多数光线垂直进入导光径,经由导光径进入螺旋环体的锯齿,光线在螺旋环体锯齿中顺时针盘旋向上传递,经过锯齿面的不断反射、折射增加了光线的传递次数,最后从散光雾化面射出,实现打光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旋钮导光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一带有通孔(7)的螺旋环体(4),所述的螺旋环体的下表面具有锯齿条纹,螺旋环体的一端有导光径(3),导光径的一端有反光面(2);所述的反光面的下部有一半圆形的进光面(1);所述的螺旋环体内有旋钮支撑结构 (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钮导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环体(4)的表面为散光雾化面(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钮导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进光面(1)上均布有锯齿条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钮导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旋钮支撑结构(6)上均布有若干个台阶(6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音响,具体涉及一种旋钮导光装置,属光学仪器设备技术领域。该旋钮导光装置包括一带有通孔的螺旋环体,所述的螺旋环体的下表面具有锯齿条纹,螺旋环体的一端有导光径,导光径的一端有反光面,所述的反光面的下部有一半圆形的进光面,该装置利用光学原理导光和光的有效传导的结构特点,光源的光线通过顺时针螺旋向上的通道,再经过锯齿状结构不断地反射和散射向上传递。充分利用了光源能量,减少了光能量损失,并提高了透过光环境光的亮度和均匀度。
文档编号G02B6/00GK202102138SQ20112019354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0日
发明者宋云龙, 尹玉涛, 庄舜峰, 李展行, 李梦婵, 王凯, 王盟, 苗天凤, 薛守博 申请人:江苏天宝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